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要求和测试评价方法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285-78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

CO检测系统技术要求要点

CO检测系统 技 术 要 求 2015年9月

本技术要求就CO检测系统制造事宜,作出了如下规定。本技术要求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经供需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与商务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附件1 技术规范 1.总则 1.1本技术要求适用于设备配套,它提出了相关配套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本技术要求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合同文件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1.3卖方须执行本技术要求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卖方在设备设计和制造中所涉及的各项规程,规范和标准遵循现行最新版本的标准。 1.4合同签订7天内,卖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买方。 1.5设备采用的专利涉及到的全部费用均被认为已包含在设备价中,卖方保证买方不承担有关设备专利的一切责任。 1.6卖方提供高质量的设备。这些设备是成熟可靠、技术先进的产品,且制造厂已有相同容量机组合同设备制造、运行的成功经验。 1.7在签订合同之后,买方有权提出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具体项目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当主机参数发生变化时而引起的变化要求,设备不加价。 1.8 对于进口设备应有原产地证明材料和海关报关单,如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虚假行为,卖方必须免费进行更换,并承担相应的损失。 1.9供方必须保证所提供产品应为完整的、全新的、合格的、先进和技术成熟可靠的。 1.10若卖方参与该项目的投标或签订本技术要求则表示:卖方熟知买方的生产工艺、工况等,无论本技术要求是否做出完整的描述,卖方所提供的产品均应完全满足买方设备正常生产的要求,实现磨机预定的功能和工艺要求。若生产后,卖方提供产品未能满足现场正常生产需要,则卖方应承担全部责任,由此引起的所有损失均由卖方承担。 2.工程概况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示范文本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摘要论文在描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 基础上,根据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提出了配 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案。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安全防护;二次系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国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 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经济、 可靠地运行,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 和一些欧洲国家所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在国内也发生过 多种局部停电事件,这给国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 影响。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目前是一个大家所重点关 注的问题。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电力一次系统的安全

问题和二次系统的安全问题。其中,二次系统由于大量使用了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使自身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紧迫。本文对二次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利用电力专用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案。 1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它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综合应用。实施配电自动化的主要意义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电网的潜能;在配电网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运行情况时,能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用户的供电,缩短用户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能根据配电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

在线测评与智能评分系统——技术要求

在线测评与智能评分系统——技术要求 1.要求系统采用B/S架构,服务器端软件安装环境支持Windows 7/8/10/Server 2008/Server 2012/SUSE Linux/Re Hat Enterprise/ Ubuntu/ CentOS等主流操作系统。 2.学生和教师能够使用标准的浏览器登录和使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支持IE、 Google Chrome、Firefox、Safari等。老师和学生可以使用电脑、iPad和Android 平板等设备访问和使用。 3.要求系统提供基于标准网页浏览器的用户界面、防作弊监考浏览器、数据库、 试题创建工具、组卷工具、不同类型测试任务设置工具、基于数学计算软件的自动评分引擎、学生成绩处理和统计分析工具、系统管理工具等。 4.要求提供在线数学方程编辑器。教师和学生只需要安装标准的浏览器,无需 安装插件或者特定的软件,即可使用在线方程面板输入数学公式进行答题,包括数学符号、微积分、矩阵等符号模板。 5.要求提供在线画图答题工具和自动评分功能:教师或学生进行数学绘图题型 在线测试时,可以使用在线画图工具进行数学画图,任课教师可设定位置误差范围,系统进行自动评分。对于物理受力图,学生答题时可以使用在线画图工具画出受力方向和物理属性,系统进行自动评分。 6.提供试题创建工具。提供图形化用户界面试题创建环境,向导式试题创建工 具;支持使用数学软件创建试题;支持使用MathML和Latex语言创建试题; 教师可以方便地使用试题创建工具创建自有题库,任意添加文字、数学公式、

化学方程式、图形、图片、动画等内容,以及多种格式化工具。可设置试题难易等级;可以方便地组织试题库;可使用搜索工具使用关键词搜索试题; 不同的教师和班级之间可以共享和私有化试题库。 7.提供自适应试题创建工具。教师可以创建自适应试题,当探测到学生遇到了 麻烦时,试题将做出自动调整,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控制试题的形态,决定何时移到考试任务中的下一道题目。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 8.提供含算法的试题创建工具。单个试题内容中可设置题目内容随机化,包括 参数和函数可随机变化,对这些变量设置条件,甚至利用数学计算软件Maple 中多个随机变化工具来创建数学对象,例如矩阵、多项式和素数等系统自动对应正确答案。由单个试题可以衍生出数百个试题,为不同的学生呈现不同的考试试题内容,有效防止作弊行为,为学生的日常实践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 9.要求系统具备自动评分功能。学生答题时可以输入一维或者二维数学公式答 题,系统能够支持等价表达式、指定误差的数值结果、含单位的物理量、部分得分、开放式试题答案的自动匹配等。评分对象也可以是图形,学生答题时可以使用绘图工具,系统可以对图形进行自动评分。 10.要求系统提供不同类型的测试任务属性设置工具。支持不计分练习、作业、 认证考试、分班考试、闯关测验、自主学习课程、抽卡测验、自适应测试、监考考试、限制考试场所、限制考试有效时间段和时长等。 11.提供成绩处理工具。可以输入和输出成绩单,导入外部成绩单,加权处理成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现状与风险分析--省略-CS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精)

c o m p u t e r s e c u r i t y 工控安全专题 导语 :本文将从 IT 领域熟悉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理论和潜在威胁的角度,借鉴国际上有关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保护要求及标准,分析当前我国工业控制系统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一套基于 I C S 系统的威胁发现与识别模型。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现状与风险分析——ICS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风险分析之一 张帅 2011年 11月 12日,待测伊朗弹道导弹收到控制指令后突然爆炸。事故经媒体披露,迅速引发各国政府与安全机构的广泛关注,对真凶的质疑直指曾攻击布什尔核电站工业控制系统的 Stuxnet 蠕虫病毒。截至目前,事故真相与细节并未公布,但工业控制系统长期存在的风险隐患却已是影响国家关键基础设施稳定运行重要因素,甚至威胁到国家安全战略实施。为此工信部于 2011年 10月份发布文件,要求加强国家主要工业领域基础设施控制系统与 SCADA 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1 工业控制系统介绍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ICS ,是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以及对实时数据进行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件,共同构成的确保工业基础设施自动化运行、过程控制与监控的业务流程管控系统。其核心组件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 、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远程终端(RTU 、智能电子设备 (IED ,以及确保各组件通信的接口技术。 目前工业控制系统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电力、水利、污水处理、石油天然气、化工、交通运输、制药以及大型制造行业,其中超过 80%的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基础设施依靠工业控制系统来实现自动化作业,工业控制系统已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实用版

YF-ED-J5109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实 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

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程复杂严密,对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的依赖性。 电力二次系统主要是指支撑电力调度任务的相关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其中电力监控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等。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

解读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解读发布时间: 2016-11-08来源: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以下简称“工控安全”)是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制造 2025、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保障。 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导工业企业开展工控安全防护工作。 一、背景情况工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不断深入,工业控制系统从单机走向互联,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 在生产力显著提高的同时,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信息安全威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28号)文件精神,应对新时期工控安全形势,提升工业企业工控安全防护水平,编制本《指南》。 二、总体考虑《指南》坚持“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以当前我国工业控制系统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出发点,注重防护要求的可执行性,从管理、技术两方面明确工业企业工控安全防护要求。 编制思路如下: (一)落实《国家网络安全法》要求《指南》所列11项要求充分体现了《国家网络安全法》中网络安全支持与促进、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等法规在工控安全领域的要求,是《国家网络安全法》在工业领域的具体应用。

(二)突出工业企业主体责任《指南》根据我国工控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面向工业企业提出工控安全防护要求,确立企业作为工控安全责任主体,要求企业明确工控安全管理责任人,落实工控安全责任制。 (三)考虑我国工控安全现状《指南》编制以近五年我部工控安全检查工作掌握的有关情况为基础,充分考虑当前工控安全防护意识不到位、管理责任不明晰、访问控制策略不完善等问题,明确了《指南》的各项要求。 (四)借鉴发达国家工控安全防护经验《指南》参考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工控安全相关政策、标准和最佳实践做法,对安全软件选择与管理、配置与补丁管理、边界安全防护等措施进行了论证,提高了《指南》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五)强调工业控制系统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指南》涵盖工业控制系统设计、选型、建设、测试、运行、检修、废弃各阶段防护工作要求,从安全软件选型、访问控制策略构建、数据安全保护、资产配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细则。 三、内容详解《指南》坚持企业的主体责任及政府的监管、服务职责,聚焦系统防护、安全管理等安全保障重点,提出了11项防护要求,具体解读如下: (一)安全软件选择与管理 1.在工业主机上采用经过离线环境中充分验证测试的防病毒软件或应用程序白名单软件,只允许经过工业企业自身授权和安全评估的软件运行。 解读: 工业控制系统对系统可用性、实时性要求较高,工业主机如MES服务器、OPC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工程师站、操作员站等应用的安全软件应事先在离线环境中进行测试与验证,其中,离线环境指的是与生产环境物理隔离的环境。 验证和测试内容包括安全软件的功能性、兼容性及安全性等。

某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某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7828某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Security protection scheme for a power system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能,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程复杂严密,对信息系统存在很大

的依赖性。 电力二次系统主要是指支撑电力调度任务的相关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其中电力监控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等。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是指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电力生产专用拨号网络等;电力二次系统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信息网络也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国家对电力二次系统信息网络的安全防护非常重视,20xx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贸委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电力系统安全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xx年电监会印发了《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

企业电平衡测试技术要求

企业电平衡测试技术要求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物质基础,电力更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资源。为此,在大力抓好电力建设,增加供电能力的同时,必须加强用电需求侧科学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节电措施,减少电能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缓解电力供应阶段性严重不足与合理使用问题。开展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是全面系统地摸清企业的电力、电量消耗总量、构成、分布、流向、用电设备的状况和电能利用率,是加强能源科学管理、制订节电规划、确定节能技措方案和提高能源合理利用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深入贯彻国家《节能法》、浙江省实施《节能法》办法等能源法律法规的有力措施。 为推动本市企业电能平衡测试的开展,根据国家颁发的标准要求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测算方法的正确性与取数计算口径统一,使各行业用电测算数据尽可能做到通用性、可比性、以达到此项测试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订如下测试技术要求: 第一条本要求适用范围与设备测试内容 1、本条例规定适用杭州电网范围,全市重点用电企业。凡拥有专用变压器、装机容量在1000千伏安,或年用电量在3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用户每二至三年进行一次电能平衡测试,并据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节约用电措施。 2、企业电能平衡测试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强、周期较长的系统工程,全市在杭州市经济委员会统一部署、指导下开展工作。并负责技术培训、咨询、组建测试队伍进行有偿服务、评审员资质审核及具体验收等工作。各县(市)经委、三电办应认真组织、落实本辖区的电平衡测试工作的有序开展。 3、企业电能平衡测试范围:含全厂电能量收入与各项支出平衡状况、各类电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 安全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一、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分析 工业控制系统(Industrial Control Systems, ICS),是由各种自动化控制组件和实时数据采集、监测的过程控制组件共同构成。其组件包括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远程终端(RTU)、智能电子设备(IED),以及确保各组件通信的接口技术。 典型的ICS 控制过程一般由控制回路、HMI、远程诊断与维护工具三部分组件共同完成,控制回路用以控制逻辑运算,HMI 执行信息交互,远程诊断与维护工具确保ICS能够稳定持续运行。 1.1 工业控制系统潜在的风险 1. 操作系统的安全漏洞问题 由于考虑到工控软件与操作系统补丁兼容性的问题,系统开车后一般不会对Windows平台打补丁,导致系统带着风险运行。 2. 杀毒软件安装及升级更新问题 用于生产控制系统的Windows操作系统基于工控软件与杀毒软件的兼容性的考虑,一般不安装杀毒软件,给病毒与恶意代码传染与扩散留下了空间。 3. 使用U盘、光盘导致的病毒传播问题。

由于在工控系统中的管理终端一般没有技术措施对U盘和光盘使用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外设的无序使用而引发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4. 设备维修时笔记本电脑的随便接入问题 工业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没有到达一定安全基线的笔记本电脑接入工业控制系统,会对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5. 存在工业控制系统被有意或无意控制的风险问题 如果对工业控制系统的操作行为没有监控和响应措施,工业控制系统中的异常行为或人为行为会给工业控制系统带来很大的风险。 6. 工业控制系统控制终端、服务器、网络设备故障没有及时发现而响应延迟的问题 对工业控制系统中IT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是工业工控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 1.2 “两化融合”给工控系统带来的风险 工业控制系统最早和企业管理系统是隔离的,但近年来为了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与生产控制,满足“两化融合”的需求和管理的方便,经过逻辑隔离的方式,使工业控制系统和企业管理系统能够直接进行通信,而企业管理系统一般直接连接Internet,在这种情况下,工业控制系统接入的范围不但扩展到了企业网,而且面临着来自Internet的威胁。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最新版)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方案 (最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56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最新版) 摘要论文在描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和结构的基础上,根据全国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提出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方案。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安全防护;二次系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对电能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能否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所发生的大面积停电事件,在国内也发生过多种局部停电事件,这给国民生活和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目前是一个大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电力一次系统的安全问题和二次系统的安全问题。其中,二次系统由于大量使用了通信技

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使自身的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紧迫。本文对二次系统中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 一种利用电力专用安全隔离装置实现安全防护的方案。 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对配电网的设备进行远程实时监视、协调及控制的一个集成系统。它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配电网监视与控制上的综合应用。实施配电自动化的主要意义有: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监视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优化配电网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配电网的潜能;在配 电网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运行情况时,能迅速查出故障区段及异常 情况,快速隔离故障区段,及时恢复非故障区用户的供电,缩短用户 的停电时间,减少停电面积;能根据配电网电压,合理控制无功负荷 和电压水平,改善供电质量,降低线路损耗,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能合理控制用电负荷,提高配电网设备的利用率;能实现与电能计费系统的接口,实现自动抄表计费,并保证及时、准确,从而能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提高配电网自动化运行的整体管理水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目 录 0102 03工控事件攻击技术概述工控系统安全技术工控系统防护体系思考04 结束语 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

HAVEX病毒 ?2014年,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类似震网病毒的恶意软件,并将其命名为:Havex,这种恶意软件已被用在很多针对国家基础设施的网络攻击中。 ?就像著名的Stuxnet蠕虫病毒,Havex也是被编写来感染SCADA和工控系统中使用的工业控制软件,这种恶意软件在有效传播之后完全有能力实现禁用水电大坝、使核电站过载、甚至有能力关闭一个地区和国家的电网。

篡改供应商网站,在下载软件升级包中包含恶意间谍软件 被攻击用户下被载篡改的升级包 恶意间谍代码自动安装到OPC客户端 OPC服务器回应数据信息黑客采集获取的数据 恶意间谍代码通过OPC协议发出非法数据采集指令 1 24将信息加密并传输到C&C (命令与控制)网站 3 5 7 6 通过社会工程向工程人员发送包含恶意间谍代码的钓鱼邮件 1 供应商官方网站 工控网络 OPC客户端OPC客户端 OPC服务器 OPC服务器 生产线 PLC PLC HAVEX病毒攻击路径概述

Havex 传播途径 在被入侵厂商的主站上,向用户提供包含恶意代码的升级软件包 利用系统漏洞,直接将恶意代码植入包含恶意代码的钓鱼邮件 l有三个厂商的主站被这种方式被攻入,在网站上提供的软件安装包中包含了Havex。这三家公司都是开发面向工业的设备和软件,这些公司的总部分别位于德国、瑞士和比利时。 l其中两个供应商为ICS系统提供远程管理软件,第三个供应商为开发高精密工业摄像机及相关软件。

分析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

分析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29T17:21:26.750Z 来源:《建筑细部》2018年第29期作者:刘洋 [导读] 电力系统想要提升安全运行的效率,就不能忽视掉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项目的开展。 刘洋 国网江苏徐州供电分公司江苏省徐州市 221000 摘要:电力系统想要提升安全运行的效率,就不能忽视掉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项目的开展。现今的电厂非常重视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工作,对于其设计内容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对于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只有做好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才能有效的避免网络病毒的日益侵害,防止其不断的扩展。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究,希望可以有效的促进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分析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力系统中也引入了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以便可以有效的提升电厂的工作效率。但是计算机、互联网的使用也为电厂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网络黑客和病毒的不断增多将有可能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与破坏,为此,就需要进行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以便可以提升对电力系统的网络监控,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使电力系统可以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行。因此,加强对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的设计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1、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共同发展与进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扩大。为此,就需要我们对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得电力系统乐意稳定、安全的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力输送,并极大的满足人们电能的高需求量。故而,相关工作人员应当重视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工作,并严格的按照施工步骤进行,使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方案可以被准确的展现出来。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设计水平,明确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设计的重要性,进而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果与质量,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规划二次系统的安全分区 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当中,安全分区的规划是整个结构完善的基础,因此,规划安全分区对发电厂推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电厂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内部往往分为两部分,其一就是生产控制大区,另一个则为管理信息大区。其中生产控制大区还可以继续细分为非控制区和控制区两大类,在安全区内部将会安置各式各样系统,可以说安全区的稳定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安全区内部的系统涉及影响到电厂各项业务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设备的正常使用等等,也就是说通过将相应的系统全部安置在安全区内能够确保电厂内部的通信稳定,避免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3、二次系统总体安全防护方案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构建对保障电厂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确保电厂推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过程能够有序的进行,需要按照下列的方案进行执行: (1)在方案的规划与设计过程中,任何涉及到电力二次系统相关系统的内容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所制定的相关要求,严格遵循行业所制定的规范,这是建立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前提。(2)为确保安全,在安全分区规划设计结束之后,生产控制大区同管理信息大区之间需要按照规定安置隔离装置一SYSKEEPER2000 正向隔离装置。(3)为加强电力系统的防护,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各项业务系统之间都将采取一系列的隔离措施和手段,通过隔离来保障各项系统之间操作工作的相互独立。(4)为了避免遭受网络病毒以及网络黑客的攻击,生产控制大区的各项系统严禁接入互联网通信,同时,只有确保在离线状态下才能够对各业务系统的防病毒系统进行升级,以免遭受病毒的侵入。(5)除去在网络系统上的诸多限制之外,任何接入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区的产品也必须严格遵循有关的规定和需求,其产品的使用必须得到国家或者有关部门的认证,只有满足上述条件才能够进行产品的使用。(6)为避免遭受网络黑客和病毒的攻击,整个安全区内的服务器和工作禁止同互联网相连。 4、各业务系统安全防护措施 4.1 DCS系统及全厂辅控系统 在整个电力安全防护系统当中,全厂各辅助控制系统都是彼此独立的网络系统,对于DCS 系统来说也并不例外,上述各系统中,都同SIS 系统存在在单向通讯,以防止病毒通过外部接口进行非法入侵。其中,DCS 将会提供 OPC 服务器、DMZ 交换机,其内部自身的防火墙同样会起到隔离防护的作用,也就是说 DCS 系统将会提供三种隔离方式。其中,DCS 的交换机将会同 OPC 的服务器以及 SIS的接口机进行相连,并且借助于其内部自身的防火墙来最终实现单向通讯的功能,通过采取这样的方式,使得 DCS 系统的控制信息得以传递到 SIS 系统,然而,SIS 系统则无法对DCS 系统进行控制知识,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确保电厂内部数据信息的单向性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 4.2 继电保护及故障信息管理系统 继电保护系统的同其他系统相比,其在设计上并不存在同其他系统进行网络通讯的功能,其直接通过数据交换机与主控制系统进行通信联系。 4.3 SIS系统 SIS 系统无生产控制功能,所以在设计时将其放在控制区安全 II 区,是一个独立的网络系统。SIS 系统并无直接的生产控制功能,因此,其在安置上同其他系统相比也略有不同,SIS 系统被安置在控制区安全 II 区,其自身具备独立运作的网络系统。设计人员在对其进行设计建设时充分考虑了两方面的功能,其分别是下层控制系统层以及 MIS 层。对于 SIS 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而言,其所处的位置全部属于生产控制大区之中,但二者之间却又被互相隔离。SIS 系统一份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为每个相互独立的控制系统提供相互独立的 VLAN,使其能够确保不同的控制系统彼此之间能够相互隔离,借助于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不同的控制系统分别采用不同的网段隔离方式,来达到隔离和减少网络负荷的作用。在对网段进行隔离的过程中,将会借助于网关来实现,为了避免受到外界网络病毒的干扰和影响,将会在每一台接口机上安装杀毒软件来对控制系统进行保护,防止遭受病毒入侵。SIS 系统所构建形成的系统网络,其仍属于电厂的内网,由于内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需求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需求 一、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目标 1.1 提高工业网络抗攻击能力 通过工业网络的安全体系的建设,使工业网络可以有效防护内部、外部、恶意代码、ATP等攻击,安全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保护生产网络能够高效、稳定运行,减少因为系统停机带来的生产损失。 1.2 提高工业网络的管理力度 通过工业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可以对工业网络的网络流量、网络连接、工控协议识别和解析、工程师站组态变更、操作指令变更、PLC下装等进行审计和记录,网络管理人员可以直观了解网络运行状态及存在的安全隐患。 1.3 保护重要信息财产安全 通过工业网络安全体系的建设,可以对工业网络内重要信息的流转进行管理,禁止未授权的存储介质的接入和使用,保护重要信息、文件、图纸不会被随意的拷贝和流转,降低工业网络的泄密风险。 二、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建设需求 依据工业环网的实际情况,对安全防护体系架构进行如下规范: ●规范边界:内、外联网边界,办公网与生产数据服务器区域网边界; ●规范服务区域:生产管理区域,生产过程区域,生产控制区域; 通过上述规范,具体需求如下防护设备: ●区域边界防护:通过明确服务区域,针对服务区域内的设备(关键控制 器、主机等)进行内部加固,将区域内部的网络问题直接汇聚在本区域 内,通过建立区域白名单策略,规范区域内的网络规则。有效保护安全 区域内网络信息安全,以避免信息泄漏及病毒“串染”,有效保护各安 全区域间网络信息安全。 设备要求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防护指南》中第三大项“边界安全防护”第二小项要求“通过工业控制网络边界防护设备对工业控制网络与企业网或互联网之间的边界进行安全防护,禁止没有防护的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检查自查表

2 检查内容表2.1 规章制度 序号检查项2 评价指标 1)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应纳入调 度安全生产日常管理; 2)检查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应包含 机房、人员、设备、文档、应急 等管理制度; 3)安全管理制度应通过正式、有效 的方式发布。 1)检查是否成立了电力二次系统安 全工作小组,并落实相应职责; 2)安全第一责任人是否是本单位安 全主管领导。 记录整改情况 1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责任的落实情况

需要说明的情况 结果确认受检方签字检查方签字日期日期

2.2 安全组织机构 序号检查项评价指标记录整改情况 1)是否有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组 织机构成立的正式文件; 1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组织机构的建立情况 2)主管领导是否是第一责任人; 3)是否制定了相关人员安全职责; 4)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系统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安全管理员等。 需要 说明 的情 况 结果 受检方签字检查方签字 确认 日期日期

2.3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资金保障 序号检查项评价指标记录整改情况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运行1 维护经费落实情况1)运行维护的经费是否已经落实;2)安全防护经费占信息系统总体运维经费的比重是否合适。 2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建设 专项资金落实情况1)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建设专项资金的落实情况。 需要 说明 的情 况 受检方签字检查方签字结果 确认 日期日期

2.4 人员管理 序号检查项评价指标记录整改情况 1)是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保密 1 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教育情况 2 人员安全技能培训情况 3 重点、敏感岗位人员有无内控管理措施 4 外来人员管理情况 教育; 2)安全保密教育的覆盖范围是否足 够。 1)是否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安全技术 培训; 2)是否参加过电监会组织的培训活 动。 1)是否有重点、敏感岗位人员内控 管理措施; 2)是否加强重点或敏感岗位人员的 安全意识教育; 3)应严格规范人员离岗过程,及时 终止离岗员工的所有访问权限。 1)是否要求第三方人员在访问前与 公司签署安全责任合同书或保密 协议; 2)是否对第三方人员访问重要区域 以书面形式批准,并由专人全程 陪同或监督,记录备案; 3)是否对第三方人员允许访问的区 域、系统、设备、信息等内容应 进行书面的规定,并按照规定执 行。

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泵站、水电站综合测试系统技术要求 1. 配置目的 本综合测试系统主要用于泵站、水电站机组的综合测试和过程分析。 2. 测试项目要求 能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测: (1)频率测量 可进行残压测频,由测频PT二次电压(0.2~100V)或低压机组机端(0.2~400V)输入信号,考虑甩负荷时的电压上升率,要求在电压为0.2~1000V的范围内,测量机组频率,精度为±0.005 Hz。 (2)变频信号输出 系统具有高精密变频信号发生器,能提供方波和正弦波变频信号输出。频率范围为0.5Hz~200Hz可调。电压幅值在5~24V内不限(均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必须能稳定在该确定的幅值)。在0.5Hz~200Hz频率变化范围内,要求精度为±0.005 Hz。 (3)调速器试验 调速器共有6个试验项目:接力器启闭规律、静特性、协联、接力器不动时间、三分钟转速摆动、空载扰动。 接力器启闭规律试验:应能同时记录4个以上的接力器启闭规律。对于分段关闭接力器,应能计算某一接力器启闭过程中拐点位置、各段启闭时间。对于直线关闭的接力器,应能计算75%~25%开度间的关闭时间。应能计算该接力器在开始动作、拐点、动作完成时其它接力器开度。 静特性试验:要求能用一元线性回归法计算转速死区ix、线性度误差ε和永态转差系统bp,并生成静特性曲线。试验中变频步长、每个频率停留时间、变频速度应均可修改。 协联试验:要求能记录不同接力器(如导叶~桨叶、喷针~折向器)协联曲线,并根据导叶~桨叶协联关系,绘制导叶直线开启过程中桨叶的动作曲线。 接力器不动时间测试:要求能在25%甩负荷过程中,测量调速器的接力器不动时间Tq。另外,也能采用阶跃法测Tq。 三分钟转速摆动试验:要求能测录并计算出机组三分钟转速摆动值。

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

关于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通知【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7日】【来源:信息安全协调司】【字号:大中小】 工信部协[2011]45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国有大型企业: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事关工业生产运行、国家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切实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过程控制系统(P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工业控制系统广泛运用于工业、能源、交通、水利以及市政等领域,用于控制生产设备的运行。一旦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出现漏洞,将对工业生产运行和国家经济安全造成重大隐患。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产品越来越多地采用通用协议、通用硬件和通用软件,以各种方式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连接,病毒、木马等威胁正在向工业控制系统扩散,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010年发生的“震网”病毒事件,充分反映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与此同时,我国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问题重视不够,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标准规范缺失,技术防护措施不到位,安全防护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不高等,威胁着工业生产安全和社会正常运转。对此,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 二、明确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要求 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包括核设施、钢铁、有色、化工、石油石化、电力、天然气、先进制造、水利枢纽、环境保护、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民航、城市供水供气供热以及其他与国计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明确加强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切实落实以下要求。 (一)连接管理要求。 1. 断开工业控制系统同公共网络之间的所有不必要连接。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示范文本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电力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项目背景 电力行业属于国有垄断性产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 基础性行业,从组织上可划分为发电、调度两大系统和发 电、输电、供电、用电四大环节,发电系统根据电厂的发 电能级以及所处的位置分为跨网电厂、网级电厂、省级电 厂、自备电厂及小水电等四个发电级别,统一向电网供 电。供电系统实行分层次管理,即分为国家电网公司、网 局/独立省局、地区和县电力公司四级;总体架构为金字塔 形,上层对下层进行严密的控制。电力生产的产品是电 能,其有着发、输、配、用电同时完成,不能储存的特 点。电力生产的过程是:由发电系统向供电系统售电,供 电系统将电经由高压电网送往全国各个城市并售给每个用

电户,其中的资金结算由电网的计量关口电能表确定,整个过程复杂严密,对信息系统存在很大的依赖性。 电力二次系统主要是指支撑电力调度任务的相关系统,包括电力监控系统、电力通信及数据网络等,其中电力监控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网及电厂生产运行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处理系统及智能设备等。包括电力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换流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发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微机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广域相量测量系统、负荷控制系统、水调自动化系统和水电梯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电能量计量计费系统、实时电力市场的辅助控制系统等;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是指各级电力调度专用广域数据网络、电力生产专用拨号网络等;电力二次系统是电力生产的重要环节,其信息网络也是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