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光功率发射和耦合

合集下载

第5章 无源光器件和WDM技术

第5章 无源光器件和WDM技术
l cos 2 l AB BC l 2l cos cos cos
相位差为

2 l n

当相位差为2的整数倍时,所有的透射波 同相相长,形成强的输出光束,对应的透 射波长为 2nl cos
T
m
m = 1,2,3,…
5.3.6 光栅
光栅形状
基本的光栅方程可以表示为 k b(sin in sin d ) k = 1,2,3,…
非线性环路镜的典型结构
输出光功率随输入功率的变化
非线性环路镜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 实现不同的目的,下图为改进的非线性环路 镜
非线性环路镜可以用于不同的系统中,实 现不同的目的 下图为NOLM可以作为一个光逻辑与门, 在光时分复用(OTDM)系统中实现解复 用的功能
5.3 光学无源器件
5.3.1 偏振分束器
33阵列阵列波导光栅型复波导光栅型复用用解复用器解复用器阵列波导光栅型arrayedwavequidegratingawg复用解复用器的原理结构和输出特性随着复用波长数的不断增加一种称为波长交织器的复用解复用器问世这种器件是一种梳状滤波器可以对信号的频谱进行梳理和交织也称为光数字波分复用器5555光开关是构成光网络中光交叉连接oxc和光分插复用oadm设备的核心器件也是光网络实现保护倒换的必需器件其主要性能除了插入损耗隔离度开关速度和偏振敏感性等外还有消光比和阻塞性质消光比是指开关on和off时输出功率之比常用db表示阻塞性质是指任一输入端的信号能否在任意时刻接通到任意输出端的性质55
5.5 光 开 关
光开关是构成光网络中光交叉连接(OXC) 和光分插复用(OADM)设备的核心器件, 也是光网络实现保护倒换的必需器件,其 主要性能除了插入损耗、隔离度、开关速 度和偏振敏感性等外,还有消光比和阻塞 性质 消光比是指开关on和off时输出功率之比 (常用dB表示),阻塞性质是指任一输入 端的信号能否在任意时刻接通到任意输出 端的性质

005-激光器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005-激光器驱动电路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B: 在任何工作状态下,对电路的供电电流都是稳定的, 减少由于供电电流不稳定带来的问题;
C: 对调制电流的控制,可以通过控制电流元的电路完 成,简单可靠,注意,我们对激光管的调制,关注的要 点都是电流;
9
调制电路:假负载的作用
假负载(DUMMY LOAD)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差分电流驱动电路的两端的负 载一致,稳定工作; 假负载可以用一个二极管+电阻来模拟激光管,也可以简单的用一个电阻 来模拟激光管,甚至有时候被直接连接到VCC 这几种用法在实际的设计中,都有会看到;
23
自动功率控制电路:APC电路的重要性
根本的原因:激光器有明显的温度特性,并且会明显的老化; APC电路的基本原理:通过一个几乎没有温度特性、几乎不会老 化、并且和激光器耦合效率非常稳定的光电二极管来监视激光器 的发射光功率,自动调整偏置电流,保持激光器发射光功率稳定 阈值:和温度和工作时间有关系; 发光效率:和温度和工作时间有关系;
31
自动功率控制电路:总结
在通常的生产中,采用SINGLE LOOP的APC环路,加上调制电流温度补 偿机制,基本上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32
激光器EOL指示电路
比较器用于判断APC环路时候已经无法维持发射光功率 EOL:END OF LIFE
33
典型的驱动电路举例:1-2G差分驱动
34
典型的驱动电路举例:10G差分驱动
最基本的道理总结起来: 如果传输介质是均匀的,即阻抗 一致,就不会有反射;
如果终点是开路,会产生一个同 相同幅度的反射波
如果终点是短路,会产生一个反 相同幅度的反射波
13
驱动器和激光管的连接
14
驱动器和激光管的连接
在远端观察到的实际信号

华中科大光纤通信Chapter_5_Lightwave_Systems-2

华中科大光纤通信Chapter_5_Lightwave_Systems-2

光发射机
N
复用器解Biblioteka 用器N光接收机•波长稳定、窄线宽 •高速、小啁啾调制
增益平坦、宽带、较高输出功率
•高灵敏度 •宽动态范围
关键器件与关键技术
复用/解复用器 光发射机 光放大器(EDFA)
关键器件与关键技术
1、复用/解复用器
功用:
在波分复用(WDM)系统中,将不同波长的光 信 号复合注入到一根光纤(复用),或者相反地把复合的 不同波长信号分离开来(解复用) 类型:
DFB-LD组件
温控电路
波长反馈控制
采用介质膜滤波片的波长锁定
温度传感器 激光器管芯 0激光输出
TEC温度控制器
TEC温度 控制电路
V
V 0+ 0-
V
0
0-
0
0+
波长
关键器件与关键技术
复用/解复用器
光发射机
光放大器(EDFA,SOA,RA)
EDFA
Gain Flattening
Passive equalization
Pre-equalize the input signal
Add dopant: fluoride based EDFA
Broadband filter Hybrid pump
Active equalization
PT
Prec
MS CL
f
con
L
P T P rec CL M s

信道总损耗:
系统裕量
CL f L con splice
对发射(发射功率)、传输(传输损耗)和接收(接收灵敏度)进行功率预算
上升时间预算

第五章 集成光无源器件

第五章 集成光无源器件

第五章 集成光无源器件
5.1 基本元件
5.1.1 定向耦合器及分支波导 1、定向耦合器 2、分支波导 5.1.2 透镜 1、模折射率透镜 2、短程透镜 3、折射和衍射微透镜 4、微透镜阵列在集成光学中的应用
5.1.1 定向耦合器及分支波导
目前常用的是光纤耦合器(Coupler)又称分支器(Splitter), 是将光讯号从一条光纤中分至多条光纤中的元件,属於光无源元件领域, 在电信网路、有线电视网路、用户回路系统、区域网路中都会应用到, 与光纤连接器分列无源元件中使用最大项的。 光纤耦合器可分标准耦合器(双分支,单位1×2,亦即将光讯号分 成两个功率)、星状/树状耦合器、以及波长多工器(WDM,若波长属 高密度分出,即波长间距窄,则属於DWDM)。 制作方式则有烧结(Fuse)、微光学式(Micro Optics)、光波导 式(Wave Guide)三种,而以烧结式方法生产占多数(约有90%)
偏振分束器(PBS)
• 作用:用于组合或分开偏振态相互垂直的 TE和TM模式 • 原理:
2、分支(功分)波导
• 零间隙定向耦合 • 过渡锥形波导作用
– 降低反射 – 降低辐射损耗
1:2功分器 锥角~几%---十几% 分支臂夹角同上 波导宽度~几m 损耗~1dB
过渡锥形波导
5.1.2 透镜
傅里叶变换 透镜 聚集成像---聚焦、发散、扩束、准直,, 模折射率透镜 短程透镜 微透镜---直径10m~1mm
5.2.1 电光开关和电光调制器
• 原理---一致 • 区别---光转换速度:开关 ---慢(ms),调制器---快 (ps) • 主要参数 –调制深度(消光比)
I I0 / I0 , I0 Im t I I0 / Im , Im I0

第五章 无源光器件

第五章 无源光器件

∆n( E ) ∝ γE + ξE
2
Optical fib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5-8
γE ξE
2
谱克尔电光效应 γ 线性电光系数 克尔电光效应
ξ二次电光系数
线性电光效应所需的电压比克尔效应要低一些
C.铌酸锂晶体( C.铌酸锂晶体(LiNbo3)的谱克尔效应 铌酸锂晶体
∆n
n n = − ∆η = − γE 2 2
3
3
Optical fib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5-9
Δn(E)也是外加电场的线性函数,当信号电场E改变时,介质 的折射 n(E)也是外加电场的线性函数,当信号电场E改变时, 也是外加电场的线性函数 随之线性变化,从而实现对光的调制。 率n随之线性变化,从而实现对光的调制。 二. 相位调制器
Optical fib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5-1
光无源器件(参见P.57) 第五章 光无源器件(参见 )
第一节 光无源元件的结构形式 第二节 光纤的连接损耗与光纤连接器 第三节 光波导的横向耦合与耦合器 第四节 光调制器 第五节 其他无源器件
Optical fib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5-2
n( E ) =
1 3 n + ∆n = n − rn E 2
当光波通过此晶体时 , 经受的相位变化为 :
ϕ = k 0 n ( E ) L = ϕ (0) − π
rn 3 LE
λ0
L调制器的长度 , λ 0 波长 , ϕ (0) = 2πnL / λ 0 未加电压时的相位 变化
Optical fib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5-11

光子学-第五章-光波导与光纤

光子学-第五章-光波导与光纤
其中 00 c2 0 8.8541012 f / m, 0 4 107 h / m ,
200


/ c2

k
2 0
,
n2 (n为介质折射率)
k 2
200


k
2 0
n2
2019/5/17
3
波导模式
A B coshd
由TE模的第二式得
Hz

ipA exp

p x
d i z
x d
Hz

ipB sinhxexp i z

由 H z的连续性则导出:
pA hBsinhd
x d
从上两式就得到本征值方程: pd hd tanhd (3)
则第一个本征值(TE):h = 1.278 x 106
(m-1), p = 4.239 x 106 (m-1)。
由 2 h2 k02n22 及由此式构成的三角
形可求出:
1 1.4834 10 7(m1 )
另一导模请自行求之。
1 4.92 0
2019/5/17
19
3 非对称波导中的波导模
• 非对称波导 折射率
n2 > n3 > n1,
传播常数 k0n3 k0n2
• TE 简谐模的波动方程为:


2 E y j (x, y, z) 200n j 2 Ey j 0 j = 1,2,3
(7)
• 令 / y 0 , 在 z 方向的波
Eyj (x, z) Eyj (x, z)ei z
F
(ht)

光纤通信课后习题解答第5章光源与光发送机习题解答

光纤通信课后习题解答第5章光源与光发送机习题解答

光纤通信课后习题解答第5章光源与光发送机习题解答98 习题解答1、比较LED 和LD ,并说明各自适应的工作范围。

答:LED 的发射光功率比LD 要小,不适合长距离系统;LED 的光谱宽度比LD 大得多,不适合长距离系统;LED 的调制带宽比LD 小得多,不适合长距离系统;LED 的温度特性比LD 好得多。

所以,LED 适应于短距离小容量光纤通信系统,而LD 适应于长距离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

2、试说明LED 的工作原理。

答:当给LED 外加合适的正向电压时,Pp 结之间的势垒(相对于空穴)和Np 结之间的势垒(相对于电子)降低,大量的空穴和电子分别从P 区扩散到p 区和从N 区扩散到p 区(由于双异质结构,p 区中外来的电子和空穴不会分别扩散到P 区和N 区),在有源区形成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最终克服受激吸收及其它衰减而产生自发辐射的光输出。

3、试说明LD 的工作原理。

答:当给LD 外加适当的正向电压时,由于有源区粒子数的反转分布而首先发生自发辐射现象,那些传播方向与谐振腔高反射率界面垂直的自发辐射光子会在有源层内部边传播、边发生受激辐射放大(其余自发辐射光子均被衰减掉),直至传播到高反射率界面由被反射回有源层,再次向另一个方向传播受激辐射放大。

如此反复,直到放大作用足以克服有源层和高反射率界面的损耗后,就会向高反射率界面外面输出激光。

4、为什么应用单纵模LD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远大于使用LED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答:因为单纵模LD 的谱线宽度比LED 的谱线宽度小得多,单纵模LD 的调制带宽比LED 的调制带宽大得多,所以单纵模LD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远大于使用LED 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

5、若激光物质的禁带宽度为0.8eV 。

试问该激光物质所能辐射的光波长是多少?答:=1.24/0.85=1.55 6、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方式?答: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时,存在自发辐射、受激辐射及受激吸收三种基本过程。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

光电耦合器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Optocoupler)是一种能够将电气信号与光信号进行隔离、耦合、转换的光电器件,它通常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及驱动电路组成。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光电耦合器广泛应用于数字程控系统、微电子线路、电测量和改善系统隔离等领域。

本文将从光电耦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和性能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光电耦合器的结构光电耦合器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输出型光电耦合器和输入型光电耦合器。

输出型光电耦合器由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和输出端组成。

输入型光电耦合器则由输入端、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组成。

输出型光电耦合器:发光二极管通过正向偏置一定电压,使其在正向电压下发出光信号。

而光敏三极管则是在其基底注入正电荷后,即在其发射极和基极之间增加一个反向电压与光电流流经相对应的集电电流。

输出端则是将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作为信号,进行信号隔离和转换。

输入型光电耦合器:输入段的照明器(发光二极管)处于正偏压下,由外界电源向发光二极管注入电流,从而使其发射出一定的光信号。

而光敏三极管则处于反向偏置下,当其光电流增加时,通过反向放大作用,将电流的放大器收集,并将其分配到输出端。

二、光电耦合器的工作原理光电耦合器的原理是通过光信号的转换,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隔离。

它包含两个部分: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

光敏三极管通过接收到的光信号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输出端向外输出。

在输出时,通过封闭驱动电路至光敏三极管的输入端,可以有效地保证电信号不会进入输出端,从而实现信号与环境之间的隔离联系。

三、光电耦合器的分类光电耦合器不仅按照结构分类,还可以按照其工作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工作方式,光电耦合器可以分为直流型、交流型和数码型三种。

直流型光电耦合器:它能正常工作于直流信号的传输,但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相关噪声。

直流型光电耦合器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其具有隔离性能,能够对系统外界的电磁干扰提供较好的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1 n 3.60 1.48 R n n 3.60 1.48 0.174 1
2 2
这相当于17.4%的发射功率反射回光源,与这一R值相对应的 耦合功率由下式给定:
Pcoupled 1 RPemitted
由反射造成的功率损耗为:
P
2p
0

a
0
pr rdrd
NA(0) 1 (r / a) 2 NA(r ) 0
ra ra
假设光纤折射率剖面为抛物线,可以得到P与p(0)的关系为: r 2 2p a pa 2 P p01 rdrd p(0) 0 0 2 a
机械对准误差
由于纤芯尺寸细微,因此很难实现完全精确的机械对准。 由此导致的机械对准误差将成为连接损耗的主要原因。机械损 耗分为三种: (1) 横向 (轴向) 误差 (2) 纵向误差
(3) 角度误差
横向误差—阶跃光纤
阶跃光纤的数值孔径在端面上为常数,因而从一根光纤耦合进 入另一根光纤的光功率正比于两根光纤公共的区域面积:
第五章 光功率发射和耦合
本章内容
光源-光纤的耦合 光纤-光纤的耦合 光纤的连接和光纤连接器
5.1 光源至光纤的功率发射
耦合效率:耦合进光纤的光功率(PF)与光源发射的总功率(Ps) 之比:
PF Ps
那么,我们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耦合效率最高。
光源的辐射角分布 B
能够耦合入纤的光功率取决于光源的辐射角分布 B的定义:单位发射面入射到单位立体角内的光功率 B的单位:平方厘米、单位球面度的瓦特数 (W/cm2· sr) 光源 发射区域
0
0
对于阶跃光纤,其NA是常数,即NA与s和r无关,于是:
PLED ,step p 2 rs2 B0 NA
2
因此:
PLED , step
Ps NA2 , ra 2 a 2 P NA , r a 作业 r s s

LED有一个半径为35 mm的圆形发射区,并且在给定的驱 动电流下,朗伯辐射方向图的轴向发射强度为150W/(cm2· sr) 。对于一根纤芯半径为50 mm,NA = 0.20的光纤,入纤功率为 : 2 2 PLED , step Ps NA p 2 rs2 B0 NA
PM B02
于是,耦合入纤的功率总和不变:
M PM 2pa
2 2 n12 n2 B0
稳态数值孔径
LED发射的光耦合入多模光纤之后,由于非传播模式的能量 衰减,将在开始的~50 m存在注入模式达到稳态的过程。
NAin
NAout
非传播模式的损耗
与轴心夹角大的模式不断损耗
5.2 改善耦合的透镜结构
p 2 0.0035 cm2 150 W / cm2 sr 0.20 0.725m W




2
如果纤芯半径为25 mm,NA = 0.20,入纤功率为:
PLED , step a 2 P ( NA ) r s s 25mm 35mm 0.725m W 0.37m W
1 sin 2 cos2 T B , B0 cos B0 cosL
式中 T 和 L 是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功率分布系数,一般边 发光 LED 的L = 1 而 LD 的 L > 100;T 的值一般较大

半导体激光器在水平方向上 ( = 0) 的半功率光束角度为2 = 10度。因此,根据
ra ra
考虑端面反射的功率耦合
当端面存在反射时,对于垂直的光纤端面,耦合进光纤的功 率由于光的反射将降低一个因子大小:
n1 n R n n 1
2
R为光纤纤芯端面的菲涅尔反射系数,n和n1分别为外部介质 和纤芯的折射率。

一个折射率为3.6的GaAs光源耦合进折射率为1.48的石英 光纤中,如果光纤端面和光源在物理上紧密相接,于是在光 源和光纤头端的分界面上发生菲涅尔反射:
因此可以得到接收光纤所耦合的总功率为:
P T P 1P 2
当横向对准误差 d << a 时,上式近似为:
8d PT P1 3pa
当 d/a < 0.4,上式引入的误差不到1%。最后,我们可以获得由 于横向误差带来的耦合损耗:
PT LF 10 log F 10 log P
1
a
a
r1
d d , 1 arccos 2 cos 2a
1
d/2
(r, )
横向误差—梯度光纤
通过积分可以分别求出两个区域的耦合功率P1和P2为:
2 1/ 2 a d d d d 2 P P p 0 arccos 1 5 1 2 2 2 2a 2a 2a 6a 2
Acomm 2 d d 2a arccos d a 2a 4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2
进一步得到耦合效率:
F ,step
Acomm 2 d d arccos 2 pa p 2a pd d 1 2a
2 1/ 2

2 2
对于同一根光纤 发光面积越大, 耦合入纤的功率 越多
面发光LED的功率耦合—梯度光纤
渐变折射率光纤NA与无关但与r有关。对于r < a的情况,根据
P pB0
2
rs
有:
0

2p
0
NA2 ds rdr
2 PLED , graded 2p B0 n 2 (r ) n2 rdr 0
假设所有模式功率均匀分布,光纤-光纤的功率耦合与两根光 纤共有的模式数成正比。由此光纤-光纤的耦合效率为:
F
M comm ME
其中ME为发射光纤的模式数,Mcomm为两根光纤所共有的模 式数。因此,耦合损耗定义为:
LF 10log F
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的两种连接情况
发射光束充满接收 光纤的数值孔径, 因此接收光纤必须 与发射光纤完全对 准以减少损耗 接收光纤的输入数 值孔径大于发射光 纤的稳态数值孔径, 因此轻微的对准误 差不会对连接损耗 产生显著影响
光源的输出方向图:面LED
面发射LED近似为朗伯光源:各个方向等亮度I
dA' dA cos

dA
B , I dA I cosdA B0 cos
半功率光束角度:2 = 120度
光源的输出方向图:边LED和LD
二者在pn结平面的水平方向 = 0和垂直方向 = p/2 分别有不 同的辐射角分布:

假设两根梯度光纤存在着横向偏移d = 0.3a的对准误差。 我们可以得到从第一根光纤中耦合进第二根光纤中的光功率 比例为:
2 1/ 2 pT 2 d d 2 d d arccos 1 5 2 p p 2a 2 a 6 a 2 a 0.32 2 2 1 / 2 0.15 arccos(0.15) [1 (0.15) ] 5 p 3 2 0.748
透镜耦合一般用于光源发光面积小于纤芯面积的情况,其作 用是: (1) 扩大光源的发射面积,使之与纤芯区域匹配 (2) 改变光线的入射角,使之容易耦合入纤
非成像微球
假设微球的折射率为2.0,曲 率半径为RL,像距无穷大。 它可使光源发射区域面积显 著放大,其放大因子为M:
RL M r s
2
在使用透镜的条件下,LED能够耦合进一个张角为2的口径 中的光功率PL可以由下式计算:
RL 2 PL P sin r s s
2
本章内容
光源-光纤的耦合 光纤-光纤的耦合 光纤的连接和光纤连接器
5.3 光纤与光纤的连接
多模光纤的连接 单模光纤的连接
多模光纤的连接
Pcoupled L 10log P 10log(1 R) 0.83dB emitted
耦合入纤功率与工作波长无关
一方面,纤芯半径为a的阶跃光纤中传播的模式数目为:
1 2pa M 2
2 2 n12 n2
另一方面,由一个特定工作波长的光源激励起来的每个模式 平均携带的光功率为:
横向误差—梯度光纤
假设发射光纤的输入端面受到均匀照 射,那么纤芯所接收的光功率是落入光纤 的数值孔径以内的功率。光纤尾端面上某 点 r 处的光功率密度为: NA2 (r ) p(r ) p0 2 NA (0)
r
其中 p(0) 为光纤轴心上的功率密度。p(r)与光纤出射端面的 总功率p的关系为:
或者用分贝表示为:
10 log pT 1.27dB p
纵向误差
c
x
s
x s tanc
对阶跃光纤,纵向误差产生的损耗为:
a LF 10 log a s t an c
2
角度误差
当两根互连的光纤轴存在角度对准误差时,将损失掉置 于接收光纤的立体接收角之外的光功率。对于两根具有角度 对准误差为 的阶跃折射率光纤,在连接处的光功率损耗可 以表示为:

2p
0 2p
2p p 2 0 0 B , sin d d ds rdr
2p p 2 B0 cos sin d d ds rdr 0 0 0 0 p rs 2p 2p 2 ds rdr B0 cos sin d d 0 0 0 0 prs2 pB0 p 2 rs2 B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