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钢高炉水系统优化节能改造

合集下载

浅谈莱钢炼铁系统技术进步

浅谈莱钢炼铁系统技术进步
维普资讯
第2卷 第2 9 期
20 0 7年 4月
山 东 冶 金
S a d n Meal r y hnog tl g u
Vo.9. . 1 2 No2 Api 0 r 2 07 l

生产 技 术 ・
浅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钢炼铁 系统 技术进步
郭怀 功 , 李海 霞
表 4 2 0 、0 6年球 团主 要技 术 经济 指标 % 0 52 0
铁 产 量 达 8 3万 t 8 。
关键词 : 炼铁系统 ; 技术进步 ; 精料 ; 工艺结构 ; 标准化操作
中图分类号 :F T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4 4 2 (0 70 — 01- 3 10 - 6 0 2 0 )2 0 6 0
1 概

生产能力大幅提高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取得了进
表 2 2 0 、 0 6年烧 结矿 主要技 术经 济指 标 0 520
对进 厂洗 精煤 的质量 严格要 求 , 根据 市场 变化 ,
在保 证 焦炭质 量 的前 提下 , 时调整 配煤 结构 , 料 及 原
部 门按 配煤 比均衡 进煤 ,保证煤 场贮 有 的单种煤 满
足 当前 配煤 比用 量 。 0 5年莱 钢焦化 厂 1干熄 焦装 20
置投 运后 , 炭质量 大 幅提高 , 柏稳定 在 8 %以上 , 焦 M 6 焦炭 热态强 度 明显 改善 , 炭反 应性 在 2%左 右 , 焦 8 反 应 后强 度 达 到 6%以上 ( 0 见表 3 , )基本 满足 了两 座
18 m 高炉 的需求 。 80 3
表 3 2 0 、 0 6年 焦炭 主要 技术 经济 指标 % 0 52 0 指标 20 0 5年 20 06年 1一 焦炉 5、 ・ 焦 炉 1~ 焦炉 5、 新 1 焦炉 、

2#1080m3高炉除尘技术改造实践

2#1080m3高炉除尘技术改造实践

安装 方式 位 于箱体 内部 ,无法 焊 接 ,导 致汽 包不能
保压 ,喷吹效果差。本次改造在原有箱体基础上 ,
对 除尘 器 箱 体 顶 部 盖 板 整 体 改 造 ,保 证 5 的 坡 % 度 ;将 箱体 盖板 外 沿 抬 高 至 5(1 3 ,对 箱 体 盖 板 进 1 1 行 整形 ,保 证密 封 良好 ,降低漏 风率 ;将 汽包整 体 抬 高至 箱体 顶部 ,更换 漏气 汽包 ,并 对相 应 的管 道
于除尘器漏风率高、除尘捕集点设置不当、系统管
网布局不合理等原因 ,出铁场粉尘浓度超标严重 , 现 场环 境 十分 恶劣 。
1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1 除 尘捕集 点 设 置 、安装 不 合 理 。 主要 是 铁 )
口顶吸罩捕集面积较小 ;铁 口无侧吸 ;流铁沟无烟 尘 捕集 装 置 。
进行 盲死 ,没有 对 管路布 置进 行改 动 ,因此造 成除 尘管 网走 线 曲折 、弯头过 多 ,从 吸尘 点到 箱体 入 口 的 主管道 处 的 9 。 头 多达 6个 ,系统 阻力 大 ,影 0弯
响除 尘效果 。
原 管 道设计 如 图 1 所示 。
70 除尘嚣 10 接 2 高炉出铁口顶吸罩管道
用 高炉 大修 机会 ,对 出铁 场 除尘 管 网进 行 了系统优化 改造 ,降低 了系统 阻力 和漏风 率 ,除 尘
效 果得 到 明显 改善 。
关 键词 :高炉 出铁 场 除 尘 管道
0 前 言
莱 钢 股份炼 铁 厂 21 8 高炉 出铁 场除 尘器 0m。 0 最 初是 供 1、2两 座高 炉 出铁场使 用 ,除尘 效 果较 差 ,2 0 04年将 其 改 为 2 高 炉炉 前 除尘 专 用 。但 由

一级供水在高炉高压水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一级供水在高炉高压水系统中的应用实践

来处理故障或进行改造 ; 系统较为脆弱 , 一旦出现停 电等应急状态, 影响高炉供水的隐患较大。 13 水 量 、 力无 法满足 高炉高标 准 的生产 需要 . 压
作者简介 : 孙瑞瑞(9 5 , , 0 年毕业于兰州交通大学给水排 18 一) 女 2 5 0
水工程专业。现为股份炼铁厂助理 工程师 , 主要从 事给水排水工 艺
生。
进入平流式沉淀池沉淀 , 冷却 、 沉淀后 流 回 1 吸水
池, 经水 泵加 压后进 入循环水 管 网。
1 问题 分 析
11 二级 加压供 水效 率明显 较低 . 由于 1泵 房 的高位 水池 稳 压作 用 , 造成 一 级 供
2 改 造 实 施
利 用高 炉 中修 、 大修 的机会 , 分别对 7 0区域 高 5
莱钢 科技
21 0 0年 4月

级 供 水在 高炉 高压 水 系统 中的应 用 实践
孙瑞瑞 张亚宇 , , 孔祥伟
( 1炼铁厂 ; 2建 安分公 司)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要: 主要 对原 有 高压 水 系统 二级 加 压供 水 方式 的缺 陷进 行分 析 , 用 一级 供 水 的供 水 方 应
式, 系统投运与 日 在 常运行过程 中, 逐步探 索和完善 系统调节方式, 促进 系统优化运行。从制 约软水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多方面因素考虑 , 对现有 7 0区域的软水泵房进行相应的改造, 5 实 现了软水 系 统的安全、 稳定运行 , 为高炉生产提供 可靠的保障。
水的效率较低 , 而当前 1泵房内常压泵的效率最高
在 7% 左右 , 5 高炉 增压 泵 的 效率 也 只 有 6 % , 得 0 使 水 泵 的总体 效 率 最 高 不 超 过 7 % , 费 了大 量 电 0 耗 能, 系统效 率不 高。

加热炉炉门提升系统优化改造

加热炉炉门提升系统优化改造
_ + 进 入加 热炉 _ + 在 炉 中加 热 到 一定 温 度 经 过 热
送辊道 粗轧机轧制 热卷箱 精轧轧 制一层 流 冷却一卷取机卷取成 品。坯料在进 出加 热炉的阶 段 ,如何进 出方便并且加热炉节能高效 ,炉 门运
行 状态 是关 键 一环 。就加 热炉 炉 门提 升 系 统 而 言 ,
2 0 1 3年第 2期
No . 2,2 0 1 3
九江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 o u mM o f j i 6i a n g U n i v e m i  ̄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i t o n )
( 总第 1 0 1 期) ( S u m N o . 1 0 1 )
两 个 吊点 ,每 个 吊点 通 过 连 接接 手 和横 梁上 的 挂
和液压缸连接。在现场安ຫໍສະໝຸດ 和使用 的过程 中,横 梁 上方 的 3根 链 的底 部 挂 点 中心 不 在 同一 个 平 面
上机率大 ,由于受热 和磨损 的不 同,也容易造成 链条挂点中心不在同一个水平 面上 ,导致横梁 变
形。
钩连接 。通过控 制横梁上下移动 ,实现炉 门的上 下打开和关闭 。通过 近几年的运行 ,多次 出现了 横梁吊鼻、炉 门连接 接手 、接手 螺栓 等被 烧损 ,
图 I 改造前炉门提升结构示意 图
收 稿 日期 :2 0 1 3— 3—1 9
通讯作者 :王效 强 ( 1 9 6 4 一) ,莱钢板带厂机动科 工程 师 ,从事机械设备 管理 工作 。E m m l : 4 6 1 2 1 2 8 2 9 @q q . c o n r 。
如 图 1所 示 ,未 改 造 前 的炉 门 提 升 结 构 是 两 扇 炉 门 同时 吊装 在 一 根 长横 梁 下 ,横 梁 通 过 3根 链 条连 接 在 炉 门底 部 的 拉 杆 上 ,拉 杆 通 过 板 式 链

工业以太网在高炉除尘系统改造优化中的应用

工业以太网在高炉除尘系统改造优化中的应用

工业以太网在高炉除尘系统改造优化中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工业以太网在高炉除尘系统改造优化中的应用情况。

通过对原自控系统及网络进行改造优化,实现了除尘设备区域性集中监控管理,减少维护量,提高控制水平,满足生产需要。

关键词:工业以太网高炉除尘系统环保节能1、概述高炉除尘系统污染源分散、污染范围广。

高炉出铁时烟尘主要由出铁口、铁水罐等部位产生,而且烟尘产生的部位均在人员呼吸带以下,直接影响人员的健康。

高炉出铁场的烟尘大,一般每冶炼一吨铁水可产生2.5kg烟尘,烟尘量大、颗粒细,对周围影响范围广,其毒性可影响到人的肺部。

矿槽槽上槽下备料运料会产生大量烟尘,现场环境恶劣同样严重危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对除尘的远程自动化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做到完全自动控制。

去年新上了铸铁机项目,立即把铸铁机除尘项目跟上,力争做到无污染,零排放。

莱钢型钢炼铁厂高炉区域除尘系统由10套子系统组成,其中包括:1#高炉出铁厂除尘、1#高炉罐位除尘、1#高炉矿槽除尘、2#高炉出铁厂除尘、2#高炉罐位除尘、2#高炉矿槽除尘、3#高炉出铁厂除尘、3#高炉罐位除尘、3#高炉矿槽除尘、铸铁机除尘。

因项目分期投产,区域分散,控制相对独立,各区域均需安排专人职守,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而且监控手段落后,依靠人工定期巡检,职工劳动强度大,不利于设备可靠、稳定运行。

同时,在发生自控系统设备故障的时候,不容易查找和处理故障,除尘效率不高。

高炉区域除尘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网联网控制后,提高了除尘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2、改造优化方案实施2.1 仪表系统莱钢1#高炉由于投产最早,配套使用的出铁厂和矿槽除尘中很多重要仪表信号如风机轴承振动,电机轴瓦进油压力,除尘器压差等都没有进入PLC系统,2#高炉除尘系统有一些重要信号如风机风门的开度及反馈由二次仪表显示与控制,为实现除尘操作的主控室集中控制,必须将参与控制的仪表信号及监控系统全部引入主控室,使风机的操作启停与转速调节,主阀的开关、风门的调节都实现主控室远程控制,并且监控风机运行电流及频率、振动、风机电机轴承温度,电机定子温度、布袋压差、进出入口温度、压缩空气压力等参数。

山东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山东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山东金属学会2014年10月钢铁产业是我省优势传统产业之一,为加快推进我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我省钢铁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013年,全省钢铁产业规模以上企业946家,从业人员30万人。

其中钢铁联合企业19家,22个生产单元,分布在莱芜、日照、济南、淄博、滨州、潍坊、临沂、德州、青岛等11个市,形成了从矿业采选、原燃料加工、钢铁冶炼到压延加工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2013年,全省生产铁矿石原矿2153万吨,耐火制品412万吨,铁合金148万吨,焦炭4317万吨,生铁6580万吨,粗钢6767万吨,钢材8109万吨。

耐火制品、焦炭、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在全国均列第3位,铁矿石和铁合金产量列第9、10位。

全国前10家钢铁企业集中度为39.4%,我省前2家(10%)钢铁企业集中度为52.4%,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

全国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0.82%,我省粗钢产能利用率为74.47%,高于全国3.65个百分点。

(二)工艺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2013年,全省拥有炼铁高炉91座,产能8505万吨。

其中:<1000m3高炉49座,比2009年减少12座,占总产能的38.48%,比2009年降低9.71个百分点;≥1000m3的高炉42座,占总产能61.52%。

炼钢转炉和电炉83座,产能9086万吨。

其中:<100吨的转炉43座,占转炉钢产能的46.03%;≥100吨的转炉28座,占转炉钢产能53.97%。

<50吨的电炉2座,占电炉钢产能9.82%;≥50吨电炉10座,占电炉钢产能90.18%。

经过近几年工艺装备结构调整,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冶炼装备向大型化发展,国内先进水平以上的高炉占60.43%,转炉占50.80%,电炉占44.65%。

(三)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我省中高端产品如管线钢、汽车用钢、不锈钢等品种从无到有,数量逐年增加。

菜钢8m^2竖炉齿辊卸料装置优化改造实践

菜钢8m^2竖炉齿辊卸料装置优化改造实践

结 构形 式 , 辊身 由4 5 钢 热轧厚壁无缝管加 工 , 表面堆焊 , 并加 强密封 ; 静辊也采用厚 钢板冲压焊接表 面堆焊的方式 。改 进 后卸料装置使用寿命 由6 个月提高到 2 4 个 月以上 , 检修周期 由2 个月延长到 6 个月 , 年降低备件费用 1 8 0 万元。
关键词 : 竖炉 ; 齿辊 ; 卸料装置 ; 动辊 ; 静辊 ; 表面堆焊 中图分类 号: T F 3 2 5 .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4 6 2 0 ( 2 0 1 3 ) 0 3 — 0 0 3 6 — 0 2
( 共1 0 片) , 将 齿 片套 在锻 造 的动 辊芯 上 , 二 者用 机 械法结 合 。
传动 系统组成 , 结构 如图 1 所示 。
图 1 齿 辊 卸 料 装 置 结 构
4 5 钢 锻造芯 轴 , 避 免 了铸 造件 容易产 生 裂纹导 致冷 却 水泄 漏 的缺 点 。工 作部 分 采用 高 G r 、 N i 、 Mo 耐 热耐 磨 合金 , 避 免 了动 辊工 作 面 耐热 性 、 耐磨 性
1 ) 第 一 阶段 采 用 内外 分 离 、 物 理 结 合 的方 法 。 原 齿 辊是整 体铸 造 、 中间预 留空腔 通冷 却水 的结 构 形式 , 增加 C r 、 N i 等合 金元 素可增 加 材质 的耐热 、 耐 磨性 , 但会 降低 动辊 的韧性 , 易 造成 热 裂 漏水 。改 造思 路 是 将 与高 温 球 团矿 直 接 接触 的部 分 和动 辊 的支 撑 、 通 水 冷却 部 分 分开 , 即将 起 到 支撑 冷 却 的 芯部 采用 韧性 较好 的 4 5 钢 锻造 , 再 用耐 高 温 、 耐 磨 的材质 C r 2 5 N i 2 0 Mo 2 铸造成厚度 为 8 0 m m的 齿 片

提升莱钢265m2烧结系统混合料温度的实践

提升莱钢265m2烧结系统混合料温度的实践

提升莱钢265m2烧结系统混合料温度的实践【摘要】为了满足混合料料温的需要,莱钢265m2烧结系统通过增设热水预热混合料设施,减轻烧结过程中冷凝与过湿的影响,有效改善了烧结混匀料的透气性,对降低燃耗、提高产量效果明显。

【关键词】混匀料;料温;预热0 前言提升混合料原始料温是改善烧结透气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即将料温提高到露点以上,可以显著减少料层中水汽冷凝而减少过湿现象。

预热混合料方法有热返矿预热混合料、蒸汽预热混合料、生石灰预热混合料、热水预热混合料等[1]。

其中蒸汽预热混合料和生石灰预热混合料被我厂广泛使用,但随着入厂原料的日益复杂,固有的预热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料温提升的需要。

为此,我厂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施了运用热水预热混合料提升料温的工艺优化实践。

1 二次混合机预热工艺及现状莱钢265m2烧结系统为提高混合料温度,现从二次混合机筒体内直接通入蒸汽,其来源主要是由烧结余热产生的蒸汽和热电厂外部蒸汽两部分构成。

现双期265m2烧结系统二次混合机蒸汽温度180℃,压力0.12-0.2MPa,冬季每小时用量15T左右,其他季节10 T左右,从使用数据显示,直接通入蒸汽提高料温的方式热交换利用系数低,造成大量能源流失,且蒸汽在冷凝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分,影响造成混合料水分含量,造成烧结生产波动,加之在余热发电项目投产后,蒸汽来源不足,对烧结混合料温度的提高形成制约。

2 热水配加控制优化方案混合料在混匀过程中,需要在混合机内加水润湿,以增强混匀制粒效果,改善烧结物料的透气性。

由于余热发电循环水温度较高(日常运行温度在50℃左右),将循环水部分用于双期混合机内水分添加,辅以蒸汽加热提高水温,可提高混合料料温,减轻烧结过程中冷凝与过湿的影响,起到降低燃耗、提高产量的效果。

在双期二次混合机厂房外各建一蓄水池,将余热发电的循环水引入蓄水池,并将蒸汽管道引至蓄水池内进行热交换(蒸汽利用率提高),产生的热水分别打往双期一次、二次混合机内,实现料温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压供水 系统 , 常压供水主要 冷却 用 水 。部 分 常压水 经 高 炉炉 基 处增 压 泵加 压 形成 高 压 供水 系统 , 高压 供 水 主 要 负 责各 高 炉 风 口小 套 冷 却 用 水。整个供水 系统存在工艺技术落后 、 水泵效率 低、 能耗 高 , 利 于企业 可持 续发 展 。针对 上 述 问 不 题, 对高炉水 系统进行 了节能攻关 改造 , 实现了高 炉水系统设备高效节能运行 , 年经济效益达 到50 3
万元 。
增压泵房 的二 次加压供给形式 , 无法提高高压水 流量 , 使 风 口小 套冷 却 效 果差 , 响 风 口小 套使 致 影 用 寿命 。改 造 前水 系统 工艺 流 程及 设 备 明细 分别
见 图 1表 1 、 。

图 1 改造前水系统流程
表 1 改造前设备 明细
2 改造前 存在 问题 21 供 水设备 备 用能 力不足 .
22 二 次加压 供 水 隐患 多 .
高炉 高 压水 是 由常 压 水经 常 压 环形 供水 管 网 后 进 入 各 高 炉 侧 增 压 泵 房 , 过 二 次 加 压 后 供 各 经
高炉风 口小套冷却使用的 , 供水路程长、 隐患多。 () 1 高压水 系统二次加压的供水方式效率低, 只有不 到 6 %, 0 不利 于企业 节 能发展 ; () 2 增压泵房空间较小 , 正常改造和检修难度 大; () 座 高 炉 的增 压 泵 房均 在 高 炉 的炉 基 处 , 34 由于高炉炉基 处煤气浓度有 时较大 , 威胁员工的 生命 安全 ;

23 水 沟 过 水 能 力 , .排 J 、
1 号炉的部分常压水是通过其东侧排水沟 ~3
46一
技术改造与改进
回到泵 房循环 利用 的 , 在 以下 问题 : 存 () 水 沟 堵 塞 损 坏 严 重 , 水 能 力 明显 减 1排 过
第 2 卷2 1年第 3 ( 8 00 期 总第 17 4 期)
技术改造与改进
第 2 卷 2l ̄ 8 oo
3 总第 17 ) 期( 4期
菜钢高炉水 系统优化节能改造
蒋彦 刚 ’ 王晔 霞 田庆 元 ’ 孙学 军 (. 钢炼 铁厂 2莱钢 炼钢 厂 莱芜 2 10 ) 1 莱 . 7 4 1

展。

针对 高炉水 系统缺乏 统一的总体规 划及 布局不合理 、 能耗 高的问题 , 对高炉水 系统进行 了更新 改
小, 曾多次导致高炉净环水系统跑水无法正常补 水 , 胁 高炉正 常生 产 ; 威 ( ) 水 沟溢 流 水 流 向火 车 道 , 2排 造成 火 车 道淹 没 的现 象 时常发 生 , 胁火 车 的安 全行驶 ; 威 () 3 高炉检修调节循环量时 , 容易造成排水沟 溢流 , 炉 回水 得不 到 全部 回收利 用 , 成 水资 源 高 造
造, 合理优化 工艺流程 , 实现 了高炉水 系统 节能运行 , 降低 了运行 成本 , 高了经 济效 益, 提 促进 了企业 的可持续发
关键 词 高 炉 循 环水 水泵 流 量
1 前言
() 4 长期 以来高 压水 系统 的运行 , 直受 限于 一
莱 钢 高炉 水 系 统 是 指 老 区 4 高 炉 的 常 压及 座
浪费 。 3 改造 措施
图 2 改造后水系统流程
表 2 改造后设备 明细
() 1供水泵改型更换 : 根据系统供水能力不足 的现状 , 综合考虑影响高炉用水 的各种 因素 , 确定 正常及应急状态下所需 的冷却水量 , 改型更换原 有的5 台供 水泵 。增 加 了 系统 的备用 能力 , 高 了 提 供水 系统的流量调节能力 , 使水泵 在正常生产状 态下有 了检修 的机 会和可能 , 高了供水 的可靠性 。 提 在 统 筹 考虑 水 泵 扩容 的 同 时 , 原 有 上 塔 冷 对 却水 泵 进 行 优 化 。原 有 上 塔 冷却 水 泵 数 量 多 、 占 地空间大 , 但水泵流量小 , 可调节 能力相对较小 。 此次改造将原有 6 台冷却水泵更换 为 3 台大流量 冷却水泵 , 提高了设备长期运行 的可靠性 , 同时还 可 以根 据 系统 运 行 情 况 的变 化 , 时 对 水 泵运 行 及 数 量 进 行 调 节 , 证 了系 统 水 量 的 平 衡 。有 效 地 保 降 低 了 高 炉 因动 力 系统 故 障 造 成 的高 炉 休 风 率 , 提高 了企业 的经 济效 益 。 ( )高压水 系 统独 立 改造 : 2 利用 1 高炉 大修 号 的机 会 , 建 冷水 池 1 , 池 底部 增设 西l0 mm 新 座 水 O0 的连通管 , 利用原有冷却塔 , 单独安装 5 台立式多 级供 水泵 , 台冷却水泵作 为一个独立 的冷却系 3 统。取消原 1 号炉炉基处增压泵房 , 实现高炉高压 水系统一级供水 , 极大地提高 了高压水系统运行 效率 及稳 定性 。 利用 3 号高 炉大 修 的机会 , 消 炉基 处增 压泵 取 房, 3 将 号高 炉 的高 压水 系统 进行 一 级独立 供 水改 造 , 1 高 炉高 压水 系统共 用 1 水池 。将 冷 水 与 号 个 池上 部 封 盖 , 在其 上 部 安 装 冷 却 塔 1 , l 并 座 在 号 高 炉 供 水 泵 西 侧 安 装 3 高 炉 的 5台立 式 多 级 供 号 水泵 , 利用 回水余压直接进冷却塔冷却 。由于与 l 号 炉共 用 1 水 池 , 座 因此 实 现 了 2 系 统 共 用 1 个 个 冷却塔冷却 , 使冷却塔利用效率提高 , 保证了2 座 冷却塔的在线及离线检修。一级供水还可减少二 次加压电能浪费现象 。改造后水 系统工艺流程及 设备 明细 分别见 图 2 表 2 、 。
由于各高炉不断扩容 大修 、 提高高炉冶炼强 度, 使高炉热负荷增加 , 循环水量增加 , 但泵房 内 的所有泵组均安装投用于2 世纪 7 年代 , 0 0 水泵老 化, 安全运行性能大大减弱且超 负荷运行 。高炉 常 压 及 高 压 供 水 循 环 量 由 原 来 约 10m ̄ 至 50 / h升 4 0m/, 00 。 只好将备用设备用于正常生产。致使水 h 泵 出 了故 障 也无 法 停水 、 机 离线 检 修维 护 , 成 停 形 恶性循环 。高炉 因动力系统故障休 风率增 高 , 严 重威胁高炉的安全稳定运行 , 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