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如何设置公式和excel 公式入门知识

excel如何设置公式和excel 公式入门知识
excel如何设置公式和excel 公式入门知识

excel如何设置公式和excel 公式入门

知识

2011-10-07 17:08:14 来源:IT部落窝浏览:11742次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excel 公式相关的入门知识,包括excel如何设置公式;excel 公式的输入、编辑、复制,excel 公式中丰富的引用方式。通过文章学习会让新手知道excel怎么设置公式的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excel 公式的基础文章。常碰见刚接触Excel的坛友问到excel如何设置公式。究竟excel怎么设置公式呢?本文就其excel 公式最基本的用法开始讲解excel 公式如何设置。

一、excel 公式概述

excel 公式,是指对工作表中的数值执行计算的等式。

excel 公式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以等号“=”作为开始(使用加减号作为公式开始时,系统会自动前置等号)。

如在A1单元格输入:+1+2,回车确定,Excel会自动得到结果为3。

又如在工作表的A1单元格输入-1-2,回车后Excel会自动识别计算结果为-3。

不过,不建议使用+号开始输入,就以等号“=”作为开始就OK。

2、等号“=”之后紧接运算数和运算符。

excel 公式涉及到的运算数和运算符有下面这些内容。

运算数即参加运算的参数,可以是数值常量、单元格引用、名称或工作表函数。

运算符有:

1、算术运算符:+ - * \ % ^

2、比较运算符:= > < >= <=

3、文本运算符:&

4、引用运算符:, : (单个空格)

例如:=A1+A2

二、excel 公式的输入、编辑、复制

excel 公式输入有两种方法:1、用鼠标点击单元格实现引用如:先在求值的单元格输入=号,然后选要运算的单元格。如:在单元格直接输入=A1*B2回车。2、手写公式输入。

excel 公式编辑方法是:1、双击单元格2、选中单元格按F2,3、在编辑栏编辑。

excel 公式复制方法是:1、鼠标拖动;2、选择性粘贴公式:复制单元格公式,单击编辑-选择性粘贴-选公式-确定,就能完成复制公式。选中不连续区域的方法,先选中第一个区域,按住Ctrl键,再选其它单元格。3、填充:将鼠标靠近首行输入公式单元格的右下角,当鼠标呈现十字状态时,双击即可完成公式的复制。

三、excel 公式中丰富的引用方式

引用,指在公式中,当用户输入单元格地址作为参与运算的参数,就是单元格进行引用。多种引用方式:A1样式及R1C1样式。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

A1样式:在A1引用样式中,用字母和数字标识单元格地址。其中字母表示列标,数字表示行号。比如A2。

对于引用单元格区域,使用区域左上角的单元格的标识符、冒号、区域右下角的单元格的标识符来共同标识。

比如:F2表示第F列和第二行交叉处的单元格。

D1:D3表示第D列中第1-3行的单元格

D2:G2表示:第2行中第D列到第G列的单元格

B2:F7表示:B列第2行到F列第7行的单元格

H:H表示:H列全部单元格

A:C表示:A列到C列的全部单元格

3:3表示:第3行的全部单元格

2:10表示:第2行到第10行的全部单元格

R1C1样式:R1C1引用样式以字母“R”+行号+字母“C”+列号来标记单元格位置。

R1C1引用方式必须是行号在前、列号在后的形式,这与A1引用样式完全相反。

例如:R1C6则表示A1样式中的F1。

excel 公式中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和混合引用的使用。

excel 公式中的相对引用:复制公式时,Excel会根据目标单元格与源公式所在单元格的相对位置,相应地调整公式的引用标识。如C3单元格公式=A1*B1,向下复制,变成相对引用公式=A2*B2。

excel 公式中的绝对引用:复制公式时,不论目标单元格的所在位置如何改变,绝对引用所指向的单元格区域都不会改变。绝对引用符号为“$”。如C3单元格公式=$A$1*$B$1,向下复制,公式不变=$A$1*$B$1。

excel 公式中的混合引用:混合引用运用了以上两种引用方法。分为两种情况:

1、行相对、列绝对引用;如:A2的行相对,列绝对。B2单元格=B1*$A2,C2单元格=C1*$A2

2、列相对、行绝对引用。($A1、A$1)

excel 公式中的不同引用方式的区别在于是否使用了“$”来锁定行号和列标。$C$5、

$A10。按下健,快速切换引用方式。如B1的列相对,行绝对。B2=B$1*A2,

B3=B$1*A3。

excel 公式中引用其他Excel工作表、工作薄单元格区域。

excel 公式中引用其他工作表的单元格区域,如:=sheet2!B6

=工作表名!(半角感叹号)引用区域

excel 公式中引用其他工作薄的单元格区域,如:=[book1.xls]sheet1!$A$14

=[文件名.扩展名]文件名!引用区域

四、excel 公式中的函数概述

excel 公式中的函数就是是由Excel内部预先定义用来执行计算、分析的功能模块。函数通常由函数名称、括号、参数、半角逗号组成。

excel 公式中的函数输入:使用插入函数向导,手工输入函数。

书写函数的过程中善于使用F1帮助。

五、excel 公式涉及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A1就是A1单元格,A是表示列,1是表示行,这对分清列或行的相对引用或绝对引用非常重要。

选中单元格的技巧:①按住Ctrl键,可选中不连续的单元格;②先选中第一个单元格,然后按住Shift键再点最后一个单元格,就可选中这一段单元格区域。

excel 公式填充,点击单元格右下角的十字光标,双击单元格实现填充。

通过文章介绍,相信已经对excel 公式入门了。excel如何设置公式?就是以等号“=”作为开始,然后引用单元格、四则运算符等等来设置公式。

Excel中怎样设置:总分、均分、及格率、优分率、最高分等公式

2011-03-30 14:14:02| 分类:教学 | 标签:及格率均分等公式|举报|字号订阅

首先要选定输入数据的单元格:(在全拼输入法下输入符号)

(C1:C10)表示所要操作数据的单元格组从C1到C10

1、最高分:MAX(C1:C10)

2、最低分:MIN(C1:C10)

3、及格人数:COUNTIF(C1:C10,">=60")

4、及格率:COUNTIF(C1:C10,">=60")/COUNT(C1:C10)然后再在格式——选择单元格格式为“百分数”及小数的位数。

COUNT(C1:C10)只统计考试的人数的个数,没有统计缺考的人数。(缺考人的单元格里要什么都不写)

5、优分人数:COUNTIF(C1:C10,">=80")

6、优分率:COUNTIF(C1:C10,">=80")/COUNT(C1:C10)

7、总分:SUM(C1:C10)

8、均分:SUM(C1:C10)/COUNT(C1:C10)

及格分和优分的标准可更改数值:如:满分为50分时,及格分为30,优分为42.5,把上面的60和80更换一下就行了。

《Excel公式与函数》优秀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罗源县职业中学林丹萍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采用《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Excel电子表格,第四节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能力,是信息处理的基础。本节的内容是数据处理的难点。考虑到我们前几节课了解了Excel的窗口,界面,学会了启动,退出Excel程序,导入保存文本的基本操作,和公式与函数的使用知识。所以本节课,通过完成三个任务,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开发软件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认识Excel的独到之处。 教案设想: 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小组协作研究方式完成任务;力求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确保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导地位。 模式:“自学——质疑——指导”教案模式“自学”:采用任务驱动方式为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质疑”:启发学生将实践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指导”:针对具体问题,根据大纲要求从教材和教案实际情况出发启发精讲重点和难点。 基本环节: 教师活动“设计任务——启发思考——讲解要点——归纳总结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探索质疑——笔记心记——自主创造” 教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函数使用不正确或格式书写错误。解决的方法:在学生练习提纲上,将估计要用到的函数格式及功能用注释形式列出,教师巡视时,加以提醒,并帮助其改正。 教案准备: 1.多媒体电脑室、教案课件。 2.考虑到本校没有多媒体教案网的广播设备,印发数据处理上机练习提纲,以方便学生随时阅读。适时用它代替板书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提出任务,总结要点。 3.课前将“学生成绩统计.XLS”、“职工工资表.XLS”二个文件用软盘拷贝给学生,并用它来存放练习答案,以便教师通过大屏幕

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 "),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 =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 =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 =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 =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 =K2*+M2*+N2*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 =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 =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 =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 =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excel基本常用函数公式大全

1、查找重复内容公式:=IF(COUNTIF(A:A,A2)>1,"重复","")。 2、用出生年月来计算年龄公式: =TRUNC((DAYS360(H6,"2009/8/30",FALSE))/360,0)。 3、从输入的18位身份证号的出生年月计算公式: =CONCATENATE(MID(E2,7,4),"/",MID(E2,11,2),"/",MID(E2,13,2))。 4、从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内让系统自动提取性别,可以输入以下公式: =IF(LEN(C2)=15,IF(MOD(MID(C2,15,1),2)=1,"男","女"),IF(MOD(MID(C2,17,1),2)=1,"男","女"))公式内的“C2”代表的是输入身份证号码的单元格。 1、求和:=SUM(K2:K56) ——对K2到K56这一区域进行求和; 2、平均数:=AVERAGE(K2:K56) ——对K2 K56这一区域求平均数; 3、排名:=RANK(K2,K$2:K$56) ——对55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名; 4、等级:=IF(K2>=85,"优",IF(K2>=74,"良",IF(K2>=60,"及格","不及格"))) 5、学期总评:=K2*0.3+M2*0.3+N2*0.4 ——假设K列、M列和N列分别存放着学生的“平时总评”、“期中”、“期末”三项成绩; 6、最高分:=MAX(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高分;

7、最低分:=MIN(K2:K56) ——求K2到K56区域(55名学生)的最低分; 8、分数段人数统计: (1)=COUNTIF(K2:K56,"100") ——求K2到K56区域100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7单元格; (2)=COUNTIF(K2:K56,">=95")-K57 ——求K2到K56区域95~9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8单元格; (3)=COUNTIF(K2:K56,">=90")-SUM(K57:K58) ——求K2到K56区域90~9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59单元格; (4)=COUNTIF(K2:K56,">=85")-SUM(K57:K59) ——求K2到K56区域85~8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0单元格; (5)=COUNTIF(K2:K56,">=70")-SUM(K57:K60) ——求K2到K56区域70~84.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1单元格; (6)=COUNTIF(K2:K56,">=60")-SUM(K57:K61) ——求K2到K56区域60~69.5分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2单元格; (7)=COUNTIF(K2:K56,"<60") ——求K2到K56区域60分以下的人数;假设把结果存放于K63单元格;

excel公式与函数基础

公式与函数基础 一、运算符及其优先级 Excel中有两种比较特殊的运算符:逗号和空格。使用逗号分隔两个单元格区域时,说明在一个公式里需要同时使用这两个区域。例如,COUNT(A1:A3,A5:B6)表示统计A1:A3和A5:B6两个区域中包含数字的单元格总数。如果使用一个空格来连接两个区域,则表示要得到两个区域的交集,即重叠的区域。例如,(A1:B5 A3:B6)的交叉部分包含的单元格有A3、A4、A5、B3、B4、B5这6个单元格。 二、数组公式 一个数组公式可以完成多步计算。与输入普通公式不同,需要使用【Ctrl + Shift + Enter】组合键输入数组公式,Excel会自动在公式两侧添加一对大括号,以此来表明这是数组公式而非普通公式。

选择数组公式所在的区域:1、单击数组公式所在区域的任一单元格,然后按【Ctrl + /】组合键。或2、单击数组公式所在区域的任一单元格,然后按【F5】键打开【定位】对话框,单击【定位】按钮打开【定位条件】对话框,选择【当前数组】单选按钮,【确定】。 修改数组公式:如果同时在多个单元格中输入同一数组公式,将无法单独编辑数组公式所在的某个单元格内的公式。,要编辑这样的数组公式,需要先选中数组公式所在的整个区域,然后按【F2】键,再修改,最后按【Ctrl + Shift + Enter】组合键确认修改。 删除方法与编辑类似,选中所有区域,再按【Delete】键 扩展或缩小多单元格数组公式: 1、选择包含数组公式的区域,然后按【F2】键进入单元格 的编辑的状态。 2、按【Ctrl + Enter】组合键,将数组公式改为普通公式,并 将公式输入到区域内的每个单元格中。然后扩展选区, 以便包含新数据的单元格。 3、再次按【F2】键,进入单元格的编辑状态,修改公式中 的区域引用。然后按【Ctrl + Shift + Enter】组合键,以数 组公式的形式将公式输入到新区域的每个单元格内。三、A1引用和R1C1引用 在默认情况下,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顶部由字母A、B、C等大 写英文字母组成,而左侧由1、2、3等数字组成,这种表示单 元格的方式称为A1引用样式。

excel公式与函数应用基础.doc

运算符: =J 是连接公式中的基本元素并完成特定计算的符号,例如"+ 第一章Excel 公式与函数应用基础 i.i 公式基础知识 1.1.1公式的组成 所有的Excel 公式都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一个符号(=)后面跟着 一个或者多个运算码,运算码可以使值、单元格引用、常量、区域名 称或者工作表函数,其间以一个或者多个运算码连接。可以在你公式 中输入的元素如下。 值或者常量:通过键盘直接输入到表格中的数字或者文本。 单元格引用:通过使用一些固定的格式引用单元格中的数据。 区域名称:直接引用为该区域定义的名称。例如为区域“D4:F9”取名 为Sales,那么在计算时就可以使用该名称代替此区域,如" =SUM(Sales)”. 工作表函数:包括函数及它们的参数。例如“TIM 顷13,25,45)”. 1.1.2公式的输入与编辑 1 .输入公式 在Excel 中输入公式时首先应选中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然后在 其中输入-个“=”,接着输入该公式的运算码和运算符,最后按回车 键对输入内容进行确定。按下回车键,在该单元格中即可显示该公式 的运算结果;也可以先选中要输入公式的单元格,然后在编辑栏中输 入公式,输入完成后按回车键得到的结果是相等的。

2 .修改公式 在输入公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错误,这时就需要修改公式,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选定包含要修改公式的单元格,这时在编辑栏中将显示该公式; 在编辑栏中对公式的错误地方进行修改; 修改完毕按回车键确定。 kA. Z A H j in* LU LU TH M U TM O i alKZJ> UJ TH M J Z A 式,然后直接在单元格中修改即可。 3.移动和复制公式 ?移动公式 %1选定包含公式的单元格,这时单元格的周围会出现一个黑色 的边框。 %1要移动该单元格中的公式可将鼠标指针放在单元格周围的黑 色边框上,当鼠标指针变为“”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不放,然后移动公式到合适的单元格中 %1移动该公式到单元格后释放鼠标左键,公式则移动完毕。移 动后的公式不会发生变化。 ?复制公式 4.转换公式proper 5.隐藏公式 选中此公式或者多个公式 单击格式,单元格菜单项打开的所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公式函数入门基础知识1:公式和函数

引言 本文的作用是为一些想学习excel函数应用却又难以入门的朋友提供一些帮助; 我们假定你已经有了一些excel的使用经验,例如新建一个表格并能够简单的排版,同时你也见过一些公式以及函数,尽管你可能不明白它们的作用和含义; 你的工作需要经常使用表格人并且会遇到数据统计之类的任务,或者见过别人使用公式和函数自己很有兴趣想去了解; 那么你可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了解基础知识,刚开始的节奏也许会比较慢,正如盖一座大厦,花在打地基的时间会比较多一样,只有基础牢固了,以后才能有更多的进步! 公式 1、公式是Excel中以等号开头的可以得到一个结果的等式,公式以等号(=)开头,公式中可以包括函数、运算符、引用和常量。 例如:=5+2*3、=Sheet1!$Q$26、=A1>0、=sum(A:A),等等都是公式。

需要计算合计的单元格都可以按照这个方法进行求和,我们也可以直接将第一个公式向下复制,方法为选中F3单元格,将光标移至F3单元格右下角,出现十字图标时按住鼠标左键向下拖动至F6单元格,或者直接双击F3单元格右下角复制公式。 3、知道了如何创建和复制公式,我们还需要了解隐藏和保护公式的方法。首先按Ctrl a全选工作表,右键设置单元格格式: 将【保护】中的这两项都不选; 然后选中含有公式的单元格,右键,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

【保护】中的【隐藏】项打钩,确定;

打开【审阅】中的【保护工作表】: 输入密码,确定后完成公式隐藏和保护。

此时选中公式所在单元格后,编辑栏显示空白。 若要取消隐藏,点击【审阅】中的【撤销工作表保护】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