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总结(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学总结(12)

第十二章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一:基本概念

概念:外来抗原进入机体后,诱导抗原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称为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应答的过程随刺激机体的抗原种类不同而各异。在TD抗原刺激下,B细胞应答依赖Th细胞辅助(通常为Th2细胞);在TI抗原刺激下,B细胞可直接产生应答。

参与细胞:

抗体产生细胞:B1, B2;

多数情况下需要Th细胞辅助。

发生部位:淋巴结、脾脏、粘膜下淋巴组织。

TI抗原和TD抗原

TI Antigen and TD Antigen

TI 抗原:不依赖Th细胞即产生抗体;

TI-1:高浓度时,同时与BCR和丝裂原受体结合;

TI-2:适当间隔、高度重复的B细胞表位,造成BCR交联。

TD抗原:产生抗体时,依赖Th细胞帮助。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应答

一、B细胞应答的诱导

1. 特异性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细胞针对TD抗原的应答需抗原特异性T细胞辅助

(1)BCR识别抗原的特点

与TCR不同,BCR分子可变区识别天然抗原表位,无需APC对抗原的处理和递呈,亦无MHC限制性。虽然抗原特异性B细胞与Th细胞识别所识别的表位不同,但二者需识别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才能相互作用。

BCR识别抗原对B细胞激活的生物学意义:

①BCR特异性结合抗原,向B细胞内传递抗原刺激信号,启动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

②BCR特异性结合抗原,通过内化作用将其摄入胞内,并将抗原降解为肽段,形成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物,供抗原特异性Th细胞识别,由此获得Th细胞辅助。

(2)B细胞和Th细胞的联合识别

Th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前题是:Th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肽须来自被B细胞识别并内化和提呈的抗原,亦即二者须同时识别同一抗原的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此现象被称为“联合识别”。

二、特异性B细胞的活化、增殖

B细胞活化也需要双信号的刺激,也需要细胞因子的参与

1. 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

(1)B细胞激活的第一信号

BCR与特异性抗原表位结合,启动第一信号,并由Ig /Ig 将信号传入B细胞内。由CD21、CD19和CD18组成B细胞表面共受体,参与第一信号的形成。补体受体CD21与附着于抗原(或抗原-抗体复合体)的C3d结合,而BCR与抗原结合,借此介导BCR供受体复合物与BCR交联,增强BCR识别抗原的信号转导。

(2)B细胞激活的共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B细胞激活依赖Th细胞辅助,通过B细胞与Th细胞间的相互作用,B细胞获得活化必需的共刺激信号。效应Th细胞识别B细胞递呈的特异性抗原,诱导表达多种膜分子,其中最重要者为CD40L。Th细胞表面CD40L可与B细胞表面CD40结合,向B细胞提供共刺激信号,促进B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上调B细胞表达B7分子,以增强B细胞对Th细胞的激活作用;促进生发中心发育及抗体类别转换。

2.细胞因子参与B细胞活化与增殖

活化B细胞表面--多种细胞因子受体,接受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刺激。如:IL-1、IL-4

可促进B细胞活化;Th细胞的IL-2、IL-4和IL-5促进B细胞增殖;IL-4、IL-5、IL-6等促进B细胞分化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

Th细胞分泌非特异性细胞因子仅选择性作用于与Th细胞接触的特异性B细胞,机制为:①Th细胞骨架系统和分泌装置向细胞接触部位发生极化;②Th和B细胞接触处也形成免疫突触,使Th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被限制在狭小空间;③活化的B细胞高表达相应细胞因子受体,可接受细胞因子刺激。

巨噬细胞分泌的IL-1和Th2细胞分泌的IL-4等细胞因子也参与B细胞活化,诱导B细胞依次表达IL-2R及其他细胞因子受体,与Th细胞分泌的相应细胞因子发生反应。细胞因子的参与是B细胞充分活化和增殖的必要条件。

3.活化B细胞的转归

①一部分活化的B细胞迁移至淋巴组织髓质,继续增殖、分化为浆细胞(pIasma ceII,PC)(多在2周内凋亡),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而发挥即刻防御作用;

②另一部分活化的B细胞迁移至附近的B细胞区(即初级淋巴滤泡),继续增殖并形成生发中心(次级淋巴滤泡),在初次应答后期、慢性感染或再次感染中发挥作用。

B细胞在生发中心经历上述增殖、突变过程,可分化为两类细胞:

(1)浆细胞(plasma cell,PC):可高效合成、分泌抗体,成为长时间、持续性提供高亲和力抗体的来源。

(2)记忆性B细胞(memory B cell) :生发中心的部分B细胞可分化为记忆性B 细胞,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第二节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

初次应答:机体初次接受适量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相对较长的潜伏期后产生抗体,在血清中出现含量较低、持续时间较短、以IgM为主、亲和力较低的抗体。

再次应答:初次应答后,当抗体下降并恢复正常时,再用相同的抗原进行免疫,则抗体产生的潜伏期明显缩短,抗体含量明显上升,且维持时间更为长久,以IgG为主、抗体的亲和力较高,也叫回忆应答。

一、初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

机体初次接触适量Ag刺激,需7-10天出现血清Ab。

特点:①潜伏期长(1—2周),Ab产生慢

②IgM为主亲和力低

③产量低,维持时间短

二、再次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特征

初次应答后,数日至数年,机体再次接触相同Ag所出现的抗体应答。

一特异性回忆反应

特点:①潜伏期短(2—3天),Ab产生快

②IgG为主,亲和力高

③产量高,维持时间长

第三节、B细胞对TI抗原的应答

此类抗原(如细菌荚膜多糖)含高密度重复性表位,可与成熟的特异性B细胞BCR广泛交联。主要包含细菌多糖、脂多糖。

特点:不易降解、激活初始B细胞无需T细胞辅助。

根据激活B细胞方式的不同,可将TI抗原分为TI-1和TI-2。

TI-1型抗原:

含有两种分子结构,即特异性抗原决定基部分和B细胞有丝分裂原两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同BCR结合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第二部分同B细胞上的丝裂原受体结合提供第二信号;

TI-2型抗原:

表面具有众多重复排列的相同抗原决定基,没有有丝分裂原部分,但它在体内不易降解,因此呈线性排列的结构可同BCR持久交联并长期提供B细胞的活化信号,最终使B 细胞活化。

第四节B细胞应答的效应

1. 中和作用

(1)中和毒素具有此中和作用的抗体称为中和抗体。(2)中和病原体

2. 免疫调理作用

IgG、IgA抗体借助其Fab段与病原体结合,借助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FcR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此效应即抗体介导的调理作用。

3. 激活补体

IgG和IgM类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从而发

挥补体介导的杀菌、溶菌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