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苯和二甲苯的异构化

合集下载

px技术

px技术

7、异构化装置

从催化重整油和裂解汽油中获得的C8芳烃中,PX含量仅为 混合二甲苯总量的1/4左右,且含有乙苯。为最大限度地生产 PX,需将其他C8芳烃通过异构化反应生成PX。 通过C8芳烃异构化反应,可制得接近热力学平衡组成的C8 芳烃混合物。在平衡混合物中,对二甲苯的平衡浓度最高只能 达到23%,并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不管C8芳烃来源如何, 其异构化的产物组成都是受热力学平衡组成所制约。此外,经 实验证明,二甲苯异构化是甲基只能向相邻的碳原子上转移, 而不能向相间的碳原子上转移。因此,二甲苯异构化是串联可 逆反应,既 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20世纪60年代初期,国外相继开发了多种芳烃异构化工艺, 并建成投产。按催化剂功能划分,有二甲苯异构化工艺、二甲 苯和乙苯共同异构化工艺;按有无外加氢参与反应划分,有临
PX生产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近年来,PX生产技术主要向着拓展芳烃原料来源、 利用新技术增加PX产量,以及提高二甲苯分离效率、 降低能耗等方向发展。 1、 轻烃芳构化技术 2、 甲苯甲醇烷基化制高产率PX 3、 PX增产技术 4、 二甲苯分离
1、轻烃芳构化技术

为获得新的芳烃来源,近年来国内外对轻 烃芳构化的研究异常活跃。通过芳构化技术 可将一些不宜作重整原料的LPG馏分、轻石脑 油馏分、轻烯烃及天然气等轻烷烃原料转化 为芳烃,从而提高这些廉价原料的利用价值。 目前,一些轻烃芳构化技术已进入工业应用 阶段。和结晶法以提高 分离效率。 此外,利用高分子膜分离芳烃的研究日 益受到重视,很可能是未来二甲苯分离的一 个发展方向。
PX用途


PX主要用于生产精对苯二甲酸(PTA)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DMT),而PTA和DMT再和乙二醇、丁二醇等生成聚对苯二甲酸 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PET、 PBT是进一步生产涤纶纤维、聚酯切片、聚酯中空容器和轮胎 工业用聚酯帘子布的原材料。此外,PX还是生产涂料、染料、 农药和医药的原料。 PX在合成纤维工业中十分重要,是化纤工业最主要的原料 之一。并且聚酯还是重要的包装材料,此种用途现已超过纤维。 随着世界聚酯消费量的不断增长,PX的消耗也随之稳步增长。 PX(对二甲苯)—PTA(精对苯二甲酸)—PET(聚酯)— 涤纶—长丝短丝 苯是一种毒性很强的物质,在涂料、服装等日常生活用品 中存在,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化学物质。客观上讲,对二甲 苯有毒,但毒性要比苯和甲苯小很多。 对二甲苯对环境的主要危害在于,如果PX在运输、贮存过 程中翻车、泄漏,火灾会造成意外污染事故。因为PX对眼及上

化学工艺学学习总结

化学工艺学学习总结

化学工艺学学习总结摘要本文主要是关于芳烃转化过程的综述还有学习心得。

主要从芳烃的来源与生产方法,芳烃的转化,C8芳烃的分离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了解这个课程的研究目的,研究范畴还有研究作用。

了解到关于化工生产原料资源的加工开发,生产工艺流程,反应条件的影响等化学工艺基础。

关键词芳烃转化芳烃生产芳烃分离芳烃的主要来源于焦煤和石油。

由于各国的资源不同,裂解汽油生产的芳烃在石油芳烃中比重也不同。

芳烃裂解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三苯(苯、甲苯、二甲苯),乙苯、异丙苯、十二烷基苯和萘。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增塑剂、染料、医药、农药、炸药、香料、专用化学品工业。

化工行业会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选择生产不同的产物,来适应市场需求。

芳烃的生产可分为焦化芳烃生产和石脑油芳烃生产。

前者是在高温作用下,煤在焦炉碳化室内进行干流是,煤质发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大量焦炭外,还副产粗煤气,粗苯,煤焦油。

粗煤气经初冷、脱氨、脱萘、终冷后,进行初苯回收,再对初苯进行分馏,从而获得有用的芳烃。

石脑油芳烃生产可分为三种方法,催化重整生产芳烃、裂解汽油生产芳烃、轻烃芳构化和重芳烃轻质化。

催化重整芳烃包括环烷脱氢、五元环异构脱氢、烷烃异构加氢裂解等反应需要用热稳性好的贵金属元素做成的催化剂,在425℃~525℃进行。

裂解汽油生产芳烃需要对裂解油进行预处理除去C5馏分,再对其进行加氢。

一段加氢将使易生胶的二烯烃加氢转化为单烯烃以及烯基芳烃转化为芳烃。

二段加氢在较高温条件使单烯烃饱和,并脱除硫氧氮等有机化合物。

轻烃芳构化是利用世界过剩的低价液化石油气(丙烷、丁烷)为原料,经催化脱氢、齐聚、环化和芳构化生产芳烃。

重芳烃轻质化主要利用重整生成油、裂解汽油和焦化器由中的C9重芳烃来生成增塑剂、树脂等产品。

由催化重整和加氢精制的裂解汽油得到的都是芳烃与非芳烃的混合物,由于他们的碳数相近,容易形成共沸物,一般的蒸馏方法难以将其分离。

2010-01芳烃联合装置操作培训--异构化

2010-01芳烃联合装置操作培训--异构化
18
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 18
二 XyMax异构化工艺技术
2.3 异构化补充氢来自歧化单元,在正常工况下使用
歧化氢组成(摩尔%) 氢气 甲烷 乙烷 SOR工况 77.36 3.73 14.55 EOR工况 76.04 3.70 15.29
丙烷
丁烷 戊烷 己烷
3.96
0.08 0.01 0.00
4.54
41
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 41
二 XyMax异构化工艺技术
NART 计算实例:
实际条件: 转化率= 74.2 wt% 平均反应温度 = 411.4 ℃ 设计条件: 设计转化率 = 75 wt% 规范化因子: A1 = 2℃ / % EBC
NART=411.4 ℃ + 2 (75 - 74.2) = 413 ℃
甲烷
乙烷 丙烷 苯
4.48
17.01 0.30 0.09
4.92
17.22 0.34 0.09
甲苯
乙苯 对二甲苯 间二甲苯
0.01
0.01 0.07 0.15
0.01
0.01 0.07 0.15
邻二甲苯
质量流率(kg/h) 摩尔质量(kg/mol)
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
0.05
157 7.96
0.05
主要组成(重量%) 乙烷 丙烷 丁烷 粗苯 0.21 0.58 0.13
戊烷
己烷 苯 甲苯 其它 质量流率(kg/h)
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
0.40
1.11 95.85 1.45 0.27 9 041
22
22
二 XyMax异构化工艺技术
2.7 反应限制条件:
氢气应满足总气体中: (循环氢+补充氢)纯度大于65%

提高异构化苯收率和纯度方法

提高异构化苯收率和纯度方法

提高异构化苯收率和纯度方法作者:吴梦龙赵子华郭强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03期摘要:结合装置适应性改造实际情况,以异构化反应原理、催化剂性能参数和苯精馏损失途径为主要切入点,深入探讨异构化采用I-500催化剂生产过程中提高苯收率和纯度的方法。

关键词:反应性能;挖潜增效;纯度;收率为了进一步挖掘装置潜力,最大程度发挥联合装置经济效益贡献率,大检修期间对装置进行了适应性扩能改造。

装置扩能改造后,催化剂更换为UOP最新的I-500乙苯脱烷基型异构化催化剂,实现装置产能的优化。

1-500催化剂是一种双功能贵金属催化剂,含有0.29%wt的活性金属铼,在一定的操作温度和压力下能将MX、OX转化为PX、EB转化为B。

该催化剂具有很高选择性,既能保证了EB转化为B和二甲苯平衡的高转化率,同时在正常操作范围内可以达到较高进料处理量的情况下很低的二甲苯损失率。

异构化催化剂比重整催化剂具有更强的酸性功能,是完成二甲苯异构化的必要条件。

二甲苯平衡组成是温度相关的函数。

在温度约400℃(750°F)时计算二甲苯异构体中的平衡浓度,PX和OX约24%、EB约8%,以及平衡的MX含量(44%)。

在催化剂的酸性和金属功能共同作用下,乙苯转化为苯和乙烷。

酸性功能促进乙苯分子分裂成苯和乙基,金属(铂)功能促进乙基加氢生成乙烷。

随着反应器入口温度提高,反应苛刻度增大,乙苯转化率升高,二甲苯组份分布更接近平衡。

同时,高苛刻度下导致二甲苯损耗的副反应也变得更加活跃。

但是,并非所有的乙苯都可以转化为苯和乙烷,部分乙苯通过副反应转化为低价值的产品。

这些不利的副反应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剧,而苯产品的选择性在较低的温度和乙苯转化率下更高。

装置正常生产以来,异构化苯收率和纯度成为挖潜增效的重要突破口,不难看出苯收率主要是由异构化反应部分决定的,而纯度则主要取决于精馏部分的操作。

反应部分乙苯转化率定义如下:其中:m EB.f=异构化进料中乙苯质量流量m EB.h=热高分罐中乙苯质量流量m EB.c=冷高分罐中乙苯质量流量I-500催化剂已经优化到具备不需要萃取工序仅用精馏分离生产高纯度苯的能力。

PX

PX

因为这一系列PX事件,导致只要一提起它许多人就会 闻之色变,表现出排斥和抵制情绪。一些PX项目因此受阻 ,或者下马,或者迁址。人们害怕PX,反对PX项目,理由
主要是对PX项目存在很多疑虑和担心,担心它会污染环境
、损害健康、给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等。连续发生多起 PX事件,表明实际上它已开始影响到我国石油加工业的整 体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对石油加工业今后的发展将产生一 定影响。
二甲苯、聚一氯对二甲苯和聚二氯对二甲苯三种。它是采用
真空热解气相堆积工艺制备,可制成极薄的薄膜,主要用作 薄膜和涂层,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电绝缘介质、保护性涂料和 包封材料等。
对苯二甲酸

对苯二甲酸的应用比较集中,世界上90%以上的对苯二甲 酸用于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

对苯二甲酸的另一个重要用于是生产增塑剂。
产量及消费
现在px主要过程有:通过重整精馏得到芳烃。里面有混 二甲苯,还有甲苯,C9的三甲苯以及各种同系物。通过分馏 得到满足要求的混二甲苯在进入吸附塔,利用模拟移动床技 术(主要有法国IFP工艺和美国UOP工艺)得到PX和贫PX芳 烃,为了得到更多的PX,通过异构化(将OX,MX,EB通过 异构化得到平衡产物继续吸附分离)和歧化反应(将C7和C9 经过异构化反应得到)。然后提纯即可,一般这种方法可以 将PX提纯到99.71%以上。
理论上每生产 1 吨 PX 只需要耗用 1 吨的甲苯,而传统的 甲苯歧化工艺,每生产1吨PX需要耗用约2.5吨的甲苯,且副 产物苯比较多。
中化新网讯 10月15日,中石化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 20 万吨 /年甲苯甲醇甲基化装置在扬子石化芳烃厂建成中交。 该装置是我国首套甲苯甲醇甲基化装置,投用后将为全国对 二甲苯(PX)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新的技术路线。 反应是在氢和水存在的条件下,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 的,补充的甲苯和甲醇被蒸发,并与循环甲苯、氢结合,用 反应器流出物预热,用加热炉进一步加热到 400℃ 。将这种 进料送入甲基化反应器,生成二甲苯和各种副产物(如苯、乙 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反应器流出物通过与反应器 进料的换热冷却,然后再通过一台部分冷凝器,在这里一些 有机产品,如苯、乙苯、甲苯和二甲苯被冷凝。液体产物被 送到苯塔,苯在塔顶作为副产物回收。苯塔塔底产品再送至 甲苯回收塔。

分离工程工业应用实例

分离工程工业应用实例

分离工程工业应用实例:吸附法分离混合二甲苯1. 工业上二甲苯的来源工业上混合二甲苯的来源主要有四种,即:催化重整油、蒸气裂解油、甲苯歧化和煤焦油。

前三种来源于石油化工,而后一种则来源于煤化工。

二甲苯有四种异构体;邻、间、对二甲苯和乙苯。

由于它们都含8个碳原子,故又称C8芳烃。

表1 不同来源混合二甲苯异构体的组成2. 混合二甲苯的用途及性质混合C8芳烃中各同分异构体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广泛应用于合成各种有重要用途的医药产品、农药产品及特殊材料。

间二甲苯(MX)是C8芳烃中含量最多的组分,约占45%-50%,主要用途是通过异构化反应增产对二甲苯(PX)、邻二甲苯(OX),作为聚酷和苯配的原料。

70年代以后,间二甲苯的直接化工利用得到了发展,如间二甲苯经氨氧化制间苯二睛(MPDN)等。

对二甲苯在C8组分中含量约占15%-20%,是合成聚酷树脂的主要原料。

随着聚酷工业的发展,对二甲苯的生产将迅速增长,预计年增长率在5.6%左右。

邻二甲苯在C8组分中含量也大约占15%-20%,是生产苯配的主要原料。

乙苯在C8组分中含量很低,其用途大多作为溶剂。

表2 C8芳烃各组分物理性质从表2可知,就沸点而言,邻二甲苯沸点最高,且与其它组分差距比较大(5.3-8.2 o C ),故采用精馏方法即可将其分离,乙苯与对、间二甲苯沸点也相差2 o C 以上,故用精密精馏方法也可将其分离。

唯有对、间二甲苯沸点相差很小,用精馏法甚至精密精馏法均需很高的塔板数,在能量消耗和设备费用上均为不利因素。

从相对碱度来看,间/对=100,相差很大,这样可考虑利用它们碱度上的差别来分离此两种异构体。

3. 吸附分离吸附分离法是近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但己被各国普遍采用。

此法最先用于分离对二甲苯,代表性工艺为UOP(美国环球油品公司)的Parex工艺和日本Toray公司的Aromax工艺。

因为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的特殊对称性结构,使得其分子动力学直径相比其它异构体要小一些,这样就可被很多吸附剂选择吸附,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芳烃的生产工艺

芳烃的生产工艺
后来,以法拉第为代表的科学家对煤焦油产生了兴趣并从煤焦油中分离出了 以芳香烃为主的多种重要芳香族化合物,又以这些芳香族化合物为原料合成了多 种染料、药品、香料、炸药等有机产品。到十九世纪中叶,形成了以煤焦油为原 料的有机合成工业。
河南城建学院
石油化工作业论文
系别: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班级:1014102 姓名:赵家敬 学号: 101410249
201rocarbon) ............................................................................................ 5 芳烃的定义及其分类 ..................................................................................................... 5 芳烃的来源.................................................................................................................... 5 起初源于:煤焦油。 .............................................................................................. 5 现代来源:石油化学工业中的催化重整和裂化。 .................................................. 6 芳烃的利用、研究及进展 .............................................................................................. 6 一、简单芳烃的利用 .............................................................................................. 6 二、重质芳烃的利用 .............................................................................................. 7 (1)重质芳烃用于塑料工艺充当增塑剂 ....................................................... 7 (2)重质芳烃用作沥青基碳纤维的主导原料 ................................................ 7 (3)重质芳烃于优化炼油工艺 ...................................................................... 8 (4)重质芳烃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8 (5)以重质芳烃制备多环芳烃树脂............................................................... 9 (6)重质芳烃用于生产针状焦 ...................................................................... 9 (7)以重质芳烃制备混合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 10 (8)重质芳烃作芳烃导热油........................................................................ 10 (9)重质芳烃作优质碳黑原料 .................................................................... 11 (10)重质芳烃用作道路沥青调合组分 ....................................................... 11 (11)重质芳烃作油墨溶剂油 ...................................................................... 11 芳烃的危害.................................................................................................................. 12 典型芳烃的生产工艺 ................................................................................................... 15 一、经典粗苯加氢工艺 ........................................................................................ 15

MX(混合二甲苯)分析报告

MX(混合二甲苯)分析报告

MX(混合二甲苯)分析报告第一篇:MX(混合二甲苯)分析报告一、化学工业背景知识介绍混合二甲苯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混合二甲苯, 英文名为xylene;dimethyl benzene,结构式:C6H4(CH3)2,分子式: C8H10,物化性质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及乙苯的混合物。

相对密度(d420)约为0.86。

闪点27.2-46.1℃。

为无色透明液体。

溶解度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

沸程(101.3Pa),初馏点:℃≥ 136.5~135,终馏点:℃≤ 141.5~145,馏出95%(体积)的温度范围:℃≤4.5~9.5,室温(18-25℃)下目测无可见,不溶解水。

混合二甲苯的分类根据产品中芳烃组分含量混合二甲苯——通过催化重整装置生产含三个税则号的不同分为溶剂级(混合)二甲苯、异构级(混合)二甲苯及粗二甲苯。

29024400-混合二甲苯异构体:产品含二甲苯的异构体较多,用于生产PX、OX;27075000-其他芳烃混合物:产品含乙苯较多,用于溶剂;27073000-粗二甲苯:产品的乙苯含量在上述两者之间。

混合二甲苯的生产上图反映的是混合二甲苯生产中的来源。

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是在石油中生产出石脑油,在从石脑油经过催化重整与联合芳烃装置的工艺过程提炼得出MX。

混合二甲苯是由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等二甲苯异构体和乙苯组成的混合物(简称c8馏分),各组分密度接近且沸点差较小,如对二甲苯与乙苯的沸点差是2.26 K,对二甲苯与间二甲苯的沸点差只有0.62 K,难以用传统精馏的办法分离。

目前分离c8馏分的方法主要有超精馏技术、吸附法、络合萃取法、冷冻结晶法和新开发的吸附结晶集成分离法等。

下图反映的是混合二甲苯的分离流程混合二甲苯的用途混合二甲苯是邻、间、对二甲苯和乙基苯的混合物。

作为化学原料使用时,可将各异构体预先分离。

其用途分为溶剂级和异构级。

溶剂级主要用作有机溶剂,用于油漆、医药、农药、胶粘剂等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