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煤气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煤气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6年煤气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密封线

一、填空(每空0.5分,共计20分)

1. 煤气与混合,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着火温度或进行点火时,火焰才能在其中传播,此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称为。高炉煤气的爆炸范围为;转炉煤气的爆炸范围为;焦炉煤气爆炸极限;天然气爆炸极限;发生炉煤气爆炸极限范围在。

2. 带煤气作业不宜在进行。

3. PPm浓度是代表浓度。

4. 爆炸破坏形式有、和。

5. 轻微煤气中毒的症状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6. 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可分为和两种方式。

7. 空气呼吸器在使用前主要检查、、、是否破裂、是否起作用。

8.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最常见的救生设备有、。

9. 常见的呼吸器有、和

10. U型压力表安装时一端应与被测介质容器相通,另一端与所测得的压差参数为表压力。

11. 安置伤员时,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新鲜地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高㎜,头部尽量后仰,面部略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

12. 做爆发试验时,应选择煤气放散点的。

13. 进入煤气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或进塔器前,检修动火工作中必须重新分析。

14. 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救护时,救护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迅速将中毒者转移至地方,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术。

15. 煤气设施送入煤气后必须进行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爆发试验连续次合格,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

16. 煤气事故“四防”:即、、、。

17. 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18. 每个生产、供应和使用煤气的企业应设,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建立紧急救护体系。

19. 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应保证在240bar以上,当压力低于时,应迅速撤离现场。

20、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伏。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是应急预案六要素中()要素的内容。

A.应急响应

B.方针与原则

C.目的与意义

2. 煤气中所含CO越高,其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

A.不变

B.变小

C.变大

D.先大后小

3. ()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更大一些。

A.焦炉煤气

B.高炉煤气

C.发生炉煤气

D.转炉煤气

4. 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性毒气,属()级毒物。

A.Ⅳ

B.Ⅲ

C.Ⅱ

D.I

5. 冶金企业在生产中常用到氧气,其理化性质为无色无味,分子量为32,重度

1.429Kg/Nm3;在常压下,吸入氧气浓度超过()时,可发生氧中毒。

A.30%

B.35%

C. 45%

D. 40%

6. 1MPa=( ) bar

A. 10

B.100

C. 1000

7. 1mmH

O=()Pa

2

A.133.322

B. 9.807

C. 13.6

8. 冶金工业企业煤气中,毒性最大的是()。

A. 高炉煤气

B. 转炉煤气

C.焦炉煤气

D.发生炉煤气

9. 充填泵应每隔( )全面检查一次。

A.3年 B.1年 C.6个月 D.3个月

10. 带煤气作业时,距工作场所()m内,不应有火源并应采取防止着火的措施。

A.10

B.20

C.30

D.40

11. 在煤气区域作业或者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时, CO含量为()时,连续工作时间不超过1小时。

A. 30mg/m3 B、50mg/m3 C、100mg/m3 D、200mg/m3

12. 泄爆片后面的压力导引管的长度,不应超过泄爆管直径的()倍。

A. 20

B.15

C. 10

D.5

13. 直径小于或等于多少的煤气管道着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

A. 50mm

B.100mm

C. 150mm

D. 200mm

14. 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所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V。

A.3

B. 12

C. 24

D. 36

15. 凡经常检修的部位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下列设备()为可靠的隔断装置。

A.插板阀

B.闸阀

C.蝶阀

D.水封

16. 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管道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旁超过()米时,应设放气头。

A. 0.5

B. 0.6

C. 0.7

D. 0.8

17. 煤气加压站和混合站管理室应装设二次检测仪表及调节装置。一次仪表不应引入管理室内,且室内应设()装置。

A.压力报警

B.强制通风

C.声光报警

D.联锁

18. 空气呼吸器用气瓶的检验周期为()。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十五年

19. 高压空气充填泵换油时( )。

A.可直接进行换油B.运行几分钟压缩机,进行预热

C.将压缩机搁置短时间不用时应更换油 D.长时间放置,重新启用时换油

20. 自动苏生器使用后应进行以下恢复和管理()

A.消毒和清洗

B.检查维护

C.补充氧气

D.更换药剂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主要包括( )三方面的内容。

A.事故预防

B.应急处置

C.抢救救援

D.事故报告

2. 属于煤气特点的有( )。

A.易中毒

B.易爆炸

C.易着火

D.有臭味

3. GB6222-2005规定,煤气防护站应配备:( )

A 、呼吸器

B 、充填装置

C 、消防车

D 、防爆测定仪

4. 一氧化碳是( )气体。

A.无色

B.无臭

C.无味

D.有毒

5. 煤气事故有哪几类?( )

A. 着火

B.爆炸

C.中毒

D.煤气大量泄漏

6. 在进入设备内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取样分析,严格控制( )在安全指标范围内。

A .可燃气体

B .有毒气体

C .空气

D .含氧量

7. 加热炉点火要求包括( )。

A.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必须保证一定的微负压,防止未燃的煤气泄漏。

B.点火的程序是先点火、后开煤气阀,严禁程序颠倒。

C.当炉膛温度超过了800℃,可以直接开煤气阀门,但必须严密监视燃烧情况。

D.送煤气不着火或着火后又熄灭,必须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8. 如何防止煤气着火事故的发生( )。

A.防止煤气泄漏

B.防止煤气与空气混合

C.防止煤气接触火源

9. 严禁在煤气地区( )。

A.停留

B.睡觉

C.聊天

D.取暖

10. 下列气体中属于爆炸性气体的是( )。

A.H 2S

B.NO 2

C.CO

D.CH 4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 发生煤气事故后,将煤气区域内中毒人员抬到空气清新处后,等待防护站进行现场救治,在将煤气中毒人员送至医院的途中不能停止抢救。( )

2. U 型水封与隔断装置并用的切断方式,可以作为可靠的切断装置使用。( )

3. 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设备或平台4米,距地面不小于8米。( )

4. 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人“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应从事煤气作业。( )

5. 人工呼吸应一手捏住伤者的鼻孔,一手托住伤者的下颌,然后口对口进行呼吸。( )

6. 煤气事故处理应遵循“先人后设备”的原则,但严禁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擅自进行冒险抢救。( )

7. 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腐蚀情况、管道壁厚、支架标高等两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 )

8. 爆炸性混合物的点火能量越小,其燃爆危险性就越小。 ( )

9. 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先点火、后开煤气 。( )10. 在扑救煤气火灾过程中,尤其是火焰熄灭后,要防止煤气中毒,扑救人员应配备煤气检测仪器和佩戴呼吸器。 ( )

11. 初始压力对爆炸极限有影响,高压下影响比较明显。一般来说,压力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 )

12. 在可燃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范围增大。()

13. 布袋除尘器每个出入口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14. 从事煤气作业的人员多,密集性大。尤其是检修作业时,一旦发生煤气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

15、煤气设备或单独的管段上人孔一般不少于两个。可根据需要设置人孔。人孔直径应不小于600mm,直径小于600mm的煤气管道设手孔时,其直径与管道直径相同。有砖衬的管道,人孔圈的深度应与砖衬的厚度相同。人孔盖上应根据需要安设吹刷管头。()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 煤气冷凝排水器排水管堵塞的原因是什么?

2. 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的安全要求是什么?

3、煤气爆炸条件有哪些?

煤气知识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计20分)

1.空气(氧气)、爆炸范围、30.4%-89.49%、18.2%-83.2%、4.5-35.8%;、5-15%;、17.6—76.8%

2. 雷雨天

3. 百万分之一

4. 直接爆破作用、冲击波的破坏作用和火灾

5. 全身无力、面色潮红

6. 置换动火和带压不置换动火

7. 气瓶压力、面罩密封部位、低压报警

8. 苏生器、高压氧舱

9. 背负式空气呼吸器、背负式氧气呼吸器和长管式呼吸器

10. 大气相通 11. 100—150

12. 上风侧 13. 半小时、每两小时、

14. 通风良好 15. 三、放散管

16. 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 17. 煤气工艺流程图

18. 煤气防护站或煤气防护组 19. 50bar

二、单选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 B

2. C

3. A

4. C

5. D

6. A

7. B

8. B 9. C 10. D 11. B 12. C 13. B 14. B 15. A

16. A 17. B 18. B 19. B 20. A

三、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ABC

2. ABC

3. ABD

4. ABCD

5. ABC

6. ABD

7. ABCD

8. ABC

9. ABCD 10. ACD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15、√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 ①冷凝物排水器内沉积物过多,②天冷排水管内结冰,③管道内有施工或者检修留下的遗留物。

2、进入煤气设备或管道内作业,必须配备便携式CO测定器和便携式O2测定器,并采取联系呼叫措施予以安全确认。

3、答:有三个,一是助燃剂(空气或氧气)和煤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二是要有明火、电火或达到煤气燃点以上的高温;三是在一个有限的空间或容器中。

燃气安全知识试题

燃气安全知识试题 1、什么是城镇燃气? 答:符合燃气质量要求,供给居民生活、商业和工业企业生产做燃料用的公用性质的燃气。它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人工煤气。 2、城镇燃气事故特点 答:(1)普遍性,城镇燃气管道及设施布置范围广,任何有燃气管道或设施的地方都可能发生事故; (2)突发性,事故发时毫无察觉; (3)不可预见性,燃气事故发生的诱因复杂多样,无法预见和提前作出准备;(4)严重性,燃气化学特性和物理特性决定了影响范围大、后果严重; (5)既可形成主灾害,也可成为其他灾害的次生灾害。 3、解释城镇燃气中“降压”的术语。 答:燃气设施维护和抢修时,为了操作安全及维持部分供气,将燃气压力调节低于正常工作压力至一定范围的作业动作。 4、燃气加臭的作用 答:燃气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要求在正常使用过种中可以使人能够很快速的察觉气体的意外外泄,特别针对本身就无臭或臭味不足的燃气应加臭,目前我国常用的加臭剂有四氢塞吩(THT)和乙硫醇(EM)等。 5、城镇燃气管理规定颁布及施行时间 答:《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于2010年10月19日国务院第129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布,自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6、为什么人吸入CO后会引起中毒? 答:因为CO吸入人体内,就与血液中的红细胞相凝结,阻碍了体内的氧气供应,造成窒息,引起煤气中毒,严重者导致死亡。 7、燃气事故要素 答:根据事故原因理论,事故系统要素有:物的不安全的状态,包括本质安全、质量、设计、施工制造、使用等;人的不安全的行为,包括工作者观念、意识、行为能力、安全素质、技能、道德等;管理的原因;环境不良。 8、解释城镇燃气中“放散”的术语。 答:将燃气设施内的空气、燃气或混合气体安全地排放。 9、燃气中有毒有害物有哪些? 答:燃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氨、硫化氢、焦油、氧化氮、氨等有毒有害物质。 10、带气作业应注意安全事项 答:带气作业时应首先 (1)从气的类型上注意其性质特点,区别不同的着火极限、烟气与空气量、着火温度等;原则上夜间不适宜进行; (2)设置警戒禁区,有风力吹向下风侧应视情况延长禁区范围; (3)提前协调燃气管理和生产单位降低燃气供气压力; (4)室内带气作业时应加强对明火火源、电火花等危险源进行防范措施; (5)作业人员不准穿钉子鞋、火柴、打火机等引火装置; (6)户外管线作业时抢修工作人员应20分钟替换一次或更短,配带足够数量的防毒面具;(7)设备、工具达到防爆安全级别等;。 11、预防生产区静电产生的具体措施

辐射安全与防护(中级医学班)培训基础知识考题集(一)

辐射安全与防护(中级医学班)培训 基础知识考题集(一) 一、单项选择题(35题) 1.1896年,法国科学家( B )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成为人类第一次观察到核变化的情况,通常人们把这一重大发现看成是核物理的开端。 A .卢瑟福 B .贝克勒尔 C .汤姆逊 D .居里夫人 2.原子质量单位u 等于( B ) A .12C 的1/16 B .12 C 的1/12 C .16O 的1/12 D .16O 的1/16 3.下列哪一组核素是同位素:( D ) A .H 21和He 32 B .Ar 4018和K 4019 C .Co m 60和Co 60 D .U 235 92和U 23892 4.半衰期T 1/2和衰变常数λ的关系是:(C ) A .T 1/2=ln3/λ B .T 1/2=ln4/λ C .T 1/2=ln2/λ D .T 1/2=ln5/λ 5.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C ) A .γ光子 B .β粒子 C .α粒子 D .中子 6.γ光子把全部能量转移给某个束缚电子,使之发射出去,而光子本身消失的过程叫做(C ) A .电子对效应 B .康普顿效应 C .光电效应 D .穆斯堡尔效应 7.下面哪一种不是β衰变的类型?( B ) A .β-衰变 B .韧致辐射 C .β+衰变 D .轨道电子俘获 8.下列探测器的工作介质中哪一项不是闪烁体:( C ) A .NaI(Tl) B .CsI(Tl) C .BGO D .HPGe 9.下列放射性核素,哪一种放射α粒子:( D ) A .60Co B .137Cs C .14C D .241Am 10.下列元素中哪一种对快中子的慢化能力最强:(B ) A .氧 B .氢 C .氮 D .碳 11.高速电子轰击靶物质时,靶原子的内层电子被电离而离开原子,外层电子进入内层轨道 填补空位,多余的能量以辐射的形式释放,这种辐射光具有特定的能量,叫做:(C ) A .β射线 B .内转换电子 C .特征X 射线 D .韧致辐射 12.可通过T(d,n)4He 反应来产生( B )中子,这一能量的中子应用很广。 A .2.5MeV B .14MeV C .10MeV D .5MeV 13.可用于烟雾报警器、容易对人体造成内照射的放射源是(C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4.可用作各种核仪表,如料位计,核子称,密度计等的放射源是( A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5.在地质勘探和活化分析方面有广泛应用的放射源是( D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6.在放射源治疗中,进行近距离表浅治疗一般使用(B ) A .γ放射源 B .β放射源 C .α放射源 D .中子源 17.下面哪一个不是核燃料循环的模式:(D ) A .后处理模式 B .“一次通过”模式 C .“wait and see ” 模式 D .前处理模式

煤气知识培训资料

煤气专业知识培训 高炉煤气:含尘量5mg/m3,温度不大于35℃。 高炉煤气是高炉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属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体。热值在3300-4200 KJ/m3,理论燃烧温度为1500℃左右,着火点在700℃,重度在1、3 kg/m3左右。高炉煤气的CO含量在30%左右,N2和CO2之和近70%左右,极易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高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左右的高温就会爆炸,爆炸极限为30%-90%。 煤气的腐蚀性和毒性 煤气中具有腐蚀性的成份主要有H2S、CO2、O2,这些气体只有在有水时才具有腐蚀性。H2S、CO2在水中呈酸性,O2在水中则有氧化性。因此,为减少煤气对管道的腐蚀性,应去掉煤气中的水份。 煤气质量的要求 各种不同的工业炉窖,对煤气使用都有一定的要求。 1、高炉煤气 含尘量:大中型高压高炉煤气含尘量应小于10 mg/m3,温度50℃。 含湿量:高炉煤气含湿量为煤气中饱和水含量和机械水含量之和。满足热风炉对煤气质量的要求,净高炉煤气的温度一般不大于35℃,在特殊情况下应大于40℃,煤气中的机械水应尽量除去。 煤气的燃烧 1、着火温度和点火温度 自燃着火:使可燃混合物整个容器都同时达到某一温度,超过该温度混合物便自动着火达到燃烧状态。这个过程叫做自燃着火。 点火燃烧:在冷的混合物中,用火种在某一局部点火,先引起局部着火燃烧,然后向其它地方传播,最终使整个混合物都达到着火燃烧,简称点火燃烧。 着火温度:表示可燃混合物系统化学反应,可以自动加速而达到自燃着火的最低温度。着火温度是随着具体的热力条件不同而不同,着火温度值由实验室测定,由于实验条件的不同所测数据有很大的差别。 点火温度高于着火温度,在冶金企业中气体燃料——煤气都是用点火方法点燃的。点火温度与点火的热源性质有关。 2、煤气燃烧过程 煤气无论是有焰燃烧还是无焰燃烧,从本质上看,燃烧过程基本上都包括三个阶段:煤气与空气混合;混合后的可燃气体的加热和着火;完成燃烧化学反应。

煤气知识培训试题.docx

煤气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30 分) 1、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大约是结合氧气的200 倍。 2、煤气中毒,亦称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的物理特点是无色、无臭味的气体,一氧化碳的比 重比空气略轻,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3、煤气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 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 10%-20%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 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 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 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 。 4、煤气中毒者供氧非常重要,因为吸入氧浓度越高,血内一氧化碳分离越多,排出越快。 故应用高压氧舱设备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 5、胸外心脏挤压法,对成人每分钟挤压60~ 70 次;儿童每分钟挤压80~ 100 次。 6、乙炔气瓶使用时必须装防止回火器。 7、氧气瓶是高压容器,瓶内要灌装压力为150 公斤的氧气 9、氧气瓶使用到最后时应留有适量余气,以防混入其它气体或杂质,造成事故。使用氧 气时,至少剩余 1~ 3 公斤压的氧气。 10、氧气胶管设计能承受2MPa 的压力。而乙炔气胶管只能承受0.5MPa 的压力。 影响使用,不能用明火烘烤,可以采用热氧气减压器冬天使用时容易冻结,致使流量降低, 水等方法化冻。 二、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 1、乙炔瓶内为什么装丙酮? 答:乙炔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最高。因为乙炔气加压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爆炸,直接压缩乙炔压力需要很高才能使乙炔液化,而在丙酮存在的情况下,乙炔很低的压力就可以在钢瓶中存贮。 2、天车十不吊? 答:超负荷不吊;歪拉斜吊不吊;指挥信号不明不吊;安全装置失灵不吊;重物起过人头不 吊;光线阴暗看不清不吊;埋在地下的物件不吊;吊物上站人不吊;捆绑不牢不稳不吊;重 物边缘锋利无防护措施不吊。

2019辐射安全防护初级培训知识点

辐射安全与防护初级培训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 可用作各种核仪表,如料位计,核子秤,密度计等的放射源是( A. 丫放射源 B. 3放射源 C. a 放射源 2、 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能力最弱( C ) A. 丫光子 B. 3粒子 3、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的年平均有效剂量限值分别为(C ) A. 5mSv 、1mSv B. 20mSv 、5mSv 4、 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为( A.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C.辐射效应和遗传效应 5、 下面那些不是外照射的防护措施( A.减少受照时间 C.保持相当远的距离 6、 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提交延续申请需在许可证有效期届满( A ) A. 30日前 B. 20日前 C. 10日前 D. 5日前 7、 电力辐射安全与防护标准中规定的剂量限值不包括( D ) A.全身照射 B.局部照射 C.医疗照射和天然本底照射 D.都不正确 &射线照射后,可能在受照个体上诱发癌症,这种效应属于( B ) A.确定性效应 B 随机性效应 C.遗传效应 D.致畸效应 9、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的照射中,属于首位的是( B ) A.大气层核实验 B.医疗照射 C.地下核实验 D.核能生产 10、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属于首位的是为了( A ) A. 防治放射性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核能的开发与和平利用 B. 加强对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的监督管理 C. 加强对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D. 加强对放射性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 二、判断题 1、 放射性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物料、人体、场所、环境介质表面或者内部出现超过 国家标准的放射性物质或者射线。 (V ) 2、 核技术利用是指密封放射源、非密封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在医疗、工业、农业、地质调查、 科学研究和教学等领域中的使用。 (V ) 3、 生产、销售、使用、贮存放射源的单位无需制定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X ) 4、 应急计划应当定期评估和更新。 (V ) 5、 V 类放射源与危险性最高的放射源。 (X ) 6、 丫射线穿过物质时其注量率随着穿过的厚度的增加而指数衰减。 (V ) 7、 辐射对人体有害,所以不应该进行任何与辐射相关的工作。 (X ) &进行X 射线检查时,只要可行,就应对受检查者的辐射敏感器官(例如生殖器官和甲状 腺等)采取 适当的屏蔽保护。 (V ) 9、 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只要经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就可上岗。 (X ) 10、 辐射防护只是为了保护从事放射工作人员的安全。 (X ) A ) D.中子源 C. a 粒子 D.中子 (GB 18871-2002 )中规定职业和公众连续 5年 C. 20mSv 1mSv D. 10mSv 、1mSv B.近期效应和远期效应 D.以上都不正确 B.避免吸入放射性核素 D.采取屏蔽措施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简易版

In Order To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Efficien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nd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简易版

安全防范知识培训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应用在平时合理组织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预期的生产目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一、消防防火类 1、基本要求:小学生不得玩火。一是不得 带火柴或打火机等火种;二是不得随意点火,禁 止在易燃易爆物品处用火;三是不得在公共场所 燃放鞭炮,更不允许将点燃的鞭炮乱扔。在火 灾现场,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要坚持先逃生的原 则。 2、火灾的处理办法 家中起火,不要慌张,应根据火情及时采 取相应措施:如果炒菜时油锅起火,迅速将锅 盖紧紧盖上,使锅里的油火因缺氧而熄灭,不 可用水扑救。

房间内起火时,不能轻易打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形成大面积火灾。 纸张、木头或布起火时,可用水来扑救,而电器、汽油、酒精、食用油着火时,则用土、沙泥、干粉灭火器等灭火。 若火势已大,必须立即报火警。被火围困时,应视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脱离险境。如俯下身体,用湿布捂鼻。 3、发生火灾应如何报警? 如果发现火灾发生,最重要的是报警,这样才能及时扑救,控制火势,减轻火灾造成损失。火警电话的号码是 119。这个号码应当牢记,在全国任何地区,向公安消防部门报告火警的电话号码都是一样的。格根据这个号码,每年的11月9日,被确定为消防安全日。不能

煤气知识培训试题

编号:AQ-ST-01073 ( 安全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气知识培训试题 Gas knowledge training questions

煤气知识培训试题 安全试题的作用:“安全员是经过培训及考核取得上岗资格的安全管理人员。根据安全发的规定,具有一定 规模的企业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重点工序必须有安全员进行检查监督” 09年6月份安全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一氧化碳的能力大约是结合氧气的200 倍。 2、煤气中毒,亦称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的物理特点是无色、无臭味 的气体,一氧化碳的比重比空气略轻 ,故易于忽略而致中毒。 3、煤气轻度中毒,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物模糊、耳鸣、恶心、呕吐、全身乏力、心动过速、短暂昏厥。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达10%-20% 。中度中毒,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口唇、指甲、皮肤粘膜出现

樱桃红色,多汗,血压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烦躁,一时性感觉和运动分离(即尚有思维,但不能行动)。症状继续加重,可出现嗜睡、昏迷。血中碳氧血红蛋白约在30%-40% 。 4、煤气中毒者供氧非常重要,因为吸入氧浓度越高,血内一氧化碳分离越多,排出越快。故应用高压氧舱 设备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最有效的方法。 5、胸外心脏挤压法,对成人每分钟挤压60~70 次;儿童每分钟挤压80~100 次。 6、乙炔 气瓶使用时必须装防止回火器。 7、氧气瓶是高压容器,瓶内要灌装压力为150 公斤的氧气 9、氧气瓶使用到最后时应留有适量余气,以防混入其它气体或杂质,造成事故。使用氧气时,至少剩余1~3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 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也不会伤害身体 3、吸收剂量 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 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 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质。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辐射事故的处理 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 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 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 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

燃气安全基础知识试题

燃气安全知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城市燃气具有清洁、方便、高效的特点,其中最安全及环保的是()。 A、液化石油气 B、管道煤气 C、天然气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3、检查燃气管道泄漏最简便的方法是()。 A、涂抹肥皂水 B、划火柴C、闻气味D、听声音 4、家庭装修需改动燃气管线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以免引起燃气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 A、消防部门 B、物业部门 C、燃气公司 D、装修公司 5、灶具使用完毕后,最安全的方法是()。 A、要关掉灶具阀门,总阀门可以不关 B、要关掉总阀门,灶具阀门可以不关 C、首先关掉总阀门,然后关掉灶具阀门 D、首先关掉灶具阀门,然后关掉总阀门 6、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关闭阀门()。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D、在室内马上打电话找人修 7、燃气胶管的长度一般不得超过()。 A、1米 B、1.5米 C、2米 D、2.5米 8、燃气胶管最长使用时间不应超过()。 A、12个月 B、18个月 C、36个月 9、下列哪一项是发现液化石油气罐漏气的适时正确处理方法?() A、把它移出空旷地方 B、开抽气扇 C、应自行尽快修好它 10、因燃气抢修或设施检修,暂停供气时,应关闭(),待恢复正常供气后方可使用。A、灶具开关及总阀B、灶具开关C、燃气总阀 11、胶管与燃具、管道的接口处,请用()扎紧,防止脱落漏气。 A、管卡B、绳子C、皮套 12、在使用天然气时严禁使用不合格、与()不匹配或已达到报废年限的燃气器具。A、液化气B、天然气C、管道煤气 13、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的燃气具()使用。 A、不能互换 B、可以互换 14、以下哪一项不是违章事项() A、燃气具的软管穿过墙、窗和门 B、平衡式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C、燃气表安装在寝室、浴室内 D、热水器的水平烟道不超过5米 15、天然气本身是一种()的气体。同其它所有燃料一样,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氧气。如果居民用户在使用灶具或热水器时不注意(),室内的氧气会大量减少,造成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的后果就是产生有毒的(),最终可能导致使用者中毒。A、无毒可燃通风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 B、有味观察泄漏二氧化碳

财务知识讲座讲课稿.docx

财务知识讲座讲课稿 财务知识讲座讲课稿 第一讲、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因为跟钱财打交道,是公认的 " 高危职业 " ,如何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今天首先我想在这里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会计的职业道德。我们这里所提的会计职业是泛指所有的财务工作,会计人员也是泛指所有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不光是会计也包括出纳、稽核、票据管理、资产管理等有关人员。 职业道德的概念:职业道德是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人们自身所具有的能够体现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是根据会计的职业特征,对会计人员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会计行为的道德要求。我国对会计人员职道德的要求已经写进了会计的根本大法里面,在 1999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 三十九条规定: " 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 " 我国会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真 实性、忠诚性、正义感、搞好服务、熟悉法规、保守秘密、开拓创新。简单来讲 1、真实性就是要求会计

人员如实记录、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 2、忠诚性,忠诚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忠心耿 耿尽心尽力,其二是要诚实,实事求是,也就是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完成管理当局所委托的责任,如 实反映经济状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3、正义感,我们所说的财务人员应具备的忠诚性并不是丧失人格和原则、任凭摆布,而应该是在坚持客观、 公正的原则上,以单位的根本利益为重。对于管理当 局为了自身的利益,故意操纵利润,甚至进行违法违 规的行为,会计人员不能坐视不理,更不能参与牟利,应有正义感,不畏强权,勇于直言,披露真实信息; 4、搞好服务,是由会计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会计人员对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及业务活动都比较熟悉,并掌握着大量的经济信息,因此会计工作者应充分发挥自己职业的优势,积极做好会计决策,并参与单位的各项管理工作,为领导当好参谋。 5、熟悉法规,有些人将财务工作看作单纯的记账、算账、报账,这是不全面不正确的。在实际工作中,财务工作每时每刻、一收一支都体现出法规性和政策性,每一环节和每一笔会计业务都要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来办理,对国家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和理解将直接影响到财务工作的质量。现实工作中就我们公安部门的业务来打个简单

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试卷(最新版)

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试卷(最新 版) Without safety as a guarantee, it may be vanished in an instant! So the importance of safety is a subject that everyone must pay attention to.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020

燃气安全知识培训试卷(最新版) 一、填空题 1、钢管连接方式由焊接 、法兰连接 两种 2、低压储气柜按密封方式分为:湿式 、干式、 两种 3、室内燃气管道布置要求是:良好的通风条件 、事故排风能力 4、用户引入管的敷设方式一般分为:室内引入法、室外引入法 5、室内燃气管道一般1——2年

进行一次定期检修。 二、判断题(认为对的打∨、错的打×) 1、一用户将衣服挂在燃气灶上面进行烘烤。错 2、巡线工作的两大工种是巡险工、抽水工。对 3、储气柜的作用是储存燃气和调节压力。错 4、低压储气柜的压力为0.8MPa----1.6MPa。错 5、气柜置换时,由于人员紧缺,有一名职工带病上气柜进行操作。错 三、选择题 1、管网投入运行后,管理工作的两大任务是(A) A、巡视管线、抽水、检漏和日常维修及事故处理 B、检查和维修 C、施工和事故处理 2、降压作业时,应由专人控制压力,管内燃气压力不以低于(B) A、1000Pa B、500Pa C、2000Pa 3、调压器按作用原理分为(A)

最新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精选

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60分) 1、放射性活度 2、放射源 3、吸收剂量 4、辐射事故的处理

5、半衰期 6、核医学诊治中常见的事故 二、选择题(每题10分,共40分)以下为单选: 1、当量剂量的SI单位名称的符号: ( ) A. Sv B. rad C. Gy D. rem 2、下列哪种射线不是放射性核素发出的: ( ) A. α射线 B. β射线 C. X射线 D. 中子 3、对核设施的批准方式应采取: ( ) A. 通知 B. 注册 C. 许可 D. 豁免 4、半衰期T1/2和衰变常数λ的关系是: ( ) A.T1/2=ln3/λT B. T1/2=ln4/λ C. T1/2=ln2/λ D. T1/2=ln5/λ

答案: 1.放射性活度:处于某一特定能态的放射性核在单位时间内的衰变数,记作A,A=dN/dt=λN,表示放射性核的放射性强度。根据指数衰变规律可得放射性活度等于衰变常数乘以衰变核的数目。放射性活度亦遵从指数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贝可勒尔(Bq),常用单位是居里(Ci)。由于有些放射性核一次衰变不止放出一个粒子或γ光子,因此,用放射探测器实验计数所得的不是该核的放射性活度,还需利用放射性衰变的知识加以计算。 2.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 等.放射源发射出来的射线具有一定的能量,它可以破坏细胞组织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人受到大量射线照射时可能会产生诸如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会导致机体损伤甚至可能导致死亡但当人只受到少量射线照射时,一般不会有不适症状,不会伤害身体. 3.描述X和γ射线的辐射量分为电离辐射常用辐射量和辐射防护常用辐射量两类。前者包括照射量、比释动能、吸收剂量等。后者包括当量剂量、有效剂量等。所谓“剂量”是指某一对象接收或“吸收”的辐射的一种度量。电离辐射传给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的能量叫吸收剂量,吸收剂量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电离辐射的能量,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被照射物质的种类。它适用于任何电离辐射和任何被照射的物。 吸收剂量(D)的单位和比释动能相同,SI单位是焦耳千克-1表示,其特定名称为戈瑞. 4.1立即撤离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控制事故源,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防止事故扩大和蔓延。放射源丢失,要全力追回,对放射源脱出,要将源迅速转移至容器内。2.对可能受放射性核素污染或者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在采取有效个人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彻底清除污染并根据需要实施医学检查和医学处理。3.对受照人员要及时估算受照剂量。4.污染现场未达到安全水平之前,不得解除封锁,将事故的后果和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5.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t为衰变时间,T 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万年。 6.放射性污染,如地面、台面等污染。 放射性活度计算有误,所用剂量错误。 放射性药物种类错误。 患者弄错,导致不必要的照射。 授乳期妇女接受放射性核素的诊断和治疗。 选择题:1.C 2.D 3.C 4.C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煤气安全防护知识培训第一章煤气中毒与预防 第一节煤气中毒的概念 一、什么是中毒 由毒物对人体的作用而引起病患叫中毒。 一氧化碳是毒物的一种。在钢铁企业中,煤气中毒实质指的就是一氧化碳中毒。 二、CO的产生和特性 含碳物质在燃烧过程中,因空气不足,不能充分燃烧时,会产生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比重为,比空气轻,当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就会引起中毒。 三、一氧化碳的机理 一氧化碳被人体吸入后,人体的氧和血红蛋白就变成了碳氧血红蛋白,并使血液凝结。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了快200-300倍,当大量CO占据全身细胞阻止血液循环时,破坏了人体血液输氧机能,使人体缺氧窒息。 轻度中毒者,心跳加快,精神不振、头痛、头晕、呕吐、恶心; 中度中毒者,脉搏加快而若、心慌,眼前昏迷,瞳孔扩大,患者处于昏睡之中; 严重中毒者,嘴唇成桃红色或紫色,手脚冰凉、脉搏停止。心脏跳动沉闷而微弱,失去知觉,有时还会抽筋,大小便失禁,如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 四、煤气中毒的症状

2、煤气中毒程度分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高,人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所表现的中毒症状为急性中毒。 慢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较低,人体吸入的一氧化碳时间较长时,而发生轻度中毒症状:头痛、头晕、全身无力。 如果继续在这种环境工作、休息,中毒症状将不断加重,若发现不及时,或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第二节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 钢铁企业发生煤气中毒事故的原因复杂,与设备状况、工作环境、人的行为(精神状态、违反规章制度)、突发事件等因素有关。 简单的说,既有设备造成的客观原因,也有人的行为造成的主观原因。 (一)、造成煤气中毒事故的客观原因 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有毒的气体,会使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中毒; 2、一氧化碳比空气轻,遇到阴、雨、雪等天气,一氧化碳不易扩散,就会慢慢聚集在地面米左右,正好是人体呼吸带附近,很容易被人体吸入而引起中毒。 3、一氧化碳的碳与人体血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结合力快200-300倍,分解速度则慢3600倍,从而引起人体缺氧窒息中毒。 (二)、造成煤气中毒的主观因素 1、贯彻执行规章制度不严不细,违规作业,进入煤气区域不进行CO检测。 2、煤气设备泄漏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又不及时处理。造成工作环境污染。 3、在煤气区域、设备附近乘凉、休息、取暖、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区域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制度。 5、在煤气区域作业时,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个人防护措施,不佩戴呼吸器,不进行强制通风等措施。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安全培训)

沙州电厂二期“上大压小”扩建工程 承包单位:合同号: 监理单位:江苏科兴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编号: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知识 一、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利 1、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 2、接受职业健康监护权; 3、知情权; 4、请求权; 5、检举、控告权; 6、拒绝作业权; 7、民主监督管理权。 二、劳动者的职业健康义务: 1、遵守国家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3、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应当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劳动者应当自觉地接受用人单位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教育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工作应当具备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和技能。 5、劳动者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发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时,应当立即向现场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的负责人报告。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告知的内容包括: 1、劳动过程中可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 2、危害结果; 3、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体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工资待遇、岗位津贴和工伤社会保险待遇; 5、职业健康知识培训教育; 6、职业病防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四、特种作业劳动防护用品标识 1、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标识采用古代盾牌形状,取“防护”之意。盾牌中间的字母“LA”表示“劳动安全”之意,编号采用三层数字和字母组合编号方法编制,分别表示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年份,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生产企业所属

的省级行政地区的区划代码,产品的名称代码和获得标识使用授权的顺序。 2、标识边框、盾牌及“安全防护”为绿色,“LA”及背景为白色,标识编号为黑色。 五、安全帽、安全带的正确使用和佩戴 (一)安全帽主要是为了保护头部不受伤害。 1、飞来或坠落下来的物体击向头部时; 2、当作业人员从2m及以上的高处坠落下来时; 3、当头部有可能触电时; 4、在低矮的部位行走或作业,头部有可能碰撞到尖锐、坚硬的物体时。 (二)安全帽佩戴注意事项 1、戴安全帽前应将帽后调整带按自己头型调整到合适的位置,然后将帽内弹性带系牢。 2、不要把安全帽歪戴,也不要把帽沿戴在脑后方。否则,会降低安全帽对冲击的防护作用。 3、安全帽的下领带必须扣在颌下,并系牢,松紧适度。 4、安全帽体顶部除了在帽体内部安装了帽衬外,有的还开了小孔。但在使用时不要为了透气而随便再行开孔。 5、由于安全帽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损坏。所以要定期检查,检查有没有龟裂、下凹、裂痕和磨损等情况,发现异常要立即更换,任何受过重击、有裂痕的安全帽,不论有无损坏现象,均应报废。 6、严禁使用只有下颌带与帽壳连接的安全帽,也就是帽内无缓冲层的安全帽。 7、施工人员在现场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搁置一旁,或当坐垫使用。 8、由于安全帽大部分时使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塑料制成,具有硬化和变蜕的性质。所以不宜长时间在阳光下曝晒。 9、新领的安全帽要检查。 10、在现场室内作业也要戴安全帽,特别是在室内带电作业时,更要认真戴好安全帽,因为安全帽不但可以防碰撞,而且还能起到绝缘作用。 11、平时使用安全帽时应保持整洁,不能接触火源,不要任意涂刷油漆,不

燃气安全基础知识-燃气安全知识试题答案1

燃气安全知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题) 1、燃气胶管的长度一般不得超过(C)。 A、1米 B、1.5米 C、2米 D、2.5米 2、胶管与燃具、管道的接口处,请用( A )扎紧,防止脱落漏气。 A、管卡B、绳子C、皮套 3、燃气器具使用完毕后或临睡前,应当( D )。 A、要关掉灶具阀门,总阀门可以不关 B、要关掉总阀门,灶具阀门可以不关 C、首先关掉总阀门,然后关掉灶具阀门 D、首先关掉灶具阀门,然后关掉总阀门 4、天然气是一种洁净能源,以下哪一种认识是错误的( D)。 A、比空气轻,无毒且无腐蚀性 B、燃烧时仅排放少量的二氧化氮和水 C、当量的天然气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煤低60% D、泄漏了也不会爆炸。 5、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首先关闭阀门,并( C )。 A、打开燃气灶具查找漏气部位 B、打开灯查找漏气部位 C、打开门窗通风 D、在室内马上打电话找人修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 A )。 A、甲烷 B、乙烷 C、丙烷 D、丁烷 7、天然气本身是一种( A )的气体。同其它所有燃料一样,天然气的燃烧需要大量氧气。如果居民用户在使用灶具或热水器时不注意(),室内的氧气会大量减少,造成天然气的()。不完全燃烧的后果就是产生有毒的(),最终可能导致使用者中毒。 A、无毒可燃通风不完全燃烧一氧化碳 B、有味观察泄漏二氧化碳 C、有毒照看泄漏一氧化碳 8、检查燃气管道泄漏最简便的方法是( A )。 A、涂抹肥皂水 B、划火柴C、闻气味 D、听声音 9、在使用天然气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非(B )专用的或已达到报废年限的燃气器具。 A、液化气B、天然气C、管道煤气 10、天然气与液化石油气的燃器具( A )使用。 A、不能互换 B、可以互换

财务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财务会计知识培训课件 会计基础知识 【课程要求】 1.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简单历史过程; 2.熟悉会计信息、会计领域、会计功能、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3.握会计的定义、会计目标、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方法. 4.结合经营实际情况,学习票据的定义、使用、背书等 5.了解发票的重要性,学习发票真伪的鉴定方法

目录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3) 第二章会计信息与会计目标 (6) 第一节会计信息的重要性 (7) 第二节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8) 第三节会计目标 (9) 第三章会计领域与会计功能 (9) 第一节会计领域 (9) 第二节会计功能 (10) 第四章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10) 第五章票据 (13) 第一节了解票据 (13) 第二节票据概述 (14) 1.票据的概念 (14) 2.票据的特征 (14) 3.票据的种类 (15) 第三节发票 (20) 1.发票真伪查询 (20) 2.发票的种类与使用范围 (21) 3.发票分为 (21) 4.普通发票的开具规定 (22) 5.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开具规定 (22)

第一章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古代有人称会计为“账房先生”,也有人称“管钱的”;现在大多数人还是认为会计就是算算账,出出报表、收钱付钱,这些观念对,也不对,上面这些都只是会计的一个很小的方面,更是财务管理中很小的一个方面,下面就由我向大家讲讲会计的家谱以及基础的,与大家相关的会计知识。 会计历史悠久,有多悠久,有考证的历史就有三千年左右,呵呵,大家放心,我讲的时间没有三千年。 1.为什么要产生会计? 其实会计只是作为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产生的,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要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做到所得大于所费,提高经济效益。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就产生了会计。可见,会计的产生与加强经济管理,追求经济效益有着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也可以说,千业的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也是为生产部门、其他管理部门服务的部门。 2.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有三千历史,怎么说呢,详细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我也批不了这么多的夜班费,呵呵。一般来说会计先后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发展阶段。 古代会计,当然仍是我们中国老祖宗创造的,会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代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的方法。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

煤气防护知识培训试题及答案

2016年煤气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_….......密.. .................. 封 ..... . ....... ................ 线......…— 一、填空(每空0.5分,共计20分) 1. 煤气与 ___________ 混合,只有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着火温度或进行点火时,火焰才能在其中传播,此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称为______________ 。高炉煤气的爆炸范围为 _____________ ;转炉煤气的爆炸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 ;焦炉煤气爆炸极 限 _____________ ;天然气爆炸极限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炉煤气爆炸极限范围 在 _________________ 。 2. 带煤气作业不宜在 _______ 进行。 3. PPm浓度是代表__________ 浓度。 4. 爆炸破坏形式有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5. 轻微煤气中毒的症状是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____ 、________ 。 6. 煤气设施动火作业可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两种方式。 7. 空气呼吸器在使用前主要检查 _________ 、_________ 是否破裂、 是否起作用。 8. 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最常见的救生设备有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9. 常见的呼吸器有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和 10. U型压力表安装时一端应与被测介质容器相通,另一端与 _______________ 所测得的压差参数为表压力。 11. 安置伤员时,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新鲜地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 高 ______________ 伽,头部尽量后仰,面部略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 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爆发试验时,应选择煤气放散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进入煤气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得早于动火或进塔器 前 ________ ,检修动火工作中___________必须重新分析。 14. 对煤气中毒者进行救护时,救护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迅速将中毒者 转移至 __________ 地方,并注意保暖,必要时实施心肺复苏术。 15. 煤气设施送入煤气后必须进行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爆发试 验连续次合格,待检验煤气合格后,才能关闭。 16. 煤气事故“四防”:即 ______ 、________ 、 ______ 、_____ 。 17. 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 _______________ ,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装置的号码。 18. 每个生产、供应和使用煤气的企业应设 _____________ ,并配备必要的人员,建立紧急救护体系。 19. 空气呼吸器气瓶压力应保证在240bar以上,当压力低于____________ 时,应迅速撤离现场。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

网络信息安全基础知识培训主要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如何安装杀毒软件 如何防范邮件病毒 如何防止QQ密码被盗 如何清除浏览器中的不明网址 各单位二级站点的安全管理 如何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基本网络故障排查 网络信息安全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一)网络安全概述 (二)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三)网络安全编程基础 (四)网络扫描与网络监听 (五)网络入侵 (六)密码学与信息加密 (七)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八)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九)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 培养良好的上网习惯 1、安装杀毒软件 2、要对安装的杀毒软件进行定期的升级和查杀3、及时安装系统补丁

4、最好下网并关机 5、尽量少使用BT下载,同时下载项目不要太多 6、不要频繁下载安装免费的新软件 7、玩游戏时,不要使用外挂 8、不要使用黑客软件 9、一旦出现了网络故障,首先从自身查起,扫描本机 如何防范电脑病毒 (一)杜绝传染渠道 病毒的传染主要的两种方式:一是网络,二是软盘与光盘 建议: 1、不使用盗版或来历不明的软件,建议不要使用盗版的杀毒软件 2、写保护所有系统盘,绝不把用户数据写到系统盘上 3、安装真正有效的防毒软件,并经常进行升级

4、对外来程序要使用尽可能多的查毒软件进行检查(包括从硬盘、软盘、局域网、Internet、Email中获得的程序),未经检查的可执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盘,更不能使用 5、尽量不要使用软盘启动计算机 6、一定要将硬盘引导区和主引导扇区备份下来并经常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防患于未然 7、随时注意计算机的各种异常现象 8、对于软盘、光盘传染的病毒,预防的方法就是不要随便打开程序或安装软件、可以先复制到硬盘上,接着用杀毒软件检查一遍,再执行安装或打开命令 9、在使用聊天工具(如QQ、MSN)时,对于一些来历不明的连接不要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文件不要轻易接收 (二)平时的积极预防,定期的查毒,杀毒 (三)发现病毒之后的解决办法 1、在解毒之前,要先备份重要的数据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