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首个生态修复类-镜湖生态区PPP项目案例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是人流与物流的必经通道,一个良好的城市出入口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展示了城市的品味,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镜湖生态区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府与蒙草共同打造的一张生态名片,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将生态修复与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城市门户形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果。

一、项目概述及分析

1.区位优势:位居城市入口。“巴彦淖尔”在蒙语的意思里指富饶的湖泊,境内湖泊、水库密布,有大小湖泊300多个。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与瓜果之乡。在众多湖泊之中,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高速收费站南侧、距临河城区北9公里处的镜湖,有着城市入口的特殊区位优势。

2.周边环境:西临沙漠北向田。镜湖南部是绿色的草原,西部是三千亩连绵起伏的沙漠,北面是农田,80万平方米平静的湖面居中,良好的周边环境使其具备了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条件。

3.面临的困境

(1) 土地盐碱化严重。由于巴彦淖尔地区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河套灌区灌排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项目局部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满足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

(2) 植被种类单一。区域内大面积种植乔木,植被种类单一且并列种植在道路两旁,缺乏景观设计的美感与活力。

(3) 区域功能单一。原本区域内只是单纯的栽植树木与铺设道路,没有使交通动线与自然景观有效互通结合,形成即具有观赏性有具功能性的景观园区。

针对镜湖区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内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蒙草团队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合理利用原有园区建设基础上,对镜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

二、设计策略

1.定位。蒙草设计院团队将镜湖生态区定义为“巴彦淖尔生态入口+市民休闲生态空间"。

2.设计原则

(1) 适宜性原则。一个地方种什么花长什么草,不是由人决定的,而是由滋养这一方的土壤、水源、气候决定的。因此,蒙草在对于镜湖区域内的土壤、水质等进行细致、严格的排查、检测与复核,以便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2) 持续性原则。蒙草的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不是为了一时的绿,而是为了自然环境持续、健康的良性发展。因此,蒙草于2016年与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府联合签署“首单生态建设PPP项目暨长期合作协议”,便于形成生态治理的长效机制。

(3) 人文性原则。蒙草团队通过环境载体的造型、色彩、质地及空间的处理,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通,同时充分挖掘乡土植物的文化内涵,以提高景观的文化品位,突出景观的植物景观特色,提升景区的价值。

三、解决方案

1.修复土壤环境。蒙草团队利用机械措施对原有土壤进行松土、翻整、铺平后,将经过科学配比后的有机土壤进行回填的农业措施应对土壤盐碱化。同时选用二色补血草、大花萱草、蒙古马莲、碱茅等耐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从20世纪70年代生态城市的概念提出至今,世界各国对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了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成功地进行了生态城市建设。这些生态城市,从土地利用模式、交通运输方式、社区管理模式、城市空间绿化等方面,为世界其他国家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例,研究这些生态城市的规划和管理经验,无疑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积极的指导意义。 一、典型案例 (一)巴西库里蒂巴 巴西库里蒂巴是南美国家巴西东南部的一个大城市,为巴西第7大城市,环境优美,在1990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巴西生态之都”、“城市生态规划样板”。 一是公交导向式的城市开发规划。在20世纪60、70年代,巴西库里蒂巴市就走上了低成本,人与自然尽可能和谐的生态城市发展道路。城市拥有逐步拓展的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并采取了致力于改善和保护城市生活质量的各种土地利用措施。首先,库里蒂巴市通过追求高度系统化的、渐进的和深思熟虑的城市规划设计,实现了士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一体化;其次,城市还鼓励混合士地利用开发的方式,而且总体规划以城市公交线路所在道路为中心,对所有的土地利用和开发密度进行了分区。此外,城市在一体化交通网络、道路网络的拓展中,主要是沿着几条结构轴线向外进行走廊式开发。轴线是公共汽车系统的主要线路,这些轴线在城市中心交汇,构成了一体化道路系统的第一个层次;拥有公交优先权的道路把交通汇聚到轴线道路上。而通过城市的支路满足各种地方交通和两侧商业活动的需要,并与工业区连接。同时。轴线的开发使宽阔的交通走廊有足够的空间用作快速公交用路。

目前,库里蒂巴市尽管有50万辆小汽车,但有2/3的市民每天都使用公共汽车,并且做到公共汽车服务无需财政补贴据有关研究人员估算这足以使得每年减少的小汽车出行达2700万次。总之。目前该城市80%的出行依赖公共汽车,其使用的燃油消耗也是同等规模城市的25%。每辆车的用油减少30%。这就使得库里蒂巴市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量居巴西首位,但污染却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其他城市.交通也很少拥挤。 二是实行垃圾回收项目。库里蒂巴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涵还体现在其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其成就同样令人瞩目。其中库里蒂巴较为著名的环境项目是1988年实行的1:1号为“垃圾不是废物”(garbage is not garbage)的垃圾回收项目,垃圾的循环回收在城市中达到95%。每月有750吨的回收材料售给当地工业部门,所获利润用于其他社会福利项目。同时垃圾回收利用公司为无家可归者和酗洒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这些简单的、讲究实效的成本很低的社会公益项目旨在成为库里蒂巴环境规划的一部分,并使城市在环境和社会方面都走上了一条健康的发展之路。 三是对市民进行环境教育。一个城市成为生态城市的前提是对其市民进行环境教育,培养其环境责任感。库里蒂巴市对此十分注重。儿童在学校受到与环境有关的教育。一般市民则在免费环境大学接受与环境有关的教育。 (二)美国伯克利 国际生态城市运动的创始人,美国生态学家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75年创建了“城市生态学研究会”,随后他领导该组织在美国西海岸的伯克利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城市建设活动,在其影响下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发展生态农业和建设生态工业园,这有力地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发展,伯克利也因此被认为是全球“生态城市”建设的样板。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分析

---------------------------------------------------------------最新资料推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生态建筑简介科技生态建筑简介生态建筑是尽可能利用建筑所处的环境特色与相关自然因素,使之符合人类居住,同时尽可能不破坏所处环境因素循环,并尽可能确保当地生态系统健全运转。 建筑的发展历程: 是伴随着人类进步而进步的 1 1. . 生态化: 与自然和谐共生,反朴归真,融于自然。 。 2 2. . 智能化: 高科技的运用。 。 3 3. . 人性化: 以人为本,尊重、关爱人类。 。 生态建筑的设计意义生态建筑的意义工业化社会带来的生态危机 1. 人口的增长 2. 非可持续发展方式 3. 能源危机 4. 自然灾难 5. 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生态建筑的意义统计数据表明,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8%。 1 / 7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条件呈现夏热冬冷的特点,因此我国的建筑耗能量巨大,燃煤排放了大量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我国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始于80年代初期,截至2002年,我国节能建筑总面积仅为2.3亿平方米。 在每年近20亿平方米的竣工面积当中,只有五六千万平方米是节能建筑,仅占3%左右,其他97%都属于高耗能建筑。 为全面推广节能设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等。 通过模仿高效率的自然结构,利用地方材等对对自然的尊重。 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体,提出与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机建筑理论。 生态建筑的思潮演变变早期注重生态的现代建筑思想1963年《设计结合气候: 建筑地方主义的生物气候研究》首次系统地将设计与气候,地域和人体生物舒适感受结合起来,提出生物气候地方主义。 生物气候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通过建筑设计和构造设计,控制一些气候要素对建筑的影响。 地域性建筑是要求对当地传统建筑设计和策略的再发现和提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分解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评述生态工程发展前景,分析“生物圈2号”的实验及启示 2、举例说出生态工程的实例,说出这些实例所运用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 3、举例说出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 4、尝试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二、教学重点: 生态工程的实例。 三、教学难点: 应用生态工程的原理,设计简单的生态工程。 四、教学方法: 自主——引导式,问题式 五、课时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教材,完成“基础知识梳理”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引出新课 提问:○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及意义;○2生态工程特点;○3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 教师: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大气、土壤和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经济的发展是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地球母亲”已千疮百孔,如果有一天她不堪重负,怎么办?我们不得不未雨绸缪。 提问:人类能否离开地球继续生存? 引出——“生物圈2号” (二)“生物圈2号”生态工程的实验及启示 学生已完成导学案。 提问:○1设计目的;○2失败原因;○3经验教训; 引出:我们应注重生态工程建设,现选取六个实例与同学共同分析讨论。 (三)生态工程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展示图5—6 窦店农村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 【思考与讨论】 (1)这一生态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2)该生态系统往往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 (3)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展示黄河水质 介绍“九子登科”模式: 【思考与讨论】

(1)这一生态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2)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拓展: “工程学原理”不是所谓的“系统学工程学原理”,而是指的水土保持工程:○1山坡水土保持工程○2山沟治理工程○3山洪排导工程○4小型蓄水工程 (3)这一模式在其他小流域能够照搬吗? 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展示沙尘暴、草场退化图片 【思考与讨论】 (1)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工程为什么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2)这一生态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3)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讲授:什么是湿地?湿地的作用有哪些? 展示湿地优美环境:红树林、滩涂、沼泽等 【思考与讨论】 (1)当初人们为什么围湖造田? (2)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3)这一生态系统需注意的问题? (4)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展示图5—16 矿区生态恢复工程流程图 【思考与讨论】 (1)在这一案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2)怎样合理地筹划养殖肉牛的数量? (3)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 展示生活垃圾成堆、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思考与讨论】 (1)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噪声又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由汽车造成的污染? (2)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每一个城市居民应当在这方面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3)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总结:○1由上述实例,肯定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生态环境的重要作用,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肆无忌惮了呢?○2从朝鲜“三八线”附近自然状态的恢复,我们知道生态工程的恢复是有限的,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生态恢复力量。○3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路子,现在已弊端多多,“前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

生态工程案例分析 ——上海后滩公园金色向日葵盛开在田间,水稻到了快要收割的时候,芦苇和芒草等在溪流中挺立……这并不是哪个农庄的田园风光,而是上海世博园后滩公园的自然景观。后滩公园位于上海世博园C片区的黄浦江畔,西起倪家浜,东至打浦路隧道,面积约14公顷,用地岸线长约1.8公里。该区域是受黄浦江水流冲积和潮汐作用,自然形成的一片泥沙堆积区域。为了让这片划入世博园区的湿地重现生机,从2005年起,上海海洋大学张饮江教授领衔的水生态工程课题组的建设者们对后滩区域水体本底、土壤本底、植被本底等状况进行了科学调查,经过四年努力,后滩湿地的面积从4公顷增加到14公顷,成为市区惟一的湿地生态公园。 来到后滩公园,只见那里河水清澈见底,河中的“水下森林”郁郁葱葱。除了沉水植物,后滩公园的水系中还有挺水植物、湿生植物和浮叶植物,它们高低错落,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水生态系统。这片湿地中的动物很多,如花鲢鱼、白鲢鱼、餐条鱼、鳊鱼、青虾、河蚌、河蚬、小蝌蚪,还有来此栖息的野鸭、飞鸟。这里风光秀丽,流水潺潺,凡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为青翠欲滴的水生植物、清澈见底的溪流碧波所感叹。作为上海未来的“绿肺”,世博会结束后,后滩湿地公园被永久保留下来,成为上海中心城区面积最大的一抹绿色。 游走在后滩公园,一些景点似乎还依稀可辨旧码头、旧工厂的痕迹。这里原为钢铁厂(浦东钢铁集团)和后滩船舶修理厂所在地。浦

东新区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回忆说过,五年前这里的天空是灰茫茫的,雾气、粉尘交织混合在一起。几乎就是工业废渣和建筑废物的堆积场,狭长的地带垃圾遍野、污水横溢,一片狼藉。现在外地游客会说,上海有一个外滩,还有一个后滩。 2007年初开始,由北京大学教授俞孔坚领衔“土人设计”团队设计,2009年10月建成。设计者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环境伦理与新美学思想,用当代景观设计手法,显现了场地的四层历史与文明属性:黄浦江滩的回归,农业文明的回味,工业文明的记忆和后工业生态文明的展望。最终在垃圾遍地、污染严重的原工业棕地上,建成了具有水体净化和雨洪调蓄、生物生产、生物多样性保育、和审美启智等综合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公园。后滩公园不但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得生态净化水系统模式,同时创立了新的公园管理模式,它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通过生态化设计,实现了生态化的城市防洪和雨水管理,让自然自我循环净化,让自然做功,公园借鉴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成果,建立了一个可以复制的水系统生态净化模式,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在10公顷的绿地中,每天能将2000多吨的劣V类水净化为可以安全使用的优III类水。让自然做功,实现低成本维护,它创造性地将艺术溶于自然景观之中,同时不乏很强的功能性,有效地改变并提升了环境。后滩公园深情地回望农业和工业文明的过去,并憧憬于生态文明的未来,放声讴歌生态之美、丰产与健康的大脚之美、蓬勃而烂漫的野草之美,生动地注解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为解决当下中国和世界的环境问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优秀设计案例分析 下面通过分析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河南正弘九郡别墅区所做的规划及景观设计的实例,较为具体的理解上述关于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观点。 1.区域位置及场地分析 该别墅区位于郑州市北部黄河桥南新区的中北部,西部隔桂圆北街与黄河迎宾馆(河南省省委第三招待所)相邻,南临迎宾路。其东部为黄山路,北部为金光路。其中,迎宾路直通三所,也是该别墅区人流车流的主要通道,迎宾路上的行道树—梧桐—高大整齐,给人以非常深刻的印象。 该别墅区的最大优势是与黄河迎宾馆比邻而居。黄河迎宾馆的历史非常悠久,是国家领导人来郑州时的下榻处。同时,黄河迎宾馆也是集宾馆、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设施。迎宾馆的康体休闲设施齐全,包括高尔夫练习场和小型高尔夫球场、游泳池和网球场等等,现在已经对公众开放,成为郑州市市民周末休闲度假的最好去处。此外,迎宾馆内环境非常优美,尤其以由五十余年树龄的梧桐树最为引人注目。 另外,别墅区周围还有华士达学校(私立学校)、迎宾花园(已建成别墅区)、大河龙城(建设中的别墅区)等。 场地现状为河南省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建有动物笼舍和管理用房。整个场地地形平整,内有一个人工水池,水源为地下水。场地内的大部分地区为苗圃,其中,有成片的竹林,还有银杏、雪松、玉兰、广玉兰等,苗木种类和数量较多,树龄十年左右,可以移植(场地东部的大杨树除外),利用价值很高。其它部分为农田。此外,场地中部有一个长廊,覆盖其上的葡萄长势良好,有保留价值。场地中部偏东的地方有一个机井,可以考虑作为未来别墅区景观用水的水源。 基于上述分析介绍,该规划认为,现状场地中,临迎宾路的用地商业开发价值较高,适合做公共建筑用地(商业服务性建筑和会所);西部用地与三所的关系比较密切,又有水池可以利用,是景观价值较高的地区,可以作为别墅(尤其是高档别墅)用地;场地中部现状为大面积苗圃和竹林,在规划中要给予充分考虑。 2.总体规划的四大特色设计在线.中国 (1)中央生态景观核 将原有湖面改造并延伸,形成别墅区的中央景观核。中央景观核是一个由乔木、灌木、各种水生植物构成的湿地景观区,也是整个社区的一个生态的、可持续的自然景观核。 (2)人车完全分流的交通系统 别墅区采用环路加尽端路的系统,将别墅区的车行和人行完全分开,实现行车的快捷,又保证了行人的安全和私密。 (3)景观设计体现中国传统的人居环境 由中央景观轴衍生出指状绿地,打破了以往住宅区中大片绿地的做法,将绿地水体引入别墅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世博会挪威馆

节能技术专题论文 学院名称 xxxxxxxxxx 专业建筑学xxx 学生姓名 xxxxxxxxxx 学号 xxxxxxxxxxx 指导教师 xxxxxxxxxxx 2014年 3 月2 日

挪威的森林 摘要 我们要分析生态建筑实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生态建筑。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要理念的建筑形式。本文从当前生态建筑的特点,从绿色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以及建筑以后的开发利用出发,分析了上海世博会的挪威馆。 生态建筑实例: 简介: 设计师:设计团队:Reinhard Kropf和Siv Helene Stangeland 建成日期:2010年 地点:上海 展馆面积:3000平方米 造型亮点:由15棵形态各异的“树”构成。 挪威馆的屋面为悬挑式,形似大洋波浪起伏,又如海岸徐徐延绵,亦像山峦逶迤前行。以树枝的外端为附着点所起的篷布,形成了外观高低起伏的展馆屋面。展馆由15棵高低不一的挪威“松树”构成,外墙以中国的竹子为装饰,体现城市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演绎“大自然的赋予”主题。

1.节能、节水技术运用 展览馆由15课预制构件组装而成的“树”组成,营造出一种有官能感觉和多功能的“公园”效果——一种多元化的景观,让人们了解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鼓励自然和社会的活动,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屋顶是一种EFTE膜,能遮挡直接照射的阳光,同时也可以让分散的光线照进来,因而可以节省能源作内部照明之用。 展馆建筑由各部分搭接而成,可以拆卸并在异地重新组装,白色篷布配有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接受循环使用的装置,设计新颖别致,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 展馆将由15棵巨大的“树”构成,模型树的原材料来自木头和竹子。木结构的保温节能性能优于其他任何材料建成的结构形式。木材本身就是出色的绝热体,在同样厚度的条件下,木材的隔热值比标准的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所以,木结构能耗比较低,冬暖夏凉。 2.节地 每棵树都包含一个由织物构成的屋顶,四条“树枝”,一条“树干”和“树根”。组件可以平展包装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运输工具。 屋顶是一个由支点支撑的有聚四氟乙烯图层的风帆膜构成。主体建筑由挪威松胶合木,外加一层中国竹板建造而成。空调、水和能源供应、照明、显示屏及其他技术设施都整合到这个第二层里。每棵树都同时结合了建造、基础设施、家具、展览、游乐和信息显示功能。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国内外著名景观设计案例分析 华夏园林网2010-02-25 浏览量5588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 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

案例分析保护生态环境

案例31踏上网络快车,共同关注环保 【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第三节。 【案例赏析】 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依据“环境保护”这一课题,通过在网上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设计开发了四个子课题,然后按课题自愿分成四个小组,从不同的视角对环境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认识。利用所选的素材,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网页。 一、合作交流,资源共享,重构知识,培养能力 首先,同学们就目前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纷纷将自己从网上获得的图文信息展现给大家。有的同学给大家展示了有关沙尘暴的网页。网页上的图片让大家看到了黄沙弥漫下的北京,人们头戴纱巾,面遮口罩,举步维艰。也有的同学就近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谈了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通过大量的网页展示说明,同学们归纳总结出目前全球存在的十大环境问题:(1)全球气候变暖;(2)臭氧层的损耗和破坏;(3)生物物种在减少;(4)酸雨次数增加;(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弃物污染。

触目惊心的画面和数字不由得使大家的心情沉重起来。那么,造成这些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各抒己见,最终一致认为:大面积地砍伐森林,过度捕猎野生动物,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造成的污染,植被遭到破坏,无控制的旅游等人类的各种活动是造成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当问题分析到这里时,我及时指出在这种现状下学生提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停止发展,专心治理;(2)先发展,后治理。然后请大家议一议,这两种办法是否行得通。一名女同学不无幽默地给大家读了这样一段文字:“如果先治理,后发展,那么一个世纪以后的地球将会是这样的:大片的森林,绿草如茵,繁花似锦,可是转了半天,却看不到一个人。当你问,人呢?请向树上看吧,一个貌似猩猩的东西正在攀折树枝往下扔,准备烧些食物。这时一个人走过来阻止他,说是为了环保。于是,过了几年,人们就开始吃生肉,这个时候我们就应该为人类担心了。”另一名持不同意见的男同学语言更是尖锐。他说:“发展不等于找死。汽车、石油、农药、化肥、造纸等,这些曾经改变了我们生活的东西,今天已经成为造成污染的根源;消失的森林、扬起的沙漠、流失的水土、灭绝的动物无不提醒我们为文明付出的代价。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先发展再治理是行不通的。”经过大家热烈的讨论,最后同学们提出要边发展,边治理,寻求一条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学会发现,从我做起,体验环保

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 生态城市与人居环境关键技术设计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姓名:卢程 班级:1334501 学号:1133450116 提交时间:2016年10月8日

课程作业1 案例分析 基于生态示范的乡村公共空间修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设计 一、背景介绍 广州莲麻村生态雨水花园位于广州市从化区莲麻村村委会附近,包括村委会前已经硬化的场坝及南侧的空地,基地面积670m2。项目于2015年7—8月开始设计,整体于11月竣工。接手项目时,村委会前场坝空间局促单调。缺少活动及休憩设施;南侧空地原为废弃鱼塘,由于地势低洼,周围多个雨水口汇集于此,造成常年积水加之垃圾倾倒遍地无人清理,成为影响周围环境和村民生活质量的问题地块。 莲麻村近年实施雨水工程和管线铺设,但由于沿用建设城市的惯性思路,地面过度硬化,农村区域又缺少人员及时管理维护,每逢雨季,地表径流大面积滞留,无法及时存蓄下渗到周边的自然土壤。在推进现代化市政设施建设同时,设计中忽视必要的生态措施,使自然生态的乡村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依靠排水管道的雨洪管理方式不能完全“代谢”;由于硬质化造成地表水土流失、局域本底环境改变、本地植物凋零等生态问题。 二、项目概述 设计以水为切入点。针对场地问题,试图塑造亲切闲逸的邻水活动空间,重拾岭南乡村以水叙事的传统,探索乡村公共活动与生态景观的融合。 生态雨水花园设计将雨水对抗变为和谐共生,充分利用广州地区降雨充沛、气候湿润的特点,形成雨季旱季差异性景观,将环境教育、生态示范与景观结合。 三、主要特点分析 1)通过打破场地边界,将鱼塘与村委会广场连接为一体,破除村委会的行政化印象,提升村委广场的亲和力;增加滨水活动及亲水空间,将原本局促的车行道转弯予以拓展,提高舒适度;植入景观构筑,改变原有视线焦点,将人的活动引入场地,丰富场地的空间形态。 2)运用海绵效应,就地化解矛盾。将雨水就地蓄留、就地消化旱涝问题,即通过简单的挖方和填方,解决低洼地的积水问题。形成了洼地与高岗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将雨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双零楼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大街与经北五路交会处,一座银白色的时髦建筑跃然眼前,坡形屋顶上铺满太阳能光板,楼顶两端还矗立着两台小型风能发电机,外墙、阳台、内部回廊,处处与众不同。 “能源零消耗、污水零排放”,一个号称“双零楼”的神奇生态建筑六年前在郑州经济开发区拔地而起。“双零楼”其实应该叫“郑州市节能环保产业孵化中心绿色建筑示范楼”。“双零楼”是中原首家建设部绿色建筑示范楼,是郑州市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示范工程,是一座集节能、环保、生态、和多种可再生能源技术利用为一体的绿色建筑示范楼。 “双零楼”按照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生态、自然理念规划建设。污水沼气厌氧发酵,太阳能车篷、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地源热泵空调等多项节能减排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综合利用,完美的把可再生能源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与现代化建筑风格融合到一起,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生物质能四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六种手段,运用十三种先进技术与建筑结合,实现了常规能源“零消耗”和生活污水的“零排放”。如果用十个字来概括“双零楼”的综合特点的话,那就是:高,大,宽,通,透,亮,多,绿,湿,美。 常规能源的使用,不仅使地球现有的化石能源逐步枯竭,还对环境产生严重的污染。建筑能耗将近占了整个能耗的1/3,而光能、风能、地热能这些大自然的恩赐不仅取之不竭、用之不尽,而且清洁环保。如何把节能减排、环保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体现在建筑上,科学家们做了很多尝试。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利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十一五发展规划》等法规的相继出台,在郑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科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紧紧围绕着“生态型城市、资源节约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在郑州国家经济开发区投资兴建中原第一座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园项目。 一期工程绿色建筑“双零楼”,建筑面积5910㎡。该项目运用全新理念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多项可再生能源先进技术与建筑为一体,利用太阳能采暖、制冷、供应热水,利用墙面和屋顶楼面太阳能幕墙发电、风口风力发电,利用生活废水生产沼气,利用地下16℃恒温水,利用建筑设计的自然通风、采光、保暖隔热节能,利用光导纤维照明节能,利用自动化控制节能等,可以说实现了常规能源“零”消耗,污水物“零”排放的“小循环”,使得该项目成为“双零楼”。“双零楼”建筑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采用前3后5的回廊式结构,在楼顶铺上了太阳能电池板,还有两个风力发电机,给大楼供电。加上各种节能措施,完全实现了能耗自给自足。同时,大楼有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可以把生活污水变为中水,用来浇花、喷泉、冲厕所,甚至灌进中水墙,实现中水回用,达到污水零排放。该楼还采用了48种环保新材料、太阳能集热器、保温地板等先进技术,目前是国内第一座可再生能源技术与建筑完美结合的示范工程,是河南省第一座绿色生态建筑,是国家住建部“绿色建筑示范工程”。项目二期“节能环保产业孵化中心”吸引节能环保企业入驻,使得节能环保产业孵化园区集展示、试验、研发为一体,通过“双零楼”展示的轰动效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生态建筑案例分析 Cas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architecture 生态| 绿色| 可持续| 适宜

PART 01 PART 02 PART 04 PART 03 目录/ CONTENTS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 龙湖超低能耗建筑主 题馆 总结 诺汉丁大学新校区

PART 02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 屋展示中心 位于天津市中新天津生态城15号地 总用地8090m2 总建筑面积3467m2 结构体系为钢框架结构 建筑总高度15m 建筑功能分为公屋展示、销售、房管局办公和档案储存该建筑物呈菱形

中新天津生态城公屋展示中心 设计目标:项目场地范围内运行能耗接近零,即年周期内建筑运行消耗的能源数值≤生产的能源数值→ 建筑的能耗限值、国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主要技术措施: 1、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 2、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提高建筑用能系统效率,降低建 筑能耗; 3、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的化石能源消耗,地源热泵; 4、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年运行周期的“零能耗”,光伏。

通过被动技术措施降低建筑的能量需求气候分析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于北纬39.1°,东经117.1°,属于典型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炎热潮湿,盛行东南风;过渡季气温适宜,盛行西南风。因此着重考虑冬季建筑保温,首先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将建筑的场地选址于较有利于采用太阳能的区域。此外,建筑的主要出入口避开了冬季主导风向;此外通过建筑自遮阳、积极的引导自然通风等,利用室外新风消除室内余湿余热,朝向东南、西南的建筑立面保证外窗的可开启性等降低建筑夏季的制冷需求。太阳辐射分析 该地区阳光充足,年均日射量为4.073kWh/m2,年 日照时数在2778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63%,经场地太阳辐射分析,确定建筑建设位置。整个地块内太阳辐射呈东北向西南的梯度分布,东北区域高,西南区域低,为充分利用太阳能,增强自然采光、提高光伏发电量等,建筑位于东北区域 。

高二生物《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知识点:例题解析

高二生物《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知识点: 例题解析 为大家整理了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知识点,希望大家跟着小编的思路归纳知识点和小编一起来学习吧。 例题分析 例1.据报载,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下述原因中,最重要的是????????(??? ) A? 干旱少雨,饮水缺乏??? ????????? B? 天敌过多,大量被捕食 C? 食物不足??? ???????????? D? 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方法指导:天敌、水和食物都会影响野生动物的生活,但是,事实上这些年野生动物的天敌并没有增多,而缺水、缺少食物也都是由于生态环境的被破坏造成的。所以,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才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绝灭的主要原因。当然,掠夺式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只是题中未列出这两条。 答案:D 例2.某山区小镇,近10余年来,先后建立了多种乡镇企业,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小镇污水的排放量增加。据环保部门测定:小镇街道的声响为90分贝,降水pH为6.5,河水中

含氧量为2 mg/mL。请回答: (1)该镇受到的污染有_______________。 (2)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取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____________经保温1 h时,水样仍为蓝色,则该厂排放水是否为污染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治理小镇环境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指导:从材料看该镇受到的污染是噪音污染和水污染;为调查污染源,从某厂取得排放水水样,放置一天后,加入亚甲基蓝溶液,保温1 h后,水样仍为蓝色,说明该厂的排水不是污染源。治理小镇污染最根本的措施是严格控制污染源。 答案:(1)噪音污染、水污染?(2)亚甲基蓝溶液不是??(3)严格控制污染源 例3.人类的生存环境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污染已达到空前严重的地步。据统计,建一个100万千瓦的煤电站,每年给大气带来6 000吨飞尘、800万吨CO2、4万吨SO2、1万吨氮氧化物。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1)工业“三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人类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 )

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成功案例分析

PPP项目成功案例择抄 首个生态修复类-镜湖生态区PPP项目案例 城市入口是城市的门户,是城市与外部环境的连结点,是人流与物流的必经通道,一个良好的城市出入口代表了城市的形象,展示了城市的品味,提升了市民生活品质。镜湖生态区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政府与蒙草共同打造的一张生态名片,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生态修复类PPP项目,将生态修复与新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化城市门户形象,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效果。 一、项目概述及分析 1.区位优势:位居城市入口。“巴彦淖尔”在蒙语的意思里指富饶的湖泊,境内湖泊、水库密布,有大小湖泊300多个。丰富的水资源使其成为全国著名的商品粮油糖生产基地与瓜果之乡。在众多湖泊之中,位于巴彦淖尔市临河高速收费站南侧、距临河城区北9公里处的镜湖,有着城市入口的特殊区位优势。 2.周边环境:西临沙漠北向田。镜湖南部是绿色的草原,西部是三千亩连绵起伏的沙漠,北面是农田,80万平方米平静的湖面居中,良好的周边环境使其具备了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的条件。

3.面临的困境 (1) 土地盐碱化严重。由于巴彦淖尔地区热量丰富、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加之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河套灌区灌排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项目局部区域土壤盐碱化严重,无法满足苗木的正常生长需要。 (2) 植被种类单一。区域内大面积种植乔木,植被种类单一且并列种植在道路两旁,缺乏景观设计的美感与活力。 (3) 区域功能单一。原本区域内只是单纯的栽植树木与铺设道路,没有使交通动线与自然景观有效互通结合,形成即具有观赏性有具功能性的景观园区。 针对镜湖区域存在的问题,结合地区内的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蒙草团队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合理利用原有园区建设基础上,对镜湖区域进行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 二、设计策略 1.定位。蒙草设计院团队将镜湖生态区定义为“巴彦淖尔生态入口+市民休闲生态空间"。

有关一些绿色生态建筑的案例

上海市?绿地集团总部大楼 开发单位:上海绿地(集团)有限公司 获奖奖项:2009年度第3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绿色建筑三星级★★★、美国LEED-CS 金奖 项目概述:上海绿地集团总部大楼位于上海卢湾区南端黄浦江畔,占地面积8681平方米,大楼地上5层,地下3层。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1-3层商业,4-5层是集团总部办公。项目定位为绿地集团的世博“企业馆”、临近世博会的滨江建筑艺术精品和环境友好型建筑,体现绿色建筑理念。 项目特点: ■ 综合建筑遮阳系统 ■ 高效地源热泵系统 ■ 断热铝合金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 ■ 雨水中水综合处理系统 ■ 绿色节能照明系统 ■ 生态中庭设计 ■ 自然采光设计 ■ 自然通风设计 ■ 室外透水地面 ■ 新风自控系统 ■ 个性化地送风系统 ■ 屋顶花园设计 ■ 行为节能系统

■ 实时监测展示系统 重庆市?节能示范中心 开发单位:重庆市建委、科委 设计目标:国内领先、西部第一的绿色、低碳、智能化未来建筑 认证等级:绿色建筑三星级★★★ 项目概况:“重庆?未来建筑示范中心”作为重庆市节能示范项目,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西部第一的绿色、低碳、智能化未来建筑,其建设成果及经验将在重庆今后的建筑中进行推广应用,项目须通过国家绿色建筑三星级设计评价标识评审。总用地约3500平方米,可建面积约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4000平方米,建设总投资控制在2500万元内。 陕西省?绿地西安绿色科技馆 开发单位:上海绿地集团浐霸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概述:项目位于西安浐灞生态区,是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绿地集团低碳展示馆。建筑总用地面积102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66平方米, 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726平方米, 容积率0.71。主要功能为:展示、接待(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