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规范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规范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规范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

超声科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宗旨

1、提高超声医学诊断水平

2、充分发挥彩超设备的效能

3、提高影像质量

4、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使超声技术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

5、努力提高超声医学技术队伍的自身素质

超声科质量管理方案

一、科内成立质量监控管理小组

组成成员由科主任和副主任以及有关人员(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组成。

组长:平杰

质控员:张秉宜

成员:张玲王旭刘三英高晓艳张毅

职责:平杰、张玲、张秉宜、刘三英负责诊断报告书写、描述、结论等监控,对差错、漏诊、误诊现象及时修正,并督促做好每月的质量统计报告,《报告质量控制表》、《差错分析》、《阳性病例登记》、《疑难病例讨论》、《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危急值登记本》、《业务学习记录本》等登记本记录。每季度一次总结,并安排科内诊断质量报告会议。

高晓艳、张毅负责归纳病例、追踪病例,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安排一次到二次追踪病例的全科讲座。

张秉宜全面负责诊断质量的监控,督促并参与完成科内诊断质量控制体系各项任务。

二、质量监控制度及具体措施

1、超声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以质量为中心任务,作到登记、

号、归档准确;每张诊断报告必须逐项填写,字迹清楚,用词恰当,标点正确,诊断确切,言简意赅,签字清楚。

2、为保证打印报告质量,由科主任进行每月统计;对诊断病人多

质量好、报告报废率低者进行奖励,对发生错号、报告报废率高者等分清情况,扣除有关人员奖金。

3、凡经医学正规学校毕业的医师分配来科工作者,必须熟悉各机房机器性能及操作后方可上岗工作,凡未经专业学校毕业和专业培训及未取得相应技术职称或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者,暂不能进入彩超及介入室工作。

4、诊断医生按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安排工作,凡没有取得报告权的

医师诊断报告必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书写,由上级医师签字后发出.5、建立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集体学习制度,疑难病例

讨论制度,作好讨论记录,建立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6、建立每月诊断追踪制,每月初到病案室将超声检查与有关手术、病理结果进行随访登记,以及电话随访重点病例,每月反馈,每季度将追踪结果中误诊或和诊断不确切病例进行全科读片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建立影像诊断与手术符合率追踪本、疑难重点病例追踪随访本。建立每月诊断报告质量控制表,由质控员每月随机抽取每个亚专业组一名医生2份诊断报告进行统计,找出问题所在,并及时反馈相关医生进行整改。建立《诊断报告质量控制表》。

7、科内建立质量差错登记本,登记事件经过,详细分析,每月统计,月终将各种差错对照奖金分配方案条例扣发当事者相应的奖金。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

8、每月不定期地向临床科室征求有关超声诊断质量意见,向科室

宣读并提出改进措施。建立临床科室征求意见登记本。

9、科主任或责任医师对每日疑难病例的检查诊断诊断报告进行审查,对影像显示病变不甚清楚者,必须经复查后再写诊断报告。10、为保证科内急诊工作质量,科内每日常设二线值班人员,值班医

师对其急诊中的疑难病例必须请示送上级医师处理后方可书写报

告,二线值班医师必须在岗尽责。

1l、为保证超声诊断质量,应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全科

必须服从科主任领导,下级医师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工作。

12、科室制定超声科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设备运行、安全

防护、应急等相关制度,使科室管理达到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

13、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科内质量控制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

次与临床科室的联席会议,有收集意见渠道,有记录。

超声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制度

1.各项超声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介入超声,应事先预约。

2.重要检查由二名医师共同确定诊断。

3.重危或做介入超声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超声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

经上级医师签名。

5.超声图文工作PACS系统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超声图文资料储存与PACS系统云端,由超声科及信息科统一管理。

6.每天集体讨论,经常研究诊断中存在问题,解决疑难问题,不

断提高工作质量。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彩超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超声科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一、诊断报告书写质量要求

1、“一般资料”项目要齐全,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病床、门诊号、超声号、报告日期。

2、“检查名称及部位和检查方法”要具体说明。

3、“影像学表现”要阐明有无临床所疑疾病的种种表现或征象,如有则应对所出现者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缘、轮廓、邻近结构改变,以及超声影像等的密度或信号改变等一一加以描述。

4、“影像学诊断”一般为一个或几个疾病的名称。

5、“医师签名要包括书写报告者和签核报告者。

一、诊断质量要求

1、影像诊断与手术符合率≥90%。

2、彩超检查阳性率≥60%,B超检查阳性率≥50%。

三、随访质量要求

1、随访要有书面记录,资料要齐全。

2、随访项目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门诊号、超声号、病理号、手术日期、影像检查名称和诊断、手术记录、病理表现与诊断、书写及签核报告医师姓名记录和随访者签名。

四、评分标准

按“超声诊断报告质量检查记录表”要求评分。按照楣栏(4分),逻辑性(3分),描写(3分),结论(8分),签名(2分)等每月由责任医师抽查各亚专业组一名医生两份诊断报告份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须为中+以上。

超声科管理人员分工及职责

科主任:平杰

副主任:张玲张秉宜

诊断质量控制小组组长:张秉宜

诊断质量控制小组组成员:平杰、张玲、张秉宜、刘三英

科主任职责:全面负责本科教学、医疗、科研、进修培训、行政管理工作,并督促各种工作的实施完成情况。副主任协助、分管以上工作。

诊断质量控制小组组长职责:负责检查诊断报告质量,完成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奖惩制度,严格把好诊断质量关。各位成员协助以上工作。

超声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疑难病例一般在科内讨论,每月一次科内重点疑难病例讨论时间。由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提前收集病例做好准备,负责相关临床资料和既往检查资料的收集,并作好发言准备。若遇有特殊病例,

需要临床医师参加时,则邀请有关医师参加。若疑难病例需要外院专家会诊时,则请外院相关放射诊断专家会诊,再综合诊断意见。

2、疑难病例讨论会前指定专人对每次讨论的病例做好记录,对其

相关影像资料记录归档。

3、疑难病例讨论时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职称以上人员主持,当

住院医师介绍病史和基本影像表现及结论后,安排其他医师发言,进一步分析讨论病例,并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和考虑的诊断结论意见。

4、每季度安排一名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医师,根据临床

病例追踪情况,负责选择本季度疑难和典型病例,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与科主任协商,确定专题内容,组织科内人员专题业务学习。

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访制度

1、为提高科内人员的学术水平,超声科应对少见及疑难病例及手术病例进行记录和随访。

2、随访工作实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专人负责制。

3、科内派专人负责定期(一个月)对手术或临床证实的病例进行随访。并记录、评定诊断符合率。

4、科内派专人对未能在本院手术病例进行电话随访

5、科内定期(半年)对漏诊、误诊及手术证实病例进行集体讨论大会,不断总结提高。

手术病例追踪随访制度

1、凡在超声科进行影像检查的手术科室病例,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组病理检查证实、或外院手术证实的病例,均列为手术病例追踪对象。经病理证实与影像学诊断相符者视为诊断符合。

2、科室明确分工,由指定住院医师负责,每月安排人员到病案室或病理科对各系统的手术病例追踪并做好记录,并对疑难病例及

重点病例不定期进行电话联系,追踪随访在外院的手术病理结果,并做好记录。

3、对追踪结合进行分析,统计影像诊断与手术后结果的符合率。并每季度疑难病例讨论时安排时间在科内进行反馈,提高全科人员对疾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

超声科管理制度

第一节超声科组织管理制度

一、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实施超声科主任对超声科各个部门(包括普通B超、彩超、心电图、超声介入治疗等)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二、副主任协助科主任工作。

三、鼓励高年资主治医师按人体解剖系统分专业深入钻研、培养成某一方面的专家。技术人员实施相对固定,定周轮转,能够掌握超声科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实现一专多能。

四、全面抓好科室的各项质量管理和优质服务。科主任要全面管理好各岗位人员的工作,有计划地安排好各级人员的专业培养和提高。

第二节登记室管理制度

一、根据临床医师对疾病要求开出不同的部位,按照价格表给出正确价格。对检查有不明之处及时请示本科医师。

一、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检查部位及核实收费,登记记录并将所有资料输入电脑。

三、为受检病人指明所要检查的诊室并做好耐心讲解工作。

四、对申请检查患者,详细交待检查前准备事项。

五、坚守岗位,主动、热情、耐心等待前来检查的患者,有问必答,树立超声科良好窗口形象。

第三节资料存档保管制度

一、B超、彩超检查申请单、报告单、超声图文等资料要保存三年。

二、超声检查资料要有专门储藏场地,专人负责,保证资料完整,

不得遗失破损。

三、及时查找,明确去向。

四、每天整理,汇总,归类。

五、遇有借阅,要办好借片手续。定期催还,如遇遗失,及时落实责任,作好记录。

第四节诊断室管理制度

一、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机房,工作期间不得在机房内喧哗,保持工作环境安静。

二、机房内严禁吸烟,严禁吃零食,保持机房整洁。

三、工作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机器做工作以外的病人,一经查实,严惩不怠。

四、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应注意安全,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五、维持机房温度和湿度恒定,保证机器处于正常工作环境。

六、工作人员应爱护公物,耦合剂等彩超室一切附属消耗品应放在指定位置,不得乱放。

七、工作人员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前,对仪器进行正常程序关机。

八、操作诊断医生的工作应遵守操作规程。

九、应定期对机器做清洁、正常保养等日常维护工作,并做好记

录。

十、所有病人资料应及时保存,防止丢失。

第五节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定期举行疑难病例讨论或每天上机时发现选取疑难病例,展开科室内讨论。

二、定期或不定期与相关科室联合讨论。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系统的病例,准备讨论内容并负责联系相关科室人员共同讨论。

三、疑难介入手术病例多科室联合读片,制订最佳手术方案,并报院领导批准。

四、讨论时值班医师汇报病史,分析影像,得出初步结论,并提

出需解决或存在的疑问,上级医师进一步分析病例,综合各种影像信息,相互印证;做出最终结论。

五、专人负责记录疑难病例结果。

第六节手术随访制度

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系统疾病的手术病例追查并作记录,每周两次安排人员负责手术病例追查。登记疑难病例定期安排医师进行手术或临床随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手术随访结果讨论,定期统计影像诊断的正确率。

第七节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一、设备定期维护(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l、设备机械性能维护:安全装置检查,各机械限位装置有效性检查,各种运转检查,操作完整性检查。

2、设备电气性能维护;各种应急开关有效性检查,探头、电缆线

检查。

3、每周对高档彩超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二、日常维护(每日进行)

1、每日开机后先检查机器是否正常:有无提示错误等,如有必须

先排除。

2、对于B超及彩超开机前必先预热后才能工作。对于高档

彩超工作前先查看各种仪表盘及按键情况。

3、每日工作完后,需清洗机器上的脏物和血迹等。

4、每天使用完机器后,应在大型仪器使用维修登记本上进行相

关记录。

第八节超声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

1、严格执行《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细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

程。

2、设专人负责管理,术前必须穿手术衣,戴口罩,帽子,洗手(按

外科手术规程。

3、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物品不可回收再用,一次性使用导管针具不得重复使用,医用污染垃圾扔入黄色污物袋按规定统一处理。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药产品,其说明书未规定一次性

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1)导管针具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

(2)用过的各类导管针具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3)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针具不得重复使用。

5、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每周犬扫除一次,保待室内清洁干燥

6、隔离病人所需的一切用品必须与普通病人分开放置,使用,处理。

7、每次操作后作好终末消毒处理。

8、常规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必要时随时消毒,并记录在册。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如不合格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消毒处理。

9、每月监测:手指,空气,消毒液,操作台。

10、保证滤风机畅通。

第九节进修、实习医生管理制度

1、严格管理进修、实习生,高标准要求进修实习生。

2、安排专人负责进修、实习生的管理,制订合理的进修实习计划。

3、进修、实习生在上级医师带领下参与日常工作,学习各种临床

检查技能。

4、上级医师负责指导进修、实习生超声诊断报告的书写。

5、定期给进修、实习生上课,提高进修、实习生理论水平。

6、建立进修、实习生管理制度,锻炼进修、实习生的超声影像认

识能力,提高进修、实习生实践能力。

7、建立进修、实习生请假制度,请假一周,应经科主任批准。

超声科工作制度

1、各项超声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者应在申

请单上注明“急”或“ST”字样,并随到随查。各种特殊检查如介入治疗等,应事先预约。

2、重要检查由二名医师共同确定诊断方案。特检和重要会诊,要

等诊断完善后方嘱病人离开。

3、重危或做特殊造影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超声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

经上级医师签名。

5、每周集体讨论一周来重点病例,经常研究诊断方案,解决疑难问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6、严格查对制度,认真核对申请单,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7、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彩超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

进行检修。

超声科大型设备上岗制度

为保障医用设备使用质量和安全,根据大型设备的相关管理规定,大型设备上岗人员必须通过相应设备的上岗证考试合格。我院规定医师经过科内考核,参加省卫生厅装备处的CDFI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CDFI医师上岗证之后才有资质操作和管理相应的设备,取得执业医生资格的CDFI医师,经过科内考核,安排参加省卫生厅装备处的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CDFI医师上岗证之后才能签发CDFI检查的报告。

超声科值班、交接班制度

一、超声科医师值班交、接班制度

1、超声科在非办公时间及节假日均须设一线和二线医师值班。原

则上应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任一线值班、副主任医师及高年资主治医师任二线。值班医师条件:获取执业医师资格后可参加一线单独值班。

2、值班医师应提前15分钟到岗,接受各级医师交班的医疗工作。交班时应巡视B超室、彩超室、介入室等,并与上述各检查室医师做好交接班。对急危重病人应协助交班医师快速处理和解决,将急危重病人情况和处理事项重点扼要记入交班簿。对回科加照、询问病史等,原则上由白班医师负责通知患者,若因种种原因没能或无法通知到的病人,值班医师应作好交班记录。

3、应与二线医师联系负责准备次日讨论的重点或疑难病例,应遵循《疑难病例讨论制度》负责完善或补充住院讨论病例的病史、认真全面收集相关信息,作好发言准备。负责当天各检查室阳性病例数及阳性率的统计并作好记录,负责认真记录加班、拖班的人员的名单、事由和时间。

4、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按应急处理流程办事。

5、值班医师在班期间,必须尽职尽责,负责各项临时性医疗工作和病人的临时处理,遇有疑难问题时应请二线医师以及上级医师处

理。

6、值班医师必须坚守岗位,夜间原则上要求在值班室留宿,并保持二十四小时电话畅通,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随便找人顶替,确有特殊情况,须向科内二线医师或科主任报告,协调安排I作,避免影响工作。

7、每日晨,值班医师负责交清急危重病人处理情况以及尚待处理的工作。负责将当天未完成的各检查室的检查项目,事由向全科交班。

8、负责将当日急诊报告的申请单归类交给各检查室。患者的检查报告原则上不能超过两天

9、值班医师负责医师值班室的清洁。

超声科行为道德守则

一、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一视同仁,满腔热忱,耐心细致,

周到认真,尊重患者隐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患

者等候报告时间。

二、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以医谋私。

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在工作中严禁弄虚作假、编造数

据与结果;严禁发放虚假报告。

四、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认真执行质量控制方

案;对可疑结果应认真复查,并与经治医师取得联系;

不隐瞒工作中的问题和差错,以使及时纠正。

五、严格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不擅离工作岗位;上班时

间不聊天,不干私活。

六、努力学习,不断掌握行理论,新技术,并主动和临床相

关科室联系,介绍新开展的项目。

七、注意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对患者及自身保护。

八、工作时着装工作服,仪表整洁,举止端庄言行文明。

尊重同行,团结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超声科主任岗位职责

在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建设及日常行政管理,负责本科室的思想、业务、质量控制、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

一、日常行政工作:

1、二十四小时保持通信通畅,保证和医院、科室的联系;

2、坚守岗位、行政管理等公务活动交待去向,遵守外出审批手续;

3、遵守干部组织原则,令行禁止;

二、履行职责:

1、参加一线医疗诊断治疗工作。

2、对照临床要求,执行首问负责制。

3、每年十一月制订科室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督促工作计划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每半年按期(5月及1 1月两次)总结汇报。

4、组织调动本学科人员及资源,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确定本科人员学习、进修、轮换、值班、会诊、休假等,保证医疗及相关服务的正常进行。

5、审查、申请本科室器材、设备及易耗品和报销,组织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保管及维护情况。

6、组织实施及时完成医院下达的指令性任务。

三、医疗质量管理:

1、制定修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并加以落实;

2、督促本科室各级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督促相关人员做好质量控制。经常检查各项工作环节,制定预防缺陷的各种措施,严防差错事故。

3、组织并监督每天随访工作的开展并审查相关记录,每月最后一个周四下午召开超声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并检查相关记录;定期组织本科室的业务学习、训练和技术考核,积极指导、培养下级医生和业务骨干;引进国内外新技术,开展新项目,并不断改进检查方法,组织资料积累与登记。定期与临床科室联系,征求意见,改进

工作。参加临床会诊和疑难病例讨论。担任教学,组织对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考核。

超声科副主任(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参与及指导本专业的诊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2、解决疑难问题,参加临床会诊、疑难病例的讨论,负责报告质量的检查。负责检查、指导下级医师的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3、认真学习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积累资料,及时总结,撰写论文。

4、担任教学,指导进修、实习人员的学习,配合科室

主任做好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

5、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征求意见,提高诊断符合

6、完成领导下达的其他指令性任务。

超声科主治(住院)医师岗位职责

1、在科主任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本专业日常诊疗工作,对病人进行仔细检查,准确及时完成

诊断报告,遇疑难问题及时请示上级医师。

3、参加值班任务。对危、急、重患者应优先检查,并及时向上级医

生汇报或在职权范围内作出相应的处理。

8.参加临床病例及术前讨论会,报告所检查患者的病情、超声诊断

情况,并提出意见。

6.值班后做好交接班工作,

7.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科内的有关规定,严防差错事故。

9.必须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新技术,参与科研。在上级

医师指导下,承担一定数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负责检查、指导实习医生的工作。

10.完成其它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指派的任务。

超声科登记员及护士职责

1、主动、热情、细致地做好服务窗口工作。

2、负责登记、预约、存放、发报告、工作量统计,资料归档保管

及借片工作。

3、负责领取保管药品、器械以及器械消毒,及时补充急救药品器及氧气等。

4、负责介入治疗的预约,为患者做好检查操作等各项工作。

5、负责做好与患者沟通工作,特检如超声造影检查时遇有造影剂

过敏反应,协助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夜班医师岗位职责

1.负责当班时间(12:00Am-2:30Pm; 5:30Pm-8:00Am)的急诊超声诊断及报告的书写工作。

2.负责科内安全保卫工作,坚守工作岗位。

3.遇有疑难病例,必须请示二线值班医师。

超声科进修医师管理规定

1.进修人员凭单位介绍信和“进修通知”在规定时间内来我院医务科报到后,在规定时间内来我科报到。

2.来我科进修人员自备工作服、听诊器等学习和生活用品。

3.进修期自报到之日算起,到期即办理离院手续,所有缺勤概不延长进修时间。

4.进修期间,考勤由我科负责,无探亲假及婚产假。事假:一天以内由教学秘书批准,三天以内由科主任批准,报医务科备案;三天以上由原单位证明,科主任签署意见后,医务科批准。

5.病假:凭我院副主任以上医师诊断证明,科主任批准报医务科备案,假期未销者,按超假论处。

6.事假、病假累计一个月以上者,停止其进修。因公请假,应出示选送单位院长批准证明,我科同意后,再与医务科联系并同意后方可批准,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月。

7.按申请进修计划,我科室进修时间为六个月至一年。进入科室后,应立即制定个人进修计划交带教老师。

8.在我科进修期间,严格按照排班表上班,不迟到早退。对待病人热情周到。

9.进修医师必须自觉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尊重老师,服从管理,爱护公物。对犯有错误、累教不改或违法乱纪、情节严重者停止进修,退回原单位。

10.积极参加我科业务学习,严格履行自己职责,遇有疑难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或上级医师汇报,严防差错事故。

11.进修人员在我科进修期间,因不请教带教老师、擅自处理病人而引起医疗纠纷者,所造成经济损失由其本人承担,导致医疗事故者,其本人承担法律责任。

12.进修期满,填写鉴定表,由科室考核、鉴定、主任签名,医务科盖章后带回原单位。离院前,本人持鉴定表,还清所借物品,在医务科办理离院手续。

超声介入诊断治疗工作制度

1.进行超声介入诊断治疗工作人员应该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作风严谨,思维敏捷,反应灵活,有较强的应急能力。

2.进入超声介入治疗室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治疗前必须洗手。

3.严格控制超声介入治疗室内人口密度和流量,凡进入超声介入治疗室的见习参观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超声介入治疗室的参观规定和接受治疗人的指导,不得随意走动,非值班人员不得擅自进入超声介入治疗室,一切私物不得带入治疗室。

4.超声介入治疗室内一切物品、仪器、药品应该分类、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时检查、检修,以保证实用,用后及时补充归还。

5.超声介入室随时保持室内清洁,每日湿式清扫2次,操作前紫外线照射1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

6.超声介入治疗室人员操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治疗室内的无菌物与有菌物分开放置,一切无菌物品用专用柜存放,标签清晰,及时处理、更换已过期的无菌物品。

7.进行超声介入治疗工作时,态度严谨,不得闲谈,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8.介入超声是一项高风险工作,治疗室内必备常规抢救器械、药品,以便及时应用,并由专人负责检查,保证药品齐全,保持在备用状态。

9.超声介入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和禁忌症,治疗前认真准备,包括病人以及术前检查和用药,充分考虑介入操作的风险,坚持有创检查、治疗前签字制度,防患于未然。

10.认真做好术后处理工作,做好手术和治疗记录。

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与考评标准

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操纵规范及考评标准 湖南省超声诊断质量操纵规范及考评标准 目录 超声诊断质量操纵差不多要求…………………………………………… 1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4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6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17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19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23 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26 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28

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29 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讲明…………………………………………… 30 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40 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42 超声诊断质量操纵差不多要求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通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接着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举; 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计划

超声科2019年医院感染质量控制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文件相关规定,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使超声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超声科实际,特制定超声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计划,要求科室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掌握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有关内容并遵照执行。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感染控制小组 为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落实,使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成立超声科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主要工作如下: (一)负责超声科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督促科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熟练处理本科医院感染性疾病。(四)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控制科。(五)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六)对就诊患者进行医院感染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 (七)熟练掌握自我防护知识,预防锐器刺伤。

二、制定超声科医院感染教育制度并落实执行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做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为教育引导超声科全体工作人员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理念,将感控理念和要求融入到诊疗活动全过程、全环节、全要素之中,超声科在医院原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超声科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超声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如下: (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定期参加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二)必须对管医务、工勤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常规培训。 (三)必须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学时,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四)医务人员应参加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课程和学术交流活动,医务人员每年不少于6--15学时。 三、制定医院感染环境监测制度并遵照执行 (一)对使用的消毒液,有效浓度及细菌污染量,每季度监测一次。 (三)对超声介入室及治疗室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污染细菌,每季监测一次。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安全防护管理与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1)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2)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4)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15周的妇女。(5)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6)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8)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9)工作人员在使用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10)施行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11)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X射线影像诊断质量保证方案 (1)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2)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3)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4)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15周的妇女。(5)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6)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7)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8)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6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六、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3)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包括诊断报告书写制度:X线及操作机保养制度;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交接班制度;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集体读片制度,会诊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管理条例》、《医院传染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放射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甲状腺超声检查规范指南 版

厦门市甲状腺超声检查规范指南(2016年版) 一.超声检查适应症: 1.临床出现甲状腺相关症状或体征 2.核素、CT或实验室检查发现甲状腺异常 3.甲状腺外科手术前、术中及术后评估 4.甲状腺病变的随访 5.甲状腺活检、消融或其他介入手术的定位 二.超声检查方法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行颈部I131放射治疗的患者需在治疗1个月后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行ECT检查的患者需在1周后再行甲状腺超声检查。 1.检查体位 (1)仰卧位:为常规体位,在颈后及双肩后垫一枕头,头稍后仰,呈头低颈 高位,充分暴露颈前及侧方。 (2)侧卧位:如一侧甲状腺明显肿大,可采取侧卧位,分别检查甲状腺左、 右叶。检查两侧颈部淋巴结时,也可采用侧卧位。 2.扫查方式 原则:包含所有甲状腺组织(两侧叶、峡部、锥状叶) (1) 横切扫查时,左右叶分别从上向下滑行扫查,直至甲状腺下极消失为止。 (2) 纵切面扫查时,可沿甲状腺左右叶的长径扫查,由外向内或由内向外做 一系列的纵切面滑行扫查。 (3)任意角度切面,针对感兴趣区的任意角度多切面扫查,评估感兴趣区超 声特征。 (4)甲状腺血管扫查: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探测甲状腺实质血流、结节血 流以及甲状腺大血管情况(甲状腺上动脉)。 (5)甲状腺周围颈部软组织:扫查范围为颈前、颈侧区。有无异常回声,有 无异常淋巴结病变。 图1 在左右侧叶纵切面上极扫查甲状腺上动脉,(左图); 甲状腺周围颈部软组织颈前颈侧区扫查范围(右图)

3.检查程序 (1)检查内容 ①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整体) a)体积:增大(上下径>6cm,前后径>2cm,横径>2cm,峡部前后径> 0.5cm)、正常、缩小(两侧叶体积之和小于6cm3) b)包膜:清晰,模糊或中断 c)实质回声:分布(均匀或不均匀),强度(正常,减低或增高),粗细,网格 d)血流:丰富、正常、减少 e)PW:甲状腺上动脉内径有无增宽,流速有无增快,RI有无升高或降低一般无法做定性诊断。 一些典型弥漫性疾病表现: Graves病:甲状腺体积弥漫性增大,实质回声减低,血流较丰富,甲状腺上动脉PSV增快。 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体积增大或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增粗,呈网格状,内或见小片状低回声区。 甲减:甲状腺体积明显缩小,回声减低增粗,血流正常或丰富。 ②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内分泌学定义) 甲状腺内散在的病灶,影像学检查能将其和周期甲状腺组织清楚分界(2009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定义) 超声评估: a)部位:两侧叶上、中、下三区,加上峡部,共7个区域。 b)数目:单发,多发 c)大小:一般在纵切面上测量,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 d)A/T:A/T≥1,A/T<1 e)结节边缘形态:不规则(分叶状,成角、蟹足状),椭圆形或圆形,直立状 f)结节的边界:清晰,模糊不清 g)周边声晕:完整,不完整,无;厚声晕(>2mm),薄声晕(≤2mm); 均匀声晕,不均匀声晕 h)内部结构:实性,实性为主(实性成分>50%),囊性为主(囊性成分>50%),囊性 i)回声水平:高、等、低、极、无(与甲状腺实质回声相比) j)回声均匀性:均匀、不均匀 k)后方回声:增强、衰减、侧边声影、混合性改变、无变化 l)钙化:微钙化(<2mm),粗钙化(>2mm),弧形钙化,无钙化 m)浓缩胶质: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 n)血流信号:周边型,中央型,混合型,无血流型 o)RI:高>0.7,不高<0.7 超声鉴别诊断: a)定位鉴别:与甲状旁腺、食道、淋巴结、其它邻近器官疾病鉴别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放射科工作制度 一、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 二、衣帽整洁,挂牌服务,遵守劳动纪律,以病人为中心,做好优质服务。 三、各项影像检查须由临床医生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员随到随检,老弱病残患者优先。各种特殊影像检查和造影检查应事先预约。 四、各岗位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详细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体征、检查目的,必要时亲自询问和检查。 五、重要的摄片由放射科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共同确定,摄影完后,待观察影像合格后方嘱病人离去。 六、危重病员的检查,必要时应由临床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大出血、血压过低、休克等危重病员须经临床处理待病人稳定后再做检查。 七、在规定的时限,由执业医师密切结合临床病史、体征,按规范书写诊断报告,并实行双签审核制度。进修和实习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八、坚持每日集体读片,评定影像和诊断质量,科内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学习和讨论,不断提高检查和诊断水平。 九、影像资料由专人管理、归档、借阅。 十、重视安全工作,严禁在科内使用电炉,燃油(气)具,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十一、做好病人、家属和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工作,保护好患者的隐私。 十二、爱护设备,定期保养,出现故障立刻汇报,并与设备科联系,及时解决。 十三、X线摄影、CT提供24小时×7的急诊检查服务。 放射科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建立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下设诊断质量控制、技术质量控制两个二级管理小组,质量控制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督促。 二、建立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 三、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医疗缺陷、差错,杜绝责任事故。 四、诊断质量控制小组负责诊断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五、技术质量控制小组负责投照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 六、建立质量管理资料档案。 七、建立质量缺陷控制检查与改进措施记录本。 八、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和疑难病讨论、会诊制度、业务学习制度及重点病例随访与反馈制度。

6、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六、超声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 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重点包括诊断报告书写制度:X 线及操作机保养制度; 差错事故登记及分析制度;财产保管及经济核算制度; 交接班制度; 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 试剂管理, 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 教育培训制度, 信息反馈制度, 安全防护管理制度, 报告审核与登记制度以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集体读片制度, 会诊制度等。(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弃管理条例》、《医院传染 管理办法》以及《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

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医疗和非医疗事件) 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 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 含县市级) 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 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放射前、诊疗过程、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业规范的要求。 2、患者投诉与纠纷处理

超声质量控制标准

超声质量控制标准 、人员素质: 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经过正规培训,具有上岗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2 3超声继续教育积分记录。 二、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的具体调节: 1主机调节:DGC,动态范围,增益,帧平均,不同脏器应用软件等,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CDFI,PW 等的调节。 2 探头:性能指标,电缆断线,探头开裂磨损等。 3 图文打印记录设备等。 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 三 、 1操作手法随不同脏器及检查途径而异。 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 2 四 图像记录 、 1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 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2 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像特征。 3 五 报告单要求: 、 1上项为一般项目:填写姓名、性别、年龄等,必要时填写仪器型号等,检查方法 途径,超声号等 2 中项记录检查时的发现,应细致,客观,简练,全面,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实质

回声,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弥漫型或局灶性,各类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灶性病变应作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3 下项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有无病变及病变性质: 病变部位或脏器 病变的超声声像图上表现的物理性质: 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钙化等。 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若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必要的建议如:超声随访和建议进行的其他检查。 签名与日期. 报告单必须由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的超声检查者亲自签名。技术员或进修医师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师加签。日期按年、月、日排列,简写时可用“年/月/日”(如:16/20/9 )代表。 六、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遵守《超声医学临床技术规范》与《超声医学科诊疗常规》。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目标 (1)从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方面入手,依法行医,规范管理,确保以病人为中心,为病人提供优质以以医疗服务。 (2)加强放射医技人员“三基”培训,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放射防护工作,抓好常规X线、CT MRI、DSA及介入等各种检查技术质量。提高放射科各种诊断报告书写质量及诊断水平。 (3)以三级医师负责制为核心,建立诊疗责任原则,在病人来放射科检查全过程中的各环节、规范落实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责任。对病人做到及时检查、认真检查,诊断做到正确、及时。 (4)减少放射科医疗质量差错及医疗事故。 二、质量管理制度 1、实行专家督导、主任监督下的组长负责制,诊断、技术组组长在科主任的指导下定期对全科医疗工作的检查、考核,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提高全科医疗质量。 2、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找出薄弱环节,对反馈意见有改进措施,有记录及效果评价。每季度定期按放射科的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对技术、诊断组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考核、评分,做好记录,及时分析、评价、总结、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并对改进结果追踪复查。 3、具体的医疗质量管理,包括技术组岗位责任制;诊断组岗位责任制;介入组岗位责任制;影像图像质控管理;诊断报告质量管理;疑难、少见病例处理规范;漏诊、误诊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4、制定具体的工作程序: ①、建立相关的医疗质量项目指标。

②、由科室主任和诊断、技术组长对技术、诊断各组进行 定期检查考核。 ③、定期进行的检查考核结果,要及时评定总结。 ④、对质量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并做记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办法和对策,提出改进措施。 三、质量管理指标 1、技术:严格按常规操作,检查部位准确,无错项、漏项,做好防护工作。X线甲级片率40%以上,废片率<2% 2、诊断: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专业术语运用恰当,描述详细。描述与诊断结论符合,能准确回签临床提出的问题。报告签发制度完善并能落实,各种资料记录完整、准确。进修、实习医师、住院医师书写的诊断报告必须有上 级医师签名。普通X线检查诊断符合率》70% CT检查诊断符合率》70%核磁共振检查诊断符合率》70%大型检查诊断符合率不 达标者要有病例分析。 3、介入:检查诊断符合率》70%治愈、好转率应为同级 医院均值以上。 4、有读片、核对制度,诊断与技术组每周一次以上集体阅片解决疑难问题,提高诊断质量。 5、建立、健全审阅片制度并坚持执行。建立病例追踪制度并做好有关记录。每周进行一次疑难、少见病例、错漏诊病例的病例讨论读片制度。 四、质量管理计划与措施 放射科担负着全院各科室的放射、CT、MRI检查及DSA 检查报告工作,工作范围较大,涉及面较广,检查时间较紧促,医疗质量管理也较复杂。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建立科室质量控制管理组,由科室主任、及诊断、技术组长组成。从制度上把关,严格做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工作,定期组织业务、政治学习,各级医务人员各施其责,严格强调在岗责任,不得擅自离岗,规范交接班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武隆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超 声 诊 断 质 量 控 制 规 范 及 考 评 标 准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目录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4)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8) 腹部超声检查规范 (11) 妇产科超声检查规范 (28) 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技术规范 (42) 介入性超声技术临床操作规范 (48) 介入超声检查预约单 (53) 超声介入前列腺预约单 (54)

介入超声手术同意书 (55) 关于胎儿超声检查的说明 (57) 超声科医师职责及工作制度 (58) 超声质量评估内容、标准与方法 (78)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基本要求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3、从事介入超声医师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具有主治或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②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 ③经2名具有临床介入超声技术资质、具有主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推荐; 4、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常规胎儿超声诊断的医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具有医师以上超声医学专业技术职称,接受过产前诊断的系统培训; ②在本岗位从事妇产科超声检查工作5年以上,接受过产前超声诊断的系统培训。 5、承担心血管超声诊断检查的医师应具有至少两年心血管超声工作经验。 三、仪器设备要求 1.实时超声诊断仪,并配有与检查项目有关的探头及软件。主机具有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机内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应具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脉冲及连续多普勒、彩色增益、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技术与参数。承担中、晚期妊娠系统胎儿超声检查的单位,应具有一台以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并配有较完整的产科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记录 2017年 1月 回顾分析科室各项工作,总体运行良好,总结分析如下: 1 .工作量及收入统计:工作量4308收入 2 大型设备阳性率统计: CT、MR检查阳性率分别为 % 和 %,均大于评审要求,从数据中 可以看出:??①阳性率较高为ICU、普外科、肿瘤科,因此阳性率 较低?②科室人员漏诊误诊率相对较低。 3 .满意度管理: 本月患者满意度为99%,达到标准要求 4 .危急值管理: 本月共发生危急值 2例,上报率100%,未出现漏报,迟报及错报 现象,危急值制度执行良好。 5. 报告质量管理: 随机抽取50份报告,1例报告描述中出现错别字,2例诊断不全,1 例诊断不准确,分析原因报告医师不认真、细致、审核医师应仔细、认真。 6. 图像质量管理:随机抽取40份影像资料,1份不合格,异物遮挡,分析图像质量存在以下问题: 主要是技师工作不细致所致。 整改措施: 加强工作责任心,增加图像质量; 1.做好检查前沟通工作; 上月改进效果: 本月图像质量有所改善,但是不少问题还是存在,还需要 继续加强。 7. 设备管理:GE机器保养1次。

设备故障: 出现死机现象,扫描暂停。 鼠标操作不灵。 臂6日透视时停止,报no-xay tryange重启后继续使用 原因分析: 1.梯度电源不稳定导致扫描暂停,水泵温度高。 2.鼠标老化 3. C臂故障考虑球管问题 改进措施: 1.水泵加水,上报设备科,通知厂家维修. 2.更换鼠标。 3.上报设备科,向西门子公司保修。 8.科室交流与病例随访管理: 本月随访病例 3人次,诊断符合率为 100%; 9 .阅片及疑难病例管理: 本月由白班人员选取需讨论疑难病例例,夜班人员进行整理主持第二天晨阅片及讨论,包含前一天所有增强检查病例。制度执行良好,取得了预期效果。疑难病例依靠远程会诊后出具报告。 10 .业务学习管理: 本月学习了由常勇制作了垂体瘤的PPT课件讲座,效果良好,均能当堂理解,消化,促进了日常工作。 11. 交接班制度管理: 交接班制度执行良好,每日7:50准时交接班,对前一天存在的问题及夜间遗留问题进行交接梳理,做到无问题交班。 12.护理管理:

超声质量控制制度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标准 一、医院要求 开展临床超声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专业技术项目准入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1、拟开展超声诊断项目的申请报告;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3、开展该项技术项目的人员资质和技术条件; 4、开展该项技术相应的设备、设施配备情况。 二、专业技术人员要求 (一)独立从事临床超声诊断的医师应具备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和《医师执业证书》;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二甲以上医院正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获得超声医学继续教育学分和超声诊断上岗证。 三、仪器设备要求 1.实时超声诊断仪,并配有与检查项目有关的探头及软件。主机具有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机内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等,彩色超声诊断仪应具有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脉冲及连续多普勒、彩色增益、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技术与参数。承担心血管超声检查的单位配有较完整的心血管科软件。 2、超声探头原有性能指标75%以上,无电缆断线或图形黑条、探头表面无开裂或磨损。仿体(标准模块)测试合格。 3、配备图像打印、记录设备对诊断有关的阳性或阴性切面,应作图像打印或其他图形记录提供临床资料并存档。

【检查方法】 (1)先从右锁骨中线第5~6肋间或第4~5肋间开始探测,并确定肝上界的位置,然后沿肋间逐一向下探测,观察每一肋间切面声像图的改变,注意门静脉、肝静脉、肝内外胆管以及胆囊的变化。 (2)右肋缘下纵切观察肝在锁骨中线肋缘下的厚度和长度,并沿肋缘下肝下缘处斜切,观察第一、第二肝门及肝静脉的一系列图像,对通过第二肝门显示肝右静脉长轴斜切面图,记录右肝最大斜径。 (3)剑突下观察肝左叶各个纵切面的图像,应尽可能显示左叶肝的上缘,并通过深吸气后进行比较观察,通过腹主动脉矢状面记录左肝长度和厚度,通过下腔静脉矢状面记录尾叶长度。 (4)沿剑突下肝下缘做向上后方向的斜切面,观察肝左叶门静脉的结构,并显示门静脉左支切面,记录尾叶的宽度和厚度。 (5)当发现肝内病灶时,从纵、横、斜各切面图观察并记录,尤需注意肿块与第 一、第二肝门的关系。 (6)应同时观察脾脏有无改变并测其厚度及肋缘下长度,必要时测脾长度和脾静脉宽度。 【注意事项】 1.探头应于探测区内连续进行观察,不应点状跳跃式探测。在每一探测切面进行观察时,应将探头进行最大范围的弧形转动,可连续广泛地对肝内结构和病灶进行观察。 在肋间斜切探测时,应让患者做缓慢的深呼吸运动,以观察到大部分肝脏,减少盲区,特别是肝上缘近膈区。深呼气比深吸气观察到的肝范围要广泛,注意勿遗漏近膈肌区的小病灶。 2.探测肝脏时要同时观察脾脏的变化,因为很多肝脏疾病,如常见的肝硬化、慢性迁延性肝炎、血吸虫肝病等均常有脾大;原发性肝癌常合并肝硬化,探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

超声科质量控制制度 超声科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宗旨 1、提高超声医学诊断水平 2、充分发挥彩超设备的效能 3、提高影像质量 4、利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使超声技术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化 5、努力提高超声医学技术队伍的自身素质 超声科质量管理方案 一、科内成立质量监控管理小组 组成成员由科主任和副主任以及有关人员(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组成。 组长:平杰 质控员:张秉宜 成员:张玲王旭刘三英高晓艳张毅 职责:平杰、张玲、张秉宜、刘三英负责诊断报告书写、描述、结论等监控,对差错、漏诊、误诊现象及时修正,并督促做好每月的质量统计报告,《报告质量控制表》、《差错分析》、《阳性病例登记》、《疑难病例讨论》、《超声诊断与手术符合率》、《危急值登记本》、《业务学习记录本》等登记本记录。每季度一次总结,并安排科内诊断质量报告会议。 高晓艳、张毅负责归纳病例、追踪病例,并做好记录,每季度安排一次到二次追踪病例的全科讲座。 张秉宜全面负责诊断质量的监控,督促并参与完成科内诊断质量控制体系各项任务。 二、质量监控制度及具体措施 1、超声科全体工作人员,必须以质量为中心任务,作到登记、

师对其急诊中的疑难病例必须请示送上级医师处理后方可书写报告,二线值班医师必须在岗尽责。 1l、为保证超声诊断质量,应严格履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全科 必须服从科主任领导,下级医师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工作。 12、科室制定超声科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设备运行、安全 防护、应急等相关制度,使科室管理达到科学化、标准化、正规化。 13、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科内质量控制会议,每半年至少召开一 次与临床科室的联席会议,有收集意见渠道,有记录。 超声科医疗质量与安全制度 1.各项超声检查须由临床医师详细填写申请单。急诊病人随到随检。各种特殊介入超声,应事先预约。 2.重要检查由二名医师共同确定诊断。 3.重危或做介入超声的病人,必要时由医师携带急救药品陪同检查,对不宜搬动的病人应到床旁检查。 4.超声诊断要密切结合临床、进修或实习医师写的诊断报告,应 经上级医师签名。 5.超声图文工作PACS系统是医院工作的原始记录,对医疗、教学科研都有重要作用。全部超声图文资料储存与PACS系统云端,由超声科及信息科统一管理。 6.每天集体讨论,经常研究诊断中存在问题,解决疑难问题,不 断提高工作质量。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用电安全、严防差错事故。彩超机应指定专人保养,定期进行检修。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新版)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 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67

放射科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新 版) 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超声质量控制标准

超声质量控制标准 一、人员素质: 1 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 经过正规培训,具有上岗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资格证书。 3 超声继续教育积分记录。 二、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的具体调节: 1主机调节:DGC,动态范围,增益,帧平均,不同脏器应用软件等,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CDFI,PW等的调节。 2探头:性能指标,电缆断线,探头开裂磨损等。 3图文打印记录设备等。 三、操作手法,图像记录与观察分析 1 操作手法随不同脏器及检查途径而异。 2 必须观察标准切面及特写切面。 四、图像记录 1 观察分析后特征认定。 2 图像中病变(要点)加注释。 3 写出重要观察记录结果,重点指出图像特征。 五、报告单要求: 1 上项为一般项目:填写姓名、性别、年龄等,必要时填写仪器型号等,检查方法途径,超声号等。

2 中项记录检查时的发现,应细致,客观,简练,全面,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实质回声,测量数据,病变描述首先叙述弥漫型或局灶性,各类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局灶性病变应作定位,测量及其他重点描述。 3 下项为超声检查后提示的诊断意见,有无病变及病变性质: ①病变部位或脏器 ②病变的超声声像图上表现的物理性质:液性,实质性,混合性,气体,纤维化, 钙化等。 ③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 ④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⑤若考虑可能为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⑥必要的建议如:超声随访和建议进行的其他检查。 ⑦签名与日期.报告单必须由获得超声诊断上岗证的超声检查者亲自签名。技术员 或进修医师检查后的报告,必须由上述规定的上级医师加签。日期按年、月、日排列,简写时可用“年/月/日”(如:16/20/9)代表。 六、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严禁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遵守《超声医学临床技术规范》与《超声医学科诊疗常规》。

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放射科技术质量控制制度 一、优质X线影像标准 优质影像的评价标准为: 1.适当的影像密度:包含组织背景密度和组织影像密度。背景密度是指完全感光的最大密度Dmax和未感光或极少感光区的最小密度Dmin;其标准为:Dmax≥ 2.4,Dmin<0.25。人体组织影像密度标准因各部位体位不同而异。 2.组织影像层次分明,有良好的清晰对比度:骨骼能辨别骨皮质、骨小梁、肌肉、关节腔的层次;腹部能分辨肾脏、腰大肌、腹壁脂肪线;胸部能分辨肺野与纵膈,肺野与胸壁,外带肺纹结构的层次;脊柱能分辨椎体与软组织,椎体的各组成部分,骨小梁可见;头部能分辨颅板和颅腔、颅腔和岩部、颅腔与窦腔的层次。 3.摄影体位正确:摄影体位正确的标志就是欲摄的部位在影像上孤立显示或有极少的其他结构重叠影,即使有重叠,但也能清晰地分辨出其轮廓。所见结构影像没有严重失真。 4.无技术操作缺陷:X线、日期号码排列成线;左右标号明确;号码不与被摄体重叠。无遮线器边影和体外伪影;无划片、污片、粘片、指纹、漏光、屏斑等阴影。 凡具备以上四条,方可评价为优质X线影像。 二、X线影像密度的影响因素和控制 人体X线摄影所得的影像是通过不同的密度差而成像的。适当的

密度可以显示出人体不同组织结构的轮廓,形成良好组织对比层次,显示出正常组织和病灶间的不同影像密度、形态和范围。因而X线影像密度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为重要。X线影像密度的质量控制技术就是掌握诸多影响因素的程度和规律,从而达到相关因素改变时影像密度保持不变。 1.X线影像密度的影响因素 (1)电源条件; (2)X线机; (3)暗室条件,包括: ①安全灯的安全性; ②胶片; ③增感屏; ④显影液; ⑤冲洗方式; ⑥显影时间和温度的匹配; ⑦患者年龄、性别、体型的差异; ⑧病理:高密度增生性病变,低密度稀疏性病变的差异。 2.X线影像密度的控制 (1)影像灰雾的控制:灰雾度直接影响影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影像密度控制首先着眼于灰雾度控制的达标(D O<0.25)。 (2)胶片感光性能的控制:不同牌型号和乳剂批号的胶片感光性能有明显差异,胶片感光性能主要指标有:感光度(比感度)、平

超声质量控制管理

超声科质量控制小组组长:监督员:组员: 一、质量控制的范围 1、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2、仪器设备性能及调节水平 3、操作手法及观察分析 4、记录与报告 5、随访 二、质量控制的起点与提高 1、以立足于中等医院(二级医院)为基础,带动基层(一级)医院。 2、参照国内外新技术的开拓、进展和应用情况,不断提高质量控制要求,修订内容,逐步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三、质量控制原则 1、质量控制的内容必须对多数人具有可操作性;而且必须考虑到超声检查的病人数量与占用时间。应删繁就简,同时不遗漏要点。 2、超声质量检查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操作手法、记录报告与随访制度等方面。 3、在检查过程中,应同时核查该科室的学习计划和学习记录;并对其不规范术语进行纠正,使术语科学化、标准化。 4、普查与抽查互相结合,普查由科室内医生自查,抽查由质控组负责。

四、质量控制的具体内容 1、人员专业素质 1)接受医学教育情况、临床专业工作期限。 2)具有超声物理基础、超声解剖基础,熟悉超声设备并经过正规培训;操作者须持有执业医师证及大型仪器设备上岗证。 3)对超声诊断专业的继续教育积分记录或考试分数。 2、仪器设备性能及应用中具体调节 1)主要掌握调节深度增益补偿(DGC)、放大器动态范围、前处理、后处理、总增益、帧平均、或机内已设置的不同脏器专用软件,使图像的细微分辨力、对比分辨力与图像均匀度达到最佳状态。在启用超声彩色血流成像之前,应预选彩标量程、彩色灵敏度、滤波等参数。在使用频谱多普勒流速曲线显示时,适应当调节流速量程及滤波器。在检查眼球或胚胎时,应注意声功率的输出不超过规定范围。只会使用电源开关、总增益等几个简单调节钮者,不符合专业人员的标准。 2)超声探头 @原有性能指标 @电缆断线或图形黑条情况 @探头表面开裂或磨损情况 @仿体(标准模块)测试 凡性能降至原指标参数75%以下者;或者@-@条中具1条,明显不合格者,定为不合格探头,由计量检测部门开具鉴定不合格证,

超声科质量控制等

超声诊断质量控制规范及考评标准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一、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二、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支持结构、管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三、诊断意见, 1、有无病变以及病变部位或性质。 2、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可提示病名诊断(或可能诊断)。如不能从图形资料作出疾病确定诊断者,不提示病名诊断。 3、多种疾病者,按可能性大小依次提示。 4、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5、签名与日期。 四、超声检查报告应注意字迹工整、不应潦草、涂改,避免错别字。条件允许者,最好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假报告。

超声科工作流程要求 1、每日交接班。认真交接所有仪器及配套设备。 2、开机前先启动稳压器电源,电压稳定后再开机,关机时先关仪器开关,待停机后再切断稳压器电源。 3、病人排队预约。向病人说明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 4、开通绿色通道,危重病人优先。 5、病人检查时,轻拿轻放探头,减少病人痛苦。检查时仔细,规范化操作,保护病人隐私。 6、每次检查完病人后,应用柔软纸巾擦去探头上的耦合剂,以保持探头的清洁。易感染部位应用无菌手套包扎探头。 7、结束检查时,及时按冻结键,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8、结束一日的工作后,检查仪器及探头是否完好,并做好交接班。 9、每周彻底清洁仪器及除尘网一次,做定期保养并登记。

心脏血管超声检查规范 心脏 【检查内容】 房室大小:左房、左室、右房、右室 血管内径:主动脉、肺动脉 室壁厚度:右室前壁、左室前壁、室间隔 心功能:EF、FS、E/A 血流速度:主动脉、肺动脉 压力差:主肺动脉、肺动脉压力 心脏结构:连续性、心室与心房的识别 室壁运动:幅度大小、协调性 心内分流:房室间隔、A导管、其它 瓣膜分流:二、三尖瓣,主、肺动脉瓣 【检查方法】 心脏超声基本切面与测量 1、左心长轴切面:室间隔平直,二尖瓣开放不上翘,同时显示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左房测量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正常值<30mm),左室测量在心室舒张期腱索水平测量室间隔内膜面至左室后壁的垂直距离。 左房:在心脏收缩期测量左房最大径

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放射科影像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通过严格的管理规程使放射检查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水平,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2.范围:放射科。 3.定义:无。 4.权责 4.1放射科医师、技师、护士等工作入院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及科室的有关政策,保证患者得到安全、优质、高效的影像检查及诊断服务。 4.2设备保养维修人员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4.3科主任负责全科检查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对检查和诊断报告质量进行监督和指导。 5.制度内容 5.1技术质量控制 5.1.1科室质量控制小组每月随机抽查每一位技师检查的病人图像,对其质量作出评价,分别为:优、良、合格、不合格。优良率要达94%以上,不合格率在1%以内。 5.1.2每月技术组组织相关人员对本月评价较差的检查进行读片,分析原因,进行原因分析。 5.1.3每月技术组组织全科技术员进行业务学习,对本月经常质量评价较差的检查部位进行全科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方案。

5.1.4每年由技术组指定人员组织图像质量控制小组分析影像质量改进情况,上报科主任。 5.2技术评价标准 5.2.1检查部位符合临床申请单要求,摄影体位正确,图像清晰,病变显示清楚,有良好的信噪比和对比度,图像无明显的伪影。 5.2.2 CT.MR依扫描规范进行检查,DR,CT检查需合理使用照射野,合理使用检查剂量。MR检查需合理使用序列及参数。 6.3诊断报告质量控制 5.3.1诊断报告需有资质的诊断医师书写并由主治及以上医师审核签字,对复杂疑难或重要的报告由高级职称医师审签。 5.3.2每月组织追踪病例回顾会、误诊病例讨论分析会,以提高诊断质量,积累经验,减少误诊。 5.3.3定期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主讲,以提高全员的业务水平。 5.4为确保医疗质量,对于机器设备原因、检查技术原因及诊断报告原因发生的缺陷差错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参见《放射科近似差错上报及处理制度》、《放射科机器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