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汇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儿童古诗文积累是在中华传统文化面临严重断层、中国乃至人类都在呼唤中华文化回归的背景下产生的;是适应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使独生子女既成才、更成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加了古典文学部分。古文教育的增强将带给孩子们对民族文化的亲和力,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国人的自信心有了很大提高,使我们对传统的否定逐渐转变为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因为正处于思想启蒙时代的孩子所学的语文,关乎一代人的思维方式的发育和思想底蕴的积淀,关乎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新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了语文学习的新思路,这就是:积累——阅读——运用。这个教学思路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上。谁都知道语文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我个人认为,语文的素养的提高,正如煤的形成,大量的积累最后只生成那么一小块。那么积累什么?重点是:基础积累、常识积累和阅读积累。基础积累它既有字词的积累又有古诗文的积累;常识积累包括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积累。

鉴于上述原因,我选择了“经典古诗文诵读及应用的研究”课题,并于2008年10月被批准为徐州市个人立项小课题。本课题旨在组织学生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诵”的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获得经典古诗文的基本修养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融会在经典古诗文中的

中华民族的智慧、风骨、胸怀,以及健康的道德准则和积极的人生信念,潜移默化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大量诵读的基础上,摸索出积累、背诵古诗词及诵读古诗文的方法。

2、古诗与练笔相结合,以诗促写。通过自创小诗;以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写“学古诗、背古诗”的感受;诗配画,画填诗;办与古诗词相关的板报、专栏、班刊以及个人小诗集等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古诗文诵读能力。

3、研究古诗词的文学常识、诗人的生平、写作风格、背景、创作故事等。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4、建立一个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古诗文学习积累的主题系列活动,准确把握学校教育的特点,顺应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要,开展各类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古诗文学习实践活动,为学生的诵读提供资源和帮助。

5、形成古诗文课堂诵读教学基本模式。我们将着重探索三种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传授课、拓展阅读课、自主创新课。研究一系列如何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文,如何激发学生诵读古诗文兴趣的方式方法。制定出一套古诗文诵读的评价细则。

6、学科教学中结合或渗透古诗文学习实践的研究。如语文教学中可开展古诗文教学的拓展学习;美术教学中结合古诗文进行诗配

画,画配诗的创作实践;音乐教学中古诗文的配乐吟唱或舞蹈练习;体育教学中进行古诗文韵律操训练;信息技术教学中辅导学生编辑电脑古诗文小报等。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鉴于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具体操作性和实践探索性的特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观察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力求体现本课题的推广应用价值。

四、课题研究过程

(1)课题申报阶段(2008.11——2008. 12):课题的申报立项;建立博客;开题;认真撰写研究方案并上传博客。

(2)课题研究阶段(2009.1——2009.10):按计划开展研究;

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课例分析并上传博客;

(3)课题总结阶段(2009.10——2009.11):整理资料,总结反思,撰写结题报告。

五、研究成果

古诗文的内容丰富多彩,表达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古诗文的阅读训练也必然是多种模式。单一的模式、单一的课堂结构是难以达到优化古诗文教学的目标的。因此,我在实践中探索并尝试了三种模式。

1、对于一些内容较浅易,学生易体会和明白的古诗词,可以创造较多的机会让小学生独立习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在实践中提高自学能力。学习之初,先带领学生朗读一些喜闻乐见,脍炙人口,

而且大部分都是孩子幼儿时期读过的小诗,例如:《望庐山瀑布》,《草》等,使学生感到学习古诗并不很难,以免产生学习古诗的畏难情绪。例如唐代诗人李峤的《风》,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自读古诗,整理、清除文字障碍;接着分小组讨论古诗的意思,找出不理解的词;再次全班讨论,共同辨析不理解的词义,依靠学生帮助学生;最后达到全体学生掌握古诗的目标。依照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发挥,能够合作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仅仅是一个引导者、帮助者。

2、对于一些新接触的小诗文,教师不必急于让学生理解诗句,先让学生自由而大声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把诗句的字音读准,读到琅琅上口。例如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采用“三读”的阅读方法,即:读通——读懂——读好。古诗文不是无情物,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诵读时,加上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会增进对古诗文的理解,从而与古诗文内在的情感产生共鸣。还可以适当模仿一些古人吟诗诵句时摇头晃脑的样子,学生便会越读越来劲。

我努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学生每天与古诗见面,开始,选一些短小易懂的写在黑板一角 (也可让学生轮流选取一些古诗抄录),每日在课前几分钟里读一读、在晨读时间背一背古诗,在教室的墙壁上贴着一些古诗,并定期更新,让学生既好奇又感新鲜,愿意主动去诵读,记忆,营造古诗文的阅读和研习的良好氛围,学生在与

古诗“朝夕相处”下“日久生情”,使诵背古诗文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学习行为。爱读古诗文的习惯养成将使孩子终身受益。

3、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古诗文,可以用直观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古诗词由于时空跨度大,意蕴深沉,语言又精炼含蓄,这些都能给小学生读懂诗文带来很大的障碍。所以,古诗词教学要求老师要十分重视创造直观。直观的手段有:形象的板书、挂图、实物、录音、录像及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在教学杜牧的《山行》时,我就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种幽深、神秘的情境——和学生一起乘坐时间飞船,穿过时空隧道,似乎我们进入到久远的唐朝,伴随着悠扬的乐曲,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很快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引发了他们学的内驱力。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就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初步感受到了杜牧诗的明快、豪放的风格,陶醉于清新明快的意境中。

再如,在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时,教学重点应是如何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不必急于让学生理解诗句,先让学生自由而大声地朗读,“不求甚解”地读,把诗句的字音读准,读到琅琅上口,“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学生便越读越有劲,越读越有趣,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对李白的诗歌奔放、洒脱、飘逸、雄浑的风格有所感悟。

在完成基本教学目标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时间,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从语言入手,理解字、词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潜在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