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讲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资本论教案》课件

《资本论教案》课件

《资本论》PPT课件第一章:马克思的生平与《资本论》的背景1.1 马克思的生平简介1.2 《资本论》的创作背景1.3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概述第二章:商品与货币2.1 商品的基本属性2.2 价值与交换价值2.3 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第三章:资本与剩余价值3.1 资本的分类3.2 剩余价值的产生3.3 剩余价值的分配第四章:资本的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4.1 资本的积累过程4.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4.3 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危机第五章: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的意义5.1 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意义5.2 剩余价值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5.3 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第六章:剩余价值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6.1 剩余价值的实现与资本的循环6.2 资本的积累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6.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第七章: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崩溃7.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7.2 资本主义危机的本质及其根源7.3 资本主义的崩溃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第八章: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8.1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与特点8.2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8.3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第九章:垄断资本与帝国主义9.1 垄断资本的形成与发展9.2 垄断资本对外扩张与帝国主义9.3 垄断资本对世界经济政治的影响第十章:《资本论》的教育意义与研究方法10.1 《资本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影响10.2 研究《资本论》的方法与途径10.3 如何在教学中深入研究和传播《资本论》的精神实质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中对马克思的生平与《资本论》的背景的介绍,是理解《资本论》的基础。

马克思的生平经历和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入研究,为《资本论》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了解《资本论》的创作背景,对于理解其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也至关重要。

2. 第二章中商品与货币的关系,是理解剩余价值理论的关键。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与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资本论全课件

资本论全课件
〔1〕我们的研究,必需从商品的分解入手 下手
〔第1天然段〕 “本钱主义临盆体例安排着的社会财富,
体现为‘复杂年夜的商品聚积’,而以单个 的商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 需从商品的分解入手下手。”
商品是研究本钱主义临盆关系的逻辑 出发点和历史出发点:
第1、本钱主义临盆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展开而来的。
通俗地说,商品拜物教就是指商品具有一 种不成思议的神秘性,致令人对商品象对宗 教中的偶像一样加以崇拜。
第1、马克思揭穿了商品拜物教的形式 及其本质。
商品的拜物教,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不在于临盆商品的具体劳动,而在于商品 形式本身。
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关 系为物与物的关系所包庇。
第2、马克思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独 有的现象。
〔17〕
互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与别的一种使用价值互相换 之量的关系和比例。
价值、价值实体: 价值就是常人类劳动的凝固。 价值实体就是常人类劳动。
社会需要劳动时候: 在社会正常的临盆前提下,用平均的劳动谙练水
平和强度,临盆同一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候。 社会需要劳动时候决意商品的价值量。
决意劳动临盆率的各成分: 工人的平均谙练水平 科学及其手艺利用水平 临盆历程的社会连系 临盆资料的范围和效能 天然前提
1、《本钱论》第一卷共七篇25章, 根底内容是在科学地说明科学的 劳动价值论的根底上,提醒残剩 价值理论和本钱堆集理论。
第一局部:第一篇,商品和泉币。 重要论说劳动价值理论。
第二局部:第二篇至第六篇。重 要论说残剩价值理论。
第三局部:第七篇,本钱的堆集 历程。重要论说本钱堆集理论。
2、方式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式
相对价值 形式
等价形式

资本论讲稿ppt

资本论讲稿ppt

二、资本论的创作历程
• 马克思创作《资本论》,从1843年起到 1883年谢世止,呕心沥血写作《资本论》 花费了40年时间。 • 1867年《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与读者见面。 • 1894年《资本论》第三卷公诸于世。 • 1905年至1910年,考茨基将第四卷分别整 理出版。
颠沛流离的生活
马克思“ 流亡路线图”
1849年6月由于德国 当局的迫害举家迁 居英国伦敦 1845年2月被法国 政府驱逐出境转到 比利时布鲁塞尔
1848年3月被比利 时驱逐出境转到 法国巴黎 1843年迁居法国巴 黎
二、资本论的创作历程
1848年欧洲大革命失败,马克思和恩格斯到 了巴黎,他们认真地总结了革命失败的经验 教训,从中认识到,要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必须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领导 的工农联盟。
制作: 学号: 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一、马克思生平
• • • • • • • • 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利尔城一个 犹太藉律师家庭。 1835-1841年,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法律。 1837年,开始钻研黑格尔哲学,并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的 “博士俱乐部”。 1841年大学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 1842年10月至1843年3月,任《莱茵报》主编。 1843年6月,和燕妮结婚。 1847年,同恩格斯一起参加正义者同盟,将其改组为共产 主义者同盟。同年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同恩格斯一起起草了同盟纲领《共产党宣言》。
四、《资本论》的方法论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 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 一体。 “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 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 列宁
《资本论》的方法论之一:逻辑

资本论全课件ppt

资本论全课件ppt

2、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即从构成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最简单的元 素、最微小的细胞,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2)逻辑与历史辨证结合的方法
即理论顺序与历史顺序辨证结合的方法。逻辑关 系源于历史并反映历史关系,历史关系决定逻辑关 系并接受逻辑关系的安排。
(三)《资本论》第一卷的意义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 深刻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 系的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 析,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 析,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 范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相对价值 形式
通俗地说,商品拜物教就是指商品具有一种 不可思议的神秘性,致使人对于商品象对于宗教中 的偶像一样加以崇拜。
第一、马克思揭露了商品拜物教的形式及 其本质。
商品的拜物教,不在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也不在于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而在于商品形式本 身。
商品拜物教的本质,就在于人与人的关系 为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
第二、马克思指出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经济中特 有的现象。
在孤岛上生活的鲁滨逊,他的个人劳 动和物的关系,是极其简单明了的,不具备 任何神秘性。
在封建社会里,人们在劳动中社会关 系也直接表现为人与人的关系,而不为物的 外客所掩盖。
《资本论》Ⅰ教学讲义
一、《资本论》第1卷总体介绍
(一)《资本论》第1卷对象和中 心
1、研究对象是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这里的生产过程是指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

《资本论讲解》前言PPT资料23页

《资本论讲解》前言PPT资料23页

• 马克思的研究方法除了唯物辩证法, 还有一些具体的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是
唯物辩证法在一定的特殊的具体的场合的
运用,而不是对唯物辩证法的背离。这些 具体的方法主要有:
• 一是科学抽象法。如商品、资本、劳 动力。等等概念。原理:资本对剩余价值
的剥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 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问题,有准备分六大部
分,(1)资本,(2)地产,(3)雇佣劳动, (4)国家,(5)对外贸易,(6)世界市场。 以后又对这个计划进行修改。
• 19世纪60年代马克思先后写了好几个政治经 济学手稿。
• 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 汉堡迈斯纳出版社出版。出版为六章,二 版改为七篇25章。《资本论》第二卷1885 年7月出版,《资本论》三卷1894年12月出 版。1895年8月5日,恩格斯逝世。马克思 写作《资本论》,恩格斯给予大力帮助。 (1850年恩格斯年薪200多英镑,以含金量 计算值40多万元人民币,其中相当一部分 资助马克思)。
察,第一次遇到了对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的难
事,开始研究经济问题。1844年写了《政治和政
治经济学批判》,又名《政治和国民经济学批
判》,与恩格斯合作完成《神圣家族》,后又写
了《德意志意识形态》。1847年写了《哲学的贫
困》,《雇佣劳动和资本》,《共产党宣言》。

2、资本论第一卷写作和出版经过
• 马克思除了参加当时的革命活动以外,还对
政治经济学进行研究,做了大量的笔记和草稿。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就是马克思《资本论》 的第一个手稿。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发表。

马克思在1858年拟定一部写作政治经济学巨
著的计划。计划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对政治经

资本论全ppt课件

资本论全ppt课件
17
马克思为什么要分析价值形式? 第一、通过对价值形式的分析,可以深刻
地看到价值和交换价值不过是人与人关系的 体现。
第二、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揭露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第三、通过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分析, 可以证明价值和交换价值并不是永恒的范畴。
18
简单的的价值形式: 20码麻布=1件上衣
第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从商品经 济发展而来的。
第二、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 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 商品。
第三、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 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1
(2)商品使用价值的含义和特征(2-4) (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5-12) (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13-15) (5)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6) (6)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1、阐明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是第二、三卷的理论基础 3、在理论上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8
第一卷第一篇
按照马克思写作计划,第一篇是作为全书的导 言来写的。这一篇在《资本论》第一版中只是一 章,章名为《商品和货币》再版时改为三章,并 合成一篇,篇名为《商品和货币》 。
本篇是以简单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的,因为 简单商品生产是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
9
第一章 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价值实 体与价值量) (1)我们的研究,必须从商品的分析开始 (第1自然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支配着的社会财富, 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而以单个的商 品为元素形态。所以,我们的研究,必须从 商品的分析开始。”
10
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逻辑 起点和历史起点:
(17)

资本论选读第十讲课件

资本论选读第十讲课件
《资本论》的理论 要点及其现实意义
目录
• 第一部分:《资本论》 的理论要点
• 第二部分:学习《资本 论》的现实意义
• 论文题目及其要求
《资本论》的理论要点
《资本论》: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七篇)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三篇)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 总过程(七篇)
一、《资本论》第一卷 的主要内容
• 二卷:循环周转论、社会总资本再 生产论;
• 三卷:产业利润论、商业利润论、 借贷利息论、地租论、总论。
一个结论
资本 主义 必然 灭亡
学习《资本论》 的现实意义
学习《资本论》现实意义概述
• 《资本论》揭示的基本原理,不仅 对正确分析、对待当代资本主义、 而且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 革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三、《资本论》第三卷 的主要内容
《资本论》第三卷概述
• 中心是剩余价值的分配。分七篇。一 至六篇主要说明“三家一主”(产业 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 大地主)怎样瓜分剩余价值。第七篇 是个总结。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产 业利润论(一至三篇)、商业利润论 (四篇)、利息论(五篇)、地租论 (六篇)和总论(七篇)。
• 1、所费资本转化为成本价格 •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 3、利润率变化的规律 • 4、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 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 6、个别价值转化为市场价值
第四篇概述
• 商业利润论。中心是阐明商业资本的职 能和如何参加利润的平均化。
• 马克思考察了商业资本的形成、特点和 作用,分析了商业资本如何参加利润的 平均化,阐明了商业资本家瓜分剩余价 值的规律,揭示了商业剥削的特点。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资本论PPT

资本论PPT


马克思之所以成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原因在 于马克思主义在全世界依然具有无比强大的生命 力。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处于 低谷、出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这个评选结果无 疑表明:马克思主义具有令人信服的科学性与价 值力量。但是,近年来,一部分人、特别是部分 知识分子,崇拜西方,只注意西方为少数人服务 的学说,只注意西方社会中过去陈腐的、抽象的 理论,忽视了现在正在发展着的有生命力的马克 思主义。

毛泽东说过这样的话,“马克思这些老祖宗 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 • 改革开放后,面对一些人的“信仰危机”, 邓小平语重心长地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老祖 宗,“老祖宗不能丢”。 • 一个执政党若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科学的理 论武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 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 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马 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 学发展观活动,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进一步把握共产党 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 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 力。”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

在人类思想史上,至今还没有哪一种理论, 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的思想、文化、 社会发展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一点是人们不 得不承认的。不管你是赞同马克思主义还是反对 马克思主义,都会承认这一点。例如,奥地利资 产阶级经济学家熊彼特,他是一个对马克思一直 持反对态度的资产阶级学者,面对资本主义存在 的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不得不承认马克思的伟大, 他认为马克思的学说是把伟大和生命力联系在一 起的。他说:大多数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短 的是饭后一小时,长的达到一个世代,就完全淹 没无闻了。但是,马克思的学说不是这样,它遭 受了批判,但它又复活了,是穿着自己的服装, 带着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自己的瘢痕复活了。特 别是这次金融危机,西方又出现了一次购买资本 论的热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先门
生大
从学
北师
京生
开欢
会迎
回王
校亚

10
郭大力教员自存的1938年版《资本论》
11
12
13
内容提要
一、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源
与《资本论》写作简介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资本论》第一卷引发的思考
14
一、马克思 经济学思想的理论来 源与《资本论》简介
15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0
叙述方法:从抽象到具体
从商品入手—剩余价值—利润、利息、地租 (从看不见摸不着的商品价值—工人创造
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表面上呈现出的 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态)
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 力来代替。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
—马克思《全集》23卷、8、7
28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思想内容
第一卷第一篇劳动价值论为揭示剥削奠 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9
研究方法:从具体到抽象
表面现象: 产业资本家—产业利润; 商业资本家—商业利润; 借贷资本家—利 息; 大土地所有者—地 租; 劳动者(工人)— 工资。
本质上:利润、利息、地租—剩余价值
所有矛盾都包含在“细胞”—商品形态中
商品拜物教
38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 规律。主要要求、
作用形式、作用 条件、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
39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 —《资本论》中的一个“崭新的因素”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 政治经济学的枢
40
商品与货币图解
五大职能
仅因为它直面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问
题,还在于它创建了联系生产过程和
生产关系,研究交换、分配、消费关
系的理论框架,提供了在追求人的解
放和富裕的过程中如何认识经济(金
融)危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
性思路。
6
被尊称为“王老”的王学文同志
7
学岁 者月 ,留 诲痕 人: 不追 倦求 的真 师理 长的
8
中 共 郭中 大央 力党 同校 志名 师
31
在科学上没有平 坦的大道,只有不 畏劳苦沿着陡峭山 路攀登的人,才有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 点。
卡尔·马克思
《全集》第23卷 第26页
32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商品的特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性 货币本质、职能和流通规律
商品拜物教
价值规律
》编

24
二、《资本论》 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25
❖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写道: “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 〈即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运动规 律。”“研究这个历史上一定的社会生 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没落,就是马克 思的经济学的内容。”—列宁
26
《资本论》— “资本主义灭亡论”
讲法:贴近历史讲原著 (第一卷是讲授的重点)
同志们好!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
授、 博导 张燕喜
1
现《 实资 意本 义论 一》
及 其
2
()
马 克 思 重 新 走 红
3
网上资料链接
❖ 《资本论》重新成为读者尤其是青 年学者的宠儿,德国出版商预测: 《资本论》将重新成为今年圣诞节 的最佳礼品,目前该书的销售量比 2005年提高了两倍 ;德国财长施泰 因布吕克成了马克思的粉丝,法国 总统萨科齐也在翻阅马克思的著作。
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威廉·配第、大卫·李嘉图 亚当·斯密:《国富论》 大卫· 李嘉图:《赋税原理》
16
··
威 廉 配 第
17
亚当.斯密(1723-1790)
18
19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20
(二)《资本论》写作简介 从“六册计划”到《资本论》
“六册计划”:
《资本》册、《土地所有制》册、《雇 佣劳动》册、《国家》册、《对外贸 易》册、《世界市场》册。
27
《资本论》第一卷概述
❖共七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第一篇:通过对商品和货币本质、商品经 济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的分析,创立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2、第二-六篇:通过考察剩余价值的生产过 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创立了马 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3、第七篇:通过对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 考察,说明剥夺者要被剥夺的历史趋势,创 立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
33
二、《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一是有社会分工;二 是有不同的所有者。
34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商品的特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 的劳动产品。商 品具有使用价值 和价值二因素。
35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流通规律
商品拜物教
社会分工 不同的所有者
价值规律
价值形式—货币
商品
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价值
量: 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
41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二至六篇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 示了剥削的秘密
42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主要内容

4
网上资料链接
许多银行家和经理们开始读《资
本论》,就是许多西方普通民众也
开始青睐起了《资本论》,他们试
图从中弄懂自己多年来所作所为的
真实意义。很显然,马克思再度成
了时髦人物 ;英国媒体开玩笑称,
如果马克思还在世的话,《资本论》
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
布斯富豪榜。
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网上资料链接
《资本论》之所以“重新走红”,不
《资本论》是在写作《资本》册的基础 上演变形成的。
21
《资本论》简介
《资本论》:
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七篇) (1867年出版)
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三篇) (1885年出版)
第三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七篇) (1894年出版)
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初次会面(油画)
23

《 莱 茵 报
克 思 恩 格 斯
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性
36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 商品;五大职能;流通
规律
货币本质、职能和流通规律
37
二、《资本论》的主要思想内容之 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理论的主要内容
把某种物当作神来顶礼膜拜。 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