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

池州市贵池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未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春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字典。

3.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案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

1、默写。(10分)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③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④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⑤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⑥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⑦《诫子书》中表现“躁”的危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天净沙·秋思》中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0分)

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大型博览会,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2018年7月1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启动企业展的报名工作。报名截止日期为2019年4月30日,以在官网提交报名信息的时间为准,签约截止时间为2019年5月15日。2019年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举行。第一批参展企业名单已正式出炉,路威酩轩、资生堂。雅诗兰黛、庞巴迪等知名企业成为参展的“新面孔”.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生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

(1)依据上述文字,分析中国上海主办“进博会”的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做好“进博会”的宣传工作,请你写出两种活动形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在2019年10月底,用简短的语言向爸爸(妈妈)转述以上与第二届“进博会”相关的重要信息。(不超过6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0分)

行者满脸赔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你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了()收他去,救出我师。他如今现在菩萨处做()善财童子,实受了菩萨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你倒不谢老孙保命之恩,返怪老孙,是何道理!”罗刹道:“你这个巧嘴的泼猴!我那儿虽不伤命,再怎生得到我的跟前,几时能见一面?”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

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1)依据原著,补充括号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者为什么称呼罗刹“嫂嫂?(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行者为什么去找罗刹,此行采取了什么策略,这次结果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行者要扇息的火,是什么原因导致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50分)

(一)(16分)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美。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刻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学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地的心头。

③架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地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抢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⑥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

⑦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羡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国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

⑧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萝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架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

⑨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

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⑩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

?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

4、仔细阅读文章,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2分)

5“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2(3分)

6、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5分)

(1)梨树的“旧主人”在让孩子们“得逞”的同时,自已也有了“收获”。她的“收获”是什么?

(2)第⑦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

7.“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作者通过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二)秋山寻野(19分)

①那年秋天,在京郊的山区闲居。看窗外天高云淡,绿叶开始变黄,便走出乡院,信步朝村外走去,秋山的苍绿和空中的鸟鸣,让人流连忘返。一位出租车司机看见我说:“您老是不是想看看周围的风景?不远处有黑龙潭、云雾山,还有…”

②我说:“就这么办吧,哪儿景致最野,你就拉我到哪儿去。

③车子大约开了一个时辰,在一个名叫“桃园仙谷”的地方停了下来。他告诉我说,进山后舍弃大路,走小路,保证会有发现。

④进山后,一开始我觉得有点受骗上当的感觉。尽管这儿已是大山之腹,但仍有不少游客,如过江之鲫。景区示意牌上写明,前面山腰有个大瀑布,游客们自然趋之若鹜。我则像只离了群的孤雁,沿山间小路缓缓而行。毕竟期望寻找山间的野趣呀。

⑤环山小路非常难走,既没有石阶铺路,也没有示意路标,这正是我要探秘的地方。走了一段崎岖山路之后,我发现,在路旁林木的枝条上,一缕白布条在秋风中飘摇。我猜测,这是进山人怕归来时迷路,而拴系下的路标。这个发现使我非常得意,原来,我并不是第一个来这里寻野趣的”情痴”,早已经有先于我者叩访此地了。

⑥果不其然,小心翼翼走了一段山路之后,首先发现了几束开在山坡上的野花。继而,又看到了万绿丛中的红艳,那是枫叶在深秋绽露出它的身姿。更令人心旷神怡的,我听到了潺潺流水之声。寻声而去,一条山泉形成的小溪,流淌在我的脚边。

⑦远眺近望,大山空无一人,只有这条轻声唱歌的小小溪流和散落在绿林中间的阳光与我相伴了。静坐溪水边,想看看水中的鱼儿游弋之乐,可是“水至清则无鱼”,亮晶晶的清波中,却有五光十色的花石子,横七竖八地躺在小溪流中。我伸手捡出一块琥珀色的石子,对着太阳看了看,里边红色的纹络像是血丝。我爱不释手地看来看去,最后装进衣兜,留作进山寻野的纪念。然后,沿着溪边崎岖小路,继续向山的腹地进发。这时才发现,刚才有见的红色,不仅仅是枫叶之红,还有一片片的山楂树,早熟的红果己然坠落山坡,竟然没有人

来采摘。一阵秋风刮过,有的树叶离开了母体,落到溪流之中,顺水漂泊而下。一叶知秋,这真是秋天山野物写生。

⑧静一一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久违了,天空的美神,在喧嚣的城市,无法找到你的身影,在这寂静无声的大山深处,你带给游人的是天籁声声。时光似乎倒流过去半个多世纪,情不自禁地记起了儿时,每逢雁鸣长空,我和小伙伴们仰望雁阵时,呼喊出的童真:

南来的雁,

北来的雁

在我篮里下窝蛋……

⑨此刻,我虽然没了儿时的梦幻,但在大山深处看长空雁过,仍然激起自己对大自然的一往情深。目送着大雁们的身影,一直消失在长天之角眼里只剩下天空扎眼的瓦蓝。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一口好酒让我爽透心扉。

⑩遥想当年的陶渊明,在桃花源的山中,常以巷巾——也就是古人头上的帽翅,过滤其自酿的白酒,以求其纯。时间跨越了一千多年,新时代的文人,虽然无法演绎陶翁的恬淡,只想摆脱开城市生活的喧嚣,在野山中享受一回独饮之乐,也算得上是难得的乐等了。

?出山时,秋阳高悬。司机问我:“您老玩得开心吗?我立向他表示了谢意,这真是一次沁人心脾的逍遥游呢……

9、仔细阅读文章,探究“秋山寻野”中的“野”的具体内涵。(4分)

10、在进山寻野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一往情深——()

11.品析语言。

①静——在久久的万籁无声之后,一阵悠长的声音来自天堂。抬头遥望,最初无所发现

但片刻之后,终于看见那是一队大雁匆匆南归。(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上眼睛,并顺势靠在一块青石板上,从兜里掏出带来的小酒瓶,一口一口地倒进嘴

里,将其浓香的浆液咽下喉头。(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章的第④段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5分)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教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公治长》)

1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温故故:___________ 好之者好:___________

学而不厌厌:___________ 不耻下问问:___________

14.翻译下列语句。(4分)

(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从节选的六章中,找出三个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结合生活实例,说说你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理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40分)

11、以“这一次,我选择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七年级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1.(1)山岛竦峙(2)随君直到夜郎西(3)归雁洛阳边(4)岐王宅里寻常见(5)夜阑卧听风吹雨(6)秋风吹散马蹄声(7)险躁则不能治性(8)小桥流水人家(前六句每句1分,后两句每句2分。)(10分)

2.(1)表明中国政府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这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4分)

(2)“进博会”主题图片展“进博会”主题黑板报(2分)

(3)爸爸(妈妈),您好,2019年11月5日至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行。届时,习主席出席开幕式及相关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4分)

3(1)观音善财童子(2分)

(2)罗刹女与牛魔王是夫妻,而孙悟空是牛魔王的结拜弟弟(2分)

(3)拜求芭蕉扇,过火焰山一用先礼后兵被罗刹女用芭蕉扇一扇扇到了一万里外的小须弥山(3分)

(4)孙悟空大闹天宫被擒,后被押到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面煅炼,煅炼之后开鼎,孙悟空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化为火焰山。(3分)

4.别让果实长成诱惑(2分)

5.这棵果树是丈夫走时种下,成为小区风景,暗示丈夫离开的时间长,妻子一人生活的寂寞,

同时梨树花开花落给人以美的享受,为下文“新主人”准备砍梨树时的犹豫作铺垫。(3分)6.(1)旧主人因为丈夫不在,她一个人是寂寞、烦闷的,而孩子们来偷果子给她寂寞的生活带来了生机与欢乐。(2分)

①想要砍掉梨树,认为这棵果树害的他的孩子受伤②这棵树本身没有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感,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使孩子们遭遇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③这棵树已经是小区的一道风景了,小区的人们已经习惯了梨树的存在。(3分)

7.(1)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2)再没有孩子因为偷果子而受伤(3)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3分)

8.作者是在告诉我们诱惑会让孩子们学会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这种获得带来的是危险,是酸涩的,而抵挡住诱惑,不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是成熟的,是甜的。(3分)

9.①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事物;②脱离喧嚣世俗的自由与快乐。(4分)

10.受骗上当非常得意心旷神怡一往情深(4分)

11.①句子运用“久久”与“匆匆”两个叠词,描述生动、口语化,表现出作者对山间空旷、幽静与山间自然纯正事物的喜爱。(3分)

②这个句子是对作者的动作描写,以“闭”“靠”“掏”“倒”“咽”等动词,表现作者身处山境的自由与随意,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3分)

12.此段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为下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美,表现文章的主旨作铺垫。(5分)

13.(1)旧的知识(2)喜爱(3)满足(4)以……为耻(4分)

14.(1)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2)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4分)

15. 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不耻下问不舍昼夜等(3分)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中的“知之”“好之”“乐之”可以理解为学习的三种境界。“知之”是懂得如何学习,“好之”是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之”是享受学习的快乐。其中“乐学”是最高境界,我们应该以周总理为榜样,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为民族的复兴、为国家的强盛而努力学习,无论多么辛苦,都能够享受学习的快乐。(4分)

17.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4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