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悬浮剂
“吡唑醚菌酯”使用手册

概 述
0 verview
龋岛咝 嘲删 搽嘲 }l
Products
子等方式使用。 具有高度选择性 。对作物 、人、畜及有益生物
安全 ,对环境基本无污染。 区别 : 嘧菌 酯 杀菌谱很广 对子囊菌、担子菌 、半知菌和卵菌
对黄瓜 自粉病 、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 葡萄霜霉病 、炭疽病、自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 病 、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沽病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
吡 唑醚 菌 酯各 作 物上 的 用法 用量 加多少水?
78 f农资与市场.农药专刊 2018/06
lOOg打多 !>f= ?可以打到 300斤水。 一 桶水用到 2。克行不行?要是用到小麦、水稻 等这些 作物上是没问题的,但是用在敏感的作物上, 比如草莓等,就司育 产生药害,所以说一桶水 10克 ~ ]5g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用量。 谷类作物 吡唑 醚菌 酯对 谷 类作物 病害具有广谱 的杀菌 活 性 。 对谷 类叶部和穗粒 的病 害有突出的防治效 果. 并且增产效 果显著。 用其单剂作治疗试 验能有效 防治小麦叶枯病, 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 即 使在 发 病 较 严 重 时 ,吡唑 醚 菌 酯 仍 能 有 效 地 防止叶锈病 、条锈病 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 兼治大麦的叶估病和 网纹病,吡唑醚菌酯也可有效 地 防治其他谷 类病害 :如小麦 斑枯病 ,雪腐病 和自 斑病及大麦云纹病 。 做套餐在小麦上 ,—亩 tOg量小不小? 如果是复配 的话 ,不小 的,单用的话就有点小 了c第一次用 的话可以用到一亩地 l0—20克 ,第二 次 用 }i勺话 建 议 复 配 点 东西 。 豆类作物 吡唑醚菌酯对豆类主要病害如菜豆叶斑病 、锈 病 和炭疽病均有很好 的防治效果。 吡唑醚菌酯能有 效地控制花生褐斑病 、黑斑病 、 蛇 眼病、锈病和疮痂病 。另外,对花生自绢病也有 很好的防治效果 。 果蔬作物 葡萄上用法和用量 怎 么用 ? 比如要预防和治疗霜霉病 、白粉病、灰霉病 、褐 斑病、穗轴褐枯等都可以把毗唑醚菌酯加 上去 ,在
25%吡唑醚菌酯·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第34卷第3期植物医生2021年6月V o l.34N o.3P l a n t D o c t o r J u n.2021D O I:10.13718/j.c n k i.z w y s.2021.03.006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研究①韦洁玲,许哲,李凤芳,杨丹娇,玉珍珠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南宁530007摘要:火龙果溃疡病是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危害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㊁离体枝条试验和大田试验评价了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毒力最高(E C50值为1.628m g/L),其毒力略高于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 C50值为3.822m g/L),显著高于单剂20%毒氟磷悬浮剂(E C50值为345.370m g/L).在离体试验中,施药后6d,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的预防性和治疗性防效分别为65%和40%,与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效分别为57%和40%)差异不显著.大田试验中,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的预防性和治疗性防效分别为73%和52%,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本研究为今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田间防控火龙果溃疡病提. All Rights Reserved.供数据支撑.关键词:毒氟磷;火龙果溃疡病;毒力测定;大田试验;防治效果中图分类号:S436.6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1067(2021)03002907火龙果属仙人掌科(C a c t a c e a e)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典型的热带水果,最早于20世纪90年代从中美洲引入台湾地区,再由台湾引入内地[1-2],目前主要分布在广西㊁广东㊁云南㊁贵州㊁福建和海南等省份[3].火龙果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㊁软腐病㊁疮痂病㊁炭疽病㊁枯萎病㊁黑斑病㊁茎枯病㊁病毒病和溃疡病等[4-5].其中,火龙果溃疡病是世界性真菌病害之一,在我国及马来西亚㊁以色列㊁墨西哥㊁美国和尼加拉瓜等火龙果种植区均有发生,严重危害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6].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为新暗色柱节孢(N e o s c y t a l i d i u md i m i d i a t u m[3,7].该病原菌主要侵染火龙果的茎段和果实,病斑初期为红色的针尖小点,而后发展成橘红色近圆形的大斑点,略突起.火龙果溃疡病在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生尤为严重.据统计,火龙果茎部溃疡病在春夏季节的发病率可高达55%~60%[7-8],且可依靠带病种苗和孢子传播.因此,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该病害发病速度快㊁传播途径多㊁发生范围广,防治难度大.据查阅相关资料,目前尚无防控火龙果溃疡病的药剂登记.近几年有关火龙果溃疡病防控药剂筛选的研究也较少,主要是以甲氧基丙烯酸酯类㊁三唑类㊁咪鲜胺以及其他常规杀菌剂为主.其中,三唑类以及吡唑醚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在室内和大田条件下对火龙果溃疡病防控效果均比较好[9-12].但是,针对火龙果溃疡病的新药剂研发和筛选等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主要涉及丙硫菌唑㊁氟吡菌酰胺㊁氟唑菌酰胺[12-13].毒氟磷是贵州大学研发的抗病毒专利药剂,前期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免疫激活效应,诱导①收稿日期:20210317基金项目:广西高工效农药及施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项目(17-259-69).作者简介:韦洁玲,硕士,副高级农艺师,中级农业经济师,主要从事杀菌剂的研发和推广工作.E-m a i l:273024289@q q.c o m植物抗性.另有研究表明,毒氟磷与吡唑醚菌酯复配对部分真菌病害具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其中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5ʒ20)对黄瓜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控效果.因此,本研究拟开展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将为筛选火龙果溃疡病有效防控药剂提供数据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菌株2020年9月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火龙果种植园内采集火龙果溃疡病病株,通过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鉴定为新暗色柱节孢(N e o s c yt a l i d i u md i m i d i a t u m ).1.2 培养基和供试药剂P D A 培养基:马铃薯200g ,葡萄糖20g ,琼脂粉10g,水1L .供试药剂:20%毒氟磷悬浮剂㊁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㊁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均由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采用相同或者相近的助剂体系配成相应的悬浮剂.1.3 试验方法1.3.1 室内毒力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根据前期预实验分别对供试3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表1).用无菌水将3种药剂配成母液(现配现用),然后用P D A 培养基分别将药剂按表1的浓度进行稀释,制备成含药P D A 平板,将加入等体积无菌水的P D A 平板作为空白对照.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株用P D A 培养基在28ħ条件下黑暗培养2d ,采用无菌打孔器(直径6mm )在新鲜病原菌菌落边缘获取菌饼,接种于不同浓度的含药P D A 培养基和对照平板中央,每个皿接1个菌饼,每个处理3个重复,将所有平板置于28ħ培养箱中,黑暗倒置培养.当对照组菌丝长至整个平板2/3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个处理的菌落直径,分别采用以下公式计算3种药剂对该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菌丝生长抑制率(%)=对照菌落直径-处理菌落直径对照菌落直径ˑ100%以药剂浓度的对数为自变量,对应处理的菌丝生长抑制率为因变量,采用D P S 统计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㊁抑制中浓度(E C 50)及相关系数r .表1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质量浓度设定编号药剂名称有效成分/m g㊃L -1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100501010.1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00501010.1320%毒氟磷悬浮剂25001000500100104对照(清水)1.3.2 离体枝条试验离体枝条试验分为预防性试验和治疗性试验,各药剂浓度分别如表2和表3所示.03植物医生 h t t p ://x b b jb .s w u .e d u .c n 第34卷. All Rights Reserved.表2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离体试验质量浓度设定(预防)编号药剂名称有效成分/m g㊃L -1吡唑醚菌酯含量/m g㊃L -1制剂稀释倍数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333.366.7750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6.766.737503对照(清水)表3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离体试验质量浓度设定(治疗)编号药剂名称有效成分/m g㊃L -1制剂稀释倍数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333.3750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33.37503对照(清水)预防性试验.将新鲜火龙果枝条剪切成15c m 长的枝段,首先用75%酒精擦拭,再用无菌水清洗干净后,用灭菌钢针对火龙果枝条进行相同程度的创伤,紧接着均匀喷施相应浓度的药剂(表2).待药剂处理24h 后,采用打孔器(直径6mm )在培养2d 的新鲜火龙果溃疡病菌菌落边缘取大小均一的菌饼,接种于每个火龙果枝条创伤处,所有枝条放置于28ħ光照培养箱中,分别在施药后3d 和6d 观察火龙果枝条溃疡病病斑发展情况.治疗性试验.同样地,待灭菌钢针对火龙果枝条创伤后,采用打孔器(直径6mm )在培养2d 的新鲜火龙果溃疡病菌菌落边缘取大小均一的菌饼,接种于每个火龙果枝条创伤处,置于28ħ光照培养箱24h 后,均匀喷施相应浓度的药剂后继续置于28ħ光照培养箱,分别在施药后3d 和6d 观察火龙果枝条病斑发展情况.2种离体枝条试验均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病斑直径,并采用以下公式计算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对照组病斑直径-处理组病斑直径对照组病斑直径ˑ100%每个处理设置3个枝条,每个枝条选取3个接种点,共计9个病斑,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1.3.3 大田试验大田试验分为预防性试验和治疗性试验,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的浓度为333.3m g/L (制剂用量为20g /桶).本试验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火龙果种植园进行,每个处理设置3个小区,每个小区20棵火龙果.共施药3次,分别于2020年9月12日㊁9月19日和9月28日施药,于最后一次施药后15d 进行调查.预防性试验.施药前,将小区内所有火龙果植株的溃疡病病斑圈出标识,统计记录施药前所有植株病斑数,施药后调查新出现病斑的数量.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新病斑相对增长率及相对防效.新斑增长率(%)=药后病斑数-药前病斑数药前病斑数ˑ100%防治效果(%)=对照新斑增长率-处理新斑增长率对照新斑增长率ˑ100%治疗性试验.施药前,将小区内所有火龙果植株的溃疡病病斑进行标识,施药后调查全部病斑扩展情况,按照以下标准对病斑的扩展情况进行分级.扩展0级:病斑变干;13第3期 韦洁玲,等: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1级:病斑湿润未变干;3级:轻微扩展,扩展面积小于1c m 2;5级:中等扩展,扩展面积大于1c m 2且小于4c m 2;7级:扩展明显,病斑扩展大于4c m 2.分别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病情指数=ð(各级病斑数ˑ相应级数值)调查总病斑数ˑ7ˑ100防治效果(%)=对照病情指数-处理病情指数对照病情指数ˑ100%1.4 数据分析采用E x c e l 2010和S P S S16.0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D u n c a n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 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㊁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和20%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比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抑制作用强,两者的E C 50值分别为1.628m g /L 和3.822m g /L (表4),而25%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E C 50值为345.37m g /L ,表明其对菌丝的抑制作用较低.3个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大于0.98,说明试验结果可靠.表4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毒力测定编号药剂名称毒力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 2)E C 50/m g ㊃L -1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y =0.4936x +4.80460.98751.628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y =0.8046x +4.53140.99563.822320%毒氟磷悬浮剂y =0.8201x +2.91840.9820345.3702.2 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2.2.1 离体枝条试验离体枝条预防性试验结果如表5所示,复配药剂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总有效成分为333.3m g /L (毒氟磷266.6m g /L+吡唑醚菌酯66.7m g /L )与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66.7m g /L )对火龙果溃疡病均有良好的预防效果.药剂处理6d 后观察,未用药剂处理的枝条(对照)上溃疡病病斑的平均直径为1.63c m ,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处理后的火龙果枝条上的溃疡病平均病斑直径分别为0.57c m 和0.71c m ,病斑直径显著小于对照,但2种药剂处理后的平均病斑直径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水平(表5).在预防性试验中,复配药剂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的预防性防治效果为65%,略优于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防治效果57%.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均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2个药剂之间效果差异不显著.23植物医生 h t t p ://x b b jb .s w u .e d u .c n 第34卷. All Rights Reserved.表5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离体枝条预防防效编号药剂质量浓度/m g㊃L -1施药后6d病斑直径/c m防效/%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333.30.57ʃ0.008b 65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66.70.71ʃ0.059b 573对照(清水)1.63ʃ0.215a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6至表8同.离体枝条治疗性试验结果如表6所示,施药后3d ,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均较差,分别仅为36%和23%.但采用D u n c a n 法对病斑直径的显著性差异分析表明,复配药剂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与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处理后的病斑直径分别为0.84c m 和1.01c m ,均显著性小于清水对照的病斑直径(1.31c m ).施药后6d ,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与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处理后的防效分别为40%和29%.复配药剂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的病斑直径(1.18c m )显著小于清水对照(1.95c m ),但与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处理(1.38c m )相比未达差异显著水平(表6).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预防性效果比治疗性效果更好,两者更适合作为预防性药剂用于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控.表6 不同药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离体治疗防效编号药剂质量浓度/m g㊃L -1施药后3d病斑直径/c m防效/%施药后6d病斑直径/c m防效/%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333.30.84ʃ0.074b 361.18ʃ0.203b 40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33.31.01ʃ0.092b 231.38ʃ0.139a b293对照(清水)1.31ʃ0.128a1.95ʃ0.328a2.2.2 大田试验大田试验结果显示,对于预防性试验,3次施药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预防效果较好,药剂处理组的病斑增长率为53.32%,显著低于对照组病斑增长率190.85%(表7).表7 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预防性防效编号药剂名称质量浓度/m g㊃L -1病斑增长率/%相对防效/%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333.353.32ʃ7.323b732对照(清水)190.85ʃ12.13a对于治疗性试验,3次施药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治疗表现出一定的防治效果,相对防效为52%(表8);药剂处理组的病情指数为7.7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病情指数15.80.大田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表8 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治疗性防效编号药剂名称质量浓度/m g㊃L -1病情指数相对防效/%1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333.37.72ʃ0.58b522对照(清水)15.80ʃ0.93a 33第3期 韦洁玲,等: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3 结论与讨论本研究通过室内毒力测定㊁离体枝条试验和大田试验,探究了复配药剂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在室内毒力测定中,毒氟磷单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丝的毒力最弱,其E C 50值达到345.370m g /L ,复配药剂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毒力最强,E C 50值为1.628m g /L ,并略高于对照单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E C 50值为3.822m g /L ).本试验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的毒力略高于李界秋等[9]的报道(E C 50值为2.1786m g /L ).本试验通过菌饼接种离体枝条试验,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预防性效果远高于治疗性效果.本离体试验的整体防效低于李界秋等[9]的结果,可能是因为他们采用的接种方法是将孢子悬浮液通过小孔注入火龙果枝条,而本试验采用的是菌饼接种法,两种接种方法的差异可能会导致火龙果溃疡病菌的发病速率不同,从而使防效有所差异.吡唑醚菌酯又名唑菌胺酯,是德国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发现的一种兼具吡唑结构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农药,属于保护性杀菌剂,既能直接防治病害,还能提高作物产量,延缓植物衰老[14].本试验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对火龙果溃疡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病原菌的作用位点单一,极易产生抗药性[9-11].因此,在田间应用时,建议与其他作用机理不同的杀菌剂种类进行轮用或混配使用.毒氟磷是一种抗病毒化合物,具有植物免疫激活效应,可提高烟草㊁水稻㊁黄瓜的抗病能力,同时减少其它病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15-19].前人研究发现吡唑醚菌酯与毒氟磷复配可以高效防治黄瓜炭疽病,且毒氟磷单剂在田间对黄瓜炭疽病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17].与此相似,本试验中吡唑醚菌酯与毒氟磷复配在室内和室外对火龙果溃疡病均表现比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但是,毒氟磷单剂对火龙果溃疡病菌的菌丝抑制作用很弱,是否能够诱导作物抗性,发挥良好的预防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验证.综上所述,不论是室内还是田间试验,同等剂量的吡唑醚菌酯与毒氟磷复配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均优于吡唑醚菌酯单剂,且可以增强作物抗性.因此,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S C 可以推荐用于火龙果溃疡病的田间防控,且预防效果优于治疗效果.在火龙果溃疡病高发区域,建议以预防为主.参考文献:[1]M I Z R A H IY ,N E R D A ,N O B E LPS .C a c t i a sC r o p s [M ]//H o r t i c u l t u r a lR e v i e w s .O x f o r d ,U K :J o h n W i l e y &So n s ,I n c .,2010:291-319.[2] 陈海红.亚热带果树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3] 易润华,甘罗军,晏冬华,等.火龙果溃疡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J ].植物保护学报,2013,40(2):102-108.[4] 郑 伟,蔡永强,戴良英.火龙果病虫害的研究进展[J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6):139-142.[5] 李 敏,胡美姣,高兆银,等.一种火龙果腐烂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1):2044-2048.[6] 陈 静,李少梅,许小玲,等.火龙果溃疡病菌拮抗细菌的鉴定和发酵培养基优化[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10):64-68,74.[7] 张 荣,刘爱媛,白成艳,等.火龙果溃疡病的症状观察和病原菌鉴定[J ].果树学报,2013,30(5):854-856,906.[8] 陆志翔,陆小平,秦斌华,等.广西防城港市火龙果茎溃疡病病原鉴定[J ].南方农业学报,2015,46(9):1606-1612.[9] 李界秋,李杨秀,吴 凡.火龙果溃疡病菌病的室内药剂筛选[J ].广西植保,2016,29(4):16-18.[10]王会会,符碧海,戴 俊,等.火龙果溃疡病菌的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J ].中国南方果树,2016,45(1):8-12,17.[11]贤小勇,林珊宇,朱桂宁,等.杀菌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J ].南方农业学报,2018,49(7):1338-1345.[12]蓝国兵,何自福,于 琳,等.16种杀菌剂对火龙果褐腐病菌抑菌持效期及田间防效试验[J ].广东农业科学,2019,46(12):95-101.[13]林珊宇,贤小勇,韦小妹,等.广西火龙果采后病害主要病原菌分离与鉴定[J ].中国南方果树,2018,47(2):6-12.[14]思彬彬,杨 卓.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世界农药,2007,29(6):5-9.[15]郭 涛.阿泰灵与毒氟磷诱导香蕉抗褐缘灰斑病机制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2018.[16]李 威,龙光泉,粟 俊.30%毒氟磷可湿性粉剂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田间药效试验[J ].农技服务,2013,30(2):161,163.43植物医生 h t t p ://x b b jb .s w u .e d u .c n 第34卷. All Rights Reserved.[17]卢 瑞,崔郭勤,莫宇星,等.25%吡唑㊃毒氟磷悬浮剂防治黄瓜炭疽病田间药效实验[J ].广西植保,2016,29(2):10-11.[18]陈 卓,杨 松.自主创制抗植物病毒新农药:毒氟磷[J ].世界农药,2009,31(2):52-53.[19]韦洁玲,高亚楠,李现玲,等.毒氟磷在秧田及大田期施用防控水稻橙叶病的效果评价[J ].植物医生,2019,32(5):32-35.C o n t r o l E f f i c a c y o f 25%P yr a c l o s t r o b i n ㊃D u f u l i n S u s p e n s i o nC o n c e n t r a t e o nP i t a yaC a n k e r W E I J i e -l i n g , X Uz h e , L IF e n g -f a n g , Y A N G D a n -ji a o , Y UZ h e n -z h u G u a n g x i T i a n y u a nB i o c h e m i c a l C o .,L t d ,N a n n i n g 530007,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P i t a y a c a n k e r ,aw o r l d w i d e f u n g a l d i s e a s e ,s e r i o u s l y d a m a g e s t h e y i e l da n d q u a l i t y o f p i t a ya .I n t h i s s t u d y ,t h e c o n t r o l e f f i c a c y o f 25%p y r a c l o s t r ob i nd u f u l i ns u s p e n s i o nc o n c e n t r a t e (S C )a g a i n s t p i t a ya c a n k e r d i s e a s ew a s e v a l u a t e db y l a b o r a t o r y t o x ic i t y te s t ,i nv i t r o b r a n c ht e s ta n df i e l dt r i a l .T h er e s u l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25%p y r a c l o s t r o b i nd u f u l i nS Ce x h i b i t e de x c e l l e n ta c t i v i t y o n p i t a yau l c e rb a c t e r i a ,w i t ha n E C 50va l u e o f 1.628m g /L ,w h i c hw a sb e t t e r t h a n t h a t o f s i n g l e d o s e t r e a t m e n t s o f 25%p y r ac l o s t r o b i nS C (3.822m g /L )o r o f 20%d u f u l i nS C (345.370m g/L ).I n t h e i n v i t r o t e s t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i c a c y o f 25%p y r a c l o s t r o b i nd u f u l i nS Cw e r e 65%a n d 40%,r e s p e c t i v e l y ,w h i c hw e r e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o f s i n g l ed o s e 25%p y r a c l o s t r o b i nS C (57%a n d 29%).I n t h e f i e l d t r i a l ,t h e p r e v e n t i v e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e f f i c a c yo f 25%p y r a c l o s t r o b i nd u f u l i nS Co n p i t a y ac a n k e rw e r e73%a n d52%,r e s p e c t i v e l y,ab e t t e r r e s u l t t h a n t h a t o f s i n g l e d o s e 25%p yr a c l o s t r o b i nS C .K e y wo r d s :d u f u l i n ;p i t a y a c a n k e r ;t o x i c i t y t e s t ;f i e l d t r i a l ;c o n t r o l e f f i c a c y 53第3期 韦洁玲,等:25%吡唑醚菌酯㊃毒氟磷悬浮剂对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All Rights Reserved.。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研制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研制张春华;李晶;卢忠利;张宗俭;李盛;李琳【摘要】[目的]探讨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的最佳配方.[方法]利用流点法研究比较了几种不同类型分散剂对吡唑醚菌酯的分散性.[结果]通过配方优化确定了25%吡唑醚菌酯水悬浮剂最佳配方:吡唑醚菌酯原药25.8%,分散剂GY-D157 3%,分散剂GY-D156 1%,润湿剂GY-WS10 1%,防冻剂尿素5%,消泡剂GY-X60 0.3%,稳定剂硅酸镁铝0.5%,增稠剂黄原胶0.16%,水补足至100%.[结论]该配方对原药适应性广,砂磨过程中不膏化,制备的样品各项指标符合悬浮剂国标要求.%[Objective]The aim was to explore the optimal formula of 25% pyraclostrobin SC. [Method]The dispersion of different kinds of dispersants were compared in 25% pyraclostrobin SC by flow point method. [Result]The best formula was obtained by optimization. It contained pyraclostrobin technical 25.8%, dispersant GY-D157 3%, dispersant GY-D156 1%, wetting agent GY-WS10 1%, carbamide 5%, antifoam agent GY-X60 0.3%, veegum 0.5%, xanthan gum 0.16%, water up to 100%. [Conclusion]This formula adapts to different technical, grinding without paste, and all items conformed to national standard.【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19【总页数】3页(P143-144,147)【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分散剂;流点【作者】张春华;李晶;卢忠利;张宗俭;李盛;李琳【作者单位】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功能助剂研发中心,北京 100083;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83;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功能助剂研发中心,北京 100083;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功能助剂研发中心,北京 100083;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北京广源益农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82.2吡唑醚菌酯是巴斯夫公司开发的新型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1],杀菌活性高,是同类杀菌剂的3倍。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第43卷第3期 2013年6月
精细化工中间体
FlNE CHEMlCAL lNTERMEDIATES Vo1.43 No.3
June 2013
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气相色谱法分析 姚瑛 一。陈九星 .一,李涛2,3,廖晓兰’,虞孝云 (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化工研究院国家农药创制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14;3.农用化学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14;4.湖南海利农药化工 有限公司,湖南常德415001) 摘 要:建立了测定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采用乙腈盐析萃取有效成分、以邻苯二甲酸 二正辛酯为内标物,RTX~1毛细柱为分离柱,FID检测器进行检测的气相色谱法对吡唑醚茵酯悬浮剂有效 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线性范围宽,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6,方法标准偏差为0.16~O.20,变异 系数RSD为0.48%~1.01%:其添加回收率在98.28%~101.34%之间,测定结果与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 果吻合,其相对偏差在1.5%之内。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气相色谱;分析 中图分类号:0657.7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9212(2013)03—0065—03
Determination of Pyraclostrobin SC by Gas Chromatography YA0 Yi ,CHENJiu-xinge ,LITao ,LIA0Xiao—lan ,YUXiao—yun4 (1.College of Bio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China; 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Agrochemicals,Hun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emical Industry, Changsha 410014,China;3.Hunan Province Key Laboratory for Agrochemicals,Changsha 410014,China; 4.Hunan Haili Changde Pesticides&Chemicals Co.,Ltd.,Changde 415001,China) Abstract:A GC method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yraclostrobin SC.The effective component was extracted with acetonitrile and analyzed by GC with RTX-1 capillary column and FID detector,and using di—n— octyl phthalate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was 0.9996.the standard deviation was 0.16-0.20.and RSD was 0.48%-1.01%.The recovery rate was in the range offrom 98.28% to 1 0 1_34%.The relative deviation between the results from GC and from HPLC iS less than 1.5%. Key words:Pyraclostrobin;GC;analysis
新剂型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新剂型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李维根【摘要】[目的]验证新剂型产品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确定该产品的使用剂量及施药技术.[方法]设计有效成份用量75、90、105 ga.i/hm2的试验药剂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对照药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9 ga.i/hm2、240 g/L噻呋酰胺悬浮剂90 ga.i/hm2,和空白对照6个处理.[结果]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可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对水稻生长安全,生态环境未见不良影响.[结论]推荐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建议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90~105 ga.i/hm2.【期刊名称】《园艺与种苗》【年(卷),期】2019(039)007【总页数】3页(P42-43,62)【关键词】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稻瘟病;防治效果【作者】李维根【作者单位】辽宁省绿色农业技术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435.115辽宁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国家13个粮食主产省区之一,随着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辽宁省水稻生产水平也逐渐提高,水稻种植面积达70万hm2,占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以上,是辽宁省第2大粮食作物,长期以来在保障全省粮食安全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1]。
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Hebert)Barr.)是辽宁省水稻生产上主要病害之一[2]。
采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是水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农业措施之一,选择适宜的化学药剂,不仅能够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安全[3]。
为此笔者选择新剂型产品——20%吡唑醚菌酯·噻呋酰胺微囊悬浮剂进行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吡唑嘧菌酯标准

毗p⅛喀菌酯标准一、药物活性11比嗖喀菌酯是一种高效、广谱的杀菌剂,具有内吸传导性和强悬浮率,可有效防治多种病害。
二、剂型和规格11比嚏喀菌酯的剂型包括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和水分散粒剂等。
常见的规格有250克/升、500克/升和1000克/升等。
三、适用范围11比嗖嗑菌酯适用于多种作物,如水稻、小麦、果树、蔬菜等,可有效防治多种真菌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穗病等。
四、使用方法11比嗖喀菌酯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灌根、拌种等,具体使用方法应根据作物种类和病害情况而定。
五、注意事项1.使用毗噗喀菌酯时应穿戴防护服和手套,避免药液接触皮肤和眼睛。
2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接触该药物。
3 .11比噗喀菌酯对鱼类等水生生物有毒,应避免药液流入水体。
4 .贮存和使用毗唾喀菌酯时应远离火源和热源。
5 .废弃的农药包装物应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六、毒性和残留11比嚏喀菌酯对蜜蜂、鸟类和家蚕有毒,应注意保护。
在正常施用条件下,该药物在作物中的残留量较低,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七、贮存和运输11比嚏喀菌酯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热源。
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振动和摩擦,防止药液泄漏。
八、质量标准11比嗖喀菌酯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质量标准,如含量、杂质含量、稳定性等指标应符合规定。
具体标准可参考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有关文件。
九、包装和标签11比嗖喀菌酯的包装和标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注明农药名称、剂型、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使用方法等内容,并附有安全警示用语和中毒急救措施说明。
十、实验方法为了确保毗噗喀菌酯的质量和效果,可以采用合适的实验方法进行检测和评估。
具体的实验方法可以参考相关文献或国家农药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有关文件。
吡唑醚菌酯首次获水稻田登记

2/864
农药登记
吡唑醚菌酯首次获水稻田登记
11月6日,海利尔药业集团旗下子公司——山东省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获批登记,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为
水稻纹枯病,推荐制剂用量为58~66毫升/亩,施用方法为喷雾,成为国内企业获批登记的首个水稻田吡唑醚菌酯产品。
表1 吡唑醚菌酯国内水稻登记情况
登记证号成分剂型含量企业名称防治对象PD20172564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巴斯夫欧洲公司
水稻稻瘟病PD20184326
吡唑醚菌酯
微囊悬浮剂
9%
山东省青岛奥的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水稻纹枯病
根据权威数据分析,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毒性极高(对虹鳟、大型溞剧毒)。
欧盟评估报告也曾强调,欧盟成员国必须特别注意对水生生物(尤其是鱼类)的保护,因此影响了吡唑醚菌酯在水稻田的推广应用。
此前,只有巴斯夫的稻清(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
在中国获得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稻瘟病,有效解决了毒性难题。
自2015年吡唑醚菌酯国内专利过期三年以来,登记数量已达550个,但此番青岛奥迪斯吡唑醚菌酯产品在水稻上获得登记,国内企业尚属首次。
吡唑醚菌酯在柑橘上的利用

候条件可能影响吡唑醚菌酯的药效和柑橘的生长,需要关注气候变化
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03
技术推广与培训
加强吡唑醚菌酯在柑橘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推广与培训,提高农民和农
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确保吡唑醚菌酯的合理使用和效果的发
挥。
05
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
吡唑醚菌酯在柑橘上的药效学研究
总结词
吡唑醚菌酯在柑橘上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能够有效控制多种真菌病害的发生和蔓 延。
促进叶片生长
吡唑醚菌酯能够促进柑橘叶片的生长,使植株更加健壮。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吡唑醚菌酯能够提高柑橘的光合作用效率,增加光合产物。
增强抗逆性
吡唑醚菌酯能够增强柑橘的抗逆性,使植株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
对柑橘产量的提高效果
提高坐果率
吡唑醚菌酯能够提高柑橘的坐果率,增加果实数量。
促进果实生长
吡唑醚菌酯能够促进果实的生长,提高果实重量和品质。
减少农药使用
作为一种低毒、低残留的环保型杀菌剂,吡唑 醚菌酯有助于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 环境和人体的负面影响。
挑战与对策
01
抗药性风险
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能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药剂的防治效
果。因此,需要采取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措施,避免或延缓抗药性的发
展。
02
气候变化影响
气候变化对柑橘生长和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效果具有潜在影响。极端气
促进光合作用
吡唑醚菌酯能提高柑橘的 光合作用效率,有助于提 高果实的品质。
促进水分吸收
吡唑醚菌酯能促进柑橘对 水分的吸收,有助于果实 的发育。
柑橘产量提高
提高坐果率
吡唑醚菌酯能提高柑橘的坐果 率,从而提高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通过54热贮;LT-SCP6乳化分散剂;LT-908悬浮稳定剂;LT-SCP8乳化分散剂;吡唑醚菌酯性质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配方(一)
吡唑醚菌酯(原药含量97.3%)…25%
朗钛LT-SCP6乳化分散剂……7-12%
朗钛LT-908悬浮稳定剂…………1.3%
抗冻剂………………………………5%
消泡剂……………………………0.5%
水…………………………补足至100%
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配方(二)
吡唑醚菌酯(原药含量97.6%)…25%
朗钛LT-SCP8乳化分散剂……8-12%
朗钛LT-908悬浮稳定剂……1.4-1.9%
抗冻剂………………………………5%
消泡剂……………………………0.5%
水…………………………补足至100%
一.样品通过冷贮、54热贮;常温贮存正常。
二.提示:
由于吡唑醚菌酯原药熔点较低,生产时需要控制砂磨温度,防止过热。
吡唑醚菌酯亲油性强,砂磨时在水中分散缓慢。
建议砂磨时间控制在3小时以上,样品指标更佳。
由于吡唑醚菌酯原药质量有差异,小试时可自行调整配方,以满足企业技术指标要求。
朗钛向客户提供助剂样品和悬浮剂样品。
以上两个配方所用助剂不同,适用于国内的吡唑醚菌酯原药,客户可自行根据产品标准选用。
如有技术咨询,可致电深圳市朗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客服,立即获得技术支持和助剂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