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天气系统[考试要点]1.理解各种类型锋面系统的天气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考试要点]1.理解各种类型锋面系统的天气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考试要点]1.理解各种类型锋面系统的天气变化

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试要点]

1.理解各种类型锋面系统的天气变化

2.掌握气旋和反气旋的气压分布,气流状况及天气特征

3.锋面气旋的有关知识

[要点剖析]

一、常见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状况

1.锋与天气:锋面系统是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对世界和我国降水量的变化及旱涝灾害

2

二、运用简易天气图判断天气系统――应用能力

(一)、冷暖锋的判断

1、平面图判断法(见图1)

①根据符号判断。冷锋用线条加(黑)三角形表示,三角形加在暖气团一侧,如PM;暖锋用线条加(黑)半圆表示,半圆标在冷气团一侧,如PN。

②根据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冷气团移动的箭头A

指向锋面PM,而暖气团B则背离锋面,此为冷锋;反之为

暖锋。

③根据雨区的位置判断。雨区在锋后(A侧)的为冷锋,

雨区在锋前(C侧)的为暖锋。

2、侧视图判断法

图1

①锋面坡度。冷锋面坡度比暖锋面陡。

②冷气团移动方向。冷锋的冷气团移动箭头直指锋面,

而暖锋冷气团移动箭头在锋面附近形成一个环流。

③雨线倾斜方向。冷锋附近风从冷气团吹向暖气团,雨线向暖气团一侧倾斜;而暖锋附

近风从暖气团吹向冷气团,雨线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因此冷锋是冷气团推动锋面移向暖气团,暖锋相反。

④雨区的位置。雨区在锋后的为冷锋,雨区在锋前的为暖锋。

二)气旋、反气旋的判断

判读方法:

1.从气压状况看: 气旋为低气压、反气旋为高气压(见图3)

2.从气流状况看: 北半球气旋为逆时针方向辐合上升气流,北半球反气旋为顺时针方向辐散下沉气流,南半球空气旋转方向与北半球相反。 三.锋面气旋

在低压槽所在的地区,常常形成气旋和锋面复合的天气系统(简称锋面气旋)见下图。图中A 、B 为槽线,在低压槽的西侧,吹偏北风(西北风),在其东侧吹西南风,两种气流相遇形成冷锋和降水天气,锋面气旋是冬春季我国降水的主要形式。

典型例题1:(03 全国新课程)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表示某气压系统的图是()

图3

图2

图6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气压系统在 1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点为()

A.60°N 附近海域

B.15°N 附近海域

C.15°S 附近海域

D.60°S 附近海域

[解析]该题涉及气压系统图(高、低压)气流运动方向的判断(1)据图中气压值判断高低气压,北半球气旋(低气压)为逆时针辐合,反气旋为顺时针方向辐散,南半球相反。由此判断图中只有图④符合。选项 D 正确。(2)据上题已知该气压系统为低气压 1月份可能出现在南半球低纬海域,1月份为北半球冬季,故 C 选项正确。[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典型例题2:读影响我国某地比较稳定而常见的天气

系统示意图(图5),回答1-3题。 1.图中四地,最可能为阴雨天气的是

A .① B.② C.③ D.④

2.当图中AB 一线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时,雨带位于

A .珠江三角洲

B .长江三角洲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3.如图中AB 一线8月中旬仍位于20°N ,则

A .华北平原可能出现洪涝

B .长江中游可能出现洪涝

C .珠江流域可能出现洪涝

D .成都平原可能出现洪涝

[解题思路]该题涉及到气压系统图(高压)的判读,并要把握该气压中心的活动对我国天气的影响.1)据该高压中心最高值仅1024百帕判断:其为位于太平洋低纬的副高(夏威夷高压) 2)在其北侧与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形成锋面 3)夏威夷高压的西移北进或其他不稳定活动导致了我国东部雨带的推移 4)受高压中心或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干燥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 1.形成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2.判读方法

(1)一般锋面存在于低压槽中(图6中A 、B 、C 、D 所在曲线)。

(2)注意半球位置:北半球北方为冷气团,南方为暖气团,南半球相反。

(3 )根据气流的水平运动状况及地球自转偏向力方向判断冷锋或暖锋。冷气团主动进攻为冷锋(A 和C 所在曲线),反之为暖锋(B 和D 所在曲线)。 (4)前方是暖锋云系,中部是暖气团控制,后方是狭窄的冷锋云系。

(5)雨区分布:锋面降水一般分布于冷气团一侧,冷锋为锋后雨,暖锋为锋前雨。

典型例题3:(04 江苏)图7是北半球某地区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m 地的风向是() 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

(2)此时,m 、n 两地的一般天气状况是() A.m 、n 两地都晴 B.m 、n 两地都有雨 C.m 地有雨,n 地晴 D.m 地晴,n 地有雨

图5

(3)图8中,正确反映该天气系统过境期间,

n 地温度变化过程的是()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分析]本题组考查锋面及锋面天气。[解答](1)由图中锋面示意图可判断此锋面为暖锋,而此区位于北半球,根据图示方向可判断m 地风向应为西南风,即选项 A 正确。(2)暖锋降水在锋前,锋后被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图中 m 地处于锋后,n 地在锋前,故 m 地晴,n 地有雨。故 D 选项正确。(3)暖锋过境时往往带来阴雨天气,过境后则 n 地被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故图中 B 选项正确。[注意]要把握锋面系统及其移动影响下的天气变化。

[参考答案]

典例1:(1)D (2)C 典例2:(1)C (2)D (3)B 典例3:(1)A (2)D (3)B

图8

a

b

c

d

[自主测评]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自2006年11月30 起,美国中部地区持续受到入冬以来首场特大暴风雪袭击,到12月3日,已造成240多万人的电力供应中断,至少10人在恶劣天气引发的交通意外中死亡。降雪导致数百班航机取消、学校停课、公路交通瘫痪。读图9回答1—2题。 1.形成这次特大暴风雪的天气系统是

2

.美国中部地区暴风雪天气比其他地区更为频发,其影响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下垫面因素

C .大气环流

D .人类活动 3.( 04 全国旧课程卷)图10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图11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 a 、b 、c 三地气压 P 相比较()

A.Pa> Pb> Pc

B.Pa< Pb< Pc

C.Pb> Pc> Pa

D.Pb< Pc< Pa

5.当图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暴雪

6.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 B.太阳耀斑爆发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早6点升起 D.太阳直射北半球

7.下列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冷锋过境时,一定会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B .我国北方的夏季暴雨是暖锋活动的直接产物

图9

图10

图11

C .梅雨是受准静止锋影响而形成的持续性降水天气

D .暖锋过境后,气温、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移时,其高压脊会延伸到我国大陆(图12)。完成第8题。 8.在图示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海正吹东南风,并形成梅雨天气 B .06年重庆的特大旱灾得以持续 C .若有台风影响日本领土,则台风中心会自西向东穿过日本领土

D .在高压脊附近,有冷暖气流交汇,出现锋面降水天气

(二)双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

个选项中,有两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图13为某日地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下列四个城市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是

A .扬州

B .长沙

C .哈尔滨

D .石家庄

10.图示天气状况出现时,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地中,风力最强的是丙地

B .甲、乙、丙三地都是晴朗天气

C .甲地刮西北风,乙地刮偏北风,丙地刮偏东风

D .甲、乙、丙三地温度最高的是丙地 (07江苏卷)图14为"我国某地地面气压分布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图中所示的天气系统中

A. a 地的气压比b 地低

B. C 地附近有冷锋活动

C. d 地的风力比e 地小

D. e 地的风向为偏北风

12.a 、c 、d 、e 四地中,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a B. e C. d D. c 二、综合题 13.(05上海卷)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联系2005年元旦前后上海市经历的一次寒潮过程,回答问题。 (1).读图15,分析这次寒潮过境前后天气变化情况: 过境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境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4 图12 图13

(2).影响上海市的寒潮大多源于______________一带。

(3).图16中,反映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______(单项选择)

A .

B .

C .

D .

(4).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 .感冒患者数量猛增 B .交通事故频发

C .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

D .羽绒服装热销

E .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14.读“亚洲和太平洋地区7月份气压分布图”(图17),回答问题。 (1)此时B 处南侧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__,其最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正常年份的7月中旬,A 气压控制我国_____________地区,出现_____________天气,其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些年份A 气压势力增强,北跳至图中C 处时,对我国东部降水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 岛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三条)。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C 6.B 7.C 8.C 9.AB 10.BD 11.CD 12.AD 13.(1).气温较高(受暖气团控制) 气压较低气温聚降,风力加大(伴有雨雪)气温较低(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2).西伯利亚 蒙古(3).B (4).ABDE

14.(1)西南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使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而成西南季风; (2)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炎热干燥 (3)我国北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易出现干旱 (4)世界最大的岛屿;极圈经过的地区;有大陆冰川;气候寒冷等 (只要答案合理,答出三点即可得分)

图15

图16

图17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执教老师:蒋卫兴 上课班级:高一 (10)班 上课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一、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二、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 这三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再进一步明确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简易天气图的识读。这是对第一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的检测,可以由教师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活动展开讨论和对图2.24锋面气旋进行天气状况分析。 三、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点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五、教学难点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冷锋和暖锋的判断方法: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精编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 归纳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2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如上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歌诀记忆气旋,反气旋的主要区别: 中低周高气涡旋,低空辐合高空散。 北逆南顺中间升,气旋过境天难晴。 中高周低反涡旋,高空辐合低空散。

高中新人教版地理2.3《常见的天气系统》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新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 教案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学习本节时已是10月中旬,此时本地可能会出现冷锋天气或高压控制下的晴朗天气,学习时可以根据当时的天气状况适当调整学习的顺序。 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 2.低压、高压系统。(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 教学难点: 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 2、分组讨论作图法 3、问题探究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放最近三日学生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选择我国受冷锋活动影响的天气预报)。引出影响天气变化的主要天气系统。 板书:一、锋面与天气 画图并介绍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的概念。 学生观察思考:①雨区的位置?②降水为何发生在冷、暖空气相汇处,而不单纯发生在冷空气或暖空气控制的一侧?让学生对比冷暖气团的气温、气压、湿度和密度。俗话说“山雨欲来风满楼”,风是大气的运动,你能否从大气的运动这一角度来分析?

初1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常见天气系统

初1地理天气系统知识点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常见天气 系统 1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和反气旋、锋面气旋 2 锋面系统:(冷、暖气团是指的相对温度) 冷锋和暖锋共同点:冷气团在锋面下方,暖气团在锋面上方 下雨的都在冷气团一侧(冷锋叫锋后,暖锋叫锋前) (1) 冷锋与天气: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的锋面(特殊的叫寒潮) 天气变化:过境时常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出现较大的风,带来雨、雪天气等);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骤降,天气转睛。 (2) 暖锋与天气:暖气团主动移向冷气团的锋面 天气变化:过境时,多产生连续性的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 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是冷锋。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天气 4 低压(也叫气旋)和高压(也叫反气旋) (1) 气旋:中心气流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逆时针辐合(右手四指紧握表示水平气流辐合,大姆指向上表示垂直气流上升),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顺时针(左手) (2)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天气晴朗。(如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水平气流在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右手四指微握张开表示水平气流辐散,大姆指向下表示

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在南半球逆时针辐散(左手) 5 锋面气旋:气旋是低压,低压系统在实际大气中常会出现沿中心向一定方向延伸出的低压槽(就象我们用的塑料圆脸盆现被挤扁了),在低压槽上形成了锋面系统。锋面与气旋是一个整体(高压系统是没有的) 注意:在南北半球的低压系统中,学会根据气旋中空气辐合运动的方向,判断相对来说冷气团主动的是冷锋,暖气团主动的是暖锋。 感谢您的阅读!

第四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四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以及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垂直分层 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 散,大气环境较差。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的热力作用 (1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强,吸收作用最弱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 反射: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云层越厚,反射太阳光最多。地面性质与反射:新雪最强。 散射:有选择性。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天空呈灰白色是因为太阳光被较多尘埃和雾粒散射的缘故。 肖U弱作用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

(2 )大气的保温效应 温度高低与波长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波长小于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实例:1、多云的夜晚,气温变化小。(大气逆辐射强) 2、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3、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 4、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没有大气逆辐射,没有保温作用) (3)全球的热量平衡 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气温稳定。 人类活动使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及人类减缓地球变暖的措施:①冰川融化(特别是南极大陆),海平 面上升;②海拔较低的岛国,将被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是地球上第一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影响的国家。 大气的水平运动 1气压梯度和水平气压梯度力 2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 3 力与风向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 __________ ,由________ 指向___________ ②地转偏向力:垂直于 ________ ,风速越快地转偏向力越 _______ 北_南 ___________ ③摩擦力:与 ________ 相反 北半球 970 hPa 980 hPa 990 hPa 1000hPa 水平气压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 (高空风)摩擦力 (近地面风) 南半球 970Pa 980 hPa 990 hP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0hPa _____________________ 咼空风近地面风 结论: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大小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大小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压线图:把同一等高面气压相等的地点连接起来所成的圭寸闭线 咼压--- 由四周向中心气压升咼 卜等压线闭合 彳氐压_ ----- 由四周向中心气压降低

常见的天气系统

第二章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 知识结构: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做气团。 气团类型冷气团暖气团 图示 与移经地区的温度 比较 低高 湿度小大 密度大小 与锋面的位置关系在锋面以下在锋面以上 所以,冷气团温度不一定低,暖气团温度不一定高。 20℃ 25℃ 移动方向 10℃ 17℃ 移动方向 常 见 天 气 系 统 锋面系统 锋面气旋 冷气团 暖气团 暖锋 冷锋准静止锋 天气 反气旋 气旋 低压槽 低压 高压 天气

项目详情 图示 锋面冷暖性质不同的两种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是一个狭窄而又倾斜的面 (自地面向高空冷空气一侧倾斜)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天气特点锋面附近常伴随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雨区分布降水主要分布在冷气团一侧 ※特别提醒: (1)在单一冷气团控制下,多晴朗天气。冷暖气团交界处,天气复杂多变。 (2)锋面经常会带来天气的变化,但不一定产生降水。锋面附近是否产生降水,不仅取决于是否有上升气流,还与锋面上方暖气团的湿润程度有关。如果暖气团比较干燥,水汽凝结成的水滴很小,空气的浮力能够托起这些水滴,就只会形成一些云。例如,北方春季受冷锋影响出现大风、沙尘暴天气,但很少有降水。

依据:在锋面移动过程中,根据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的不同,可以将锋分为冷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 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 动的锋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的锋 冷暖气团势力相当的锋 图示锋图 天气图 符号 锋面坡 度大小大小较小 降水强 度 大,多为狂风暴雨小,多为连续性降水小,多为连续性降水 雨区位 置 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天气特征过 境 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 温暖晴朗 单一冷气团控制 低温晴朗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过 境 时 阴天、下雨、大风和降温连续性降水或雾暖气团爬升,形成降水 过 境 后 气压上升,气温下降,天 气转晴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 转晴 单一气团控制 天气晴朗

2019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测试题04第四讲 世界的气候

第四讲世界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某地气温年较差等值线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西向东增大 C.由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D.平原地区小,高原、山地大 解析:据图可知,该地区气温年较差自沿海向内陆、由低纬向高纬增大。 答案:C 2.由图中数据可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大陆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大陆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C.大陆东岸河流结冰期短于内陆 D.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解析:从图中看,大陆西岸的气温年较差小,而大陆东岸的气温年较差大,所以大陆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答案:D 3.与同纬度亚欧大陆比较,该地区气温年较差() A.大陆西岸更大,大陆东岸更小 B.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大 C.大陆西岸更小,大陆东岸更大 D.大陆东、西两岸均更小 解析: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大,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小。 答案:A 读“沿50°纬线气温年较差变化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丙所在大洲分别为() A.非洲、大洋洲B.非洲、南美洲 C.欧洲、亚洲D.北美洲、亚洲 解析:结合该气温年较差曲线经过的经纬度地区判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引起其气温年较差变化的主要因素,判断甲位于北美洲,丙位于亚洲。 答案:D 5.图示纬线穿越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下图中的()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该地区的纬度位置为50°N,所穿越的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终年降水少,故A图符合。 答案:A (2016·浙江文综)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读图完成6~7题。 6.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 C.⑥至⑦D.⑨至⑩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

常见的天气系统社旗一高冯彦中

常见的天气系统 社旗一高冯彦中 课标要求: 1.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与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2.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 1.本节由三部分内容组成: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案例 ——台风、寒潮及其危害。 2.锋与天气,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这两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 基本概念,如:气团(冷气团、暖气团)、锋(锋面、锋线)、低压(气旋)、高压 (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等等,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 样的天气或天气会有怎样的变化过程。最后都安排有一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3.两个案例——台风、寒潮,是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带来的两个天气实例,它们属于 自然灾害中的气象灾害,它们的发生机制和规律与本节所学的天气系统息息相关。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⑴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 (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⑵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 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⑴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⑵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⑶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锋面系统。(锋面系统:一是要区别冷暖锋的成因,二是要掌握锋面两侧的气压、温 度、湿度、风和天气差异) 2.低压、高压系统。(要掌握其成因、气压特征、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四个方面。)教学难点: 1、冷、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状况和差异。 教学方法: 1、观察分析法 2、分组讨论作图法 3、问题探究法 4、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天气预报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气团 1、类型冷气团和暖气团: 指位于对流层下部,在水平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 稳定度等)相对均匀的大团空气。分冷气团和暖气团,比所经地区下垫 面温度高的称暖气团,反之为冷气团 2、天气单一暖气团控制——暖晴 单一冷气团控制——冷晴 冷暖相遇——云、大风、降水等天气 二锋面系统与天气 1、锋面的结构及特点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 冷下暖上 2、锋面类型及判定 (1)类型:冷锋和暖锋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春 季节的大风或 者沙尘暴;冬 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的 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阳 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 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 偏转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 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教案:常见的天气系统 1课时

示范教案一(常见的天气系统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能力目标 1.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2.掌握各天气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懂得学科学、爱科学,献身气象事业,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 1.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教学方法 1.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 2.本节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教具准备 城市天气预报挂图、录像带、投影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天气是时刻变化的,而天气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全国各地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每天都要播放多次天气预报。在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里,除城市天气预报外,还有天气形势预报。我们常可以听到主持人说“受冷锋天气系统影响,未来两天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或”受高压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等,像冷锋、高压系统、热带气旋等都是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些常见的天气系统。 [讲授新课] 2.5 常见的天气系统(板书) 各个天气系统都有其生长、移动和消亡的规律,而且与各种不同的大气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出现不同的天气。我国幅员辽阔,不仅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有晴、阴、雨、雪等变化,而且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天气也各不相同。这就是不同天气系统的影响或处于天气系统不同部位的缘故。影响我国的几种主要天气系统是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等。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锋面系统。 一、锋面系统(板书) 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

高考地理复习赢在高考系列 4.4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

第四讲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 随堂演练巩固 下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 B位于南半球 C天气晴朗D昼夜温差增大 2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解析】依据各点风向可知,该气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半球气旋。气旋过境,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昼夜温差减小。高空气压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故甲地对应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 【答案】 1 B 2 C 下图是”某地某时近地面稳定风向轨迹图”,完成3—4题。 3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甲地可能是( ) ①高压中心②低压中心③低压槽④高压脊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从近地面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判断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气旋系统,中心气压低,风向变化最大处为低压槽(图中虚线位置)。 【答案】 B 4若该地处于北半球,则虚线附近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及天气状况是( ) A冷锋,乙地为阴雨天气B冷锋,丙地为阴雨天气 C暖锋,乙地为晴朗天气D暖锋,丙地为晴朗天气

【解析】若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锋面气旋的一部分,虚线为低压槽,槽线上生成一锋面,在北方(乙一侧)冷气流的作用下,锋面向南移动,为冷锋,乙地在锋面之后,为阴雨天气。 【答案】 A 课后作业夯基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两图中受暖气团控制的点是( ) A②④和ab B②③和cb C①④和ad D①④和cd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白天气温①地最高 B乙图中的城市天气晴朗 C甲图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 D乙图中的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 解析:甲图所示为冷锋示意图,据图中锋面位置可知位于暖气团一侧的是①④;乙图为锋面气旋图,据图中锋面图形可知该区域气流呈逆时针辐合旋转,冷锋锋前为暖气团,暖锋锋后为暖气团,故c、d在暖气团控制之下。甲图中②③处于冷气团控制之下,而④地出现多云天气,①地处于暖气团控制之下,且天气晴朗,故气温最高。 答案:1 D 2 A 下图为2010年5月16日8时东亚某区域等压线(hPa)分布图。读图完成3—5题。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这一主线,其中前四课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本课是在前四课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论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原理已掌握,接触过各类天气现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探究欲望,但认识不够深刻需加以引导。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2、教学难点: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 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确定锋面天气为本课重点之一是因为锋面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联系。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国冬季爆发的寒潮以及北方冬、春季节的沙尘暴天气都是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另外,掌握了冷、暖锋的形成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例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高压、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因为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常出现的台风天气就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表现,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以及北方秋季“秋高气爽”的好天气都是在高压系统的控制下形成的。 把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确定为难点之一,原因有四。一是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二是要抓住冷、暖气团哪个为主动,三是锋面两侧的温度、湿度、气压、风等有明显差异,四是要懂得什么是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它们分别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本课难点之二是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主要是难于长久性的记忆,容易将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水平气流旋转方向记错。 二. 三维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记住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掌握它们对天气的影响。理解低压系统和高压系统的区别,记住它们对天气的影响。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阅读识图能力。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资料讲解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 (1)气团的移动方向 (2)看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及位置 (4)看符号 (5)看过境前后气压、气温变化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锋面图示及雨区 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 锋 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气 温较高、气 压较低、天 气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雨雪、 降温等天气。 气温下降,气 压升高,天气 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 锋 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受单一冷气 团控制,气 温较低,气 压较高,天 气晴朗 多形成连续 性降水 气温升高,气 压降低,天气 转晴。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 静 止 锋 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气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因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心气流垂 直 上升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特 点 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三、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天气特征(以北半球为例)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 中F、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锋面类型及移动:图中F、G处都在锋面的北侧(纬度较高的地区),为冷气 团,E、H则相反,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处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 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暖锋。而且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天气特点 由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CD为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AB为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气团。气团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 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 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a)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 b)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c)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 ●冷锋(降水位置在锋后)、 ●暖锋(降水位置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过境后温度和气压值的变化 【基础过关】 1.天气变化剧烈通常是因为位于( ) A.暖气团控制下 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C.冷气团控制下 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3.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 C.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阅读以上材料,完成4~5题。 4.文中所说的最有可能的天气过程是( ) A.快行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慢行冷锋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是( ) 【能力提升】 6.暖锋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是( ) A.产生连续性的降水 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天气由阴转晴 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7.下图中,ABCD纬度位置和下垫面情况大致相同,四个地点中处于冷锋过境后的是( ) 读”某市20XX年5月黄金周期间的天气变化资料统计图“,完成8~9题。 8.这次降水形成的原因是( ) A.气流下沉 B.气流对流上升 C.暖气团主动沿锋面爬升 D.暖气团被迫抬升 9.此系统对我国天气现象的主要影响还表现为( ) A.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B.东北、华北地区的夏季暴雨 C.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

【配套K12】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1、定义: 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气团。气 团分冷气团和暖气团。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a)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 b) 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 c)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位置的差异:冷

锋、暖锋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 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及过境后的天气变化: 过境后温度和气压值的变化 【基础过关】 1.天气变化剧烈通常是因为位于( ) A.暖气团控制下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 C.冷气团控制下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 2.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 ) 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 B.过境时气压升高 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 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 3.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 ) 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B.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C.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 曹操立不起营寨,心中忧惧子伯曰:“连日阴云布合,朔风一起,必大冻矣”是夜北风大作,操尽驱兵士担土泼水比及天明,沙土冻紧,土城已筑完。阅读以上材料,完成4~5题。 4.文中所说的最有可能的天气过程是( ) A.快行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慢行冷锋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天气系统的是( ) 【能力提升】

高中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本节课程标准要求为:“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系统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自己画出简单天气图,进而根据图形分析在这种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所以教学中一方面是训练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学生分析锋面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湘教版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三节大气环境的第四节内容,本节内容是对形成各种天气现象的常见的天气系统进行深入、系统的学习。在本章的前三节内容中,教材讲述了大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分别从大气的组成、运动以及气压带和风带等角度对大气环境进行的系统的阐述,这就为接下来的学习提供了基础,而本节内容是在此基础上的一个升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体现于运用,实践操作与应用性更强,和人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更直接、更密切。为接下来学习全球气候以及气候变化等知识奠定了基础,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了解气团、锋面的概念及锋面的分类 2. 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并利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可以从地理的视角理解天气形势预报 3. 掌握各锋面系统活动规律和处在不同天气系统及其不同部位的天气特点,利用天气图进行天气形势分析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 1. 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让学生课前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注意主持人对天气形势的分析,充分利用对比如:冷暖气团,冷暖锋,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本节教学通过识图、辨图、观察实验、动画模拟、分析天气变化数据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认识锋面系统 3. 通过绘制锋面示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读图和析图能力,

地理: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归纳

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点总结 一、锋面系统 1、气团: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叫气团 暖气团:温度高,湿度大,气压低,单一暖气团控制下以晴暖天气为主。 冷气团:温度低,湿度小,气压高,单一冷气团控制下以晴冷天气为主。 注意:冷暖气团是相对而言的,如10度相对于5度是暖气团,相对于15度则为冷气团。 锋面:冷暖气团的交界面锋线: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锋: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2、锋面的特征 ①锋面是一个狭窄而倾斜的过度地带,锋面上方一定是暖气团,锋面下方一定是冷气团; ②锋两侧是个温度和湿度差异很大的地带,锋两侧气团温度、湿度等性质差别愈大,锋面的倾角愈小; ③锋面附近是个天气变化剧烈的地带 3、锋的分类与天气特征 锋面图示及雨区冷气 团 运行 暖气团 运行 过境前 天气 过境时 天气 过境后 天气 常见实例 冷锋冷气 团主 动向 暖气 团移 动 暖气团 被迫抬 升 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下, 气温高、气 压低、天气 晴朗 阴天、下雨、 刮风、降雪降 温等天气。 冷气团代替暖 气团,气温下 降,气压上升, 天气转晴 我国北方夏季 的暴雨;冬、 春季节的大风 或者沙尘暴; 冬季爆发的寒 潮;一场秋雨 一场寒。 暖锋冷气 团后 退 暖气团 主动沿 锋面爬 升 冷气团控 制,气温低, 气压高,天 气晴朗 云层加厚,多 形成连续性 降水 受暖气团控 制,气温高, 气压降低,天 气晴朗。 一场春雨一场 暖;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 寒雨起。 准静止峰冷暖气团势相 当,使锋面来回 摆动 降水强度小,多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持续 的时间长。 夏初:长江中 下游地区的梅 雨;冬季,贵 阳多阴雨天 气,天山北坡 降水多于南坡 歌诀法记忆冷锋、暖锋及准静止锋的主要区别: 黑色三角冷冰冰,降温下雨刮大风。(冷锋)符号半圆暖融融,连续降水锋前成。(暖锋) 三角半圆线居中,阴雨连绵慢移动。(准静止锋) 比较冷、暖锋控制下形成的锋面雨带(雨区)位置的差异:冷锋(降水位置主要在锋后)、暖锋(降水位置主 要在锋前) 锋前和锋后的判断方法:主动气团移动的方向是锋前,反之,是锋后。 二、低(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1、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 低压(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高压(反气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低压、高压控制下大气的垂直运动特征与天气的关系 气旋反气旋 定义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成 因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运动时,受地转 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 而形成“旋涡”。 中 心 气 流 垂 直 低压上升高压下沉 水 平 运 动 北半球 逆时针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 气 特 点 云层增厚 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 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 国影 响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 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 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 球为 例 3、气旋与反气旋控制下的不同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特征(左、右手法则) 用手势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 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方法与北半球类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