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2012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doc

[专升本类试卷]2012年河北省专接本(政治)真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高于方法论

(B)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对立的

(C)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D)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统一的

2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一切皆流,一切皆变

(D)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B)19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时空性

(B)实物性

(C)客观实在性

(D)运动

5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的是( )

(A)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统一

(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D)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6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与可.在他住处周围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观察竹子的变化,对竹枝、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形状、姿态有透彻的了解,因而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受到大家赞扬。有诗云:“与可画竹时,胸有成竹”。“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流传至今。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物质具有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7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

(A)尊重客观规律

(B)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C)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

(D)克服保守思想

8 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 ) (A)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9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体现了矛盾的( ) (A)对立面的互相联结

(B)思维的前后不一致

(C)对立面的互相排斥

(D)对立面的斗争

10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 (A)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11 “千里之行,始予足下”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C)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12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体现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

(C)“扬弃”

(D)肯定一切,否定一切

13 事物的发展是( )

(A)一帆风顺的

(B)周而复始循环的

(C)直线上升的

(D)螺旋式上升的

1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15 真理是(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B)对人们有用的认识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为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思想

16 凡是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 )

(A)形而上学

(B)唯物史观

(C)唯心史观

(D)英雄史观

17 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 (A)生产资料的所有是形式

(B)生产的分配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产品的交换形式

18 区分国家性质的主要依据是( ) (A)国家政权的构成形式

(B)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C)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

(D)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程度

19 社会形态是( )

(A)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文化形态和政治形态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20 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 (A)摆脱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B)人们按照自己的意识完全自由地创造自己的历史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人们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和谐地改造客观世界

21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A)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B)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时间

(C)和谐社会的构建

(D)新民主主义革命

22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和谐

(B)发展

(C)以人为本

(D)稳定

23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是党的( )

(A)七大

(B)八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24 发展问题是指( )

(A)南北问题

(B)东南问题

(C)南南问题

(D)东西问题

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其中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据第二产业带动转向( )

(A)依靠第一、第二产业带动

(B)依靠第三产业带动

(C)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

(D)依靠第二、第三产业带动

26 当前,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 (A)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B)依靠增加生产资料的轨道上来

(C)依靠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

(D)依靠引进国外的先进科技轨道上来

2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 )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C)国民生产总值道2020年比2000年翻一番

(D)国民生产总值道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28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最根本的是要( )

(A)发展生产力

(B)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C)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D)发展基层民主

29 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基层民主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0 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 )

(A)有法必依

(B)有法可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1 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食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 ) (A)开放

(B)教育

(C)改革

(D)发展

32 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人党的基本路线的是党的( )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33 “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

(A)祖国统一

(B)两制并存

(C)经济发展

(D)高度自治

34 下列关于当前世界格局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欧盟成为一只举足轻重的力量

(B)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C)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D)日本已由经济大国迈进政治大国

35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

(A)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D)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二、多项选择题

36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

(A)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活动

(B)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7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C)内因通过外因而起作用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38 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因为( )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共同创造了历史(C)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9 下列不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 (A)出租房屋获得的房屋

(B)个体劳动者所获得的收入

(C)外资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D)私营企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

40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 )

(A)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B)人与自然的和谐

(C)人与人的和谐

(D)人与社会的和谐

三、论述题

41 试述马克思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并联系实际说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现实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

41 材料1:“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他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只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才能成为他人的手段,——这种相互关联是一个必然的事实。”

材料2: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这描述它的梦想:“我做个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的一串串,我和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经过无数年艰苦的研究,袁教授的梦想已经实现。2012年袁隆平80岁寿辰,温家宝总理致贺信讲道:“先生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苦苦追求,未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

问题:

42 请根据以上材料说明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43 请结合材料2分析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及条件。

43 材料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已经成为一个客观的事实。据统计,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改革初期为1.4:1,现在大概为5:l或6:1:;按大行业划分看,2009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工资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工资的4.7倍:按细分行业看,2008年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证券业是最低畜牧业的15.93倍。另外,还存在着“灰色收入”、行业“小金库”甚至非法收入现象。

材料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摘自《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问题:

44 请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分配制度上的特征。

45 请参考材料2指出我国当前在解决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

五、判断题

46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不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决定,也取决于中国的现实要求。( )

(A)正确

(B)错误

47 时空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 )

(A)正确

(B)错误

48 既然联系是普遍的,因而联系是无条件的( )

(B)错误

49 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求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自己的实践。( ) (A)正确

(B)错误

50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而独立存在( )

(A)正确

(B)错误

51 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社会功能。( )

(A)正确

(B)错误

52 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 (A)正确

(B)错误

53 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真正开始。( )

(A)正确

54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A)正确

(B)错误

55 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理论体系的标志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和党的十四大召开。( )

(A)正确

(B)错误

5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少予多取。( )

(A)正确

(B)错误

57 建设创新性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 )

(A)正确

(B)错误

5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文化打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

(A)正确

(B)错误

59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建设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

(A)正确

(B)错误

60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

(A)正确

(B)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