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世界现代设计史之框架表.

[整理]世界现代设计史之框架表.
[整理]世界现代设计史之框架表.

2011年考研最新版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笔记考

研核心笔记

2011《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笔记考

研核心笔记

-------------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笔记考

研核心笔记

2011年考研最新版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时间:19C中后期

地点:英国

范围:室内产品建筑、家具、陶瓷、金属工艺、染织品、平面设计

起因:针对室内产品、建筑的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

起因及根源

根源:当时的艺术家无法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回到理想化的中世纪哥特式中去。

①主张

约翰·拉斯金②设计的两条路

(理论提倡者)③影响及意义

代表人物④代表作:《威尼斯之石》《建筑的七盏明灯》

①设计思想

威廉·莫里斯②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

(真正实践者)③影响及意义

④代表作:《人间天堂》《乌有乡消息》

①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②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各种古典、传统复兴风格。

特点③提倡哥特风格和其它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的功能。

④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

⑤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及东方艺术的特点、

优点

影响

缺点

①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为首,创立于1882年)

设计团体②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年)设计特点

③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为首,组成于1888年)

A英国设计特点

查尔斯·沃赛

家具设计代表作:果园住宅

巴里·斯各特设计特点

代表作:德国达姆斯塔德的赫斯大公设计的宫廷室内家具时间:19世纪末至1915年

人物:赖特、斯提格利、格林兄弟

B美国①设计宗旨基本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相似,比较强调中世纪哥特风格特征设计特点

②英国的东方设计主要存在于平面设计与平面,而美国东方影响是结构的

①拥有悠久的历史手工艺传统,木家具和室内设计都有杰出水平。

C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②工艺美术反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反对繁琐的装饰,与该地区的设计

传统很接近,何况这些地区有很丰富的哥特传统,也出现了类似的运动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笔记考

研核心笔记

2011年考研最新版

陶瓷设计英国的陶瓷受中国、日本的影响明显

代表人物:马克·马歇尔、威廉·德·摩根、科尔曼

特点:都有显著的工艺美术特色,基本都是为小量生产设计,

艺术成分很重,没有成为大批量生产的日用陶瓷(真正开始日用化的是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设计)

金属制品特点

具有浓厚的哥特风格特点

造型比较粗重,金属用品表面具有简单的图案装饰。

在功能上比较周全

阿什比

工代表人物

克里斯多夫·德莱赛

艺美术

运动

纺织设计

总体特点:受哥特风格影响很大,大部分由哥特复兴特点

①反对任何化学染料,坚持采用靛青之类的天然染料,表明了

他与现代化、工业化毫无余地的对立立场。

莫里斯染织品的特点②大量采用自然主义动机,特别是植物枝条蔓叶,采用缠枝花

四方连续布局,内中杂以各种小鸟,色彩优雅朴实。

莫里斯

奠定了这场平面运动设计的基础人物,影响欧美。

《玩具马》,马克穆多世纪行会出版社,后来由莫里斯设计。

特点:充满了企图恢复古典、特别是中世纪哥特时期的风格特征,版面非

常拥挤。

平面设计

扭转莫里斯的

平面设计风气

代表人物:戴依、杰西·金、格里那维

特点:创造出一种儿童读物的风格,字体插图轻松可爱,充满天

真浪漫的色彩

①使平面设计为广大读者服务改变书籍为少数人服务

的特点

意义②改变了莫里斯凝重的考古味道,影响了下一代的平面

设计思想家

③对于受“工艺美术”运动影响而产生的欧美的“新艺

术”运动起到直接催生作用。

4

新艺术运动

时间:19C末20C初

地点:起源于法国,对欧美产生影响

性质:一次影响相当大,内容很广泛的非常重要的形式主义运动

特点: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源于自然形态

意识形态①一次形式主义运动,是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和过渡装饰风格泛滥的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前提。

②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③准确的说,这是一场运动而不是一个风格。

新艺影响

①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的设计运动,它继承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

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的风气泛滥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以自然主义风格开设

计新鲜气息的先河,复兴设计的优良传统。

②发生在两个时期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

③从意识形态看预示了旧时代接近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即将来临,它本身是一个新

旧交替的时期。

①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它过份装饰风格的反对

相似点②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应,都旨在恢复对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

③都放弃了传统风格作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

术运动工艺美术与

新艺术比较

不同点

④都受到日本装饰的影响

工艺美术重视中世纪哥特风格

新艺术放弃任何的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

德国:青年风格

奥地利:维也纳分离派

意大利:自由风格(面条风格)

英国:现代风格

西班牙:现代派

斯堪的纳维亚:“工艺美术运动”

各个国家的

新艺术运动

平面设计特点

A法国(巴黎、南斯)

B比利时

C西班牙

D苏格兰

E德国(青年风格)

F奥地利(分离派)

5

A法国巴黎

①新艺术之家

②现代之家

③六人集团

家具设计—盖勒

萨穆尔·宾——回到自然中去

德方列——装饰风格纤美,被称为“女性赞美诗”

盖拉德——风格比较凝重结实,采用植物弯曲纹样作

为重点,结构厚重,注重材料的选择。

朱利斯·迈耶—格拉斐、阿贝尔·兰德利等

设计风格特征与新艺术之家大同小异,无论从观念上还

是形式特征都很相似,存在时间不长,很快就解体了

性质:由六个设计家组成的松散团体,影响比以上两个

集团大的多,他们的关系相当松散,但是设计思

想比较一致,都强调自然主义,提倡回到自然。

吉马德—多采用植物蔓枝等自然动机,过多的

装饰细节,无法批量生产,代表作:

人物巴黎地铁的一系列入口。

卡拉宾—在设计上标新立异,大部分采用整块

木头制作,装饰方法:把木头雕成高

浮雕或者干脆成为立体的雕塑。

①大量的植物和动物纹样,采用曲线,避免直线,

主义非常强烈。

②受东方家具特别是日本和中国家具采用螺钿镶嵌

的影响。

③设计思想具有强烈的自然主义倾向

新艺术运动

南斯

陶瓷设计

时间:19C30S

查普列特

德拉哈切

人物萨穆尔·宾

穆勒

①艺术化特点

特点

设计特点

时间:19C80S

②陶瓷运用于建筑特别是建筑表面装饰

影响:没有打破简单手工业的限制,与这场运动过于沉重的

手工艺传统有密切关系。

B比利时

特点:具有相当的民主色彩,要求艺术与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地位

威尔德观点

二十人小组三个设计基本原则

(自由美学社)特点:以曲线为主,同时在功能与装饰之间取得很好的平

霍塔衡关系,更加稳健和完美

代表作:霍塔旅馆

博维(日本之家)

平面设计:里夫蒙特—设计大部分是商业广告和商业海报设计,采用简单的装饰味道

浓厚的线描为基础

陶瓷设计:比利时的陶瓷设计主要集中在瓦—圣—兰—伯特玻璃工厂和克罗米斯工厂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核心笔记考

研核心笔记

2011年考研最新版

C西班牙

特点:最极端、最具宗教气氛

代表人物:高蒂—艺术与建筑风格很独立,作品大胆,极端特异,一生只有一件作品是在完工之时受到颁奖的—他最为常规的作品:卡维特公寓

①阿拉伯摩尔风格时期

高蒂设计的②新哥特和新艺术风格混合各时期特点

三个时期③有机风格

居里公园

主要代表作米兰公寓特点

圣家族教堂

影响:高蒂在现代设计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新一代的设计师称为能与国际主义、现代主义抗衡的符号来借鉴,对今天的设计发展仍有现实意义。

时间19C20C初

主要奠基人

(格拉斯哥四人)

马金托什—重要环节式人物,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意义

马克奈

麦当娜姐妹

D苏格兰风格特点

①受日本浮世绘影响,采用纵横直线为基本的布局安排,然后用曲线把

纵横直线相交的部分流畅的联系起来。

②色彩上大胆用黑色为主要色彩基础

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兼具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的特点,是格拉斯哥四人风

格的集中体现,代表了最前卫的设计试验结果。

新艺术运动

代表作

意义

高背椅—完全是黑色的高背造型,非常夸张,是格拉斯哥四人风格的集中体

杨柳茶室

①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特色计划。

②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可能的基础。

③马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他的

探索,在奥地利分离派和德国青年风格设计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E德国

背景

发展

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

希望通过手工艺传统来恢复和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

思想受到拉斯金等人的影响

初始: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

1897年后:逐步摆脱曲线装饰为中心,开始从简单的几何造型,从直线的运用

上寻找新的形式发展方向。

地位: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

发展: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由类似于奥地利分离派探索性设计阶段。

贝伦斯住宅:采用简单几何形式,功能主义倾向。

人物—贝伦斯代表作德国电器集团(AEG)设计的厂房:完全摒弃传统的建筑结

构,是现代主义幕墙设计的最早的形式。评价:开始摆脱单纯的装

饰性,向功能性第一的方向发展,被视为介于新

艺术与现代主义设计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F奥地利

平面设计分离派:19C末,一批前卫的艺术家和建筑家提出与正宗学院派分离,自称“分离派”口号:为时代的自由,为艺术的自由

特征:造型简洁明快,注重简单的直线、几何外形与自然形态吻合,是功能主义与有机形态的有机结合。

奥托·华格纳

约瑟夫·奥布里奇

代表人物约瑟夫·霍夫曼代表作及设计特点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

阿道夫·卢斯

①维也纳分离派虽然追求把艺术、优秀设计与生活密切联系,但在实际设计中,

与这种目标有很大差距。

②在工业化极端发达的社会背景下,没有关心工业生产中艺术的问题,以及艺评价术与机器生产的关系。

③设计材料和工艺昂贵,无法大众化。

④对简洁和抽象形式的追求在本质上没有脱离新艺术运动风格,没有真正把设

计形式与功能结合起来

①平面设计师新艺术运动最早基础之一,集中代表了运动的基本风格。

背景

②受日本风格的影响

背景:1881年法国政府解除了对商业海报的控制和禁止

特点:讲究流动的线条和构图,惹人喜爱的插图和鲜明法国谢列特的色彩,创造了一种优美的女性形象—谢列特女

代表作《森林中的鹿》

开创人格拉谢列特:采用单纯的线描方式,线条弯曲富有装饰特点

影响:他的风格整整影响了一代法国平面设计师,被称为

穆卡是新艺术运动平面设计的最高典范。

特点:充分发挥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曲线有机形态,具有

非常高的装饰性。

背景:英国的新艺术运动仅限于平面设计,《工作室》是对早期风格的最

早突破,成为新艺术运动插图的一个重要中心。

①设计非常前卫、非常突出、非常激进的人物

②受日本风格影响,采用黑白单线描绘的方法,大

英国比亚兹莱量为书籍作插图,作品有惊人的想象力,色情化

③代表作:《月光下的女人》《莎乐美》

人物①讲究典雅的装饰味

②采用简单的线描

查尔斯·里克茨③动机源于希腊瓶画

④能将莫里斯的凯姆斯科特公司风格与新艺

术运动的风格结合起来。

QQ80453892715404210疾风劲草考研辅导机构祝您考研成功版权所有侵权必究8

装饰艺术运动

时间:20C20S—30S,与现代主义几乎同时发生

地点:起源于法国,以法国英国美国为代表的一次风格特殊的设计运动

范围:集中于豪华和奢侈产品和艺术品设计上

背景:20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敏感地了解到新时代的必然性,他们不再会回避机械形式,不回避新的材料,他们认为时代已经不同,现代化与工业化已经无可阻挡与其回避它,不如适应它。来源:“装饰艺术”之名来自于1925年的巴黎装饰主义展览

特点①不仅指一种单纯的设计风格,而且包括广泛

②是对矫揉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对,反对古典主义、自然、单纯化的手工艺趋向

③主张机械化的美,承认工业化,同时强调装饰化

装饰艺影响因素

①埃及等古代装饰风格的实用性借鉴

②原始艺术的影响

③简单的几何外型

④舞台艺术的影响

⑤汽车的影响

⑥形成自己独特的色彩系列

运动

区别

①装饰艺术与新艺术的区别

②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区别

影响意义

各地运动

①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②从材料运用上,到装饰的动机,直到产品的表面处理,无论哪一个方面,这个风格都有

不少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③它的东西方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的结合尝试,更是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研究

中心。

A家具与室内设计

B陶瓷设计

C漆器设计

A法国D玻璃器皿设计

E金属品和人物装饰品

F首饰与时装配件

G绘画、海报、时装插画

纽约

B美国西海岸

南加利福尼亚

建筑与室内设计

C英国

装饰艺术品与实用品

9

装饰艺术运动︻法国︼

法国是“装饰艺术”风格的发源地,巴黎是这场运动的中心。

①比较注重东方怪异的形式,这是直接受俄国芭蕾舞团的舞台设

计和服装设计的影响。

两种风格②受现代主义影响,注重材料运用,另外柯布西耶的探索也给此

格带来明显的影响。

①依然采用贵重材料,豪华纹样,特殊装饰动机。

②大量采用昂贵的进口硬木,特别是紫檀木,这是非常具有装饰性。

特点③经常采用青铜、象牙、磨漆等手段,动物皮革也被用来镶嵌。、

A家具与室内设计④强调采用豪华与昂贵的材料,设计风格采用东方装饰动机,室内纺

品采用多种装饰动机,形成完全不同的强烈对比,色彩非常鲜艳。

鲁尔曼:造型简单的几何型,明快,对比强烈,喜欢用象牙镶嵌。

人物保罗·布瓦列特(奠定法国时装设计国际地位的大师)

艾琳·格雷(把法国的装饰艺术与国际现代主义运动联系起来的人物)

主要以人物与强调的几何图案为特点

特点

B陶瓷设计受到中东和远东古典文明的陶瓷设计影响,特别是中国的釉彩风格。

米尔·德科:设计出整套餐具和中国风格的大碗。

人物米尔·理诺柏:设计了不少石器类的参加,造型非常中国化。

布梭:重视采用现代艺术运动的一些手法,设计产品都采用手工绘制的方法。

起因:对东方装饰的迷恋

人物:让·杜南

C漆器设计①采用非常华贵的色彩计划,装饰图案十分精致,采用东方装饰动机。

特点②采用抽象的几何形态作漆器装饰,色彩对比鲜明,肌理注重对比关系。

③在漆器上采用蛋壳镶嵌装饰

时间:20C20S和30S

拉里克(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人物德科切蒙和沃尔特(作品雕塑化,沉重不透明)

D玻璃器皿设计道姆兄弟(采用腐蚀玻璃技法,达到装饰效果)

影响:法国玻璃设计师在这个运动中取得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杰出成就,其它任何

家的装饰玻璃设计师皆无法望其项背。

E金属品和人物装饰品(略)

背景:1905年前后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时装设计

保罗·不瓦列特—现代意义上第一个时装设计师,世界上最早的设计师F首饰与时装配件杰拉德·桑多斯—仿效机械式几何图案,加上昂贵的材料很具特色。

人物让·杜南—采用漆器来装饰首饰与配件,具有强烈的东方色彩。

拉里克—采用鲜明的金属材料设计,利用植物纹样和富于装饰的女人体

作为装饰动机,加上真丝作系带,也很突出。

可可·夏奈尔—夸张比例过大的首饰来满足特殊顾客需求

两个中心:波尔多和巴黎

人物:兰比卡—大量作品反映了巴黎绚丽的风貌,大量采用棱角鲜明的G绘画、海报、时装插画色彩面,组成非常具有装饰效果的结构,影响很大,形成波尔多派。

影响:导致时装出版物增加,时装插画迅速发展,雕塑也出现了装饰艺

术风格的潮流。

时间:20C20S—30S

B美国

背景

纽约

西海岸

①巴黎是国际现代艺术中心,各种艺术运动层出不穷,影响广泛,纽约的艺术文化

蓬勃发展,好莱坞电影业影响遍及全世界

②美国财力雄厚,新的艺术设计都能找到强有力的代表集团。

艾里·坎—美国重要的“装饰艺术”建筑师,美国版本现代主义奠基人之一

克莱斯勒大厦—威廉·凡·阿伦设计,是这场运动风格的最好纪念碑建筑。

帝国大厦—由威廉·兰柏设计,无论是内部还是外表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风格特征

洛克菲勒大厦—这种风格最杰出的代表了无论是建筑结构、建筑风格还是室内设计,

广场设计都具有统一丰富的特点。

①美国西海岸的风格越来越强调工业化特征,采用众多的曲折线和条形结构,并

且在30年代流行的流线型运动中,汲取养分形成具有时代感的建筑风格,

更加具有大众化特点。

②注意吸收当地一些装饰动机,融入到“装饰艺术”的风格中去。

背景:原来是针对电影院的设计,但很快成为一种典型的美国风格,随着好

莱坞电影的气势,传遍北美甚至欧洲,影响到建筑、室内家具设计等。

好莱坞风格:概念、特点(见笔记)

装饰南加利福尼亚

好莱坞电影院设计特点

①立面采用富于幻想色彩计划

②采用流行加利福尼亚的装饰艺术风格

③采取多种多样的装饰动机

艺术运动

C英国

建筑与室内设计

影响:30年代的好莱坞风格传到欧洲,影响到欧洲电影院的设计风格。

背景:20世纪20年代基本维持传统,沉溺于对17世纪传统风格的借鉴。

特点:首先改变的是家具设计,开始采用新材料,如钢管皮革等,在形式

上引入了装饰艺术运动的风格特征,色彩计划也日益鲜艳、明快。

最主要成果表现在大型公众场所的室内设计上

伦敦克拉里奇旅店—爱奥尼德设计,大量采用强有力的简单几

何造型,色彩非常强烈,采用罕见的黑色与米白色作地毯的代表作的基本色,墙面大面积采用镜子装饰。室内大量采用大理石

造型大量采用曲折线。

斯特兰宫殿大旅馆—奥里维·伯纳德设计,集中了英国装饰艺

的精华,具有非常典型的特征。内部大量采用镜子和玻璃

壁板,广泛运用典型的“装饰艺术”风格图案,采用了大量

的古埃及风格的装饰人体图案等。

英国的装饰艺术品极其奢华,伦敦的阿斯柏雷公司的银器,沃林、吉

娄和希尔公司生产昂贵的家具都具有明显的装饰艺术运动风格,特别

反应在材料的运用和装饰动机上。

克拉里斯·克里夫—主要设计餐具和陶瓷装饰品,一方面畅销装饰艺术品与实用品

人物

国内,一方面大量出口。最著名的设计“怪诞”系列,陶瓷设

计,往往采用强烈的对比色,图案比较抽象,有时也用装饰化

的人物作装饰动机。

苏丝·库柏—咖啡具设计

夏洛特·里德—为皇家杜卡陶瓷厂从事设计,主要设计餐具,

色彩艳丽,造型很具有装饰艺术的风格特征。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_搜集_笔记_重点_背诵提示_部分复习题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 (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 (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 (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美国工业设计 (3)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 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

世界现代设计史复习资料第一讲 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 *“工艺美术”运动(英国,19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设计的开端) *“新艺术”运动(法国,19世纪末开始,承上启下) *“装饰艺术”运动(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尝试)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20世纪20年代开始,20世纪设计的核心) *“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二战后兴起,20世纪50——70年代风行,是现代主义设计在战后的发展) *设计多元化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 第二讲 现代设计的萌芽与工艺美术运动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风格、概念、意义及其影响

1、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设计上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是1851年在伦敦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Willian Morris),这场运动的风格影响到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在20世纪开始失去势头,但是对于精致、合理的设计,对于手工艺的完好保存迄今还有相当强的作用。 2、“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 3、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复习整理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预先,一版) 填空题大多为作品(人物、情节等)和作家,一些文学史内容 一、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产生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山之作为刘心武的《班主任》,因卢新华 的短篇小说《伤痕》而得名,主题主要于展示“文革”给人民大众带来的精神与肉体创伤。作品中充满了往昔的苦难,其基调是愤懑不平的宣泄,情感过于强烈,说教意味浓烈。在新时期文学中起到了引领潮流、冲破束缚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代表作有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等。 2、反思文学:继伤痕文学产生后出现的文学现象,超越暴露、控诉的情感式宣泄,引入思 考、理性分析的成分。其具有深邃的历史纵深感和较大思想容量,揭露社会历史悲剧并剖析悲剧人物的命运,同时以启蒙式话语突出了极左政治与传统封建思想造成人的深刻异化,赞美不屈不挠的人性力量和知识分子的执着信仰。但也削减了伤痕文学的忏悔和绝望,一定程度上回避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性性质。代表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1979,开端标志),王蒙《布礼》、《蝴蝶》,古华《芙蓉镇》等。 3、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 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以追求国家现代化为灾难重建的途径。代表作有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张洁《沉重的翅膀》、路遥《人生》等。 4、“三个崛起”:新时期有关朦胧诗讨论中出现的三篇文章,分别是谢冕《在新的崛起面 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这些文章倡导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为“朦胧诗”提供了理论支持。 5、《芙蓉镇》:古华所作的长篇小说。主要描写了主人公胡玉音在粮站主任谷燕山和大队 书记黎满庚支持下,摆米豆腐摊子致富盖楼。“四清”运动时,被“政治闯将”李国香和“运动根子”王秋赦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查封,胡玉音被打成“新富农”,丈夫自杀。“文革”期间,胡玉音更饱受屈辱,但得到“右派”秦书田的同情并相爱,两人均收到惩罚。三中全会后,其冤案平反,生活又回到了正轨。表现了1963-1979年中国南方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从民间的视角和立场反思中国民主革命和历次政治运动中存在的悖谬和悲剧现象,在反思文学中占有重要作用。 6、《沉重的翅膀》:张洁所作长篇小说,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小说叙述重工业部副部长 郑子云支持曙光汽车制造厂厂长陈咏明进行改革,却遭部长田守诚反对。田守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暗中也与郑子云展开较量,展现了改革进程和纠葛纷纭的矛盾,表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所经历的复杂而艰巨的斗争。该小说对改革的紧迫性与艰巨性以及所面临的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描绘,对改革大潮之下的种种人情世态有着全方位透视,笔墨饱满,议论精辟,独具风格。7、《古船》:张炜所作长篇小说,叙述了胶东半岛洼狸镇隋、赵、李家族在四十年间社会 历史事变中的浮沉纠葛,展开了作家对当代历史、政治、文化、人性的反思,塑造了赵炳、隋抱朴、隋见素等有深度的人物形象。 8、寻根文学:80年代中期形成的一股创作潮流,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 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代表作有韩少功《爸爸爸》、阿城《棋王》、王安忆《小鲍庄》等。 9、先锋小说: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呈现出强烈的西

世界现代设计史

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总结 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是为人的设计,即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2.现代设计是20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与传统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是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的密切关系,与现代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 3.把乌尔姆精神变成设计现实的是德国通用电器的重要企业布劳恩公司。 4.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荷兰是现代主义设计、国际主义风格的故乡。在荷兰,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风格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民族的生活方式。 5.丹麦人一向把设计的对象看成“工具”。对他们来说,所有的人创造的物质存在都是工具。 6.丹麦设计的统一性和功能、外型的高度同一性,来自这个国家的具体条件。 7.法国的现代设计是基于法国设计传统的,即设计是为富裕的上层人的活动,设计的内容是豪华、奢侈的产品,设计不应该是民主的、大众的,而应该是权贵的、高尚的。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萌芽于“工艺美术”运动 1、工业革命产生的两个基本要素:1对旧传统的摒弃;2.对机械生产的肯定 2、1851年世界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令人震惊的是水晶宫。这座用钢材和玻璃建成的圆拱型大厦,实际上是放大了的温室。约瑟夫·伯克斯顿。 3、莫里斯设计的红屋具有浓厚的歌德风格。 4、1882年,由阿瑟.马克穆多为首组成了世纪行会;1888年一批英国的设计家在莫里斯的精神感召下,组织了英国工艺美术展览协会,从而有计划的举办外国设计展览,以促进英国本身设计水准。同年,手工艺行会,由杰出的设计家查尔斯·阿什比。 第三章“新艺术”运动 1、新艺术与工艺美术的不同是:英国和美国的“工艺美术”运动比较重视中世纪的哥德风格,把哥德风格作为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来源,而“新艺术”运动则完全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强调自然中没有完全的平面,在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有机形态,而装饰的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相同之处是:1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2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3都旨在重新掀起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4都放弃对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采用自然中的一些装饰动机,比如动植物为中心的装饰风格和图案的发展,5都受到日本装饰风格,特别是江户时期的艺术与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 2、比利时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叶最为杰出的设计家、设计理论家、建筑家是亨利·凡德·威尔德。他对机械的肯定,对设计原则的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都使他成为现代设计史上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3、西班牙最伟大的设计师是安东尼·高蒂,也是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的建筑家。 4、对于促进日本风格的作用来说,美国画家詹姆斯·惠斯勒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

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 13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1 一、单选题 1. _____________是“大墙文学”的代表作。 A. 《我应该怎么办》 B. 《大墙下的红玉兰》 C. 《小镇上的将军》 D. 《神圣的使命》 正确答案:B 2. ____在1949年10月《人民文学》创刊号上的发表抒情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 A. 何其芳 B. 赵树理 C. 老舍 D. 胡风 正确答案:A

3. _______不啻对于“文革”的控诉状。作者的创作动机就是“喊出人民心声”。 A. 《将军吟》 B. 《伤痕》 C. 《我应该怎么办》 D. 《神圣的使命》 正确答案:B 4. ________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揭露了“文化大革命”中的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对于民族灵魂的戕害,对于祖国未来的戕害。 A. 冯骥才 B. 卢新华 C. 刘心武 D. 叶辛 正确答案:C 5. _____的组诗《时间开始了》抒发了诗人作为一个革命者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人类史上伟大的胜利”的欢呼、歌颂。 A. 闻捷 B. 郭小川 C. 艾青 D. 胡风

正确答案:D 6. “中间人物”是“两结合”框架中的现实主义内核。前承老通宝(茅盾《春蚕》),后启______,使中国文学终究没在这里彻底断裂。 A. “糊涂涂” B. “吃不饱” C. “小腿疼” D. 许茂 正确答案:D 7. _________以其对于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赞颂,成为“十七年”反映体制思想的“压卷”之作。 A. 《苍生》 B. 《西沙儿女》 C. 《金光大道》 D. 《艳阳天》 正确答案:D 8. 曹禺发表的话剧__________,主题就是反文化侵略。 A. 《北京人》 B. 《明朗的天》 C. 《原野》

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除了世界现代设计部分。。保证内容最全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 (1) 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 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 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重点) (2) 国际现代主义与包豪斯(重点) (3) 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与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 美国工业设计 (3) 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与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与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与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与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与以及营造沙龙就是居住环境 19世纪初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 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就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就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就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就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与其她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与其她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与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就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她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品专题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研笔记 ——现当代文学·作品专题 (考研期间根据根据[《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钱谷融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北京大学出版社] 整 理) 第一编小说部分 1,鲁迅:《在酒楼上》 (1),学术界对《在酒楼上》的潜在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主要有两种分析: ①"认为吕纬甫是鲁迅投射了反思和批判目光的人物,而小说叙述者'我'则更多地代表了鲁迅的立场,'我'对吕纬甫在五四落潮期的'敷敷衍衍,模模胡胡'的颓废状态采取的是审视和批判的态度。而吕纬甫也在见证着自己当年的革命热情的同路人--叙述者'我'的面前表现出一种自省的心态。从这个意义上看,鲁迅在小说中坚持的是五四式的启蒙主义话语,吕纬甫的声音是作者力图压抑甚至摆脱的声音"。 ②"关注吕纬甫讲的故事本身,就会感到这其实是两个十分感人的故事,有一种深情,有一种人情味,笼罩着感伤的怀旧情绪","吕纬甫身上是有鲁迅的影子的,吕纬甫的声音可能比小说叙述者'我'更代表鲁迅心灵深处的声音","小说中的'我'不仅是吕纬甫故事的倾听者,同时也更是一个审视者,,吕纬甫一遍又一遍的自我嘲讽、自我申辩、自我否定,正因为他一直感受着'我'的潜在的审视的目光。从而'我'与吕纬甫之间呈现为一种内在的对话关系,这可以看作是作者两种声音的外化。'我'与吕纬甫的辩难,正是作者内在的两种声音在冲突,在对话,在争辩,最终很难说哪一种是主导性的声音。这种辩难性正是鲁迅小说思维的体现,是鲁迅认知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思维在小说文本层面的印证。" 细读小说文本,作出你自己的分析。 (2),这篇小说关于"废园"里的"老梅"的描写是历来最为人们所称道的;细读这段文字,体会它的写法的精妙处,并结合上下文的描写,体会它在小说中的作用。 (3),有进一步研究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思考一个问题:1956年,曹聚仁北上访问已72岁的周作人,谈到鲁迅的作品。曹聚仁表示自己最喜欢的是《在酒楼上》,周作人同意曹聚仁的看法,”这是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参看曹聚仁:《与周启明先生》)。--你同意周作人的评价吗?能否结合文本的描写,谈谈你对"鲁迅气氛"的理解,并以这样的眼光去重读鲁迅的其他小说,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扩展性阅读书目】 《孤独者》、《伤逝》。均收《彷徨》,是《在酒楼上》同时期的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参考书目】 吴晓东等:《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1期。 严家炎:《复调小说:鲁迅的突出贡献》,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3期。 卢今:《〈在酒楼上〉讲解》,收《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 2,鲁迅:《铸剑》 (1),重点阅读(最好能朗读)小说中关于"铸剑开炉"、"以头相搏"的场面描写,细心体味鲁迅丰富的想象力,诡奇而绚丽的文字。对比你原来读过的鲁迅作品,你对鲁迅的语言风格有什么新的体认? (2),"三头相搏"的场面无疑是小说情节发展的顶点,在大多数作家的笔下,小说都到此嘎然而止;但鲁迅却偏要精心安排"复仇完成以后"情节的新的发展,于是出现了"辨头"的闹剧,"三头并葬"的滑稽戏,到最后的"大出丧"变成全民"瞻仰"“狂欢节 ",小说又出现了一个高潮。请想想,小说的前后两个高潮之间,构成了怎样的关系? 请细心比较前后的文字,作者的叙述语调(以及内在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或许会意识到鲁迅的这篇小说原来存在着两个调子,再去重读全篇小说,体会这"两种调子"在小说中的相互纠缠,渗透,对峙,消解,起伏,激荡,并由此体味作者深广的忧愤和内心的矛盾与痛苦。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分析"黑的人(宴之敖者)"的形象,还可以联系鲁迅作品中的其他人物,例如《理水》里的夏禹和他的弟子,《非攻》里的墨子,《过客》(见《野草》)里的主人公,《孤独者》里的魏连殳--他们都是鲁迅作品中的"黑色家族"的成员,从外貌到内心世界和性格都有相似之处,并注入了鲁迅的主体精神("宴之敖"本是鲁迅的笔名,鲁迅还说过:"我就是魏连殳")。可以就此写一篇小论文。 【扩展性阅读书目】 《补天》、《理水》、《非攻》。都是《故事新编》里的小说,并且都可以从"两个调子"的角度去阅读。 【参考书目】 钱理群:《试论鲁迅小说中的复仇主题--从〈孤独者〉到〈铸剑〉》,收《走进当代的鲁迅》,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武汉理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武汉理工大学视觉传达设计考研经验总结|考研心得分享 大家好,我是2019年考上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专业的吴学姐,报考的是视觉传达学硕方向。我认为考研是一段非常值得珍惜的历程,这段时期会磨砺你的心智,提升你的学习能力,完善你的专业知识框架。 1、手绘备考经验 七月份暑假,我了解到小美院考研,跟学姐交流了我的情况后,,学姐建议我报考武汉理工大学,想到当时我刚加入凡是绘这个大家庭,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既对未来的学习和进步充满了期待,又对考研路上的未知数充满了不安,暑期手绘培训班的训练让我收获良多,也让我掌握了不同类型快题的绘画方法,有些跨专业的同学很担心手绘, 其实大可不必,我本科也不是视觉传达专业的,在学姐耐心的指导下,通过将每一种类型的快题都一一练习,从造型到表现手法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视觉传达的手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只要勤奋、用心,就一定能取得一个好分数。 2、理论备考经验 理论方面凡是绘的老师细心地讲解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重点、梳理框架,这对后期进行设计概论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另外,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我还买了,疾风劲草和一臂之力两种辅助

教材,在这两种书中都对理论考试的重点,历年各高校的考题进行了总结归纳,而且图文并茂,对于学习理论有很大的帮助。 3、政治英语备考经验 我从大三的3月份开始制定考研计划,一开始并没有确定要报考的院校,英语政治是报了考虫的网课,跟着网课进行学习,我觉得文化课选择网课,可以更自由的支配学习的时间,而且考虫的网课都是从基础讲起,对于我们艺术生很有针对性,在考研前期,英语词汇量的积累,和政治马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前期打好文化课的基础,为中后期专业课的学习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学习中的一切投入在成功后都是浮云,考学是一条艰难的路,所有的过程都无人看到,唯有结果是确定的,如果希望这个结果是100%通过,那么小美院将是唯一选择。(二战三战不可怕,却不可取,一年投入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时间,时间是无法用价值衡量的,衷心希望可以一战登岸!) 本篇内容由小美院搜集整理,小美院清华毕业生团队专注美术、设计、电影、戏剧等考研研究培训仅供参考,最新信息请于各高校官网查看,部分图文来自网络,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私信。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

[艺术学][设计学]世界现代设计史整理(王受之教材)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1) 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 (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 (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 (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美国工业设计 (3)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 "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 "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 "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式居住环境 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 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 1882)。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1.伤痕文学: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们精神创伤的 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 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悲剧性的。 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 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 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的《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5.先锋小说: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 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流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 6.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 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 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8.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 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 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9.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 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史》易考名词解释的文艺思潮,流派,作家,作品. 一、填空题 1 、50年代的长篇小说“三红一创”中,《红日》的作者是(吴强);《红旗谱》的作者是(梁斌);《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创业史》的作者是(柳青)。 2 、八大样板戏中的京剧有(《智取威虎山》、《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海港》、《红灯记》)。 3 、《随想录》的作者是(巴金);《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回答》的作者是(北岛);《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作者是(舒婷)。 4、中国第一代作协主席是(茅盾)。 5、当代文学史从1949年开始,也是(第一次文代会)的开始。 6、《红日》的主人公,正面形象是沈振新,反面人物是张灵甫、李仙舟;《红旗谱》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朱老三、严志和,反面人物是冯兰池;《红岩》的主人公,正面人物是江姐、许云峰,反面人物是徐鹏飞。 7、《保卫延安》的作者是杜鹏程。 8、《百合花》作者茹志娟,是女作家王安忆的母亲。 9、《红豆》的主人公是江玫,作者是宗璞,她是冯友兰的女儿。 10、“七月派”的诗歌领袖是胡风;“九叶派”的诗歌领袖是穆旦,“九叶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11、政治抒情诗作家郭小川是战士诗人。有成名作品《致青年公民》、《望星空》、《一个和八个》(叙事诗),其中《一个和八个》还被拍成电影。其诗歌善于采用“楼梯体”。12、贺敬之是政治抒情诗作家,同样善用“楼梯体”,主要作品有《回延安》,同郭小川一样也是战士诗人。他以现代版歌剧《白毛女》出名,是中国新歌剧的开拓者。 13、闻捷是生活式的政治抒情诗人,主要作品《天山牧歌》。 14、流沙河的一部干预生活的作品是《草木篇》。 15、老舍的代表作品《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 16、《关汉卿》的作者是田汉,其写作方法是“六经注我”。主人公关汉卿与朱帘秀是一对恋人,权臣阿合马是作品的反面人物。 17、散文三大家是杨朔(《荔枝密》)、秦牧(《花城》)、刘白羽(《日出》)、邓拓(《燕山夜话》)、吴伯箫(《记一辆纺车》)。 18、“手抄本小说”《第二次握手》的作者是张扬,这部小说属于地下文学。 19、北岛原名,赵振开。 20、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是一部抗美援朝作品。 21、《李自成》的作者是姚雪垠。 22、50、60年代,“传记式结构”的作品是欧阳山的《三家巷》。 二、单项选择题 1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中,刘世吾“就那么回事”的口头禅,主要说明他(C)。 A 、自信 B 、能力强 C 、自以为看穿世事,不思进取 D 、看不惯社会的许多现象 2 、重知识,重趣味,喜欢旁征博引、涉古论今的散文作家是(B)。 A 、杨朔 B 、秦牧 C 、刘白羽 D 、周涛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完整经典笔记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完整经典笔记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 (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 (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 (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美国工业设计 (3)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 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设计团体 1、世纪行会(阿瑟?马克穆多1882)。 2、艺术工作者行会(1884)。 3、手工艺行会(查尔斯?阿什比1888)。 这些团体的设计宗旨和风格与莫里斯很接近,都反对设计上的权贵主义,反对维多利亚风格,反对机械工业化,吸收东方风格,力图复兴中世纪手工业传统和优雅、统一。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家具设计 主要人物为查尔斯?沃赛和巴里?斯各特。沃赛受莫里斯影响又有所不同,其设计没有无道理的崇古之风,而是比较简单朴实,易于批量化生产。更接近工艺美术运动服务大众的精神实质。他继承了莫里斯的风格,达到很完美的高度。其作品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全盛时期的代表。代表作有果园住宅。斯各特喜欢采用动物和植物的纹样作为装饰动机,并以凸出的线条勾勒,颇为经典。曾为李柏特公司设计家具。他的家具也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杰出代表。代表作有为赫斯大公设计的宫廷室内家具。 ※拉斯金的思想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

中国当代文学史资料整理

1、17年小说 1、历史题材:再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政治斗争史、革命战争史。《红日》、《红旗谱》、《红岩》、《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特点:(1)史诗风格;(2)纪实品格;(3)政治色彩。 2、现实题材:写土地改革后农民观念变化的,描写大跃进时期农村的现状的,描写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工业题材的等。如《“锻炼锻炼”》、《创业史》、《山乡巨变》等。 小说在这一阶段,也存在少量干预现实的作品,如王蒙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刘绍棠的《田野落霞》等。 表现民间人情人性的作品有: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建国后最先遭受批判的作品),邓友梅的《在悬崖上》,宗璞的《红豆》,丰村的《美丽》,陆文夫的《小巷深处》,李威仑的《爱情》,高缨的《达吉和她的父亲》等短篇。 一、干预生活冲破题材禁区的作品 白危的《被围困的农庄主席》、刘绍棠的《田野落霞》、耿简的《爬在旗杆上的人》、李准的《灰色的帐篷》、何又化(秦兆阳)的《沉默》、李国文的《改选》、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和对青春的呼唤。刘世吾与林震)等。 这些作品贴近现实、针对性强、对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健康甚至阴暗的东西,如官僚主义、革命意志衰退、主观主义、教条主义、逢迎领导、欺压群众、强迫命令等进行了揭露、鞭挞、针砭和讽刺,具有批判的锋芒和积极的意义。 (一)创作成就: 1、一批有一定艺术价值,反映历史和现实的作品出现,新的创作群体出现。 2、作家以自己的创作,以各种方式曲折艰难的影响和抵制着左倾的政治思潮和对文艺的干预。 (二)本阶段小说的艺术局限: 1、文艺政治化 2、题材单一化 3、手法简单化 4、人物形象扁平化 5、作家非专业化 2、批判运动 1950年代重要的文学史事件: 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 2.对肖也牧及《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 3.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及胡适的批判 4.对胡风集团的批判 5.对丁玲、冯雪峰“反党集团”的批判 对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批判,集中体现了1949年以后左翼文学内部在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文学规范的设置、文学体制的建立,特别是在对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认识等问题上的重大分歧与严重冲突。 分歧两点: 1.民族形式民间形式 2.主观主义 3、政治抒情诗 1.艺术渊源A.中国新诗的浪漫主义传统B.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艺术 2.特征:是当代政治与文学特殊关系的产物。它表现了作者关注政治事件、社会运动的热情,和以诗作为“武器”介入现实政治的追求。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广场诗歌”,诉诸公众场合的朗诵这种集体性的参与。 3.代表诗人:贺敬之、郭小川 4、新民歌运动: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一

世界现代设计史总结一(2009-01-03 17:50:56)转载 标签: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设计思想idkaoyan 北理跨专业清华分类:工业设计考研试题与资料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 【框架】 一:手工设计及向工业设计过渡时期—设计思想萌芽(至19世纪初) (1)18世纪前的手工艺时代 (2)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萌芽 二:机械的早期工业化时代—设计思想发展(至20世纪初) (1)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重点) (2)国际现代主义和包豪斯(重点) (3)美国设计的兴起 三:高度机械化时代—设计思想的成熟(至20世纪50年代) 四:自动化全球时代—设计思想和体系全面发展(至今) (1)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设计 (2)美国工业设计 (3)日本工业设计 【设计风格大事年】 〖设计萌芽以前〗 中世纪: "哥特式" 以小尖塔和彩色玻璃镶嵌为特色 "罗马式" 以圆屋顶,弧形拱门和厚墙为特点的基督教堂艺术 "古希腊罗马艺术" "静穆的伟大,单纯的崇高" 16世纪"文艺复兴" 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理想 17世纪"巴洛克" 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及情感热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宫廷室内奇异装饰为特点。 18世纪"洛可可"优雅轻快,非对称曲线,华丽柔和以及营造沙龙是居住环境19世纪初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驾齐驱 〖设计萌芽后至少分七个阶段〗 1850-1900 工艺美术运动

1890-1905 新艺术运动 1900-1930 机械美学运动 1925-1939 装饰艺术派 1935-1955 商业主义风格 1955-1975 多样化时期:波普pop;高技术;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微电子风格 1975-至今当代风格 【知识点汇集】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背景 19世纪初期,大批工艺品投放市场而设计远远落后,美术家不屑于产品设计,工厂主也只注重质量与销路。设计与技术相当的对立,当时产品分为外形粗糙的工业品和服务于少数人的精致手工艺品。此时期尚属于工业设计思想萌发前夕,在产品设计上十分的混乱。

世界现代设计史考研重点笔记整理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 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 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它的核心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畴(*名词解释) (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 (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 Art 1、水晶宫(*名词解释) 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 (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 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 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 b.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