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职业倦怠及其干预措施_王成义

合集下载

缓解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其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缓解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其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缓解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其团体心理辅导策略 王淑华;赵红;高文璐 【期刊名称】《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030)007 【摘 要】警察作为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心理问题成为困扰民警的大问题.文章通过对警察职业倦怠现象的分析,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策略对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进行有效的团体干预.%As the high-risk population of job burnout, the police's mental problems become the big problems plagued them. Through analyzing the phenomenon of the police's job burnout, the strategy of group guidance is used to carry on the effective group intervention to grassroots police's job burnout.

【总页数】3页(P104-105,110) 【作 者】王淑华;赵红;高文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河南,开封,475004;通化师范学院,吉林,通化,134002;甘肃省民勤县公安局,甘肃,民勤,7333307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B849 【相关文献】 1.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策略 [J], 孙岚 2.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策略 [J], 孙岚; 3.远离职业倦怠追求职业幸福r——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缓解策略 [J], 朱立峰 4.远离职业倦怠 追求职业幸福——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与缓解策略 [J], 朱立峰; 5.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缓解策略 [J], 张慧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理学对职业倦怠的干预

心理学对职业倦怠的干预

心理学对职业倦怠的干预职业倦怠是指在工作中出现的疲倦、无力感以及对工作失去兴趣和动力的心理状态。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压力的增加,职业倦怠已经成为许多人面临的问题。

然而,心理学为解决职业倦怠问题提供了许多有效的干预措施。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对职业倦怠的干预方法,包括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情绪干预。

认知干预是指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来干预职业倦怠。

其中一个重要的认知干预方法是认知重构。

认知重构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和修正消极、不健康的思维模式,以提升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和动力。

例如,一个倦怠的员工可能会产生“我的工作毫无意义,不值得付出努力”的消极想法。

通过认知重构,心理学专家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于组织和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和投入。

行为干预是通过改变个体的行为习惯和工作方式来干预职业倦怠。

一个常用的行为干预方法是建立目标管理系统。

目标管理系统通过帮助个体设定具体、可行和有挑战性的目标,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清晰的方向和动力。

例如,一个倦怠的销售人员可以设定每天联系10个新客户的目标,以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同时,心理学专家还可以教授有效的时间管理技巧,帮助个体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情绪干预是通过调节个体的情绪状态来干预职业倦怠。

情绪干预的一个重要方法是情绪调节训练。

情绪调节训练帮助个体认识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例如,一个倦怠的管理人员可能会被困扰于工作中的冲突和压力,导致情绪紧张和疲惫。

通过情绪调节训练,他们可以学会放松自己、深呼吸来舒缓压力,以及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来处理工作中的冲突。

除了上述干预方法,心理学在职业倦怠的干预中还会运用其他技术和方法。

例如,工作满意度评估可以帮助个体了解自己在工作中的满意度和不满意度,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职业咨询和辅导也是心理学的重要干预手段,通过与心理学专家的面对面交流和指导,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职业倦怠问题。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在现代社会中,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尤为突出。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以期对改善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质量有所贡献。

文章首先将对职业倦怠的定义和特征进行界定,明确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和危害。

随后,通过文献综述和实地调查,分析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包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激励机制等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包括优化工作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职业发展空间等,以期缓解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象。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基层公务员的职业倦怠问题,也为政府部门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改善基层公务员的工作状态,提升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推动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文献综述职业倦怠是一个在多个职业领域中广泛存在的现象,尤其在公共服务行业,如基层公务员群体中更为显著。

近年来,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主要包括工作压力大、工作内容单调、职业发展受限、激励机制不足以及个人因素等。

学者们也提出了一些对策,如优化工作环境、丰富工作内容、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个人心理调适等。

关于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工作压力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基层公务员需要处理大量的行政事务,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使得他们的工作压力巨大。

工作内容单调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往往重复性强,缺乏挑战性,长期下来容易导致厌倦。

职业发展受限和激励机制不足也是导致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基层公务员的晋升空间有限,且激励机制不完善,使得他们缺乏工作动力。

针对这些问题,学者们提出了一些对策。

公务员职业倦怠及有效干预 2018

公务员职业倦怠及有效干预 2018
职业人格:是一个人为适应社会职业所需要的稳定
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的独特结合。 健全的职业人格是人们顺利完成工作任务、良好适应
工作环境的重要心理基础。
2021/5/27
51
※ 自我效能 相信自己有能力引起和促使事情发生的信念
什么是条件?(客观原因) 在当下无法通过行为去改变的那些东西 什么是原因?(主观原因) 在当下可以通过行为去改变的那些东西
公务员职业倦怠及有效干预
个人工作状态五阶段
• 1、蜜月期 • 2、适应期 • 3、先期厌倦期 • 4、后期挫折期 • 5、淡漠期
2021/5/27
早晨不想起床, 上班像赴刑场, 工作缺乏冲劲, 挫败焦虑紧张, 不想朋友社交, 害怕电话铃响。 每到下班, 精疲力尽, 葛优一瘫, 懒得吃饭。
2
职业倦怠问题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困扰着中国社会!!
工作且快乐着
2021/5/27
3
引言
“职业倦怠”如何界定?
2021/5/27
4
源起:
2021/5/27
1961年,美国作家格 林尼写了一本名为《一个 枯竭的案例》,书中描述 了一名建筑师因为不堪忍 受精神上的痛苦和折磨, 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逃往 非洲原始丛林的故事。
从此,“枯竭”一词进 入美国大众的词汇,被用 在心理健康领域。
事情A
想法B
5 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 吃葡萄 狸肯定也吃不到。反正大家都一
样,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
6 狐狸非常郁闷:我的命运怎么这 吃葡萄 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
满足不了。
7 这只狐狸认识到以现在的水平和 吃葡萄 能力想吃到葡萄是不可能的了,
必须要提高自己
8 这只狐狸想:为什么我们不学习 吃葡萄 猴子捞月的合作精神呢?

工作倦怠及其干预

工作倦怠及其干预

工作倦怠及其干预【摘要】:工作倦怠(job burnout),也称”职业倦怠”,国内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

工作倦怠是个体因长期疲倦到那些存在着较多挫折,并且有着过多的情感需求的工作环境中而形成的一种沉重的生理心理负担。

[1]这种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开始引起人们关注的心理症状,正悄然向我国现代社会的职业人士袭来,且呈蔓延之势,严重影响职业人士身心健康。

文章将对Job burnout 的成因、表现及调节策略进行综述。

【关键词】:工作倦怠;影响;干预方法一、工作倦怠的表现患上职业倦怠症后,一些人会对自己长期从事的职业产生一种厌倦感,从而引起了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职业人士的身心健康。

(一)职业倦怠症生理表现出现一些疾病征兆,身体疲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降低等,严重的还会出现嗜睡或者失眠、吃不下饭甚至是呕吐的情况;工作效率降低,人际关系淡漠,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精神恍惚,甚至出现机能性障碍。

(二)职业倦怠症心理表现对职业前景茫然,没有工作热情和动力,逃避竞争,失去工作乐趣,对办公场所有强烈排斥感甚至恐惧感;情绪低落,常常焦虑、烦躁;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热情;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惫感,对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二、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引起工作倦怠的原因很多,个体的境遇不同,原因也不相同,但大体上讲,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大多是来自精神层面的,是日常工作与个人目标相脱离造成的。

(一)社会因素部分人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过大,因幻想破灭,导致工作倦怠。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所承受的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大,不少人感到精神疲惫、倦怠。

[2]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企业改制等因素导致工作的稳定性不如以前,职业人士如长期处在”飘”的状态,就会对职业没有认同感、成就感,长久导致精神疲惫,心生厌倦。

(二)职业因素单调重复、没有发展前景的工作很容易让人感到厌倦,觉得工作失去了挑战性,导致工作没动力。

论警察的职业倦怠与应对

论警察的职业倦怠与应对

种极 端反应 , 是一种在 工作重压之下身心俱 疲 , 厌倦工作 的
感受。情 绪低 落、 不愿承担责任 、 自身负面评价等是警察 对 职业倦 怠的具体表现。警察的职业特 点和 民警的个体 因素
是形成警察职业倦怠的两方面主因。 调适职业倦怠心理 , 更
重要 的是 民警 自我 的 心 理 调 适 。 采取 认 知 法 . 适职 业倦 要 调 怠 心 理 ; 把 工 作 当 乐趣 , 适 职 业倦 怠 心 理 ; 记 住 人 生 要 调 要 箴 言 , 适 职 业 倦 怠 心 理 ; 积 极 进 行 自我 心 理 暗 示 , 适 调 要 调
思想政 治教 育教 学研 究工作。
7 4
心理孤独 , 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警察为什么容易产 察 难 免会 产生 心理 孤独 感 。 2 民警个体的原因 . 生心 理 孤独 呢 ?是 因为— —
第一 、 是由警察职业本身 的工作性质决定 的。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第 2 卷 第 4期 7 21 0 2年 7月
J oURNAL 0l GUANGⅪ AD ⅡNI TRATI F s VE
CADRE NS I l T TUTE oF oLm P CS AND LAW
V o12 N O 7 . 7. .
J l.0 2 uy 2 1
的心理健 康 。
不愿承担责任。 对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 , 总是找借
口能 推就 推 ; 对有 人 承 担责 任 的事 情 , 自己才 被 动 跟 在后 面去 做 。 二 、 察职 业倦 怠形成 的原 因 警
16 年 , 国作家格林尼 出版了一本小说 , 91 美 名
为《 一个倦怠 的故事》 书 中描写一 名建筑师 因为 ,

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干预

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干预

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干预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指导者之一,他们担任着引导、支持和激励学生的重要职责。

因此,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问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其干预措施。

一、职业倦怠概述职业倦怠是指由于长期工作的压力和疲劳,导致工作人员失去工作热情、耐性和效率的现象。

职业倦怠表现为三个方面的症状,即情感疲劳、个人成就感缺乏和工作失去意义感。

这种心理疾病在工作中很常见,而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

1. 工作量过大高校辅导员工作量不同于其他职业,他们需要面对大量的学生咨询、繁重的职责和任务,这会让他们长期处于高度紧张和疲劳状态。

2. 工作内容冗杂辅导员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学生思想教育、生涯规划推广、心理咨询等方面,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能适当地分配和处理,会容易让辅导员感到工作压力过大。

3. 工作环境不良高校辅导员的工作环境通常较为封闭、单调,与学生接触减少,这让他们缺少互动和反馈,容易产生疲劳和无助感。

三、职业倦怠干预措施1. 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可以为辅导员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加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应对能力。

2. 职业发展规划高校可以为辅导员开展职业发展计划,给予他们更好的职业前景和奖惩机制,增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组织心理补偿活动高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和互动交流,让辅导员能够减少工作上的压力和疲劳,缓解职业倦怠症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因此他们很容易感到心理压力和职业倦怠,影响他们的工作和大学生的成长。

高校应该为辅导员提供更为细致的关怀和培训,缓解他们的工作压力和疲劳,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与积极性,共同打造一个优秀的大学教育生态。

党政干部职业倦怠的表现以及干预

党政干部职业倦怠的表现以及干预

□李怀玉(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02)摘要:党政干部职业倦怠是长期处于工作压力下的一种极端反应,包括情绪耗竭、人格解体、自我成就感降低在内的一种综合症状群。

党政干部的职业倦怠问题不仅成为束缚党政干部成长的瓶颈,还直接关系到他们本人的心理健康、人格发展和对社会的影响。

本文就其存在的职业倦怠的问题、根源所带来的危害及产生的原因作了剖析,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降低党政干部的职业倦怠的建议。

关键词:党政干部;职业倦怠;干预职业倦怠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已逐步成为西方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职业倦怠是助人行业中的工作者在工作中因长期持续付出情感,并与他人发生各种矛盾冲突而产生的挫折感,最终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机能失调现象。

国外的研究情况表明,很大比例的上班族有不同程度的职业倦怠,在助人行业中,职业倦怠问题更突出、更明显。

在我国,党政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他们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左右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

他们中的很多人经常要处理各种事务,要与各种人打交道,这就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愿望,也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同时党政干部的工作,短时间内看不到成效,工作时间也有较强的不稳定性,这就使得他们有可能产生职业倦怠。

有调查显示,目前北京市65%的党政干部感到当干部越来越不容易,压力很大。

调查中发现,近50%的党政干部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55.6%的党政干部在工作中忍不住要生气发火。

本文试图通过探索我国党政干部的职业倦怠状况成因,提出干预策略,以此帮助党政干部预防与走出职业倦怠,达到进一步提高为人民服务的目的。

1.党政干部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所谓党政干部职业倦怠,是指他们不能有效应对工作压力而出现的一种极端反应,表现为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退状态。

它使得党政干部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而产生身心的疲倦与困乏,它属于一种非正常的行为和心理。

典型症状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以及对他人情感的疏远和冷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给 警 察 提 供 学 习 和 培 训 的 机 会, 使其不断更新知识观念, 提高对公 安 工 作 、价 值 观 、人 生 观 的 认 识 , 提 升 其人生境界。
一、警察职业倦怠的内涵及其危 害
职业倦怠通常被认为是工作压力 和 工 作 应 激 的 特 殊 表 现 形 式 。在 众 多 定 义中, Maslach (1982)的界定得到广泛认 可 。 她 认 为 职 业 倦 怠 由 情 感 耗 竭 (emo- tional 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l- ization or dehumanization)以 及 个 人 成 就 感 低 落(diminished personal accomplish- ment)三维度构成。 所 谓 情 感 耗 竭 是 指 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 表现为疲乏 不 堪 、精 力 丧 失 、 对 工 作 、 生 活 缺 乏 热 情、悲观失望等, 情感耗竭被认为是 倦怠最具代表性的指标。人格解体指 个体对待服务对象表现为负性的、冷 淡的、犬儒主义的态度, 如不愿与人 交往、对待公众冷漠、甚至易于攻击 他人等。个人成就感低落指个体的胜 任感和工作成就感下降, 如感到自己 缺乏能力, 不能胜任自己的工作, 产生 无助感。
冲 突 。同 时 警 察 由 于 对 其 职 业 的 权 利 、 义 务 、责 任 等 缺 乏 清 晰 、一 致 的 认 识 而 感到对工作无法胜任, 形成角色模糊。 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会导致警察的情 感衰竭和工作效能感的下降, 引起职 业倦怠。
2.工 作 压 力 警察属于心理压力高危人群, 其 压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频繁地与法 律边缘的人群打交道, 经常接触社会 阴暗面和灰色地带, 心理压力过大; 超 负荷运转、高强度工作, 容易变得敏 感; 工作中是执法者, 在家庭里又是普 通人, 角色转变如果出现冲突, 势必给 自己和家庭造成压力。几乎所有的研 究结果都显示, 工作超负荷会导致个 体产生职业倦怠, 尤其是对情感耗竭 和人格解体的影响最为显著。所以警 察职业倦怠感较高也不难理解。 3.组 织 因 素 组织的奖惩措施缺乏或设置不当 以及组织对员工工作没有提供足够支 持, 使得个体的工作绩效得不到及时、 公平的反馈, 会导致个体对工作产生 倦怠感。如有的公安机关组织涣散, 个 别领导一手遮天, 没有规章制度可言; 上级不关心下级; 没有团队氛围, 团体 凝聚力差等等, 这些都会影响警察的 情感耗竭和人格解体。 4.个 体 因 素 研 究 发 现 , 外 控 型(即 认 为 自 己 所 从 事 的 活 动 和 活 动 结 果 受 命 运 、运 气 、 机 遇 等 外 界 因 素 的 控 制 )的 警 察 在 工 作 中更容易产生紧张、失望等负性情 绪, 造成情感耗竭。自尊水平与职业 倦怠也有高相关, 因为警察都有自尊 的需要, 任何损害自尊的否定性信息 都会给警察造成压力, 进而导致职业 倦怠。成就动机高的警察, 对工作投 入程度高, 且希望承担更多的工作, 容易体验到情感耗竭, 而且一旦期望 落空, 就会随之出现人格解体及成就 感降低。 四 、警 察 职 业 倦 怠 的 干 预 措 施 1.加 强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对民警
一 、高 校 成 教 学 院 专 职 班 主 任 绩 效 考 评 现 状 以河南省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河南工业大学成教学院 为例, 近几年来随着河南普教和成教招生规模的扩大, 校园 内原有的教育资源如教室、宿舍 、食 堂 等 教 学 设 施 出 现 了 超 负荷运转, 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办学规模的发展。为了缓解办 学条件的不足, 成教学院积极开拓校外有利条件, 租用改造 学校周边现有的楼宇, 设立新的学生宿舍区。在解决了学生
3.行 为 方 面 : 一 方 , 警 察 会 出 现 大 吃 大 喝 、酗 酒 或 是 抽 烟 、服 用 药 物 等 行为问题; 另一方面, 职业倦怠会使警 察减少对公安工作的投入, 并且会质 疑自己的能力, 如此便直接造成工作
绩效不良, 甚至还会产生离职意向。 4.人际方面: 工作上会减少与同事
环境与心理环境。 (1)提 高 管 理 过 程 中 警 察 的 参 与
度 。在 制 度 制 定 、执 行 中 充 分 倾 听 基 层 民警的声音, 尊重他们的意见。这不但 有利于提高警察维护制度的自觉性, 还将有助于激发警察的工作热情与动 力, 从而使警察具有更强的责任感与 归属感。
(2) 满 足 警 察 的 合 理 需 要 , 关 心 警 察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各级公安 机关应千方百计解决警察工作生活中 遇到的实际困难,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 帮助, 解决其后顾之忧。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专职班主任; 绩效考评
“ 专 职 班 主 任 ”在 教 育 学 上 是 个 新 名 词 , 在 教 育 改 革 中 是个新事物, 是学校转换用人机制的结果。所谓专职班主任 是指专门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人, 一个班主任负责管理四至 五个班。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 校普遍推行用人合同制、聘用制 等 人 事 制 度 改 革 , 专 职 班 主 任这一新的职业岗位,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与民办教育学校 中开始出现。有的学校 从 1994 年 开 始 至 今 都 在 使 用 , 由 于 效果明显, 有利于学校的发展, 近几年又有蓬勃发展的势 头, 不仅仅局限在职业技术院校 、民 办 学 校 和 成 人 院 校 的 推 广, 许多普通教育高等院校的成 教 学 院 、分 校 中 也 开 始 纷 纷 尝试增设这一岗位。
管理论
中国成人教育 2007 年 2 月
警察职业倦怠及其干预措施
○王成义
[摘要] 本文介绍了警察职业倦怠的含义、危害、现状, 分 析 了 影 响 警 察 职 业 倦 怠 的 因 素 , 并 提 出 了 干 预 警 察 职 业 倦 怠 的措施。
[关键词] 警察; 职业倦怠; 原因; 干预措施
自 美 国 心 理 学 家 (Freudenberger) 1974 年首次提出用来专指“ 助人行业 中的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需求时, 所 产生的身体和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 的“ 职 业 倦 怠 ”(Job Burnout)以 来 , 该 领 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职业倦 怠的研究已成为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 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研究 表 明 , 以 高 压 力 、高 危 险 、高 应 激 为 特 征的警察职业是倦怠感较高的职业之 一。本文拟对警察职业倦怠状况做一 分析并提出干预的具体措施。
的互动, 退出朋友圈, 对群众冷漠, 甚 至连带影响家庭生活, 削弱与家人亲 友的情感联系。
5.态 度 方 面 : 对 工 作 、群 众 以 及 自 我皆持负面态度。对工作无热情, 消极 怠 工 ; 对 群 众 缺 乏 同 情 心 、耐 心 ; 对 自 己甚至产生自暴自弃念头。
二 、警 察 职 业 倦 怠 现 状 2005 年笔者对山东省 425 名 警 察 进行了调查, 这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 的调查, 该调查对了解我国警察职业 倦怠状况有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 1.从整体上看, 我国警察情感耗竭 达中等程度, 人格解体程度较高, 个人 成就感水平也较高。这说明我国警察 职业倦怠还是较严重的, 这与国外的 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2. 在 人 口 统 计 学 变 量 上 , 男 女 之 间 、不 同 警 种(治 安 、刑 警 和 交 警 )之 间 在 职业倦怠三个维度上无显著性差异, 均 为情感耗竭中等, 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 感较高; 工作年限不同的警察在情感耗 竭上有差异, 表现为新警的情感耗竭水 平最低, 在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方面 无差异; 婚姻状况不同的警察在人格解 体上有差异, 表现为已婚警察人格解体 水平远高于未婚警察, 在情感耗竭和个 人成就感方面无差异。 三 、警 察 职 业 倦 怠 的 原 因 分 析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 影响警察 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有: 1.职 业 特 点 我 国《 人 民 警 察 法》明 确 规 定“: 人 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 社 会 秩 序 , 保 护 公 民 的 人 身 安 全 、人 身 自由和合法财产, 保护公共财产, 预 防 、制 止 和 惩 罚 违 法 犯 罪 活 动 。 ”这 就 意味着人民警察有服务群众和打击犯 罪两种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职 业, 警察扮演着多种角色: 社会正义的 代 表 者 、人 民 利 益 的 保 卫 者 、犯 罪 分 子 的 惩 治 者 、人 际 关 系 的 协 调 者 等 。但 是 警察不是都能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这 时就会面临种种冲突情境, 产生角色
大量研究表明, 职业倦怠的产生 会对警察造成负面影响, 主要表现为:
1. 生 理 方 面 : 容 易 疲 倦 、失 眠 、头 痛、胸口憋闷以及引发胃肠方面的疾 病。大量调查都发现警察在生理方面 都或多或少出现了问题。
2.心理方面: 容易焦虑、沮丧、喜怒 无 常 、忧 愁 、缺 乏 自 信 心 等 。
住宿的问题后 , 学生宿舍安 全 和 管 理 问 题 又 成 了 校 、院 领 导 关心的重点。
为了规范对校外学生公寓楼的管理, 防止各类突发事 件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贯彻落实学校稳定工作的要求, 保证 学生生活和学习的良好秩序, 成教学院领导班子认为原有 的兼职班主任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求, 在借 鉴兄弟院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 2002 年决定在学生管理工 作的模式上进 行 创 新— ——所 有 正 式 教 职 工 不 再 担 任 班 主 任 工作, 改为全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班主任。后几经调 整 人 员 目 前 已 增 加 到 15 人 , 负 责 该 学 院 三 千 余 名 学 生 的 日常管理工作。上任以后几位班主任很快就融入新的环 境, 与学生们交朋友, 不断积累经验, 积极开展工作, 并 积极探索成教学生管理的路子, 较好地完成了工作, 学生 的 学 习 风 气 也 不 断 浓 厚 。 特 别 在 2003 年 防 治“ 非 典 ” 期 间, 为做到有效隔离, 实现零感染率, 圆满完成封校后的 学生管理工作, 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受到学校各级领导 的高度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