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废弃物的处理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废弃物的处理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废弃物的处理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废弃物的处理

摘要:中学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依据中学化学实验中污染物种类多,品种多,数量少的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气体废物的处理,液体废弃物的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的废弃物,如能得到有效的回收和处理,能够有制度来规范,必将会对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中学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绿色环保处理方法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这些物品如果随意丢弃就会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对这些物品稍加处理再排放或集中回收交给专门的机构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一举多得。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实验要尽可能绿色环保,可持续,实验中的废气、废液和固体废物的处理,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可避免的问题。

中学化学实验中,废弃物种类复杂,品种多,数量少,大多有毒有害,处理起来很困难,费时费力,但是如果不处理就排放,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环境保护事关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人都有责任维护环境的安全。

依据中学化学实验中污染物种类多,品种多,数量少的特点,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建立相应的废弃物处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实验室中废弃物的排放。

中学化学实验中,废弃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气体废物;二是液体废物;三是固体废物。对不同的废物可以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中学化学实验中气体废物的处理

在气体废物中,气体的数量较少,无毒无害的气体,在实验过程中可以随通风橱的排风系统自然排放到空气中。例如: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但大多数气体必须要经过处理后才可排放。

第一种处理方法是燃烧法。就是点燃使其变成无毒无害的气体排放,例如:把有毒的一氧化碳点燃,使其燃烧生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再排放。有些气体虽然没有毒但直接排放可能会造成爆炸的危险,例如氢气,可以使氢气燃烧生成无害的水蒸气再排放。

第二种处理方法是吸收法。例如:氨气,可以用水或稀硫酸吸收,使得氨气在实验中对人体和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又例如:在氯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中,也可采用吸收法来处理。氯气对人体危害较大,气味让人难以忍受,多余的氯气可以用浓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和氯气相类似,氯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也可以用浓碱溶液来吸收。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为防止实验室的污染扩散,污染物的一般处理原则为: 分类收集、存放,分别集中处理。尽可能采用废物回收以及固化、焚烧处理,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尽可能减少废物量、减少污染。废弃物排放应符合国家有关环境排放标准。 化学类废物 一般的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稀释排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或吸收处理后才能排放。 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容器标签必须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一般废液可通过酸碱中和、混凝沉淀、次氯酸钠氧化处理后排放,有机溶剂废液应根据性质进行回收。 含汞废液的处理 排放标准3:废液中汞的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 0.05mg/L(以Hg计)。 处理方法: ①硫化物共沉淀法: 先将含汞盐的废液的pH值调至8-10,然后加入过量的Na2S,使其生成HgS沉淀。 再加入FeS04(共沉淀剂),与过量的S2-生成FeS沉淀,将悬浮在水中难以沉淀的HgS微粒吸附共沉淀.然后静置、分离,再经离心、过滤,滤液的含汞量可降至 0.05mg/L以下。[2] ②还原法:

用铜屑、铁屑、锌粒、硼氢化钠等作还原剂,可以直接回收金属汞。 含镉废液的处理 ①氢氧化物沉淀法: 在含镉的废液中投加石灰,调节pH值至 10.5以上,充分搅拌后放置,使镉离子变为难溶的Cd(OH)2沉淀.分离沉淀,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检测滤液中的Cd离子后(降至 0.1mg/L以下),将滤液中和至pH值约为7,然后排放。 ②离子交换法: 利用Cd2+离子比水中其它离子与阳离子交换树脂有更强的结合力,优先交换. 含铅废液的处理 在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至pH值大于11,使废液中的铅生成Pb(OH)2沉淀.然后加入Al2(S04)3(凝聚剂),将pH值降至7-8,则Pb(OH)2与Al(OH)3共沉淀,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含砷废液的处理 在含砷废液中加入FeCl3,使Fe/As达到50,然后用消石灰将废液的pH 值控制在8-10。利用新生氢氧化物和砷的化合物共沉淀的吸附作用,除去废液中的砷。放置一夜,分离沉淀,达标后,排放废液。 含酚废液的处理 酚属剧毒类细胞原浆毒物,处理方法: 低浓度的含酚废液可加入次氯酸钠或漂白粉煮一下,使酚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我校在化学实验废弃物处理方面采取多种方式,力争在条件许可之下将废气、废液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利用对废气、废液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保护的教育,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观。具体措施如下: 在实验时,每各实验小组都分发有2~3个塑料烧杯,用于分类回收废弃物,然后将其进行分类处理。 一:无机废酸、废碱 中学化学实验对酸碱的使用较为频繁,且用量相对很大,鉴于此我们通常把废酸、废碱分别集中回收保存,然后用于处理其它废弃的碱性、酸性物质。最后用中和法使其pH值达到5.8~8.6之间,如过此废液中不含其它有害物质,则可加水稀释至含盐浓度在5%以下排放。 二:废弃重金属 中学化学实验中用到的重金属及排放形式为:铬(重铬酸钾,硫酸铬);汞(氯化汞,氯化亚汞);铜(硫酸铜),等等。 以实验室现有的条件,较简便的金属回收方法是利用硫酸铜、氯化汞、硫酸铬具备直接沉淀的性质将金属离子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分离。

另外,鉴于重铬酸钾毒性较强,通常采取先用废弃的硫酸酸化,再用淤泥还原的方法处理。 三:废气 对于无毒害气体,我们采取直接通过通风设施排放。对于有毒害气体,我们针对不同的性质进行处理。例如:对于碱性气体(如NH3)用回收的废酸进行吸收,对于酸性气体(如SO2、NO2、H2S等)用回收的废碱进行吸收处理。 另外,在水或其它溶剂中溶解度特别大或比较大的气体,只要找到合适的溶剂,就可以把它们完全或大部分溶解掉。对于部分有害的可燃性气体,在排放口点火燃烧消除污染。四:有机类实验废液的处理方法 1).尽量回收溶剂,在对实验没有妨碍的情况下,把它反复使用 2).为了方便处理,其收集分类往往分为:a)可燃性物质b)难燃性物质c)含水废液d)固体物质等。 3).可溶于水的物质,容易成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时要加以注意。但是,对甲醇、乙醇及醋酸之类溶剂,能被细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对这类溶剂的稀溶液经,用大量水稀释后,即可排放。 将可燃性物质的废液,由于数量很少,可把它装入铁制或瓷制容器,选择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烧。点火时,取一长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类的破布,或用木片等东西,站在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浅谈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许婷婷 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00034 【文摘】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教学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克服传统化学实验中的一些不足是当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点,改变现行实验教学中“只看不做”的问题,开展实验是最有效的手段。而中学化学教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的现象来认识物质的性质,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全面贯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对于传播绿色化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化学教学化学实验改革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仍是最薄弱的环节,这严重制约了实验这一独特优势时培养学生创造力作用的发挥。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它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所无法替代的。因此,中学化学教学中应加大对实验课程的投入与关注。 1中学化学实验现状 中学化学课标对实验的要求是:力求做到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实验,实验室建设的标准化和管理员的配备与培训应满足具有的条件:条件好的学校,仪器配备应做到人手一套,应在课余时间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自主地开展实验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对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教学功能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和深刻,仍有很多教师把实验单纯地当做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的一种直观教学辅助手段,将其置于从属的位置;盲目的追求升学率,导致实验课程的真正意义上的丧失。而黑板实验,讲实验等还相当普遍,有一些学校即使开设实验课,也是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很少,再加上实验条件简陋,实验经费缺乏,致使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实际不容乐观。 2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出现的问题 2.1演示实验的给出不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由于现行的教材中大部分的演示实验后面都附有实验现象,这样倒是方便了教师和学生。但有利就有弊,教师在给学生做演示实验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并不是在认真思考,而更像是在看热闹,有的甚至不看实验。理由就是书本上都写着呢!这样不仅养不成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而且会导致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下降。由于学生对感性问题认识不充分,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常常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 2.2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不同步不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实验总是放在演示实验之后,对于一些有关基本操作的实验,学生往往掌握的不好。因为学生每接触一种新仪器,总是先由教师进行课堂演示,讲解如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 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实验室废弃物污染校园环境、危害公共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实验室废弃物的管理实行学校、院系二级单位共同管理。 第二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是学校实验室废弃物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全校各单位教学、科研、生产所产生的各类实验废弃物分类贮存进行监督管理,配合环保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废物进行集中处理,每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处理次数。 第三条产生实验室废弃物的院、系由单位安全负责人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处理工作,同时负责组织本单位实验室危险废弃物收集、存放场地和相应设施,以及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室危险废弃物的收集、存放和处理。 第四条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根据各单位提供的拟处理的各类实验废弃物的信息,与环保部门联系,并及时通知各部门做好相应的准备,配合环保部门做好处理实验室废弃物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各单位或实验室不得将危险废弃物(含沾染危险废物的实验用具)混入生活垃圾和其他一般废物中存放;不得将化学危险废弃物、放射性废弃物及实验动物尸体等混合收集、存放、处理;严禁随意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实验室废弃物。

第六条实验室危险废弃物应按照不同类别分类收集与存放。 化学危险废弃物: (一)化学废液按化学品性质和化学品的危险程度分类进行收集,使用专用废液桶盛装,不同类别或会发生异常反应的危险废弃物不能混放,化学废液收集时,必须进行相容性测试;废液桶上须贴标签,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固体废弃物和瓶装废弃物和一般化学品先用专用塑料袋收集,再使用储物箱统一存放,储物箱上须贴标签,并做好相应记录。 (三)剧毒化学品管理要实行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剧毒废液和废弃物要明确标示,并严格按相关规定收集和存放。 (四)一般化学品应在原瓶内存放,保持原有标签,必要时注明是废弃化学品。 (五)一般化学废液通常分为一般有机物废液和无机物废液,各实验室应预先了解废液来源,分别收集和存放,并张贴标签明确标注。不清楚废液来源和性质时禁止混放;废液桶上应张贴标签明确标识。 生物危险废弃物: (一)未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须用专用塑料密封袋密封,再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二)经有害生物、化学毒品及放射性污染的实验动物尸体、肢体和组织须先进行消毒灭菌后,再用专用塑料密封袋密封,贴上有害生物废弃物标志,放置专用冰室或冰箱冷冻保存,并做好相应记录。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32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用 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收集处理规定通 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目的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管理工作,使有害、有毒等化学废弃物的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维护校园环境和公共安全,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二、化学废弃物的范围 第二条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的各类化学废液、残渣、废旧化学试剂、废旧空瓶等。 三、化学废弃物的分类与收集 第三条按要求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分成以下几类: ①有机废液: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油脂类等; ②无机废酸: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酸性液体 ③无机废碱:实验中产生的各类废弃的碱性液体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

在实践中探索成功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作已势在必行。这就为高中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助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又一课题。作为一名高中化学实验员,在完成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化学教学的辅助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想。以下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关键字】高中化学实验员实验辅助教学新教材创新思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因此,实验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环节,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的开出率及完成质量与化学实验员的工作密切相关。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材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较大幅度增加,实验形式也由验证式向探究式转化。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学生走进实验室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并动手***作已势在必行。这就为高中化学实验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接收挑战,从容不迫地完成辅助化学教学的任务,是新课程带给我们的又一课题。 作为一名高中化学实验员,在完成日常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同时又要做好化学教学的辅助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实践与思考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思想。以下我着重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的思考与总结。 一、在困惑中沉思 我已做了四年的高中化学实验员工作,在工作中,也曾存在着很多困惑。我发现新教材对实验的要求与我们以前的实验室工作存在着几点矛盾。 矛盾一:分组实验之“多”与实验员数量之“少” 新教材把课堂实验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观察与思考”,其中大部分可以教师做演示实验;另一部分为“活动与探究”,也就是学生分组实验。苏教版化学教材仅“必修1”、“必修2”就包括了25个演示实验和46个分组实验。分

实验室废弃物分析及处理方案

本文主要研究了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处理,介绍了实验室化学废弃物的污染现状以及相关的污染物类型了,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实验室污染物的处置方式,为实 验室污染物处置提供了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化学实验室在各大高校中已经普遍存在。但是很多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的无处理的排放也给环境带了巨大的危害。在许多的化学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污染废弃物往往是带有剧毒甚至是有致癌功效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的直接排放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还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威胁。所以实验室化学污染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 实验室污染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化学实验室在各大高校中已经普遍存在。而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多,实验经费的大量提高,所带来的后果也包括了实验室化学污 染废弃物的大量产生,造成的环境问题和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日趋严重。很多高校已经从事化学实验的学生和老师对待化学污染废弃物的危害意识淡薄,并不知道或不了解其对环境的毒害。很多污染物任意排放,有毒有害的废液在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接进入下水道,容易导致人们的生活、健康状况都受到影响。而很多无害的有机试剂也直接进入下水道,会造成资源的无形中的浪费。很多污染物质被土壤、植物吸收,或滋生细菌,流入到大海、河流中,无论是哪一种结果对环境的危害都是巨大的。生物实验室中,很多未经处理的生物化学废弃物被直接丢弃,容易造成病毒侵害人体,微生物在实验室的特殊条件下造成基因突变,形成新生物种,若新生细菌对人体的危害巨大,将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同时,一些酸液、碱液的随意排放,会腐蚀下水管道系统,造成下水管道破裂,影响了正常市政工程系统的同时还容易使得土壤酸化或者碱化,从而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寸 草不生的恶果,影响植物、农作物的生长同时,还会影响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系统。但是如此之多的实验室污染问题并没有得到校领导、环境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很多高校的实验室没有定期、固定的化学实验废液、废渣的固定回收点,有些高校有固定回收废液、废渣的部门,但回收时间却相隔时间很长。而从事实验研

浅谈初中化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 卢马中学:史有璋 2013.01.05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要想学好化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做化学实验,它能清楚地让学生看到实验现象,体验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论。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学习方法。本文论述了初中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兴趣探究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引进,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物理化学实验器材不断的更新引进,使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书本上的实验,观察到原先只能靠想象得到的实验现象和靠推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因此,重视和改进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初中化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化学充满好奇的时候,恰恰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

形成物质这一过程充分了解,把抽象知识转化为感性认识并形成化学概念。 三、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 化学实验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学生需要掌握其规范才能进行基本操作的,学生在这一操作过程中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仅仅靠学生自己规范还不行,教师在学生平时做实验时,应该对学生加强检查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一切良好的习惯都是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才能逐渐形成的。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其规范要求,因为学生会以教师为模版进行效仿。尤其是教师在连接装置、对试管加热、搅拌药品,振荡试管和闻气味的时候都要谨遵化学规范,千万不能为了方便而使操作不规范,因为不符合规范的操作会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在学生做实验时也无法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化学规范操作。比如,在做点燃氢气的实验之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防爆炸;在做制取二氧化碳实验时,一定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有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导致在给学生做示范性实验的时候就忘记了要演示检查装置气密性这一步骤,这样会对培养学生的习惯造成不良的影响。 四、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认识的窗口,是思维的前提,对于事物,如果没有敏锐而细致的观察,就不能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化学实验中,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重点,要自始至终,从明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02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正式 版)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实验室处理废弃物的一般原则:?? 在证明废弃物已相当稀少而又安全时,可以排放 到大气或排水沟中;尽量浓缩废液,使其体积变小, 放在安全处隔离储存;利用蒸馏、过滤、吸附等方 法,将危险物分离,而只弃去安全部分;无论液体或 固体,凡能安全燃烧的则燃烧,但数量不宜太大,燃 烧时切勿残留在害气体或烧余物,如不能焚烧时,要 选择安全场所填埋,不合其裸露在地面上。??? 一般有毒气体可通过通风橱或通风管道,经空气 稀释后排除,大量的有毒气体必须通过与氧充分燃烧 或吸附处理后才能排放。废液应根据其化学特性选择

合适的容器和存放地点,通过密闭容器存放,不可混合贮存,标明废物种类,贮存时间,定期处理。? 1、无机废弃物的处理 A、镉废液的处理 用消石灰将镉离子转化成难溶于水的Cd(OH)2沉淀。即在镉废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值至10.6-11.2,充分搅拌后放置,分离沉淀,检测滤液中无镉离子时,将其中和后即可排放。 B、含六价铬废弃物的处理? 主要采用铁氧吸附法,即利用六价铬氧化性采用铁氧吸附法,将其还原为三价铬,再向此溶液中加入消石灰,调节PH为8-9,加热到80度左右,放置一夜,溶液由黄色变为绿色,排放废液。 C、含铅废液的处理 原理是用Ca(OH)2把二价铅转为难溶的氢氧化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有哪些以及如何处理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有哪些以及如何处理 实验室化学废弃物指在做化学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产物、已经失去使用的价值、无法回收利用排放物。 化学废弃物对人体可造成、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尘肺等。部分化学废弃物于皮肤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粗糙、疼痛,皮炎,于眼部接触可导致轻微伤害、暂时性不适,甚至永久性伤残等。吸入苯,会引起头痛,头昏、乏力苍白、视力减退以及平衡失调。液体苯于皮肤接触,会溶解皮肤皮脂、使皮肤干燥。高浓度苯蒸汽对眼睛具有轻度刺激,并产生水疱。重金属化学废弃物,进入人体,在一段时间内表现不出任何问题,但是潜在危害极大。 化学废气物对环境危害大,不仅直接污染环境、有些化学废弃物在环境中经过化学或者生物转化会造成二次污染,危害更大。若废气物被排放进入大气层,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类、工农业、天气气候等。大量的硫氧化物或者氮氧化物被被排放到大气层,会形成酸雨,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废弃物排放到水中,可造成水质污染,水中生物受到生存威胁。废弃物排放进入土中,造成土壤成分结构改变,土中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生长的植物也会受到污染,甚至无法耕种。 废弃物按物理形态可分为,废气、废液和废渣。 1.废气、实验室产生的废气实验室废气包括酸雾、甲醛、苯系物、

以及各种有机溶剂等常见污染物和汞蒸汽、光气等较少遇到的污染物。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这是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保护分析人员健康安全的有效办法. 2.废水、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包括多余的样品、样品分析残液、失效的贮藏液和洗液、大量洗涤水等。几乎所有的常规化学实验项目都有不同程度存在着废水污染问题。这些废水中成分包罗万象,最常见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有害微生物等及相对少见的氰化物、细菌毒素、各种农药残留、药物残留等。 3.固体废弃物、实验室产生的固体废物、分析产物、消耗或破损的实验用品(如玻璃器皿、纱布)、残留或失效的化学试剂等。这些固体废物成分复杂,涵盖各类化学、生物污染物,尤其是不少过期失效的化学试剂,处理稍有不慎,很容易导致严重的污染事故。 化学废弃物收集存放、化学废液应根据化学品性质和化学品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收集,使用专用的废液桶装,禁止把不同类别或者会发生异常反应的危害废弃物混装,化学废液收集时、必须进行相容性测试,废液桶需要粘贴相应的标签,做好记录。 固体废弃物,瓶装废弃物和一般化学容器先用专用塑料袋收集,再使用储物箱统一存放,储物箱上必须粘贴相应的标签,做好相应记录。 剧毒化学品废液、剧毒废液和废弃物要明确表示,并按照剧毒化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 01 含六价铬的废液 注意事项 1、要戴防护眼镜、橡皮手套,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 2、把Cr(Ⅵ)还原成Cr(Ⅲ)后,也可以将其与其它的重金属废液一起处理。 3、铬酸混合液系强酸性物质,故要把它稀释到约1%的浓度之后才进行还原。并且,待全部溶液被还原变成绿色时,查明确实不含六价铬后,才按操作步骤中从第四点开始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还原、中和法(亚硫酸氢钠法)] 1、于废液中加入H2SO4,充分搅拌,调整溶液pH值在3以下(采用pH试纸或pH 计测定。对铬酸混合液之类废液,已是酸性物质,不必调整pH值)。 2、分次少量加入NaHSO3结晶,至溶液由黄色变成绿色为止,要一面搅拌一面加入(如果使用氧化――还原光电计测定,则很方便)。 3、除Cr以外还含有其它金属时,确证Cr(Ⅵ)转化后,作含重金属的废液处理。 4、废液只含Cr重金属时,加入浓度为5%的NaOH溶液,调节pH值至7.5~8.5(注意,pH值过高沉淀会再溶解)。 5、放置一夜,将沉淀滤出并妥善保存(如果滤液为黄色时,要再次进行还原)。 6、对滤液进行全铬检测,确证滤液不含铬后才可排放。 02 含氰化物的废液 注意事项 1、因有放出毒性气体的危险,故处理时要慎重。操作时最好在通风橱内进行。

2、废液要制成碱性,不要在酸性情况下直接放置。 3、对难于分解的氰化物(如Zn、Cu、Cd、Ni、Co、Fe等的氰的络合物)以及有机氰化物的废液,必须另行收集处理。 4、对其含有重金属的废液,在分解氰基后,必须进行相应的重金属的处理。 处理方法(氯碱法) 1、于废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整pH至10以上。然后加入约10%的NaOCl溶液,搅拌约20分钟,再加入NaOCl溶液,搅拌后,放置数小时(如果用氧化――还原光电计检测其反应终点,则较方便)。 2、加入5―10%的H2SO4(或盐酸),调节 pH至7.5~8.5,然后放置一昼夜。 3、加入Na2SO3溶液,还原剩余的氯(稍微过量时,可用空气氧化。每升含1克Na2SO3的溶液1毫升,相当于0.55毫克Cl)。 4、查明废液确实没有CN-离子后,才可排放。 5、废液含有重金属时,再将其作含重金属的废液加以处理。 03 含砷废液 注意事项 1、As2O3是剧毒物质,其致命剂量为0.1克。因此,处理时必须十分谨慎。 2、含有机砷化合物时,先将其氧化分解,然后才进行处理(参照含重金属有机类废液的处理方法)。 处理方法(氢氧化物共沉淀法) 1、废液中含砷量大时,加入Ca(OH)2溶液,调节pH至9.5附近,充分搅拌,先沉淀分离一部份砷。 2、在上述滤液中,加入FeCl3,使其铁砷比达到50,然后用碱调整pH至7~10之间,并进行搅拌。 3、把上述溶液放置一夜,然后过滤,保管好沉淀物。检查滤液不含As后,加以中和即可排放。此法可使砷的浓度降到0.05ppm以下。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指南 一.一般垃圾——办公室垃圾,实验室普通垃圾 范围: 办公室垃圾,实验室未被感染因子、有害化学物品和放射性物品污染的垃圾 例如: 办公室垃圾,一次性实验用塑料制品,碎玻璃,未被污染的动物寝具,装化学药品的瓶子(容器)

注意: 有些化学物品瓶子(容器)在丢弃前应彻底清洗三遍,所有尖状物品的处理都应遵循“生物垃圾处理条例”,垃圾桶必须放在固定位置,不能放到楼道走廊。 二.生物垃圾 范围: 被生物因子污染的垃圾、所有的尖状物品 例如: 微生物培养物、动物细胞培养物、动物血液和血液产品、所有污染过的一次性实验室用品(培养器皿、吸管、试管等)、实验用标本(血液、其它有潜在污染的物质)、所有针头及注射器 所有经过高温消毒的生物垃圾(除“尖状物品”外)都可是做一般垃圾予以处理。但是,如果将标有生物有害标签的垃圾袋丢在楼道内的垃圾桶内,就会给垃圾处理带来很多麻烦。因此,在将生物垃圾倒入楼内垃圾桶之前,应确保垃圾袋外没有生物危害物质的字样。应将高压消毒的物品放在透明的垃圾塑料袋内,当做一般垃圾来处理。

化学或辐射垃圾不能高压消毒,也不能将其焚烧。 净化过的非辐射的液态垃圾应与大量清水一起冲入下水道中。

三、化学垃圾 范围: 非辐射物品及被化学物质污染的物品 例如: 用过的及剩余的化学物品、破碎的温度计及其它含水印的物品、杀虫剂、不可倒置的气体容器、非辐射的铅片、用来冲洗胶片的溶剂、用过的溶剂、油类泄漏物、被污染的泵或机油、电池 废旧的化学物品不能像一般垃圾和生物垃圾那样处理,也不能倒入下

水道。所有的化学垃圾外包装都应封闭。 不要将重金属化合物,氧化剂,苯酚,强酸混入溶剂容器中。

金宁中小学试验室废弃物处理办法

金寧中小學實驗室廢棄物處理辦法 一、訂定本辦法依據: 1.教育部頒布實驗室廢棄物管理作業規範。 二、目的: 1.提高師生重視環保意識、教育學生如何處理實驗廢棄物。 2.減少廢棄物污染改善實驗教學環境。 3.建立本校實驗室廢棄物之處理(含收集、分類、貯存、紀錄、申報、資料建檔、註銷)程序與守則,作為管理依據。 三、工作權責劃分: 1. 實驗室廢棄物處理作業負責人(中高年級自然科老師): (1)資料建檔及註銷: (a)分類建檔。 (b)廢棄物傾倒、貯存查核。 (c)申報表彙整存查。 (d)報廢及過期化學品註銷。 (2)規劃本校實驗室廢棄物管理作業規範及實驗廢棄物處理辦法。 (3)負責本校實驗廢棄物盤查作業規劃、執行及盤查報告之彙整、陳核。 (4)實驗廢棄物委外處理。 (5)需參加有關「處理實驗室廢棄物」之研習活動。 2. 實驗室管理人: (1)負責實驗廢棄物之分類收集、標示、貯存、處理部分可先處理之廢棄物及申報等事宜。 (2)清理並分類儲存所申報之實驗廢棄物。 (3)廢棄物分類傾倒、貯存之運作與安全管理。 (4)貯存容器之分類回收及再利用。 (5)需參加有關「處理實驗室廢棄物」之研習活動。 3..實驗任課教師:

(1)指導學生正確分類、傾倒,及如何處理及時所產出廢棄物。 (2)廢棄物溢出或意外發生之緊急處理。 (3)需參加有關「處理實驗室廢棄物」之研習活動。 四、處理要點: 1.實驗廢棄物產出:教師指導學生分類傾倒。 2.廢棄物分類收集、標示、貯存: (1)實驗前準備實驗廢棄物小容量貯存容器(有容量指示線),貼上「種類」標示。(2)收集、標示: (a)實驗廢棄物產出,經教師指導學生依分類傾倒入各貯存容器內。 (b)實驗週內各班做完該實驗,實驗室管理人量測總收集量,紀錄于「廢棄物傾倒紀錄表」內(附件一),倒入大容量貯存桶內,貯存桶需註明「種類」、貼「實驗室廢棄物」標示(如附件二)。 (3)貯存: (a)貯存容器需註明「種類」、貼「實驗室廢棄物」標示及置於盛盤內防溢。 (c)採分類分區集中貯存,「貯存區」需貼標示,附近配製適當消防砂及滅火器。3.實驗廢棄物之申報: (1)實驗室管理人填寫「實驗廢棄物申報表」(附件三),檢附「廢棄物傾倒紀錄表」,每一貯存桶各一份彙集申報,交予廢棄物作業負責人,進行申報資料核對工作。 (2)申報資料核對:項目包括貯存地點、廢棄物標示、實驗室管理人簽名、廢棄物傾倒紀錄等資料。若申報資料不完整,可要求補正。 (3)接到實驗廢棄物申報表一日內,確認申報資料完整性,通知實驗室二日內收集完畢。 4. 實驗廢棄物之處理: 可以合法袋處理、廢棄物再利用、或廢棄物交換等依事業廢棄物管理辦法方式處理。5.資料建檔及註銷: (1)廢棄物作業負責人將待處理及已處理之實驗廢棄物資料分類建檔,及實驗廢棄物申報表彙整存查。 (2)報廢及過期化學品之註銷。 五、本辦法陳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作用和意义 发表时间:2011-11-18T10:53:54.7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12月上供稿作者:朱明航梁书军[导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朱明航梁书军江苏省宿迁中学223800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实验不但是化学科学的基础,也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新课程突出强调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进行全面的化学教育,就必须优化实验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化学实验在这方面的功能。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目的意义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著名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戴安邦教授曾经提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这是当今对实验教学在化学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的最好概括。化学实验教学对于新课程下突出强调化学教育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扎扎实实地搞好并加强实验教学是保证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 一、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没有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好化学只能是一句空话。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中学生普遍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奇的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欲望,而化学实验正是具有这种特点。化学实验中五彩缤纷的实验现象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认识兴趣,而这种认识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实验现象的记录、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会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并逐渐转变为学习化学的强烈动机。 二、化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检验和巩固化学知识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而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而言,学生感性知识的获取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化学演示实验,而当学生的认识从抽象的思维进入到实践时,最重要的又是自己动手实验。例如:铜锌原电池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实验发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计指针为什么会偏转?气泡为什么会出现在铜片表面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原来铜、锌两电极一同浸入稀硫酸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进而形成电流,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放出。推而广之,即可得出原电池反应的一般原理。 在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对于深化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认真搞好化学教学,对学生学习和巩固化学知识、完成从抽象思维进入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最好是从实地实物入手”,从观察中不仅可以汲取知识,还可以灵活运用自己以前学的知识。科学地观察一个实验不仅要观察实验的局部,还要观察实验的隐含现象。例如:在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可以要求学生仔细而全面地观察所发生的一切现象。1、钠浮在水面上;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4、发出嘶嘶的响声。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然后加以综合,即可得出:钠是一种密度小、熔点低、呈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化学性质活泼的金属。学生对每一个实验现象不能够全面地、准确地去描述,正是因为学生不能科学地去观察的表现。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多设置一些小问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步实验以及它们所产生的现象、原因。例如:在讲蔗糖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时,通过观察实验我们可以向学生提问,白色的蔗糖为什么会变黑?那股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到底是什么?黑色的物质为什么会膨胀起来?通过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一反应的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作用是引起学生的怀疑。教师要不失时机地鼓励,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正体现了中国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讲苯酚与溴水的取代反应时,我们可以先用较浓的苯酚与较稀的溴水让学生进行试验,在学生无法得出沉淀,满心疑问之时引导学生对比书上的实验步骤,想想我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只有稀苯酚溶液和浓溴水溶液才能观察到白色沉淀的产生?原来2,4,6-三溴苯酚易溶于有机物,所以当苯酚在反应中还有剩余时,生成的沉淀会溶解在苯酚里。进而可以自然而然地引申出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不可用溴水这一例题。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要不断从生产、生活中挖掘素材,研究开发适合学习的实验,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探究功能,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在化学教育和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素质教育更是如此,实验教学的功能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在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应根据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参考文献 [1]朱碧仙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学化学考与学, 2006 (8)。 [2]任志鸿《高中化学知识手册》[M].海南:南方出版社, 2008(6) 68-69。 [3]肖云龙创新教育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制度

三废处理规定 编号:002- 2014 1为了加强实验室废弃物和染菌器材处理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所称实验室废弃物包括各类废弃的健康相关产品、生物样品、中毒样品、终止保存的菌(毒)种、一次性注射器及其他实验废弃物等。本制度也适用于可重复使用的染菌器材的处理。 3实验室废弃物采取分类收集处置的原则,由产生废弃物的科室、技管科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管理。 4各类废弃物的处理 4.1各类食品、饮用水、卫生用品等检验后其结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或虽不符合但其不会引起环境污染,按体系文件规定的保存期满后,液体类经稀释后由下水道排放,固体类经毁形后按生活垃圾倾倒在中心集中的垃圾存放地,统一清运处理。 4.2实验室产生的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等医疗废物,按下列方法处理: 4.2.1所有污染材料应放置在防渗漏的容器中高压灭菌。 4.2.2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应分类收集,盛装医疗废物的包装物或容器应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且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4.2.3细菌性食物中毒样品和病毒阳性标本经121℃压力蒸汽灭菌30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4染菌玻璃试管、玻璃吸管、滴管、镊子等:经121℃压力蒸汽灭菌20后,对试管进行清洗、晾干。 4.2.5染菌的一次性平皿、移液头等:经煮沸30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4.2.6病毒类病源性培养物经121℃压力蒸汽灭菌30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几点思考 渠县琅琊中学:夏海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标实施以后,化学实验在地位,功能,内容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课程对化学实验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更注重从实验中学化学。因此,为了适应教育的发展,在新课标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多的开展化学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引进,尤其是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初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对物理化学实验器材不断的更新引进,使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做书本上的实验,观察到原先只能靠想象得到的实验现象和靠推理得到的实验结果。培养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良好的习惯。先将体会摘录如下 一、目前农村学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中学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10%以上。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总结。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美国着名教育家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而且这种情形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路背道而驰,更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化学新课标在教育目标中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分列出来,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多元的,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不是只重结果,也不只是进行单一智力的培养。 二、让兴趣演示化学的魅力 初中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较快,对新事物充满好奇的年龄,他们的学习动机基本都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自己的爱好兴趣为主的。而初中化学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化学的时候,对化学充满好奇的时候,恰恰化学实验中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正是化学的魅力所在,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比如,为什么对着水吹气,水不变浑浊,而对着澄清的石灰水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为什么紫色的石蕊是变色龙,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为什么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蓝色的火焰;等等。这些现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更具体地观察到实验现象,不再干巴巴地学习抽象的理论。 (一)强化演示实验教学 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人教版新教材按照义务教育新大纲规定的31项演示实验内容,在各章节中共安排了85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2-1分子这一节教学中,补充了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了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1-4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

高中实验室废弃物处理方法

满洲里市第一中学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管理制度 一、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要有专人负责保管。并在用毕后及时上报所耗药品,剩余药品及时上缴。 二、易燃、易爆药品应分类存放,存入专用危险品仓库或专柜,加锁防范。互相发生化学作用的药品应隔开存放。并按公安局和防疫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管理、备案。 三、应经常检查和通风,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和爆炸事故。在搬运时,要轻拿轻放,防止震动、撞击、重压、倾倒和摩擦。遇水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化学物品,不准放在潮湿或易积水、漏水的地点,要放在干燥处存放。受阳光照射容易引爆的化学物品,要存在阴凉避光地点进行存放。要确实做好化学危险品的防盗、防潮、防腐蚀和防暴晒等安全工作,高温、潮湿季节尤应注意。 四、危险药品仓库(或柜)周围和内部严禁有火源。 五、用不上的危险药品,应及时调出,变质失效的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进行销毁,销毁时要注意安全,不得污染环境。 六、危险有毒药品,用后剩余部分应随时存入危险药品库(或柜)。 七、教学实验室领用、保管、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药品由实验室专职技术人员负责;实验课期间实验指导教师也要对其安全负责。 八、领用剧毒药品时,要经主管领导批准,领用时要进行登记、签名、注明用途和用量。 九、领取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药品时,要做到随用随领,领、用、剩、废、耗的数量必须详细记录,用剩数量及时退库。 十、各实验室要加强化学废液和废物的处理和收存工作。空的试剂瓶要集中收藏,不得到处乱扔乱放。废液和废物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收存,杜绝把化学废液和废物往下水道或其他地方乱倒乱放的情况出现。 满洲里市第一中学理化生实验室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保障学校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保障教师、学生的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实验室废弃物是指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三废物质(废气、废液、废渣)、实验用有毒物品残留物和生物实验动物尸体及器官等。 第三条全体师生员工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重视执行环保管理制度,不能随意掩埋、丢弃有毒、有害废物,不能随意倾倒有毒、有害废液,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知废弃物处理原则和规定。 第四条学校实验室负责组织全校有毒、有害废液、废固的集中处理工作,负责监督、检查实验室废弃物管理情况。 第五条各科实验员人负责有毒、有害废液、废固的处置与管理工作,保证学校环境安全;各使用班级必须指定专人负责收集、存放、监督、检查有毒、有害废液、废固的管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