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分析
黑龙江地区林木播种育苗的实用技术要点

黑龙江地区林木播种育苗的实用技术要点现阶段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开展林业育苗工作,最为常见的一种就是播种育苗。
苗圃常规育苗、容器育苗是开展播种育苗工作时应用的几种主要类型。
强度大、周期长以及极易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是苗圃常规育苗的明显特征,不仅会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同时也不能保证苗木成活率。
缩短育苗周期以及加快育苗速度是容器育苗的明显优势。
在播种育苗时,可结合实际对上述两种方式进行科学选择。
一、播种前的准备工作为保证播种质量,确保达到早出苗、出全苗,播种前要确定好播种期、做好整地、作床作畦、土壤消毒、选种、种子消毒、种子催芽等准备工作。
1.播种期确定与选择在育苗工作当中,播种占据重要位置,是其核心环节。
苗木生长时期以及出圃年限会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播种时期。
在选择播种时期时应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其中主要涉及到树种习性、育苗地自然环境。
适宜的播种时期不仅可提前种子的发芽时间,也可从根本上改善种发芽率较低的问题出苗。
整齐以及健壮生长苗木都需要得到适宜播种期的支撑,植物的生物学特征以及气候条件都会直接影响到播种时期,必须对其进行综合考虑。
北方地区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播种育苗,因冬季气温较低,容易产生冻害。
2.土壤消毒土壤消毒的目的是消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地下害虫。
一般常用烧土法和药剂处理。
烧土法:可在圃地堆放焚烧,使土壤耕作层加温。
这种方法不仅能消灭病原菌和地下害虫,而且具有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药剂处理常用五氯硝基苯、五氯硝基苯、辛硫磷乳油等。
采用药剂处理,应选用高效、低毒的药剂,不使用高残留、污染大的药剂。
3.细致选种林木种子始终作为重要的物质基础支撑育苗以及造林工作的顺利开展,这可充分说明林木种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优良的林木种子可以改善育苗工作整体质量。
在保障优质苗木培育工作当中,良种占据绝对优势,所以需要在播种之前选择遗传品质优良的种子。
一定要利用精选的方式筛选种子,彻底清除杂质以及陈种。
谈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

谈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第一篇:谈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谈植苗造林的技术要点摘要:植苗造林是应用最广而且比较可靠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的特点是苗木带有根系,在正常情况下栽后能较快地恢复机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顺利成活;在相同的条件下,幼林郁闭早,生长快,成林迅速,林相整齐,并可节省种子,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多种立地条件,尤其是杂草繁茂或干旱、贫瘠的地方。
但事先需要培育苗木,育苗花费的时间长、劳力多。
关键词:植苗;造林;技术;特点;要点植苗造林的特点是苗木带有根系,在正常情况下栽后能较快地恢复机能,适应造林地的环境,顺利成活;在相同的条件下,幼林郁闭早,生长快,成林迅速,林相整齐,并可节省种子,适用于绝大多数树种和多种立地条件,尤其是杂草繁茂或干旱、贫瘠的地方。
但事先需要培育苗木,育苗花费的时间长、劳力多。
一.苗木的准备1.苗木种类植苗造林使用的苗木,有播种苗、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等。
但常因营造的林种不同,使用苗木种类也有所不同。
如营造用材林,3种苗木都可使用,而山地造林多用播种苗或移植苗。
营造防护林和四旁绿化多用移植大苗。
近年来广泛使用容器苗造林,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显著的效果。
2.苗木标准苗木标准包括苗木年龄和苗木品质等几个方面。
苗龄大小关系到苗木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植苗造林所用苗龄的大小,取决于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造林地立地条件和苗木生长情况等。
山地大面积造林一般采用1-2年生小苗,因小苗的育苗、起苗、运苗、栽植都比较省工,在起苗过程中根系损伤也少,栽植过程中容易做到根系舒展,苗木地上和地下部分的水分易于平衡,因此,造林成活率高,生长也比较好。
苗木品质是指使用良种培育的符合标准的壮苗,这是保证造林成活、成林、成材的基础。
用来造林的苗木,除应具有优良的遗传品质外,还必须是优质的标准壮苗。
3.苗木的保护和处理植苗造林成活与否的关键在于苗木体内的水分平衡。
如果苗木失水过多,生理机能就会受到破坏,栽植后就不易成活。
因此,必须从起苗到栽植的过程中保护好苗木,尤其是要把苗木的根系保护好,不让它受损伤和干燥。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林木种苗的培育是保障林业生产的基石,实现科学高效、宜林宜草、绿色生态的林业发展,培育健壮、抗逆能力强的苗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下面介绍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及管护。
1.选用适宜土壤:首先,在培育林木种苗中,选用适宜的土壤是很重要的。
好的土壤可以显著提高苗木生长速度和成活率。
如长江中下游地区,淤泥质土壤很适合黑松、马尾松和其他松类的生长;淋洗土壤对杨树、柳树等生长适宜。
2.采取正确的育苗方式:育苗方式要根据不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根系状况加以选择,如无根扦插繁殖方式适用于柳树、紫薇等木本花卉;分层育苗适用于柞、柳、杨、松等树种。
而黄杨、荣松、衫树等乔木的扦插繁殖就相反,采用扦插繁殖方式半年内就可以成活。
3.适当控制关键时期:关键时期是苗木生长最繁忙、最关键的时期,该阶段的水分、营养供应非常重要。
如幼苗从返青到落叶开花的生长期,正是需要充足地光照、温度适宜和水分供给充足的时期,若玉兰、杜鹃等落叶树林木缺少充足的水分供给,将会造成苗木干旱,导致树根活力降低。
4.除草防虫:常见的林木害虫主要为松材线虫、介壳虫、小菜蛾等。
对于种植区域内高危害物种应做好防疫工作,以松材线虫为例,应在入口疫情查验站进行检疫,不得携带扦插、种子苗木和土壤等植株。
防虫的同时,勤松土、锄草能增强苗木的耐旱、适温和抗病能力。
1.及时浇水:浇水的时机要视林木的生长及所在的气候、土壤条件来定,苗圃所在地气温高,土壤干燥时,必须加强栽培区内的灌溉工作,养护工作始终保证苗子及时吸收足够的水分。
2.施肥养护:肥料成分应配方合理、科学准确且施用量正确,要保证苗木得到适度的营养,促进根系发育和提高生长速度,但不能过量,以免导致苗木生长劣化和白化等情况。
3.及时修剪:修剪的目的是控制冠型和维持苗木的健康状态,通过植株合理造型,使人为控制树木的成长方向和枝干分布。
络枝菌丝在湿润的环境中会扩散,所以处理过的或需要处理的地方,都应该在剪完后及时对草丛留下的残余进行清除。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3-03-08T09:21:27.78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20期作者:张聪[导读] 幼林抚育技术需遵循2点工作原则张聪咸宁市林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省 437000摘要:幼林抚育技术需遵循2点工作原则。
一是始终要以绿色发展生态理念作为指导思想。
不能为追求较高的幼苗成活率而忽视对幼苗成活质量的要求,幼林抚育技术包含多方面内容,要按照幼苗实际生长现状,在技术抚育过程中采取综合性的抚育技术,及时解决幼苗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是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每个地区因地形环境、水文条件、土壤条件等差异,幼苗种子品种都会有所不同,各林区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环境的幼苗种子,才能为幼苗抚育提供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便于有序开展各项幼林抚育技术工作。
关键词:林业工程;幼林抚育技术1 林业种植工程的重要作用林业种植工程在生态环境改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如下:减少二氧化碳危害与影响。
温室效应是环境污染中的重要问题。
温室效应会引起全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若想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通过林业工程方式进行林木建设工作。
尽量减少酸雨。
酸雨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通过林业种植,可以控制大气中含酸量,并吸收大气中的酸性物质,改善生态环境。
避免水土流失。
林业种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洪水灾害,实现对水土流失的有效防治。
在发生洪水灾害时,树木能够将土壤与洪水隔离,避免洪水渗漏。
与此同时,还可实现对水分的吸收与排放,降低洪水危害。
林业树木相较于灌木,对土壤有更强的稳固能力,树木落叶可以滋润土壤,提供树木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2 幼林抚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在落实育林政策过程中,当地政府部门需要严格按照具体环境情况展开工作,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避免盲目进行林木种植,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等问题。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

林业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摘要:林业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下,提高森林培育品质,扩大森林资源覆盖范围,做好森林资源的管护是当前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
基于我国环境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的背景下,本文以深圳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林业工程的幼林抚育技术的应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深圳地区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情况,提出应把握好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提升林业种植与管养水平,这不仅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净化空气,还能够减少温室效应,促进生态圈平衡,同时对于林业经济稳定发展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林业资源;林业工程;幼林抚育前言:广东是我国的林业大省,全省森林面积1.43亿亩,森林蓄积量5.78亿立方米。
2023年广东全省计划实施林分优化提升200万亩,森林抚育提升200万亩,预计到2035年共完成林分改造1500万亩,森林抚育3000万亩。
基于双碳政策的持续推进,在新时期,广东省应继续做好林业资源整体规划,改善森林结构,培育品质优良的树种,以推动林业种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幼林抚育的意义森林资源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到新常态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森林抚育工作受到广泛关注。
森林抚育技术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采取的措施一般有抚育采伐、人工整枝、林地管理等,其中抚育采伐是森林抚育的中心环节,人工整枝与林地管理次之,应根据地方社会经济条件与森林资源整体分布情况,制定宏观的发展目标,并确保抚育工作贯彻效果,从而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1]。
森林抚育技术是新时期做好森林资源总体规划的重要技术手段,在现代林业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合理使用森林抚育技术,可以提高幼苗成活率,为森林树木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空间,这不仅仅能够提高区域森林资源发展质量,而且对地区经济发展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因为树木生长周期较长的必然条件,使得抚育幼苗成为了一项长期任务,在森林资源管养中应集中将精力放在森林生态效益的提升上,对不同生长年龄段的林木需要展开阶段性控制,以满足不同树木生长需要,为调整森林资源结构做出有益贡献。
林木播种育苗的实用技术要点

林木播种育苗的实用技术要点摘要:林木育苗在绿化造林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林业生产实际工作中,全面掌握、实施科学育苗技术,可以生产出更优质的苗木,从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和质量,确保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
本文就林木育苗实用技术要点进行概述,以供林业生产一线人员借鉴、参考。
关键词:林木、播种育苗、实用技术要点苗木的质量对林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而在实际生产中,苗木的培育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因此,提高幼苗成活率的有效途径是科学运用育苗技术。
从事林业生产的工作人员要充分了解育苗技术方面的知识,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引进新技术,加强人员的全面培训管理。
从而全面促进林木育苗工作的发展。
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1.育苗种子选择。
由于每个地区地理环境不同,地形、气候、土壤差异较大,因此在选择林木育苗种子时,重要的是选择与地理环境、造林地立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根据造林目的的需要,主要是选择优良的乡土树种,调运种子时,种子调运地与育苗造林地距离一般海拔高度一般不宜超过300~500m;调运距离的规律一般是,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大于相反方向的范围。
这样才能保证树种的选用适合立地环境条件,从而提高育苗、造林质量,达到速生、丰产、高效的目的。
2.苗圃地的选择。
林木育苗成败的关键之一是苗圃地的选择。
对于在不同地区、地点培育优质壮苗,可以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实际选择苗圃地时,要选择交通便利的地点或尽量靠近造林地附近的地块,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取苗时苗木的损伤,还可以将苗木运输的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地势平坦、光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育苗圃地和可供浇灌的充足的水资源是选择苗圃地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必须注意避免在低洼、易涝易旱、土壤脊薄的土地上育苗。
如果苗圃周围没有水塘、河流等天然水源,就要选择就近打取水井,供育苗浇灌时使用,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3.苗圃地的整理。
苗圃地选定后,首先在耕作前要清除圃地上的树枝、杂草等杂物,平整好圃地;二是要浅耕灭茬,深度以15~18cm为宜,时间在起苗后或收割作物2~3天内进行,消灭杂草和病虫害,提高下一步深耕的质量;三是深耕土壤,用拖拉机或铁、铁锹深耕一次,根据育苗方法和土壤厚度确定耕地深度,一般为30cm左右。
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与分析

4田间 管理 育苗地的田间管理包括灌溉 、 除草、 追肥 、 间苗 、 降温 、 防治 病虫害及越冬等常规管理内容。
4 . 1灌 溉 、 除 草
种子 在 播 种 前 , 要 对种 子 进 行 消毒 处 理 , 经过 消 毒 的 种 子 , 可 以杀灭种子表面的一些附着菌 种 , 能 够有效减 小病 害程度。 有 些 种 子 在 播 种 前 还 要 进 行 包 衣 处理 , 防止 一 些 地 下 害 虫 、 鸟 类 或 是 其 他 动 物 对 种 子 的 损 害 。种 子 消 毒 后 即 可 进 行 促 芽 处 理 。促 芽 一 般 是 用 热 水 浸种 几 小 时 , 保 证 温 度 湿 度通 风 , 解除 种 子 的 休 眠 状 态 ,促 进 发 芽 。这 一 环 节 是 苗 木 丰 产 的重 要 措 施, 要依据不同种子的休眠度酌情处理 。 3播 种
4 . 2追 肥 、 间苗
在 苗木 生长 过 程 中 , 要及 时 追 肥 , 保 证 苗 木 生 长 需 要 。 根 据土壤 状况 , 前 期雨后 浇施或 喷施氮肥 , 中 后 期 视 其 情 况 增 加用肥量 , 后期加施磷 、 钾肥 , 促 进 苗 木 木 质 化 。 间 苗 可 以 改 善苗木生长环境 , 提高苗木质量 , 保 持 苗 的 合 理 密 度 。间 苗 工 作要早疏早定 ,次数 以苗木生长快 慢和抵抗 力强弱 来决定 。 间苗以后要及时进行浇水灌溉 。
林木育苗的技术要点与分析
王 岩 , 杨 晓东 z , 朱丽春 , 高明宇
( 1 . 双辽 市 国有 向阳机械 林 场 , 2 . 双辽 市 国有 实验 机械 林场 , 3 . 双辽 市林 业局 , 4 . 双辽 市茂 林镇林 业站 , 吉林 四平 1 3 6 4 0 0 )
常见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常见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林业种苗培育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方法,培育出适于林木生长的种子或苗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林业种苗培育技术。
1. 林木种子采集与储藏技术:种子采集是培育林木苗木的第一步,要选择成熟、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采集。
一般采集的种子要进行干燥处理,然后储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以保持其种胚的活力。
2. 种子处理技术:种子处理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幼苗的生长率,常见的种子处理技术包括催芽处理、杀菌处理和保湿处理等。
催芽处理可以通过化学方法或机械方法触发种子休眠,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杀菌处理可以消除种子表面的病菌,防止病害发生;保湿处理可以使种子保持一定的水分含量,增加种子的活力。
3. 林木的播种技术:常见的播种方法有直播和育苗盘播两种。
直播是将种子直接撒播在育苗床或田地上,适用于较大的种子;育苗盘播是将种子均匀分布在育苗盘的孔内,适用于较小的种子。
播种时要注意合适的密度和深度,以及适宜的土壤湿度和温度。
4. 苗木的定植技术:苗木的定植是将育苗好的苗木移植到林地上进行生长的过程。
定植时要选择适宜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为苗木提供足够的水分和养分。
同时要注意苗木的保护,防止暴露于强烈的阳光、风雨等恶劣环境中,避免苗木的损伤和死亡。
5. 苗木的养护技术:苗木的养护是指在定植后,对苗木进行适当的保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正常生长。
养护措施包括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进行养护管理,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技术要点分析
摘要:在林业建设过程中,林业技术的不言而喻,正是凭借各种林业技术及相
关设施,才能从本质上提高林业建设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并在未来的项目运维和
管理过程中发挥出深远的影响力。
在现代林业工程建设项目中,林木育苗是十分
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到林业工程的建设成效。
为此对林木育苗技术进行分析和
研究是十分有必要且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林业工程;林木育苗;技术要点
一、林业工程建设中有关林木育苗的基础知识
1、林业工程建设中对育苗树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选择育苗树种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采用科学的选择方法,对育苗的质量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
气候环境都会有所不同。
树苗的生长习性不同,对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要求。
在林
业工程建设中,要想提高林木育苗质量,使得移植的树苗存活,就需要根据当地
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宜的林木树苗,这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基本条件。
2、林业工程建设中要选择最佳的苗圃位置
苗圃所在位置对苗木的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有关人员在选择苗圃位置时,
需要按照规定的原则进行。
其一,在苗圃的附近要有充足的水源。
育苗所在区域
如果有河流,就要在附近选择合适的地点设置苗圃。
对于没有天然水源的区域,
就要在苗圃的位置确定下来之后,在附近打井,使用地下水浇灌苗圃。
其二,在
选择苗圃位置时,对交通条件要充分考虑。
苗圃要与交通干道靠近,以确保苗木
运输顺畅,为苗木以及有关物资的运输提供便利。
其三,苗圃内土地要平整,对
地势比较平坦的区域优先做好平整处理工作。
其四,苗圃的位置要距离居民区近
一些,以便于苗圃的人为管理,对苗圃予以有效保护。
3、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育苗的基本要求
在林业工程建设中,要保证苗木与造林所在区域土地的协调性。
在树苗的培
育过程中,有关人员要对土壤环境进行考察,分析树种的生长习性,对苗木进行
移植栽培,使得苗木存活率有所提高。
如果造林区域的土壤环境较差、水资源缺乏,有关人员就要从当地的具体环境出发,采用相应技术措施对土壤环境进行改良,使得树苗在生长的过程中有充足的水分。
在造林的过程中,要选择健康的树苗,根系发达的苗木是最佳选择。
二、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
1、对种子的处理技术
当前国内的很多专家学者,针对美国的栎树和欧洲的甜樱桃树进行研究分析,针对它们的生存环境,休眠期,萌发条件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比如,在海拔低的地方种植阔叶林等树木时,种植栎树和甜樱桃树对优化周
边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还扩大了种植阔叶林的范围,为市场经
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木材。
此外,也对种子的保存条件和时间、生长环境和萌芽
环境等方面形成了一种完备的技术。
2、种植基地的选择
种植基地地点的选择对于林业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的影响。
在林木种苗
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效率,确保经济能够稳定的增长,
提高种植的成活效率,确保木材的质量,不仅要合理的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还要
利用水源等多种条件,这样能够降低投资成本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很多
种植基地都处在地势比较平坦,有充足水源的地方。
在这些地方种植的面积十分
广阔,能够实现多样化的种植,树木之间也能够相互共存。
选择的区域要有居民、公路等生活的融合,避免太过空旷不能形成完善的生
态系统,减少风沙、暴雨等自然环境的侵袭。
3、造林树种苗木的培育特点
在培育树木树苗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合理的调配肥
料药物,这样能够节省种植的成本。
能够用最少的资金实现树木的健康成长。
在
建设林业工程的过程中,不同的林地选择的苗木类型各不相同,如果苗木类型比
较复杂,那么培育养护工作也会更加的艰难。
因此必须要创新培育技术,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造林地苗木的生长条件较好
会给林业工程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效益。
培育苗木时要注意根系的裸露状态,采用
有效的包装技术能够提升苗木的生长速度。
栽培嫁接和苗木移植技术都能够对苗
木的生长特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4、体胚苗发育技术
体胚苗,这种技术能够把体胚放置在一个比较合适的环境里生长,例如田地
或者是室内,这种培养技术生产效率比较高。
5、壮苗所需条件
在开展造林工程的过程中,苗木成活率非常高,在生长的过程中较为快速,
树木根系十分发达。
没有出现人为损伤或者是病虫灾害,这种情况就是壮苗。
苗木活力方面的表现可以简单总结为:苗木贮藏、长途运输过程中水量大量
流失,但是苗木的根系完好,生态状态依然非常旺盛,生长潜力可以进行培育激发,抗逆性较强会使林业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有所提升。
6、苗木的施肥技术
在容器育苗的过程中,要严格的把控施肥量,这样能够帮助树苗更好的生长。
所以不同树苗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肥料的需求各不相同,为了帮助树苗快速生长,我们要针对具体的种植情况要掌握好施肥的时间和措施。
树木施肥可以保证
其更好的生长,而容器中主要是通过树苗的生长情况制定施肥的时间和数量,通
过精确的计算和管理,保证其更好的成长。
7、管理好浇水水质
不仅要保证浇水量,还要监测和管理水的酸碱度和金属元素,保证水质符合
树苗生长的需要,更好地帮助树苗成长为树苗成长提供必需的生长环境和适宜的
土壤环境。
8、提高育苗的科技含量
根据实际的要求,结合一定的科学技术,育苗的技术含量能够极大的提高,
从而更好的发展育苗产业。
当前使用的一些技术比较先进,地膜覆盖,营养钵,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疫苗,工作顺利的进行,更重要的是,还不断从国外引进新品种,帮助本地区早日培育出适合本地生长的优良树苗,为林业生态环境的持续发
展准备先进技术的技术条件。
此外,做好先进技术推广的同时,还要结合国内的
科研机构和设备,利用国内的人才,对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出适合本地发
展的优良品种。
因此,除了借助国外先进的育苗技术之外,还要开发国内的育苗
技术。
三、林业工程建设中对林木育苗的管理
林木育苗的管理工作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内容:
首先,做好林地的水肥管理工作。
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既要做好水渠等
排水设施的建设,同时还要尽可能完善和优化林地的灌溉设施和技术。
结合苗木
生长各个阶段的水肥需求特征,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方案。
另外,在实际工作中,应在确保苗木生长质量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如采用滴灌的形式,采
用水、肥和除草结合进行的管理方式,以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效果。
其次,做好林木的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
苗木发育生长的初期,抗病害能力
较弱,此时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工作人员应做好日常的检查工作,密切
关注幼苗的生长情况,同时还要结合先进的病虫害监测设施和技术,提高地区森
林病虫害的预防能力,提前做好防御措施,避免苗木受到病虫害侵袭的发生几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采用林木造林技术,可以保证苗木的培育工作
质量,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在林木育苗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工作人员充分了解有
关的基础知识,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育苗方法。
也可以根据需要
采用容器育苗技术,获得良好的效果,从而对林业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一定
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清岑.刍议林业工程建设中林木种苗培育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8(06):176.
[2]张国成.优化林木品种对林业工程建设的促进作用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8(01):166.
[3]张伟萍.新时期林木栽培种植技术分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03):193,196.
[4]董晓梅.林木苗圃育苗新技术及推广措施[J].吉林农业,2018(0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