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惠芳辨治痛经的经验介绍

合集下载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64例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64例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64例
艾春红
【期刊名称】《河南中医》
【年(卷),期】2013(33)8
【摘要】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128例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

治疗组给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治疗,水煎服,日1剂,连服,直至痛经停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于痛经开始时服用布洛芬200 mg,日3次,直至痛经停止,连服3个月经周期。

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9%,对照组治愈率为71.9%,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较布洛芬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1342-1343)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少腹逐瘀汤;布洛芬;寒凝血瘀证
【作者】艾春红
【作者单位】天津市宝坻区宝平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1
【相关文献】
1.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观察 [J], 程倩倩;朱颖
2.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J], 齐伟华; 刘璐; 张志

3.回顾性分析75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应用少腹逐瘀汤加减结合艾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J], 任国燕
4.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型疗效观察 [J], 刘小纯
5.少腹逐瘀汤加减对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效果评价 [J], 闫秉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论中一张治疗女性痛经的高效经方-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中一张治疗女性痛经的高效经方-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中一张治疗女性痛经的高效经方-当归四逆汤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方证:四肢冰冷、发紫、疼痛剧烈、脉细者。

加减:(1)恶心、呕吐、头痛腹痛者,加吴茱萸10g,生姜40g。

(2)关节剧烈疼痛,加制附子10g,或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3)有牙龈出血、口腔溃疡、便秘、关节肿痛等,可合用黄芩汤、泻心汤等。

(4)贫血者,合十全大补汤。

人群特点:面色青紫或黯红或苍白,无光泽;四肢冰冷,以手足末端为甚,多伴有麻木、冷痛、黯红甚至青紫,压之发白,遇冷更甚,甚至甲色、唇色、面色、耳郭较苍白或乌紫,有冻疮或冻疮史;多有热象,或唇黯红干裂暴皮、牙龈出血、口腔溃疡,或肛门灼热出血、大便干结,或月经深红有血块,或关节肿痛、晨僵、皮肤溃疡等;多有痛症,如头痛、牙痛、胸痛、背痛、乳房疼痛、关节冷痛、坐骨神经痛、痛经、睾丸痛等,疼痛剧烈如刺,或牵扯样,或如电击;脉细,或浮,或沉,或弱,或弦,一般多见缓,甚至迟;腹证可见腹股沟处硬结、压痛。

本证以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为特征。

而造成该证的原因却是由于阴血不足,再感寒邪,血液凝涩,四肢失于气血温煦,因而厥冷,脉微。

由于血液是流行之物,凝于何处,即见何处见症。

若凝于四肢经络,则指趾红紫苍白互见,麻木,疼痛,肿胀,甚至发展为阴毒脱疽;凝于腹络则腹中冷痛;凝于肝络则阴囊睾丸冷痛;凝于胞宫则经行腹痛,月经后延,不孕。

本方名当归四逆,当归为补血圣品,冠于四逆前,说明此四逆非气郁厥逆或阳衰阴盛厥逆,而是血虚所致之厥逆。

治疗这种厥逆,只能养血温通。

附片、干姜辛热燥烈,为纯阳之品,劫阴耗血,不宜使用。

即使在内有久寒时,亦只宜用性味辛苦之吴茱萸从上达下,加生姜从内发表,以通散阴阳阻隔。

现代名医案妇科验方精选

现代名医案妇科验方精选

现代名医案妇科验方精选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新用治疗消化道疾病《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临床体会》子宫肌瘤特效药、不需手术疗效高赵锡武医疗经验栗锦迁教授临床经验撷拾——临证妙用温胆汤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效果理想五种证型不孕症的治疗门成福教授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心法名医刘民叔医案一则(癥瘕)刘氏痛消饮治疗痛经清肝凉血降气汤治倒经疗效满意青春期继发性闭经医案两则青春期继发性闭经医案两则黄建章针灸治疗月经过多、胆道蛔虫等常见妇科急症(流产、急性盆腔炎等)医案摭拾何少山女科诊治特色(月经后期、闭经、月经稀少等)中药配合输卵管通液治疗不孕症例张海峰调和肝脾法的经验易修珍治疗经少闭经经验易修珍治疗经少闭经经验朱南孙治疗妇女出血病证的经验曹继新治疗闭经的经验刘云鹏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经验中医五法巧治盆腔炎女性各型痛经的中药疗法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透红煎剂治疗产后关节痛例通络消异止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傅山治产后病方药妙用邱志济:朱良春治疗妇科肿瘤的经验和特色选析邱志济妇炎散方治疗宫颈糜烂例陈国权妇科验案三则( 阴痒、腹痛、乳癖) 韩百灵妇科验案(肉癥、子宫内膜异位、狂证)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卵巢囊肿与子宫肌瘤处女经闭月闭兼温疹靥急流产后满闷产后温病血闭成瘕产后瘕产后手足抽掣产后下血怀妊受温病兼下痢怀妊得温病兼痰喘受妊呕吐怀妊受温病妇科名老中医朱南孙的医案朱南孙从冲任调治月经病经验谈补泻兼施以气为先胶艾四物汤治疗崩漏举隅加减四物汤治疗胎盘组织遗留证中药配合艾灸矫正胎位不正的体会疏肝理气治漏下刘敏如教授对产后药膳的运用周仲瑛下肢肿胀验案马大正“疗妇科病证,经方屡起沉疴”陈大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王三虎寒热并用治子宫肌瘤小柴胡汤治产后发热验案李振华辨治痛经医案妇科名老中医治闭经经验痛经妇科名老中医治验子宫肌瘤妇科名老中医治验卵巢肿瘤妇科名老中医治验妇科名老中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妇科名老中医治不孕(育)症经验围绝经期综合征妇科名老中医治验经前期综合征妇科名老中医治验中医名师唐吉父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放环后月经失调妇科名老中医经验妊娠剧吐的妇科名老中医经验母儿血型不合的妇科名老中医验案晚期产后出血妇科名老中医治验产褥期抑郁症妇科名老中医治验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及外阴瘙痒妇科名老中医经验产后腹痛的妇科名老中医治验产后关节痛名老中医治验产后缺乳妇科名老中医治验盆腔炎妇科名老中医治验中医辩诊妇科病经验撷萃注射鸦胆子油乳治疗卵巢囊肿王三虎妙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卵巢囊肿乳腺癌术后治疗重在扶正胡思荣治乳腺增生田淑霄疏肝健脾法治乳癖验案有故无殒——妊娠合并症用药心得经方四逆散治乳腺增生一例刘寄奴中医药治痛经效佳中医活涩并用治崩漏罗元凯理血通经汤治闭经医案裘笑梅理气逐瘀消脂汤治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合并肺病验案沈凤阁膏方治经期腹胀冷痛、咳嗽及体弱性功能偏弱验案锡纯效方治功血经验田淑霄中医治疗外阴瘙痒医案国医大师王绵之治月经病验案妇科名中医蔡小荪蒲黄使用经验乌贼骨配茜草治疗经闭、月经过多及带下朱南孙治疗不孕、闭经及痛经等验案肾着汤治妇女“腰中冷”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中医重用牡蛎治疗乳腺增生验案经方治疗内分泌失调冯世纶临证实录当归补血汤美容验案隔姜灸治原发性痛经耳穴压豆配合艾灸治原发性痛经更年期综合症中医治疗标本兼顾衷中参西,不孕症治疗刍议止崩固漏汤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徐经世调治狐惑案刘渡舟治疗不孕医案刘渡舟治疗经前呕吐案十全大补汤加减治疗痛经验案青黛散治疗妇女外阴阴道湿疮立足脾胃止带下当归芍药汤加减治妊娠尿潴留李柏龄参苓白术散治疗痛经赭石小方治疗妊娠恶阻、便秘及牙痛中成药配伍治痛经蔡纯臣童尿治产后恶露不行血晕蔡纯臣童尿治产后癫狂蔡纯臣童尿治产后子痫产后耳鸣失语治验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例中医辨治不孕症临床观察送子观音”夏桂成教授及其助孕合剂滋养肝阴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案调五脏安胎与逐月安妇人腰痛当从脾治补肾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魏品康从痰论治乳腺癌三步法平胃散加减治痰湿经闭流产与习惯性流产的防治路志正治疗肠澼、带下兼淋医案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经期延长、带下增多、慢性盆腔炎验案崩漏案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验案夏桂成运用卵泡期“复阴”法治妇科病高效方药治崩漏验案通脉当归四逆汤治疗手脚冰凉心得田淑霄治疗带下病验案田淑霄治疗妇科不孕验案田淑霄治疗妇科癥瘕病验案田淑霄治疗妇科产后身痛案验案田淑霄治疗妇科疾病痛经验案慢性妇科炎症证治四法何若苹治疗急性乳腺炎验案何若苹治疗崩漏验案何若苹治疗产后手臂酸楚验案治妊娠恶阻、羊水过多、羊水过少、滑胎验方补肾活血治输卵管积水沈仲理养血化瘀消瘤散结法治疗子宫肌瘤经验乳病验方四则滋肾阴为主治更年期综合征固冲汤加味止崩漏攻下法治疗妇科病健脾祛湿治疗闭经高社光从脾胃论治疑难病验案治痛经方经方治小产后不适杨牧祥治痹证验案通补兼施愈经漏李敬孝教授治疗肥胖、闭经医案四物汤加减治疗闭经、不孕症例邓铁涛教授治闭经方临证应用则妇科验案:痰核流注、腹痛中药外用治疗妊娠病举隅李丽芸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介绍丹栀逍遥散治疗经行腹痛呕吐案丹栀逍遥散治疗产后发热案自拟方治慢性盆腔炎路志正教授“知常达变”辨治妇科病经验撷萃柔肝运脾渗湿逐瘀——孔嗣伯治疗闭经经验李广文教授妇科经验举隅名老中医何炎燊治疗滑胎(习惯性流产)验案名老中医何炎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案李祥云补肾祛瘀法治疗妇科病经验吕英治疗绝经期综合征医案吕英治疗产后虚劳医案补消结合法治疗子宫肌瘤浅议复旧固本治崩漏李光荣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张承烈治疗女性抑郁症经验刘云鹏治疗不孕症经验温阳补肾立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及阴道炎黄连解毒汤在妇科病的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痛经辨证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猪蹄四物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治乳汁冰冷案王九一老师治疗闭经经验八珍汤治乳腺炎中医治疗乳头溢液验案举隅更年期功血的辨治思路治乳痈乳疖方秦满教授治疗不孕症的经验和启示张玉珍治疗卵巢早衰经验梅国强白头翁止带下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浅谈治习惯性流产方王光辉自拟妇科三地滋阴调冲膏陈炳煜治疗妇科病经验早期乳痈分期论治的体会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治疗经行失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经行乳胀柴胡桂枝汤治疗经行寒热往来葛根加半夏汤治疗经期头颈疼痛侯氏黑散治疗经后眉棱骨痛乌头桂枝汤治疗经行身冷李光荣治疗继发闭经的经验立足肺脾肾治癃闭裘笑梅治肝八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经验十枣汤治疗输卵管积水十枣汤治疗盆腔积液欧阳惠卿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孙卓君从肝肾论治崩漏急性乳腺炎辨治当归饮子治疗经行风疹当归饮子治疗妊娠痒疹当归饮子治疗绝经前后诸症当归饮子治疗阴痒调理阴阳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例韩延华治疗闭经溢乳综合征验案生化汤治产后乳汁难出案调理冲任治囊肿治疗更年期功血验案安胎用四君卵巢早衰不孕治验解析治经闭加远志之妙蔡小荪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小柴胡汤疗月经病韩百灵治疗慢性盆腔炎经验介绍百合地黄汤合酸枣仁汤治疗经行失寐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经行乳胀柴胡桂枝汤治疗经行寒热往来葛根加半夏汤治疗经期头颈疼痛侯氏黑散治疗经后眉棱骨痛乌头桂枝汤治疗经行身冷产后缺乳用木瓜益气健脾法安胎治胎漏三法中医治疗滑胎验案瓜蒌瞿麦汤治产后泄泻经方治疗乳溢症带下病不宜过用寒苦温经散寒治宫血中药熏洗治不孕症柴松岩治疗妇科病经验不孕症中医治验水道利则血管利-治功血验案高允旺治疗脑中风并乳腺病验案逍遥散加减治乳癖阅转评公开 -- 自拟方治产妇缺乳柴胡疏肝散治月经过少养血祛风治产后身痛产后乳汁量少稀薄治验益母草疗病验方小产血崩治以降气法杨牧祥化斑汤治黄褐斑高建忠治疗糖尿病临床活用小柴胡汤治疗痛经、带下等马堃中医药治疗卵巢妊娠案自拟参术止崩汤治崩漏案青春期月经失调补肾为先桃核承气汤治妇科病王绵之治经行不畅验案高建忠治疗糖尿病临床活用小柴胡汤治疗痛经、带下等马堃中医药治疗卵巢妊娠案自拟参术止崩汤治崩漏案青春期月经失调补肾为先桃核承气汤治妇科病王绵之治经行不畅验案产后久咳怎么治疗?不可见咳止咳王绵之教授治疗不孕症经验王绵之教授治疗痛经经验总结梅九如自拟消坎汤治疗急慢性盆腔炎临证用药加减不当辨析(崩漏、带下证)班秀文:从太阳经辨治妇科病熊继柏高热并发斑疹案治痛经须重视年龄、体质与情志班秀文六经辨治妇科病治妇科病脾胃为本疏肝补肾安神治更年期综合征疏肝散结治乳核乳痈发热案调经治头痛产后皮疹、胁痛医案段亚亭治盆腔炎、卵巢早衰经验刘奉五:温补联手治闭经姜志芳辨治盆腔炎经验熊继柏丹栀逍遥散治乳癖产后崩漏舍症从脉半夏泻心汤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抽丝剥茧问诊辨痛经活血化瘀可用于妇科不孕证临床初探小建中汤化裁治疗妇科病陈宝贵清补兼施治带下病经方加减治疗围绝经综合征案补肝益肾助孕汤治不孕王云铭治疗先兆习惯性流产痒为邪微以通为治益气固肾汤治习惯性流产裴正学治疗卵巢囊肿经验中医名家论治子宫脱垂益气温阳治产后肢冷裴正学毓麟珠治疗不孕症经验崩漏、闭经验案温经化瘀治妇人腹痛三法为宗治乳癌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经验熊继柏瘀血阻络致经前头痛香棱通经汤治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从瘀论治治崩漏当引血归经活用四神煎治闭经四神煎治浊瘀痹案熊继柏治产后漏汗恶风案从脾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五子衍宗丸临床新用王灿晖二仙汤加减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许润三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初诊错辨崩漏案二则精方简药辨治妇科病刘启廷治产后肢冷经验通乳良药赤小豆孔光一治疗月经病特点探讨孔光一治疗痛经的思路孔光一治疗继发性不孕验案平遥王氏妇科养阴血防治产后病雷昌林治疗产后四肢发热麻木案陆德铭治疗口腔粘膜糜烂经期呕吐腹泻治验活用甘麦大枣汤治妇科病王金亮治疗月经失调医案钟一棠治疗不孕症经验浅析温经汤治不孕验案柴嵩岩论治高催乳素血症柴嵩岩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刘炳凡妇科学术经验提要勾玄安冲止呕汤治妊娠恶阻产后汗出不止中医医案赵绍琴治温病应用宣透法脾肾双补治崩漏山楂瓜子饮治排卵期腹痛王少峰治疗崩漏经验易修珍经验方固气利湿汤治疗带下、淋证调经养血和中祛狐惑成肇仁抑木扶土愈胁痛验案腹腔包块治验疏肝脾调冲任通闭经桂枝紫鹿汤治疗少女痛经什么是阴吹?补中益气汤治习惯性流产、阴吹张达旭治疗崩漏经验肾虚血热型更年期崩中证治心得.柴芍调经汤(朱南孙) I.参芪调经汤(张琪)I.参芪调经汤(张琪).理血补肾调经汤(梁剑波) ..补肾固冲汤(高咏江) .三黄调冲汤(王少华) .中药人工周期治疗月经失调(陈秉秀) .三紫调心汤(姚寓晨) .理血通经汤(罗元恺) ..健脾益肾消脂汤(蔡小荪) .加味四物汤(王海荣王斌) 。

中医医案——痛经(十一)

中医医案——痛经(十一)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当归四逆汤治愈痛经二例病案一:肖某,女,27岁。

初诊:1982年7月25日。

主诉及病史:反复经期腹部剧烈疼痛12年。

患者自15岁月经初潮起,每次经期少腹持续性剧痛。

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

少腹及腰背胀痛,喜按,得温则舒;经量多,色紫暗,有瘀块;三日后疼痛逐渐减轻,一周左右干净。

诊查: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

辨证:寒滞胞宫,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当归15g 肉桂8g 白芍20g 细辛10g 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15g 香附20g 川芎12g二诊:服上方药5剂后,月经期仅有微痛。

守上方继服药3个周期,嘱其经前10天服药至经来,以巩固疗效。

随访半年,月经周期正常,经期疼痛消失。

病案二:童某,女,24岁。

初诊:1982年9月17日。

1主诉及病史:经期少腹剧烈疼痛10年。

患者自14岁月经初潮即开始痛经,逐渐加重。

近几年经期疼痛剧烈,需服止痛药方能缓解。

痛时肢冷,汗出,面色苍白,喜温喜按,得热痛减;经量多,色紫暗,夹有瘀块;月经提前四五天,经行后疼痛逐渐缓解,腹部压痛不明显。

诊查:舌紫有瘀点,脉沉弦。

辨证:寒客胞脉,瘀血阻滞。

治法:温经通络,散寒止痛。

处方:当归15g 肉桂8g 白芍20g 细辛10g 大枣15g 丹参20g 艾叶12g 通草10g 五灵脂10g嘱其在经前10天开始服药,直到月经来潮时停止。

二诊:患者复诊时云:“服药八剂后月经来潮,周期正常,无明显疼痛,经量、经色均正常、无瘀块。

”守上方继服药5剂,以善其后。

按语痛经不外虚实两大类。

根据龚老数十年的诊治体会,认为实证偏多,实证又多发于未婚女青年,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寒滞胞脉、冲任失养。

临床以经期腹痛、腰痛、经血有瘀块等为主症。

月经周期多推迟,少数提前,出血量在正常范围,用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当归四逆汤治疗,疗效肯定。

郑惠芳教授采用补肾活血法提高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总结

郑惠芳教授采用补肾活血法提高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总结

郑惠芳教授采用补肾活血法提高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总

刘卓;袁明慧;连方
【期刊名称】《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24(19)1
【摘要】郑惠芳教授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擅用温补,尤其重用补肾。

近几年子宫内膜容受性已经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肾提高子宫内
膜容受性在临床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了自己独
特的优势。

郑惠芳教授认为薄型内膜所致不孕的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精血不足,并
提出补肾填精、活血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提供了明确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的方法。

【总页数】4页(P76-79)
【作者】刘卓;袁明慧;连方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7
【相关文献】
1.补肾化痰活血法对肾阳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促排卵的干预研究
2.补肾活血法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
3.补肾活血汤改
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效果4.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薄型子宫内膜大鼠子宫内
膜容受性的影响研究5.补肾活血方对薄型子宫内膜排卵障碍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丛慧芳从心论治痛经经验浅析

丛慧芳从心论治痛经经验浅析

时在辨 证的基础上善用生龙骨 、 生牡 蛎 、 合 欢花之类 以安 神定志
以 止痛 , 龙骨 、 牡蛎可 安魂 定 魄 , 镇 静 安神 , 收 敛 神 气 。另 外 , 现
代药理 研究证明牡蛎具有 明显 的镇痛作用 : 血液的正常循行 与否 , 有赖 于心 气 的推 动 , 心气 的推 动是血 液 循环的基本动力 。而痛 经的患者 , 每于行 经前后 , 即气 血变动 之 时而作痛 。因而丛 师 在治 疗 中不忘血 与 心 的关 系 , 常加 入养 血安神宁心之 品以止 痛 , 如酸枣 仁 、 合 欢花之类 。现代药 理学研 究 时酸枣仁不但有镇 静 、 增强免疫 功能 , 还有镇 痛作 用。
[ 2 ] 江雪华 , 王黎 . 对“ 诸痛痒疮 , 皆属 于 心 ” 之再认识 [ J ] . 广 州 中 医 药 大学学报 , 2 0 0 5 , 2 2( 6 ) : 4 9 1— 4 9 3 . ( 收 稿 臼期 : 2 0 1 4—1 2—4 编 辑 : 冀振华 )
范 丽 娟 , 刘 欢 , 指导: 丛 慧 芳
( 1 . 黑 龙江 中医药 大学 , 黑 龙江 哈尔 滨 1 5 0 0 4 0 ; 2 . 黑 龙江 中 医药大 学 附属 第 - ' N院,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5 0 0 4 0 )
关键词 : 痛经 ; 从 心论 治 ; 专家经验 ; 丛 慧 芳
2 辨证论治 。 随 症 用 药 血 与心的关系密切 , “ 气 为血 之帅 , 血为 气之母 ” , 气 虚 则 血 无 以生 , 血 虚 则 气 无 以 化 。气 血 在 生 理 上 互 根 互 用 , 病 理 上 相 互
师认 为 , 痛经 虽 与心 、 肝、 脾、 肾密切 相 关 , 但 主要 应 责之 于 心 。 故 在治疗过程 中注重从心论 治 。笔 者有幸师从 左右 , 受益 匪浅 ,

导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浅析

导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浅析

导师治疗原发性痛经经验浅析作者:沙翠玉刘静君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8年第02期摘要:刘静君教授认为血瘀是原发性痛经主要的发病机理。

治疗以活血调经、祛瘀止痛为主,自拟止痛调经方,获得较好治疗效果。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血瘀;止痛调经方中图分类号:R271.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8)02-0015-02原发性痛经是指女性经行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经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者,主要见于青春期女性,占痛经90%以上,为妇科常见病症[1]。

西医治疗以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性激素类药物为主,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且副作用大,可出现胃肠及肝肾功损伤[2]。

导师刘静君教授从医20余载,采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痛经,自拟止痛调经方,临床应用每获良效,现将导师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原发性痛经属中医“经行腹痛”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冲任、胞宫,病机为“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3]。

刘老师认为,冲任胞宫气血失衡、运行不畅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血瘀是主要的发病机理,清·唐容川《血证论》中“若无瘀血,则经自流通,安行无恙”。

女性气血调畅,冲任通盛是正常行经的基础;经行前后,血海由满而溢,冲任胞宫气血变化急骤,由盛实而骤虚,易受外界及自身体质因素的影响,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胞宫发为痛经。

刘老师认为原发性痛经以青春期女性为主,临床以实证多见。

青春期女性情绪波动较大,易受情志因素的影响,致气郁不舒、血行失畅出现痛经,正如《张氏医通》所云“经行之际……若郁怒则气逆,气逆则血滞于腰腿心腹背肋之间,遇经行时则痛而重”,患者多以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乳房胀痛、胸闷不舒、月经量少色暗有瘀块等为主要表现。

或平素饮食不规律,喜食寒凉生冷之品,过贪寒凉、穿衣过少致寒客冲任胞宫、寒凝血瘀出现痛经,正如《素问·调经论》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患者多以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有瘀块等为主要表现。

温经汤加减治痛经之经验

温经汤加减治痛经之经验

温经汤加减治痛经之经验笔者在2002年至2013年十余年期间,根据经验用古方温经汤加减治疗寒凝之痛经,效果显著。

现讨论如下:标签:温经汤;痛经;经验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中医诊断标准中医中“痛经”是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剧烈疼痛,严重者伴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者。

其病机为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笔者论述的是因精神因素、自身免疫力低下时被冷水、污水浸湿下体及下部感寒、过食寒凉生冷食物、久居阴湿地,致寒湿侵入胞宫影响气血运行,形成月经排出困难从而引起小腹部疼痛。

其主证为:经前、经期小腹疼痛而冷,得热痛减,经行不畅,经色暗赤,经质稀薄,混有血块,舌边紫,苔白润,脉沉紧。

1.1.2西医诊断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

经过详细的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發性”又称“功能性”痛经。

下面讨论以原发性痛经为主。

继发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以妇科检查、B超、腹腔镜可排除继发性痛经。

1.2治疗方剂温经汤加减《温病条辩》1.2.1方药组成:当归15ɡ 炒白芍15ɡ 川芎6ɡ 潞党参20ɡ 莪术10ɡ 肉桂(后下)5ɡ 丹皮15ɡ 川牛膝15ɡ 炮姜6ɡ 吴茱萸5ɡ 炙甘草5ɡ1.2.2加减法月经量多者:去牛膝莪术,加艾叶炭15ɡ;腹痛拒按,时有暗红血块者,加生蒲黄15ɡ 炒五灵脂10ɡ;恶心呕吐者加姜半夏9ɡ,厚朴6ɡ;形体寒甚者,加制附片6ɡ;伴胸胁乳房胀痛者,加柴胡6ɡ 青陈皮各6ɡ 橘核9ɡ 香附9ɡ1.2.3用法一般在月经来的前3天开始煎服,经净则停。

每日一剂,一日二次。

一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三个疗程后进行治疗观察。

2、结果2.1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观察效果好,副作用少。

具有温经散寒,祛湿化瘀,止痛之功,能调节人体内分泌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46・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8月第l9卷第8期 JETCM.Aug.2010,Vo1.19,No.8 郑惠芳辨治痛经的经验介绍水 叶 青 张 萌 陈 艳2 张福霞z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45X(2010)08—1346—02 【关键词】痛经中医治法分型论治郑惠芳经验 

郑惠芳出身中医世家,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从医60余年,在中医妇科方面有很深 的造诣,尤擅治疗妇科疑难病症。痛经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 病,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 骶,甚至剧痛晕厥者…。郑老治疗痛经,经验丰富,临床善于分型 论治,疗效显著。吾等有幸侍诊左右,耳闻目睹,得益匪浅,现将 其经验介绍如下。 1 寒凝血瘀型 此型痛经以青春期女性多见,多因起居不慎感寒,或经期涉 凉水,或贪饮生冷瓜果所致。证见初潮起或受凉后经行腹痛,块 下痛减,伴有小腹发凉,出冷汗,恶心呕吐,腹泻,肛门下坠,甚者 腹痛剧烈不能忍,冷汗淋漓,舌暗苔白,脉沉或紧。正乃仲景所 言:“经水临行,误食凉物,若寒滞于经,或外寒所逆,或素日不慎 寒凉,以致经血不行,则留聚为痛”。治疗宜温通经脉,活血化瘀, 佐以健脾和胃。郑老多以桂枝茯苓丸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方中桂 枝温通血脉;桃仁活血化瘀;牡丹皮、赤芍凉血散瘀,清退瘀久所 化之热;茯苓健脾扶正,半夏、陈皮燥湿和胃。痛甚者,可合芍药 甘草汤缓急止痛;瘀重者可择加三七、丹参、川牛膝活血化瘀;寒 重者可去牡丹皮,加炒乌药、炮姜温经散寒;呕吐重者可加苏梗、 代赭石降逆止呕;腹泻者去牡丹皮加砂仁、白扁豆健脾利湿;肛 坠明显可加黄芪、升麻益气升提。郑老认为,此型痛经多兼有脾 胃虚弱,平素应常服用香砂养胃丸健脾和胃。 病案: 黄某,21岁,2008年12月1日初诊,以经行小腹疼痛进行 性加重8年求诊,月经28—32日1行,量中,色暗红,有少许血 块,经行小腹坠胀疼痛发凉,放射至腰骶部、腹股沟处,伴恶心呕 吐,冷汗淋漓,疼痛程度日益加重,Lmp:11—25,舌质暗少苔,脉 沉。辨证属寒凝血瘀,治宜散寒化瘀,活血止痛。处方:桂枝9g, 茯苓18g,桃仁lOg,丹参18g,赤芍10g,川牛膝12g,三七4.5g, 甘草12g,香附15g,延胡索15g,橘皮12g,6剂,水煎分服,每日1 剂,嘱其经前及经期勿食寒凉、,生冷或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经期 前后避免负重劳累或游泳涉水,经前1周服药。患者3月4日复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1) 2山东中医药大学级硕士生(济南250014)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学术思 想传承研究”资助项目(2007BAI10B01—049) ・名医精粹・ 诊,Lmp:2月17日,5d净,有血块,疼痛缓解,恶心明显,纳眠 可,舌红无苔,脉滑缓。上方加半夏9g,苏梗9g,6剂,水煎分服, 每日1剂。患者4月8日再次复诊,Lmp:3月20日(周期31d), 经行小腹痛明显减轻,后每次经前服用上方6剂,连续服用3个 周期,患者连续3次经行无明显腹痛,痊愈。 

2 肾虚型 此型痛经以月经延后伴有经行腹痛多见。多因先天肾虚,或 房事不节或久病、流产伤肾所致。证见经行腹痛、腰酸,伴有月经 后期或量少,或经色暗,或久不受孕,舌质暗,脉象沉细或涩。治 宜温肾养血,滋养胞宫,佐以活血化瘀。郑老常以过期饮(出自 《证治准绳.女科》)加菟丝子、淫羊藿、紫石英、川牛膝治疗。方 中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四物养血填精;菟丝子、淫羊藿、紫石 英、川牛膝益肾填精;川牛膝兼能引血下行,使经血化生有源;桂 心温阳通经;香附、桃仁、红花、莪术理气活血,使经血循道通 畅。若血块量多,腹痛较剧,为瘀血较重,应在益肾养血基础上加 坤草、丹参等以加大活血化瘀之功。临床也可见经行将净或者经 后腹痛者,其痛可为隐隐作痛,也有疼痛剧烈者,郑老认为此乃 经后肾气亏虚,又加肝气不舒,正如《傅青主女科》所言“肾气之 涸乎……肾水虚则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争则气 必逆,故尔作痛”。治疗当肝肾同调,疏肝气为主,而益以补肾之 味,使肝气安,逆气顺疼痛自愈,方用调肝汤加减治疗。 病案: 王某,28岁,2008年2月14日初诊。以月经延后及经行腹 痛10余年求诊。月经16岁初潮,周期,量中色淡,有血块,经行 腹痛,服止痛片止痛,偶尔不用黄体酮则月经不来潮,近2个月 月经量少.Lmp:2009年1月30日(周期2月余),量少。舌暗红, 苔薄白,脉沉稍弦。B超示:子宫偏小,无优势卵泡。辨证属肾虚 血瘀,治以补肾祛瘀,养血温经。处方:川芎9g,当归lOg,赤芍 9g,熟地黄16g,桃仁9g,红花9g,香附15g,莪术9g,桂心6g,广 木香9g,川牛膝15g,锁阳12g,紫河车粉3g。共lO剂,水煎分服, 每日1剂。患者2009年2月25日复诊,近几日小腹隐痛,白带 稍多,舌暗红,苔薄白,脉略数。上方加山楂肉15g活血调胃。共 10剂,水煎分服,每日1剂。2009年3月7日再次复诊,感口干, 咽喉部干燥,经间期小腹疼痛。当13月经来潮,见少量阴道流 血。舌暗红,苔薄白,脉细滑。上方加菟丝子20g,鹿角胶6g,养血 益肾。共4剂,水煎分服,每日1剂。患者后来就诊3次,月经来 潮两次,周期均为40余d,痛经消失。 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8月第19卷第8期 JETCM.Aug.2010,Vo1.19,No.8 3 肝郁型 此型痛经以育龄期妇女多见,多因压力过大,情志抑郁而致 肝郁气滞;或素体脾胃虚弱、久病伤脾、气血不足,脾虚肝乘;或 肾精匮乏,肝血乏源,肝郁化火,而致肝失疏泄,郁而不畅。证见 经行腹痛,伴有经前乳胀,心烦易怒,或小腹胀痛;或纳呆食少, 腹泻便溏;或月经后期、量少,不孕,舌苔白,脉弦。治疗宜疏肝养 血,解郁止痛。郑老常以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治疗,方中柴胡、川 芎辛散以解郁;白芍、当归酸敛以补肝;熟地黄濡润以养肝;白 术、茯苓甘缓以培土。乳胀明显者可加橘核、橘络、郁金散结通 络;烦躁易怒者加牡丹皮、栀子清肝泄火;兼见肾虚者可加菟丝 子、紫石英、淫羊藿、制首乌、熟地黄、枸杞滋肾填精;泌乳素高者 加炒麦芽;输卵管不通者加王不留行、连翘、鸡内金活血通络散 结;有结核病史者可加百部抗痨杀虫。若肝郁之证不显气滞血瘀 较重者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治疗。 病案: 巩某,29岁,2008年11月29日初诊,以经行腹痛14年,未 避孕未孕5年求诊,患者自初潮即经行腹胀痛,经行第1天腹痛 较甚,伴有乳胀、腰痛。现结婚5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未孕5 年。月经28—37日1行,Lmp:11月28日(周期30d),舌红无苔, 脉象细弦略数。子宫输卵管造影示:一侧输卵管迂曲增粗,弥散 欠佳。内分泌六项示:泌乳素升高。辨证属于肝郁肾虚,治宜疏肝 益肾,行气止痛。处方:柴胡9g,当归12g,白芍12g,茯苓10g,白 术10g,香附15g,炒麦芽18g,川牛膝10g,川芎9g,制首乌15g, 王不留行12g,甘草6g,共6剂,水煎分服,每日1剂。患者2008 年12月13日复诊,服药后胃部发凉,脉象沉稍弦,上方加砂仁 10g,炒莱菔子9g,去王不留行,共6剂,水煎分服,每日1剂。 2008年12月27日患者再次复诊,Lmp:12月27日(周期29d), 现月经第1天,小腹坠痛轻微,经前乳胀消失。肝郁之象明显缓 解,治则转而为疏肝与益肾并举,2个月经周期之后,患者痛经 与乳胀完全消失。 4气虚血瘀型 此型痛经以子宫腺肌病所继发之痛经多见,病机关键在于 气血不足,无力催动血液运行,而致瘀血不散。多因经期、产后、 术后气血耗伤,血室正开,外邪乘虚而入,与血搏结,以致瘀血滞 留冲任、胞宫,而瘀久不去,又耗伤气血,而致气虚血瘀之证。证 见经前或行经腹痛剧烈,伴有肛门下坠,或有经行量多,经期延 长,或有唇舌色淡,贫血之象,舌质淡黯,脉沉细。郑老常用益气 ・1347・ 化瘀法,用自拟方加减治疗,方中以黄芪为首,用量常为30— 45g,为助水行舟之意,配伍党参或童参助其益气之力;加桃仁、 丹参、五灵脂、赤芍、三七、延胡索、茺蔚子之类活血通络、化瘀止 痛;痛甚可合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继发贫血者加当归取当归补 血汤益气养血;脾胃虚弱则加谷稻芽健脾助运;肛门下坠较甚加 用升麻益气升提。 

5典型病案 阮某,29岁,2009年6月20日初诊。以经行腹痛18年求 诊,月经6~7/28天,夹血块,经前2天及经行第一天小腹疼痛 剧烈,伴肛门下坠,恶心,大便稀,冷汗出。Lmp:6月17日(周期 28d),现经行第4天。2006年4月因双侧巧克力囊肿(直径6— 7cm)于济宁当地行开腹囊肿剥离术,术后仍有经行剧烈腹痛至 今。平素常腰痛,脉右略弦,左沉细,舌红无苔。辨证属气虚血 瘀,治宜益气行血,化瘀止痛。处方:桂枝9g,白芍18g,赤芍9g, 茯苓18g,丹参16g,桃仁10g,鸡内金t5g,淫羊藿20g,白术 12g,薏苡仁30g,香附15g,延胡索10g,紫河车6g,黄芪30g,甘 草9g。每日1剂,共1O付,水煎分服。2009年8月19日复诊, Lmp:8月10日(周期30d),经前受凉,腹痛仍剧,舌红苔薄,脉 细弦。以芍药甘草汤为主缓急止痛。处方:白芍20g,甘草9g,桃 仁9g,丹参16g,炒白扁豆15g,炒白芥子9g,五灵脂6g,茯苓 15g,鸡内金15g,连翘15g,炒乌药9g,延胡索10g,香附12g,三 七粉(冲)3g。共6付,水煎分服,每日t剂。2009年9月19日 患者再次复诊,Lmp:9月11日(周期31d)量色正常,经行腹痛 较前明显减轻,现月经干净第2天,感腰痛,舌红苔薄白,脉 细。上方去川牛膝,白芍改为12g,加菟丝子20g,共6付,水煎 分服,每日1剂。2个月后患者来诉其经行腹痛已很轻微,不影 响其正常生活。 综上,临床多种证型交织在一起时,郑老强调要分清主次, 在上述证型出现的典型证候和代表方剂基础上,择其要而从之, 临症用药也应随症加减。只有辨证准确,对症治疗才能收到好的 效果。此外调整好心态,避免精神紧张,经前及经期少吃或不吃 寒凉、生冷或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经期前后避免负重劳累或游泳 涉水,生活有节,起居有常,以达未病先防之功。 

参考文献 [1] 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6— 1O7. (收稿日期2010—03—19) 

本刊征稿启事 《中国中医急症》杂志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主 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国家一级刊物,系 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之一。本刊尤欢迎“专 家论坛”、“病案讨论”、“证治探讨”、“名医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