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2月考题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黄冈小状元》考题精选分类复习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黄冈小状元》考题精选分类复习

2017-2018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黄冈小状元》考题精选分类复习班级:姓名:学号:一. 辨一辨。

(对的画“√”, 错的画“X”)(1) 因为3.6÷3=1.2,所以3.6是3的倍数。

( )(2) 25是5的倍数。

( )(3) 如果a÷b=30,则b是a的因数。

( )(4) 51÷17=3,所以51是倍数,17和3是因数。

( )(5) 一个数的倍数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 )(6) 1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因数。

( )(7) 31的因数比10的的因数多。

( )(8) 12的倍数只有12,24,36,48,60。

( )(9) 用2、3、4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一定是3的倍数。

( )(10) 如果一个数是5的倍数,它有可能是3的倍数。

( )(11) 2的倍数都是偶数, 3的倍数都是奇数。

( )(12) 一个三位数各位上的数字都相同,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 )(13)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 )(14) 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15) 除0外,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 )(16) 除0和2以外,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7) 一个数越大,它的因数的个数就越多。

( )(18) 5÷0.5=10,因此5是0.5的倍数。

( )(19) 如果两个质数的积是偶数,那么其中一个质数一定是2。

( )(20) 一个数是8的倍数,这个数就一定是2的倍数。

( )(21) 两个奇数的和是奇数,两个偶数的和是偶数。

( )(22) 长方体中最多有4个面的面积相等。

( )(23) 如果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那么它一定是正方体。

( )(24)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25) 正方体的6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形。

( )(26) 比较两个长方体体积的大小,不需要用统一的体积单位来测量。

( )(27) 一个衣柜的体积大约是8立方厘米。

( )(28) 体积单位比面积单位大,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历史科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继秦汉之后,中国再次大一统的辉煌时期是()A.商周时期B.西晋时期C.隋唐时期D.北宋时期2.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A.满足XXX游江都的愿望B.完成南水北调C.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便利对南方的控制3、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A.XXX.XXX.邗沟D.通济渠4、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唐朝,作为一名朝廷重要官员,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A.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B.上朝时,见以XXX向XXX皇帝进谏C.和XXX皇帝一齐讨论科举制度的事宜D.经常诵读XXX写的词5、《旧唐书》称:XXX“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XXX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在朝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6、战国时期的头脑家XXX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观点。

它最得当作为以下哪部电视剧主人公的台词汇()A.《汉武大帝》B.《武则天》C.《贞观长歌》D.《三国演义》7、继XXX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是(。

)A.XXXB.XXXC.XXXD.XXX8、西藏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早在唐朝时期,就与中原有密切的联系,描绘XXX接见吐蕃松赞干布求婚使节情景的名画是()A.《洛神赋图》B.《女史箴图》C.《天王送子图》D.《步辇图》9、下列人物被后世奉为“画圣”的是()A.XXXB.XXXC.XXXD.XXX10、敦煌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A有最大精美的彩塑和壁画B位于河西走廊C建筑具有独创风格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界11、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再加以创新,呈现出盛世特征。

陕西省2017-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类比推理(247)

陕西省2017-2018年公务员考试行测模拟练习题:类比推理(247)
【答案】:C
【来源】:暂无
【解析】
豺狼:凶残,凶残的豺狼,偏正关系,豺狼是动物。C选项勤劳的蜜蜂,偏正关系,蜜蜂是动物。
树:树梢
A.手:手指
B.玻璃:窗户
C.海洋:岛屿
D.帽子:头
【答案】:A
【来源】:暂无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必然组成关系,树梢是树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竹简:书籍
【解析】
消防员用灭火器灭火,厨师用炒勺炒菜。A项应为医生用手术刀做手术,而非护士,排除;C项中“板书”为名词,题干中与之对应的“灭火”为动词,故排除C项;D项中农民用犁耕地,而非种地,故排除。B项当选。
床铺:客房____
A.机票:机场
B.聪明:智商
C.课桌:教室
D.汽车:驾驶员
【答案】:C
【来源】:暂无
【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中“床铺”和“客房”是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客房”中有“床铺”。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C中“教室”中有“课桌”,符合;A、B、D中词语间并不是组成关系,而是对应关系。故正确答案为C。
路程:时间:速度
A.压强:面积:压力
B.功率:电流:电压
C.本金:利率:利息
故正确答案为B。
家属:亲属:家族
A.事故:事变:事情
B.助教:讲师:教授
C.蓝领:粉领:白领
D.而立:不惑:古稀
【答案】:A
【来源】:2015年上半年联考
【解析】
申请:审查:许可
A.报警:侦查:作案
B.种植:生长:灌溉
C.计划:实施:评估
D.期末:复习:考试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达标测语文试题及答案及答案详解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竹篾(miè) 简陋(lòu) 迷茫(máng) 菌子(jūn)B.冗长(chén)慎重(shèn)妥帖(tiē)拖沓(tà)C.累赘(zuì)悔恨(huǐ)鞠躬(gōng)生疏(shū)D.驿路(yì)晶莹(yíng)陡峭(qiào)溢出(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修葺折损陡峭以身作责B.监督失意排解如释重负C.商酌别扭修润悔人不倦D.悠闲达观循环悲天闵人3.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无丝竹之乱耳C.香远益清,亭亭净植D.濯清涟而不妖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很多学校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

失意吗?不是。

老吗?死吗?都不是。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中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品质。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政治必修2每日一题:为政务公开喝彩(2018年4月13日)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政治必修2每日一题:为政务公开喝彩(2018年4月13日)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我国各级政府围绕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加大扶贫政策、扶贫对象、帮扶措施、扶贫成效、贫困退出、扶贫资金项目安排等信息公开力度。

实施扶贫信息公开有利于①提高政府的公信力②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③保障公民的知情权④保障公民的决策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为政务公开喝彩(1)政务公开的目的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政务公开的表现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例如,近年来,我国一些省市陆续开通的政府门户网站,为公民查阅政府文件提供了有效平台。

这一举措,深受群众欢迎,被人们称为政府的“阳光政务”。

(3)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①从政府角度看,有利于规范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②从公民角度看,有利于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政府应怎样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威信(1)政府的威信,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威望和公信力。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2)政府树立和维护自己的威信从根本上说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有威信的政府必定是廉洁、高效、团结合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较高的信誉;有威信的政府必定是富有威望和影响力的政府,它得到人民的自觉认可和拥护,有令必行,有禁则止;有威信的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和社会和谐都会有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3)政府的威信是通过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道德形象,依法行政的态度、能力和水平,履行职责的效果等树立起来的。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德行操守,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促使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趋向和谐,促进政府威信的形成。

②政府依法行政的程度与政府威信紧密相连。

政府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内行使权力,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同时政府的威信也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障。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3)非选择题综合练习: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1)态度及其原因:苏联急于要求英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主要原因是让英美盟军牵制德军的力量,以减轻自身的军事压力。

英美两国搁置了苏联的要求。

原因:一是美英的战略重点集中在太平洋战场对付日军;二是为让苏德军队两败俱伤以坐收渔人之利。

(2)原因:1944年,一方面,美英盟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胜利,能够腾出手来;另一方面,苏联红军对德军的战略反攻突飞猛进,美英出于抢夺对德战争胜利果实的需要。

认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主要是由英、美、苏三国战略利益重点的不同引起的;美国与英国的合作加剧了第二战场开辟的曲折性;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开辟严重影响了战时盟国关系;出于战胜法西斯的共同利益,三国最终达成共识,并付诸实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0年6月,(美国)海军部预测德国可能在8月入侵大不列颠岛。

11月,新任海军作战部长哈罗德·斯塔克撰文称:如果英国被打败,大英帝国解体,世界主要贸易航道将被控制,美国将无法进行全面战备;同时,英国战败后整个西半球就会暴露于轴心国的魔爪下,美国将没有基地和德国在欧洲作战,处境会相当危险。

斯塔克还明确阐述了“欧洲第一”的战略思想,意在说服决策者加强与英国的合作,在大西洋保持强大攻势,而在太平洋进行相对保守的防御。

该文后来被称作“猎犬计划”,很快得到总统罗斯福和军方的认同。

不久,美国通过《租借法案》。

据此,美国共向英国等几十个反法西斯国家提供了500多亿美元的物资。

这是美国走向参战的重要一步。

为保证法案的顺利实施,必须开展有效的跨大西洋护航。

1941年1月,英国欣然接受“猎犬计划”,并表示迫切需要美国给予护航帮助。

2月1日,罗斯福任命欧内斯特·约瑟夫·金为新大西洋舰队总司令,开始组织跨大西洋护航。

——摘编自卞秀瑜《二战期间美国世界海权霸主地位的确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猎犬计划”得到广泛认同及推行的原因。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第一部分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____________。

(《诗经.蒹葭》)(2)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3)《桃花源记》中综合视觉和听觉,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白露未已(2).在水之涘(3).寂寥无人(4).凄神寒骨(5).阡陌交通(6).鸡犬相闻【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已”“涘”“寥”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

2.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他很善良,请你不要用卑鄙(_____)的手段骗取他的信任。

(2)我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不会因为你的挑拨(_____)就反目成仇。

(3)虽然每天我们都要重复着做一些________(kūzào)无味的事情,但是我们仍然不能马马虎虎。

(4)国庆节那天,天安门广场燃放烟火,火树银花,________(xu ànlì)无比。

【答案】(1).(1)bēibǐ(2).(2)tiǎobō(3).(3)枯燥(4).(4)绚丽【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

此题应该注意“鄙”应该读三声,“燥”的偏旁不要写错。

3.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1-2单元)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摸底考试试题(1-2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蹊.跷qī膝.盖xī呜咽.yè祈.祷qíB.嫣.红yān 愠.怒wèn 字帖.tiè挟.持xiéC.逶迤.yí蔫.巴niān 惩.罚chěng 猝.然cùD.焦灼.zhuó逮.捕dài 霎.时chà眷.念juàn2、下列对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虽然同样是以长征为题材,但《<长征>节选》和《老山界》两篇课文的体裁并不相同。

B、王愿坚的《草》,以红军爬雪山为创作背景,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C、《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现在代作家、翻译家、记者。

D、《始终眷恋着祖国》一文讲述了钱学森虽然在美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心系祖国,最终历经艰辛回到祖国的故事。

3.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

将“领会”改为“领悟”B.“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

C.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

D.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去掉“防止”或“不”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他处理这类事情可谓轻车熟路....,一点也不费力。

B.实现小康的宏伟蓝图是需付出艰苦努力的,不可能一挥而就。

.....C.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终于登峰造极....,在山顶欣赏了美好的景色。

D.这件事我明明不愿做,他却偏要我去做,这是差强人意....吗?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行。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与解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注意:本份试卷共8页,三道大题,26个小题,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20 21 22 23 24 25 26 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共42分.1~10每小题3分,11~16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下表中.) 题号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1. 下列根式中,不能与3合并的是………………………….……………………( )A .13 B .13C .23D .12 2.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同学参加该市 “我们身边的感动”演讲比赛学校选拔赛,最近几次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如下表: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分) 90 80 85 80方差 2.4 3.6 5.4 2.4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同学参加市级比赛,应该选择…(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3.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个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 A .y=x+2 B .y=x 2+2 C .2y x =+ D .12y x =+ 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4646⨯= B .4610+= C .()21515-=- D .40522÷=5.一组数据:2,3,3,4,若添加一个数据3,则发生变化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6.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以下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 总分 核分人A .∠BCD=90°B .AC ⊥BD C .AC=BD D .OA=OB7.一组数据:3,2,5,3,7,5,x ,它们的众数为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2 B .3 C .5 D .7 8.已知:2xy =,521x y -=-,则(x+1)(y ﹣1)的值为……………………( ) A .42- B .622- C .62 D .无法确定9.在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B ∥CD ,AD=BC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 .AO=CO ,BO=DO 且AC ⊥BD ,则四边形ABCD 是菱形 C .AO=OB=OC=OD ,则四边形ABCD 是矩形D .∠A=∠B=∠C=∠D 且AB=BC ,则则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10.如图,在四个均由十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各有一个三角形ABC ,那么这四个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 B . C . D .11.关于函数y=﹣x ﹣2的图象,有如下说法:①图象过(0,﹣2)点;②图象与x 轴交点是(﹣2,0);③从图象知y 随x 增大而增大;④图象不过第一象限;⑤图象是与y=﹣x 平行的直线.其中正确说法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2.如图,在△ABC 中,∠ACB=90°,D 在BC 上,E 是AB 的中点,AD 、CE 相交于F ,且AD=DB .若∠B=20°,则∠DFE 等于……( ) A .30° B .40° C .50° D .60° 13.若式子()011k k -+-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 )x+k ﹣1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是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是(4,0),点P 在直线y=﹣x+m 上,且AP=OP=4.则m 的值为……………………………………………………( ) A .223+或223- B .4或﹣4 C .23或23- D .423+或423-15.如图,在Rt△ABC中,∠ACB=90°,D为斜边AB的中点,动点P从B点出发,沿B→C→A运动.如图(1)所示,设S△DPB=y,点P运动的路程为x,若y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则图(2)中Q点的坐标是……………………………()A.(4,4)B.(4,3)C.(4,6)D.(4,12)16.如图,在一张矩形纸片ABCD中,AB=4,BC=8,点E、F分别在AD,BC上,将纸片ABCD沿直线EF折叠,点C落在AD上的一点H处,点D落在点G处,有以下四个结论:①四边形CFHE是菱形;②EC平分∠DCH;③线段BF的取值范围为3≤BF≤4;④当点H与点A重合时,EF=25.以上结论中,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17~18小题各3分;19小题有2个空,每空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如图,函数y=ax+m和y=bx的图象相交于点A,则不等式bx≥ax+m的解集为.18.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BD于E,CF⊥BD于F,∠ABC=75°,∠DBC=30°,BC=2,则BD的长度为.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2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A1,点A2,A3,…在直线l上,点B1,B2,B3,…在x轴的正半轴上,若△A1OB1,△A2B1B2,△A3B2B3,…,依次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都在x轴上,则第3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3B2B3顶点B3的横坐标为,第201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A2018B2017B2018顶点B2018的横坐标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计算(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分)(1)11484320.583⎛⎫⎛⎫---⎪ ⎪⎪ ⎪⎝⎭⎝⎭;(2)()()()215225382-+--+⨯.21.(本题满分9分)有一块边长为40米的正方形绿地ABCD,如图所示,在绿地旁边E处有健身器材,BE=9米.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去健身践踏了绿地(图中AE),小明想在A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的处填上适当的数.22.(本题满分9分)某校26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每人植4~7棵,活动结束后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的植树量,并分为四种类型,A:4棵;B:5棵;C:6棵;D:7棵.将各类的人数绘制成扇形图(如图1)和条形图(如图2),经确认扇形图是正确的,而条形图尚有一处错误.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条形图中存在的错误,并说明理由;(2)这20名学生每人植树量的众数是,中位数是;(3)在求这20名学生每人植树量的平均数时,小宇是这样分析的:①小宇的分析是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的?②请你帮他计算出正确的平均数,并估计这260名学生共植树多少棵.23.(本题满分9分)如图,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中线,AE∥BC,CE⊥AE,垂足为点E.连接DE,则线段DE与线段AC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过点B(6,0)的直线AB与直线OA相交于点A(4,2),动点M沿路线O→A→C运动.(1)求直线AB的解析式.(2)求△OAC的面积.(3)当△OMC的面积是△OAC的面积的14时,求出这时点M的坐标.25.(本题满分11分)我们给出如下定义: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1)如图1,四边形ABCD中,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求证:中点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2,点P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且满足PA=PB,PC=PD,∠APB=∠CPD,点E,F,G,H分别为边AB,BC,CD,DA的中点,猜想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猜想;(3)若改变(2)中的条件,使∠APB=∠CPD=90°,其他条件不变,直接写出中点四边形EFGH的形状.(不必证明)。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面资料)

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全面资料)2017-2018年电大专科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学前教育学期末考试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上第一部学前教育的大纲和参考本是一--------,其作者是捷克教育家-------一。

2.学前教育效益指的是学前教育发挥的表现和结果。

3.对学前儿童发展产生影响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经济条件、家长学历等。

4.学前儿童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和---------两个方面。

5.从幼儿园特点的维度进行划分,幼儿园环境包括一------------和-------------6.组织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和教师语言的组织能力。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陈鹤琴创建的我国第一所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是( )。

A.南京鼓楼幼稚园B.劳工幼稚园C.香山慈幼院D.江西实验幼师2.家庭教养体式格局普通分为( )。

A.溺爱开放专制放任B.溺爱民主专制放任C.宠爱民主强权放任D.溺爱开放强权放任3.幼儿园心理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一个学前儿童周全、和谐地发展,指的是( )。

A.发展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参与性原则D.配合性原则4.由社区组织的亲子班招收以幼儿园为中心的附近社_区中的入园儿童年龄为( )。

A.1-2岁B.1-4岁C.2-3岁末D.0-3岁末5.除学前儿童、教师以外,组成现代学前教育的第三个基本要素是指( )。

A.课堂B.游戏C.环境D.教法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育功能2.个体社会化3.同伴互助4.家长学校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提高学前教育功能发挥的战略。

2.简述实施学前儿童体育教育的路子与方法。

3.简述良好的幼儿园环境的设计的标准。

4.列举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语音题(找出划线部分读音不同的单词,每题1分,共5分) ( )1.A.tea B.meat C.weather D.beach ( )2.A.back B.fast C.have D.map ( )3.A.warm B.garden C.market D.party ( )4.A.push B.fun C.sun D.ugly ( )5.A.early B.sky C.city D.very 二.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30分) ( )6.—The water is so clear here,isn't it? —Yes. I see the colorful fishes swimming in it. A. shouldn't B. mustn't C. need D. can ( )7. I basketball when my mum called me. A. am playing B. was playing C. played D. have played ( )8.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e a picnic in the park. It was a nice day. A. have B. had C. has had D. will have ( )9.The invention of airplanes makes traveling much than before. A. easy B. easily C. easier D. the easiest ( )10.If you have a problem with your composition, you had better ask your teacher ______. A. on some advice B. for some advices C. some advice D.for some advice ( )11. It's quite strange that the man sleeps with his mouth____ and his eyes _____. A. closed; open B. closed; opened C. closing; open D. closing; opening ( )12.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s coming, the students are _____ it. A. preparing B. prepared for C. prepared D. preparing for ( )13.Everybody in the little town knew my first teacher, so we had no _____ finding his home. A. difficulties in B. difficulty with C. difficulty D. difficulty to 2

( )14.If he here tomorrow,I will go to see him . A.doesn't come B.won't come C.would come D.came ( )15. Mary cares about clothes too much, and she _____ too much money _____ clothes. A.spend; in B. cost; at C. pays; to D. spends; on ( )16.The driver drove __ hit a big tree and the car came to a stop. A. too carelessly to B. carelessly enough to C. so carelessly that he D. so careless that he ( )17. She asked _____ we were getting on well with our work. A.how B. if C.what D. that ( )18.Every afternoon they sports after class. A.play B.is playing C.will play D.plays ( )19. —Martin and his brother are both basketball________. —Yes. They often spend much time watching basketball games on TV. A. fans B. visitors C. Winners D.readers ( )20. Leila has ________ new book.________ book is from her best friend. A.an; The B. a; The C. a; A D.the; The 三、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Have you ever offered a helping hand to those who are in trouble? One day, two ___ (21) were walking along the road to school when they saw an old woman carrying a large basket of pears. They thought the woman looked very __ (22) . They went up to her and said, “Are you going to town? If you are, we will help to carry your basket.” “Thank you,” ___ (23) the woman. “You are very kind. You see I’m weak and ill.” Then she told them that she was now going to market to __ (24) the pears which grew on the only tree in her little garden. “We are all going to the ___ (25) ,” said the boys. “Let us carry the basket.” And they took to hold of it, one each side. They walked ___ (26) with the heavy basket, but happily. The other day, I saw a little girl stop and __ (27) a piece of banana peel (皮), which she threw into the dustbin (垃圾桶). “I wish ___(28) would throw that on the sidewalk,” said she. “Someone may step on it and fall.” 3

Perhaps some may say that these are not __ (29) things. That is right. But such a little thing shows that you have a thoughtful mind and a kind heart. We must not wait for the __ (30) to do great things. We must begin with little things of love. ( )21. A. boys B. girls C. men D. women ( )22. A. bored B. tired C. pleased D. surprised ( )23. A. asked B. told C. replied D. spoke ( )24. A. bring B. buy C. take D. sell ( )25. A. town B. hotel C. garden D. school ( )26. A. weakly B. quickly C. slowly D. quietly ( )27. A. take out B. cu t off C. put down D. pick up ( )28. A. nobody B. everybody C. somebody D. anybody ( )29. A. little B. good C. great D. bad ( )30. A. pay B. time C. advice D. love 四.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40分) A Mobile phones(手机) have become a problem for middle schools. Some middle schools in Australia have stopped students from carrying mobile phones during school hours. The mobile phone use among children has become a problem for the school this year. Several children have got mobile phones as Christmas gifts, and more students will want them. Mary, a teacher, said the mobile phone use is a distraction to students during school hours and it also gives teachers so much trouble in their classrooms. Teachers also said that sometimes students might use phone messages to copy during exams. She said some schools tried to stop mobile phones. Some parents felt unhappy because they couldn’t get in touch with their children. Many teachers said students should not hav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but if there was a good reason, they could leave their phones at the school office. They also said there were many reasons why the students should not have mobile phones at school, they were easy to lose and were a distraction for studies. Many people say that they understand why parents would want their children to have phones, but they think schools should let the students know when they can use their mobile phones. ( ) 31. Some middle schools in Australia have stopped students from carry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