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填空题(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填空(有答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基础知识填空(有答案)

1.拉开冷战的序幕:________。

2.冷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

3.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1949年,德国分裂为________和________。

4.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___ _____。

5.美苏双方互相敌对,进而发展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

6.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冷战”的结束。

7.1990年________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8.________问题是影响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

9.维护________,实现________,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10.对台基本方针:“________________”;坚持的原则:________________。

1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12.1949年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__。

14.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方针。

15.1971年10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________________的一切合法权利。

16.1972年,美国总统________________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7.1972年,_________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

18.1979年,_________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改革开放后,中国积极推动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全面推进,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外交布局。

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九年级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二模)附答案

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九年级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二模)附答案

1 / 92024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九年级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二模)考生须知:1.全卷共三大题,33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2.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第一、二大题的答案必须用2B 铅笔填涂;第三大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正确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错误涂黑)1.相对于情绪,情感是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

2.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3.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承担的责任。

但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4.市场上猪肉供应紧张、物价上涨过快,政府就会采取财政补贴、政府支持等举措,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这表明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5.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人均GDP 已上升至世界第二位,说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深得民心。

6.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7.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经常开展模拟政协活动,有利于同学们了解社会,增强责任意识。

8.生活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选择职业的机会减少,发展空间变窄。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右图漫画告诉我们,要做好自己必须A.正确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优势B.消除忌妒心理,做合格竞争者C.肯定他人的价值,尊重他人的人格D.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欣赏他人10.中国载人航天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是一场“大兵团”作战。

几代航天人用了整整三十年,完成了“三步走”战略任务,建成了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

由此可见A.集体生活需要学会接纳他人B.集体的成功需要凝聚共同愿景,团结协作C.集体充满关怀,助力个人成长D.集体需要制定共同的规则,建立竞争机制11.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演练活动。

(word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基础知识填空题

(word完整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基础知识填空题

1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基础知识填空题(2016-12-2) 班级: 姓名: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发动的 战争,也是一场 战争。

3、革命团体的创建:45、孙中山在临终前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须努力。

”这里的“革命尚未成功”主6、十月革命胜利后的革命措施:(1)成立苏维埃政府.(2)宣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3)颁布了《土地法令》,把土地分配给农民。

十月革命胜利的意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国家.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7、印度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一:普遍抵制 、放弃英国人授予的官衔等。

(2)抵制英国殖民当局实行 。

(3)要求英国“ ”的运动。

8、1929-1933发生了 ,它的直接起因是 ,它开始于 国,特点有 ,实质是 。

为了解决这些危机,美国采取了 措施,它的特点是 。

9、中共成立的条件: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的广泛传播;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后,中国 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组织基础:各地 的建立。

外部条件: 的帮助。

10、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 。

新的革命道路: ,。

11、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 ”的召开。

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成果:(1924—1927)成果一:创建“ ”成果二: 战争(1926—1927) 12、南昌起义的意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 、 的开始。

13、八七会议:方针: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毛泽东提出“ ”。

14、被称为星星之火的是 。

15、遵义会议:选举 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结束了中共中央长达四年的“ ”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在极端危机的历史关头,挽救了 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的转折点。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 《思品》第二单元填空练习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 《思品》第二单元填空练习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思品》第二单元填空练习班级姓名第一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1.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史前时期_________自然;农业文明时期,从_________、_________自然到有意识地对自然进行__________;工业文明时期,以__________自然________自然为傲,人与自然矛盾迅速激化;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应与自然__________发展。

(崇拜,顺从,征服,改造,协调)2.PRED问题:(Population)、(Resources) 、 (Environment) 与 (Development) 问题,简称PRED问题。

它们组成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其中是关键问题。

3.PRED问题的实质是____________;解决PRED问题就要走_______ _____道路.4.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____________是关键。

5.世界人口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不同国家,不同人口问题。

印度: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本:_____________________7.人口应如何发展才有助于社会发展(合理的人口发展)第52页8.自然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其中矿产资源属于。

共同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9.世界资源的主要问题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不能无度,当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获取速度,超过了自然资源的、和速度,就会出现自然资源短缺问题。

11.环境包括____________(沙漠,天然草原)和____________(城市,村庄)12.环境问题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13.环境问题呈现____________特征(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有)和____________特征(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杨柳精编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2021

杨柳精编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2021

杨柳精编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答案2021一、选择题(60分)1.以“金字塔的国度”著称的文明古国所在的大河流域是() [单选题] * A.印度河流域B.尼罗河流域(正确答案)C.两河流域D.黄河流域2.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是在() [单选题] *A.约BC3500年B.约BC3100年C.古王国时代D.新王国时代(公元前1553-公元前1085)(正确答案)3.两河流域初步实现统一是在() [单选题] *A.约BC3500年B.约BC2070年C.约BC24世纪(正确答案)D.约BC2500年4.为实行有效的统治,汉谟拉比采取的措施是() [单选题] *A.诸侯林立,封邦建国B.民主共和,人民主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正确答案)D.中央集权,地方郡县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允许主人买卖或转让奴隶;还规定拐走他人的奴隶或隐藏逃奴者处死。

这表明法典() [单选题] *A.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B.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正确答案)C.维护严格的种姓制度D.维护全体居住者利益6.“当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

”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利这段话中的“她”位于() [单选题] *A.亚平宁半岛B.印度半岛C.阿拉伯半岛D.希腊半岛(正确答案)7.罗马共和国时期,贵族和平民的斗争不断。

下列代表平民利益的是() [单选题] *A.执政官B.元老院C.保民官(正确答案)D.终身独裁官8.它是罗马最早的成文法,刻在12块铜板上,它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请问“它”是() [单选题] *A.《十二铜表法》(正确答案)B.《汉谟拉比法典》C.万民法D.经济法9.罗马帝国版图横跨亚、欧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是在() [单选题] * A.公元前3世纪初B.公元前2世纪C.2世纪(正确答案)D.4世纪10.下列属于希腊文学艺术成就的是()①《荷马史诗》②奥林匹斯神庙中的宙斯像③《掷铁饼者》④《汉谟拉比法典》[单选题] *A.①②③(正确答案)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1.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单选题] *A.伯利克里B.亚里士多德(正确答案)C.苏格拉底D.德谟克利特12.为了解决历法应用中的严重误差,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 [单选题] *A.太阳历B.阴历C.儒略历(正确答案)D.《大明历》13.“红十字”是舍己救人的象征,始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杨柳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填空题答案思品全部

杨柳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填空题答案思品全部

综合探究四回顾近代中国的百年历程■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三年以来:1.中原。

2.战略反攻。

3.辽沈、淮海、平津。

5.渡江。

三十年以来:1.“五四”运动。

2.中国共产党。

3.反帝反封建。

4.黄埔,北伐。

5.井冈山。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6.抗日战争。

一千八百四十年以来:1.独立自主,半殖民地半封建。

近代史。

2.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3.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

5.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6.新文化运动。

二、广大民众。

基础。

(《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冷战时期的世界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一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①社会主义;②美国;③苏联;④美苏,意识形态。

2.政治上:①1946,丘吉尔、铁幕演说。

②1947,杜鲁门,战时同盟,冷战。

③德国。

经济上:①1947,马歇尔(或欧洲复兴)。

军事上:①北约、华约。

②军备。

古巴导弹危机。

③太空。

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文化上:奥运会。

二、1.①1949,北约。

②1955,华约。

填图:A北约;B华约。

C苏联;D波兰; E捷克斯洛伐克;F罗马尼亚。

G英国;H法国;I西班牙;J意大利。

2.美苏、两极。

第六单元新中国的建设与改革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与探索第一框巩固新生政权■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西藏、台湾。

2.①和平解放西藏。

②1951。

③和平解放。

3.中国大陆。

二、1.1950、195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

3.新解放。

4.①阶级;③土地证。

5.①新解放;②地主、地租。

6.封建土地所有制,耕者有其田。

三、1.1950、1953。

2.保家卫国。

3.上甘岭战役(黄继光)。

4.朝鲜停战协定。

5.反侵略。

6.美苏冷战,新生政权。

四、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本框中考知识梳理一、1.大机器。

2.1953、1957。

3.①重工业;②交通运输。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填空题(三)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填空题(三)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题(2017-10-20)班级:姓名:___________ 第三单元;第二课1.世界上第一个法西斯专政的国家___________。

2.材料:20世纪20年代后期是繁荣、稳定与和解的几年;20世纪30年代则是萧条、危机和战争的10年。

…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决意修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领土和约从材料可知,二战的挑起国是谁?_____________。

直接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 ____。

3.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危机,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其中美国采取的是_________ _,而德、日采取的是_____________ __。

于是形成了二大战争策源地,欧洲战争策源地主要是___ __,另一个是_________,而亚洲战争策源地是_________。

1937年,三国结成___________ ___ __轴心,又称____________集团。

1940年9月,三国缔结《___________ _条约》,标志着同盟正式形成。

3.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接受了希特勒的条件,然后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加压力,要捷克签署它自己的死亡证书。

这里的“死亡证书”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与之有关的事件叫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一事件看出,英法等国当时实行什么政策?_______________。

4.二战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是爆发,a.它的标志是________年________________。

当时德国采用_________战术。

b.二战爆发后,英法对德宣战,但是却出现“德国人在铁路线上卸枪炮,法国人并不去打搅他们的”的奇怪的战争又称___________,这是由于英法采取__________政策的结果。

c.最后法国自食其果,德国绕过______________防线,打败了法国。

d.丘吉尔说“我们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战争不是靠撤退而赢得,但是,这次援救中孕育着胜利”?(这里的“撤退”是指什么事件?___________ __ ,援救中孕育着胜利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基础知识(填空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基础知识(填空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1、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1949年,以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组织,简称“”.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华沙条约”,简称“”。

“”和“”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政策。

开始的标志是。

4、战后最具有世界意义的变化有和。

5、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年。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6、二战后在的推动下(再加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个经济迅速增长的“黄金时代”(1950——1970)7、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肃清反革命、和平解放、建立各级人民政府恢复和发展经济、。

8、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消灭的标志是1952年底的完成。

9、到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和(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这表明中国基本建立起的基本制度。

10、一五计划(——)中国逐步改变的面貌,开始向迈进。

11、错误的表现:1958年,全国掀起了“”运动和运动。

在“”运动中,出现了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1966年——1976年发动了一场“”。

危害: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人民公社化运动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挫伤了的生产积极性。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的,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破坏,中国的和遭受严重践踏,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深受迫害。

15、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

16、年党的被看作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基础知识填空题(二)(2017-9-22)班级:姓名:___________第四课20.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年,______ __在__________创办了______________(后改名为____________),被称为“德先生”是______,被称为“赛先生”是_______。

21.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哪一个?________,首先提出文学革命的主张,倡导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________,猛烈批判旧道德、旧礼制,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与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是_________。

任北大校长,提倡学术思想自由的是_________。

在_______形成了一个以《________》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

22.辛亥革命后,彻底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运动叫___________,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思想启蒙运动是_____________,23.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4.口号“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这些口号出现在哪件事件中?__________________.它的导火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5.你知道青年节的来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6.五四运动二个阶段的地点和主力是什么?_______________ ,从整个运动来看,主力是哪一个?。

27.历史上某报纸有这样一条新闻“曹章陆皆免职”,它与什么事件有关?________ ___,同时说明这事件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五四运动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9.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1)思想基础:俄国_____________后,_________ ____在中国广泛传播。

其中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_____________。

(2)阶级基础:_______ ___队伍的不断壮大(与_____________运动相关)。

(3)组织基础:各地______ __ 早期组织的建立。

其中第一个早期组织是_______ _在_______ __成立。

30.看P54图,“南湖泛舟”反映了什么事件?_________ ____ ___。

时间是________,地点是在_______和_____ _____.这次会议提出党的奋斗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党集中力量__________________ __。

选举____________书记。

3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志是_____ _年___________________。

32.开天辟地是指哪一件大事?______ ___。

它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有了新的领导阶级是指_____________及其政党______________,有了新的指导思想是指______________。

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

33.中共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_ ______。

第五课1.“打倒列强,除军阀”这是国民革命军军歌,它反映了什么运动?________ ______,什么战争?____ __,这次运动或战争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时国民党确立了哪三大原则?______________ ___。

合作后的主要成果是哪二件?。

3.北伐中,赢得铁军称号的是________ ___,参考P57图回答当时叶挺的军队的进攻对象是哪一个军阀?_________ _。

4.1928年,__________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5.南京国民政府叛变革命,宣告______________运动失败,___________________合作完全破裂。

6.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是_____ ___,为什么?(或何时中共有了自己的军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7.建军节的来历与哪一年的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____ ___,举一个主要领导人_________ 。

8.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是哪一次会议?________ 。

9.被称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开创者是________ ___,他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 ___,是在___________起义后。

10.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P66. 11.1928年春,历史上著名的朱毛会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__。

12.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13.1930年前后在中国农村,地主的土地被没收分给农民,这与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发生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6014.1934年到1936年中国共产党到了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这是指由于__________ ________,红军被迫进行________________.而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在这次会议上,确立了_________ __在中共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三军过后尽开颜”,这首诗描写了哪件事情?______________,从最后一句话推测时间是在1934年还是1936年?___________.16.红军长征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时间和地点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探究二1.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先迈向现代化的是西欧国家,它们走的都是______________的发展道路.而俄国从十月革命以后,走的是_______________道路.土耳其在一战后走__________________道路.2. 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是指________。

魏源在《海国图志》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被洋务派采纳,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___________;戊戌变法主张不只军事、经济和教育方面学习西方,________上也学习西方,实行_____________(从向西方学器物技术到学__________的转变); 辛亥革命主张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____制度,建立_______________制。

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______________。

3.人物代表事件:李鸿章__________,康有为、梁启超__________;孙中山_________; 陈独秀__________。

4.1930年,中国共产党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道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主要的探索者是谁?________ __.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找到了一条新道路即____________________ _.5.苏联.美国.中国.土耳其等国发展道路不同,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基础知识归纳;1. 第一课讲了中国的_________战争,它开始于_________年的___________,结束于__________年.2. 第二.三课讲了________________战争,它开始于_________年的_________,结束于________年. 第一课1. 歌曲<松花江上>提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这首歌曲描写的是哪一年的什么事件?_________ __。

谁制造的?_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日本之所以在20世纪三十年代发动侵华战争,是与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什么事情有关?____________.日本很快占领东北,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奉令不抵抗,在做什么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例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在上海进行过哪二次抗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举一个在上海指挥抗日的将领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4.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掀起了______________运动.5.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华民族的觉醒”在抗战中的表现、国歌中筑就新的“长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1936年12月13日某报纸报道“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这与什么事件有关?________________,这里的“张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蒋是指______________。

7. 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____。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日本发动__________________后,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9. 关键词:卢沟晓月、宛平县,你想到了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

发生时间是_______年,它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

”这个命令是出现在哪一事件后?____________。

指挥这支部队是第_______军,被称为抗战牺牲的第一个高级将领是_________。

11.例举日本在抗日战争期间发动的四次事件及地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粉碎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图谋是哪一次战役?_________________.13. 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__________,你知道这个日子的来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一家博物馆的门口刻着一组数字“300000”,你想到了这是什么事件?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