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浅谈美术创作的语言

浅谈美术创作的语言美术创作是一种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是艺术家通过对色彩、形态、材料等的处理而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在美术创作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工具,它既可以传达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也可以传递艺术家的情感和情绪。
本文将从色彩、形态、线条和材料等几个方面,来探讨美术创作的语言。
一、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美术创作中,色彩的应用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它可以通过对色彩的选择、搭配和运用,来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表现欢乐和活力的主题时,艺术家往往会选择明亮鲜艳的色彩,以传达轻松愉快的氛围;而在表现忧郁和沉重的主题时,则会选择冷暗深沉的色彩,以表达作品的忧伤和沉重。
在《星空》中,梵高用深蓝色调描绘了宇宙的无限广袤和深沉宁静,表达了对天空的敬畏之情;而在《睡莲》系列作品中,莫奈则用清新明亮的色彩描绘了静谧的水面和绽放的花朵,表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可以看出,色彩在美术创作中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语言,它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情感,引发观者的共鸣。
二、形态形态是美术作品的另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通过对物体的形状、结构和比例等进行处理和表现,来传递作品的意义和情感。
在美术创作中,通过对形态的塑造和变革,艺术家可以表现出作品所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在雕塑作品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对形态的塑造和雕刻,来表现雕塑作品所要传达的意义和情感。
在《大卫》雕塑中,米开朗基罗通过对大卫英雄形态的塑造,表现了大卫英勇、坚毅和战胜力量的形象。
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也可以通过对形态的构图和表现,来传递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在《荷花》中,梁冰通过对荷花形态的描绘和架构,表现了荷花绽放的优美形态和生机盎然的景象。
可以看出,形态在美术创作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表达语言,它能够通过对形状、结构和比例的处理,来表达作品的内在意义和情感。
三、线条。
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

2021年第5期第37卷(总第48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F ED U C ATIO N AL IN S T ITU T E OF J IL IN PROVINCENo.5,2021Vol.37Total No.485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贾睿佳,周新焱(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赵元任是颇有造诣的作曲家、哲学家,以及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为我国近现代新音乐的成长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根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还被中国语言学界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他创作出的许多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成立和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文对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创作技法、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赵元任艺术歌曲的伴奏特色等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对赵元任所作艺术歌曲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特点。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创作特点doi: 10.16083/ki.1671-1580.2021.05.039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w—1—刖g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高度契合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音乐与诗歌的充分结合,所以也把它叫做“诗的音乐”。
其主要艺术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
在选择歌词上面,作曲家都选用一些有名的诗人及作家的著名作品当作自己创作的歌词。
一些篇幅较短的歌词大多都更注重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抒情性较强。
二是作品多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常常被拿来作艺术歌曲的伴奏,它没有管弦乐队伴奏的歌曲那么宏大壮观,但用来塑造歌曲的意境上有着突出作用。
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也尤其重视钢琴伴奏的编配,它不是简单的依附于声乐旋律,而是与声乐旋律相衬托、相结合,共同体现艺术歌曲的魅力。
三是声乐旋律与歌词及伴奏的完美结合。
浅谈对艺术创作中灵感思维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创作中灵感思维的理解艺术创作是一种灵感迸发和思维碰撞的过程。
灵感是艺术创作的灵魂,而思维则是其基础和支撑。
在艺术创作中,灵感和思维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对艺术创作中灵感思维的理解。
一、灵感的来源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生活的点滴,来自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生活中的美好景色、人物、情感,都可能成为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
比如一朵花的婀娜多姿,一片树叶的柔软质感,一段爱情的甜蜜回忆,都有可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艺术家对社会、人文、历史、自然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也可能成为灵感的来源。
比如一部小说的情节,一幅名画的构图,一首音乐的旋律,都有可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艺术家需要不断地积累生活经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感知能力,才能够更好地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二、思维的重要性在艺术创作中,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家需要通过思维来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需要通过思维来处理各种创作中遇到的问题,需要通过思维来完善自己的创作作品。
在艺术创作中,思维可以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
感性思维是指艺术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和直觉进行思考。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不断地调动自己的感性思维,以便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创作激情。
而理性思维则是指艺术家根据自己的理性和逻辑进行思考。
在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需要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理性思维,以便更好地解决创作中的各种问题。
艺术家需要不断地运用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三、灵感与思维的互动在艺术创作中,灵感和思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灵感的迸发往往需要思维的推动,而思维的深入又往往需要灵感的灌注。
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灵感的启发,产生出一些创意的想法。
而这些创意的想法只有经过艺术家的理性思考和群思,才能够变成成熟的创作构思。
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也经常会受到一些创作中的问题所困扰。
这时,艺术家需要调动自己的感性思维,以便更好地突破困难。
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思维互动是相当复杂的,艺术家需要不断地调动自己的灵感和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
浅谈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以《格尔尼卡》为例

2020-08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浅谈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以《格尔尼卡》为例孙梓钧(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02)摘要:在艺术史中,以战争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其实并不少见,但《格尔尼卡》却因为它密码般的抽象形象和极具张力的画面情绪深深的吸引着观众。
作为一幅著名的超现实主义作品,《格尔尼卡》一直被评论为历史上最活跃和最有力的反战绘画之一。
本文将《格尔尼卡》与格吕内瓦尔德的《伊森海姆多面折叠祭坛画》以及鲁本斯《战争的恐怖》进行对比,试分析毕加索《格尔尼卡》构图的灵感来源。
关键词:毕加索;格尔尼卡;灵感来源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3-0071-01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3.049格尔尼卡本是西班牙中北部的一个小镇,在1937年4月的西班牙内战中,纳粹德国空军轰炸了该镇,这个事件激发毕加索创作了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格尔尼卡》。
其实早在着手创作《格尔尼卡》之前,画家就已经接受了西班牙政府的委托,为当年巴黎世界博览会中的西班牙馆创作一幅大型壁画。
格尔尼卡事件的爆发令毕加索非常愤慨,于是他停下了早先构思的讲述其画室中往来艺术家的主题,决定就此次战争为题进行创作。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创作生涯中体量最大的一幅作品,虽然在画面中并未出现战争轰炸的具体场景,但站在作品前扑面而来的属于战争的恐怖气息却强烈的感染着观看者。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画面呈现着恐慌与动乱,即使从未受到过艺术训练的观众也能清晰感知到《格尔尼卡》传达出的紧张情绪。
这并不是偶然成之,而是来自于作者巧妙的画面经营。
画面中共出现了9个形象,每个角色表面上毫似乎无关联,类似拼贴画的风格手法,看似混乱且难以理解,但似曾相识的观赏感受却隐隐透露了一些神秘的线索。
我们可以看到在宗教题材的祭坛画中,出于实用目的,两翼木板可以向中间折叠,便于保存和使用。
浅谈舞蹈创作中的“留白”艺术——以舞蹈作品《声希》为例

2021年第07期110艺术纵横浅谈舞蹈创作中的“留白”艺术——以舞蹈作品《声希》为例李彤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00一、绪论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艺术延续至今仍然散发着无限的魅力,有着深刻的美学价值。
书法作品的“飞白”,绘画作品中的“留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经典乐曲中的“余白”都是留白的一种形式的体现。
舞蹈中的“留白”则在视觉效果上会减少压迫感,给予人更丰富的现象空间,“留白”这一艺术手法为舞蹈的艺术表现增添了更多“含蓄”的意蕴美,让舞蹈作品的呈现更加多元化。
从而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
二、“留白”对舞蹈创作的影响(一)舞蹈内容的“留白”1.人物和情节艺术都是相通的,电影故事的“留白”控制着剧情节奏;话剧表演中的“留白”演员通过停顿为观众留下理解的空间;而在舞蹈作品中剪辑掉细枝末节的内容,让舞蹈的人物塑造变得含蓄深刻,也是“留白”概念的体现。
从舞蹈剧情的观感体验出发,“留白”的艺术为舞蹈的观赏赋予了更多乐趣,这一手法是开放式结局的关键,不仅在完整剧情的过程中给予观众自由完成拼图的快感,更是为舞剧灌注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及意义。
2.环境和氛围灯光的“留白”可以在舞台上塑造虚拟的时空关系,渲染主题氛围,更好地表达作品臆像,叙述舞台空间与作品内容的虚与实的关系。
通过虚与实、聚与散等方式,使舞台呈现独特的色彩艺术。
在空白区域黑与白处理,给舞蹈作品内容带来更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束光可以是一扇被打开的窗子,可以是一条通往成功的路,也可以是一段豁然开朗的思想。
(二)舞蹈形式的“留白”1.结构和布局舞蹈创作在队形中,铺满整个舞台的队形给人视觉上的张力,通常用于舞段的高潮,但在调度设计中利用好舞台角落,在舞台布局中突出个体与群体的对比关系,配合灯光营造出独立的空间,给观众精神上的冲击,做到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的空景“现”,即空间的构成。
舞蹈结构也是要像诗书画一般疏实结合的,不论是在情节式结构、情景性结构或者抒情性结构中,作品的幕与幕之间都需要“留白”进行疏密缓和与承接。
浅谈夏尔丹油画作品中的创作艺术

在18世纪下半叶,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社会政局动荡,崇尚富贵奢靡、华丽繁复的洛可可艺术风格盛行,代表艺术家主要有华托、布歇等人。
其创作的油画作品主要是为了满足当时统治者的喜好,同时间接地粉饰太平,大多是描画奢靡的宫廷生活以及贪婪的欲望。
时势造英雄,这一时期也涌现了一批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人,他们对当时的法国宗教派别、人与自然、社会制度及现状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人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等重要思想。
在艺术领域,夏尔丹也作为区别于主流审美的代表人物,将全然不同于洛可可风格的独特画风呈现给大众,其作品主题多是描绘平民的日常生活,展现了法国劳动人民朴素、勤劳的一面,与布歇画中慵懒、颓靡的女性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朴素真实的题材选择夏尔丹将平凡到人们会忽略的器物带到了自己的作品画面中,将铜壶、瓷碗、鸡蛋、猎物等组织成一幅幅富有诗意的油画作品。
现藏于巴黎卢浮宫的《鳐鱼》(图1),也是夏加尔的成名之作,画面向我们展现的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厨房一角,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是一条挂在砖墙上被剥皮的鳐鱼、几条小鱼和面目狰狞地望着几个零散摆放的生蚝的一只小猫,还有一些瓶瓶罐罐的厨房器皿等。
夏尔丹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错落摆放,整个画面给人亲切、生动的感觉。
夏尔丹的静物画不同于以往画家着重描绘的华贵的金银器皿,而是极其朴素、带有使用痕迹的粗瓷杯碗,更多地体现了生活的气息和情趣,扑面而来的烟火气息打破了以往画家在艺术作品中描绘的遥不可及的世界。
《午餐前的祈祷》描绘的是一位母亲正在摆放做好的午餐,让两个孩子进行餐前祷告,年纪稍小的孩子还不能很好地背祈祷文,母亲在耐心地教她。
这一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典型场景体现了法国众多家庭的宗教习惯,也让观者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和谐,尽管生活清贫,但是人们依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夏尔丹的另一代表作品《年轻的女教师》中,年轻的女教师正在辅导一个小男孩读书,通过小男孩坚定的目光,可以看出他对于学习的渴望;女教师则是面颊略带微红,两个人物之间的交流自然。
浅谈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浅谈对艺术创作的理解
艺术创作是一种自由的表达形式,它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想,激发思考,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具有重要社会价值。
现代社会,一种新的思维兴起,艺术表达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想要把一个艺术落实到现实,仍然有很多困难。
首先,每个人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可能都不一样,因此,每个创作过程都有不同的风格,根据这种风格来控制创作内容。
此外,每个人可能会看到不同的触发想象力的材料,并结合不同的感情体验、经验和个人态度,去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在任何艺术创作中,任何一方都有可能创造出全新的内容。
其次,人们的审美能力可能会影响对艺术创作的态度。
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视觉艺术,都有其创作的硬性规则,它们可能是颜色、形状、和声音等物理属性,但是,每个人可能会有不同的审美标准,这样就会使得艺术创作有可能出现不可抗拒的因素。
最后,艺术创作可能会受到整个社会和艺术领域所认可的风格与文化的影响。
无论是印刷媒体、广播电视还是网络媒体,都有自身的文化需求,而这些文化的走向通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所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受到外界文化影响的程度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艺术创作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勇于尝试,坚持下去。
艺术创作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去理解并表达复杂的思想,可以唤起人们对艺术的热爱,可以激发开放的思维、拓展新的思维,并可以培养新的审美能力。
因此,艺术创作不仅是创造,更是一种审美体验,
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无穷的欢乐与精神的滋养,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浅谈艺术创作的过程

浅谈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通常分为生活积累、创作构思、艺术表达三个阶段。
1、生活积累阶段
艺术灵感表现为审美意象的瞬间生成。
作家在生活中总是细于观察、敏于感受、善于体验、勤于思考,随时随地、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的收获物放入自己的意识仓库。
这一阶段,艺术家“一直在进行审美认识活动在进行着潜创作,这就使得创作的审美认识正在得到积累叠加,得到整合加工。
2、创作构思阶段
艺术灵感表现为意象的组合与衔接。
创作构思很复杂,画家、诗人一眼瞥见一处优美的景致,就有可能在感知的同时,完成了一幅画或一首诗的构思;而作家、剧作家在提笔写作时,新的情节、人物、细节仍会汩汩而来,即构思依然在进行;而艺术家们有意识地打腹稿,冥思苦想,则更是构思。
3、艺术表达阶段
艺术家这一阶段创作动机的产生,往往起始于艺术家以其心灵拥抱了某一个视觉形象、一段经历、一次遭遇、一条消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一个细节等。
画家列宾在涅瓦河畔路遇一群衣裳褴褛的纤夫,而一下产生创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灵感;毕加索从民间制
陶艺术中获得创作灵感,而由这些灵感创作而成的作品,又超越了整个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卷 第12期 中 国 水 运 Vol.5 No.12 2007年 12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December 2007
收稿日期:2007-10-10 作者简介:占珠花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福建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 硕士 高级经济师 装饰工程师 (362000)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人力资源管理
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占珠花 摘 要:本文通过对艺术创作方法结构关系和时代关系的分析,明晰艺术创作方法的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艺术创作方法不同于艺术表现技法,以大量的例证说明艺术创作方法构成关系及创作精神的重要性,了解艺术创作方法的内涵和时代关系。 关键词:艺术创作方法 表现手法 艺术思潮 中图分类号:TO-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07)12-0204-02
艺术创作方法又称艺术方法、创作原则,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社会生活的联系,是塑造艺术形象所采用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艺术创作方法的构成与关系 艺术创作方法一般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创作精神,也就是处理艺术与现实关系的指导思想;二是艺术原则,是从现实生活出发,以现实生活为归宿呢,还是从主观出发,以自我为归宿,等等;三是表现手法。三者又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结合为有机统一体。 创作精神体现艺术家精神生活的深度。我认为创作精神是引导艺术家创作的主要原则,其次才是艺术形象。最后是用什么手法去表现,一副好的作品离不开“精神”,有时也称其为灵感,当然没有好的表现方式和技巧,也难以将潜意识中的精神或灵感表现出来,所以他们又是相辅相成的。众所周知,大部分艺术家都有某个阶段的创作高峰期,这和他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说,创作精神体现艺术家精神生活的深度,从而赋予作品审美上的高度。例如,舒曼在1836年与克拉拉恋情开始,他的最好作品都诞生在这一年到他们结婚的四年间,其中《C大调幻想曲》是1836年在维克阻隔下对她表达的痛苦思恋,乐谱扉页引用了德国诗人施莱格尔的诗:“穿过尘世缤纷梦境,聆听者在暗中,能听见那最细微的声音。”这首作品充分承载了他情感倾诉的宽度,这种浓稠情感纠结,使幻想诞生了“神话般的声音”。这种创作是艺术家处理精神生活内在深度的一种体现,选择了作曲,用音乐来变现作曲家对自己与现实生活关系的理解,他的音乐造诣使他得以用艺术的语言完满呈现自己情感的深度与艺术的完整。 创作精神也引领艺术形式的突破。国内当代艺术中的一些作品,在创作方法上可以看得出艺术家独特的创作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作品的形式上,就是思想变成了符号,表现出独特的个人风格。没有这种创新精神,创作会成为模仿,会失去艺术的鲜活感。像岳敏君的系列作品《笑脸》没心没肺的傻笑形象是他广为人知的符号,在近年新增加了点东西,
额头上有了皱纹,或者头上长了角,艺术家认为“人都有兽性”;他的《场景》则把别人的画,如《草地上的午餐》和“文革”期间的一些宣传性油画去掉主体人物后复制,算是观念行为;他的系列作品《处理》是把图片投影在画布上,描摹完以后,再用随意的线条破坏,“把已经完成的东西重新做效果,是受了设计师“处理”理念的启发,这让我联想到媒体,不都是处理过么,我们看到的很多东西也是处理过的”。栗宪庭评价他的作品“突出一种肤浅、幽默和百无聊赖的氛围,表达出当今空虚无聊的精神世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创作精神对形式和方法所起到的主宰作用。 艺术原则则使艺术家遵循自己独特的语言来表现他的精神世界。使思想和表现的过程遵循个人的独特选择,从而表现出某种稳定性。使人一眼可以辨认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这种风格因为基于精神的表现,在创作中通过创造技巧的发掘找到了独特的表现形式,从而体现为不管内容和形式如何变化,原则所体现出的风格依然拥有独特的印记。这种独特性伴随着作品的艺术表现,成为创作不可分割的整体。 就像画家绘画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则,绘画技法也没有一个固定的衡量标准。过去中国画家用一支毛笔作画,用笔用墨各人情致不同而千差万别;西方画家在选择颜料及画布的处理使用上也因画家各自喜好而千变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画家的创作观念和绘画风格会不断转变,原有的技法也在不断的改进,从历代绘画作品上可以看到,绘画的技法是因人而异的,是不断发展的。 实际上我们从岳敏君《处理》中可以看到创新的内容变化,这包含了表现技法的创新,创作方法中包含着艺术表现手法,但创作方法不只是艺术创作的具体手法和艺术技巧。创作方法是艺术家的审美观、艺术思想在创作中的体现,是指导创作的原则,对艺术的影响是全局性的。艺术技巧是指应用线条、色彩、音响和技法等艺术手段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现主题的一整套技能。创作方法是思想性因素和技巧性因素的有机统一,它不等于技巧、技法、艺术手法,却又离不开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而是利用它们来增添自己特色。 第12期 占珠花:浅谈艺术创作方法 205 例如,张晓刚的作品《风景画》系列在今年大山子艺术节期间,在冷林办的一个展览上出现,已经找不到人们固有意识里的张晓刚的痕迹,模仿照相技术中的对焦,焦距对在近景上,背景是模糊的,承袭他的“个人与社会”主线,画中的物体、村公所、旗杆等,依然与他早年的记忆有关,颜色很怀旧。他曾说过“画第一张画的时候,跟着感觉走,如果画到第10张,还想这么画,我就会想想为什么。” “想想”为什么的创作经历,体现了创作精神的孕育,他带来了创作方法的选择和试探。在试着寻找更为合适的表现方式的过程中,通常都意味着对不同表现形式的探索。一件富有新意的作品出现一般都伴随着一种新的技法产生。新的观念和技法是同生的,创作观念的更新会拓宽技法的层面。所以创作精神、艺术形象和创作手法有机统一于艺术创新之中。 现实主义善于应用朴实的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语言,组织符合生活逻辑的情节结构;浪漫主义则常运用夸张的艺术语言、曲折离奇的情节等等。这些不同的艺术手法统一起来,就构成了特定的创作方法的外部特征。所以创作方法不是艺术手法,但又是与艺术手法有关。 二、艺术创作与时代的关系 艺术创作总是运用一定的创作方法,而每一种创作方法的形成,又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一定的社会思潮、一定的艺术个性和一定的艺术观相关。创作方法既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艺术实践的深入而不断丰富、完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明显的继承性,是创新与继承的统一。 以清四僧为例,弘仁用笔空灵,以俊逸胜;髡残笔墨沉着,以醇朴胜;八大山人笔致简练,以神韵胜;石涛笔法恣肆,以奔放胜。当画坛趋向复古,出现“家家子久,人人大痴”,他们挺然而出,打破当时画坛的寂寞,并以独特的画风示世,这在画史上是极不寻常的。他们既是旧传统的积极继承者,又是传统最具有反叛性的挑战者。 由此可见创作方法与时代的密切联系。这种关系往往表现在艺术思潮的产生上。艺术思潮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适应经济变革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在政治、经济、哲学、美学以及其他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受社会力量的赞助而形成的一种有影响的艺术潮流和创作倾向。如法国17、18世纪的罗可可艺术,力求打破当时巴洛克艺术过于严肃和装模作样的风
格,力求在细节上矫饰出一种别致小巧的,细腻温和的,雅致轻快而生机勃勃的效果,是流行于法国宫廷的一种浮华柔媚、内容贫乏的艺术运动,以矫揉造作的女人体和宫廷生活为表现对象,代表着法国封建王朝衰落时期贵族们崇尚宫廷艳丽奢华的生活和庸俗的审美趣味,后来被浪漫浪漫主义所代替。西方的传统绘画从文艺复兴开始经历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抽象主义,中国绘画也经过了很多流派的演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流派和创作技法在不断推陈出新,创作方法也更加多样丰富。任何一种艺术创作方法和形式的出现,都要依赖于当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例如,申奥标志是大家众所周知的图形标志设计,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就贯穿着一个传统艺术风格与现代数码艺术创作风格相融合的主题,最终使用韩美林先生手绘的笔墨表现风格来升华陈绍华先生的数码图形创作,为我们解决用传统艺术精髓来丰富数码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因此创作方法必然具有一定的个人性、历史性、创新性,不同时代、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家,总是提出或采用适合自己要求的创作方法。但是艺术创作方法作为艺术创作精神的表现形式,有又不是孤立的,不同的思想会交流,不同的创作方法之间会互相影响相互渗透,例如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浪漫主义和神秘主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有可能相互转化,艺术创作方法也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正是这种变化和无限的组合可能向我们揭示了艺术创造的奇妙魅力。因为,艺术创作方法是与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旨趣、天赋秉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创作指向和原则。所以,从创作方法的发展中窥一斑而知全貌,我们得以饱览人类艺术的博大精深和变换无尽。 参考文献 [1] 顾永芝《艺术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史》2004. [3]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外国美术简史》2004. [4] 朱伟《舒曼的钢琴曲》、苌苌《百万人民币艺术家》自《三联生活周刊》2006.7.
Discusses the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 shallowly
Zhan Zhuhua Abstract: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 structure relations and the time relations analysis, the defined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 constitution as well as between them the reciprocity, proposed the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 is different with the artistic performance technique, by the massive illustrations explained the artistic creation method constitution relates and creates the spiritual the importance,the understanding art creation method connotation and the time relations. Key word:Artistic creation method Expression means Artistic ideological tr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