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队
国民革命军十大杂牌军之十粤军

国民革命军十大杂牌之粤军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的功效,孙文以广东一省割据一方,进窥中原,十年之内而统一寰宇,定鼎金陵,这是近史上旳奇谭。
近代史上的粤军其实相当落后而杂乱。
在八国联军之后,清廷以袁世凯统筹新军,算是中国陆军正式迈入现代化。
在袁中堂练成近畿六镇之后,清廷更以各省分别负责编练新军,要完成卅六镇新式国防军的规模。
各省分练的新军在编制,操法与干部选用上均向袁中堂的北洋六镇看齐,部队编制要完全采泰西编组方式,部队操练一律用洋操,部队干部则多用新式军事专门学堂学生。
新军的编练完全与各省原有的绿营旧军不同。
不过各省在编组新军上纷纷遇到一个难题:新军的干部要用新式学堂的学生,而这些新式学堂却正是反清思想的大本营!所以清廷倾举国之力,在十年之内编练出来的新军竟都成为辛亥年间反清革命的主力。
辛亥武昌起事,各省新军纷纷起而反抗清廷。
在袁大总统建政之后这些新军首领为各省军头,袁大总统采远交近攻策略,逐一削平这些方兴未艾的割据势力,不幸壮志未酬,斋志以没。
在袁大总统病逝之后中国陷入长达十年的军阀割据,这些军阀多半以省为割据单位,并多渊源于该省的新军。
与大多数省份不同,广东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割据势力渊源于该省的旧军。
因为在宣统年间新军屡次动乱,所以两广总督对新军非常不放心,干脆收了新军的子弹剌刀以免生变。
广东的防务仍由传统的巡防营担任主力。
巡防营是传统的绿营与洪杨之乱时期成立的勇营两种部队的混合体。
这种部队的干部与士兵由原有的绿营与勇营选拔,编制仍是传统的勇营模式,部队以一个“营”为战术单位,这个营有较现代步兵连略小的三个“哨”,全营有官兵300人。
各省视需要再合数营为一“路”,路设统领。
这种编制的用意是作为各省守护地方的武装。
用民国时代的术语,巡防营等于保安团队,新军则等于国军。
巡防营与新军的最大差异在于人员的素质。
各省新军在编练的时候都取法袁中堂练新军的不二法门,所有士兵要从农村重新招募而不用原有的勇营人员,以免新军沾染旧军的习气。
解放战争:国民党共22个兵团,10个选择起义,占据了快一半

解放战争:国民党共22个兵团,10个选择起义,占据了快一半展开全文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带有数字番号的正规兵团共有22个,总兵力超过160万以上,当然这22个兵团根据自身的编制不同,所辖的军与师数量也有差异,单个兵团人数通常在4-12万之间。
中等规模的军团一般下辖三个军,人数在6-8万之间,而大兵团一般下辖4-6个军,这种主力兵团一般配备有特种炮兵部队、快速装甲部队等,人数一般在10-12万之间。
比如黄维的第12兵团,下辖有四个军以及一个快速纵队,满员12万人,这个兵团就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
国民党这22个兵团在与解放军作战过程中,有的被歼灭之后就不复存在了,有的又会反复重建。
在解放战争后期,尤其是三大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势如破竹,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大江南北,国民党败局已定,所以竟然有10个兵团陆续选择了起义,占了国民党军团总数的差不多一半,那我们就一起看看这10个起义的兵团究竟是哪些?兵团司令又是谁?1、原国民党第一兵团司令:陈明仁陈明仁出生于湖南醴陵,黄埔军校一期生。
解放战争时期,他曾担任蒋介石第一兵团司令。
1949年8月,渡江战役结束后,陈明仁率部10万人在湖南长沙发动起义,湖南得到以和平解放。
这次起义给白崇禧带来巨大打击,使其不得不继续在被动的局面下南撤,最后退回广西被聚歼。
陈明仁最为经典的一战莫过于1947年的第三次四平战役(四平攻坚战),他率领三万守军硬是顶住了十余万东野主力的猛攻,最后还成功守住了四平,而东野是我军实力最强的王牌军队,这一战对于陈明仁而言堪称经典,对于我军而言确实打得不可思议。
新中国成立后,陈明仁出任湖南军区副副司令员,四野第21兵团司令员等职,1950年12月,率部赴广西剿匪,歼匪三万余人,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
1974年5月21日,在京病逝,享年71岁。
陈明仁将军2、原国民党第九、十一兵团司令:孙兰峰山东滕州人,晋绥军陆军军官教导团毕业,后入黄埔军校轮训。
在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过国民党第十一兵团司令,平津战役后又出任第九兵团司令。
国军十大主力王牌军排名

国军十大主力王牌军排名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
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
双方损失接近1:1。
比起另外“五大主力”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一主力。
第二名: 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印缅远征驻印军主力。
抗战中国装备最好的两个军之一(另1个是新1军)。
新6军的骨干班底为原属第5军的新编22师和原属18军的14师(参加了罗店血战),新22师在编入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力,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
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日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血的滇缅公路。
作为驻印军的主力,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一次滇缅作战失败后,几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生,在异国土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人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首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无敌,多次以一个团大败东野一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大败2纵4师。
国民党陆军各个军战斗力排名

国民党陆军各个军战斗力排名第一档次:五大王牌、71军、52军新1军74新6军5军71军18军52军第二档次:能得拿出手经得起打的部队8军(李弥)10军(方先觉)7军(广西的一号牌)1军(胡宗南的一号牌)2军(李延年王凌云)13军(汤恩伯的一号牌)54军(陈诚的二号牌)西北30军、42军(孙连仲系统)82军(马步芳)4军(薛岳家底)35军(傅作义)西北59军、77军(宋哲元系统)14军(卫立煌家底)青年军201师、204师、206师、207师第三档次:其他部队中有一些战斗力的(有的派系的各个军之间有差异,只取该派系的平均水平)85军(汤恩伯的二号牌)92军(李仙洲)陈诚(75、79、87、94、99)青年军其他师(202、203、205、208、209)100军(李天霞)广西(31、46、48、84)回(11、81、K5)胡宗南(16、27、36、76、80、90、91)西北刘汝明(68军)没有划分归类系统的25军(黄百滔)、6军(甘丽初)、前66军(张轸)、后66军(宋瑞轲)、40军(庞炳勋)、15军(刘茂恩)等;第四档次:其他部队中战斗力较弱的(占国民党军队的绝大多数)广东(62、63、64、65、66)湖南(28、70、73)西北韩复渠残余(12、55、56,最后压缩成55)西北石友三(69军)云南(58、60、93)东北(49、51、53、57、67、K2)陕西杨虎城的残余(12、38、96,最后只有38)四川(番号很多,内部还可以分好几派)山西(番号也很多)上面没有划分归类系统的3军、9军、89军、97军、新5军等;第五档次:安抚旧北洋或地方势力的临时组合;新兵17军、22军、26军、39军等;所有暂编军,应该说第一、第二档次是反映某个军的名次,第三、第四档次只是整个派系(地方)的平均水准。
这里讨论的是军(整编师)这级建制,青年军的师含有旅建制,属于军级,所以在讨论范围内。
暂22师只是师级,不在讨论范围。
看中国民间故事忘干哥的读后感

看中国民间故事忘干哥的读后感《看中国民间故事忘干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
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
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共产党那种团结合作,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虽然国民政府有美国人支持,有顶尖的装备,有最先进的战斗武器,有充足的食物,而共产党只有普通的枪支弹药,而且还要经常忍饥挨饿地投身战斗,但他们有最勇猛的战士,最崇高的理想以及老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这就是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
《红日》犹如一幅气壮山河的画,又像一首气势磅礴的歌。
吴强老先生把人物写得正直,把一幅幅画作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仿佛身临其境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段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里,中华大地上有多少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了国家的安宁与和平而光荣牺牲,他们总是赴汤蹈火地与凶恶的敌人搏斗,用他们宝贵的生命,誓死捍卫人民的利益。
烈士们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奋斗不止的精神却永垂不朽,一代一代的传颂下去。
我们现如今幸福的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幸福生活,都是烈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应当为他们感到骄傲。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回想起近代发展中祖国的艰辛历程,千千万万中华儿女为了祖国的和平与统一大业而出生入死,正是英勇的中国共产党在黑暗之中为广大人民带来了光明的希望,就像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带领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志士信念坚定地向前迈进,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团结一致,浴血奋战,最终使用“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设备打倒了一切反动势力,让伟大的新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光辉的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随风飘扬,让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新的模样。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中学生优秀范文600字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中学生优秀范文600字每当我拿到一本红色经典,有关革命的书时,都会感到悲伤与愤怒。
悲伤是因为那些英勇的战士就这样牺牲了,愤怒是因为国民党与日军始终无恶不作。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红色经典书籍读后感1“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被战火烧的已经残破不堪可看上去却依旧鲜艳的红旗高高地插上了孟良崮的峰顶。
山下,一片欢声雷动,士兵们高举着枪杆,庆祝着战争的胜利。
”脑海中的画面最终定格在了这里,看完了《红日》,心情久久不能恢复平静,心中仿佛有一团熊熊的火焰,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而燃烧,在为那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而燃烧!《红日》是一部以解放战争为背景,堪称中国军事文学创作史上的一座重要里程碑的书籍。
书中由我军军长沈振新率领的一支英雄部队串起,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涟水、莱芜、孟良崮三次战役。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孟良崮之战。
在这场战役中,号称国民党十大王牌军之一、五大主力之首、虎贲御林的第七十四师几乎全军覆灭!“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处遁”。
从中,我体会到了解放军们的勇敢,也感受到了共产党人舍生取义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她永远是中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永远是最闪亮的那颗星星。
看我这本书,我觉得我们这一代该做次好好地反省。
如今如此幸福的生活,是伟大的共产党人出生入死换来的,流了那么多血,牺牲了那么多生命,我们难道不该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吗?反观现在的学生们,上了大学之后,似乎只记得吃喝玩乐,完全没有高三时那种拼搏的精神。
面对挫折,也少了份勇气。
不是哭哭啼啼,就是选择自杀。
革命先辈们那种坚强、拼搏的精神去了哪里?还有现在弥漫全国的考公务员热,多少人挤破了脑袋要往里钻。
为什么?因为公务员待遇好,工作又轻松。
这正好对上了现在年轻人的胃口。
现在的年轻人怕吃苦,都希望过上好的日子。
他们真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共产党人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国军十大主力王牌军

国军⼗⼤主⼒王牌军国军⼗⼤主⼒王牌军第⼀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年抗战中⼏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且多以主⼒使⽤,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军对这⽀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之战重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歼灭,可***上了五个第⼀流的15万主⼒部队围攻,⽽且⽛齿也蹦松了,⽽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
双⽅损失接近1:1。
⽐起另外“五⼤主⼒”的另外四个被歼灭时的表现强多了去,不愧第⼀主⼒。
第⼆名: 新6军, 编制:3个整旅(师)印缅远征驻印军主⼒。
抗战中国装备最好的两个军之⼀(另1个是新1军)。
新6军的⾻⼲班底为原属第5军的新编22师和原属18军的14师(参加了罗店⾎战),新22师在编⼊新6军之前还是5军的主⼒,昆仑关的胜利也有新22师的汗马功劳。
42年底,5军回国新22师留印(当时⾪属于新1军,军长郑洞国),换装美式装备,在兰姆伽整军经武,刻苦训练,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给⽇军的王牌18师团毁灭性打击,攻克⼋莫、南坎、芒市,打通了遍染鲜⾎的滇缅公路。
作为驻印军的主⼒,新6军异域扬威,在第⼀次滇缅作战失败后,⼏经曲折与磨难,在印度的蓝姆伽重获新⽣,在异国⼟地上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国威、军威,赢得了世⼈的尊重、赞扬,新6军成为⾸批进驻南京的部队。
1946年远赴东北,进东北后所向⽆敌,多次以⼀个团⼤败东野⼀个军,威远堡门进攻击败3纵,沙岭防守完胜4纵,沙后所⼤败2纵4师。
国民党十大杂牌军之桂军

在青树坪尝到甜头的白崇禧并没有南撤,他火速调集第七军、第四十六军、第九十七军等部共13 个师于衡宝一线,准备再来一个青树坪。林彪获悉后于10 月5 日致电各部:“目前敌之企图不是撤退,而是与我决战。”“在此情况下,我军应集结兵力进行充分的准备,然后待命攻击。”“目前已突过衡宝公路之我军,则应在水东江、宋家塘以南地区集结,在公路以北者暂勿南进。”
8 月4 日,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起义。7 日,在白崇禧策动下,起义的国民党军中约4 万人叛变南逃。8 日,林彪命令第十二兵团第四十、第四十六、第四十九军及暂时配属四野指挥的二野第五兵团第十八军进行追击。
钟伟:“指挥过林彪”的四野晓将
本文开头所说青树坪战斗就发生在第四十九军的追击过程中。第四十九军军长叫钟伟,湖南平江人,1930 年参加红军。抗战胜利后随新四军第三师进军东北,是一个敢作敢为的战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民党十大王牌军队
1.攻击王牌军---第2军:第2军前身为北伐时蒋介石兼任军长的国民革命军第1师,蒋鼎文、李延年、王凌云、陈克非等先后担任该军军长。
第2军以善于攻击驰名。
2. 广西狼兵---第7军:第7军号称钢军,是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的看家部队,不但是桂军王牌中的王牌,也是国军中的精锐。
擅长山地作战,以近战夜战出名,战斗力极强,战术灵活,作战彪悍。
3. 精锐种子军---18军:第18军建军较早,实力最大,名将最多,是国军老牌劲旅,成名于军阀混战,壮大于围剿红军,建功于抗日烽火,兵败于淮海战场。
18军先后出了5个一级上将,4个参谋总长,两任海军司令,1个空军司令,1个联勤总司令,20多个军长,为各军输送人才。
4. 攻守双料军---25军:第25军是从杂牌打出的王牌军,能攻善守,将领凶悍,是国军内战主力,火力强大凶猛。
5. 铁甲机械军---第5军:第5军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全部美式装备,是嫡系中的王牌,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指挥官几乎全是黄埔系毕业,兵员素质高,火力强大。
6. 魔头乱世军---第8军:第8军是中国远征军主力之一,半美式装备,战斗力强大。
7. 新锐实力军---新1军:新1军是国军五大主力之一,官兵文化水平高,将领强悍,有“天下第一军”的美誉,但军中派系争斗厉害。
8. 虎贲御林军---74军:第74军以傲、狠、悍出名,战斗意志,战斗力,纪律性在国军中首屈一指,能打硬仗恶仗,攻击能力极强,号称五大主力之首。
9. 杂牌强悍军---35军:第35军历经百战,攻守兼备,是著名的抗日常胜军。
10. 野战凶悍军---52军:第52军既打日军,也打共军,既会攻击,也会逃跑,既会吹牛,也会斗狠,是战火中打出来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