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 Par30 拆解分析报告

LED Par30 拆解分析报告
LED Par30 拆解分析报告

深圳市天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IGHTN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Z) CO.,LTD

PAR 30 拆解分析报告

一:整灯基本特性

1.1光谱图

1.2光通量测试以及衰减

1.3光分布曲线和空间光照度曲线

上图测试得到该PAR灯光束角度为77.6°(检测时没有安装透镜)

深圳市天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IGHTN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Z) CO.,LTD 二:灯具内部结构组成

2.1 灯头和灯身

如下图示,灯头采用E27螺旋样式灯头,符合国家通用标准。灯身主要材料是塑料结构,可以起到防止漏电,增加散热以及缩小成本的作用。周身很多规律长孔,很大程度上与外界接触,增加散热。

2.2 电源驱动、散热器和PCB灯板

左图是电源驱动模块,内部含有整流电桥和变压器,能把输入220V,165MA 电压和电流转变成灯板工作所需的52V,60MA。后面会继续介绍。

右图是散热器和PCB灯板,散热器整体全部由铝合金材料构成,最有效的将PCB灯板热量散出。PCB板是通过螺丝和导热胶固定在散热器上,灯板厚度1.2mm 符合国家通用标准。

2.3 固定支架、风扇和反光杯

下图红色部分是固定支架的一个脚,卡在驱动电源上,风扇装置在支架内部,

深圳市天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LIGHTN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Z) CO.,LTD 这样使整个灯具内部结构更加稳定。风扇品牌型号:SUNON ME30101V3-E01C-A99 DC12V 0.52W 。反光杯右图所示,

三:测试项目

3.1 输入输出测试

根据测试得到,输入端:电压 220V ,电流160MA ,功率34.8W 。输出端:电压 52V ,电流600MA ,功率31.38W 。

3.2 温升测试 测试项目 整流电桥Q1 电解电容C5 变压器T1 LED 测试数据(℃) 32.3 42.9 33.5

67.9

深圳市天电光电科技有限公司LIGHTNING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SZ) CO.,LTD

四:总结

根据以上拆解分析、光电测试、温升测试、特性材料对比和光通量等各项要求均可以达到原有需求标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天电光电的LED3030完全可以取代原用飞利浦3030作为该PAR30的灯珠,可以达到一致的使用效果。

自己动手修台式机液晶显示器

自己修台式机液晶显示器 以下是本菜鸟自己的维修经验,老鸟请略过。声明:拆显示器有高压危险!请看完本教程再动手!如果不耐烦,请直接跳看第三步:拆杜邦线和电源线!本教程做交流经验之用,若由于读者个人操作不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本人概不负责! 症状:整个屏幕颜色失真,整个屏幕显示粗糙,整个屏幕一小格小格的,还有一块一块的色块,打开一个空白的WORD文档会显色偏红,有时候还会变绿。开机和关机时,在Windows界面左上角白色光斑有阴影。有时候屏幕会自己好了,过一小段时间又会颜色失真。出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以为没什么大问题,还能凑活着用。但是过一段时间它又有更严重的问题了:出现屏幕抖动,越抖越厉害,直至无法看清屏幕了! 接下来,被逼无奈,只能自己修了!没钱的屌丝都是这么被逼出来的!最终显示器也真的被我修好了! 因为没人告诉我怎么修,网上的经验也只是借鉴,所以我走了很多弯路!我本着维修应该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搞了一些不痛不痒的的维修环节!虽然起初这些尝试都没有修好,但是不排除前面这些尝试有可能修复。 尝试1: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太低?科普一下:我的显示器是5年前买的,一开始我还在纳闷是LCD还是CRT。现在我知道了,几乎所有看起来比较薄的电脑显示器都是LCD。所谓LCD显示器就是液晶显示器,是比较薄的,而CRT显示器就是纯平显示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十年前的纯平电视广告,那些才是CRT),是比较厚的。调整刷新频率的方法:在桌面空白处点鼠标右键>属性>设置>高级>监视器,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看到刷新频率的设置,设置完刷新频率点确定。吐槽一下:我的电脑备选的频率有60HZ和75HZ。看到网上有人说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应该调到75HZ,60HZ人眼看起来会有抖动。我尝试修改刷新频率,结果还是没效果。这里有一个误区:很多人说LCD显示器的刷新频率要设置最少75HZ 的频率,因为刷新频率越高,每秒传送的帧数越大,人眼识别有一个频率界限,当超过这个频率,人就感觉不到屏幕一闪一闪,而是觉得屏幕是常亮的了。在这里我想说,这个是对于CRT屏幕而言,而LCD的刷新频率60HZ足矣!一般来说,LCD的刷新频率60HZ和75HZ 效果是一样的,而且60HZ是最合理的!刷新频率太高反而会缩短显示器的寿命,而且伤眼!当然,如果你要玩大型游戏,对显示的要求比较高,你可以考虑调高刷新频率。第一个尝试宣告失败! 尝试2:线路问题?科普一下:显示器有两根线,一根是连接到电脑主机的,这根是跟主机的显卡相连的;另一根连接到排插,是显示器的电源线。这两根线如果接触不良或者生锈也会导致显示异常,当然,线的接口接触不良也会导致显示异常。我把这两根线拔了插,插了拔,还用磨砂纸擦了一下铜片,还是没用!第二个尝试宣告失败! 尝试3:主机的内存条松了?拆开主机,把内存条拔出来,用橡皮擦擦了一下内存条的铜片,然后插回去。没效果!第三个尝试失败! 尝试4:显卡有问题?我把显示器整个接到另一台主机,还是异常!可以确定是显示器本身有问题,不是显卡的问题。另外,后来我想清楚了,不用接到另一台电脑也可以确定是否显卡的问题。那就是:我把连接到显卡的线拔了,只剩电源线,打开显示器,显示器还是抖动!第四个尝试失败! 尝试5:显示器积尘?用纸巾抹了一下显示器液晶表面和散热孔,还是异常!第五个尝试失败! 尝试6:音箱使显示器磁化?把音箱挪开,接连一个星期都不开音箱,还是异常!第六个尝试宣告失败! 没办法,接下来只能拆显示器了!注意:拆显示器有高压危险,请看完本教程再动手,

减速器装拆实验解读

实验八减速器装拆实验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性 实验计划学时:1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及工作要求。 2.了解减速器的箱体零件、轴、齿轮等主要零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 3.了解减速器主要部件及整机的装配工艺。 4.了解齿轮、轴承的润滑、冷却及密封。 5.通过自己动手拆装,了解轴承及轴上零件的调整、固定方法,及消除和防止零件间发生干涉的方法。 6.了解拆装工具与减速器结构设计间的关系,为课程设计做好前期准备。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Ⅰ级、Ⅱ级圆柱齿轮传动减速器。

2.Ⅰ级蜗杆传动减速器。 3.活动扳手,螺丝起、木锤、钢尺等工具。 三、实验方法 在实验室首先由实验指导老师对几种不同类型的减速器现场进行结构分析、介绍,并对其中一种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分析、讲解及介绍。再由学生们分组进行拆装,指导及辅导老师解答学生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在拆装过程中学生们进一步观察了解减速器的各零、部件的结构、相互间配合的性质、零件的精度要求、定位尺寸、装配关系及齿轮、轴承润滑、冷却的方式及润滑系统的结构和布置;输出、输入轴与箱体间的密封装置及轴承工作间隙调整方法及结构等。 四、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 (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 1.观察外部附件,分清哪个是起吊装置,哪个是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它们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 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

3.仔细观察轴承座的结构形状,应了解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 4.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 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 (二)拆卸观察孔盖 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 2.观察孔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孔的位置应如何确定? (三)拆卸箱盖 1.拆卸轴承端盖紧固螺钉(嵌入式端盖无紧固螺钉); 2.拆卸箱体与箱盖联连螺栓,起出定位销钉,然后拧动起盖螺钉,卸下箱盖; 3.在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时扳手至少要旋转多少度才能松紧螺母,这与螺栓中心到外箱壁间距离有何关系?设计时距离应如何确定? 4.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与普通螺钉结构有什么不同? 5.如果在箱体、箱盖上不设计定位销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什么? (四)观察减速器内部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布置。 1.箱体与箱盖接触面为什么没有密封垫?是如何解决密封?箱体的分箱面上的沟槽有何作用? 2.看清被拆的减速器内的轴承是油剂还是脂剂润滑,若采用油剂润滑,应了解润滑油剂是如何导入轴承内进行润滑?如果采用脂剂应了解如何防止箱内飞溅的油剂及齿轮啮合区挤压出的热油剂冲刷轴承润滑脂?两种情况的导油槽及回油槽应如何设计? 3.轴承在轴承座上的安放位置离箱体内壁有多大距离,在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时距离应如何确定? 4.目测一下齿轮与箱体内壁的最近距离,设计时距离的尺寸应如何确定? 5.用手轻轻转动高速轴,观察各级啮合时齿轮有无侧隙?并了解侧隙的作用。 6.观察箱内零件间有无干涉现象,并观察结构中是如何防止和调整零件间相互干涉。 7.观察调整轴承工作间隙(周向和轴向间隙)结构,在减速器设计时采用不同轴承应如何考虑调整工作间隙装置?应了解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性质,轴承外径与轴承座的配合性质。 8.设计时应如何考虑对轴的热膨胀进行自行调节。 9.测量各级啮合齿轮的中心距。 (五)从箱体中取出各传动轴部件 1.观察轴上大、小齿轮结构,了解大齿轮上为什么要设计工艺孔?其目的是什么? 2.轴上零件是如何实现周向和轴向定位、固定? 3.各级传动轴为什么要设计成阶梯轴,不设计成光轴?设计阶梯轴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4.采用直齿圆柱齿轮或斜齿圆柱齿时,各有什么特点?其轴承在选择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减速器拆装实验1解读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拆装用减速器的拆装和分析,达到了解其中各零件的结构、用途及减速器的装配、调整、润滑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拆装用减速器 2.扳手三把,锤子一个 3.铅笔,橡皮(自备) 三、拆装及分析的步骤 1.拆卸减速器前,观察其外形,外露零件的相互位置,判断减速器属于哪种类型。 2.拆开箱盖,观察齿轮、轴的结构特点及齿轮在轴上如何定位。 3.确定齿轮副的润滑形式。 4.通过对轴承结构的分析,了解其结构特点,明确如下问题。 ①轴承的受力情况如何?为什么采用该形式轴承?为什么这样布置? ②是否要调整轴承的间隙?如何调整? ③轴承盖的形式,结构。 ④如何保证轴承的润滑?采用哪种润滑剂? ⑤采用了何种密封装置? 5.分析减速器其它部分(起吊装置,箱体接合面、底座面及螺栓分布,通气器,放油螺塞,油标,观察孔,轴承座螺栓凸台,加强筋等)的结构特点、用途及优缺点。 6.分析轴上零件的装配顺序。 四、内容 1.给出总传动图并在图上标明各齿轮的齿数、旋向及各级传动比。 2.给出分析结果如轴承类型,轴承润滑方法,上下箱体接合面凸缘上的联接螺栓数,箱座底部凸缘上的地脚螺栓数,箱盖和箱座上的吊耳(或吊钩、吊环)的布置,轴承座螺栓凸台及加强筋的布置,上下箱体之间的定位销的布置,观察孔、启盖螺钉、

通气器、放油螺塞及油标的布置和作用等。 五、注意事项 1.拆装时要认真负责,观察要仔细。爱护工具和各构件,拆装用力要适当,以免损坏零件。 2.拆出的零件不得乱放,要轻拿轻放,各配合面不应接触地面和粗糙面,以免碰损。 3.拆装结束后,应把减速器按原样装好,点齐工具并交还指导老师后方可离开。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总传动图:(写明减速器类型;标明齿轮齿数及旋向;求出传动比i) 2.减速器分析:(重点是减速器结构特征的分析) a.观察孔的布置及作用;b.通气器的布置及作用;c.油标的布置及作用; d.放油螺塞的布置及作用;e.启盖螺钉的布置及作用;f.定位销的布置及作用; g.轴承座螺栓凸台的作用;h.肋板(即加强筋)的布置及作用; i.箱盖、箱座上的起吊装置(吊环螺钉、吊耳、吊钩等)的型式、布置及作用; j.接合面联接螺栓及箱座地脚螺栓的个数。 三、实验体会 1

实验十二-减速器拆装实验

12 实验十二减速器拆装实验 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CAD等课程以后,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的能力,还要进行为期2-3周的综合设计能力训练。而减速器是一种普遍通用的机械设备,其结构包括了传统件设计(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等),支撑件设计(轴、轴承等),箱体设计及密封等。是培养学生首次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良好参照设备。 由于学生是首次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对齿轮结构、加工过程、安装形式不熟悉;对轴的结构、加工过程、选材、热处理不熟悉;对箱体结构、铸造(焊接)过程不熟悉;对轴承型号选择、密封形式选择、连接件选择与安装没有经验。所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减速器实物拆装很有必要。通过减速器拆装实验,可以使学生对减速器各个零部件有一个直观认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零部件的结构意义、加工工艺、安装方法。尤其是运动件与运动件之间的安装要求、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安装要求、轴承的拆装等,通过拆装实验,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减速器的感性认识与实际概念,为后续课程设计作好准备工作 (2)了解各种不同类型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形式,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减速器各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及作用。 (3)了解轴承的安装尺寸和拆装方法,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调整方法。 (4)了解减速器中各种传动件的啮合情况及轴承游隙的测量和调整。 (5)了解齿轮、轴承等主要零部件的润滑、冷却及密封等。 (6)了解并掌握减速器的拆装与调整过程,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12.2 实验容 (1) 观察减速器外形,了解并记录减速器铭牌标出的各项性能参数。 (2) 拆装减速器,了解各种减速器的箱体零件、轴、齿轮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 (3) 了解箱体与箱盖结构,筋板分布情况,测量有关数据。 (4)了解滚动轴承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对结构设计提出的要求;了解减速器的润滑及密封方式、密封装置;绘制高速轴及其轴承组合的结构草图(包括轴、轴承、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密封垫圈、挡油板等)。 (5)了解减速器主要零部件及整机的装配工艺。

拆解液晶显示器MOD过程图解

拆解液晶显示器MOD过程图解 几个月前,由于工作原因,我从二手市场淘来一台15英寸的LCD(液晶显示器),产品型号为Samtron 51S。不过买来后我便开始寻思着对这个15英寸液晶进行改造。通过对外壳的一番改造,最终让这台2002年产的旧款15英寸LCD拥有了全透明的发光外 壳。 显示器解体 Samtron 51S虽然是2002年上市的产品,不过它内置电源,整体设计比较紧凑,让我可以更容易地完成这个MOD。为了彻底改造这台LCD,我决定用亚克力材料重新制作一个外壳,因此它的原装外壳必须先拆除。原装的外壳拆除并不难,不过内部的液晶面板和电路部分不能损坏,所以拆除外壳工作必须小心。拆下液晶面板和电源部分后(见图1和图2),通电测试一下,如果工作正常(图3),就可以开始改造了。

图1 图2 图3

MOD经验:由于我目前还无法在亚克力板上制作触摸按钮,因此我放弃原先显示器前置调节按钮部分的制作,而将这些按钮移至显示器背后。这种做法并不会影响显示器的正常工作,只是调节显示效果时有些不 方便而已。 重新组合、支架制作 由于我制作的是全透明外壳,所以在制作透明外壳前,显示器的内部需要修饰一下,在对结构进行一些调整后,我将显示器的支架进行了喷漆,我采用的是自喷罐装哑光黑冷烤漆(图4),这种漆的质感不错(图5)。

图4 图5 MOD经验:1.在喷漆时,最好将待喷涂部分用松节油处理一下,目的是清洁被喷涂部位的表面,防止灰尘或污渍、油渍影响后期上漆的效果;2.一般选用冷烤漆来处理MOD中上色的部分;3.喷漆时一般以多层薄喷漆来达到较好的效果;4.对于金属材料,先

液晶显示器背光灯管更换与维修..

液晶显示器、液晶屏、灯管的拆卸与安装 (一)、液晶背光灯管更换实例 液晶显示器灯管的寿命一般在2-4万小时,不过因为元件的老化和灯管的差异性,灯管一般在使用1万小时以上时就容易出现故障了。12.1,13.3,14.1,15.1,15.4笔记本的液晶屏一般都是一支灯管,个别的有两支灯管;15,17,19,20,22的台式机一般都是上下四支灯管,这也是台式机比笔记本屏幕对比度高的原因。 笔记本的灯管一般都在屏幕下方,多采用内嵌式,灯管的更换比较麻烦,必须把液晶屏取下来才能更换,同时灯管外面的灯罩还不能损坏必须安装牢固,否则很容易产生漏光现象,影响使用效果。 台式机的灯管有两种安装方式:三星和LG-PHILIPS的屏灯管都采用灯架抽拉式,可以在屏幕一侧把灯管的固定螺丝拆除后,直接将灯架抽出后在外面更换灯管或直接更换新灯架。但联想液晶使用的PMV的液晶屏更换灯管比较麻烦,必须把液晶屏全部打开,把液晶屏取下来,才能取下灯架。此类液晶屏更换的风险大,在更换过程中稍有疏忽就会出现液晶屏破裂,亮点和亮线,漏光问题。 更换步骤: 灯管更换过程 灯管在更换过程中一定要仔细认真,如果液晶屏损坏将无法修复。 1、对需要更换灯管的屏加电试机,并认真观察故障现象,防止出现误判,产生不必要麻烦或损失。灯管老化的现象就是电刚开始满屏通红,然后慢慢变红。 2、首先找一快比较大的场地,能够存放拆下面的液晶面板,灯架,反光板等配件。 3、首先将屏倒扣在干净无杂物的桌面上。在倒扣之前务必检查棹面有无螺钉或其他异物,防止压坏液晶面板。

4、观察液晶屏的结构,因为部分液晶屏不需打开屏,只需要按灯架方向取下固定销扣和固定螺丝,即可沿灯管方向抽出灯架。如果在屏的背部有灯管的固定螺丝,需要先将螺丝去除。同时还应将屏电路板的屏蔽金属罩取下,只使用螺丝对电路板进行固定或使用其他方法固定,应保证电路板不随屏的翻转而移动。 5、对于不能抽出灯架的液晶屏,将屏竖起(一定要抓紧屏,不能划手。使用2.5*65MM 的小一字螺丝刀,将屏的金属外框的销扣轻轻打开。操作要领:将屏一侧面向自己,左手抓住屏,同时右肘在屏的外侧。右手持一字螺丝刀进行操作。这样万一手打滑,不致于屏跌落到桌面,肘和身体可起缓冲保护作用。 6、将全部销扣打开后,将屏面板向上,扣在桌面上,向上轻轻取下金属边框。

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 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答:箱体的底座可以不采用完整的平面。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和注油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

减速器拆装实验指导

实验四减速器拆装与测量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需要的扳手空间的大小。 ④如何减轻箱体的重量和减少箱体的加工面积? 答:箱体的底座可以不采用完整的平面。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和注油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答:附件如下: 吊钩:当减速器重量超过25kg时,在箱体内设置起吊装置便于搬运。 定位销钉:为了保证每次拆装箱盖时,仍保持轴承座孔制造加工时的精度。 启盖螺钉:为加强密封效果,装配时通常在箱体剖分面上涂以水玻璃或密封胶,因而在拆装时往往因胶结紧密难以开盖。为此,常在箱盖连接凸缘的适当位置,设置有1-2个螺孔,旋入启箱螺钉,旋动启箱螺钉便可将上箱盖顶起。 油标:作用是检查减速器内池油面的高度,经常保持油池内有适量的油。一般在箱体内便于观察、油面较稳定的部位,装设油标。 油塞:为了换油时,能排放污油和清洗剂,应在箱座底部、油池的最低位置处开设放油孔,平时用螺塞将放油孔堵住。油塞和箱体接合面间应加放漏用的垫圈。 注油孔:为检查传动零件的啮合情况,并向箱体内注入润滑油,应在箱体的适当位置设置注油孔。注油孔应设在上箱盖顶部能直接观察到齿轮啮合的部位。平时注油孔的盖板用螺钉固定在箱盖上。

联想电脑显示器怎么拆

联想电脑显示器怎么拆 你们知道怎么拆电脑显示器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联想电脑显示器怎么拆的内容,欢迎阅读! 联想电脑拆显示器方法一: 1、把液晶显器放平,再拿双手扣住液晶的外框,用力往上扣,扣松。 2、扣开以后,再扣另一个角,扣松,不要着急,力度适中。 3、再把扣松的地方拉开。 4、延边一路扣过去,把扣开的都拉开。 5、拿掉外框。就可以看到液晶显示器的控制面板了。 联想电脑拆显示器方法二: 断电,等待一段时间,把高压电容存电放空 拆除底座,支架之类的外部部件 找螺丝孔,把能看见的螺丝全部拆掉 翘显示器外壳,这个需要点经验,胆大心细,最好有专业工具,拆手机的翘片也行 这样一般就打开了。里面的内容拆的时候要注意排线,先拆排线,还有,尽量带防静电手套之类的保护措施,不要带点情况下碰最大的电容。 里面一般都是高压板,驱动板,液晶屏。也有高压驱动一体板。确定屏没坏的情况下,驱动板和高压板维修和更换都很便宜的单独拆解的话,和玩具感觉差不多。

联想电脑拆显示器方法三: 液晶显器放平再拿双手扣住液晶外框用力往扣扣松 扣再扣另角扣松要着急力度适 再扣松拉 延边路扣扣都拉 拿掉外框看液晶显示器控制面板 拆液晶显示器面部件需要看螺丝拆 安装面板候注意手要顶住按键再压 再四周边再用手压紧 看了"联想电脑显示器怎么拆"文章内容的人还看: 1.飞利浦电脑显示器怎么拆 2.笔记本显示器支架怎么拆 3.联想笔记本显示器不亮 4.联想笔记本关闭显示器后又自动开启怎么办 5.2016网吧显示器一体机怎么开机 6.联想昭阳E46A怎么换屏幕 7.飞利浦电脑显示器怎么安装 8.联想g5005台式机开机显示eooer怎么办 9.联想笔记本电脑屏幕总是自动变暗怎么办 10.电脑显示器型号怎么看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与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思考题: 1、齿轮减速器的箱体为什么沿轴线做成剖分式? 答:为了便于安装,箱体一般采用剖分式结构,即沿轴线所在平面将箱体制成上(箱盖)、下(箱座)两部分。 2、箱体的筋板有何作用?为什么有的上箱盖没有筋板? 答:为了箱体本身有足够的刚度,箱体上经常加有筋板。有的上箱盖刚度已经满足要求,不需要再加上筋板。 3、上下箱体连接的凸缘在轴承处比其他处要高,为什么? 答:一是保证轴承连接处有足够的强度,二是考虑到连接刚度问题:为了提高轴承座处的连接刚度,应该使得该处的螺栓尽量靠近,凸缘在轴承处比其他处要高,便于安装螺栓。 4、上箱体设有吊环,为什么下箱体还设有吊钩? 答:减速器的很多零件一般都单独加工,为了便于拆装和搬运,箱体上设有吊环,而提升整个减速器时则用箱座两侧的吊钩。 5、箱体上的螺栓连接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 答:做成凸台是为了便于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做成沉孔是为了保证连接螺栓的上下垫片所在的平面保持平行。 6、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处及地脚螺栓处的凸缘宽度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答:主要是扳手操作空间决定的。 7、有的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有的没有,为什么?

答:在实验课上看到的情况是:小齿轮所在轴承内侧装有挡油板,大齿轮所在轴承上没有。两个齿轮在传动的过程中,润滑油在其接触处被挤压而向箱体的内侧飞溅,小齿轮直径小,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装有挡油板,而大齿轮直径大,不再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因此没有挡油板。装不装挡油板,主要看轴承是否在飞溅油液的影响范围内,如果大齿轮也在这范围内,则其也要装挡油板。 8、如何具体判断小齿轮须与轴做成一体? 答;假设小齿轮也采用键连接,压力在键的接触长度内均匀分布,则其挤压强度条件为(静连接)p 2[]''p T l h d σσ= ≤,而耐磨性的强度条件为(动连接):2[]''T p p l h d =≤ 式中:T ——传递的转矩 d ——轴的直径 h'——键与毂或轴的接触高度 l'——键的接触长度 []p σ——许用挤压应力 []p σ——许用压强 计算后,如果强度不够,则考虑将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 9、小齿轮和大齿轮的齿顶圆距箱体内壁的距离为什么不相同? 答:一是考虑质量的均匀分布,二是考虑减速器外形的美观。 10、箱体有哪些面需要机械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面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加工要求? 答:零件的配合面均需要机械加工。需要精加工的面有上下箱体的配合面等,主要考虑配合的精度,对粗糙度或者加工误差有要求。 11、轴各处的轴肩高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实验3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实验三、机械设计课程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减速器名称班级日期 同组实验者姓名

回答下列问题减速器拆装步骤及各步骤中应考虑的问题(要求打印) 一、观察外形及外部结构 1.起吊装置,定位销、起盖螺钉、油标、油塞各起什么作用?布置在什么位置? 2.箱体、箱盖上为什么要设计筋板?筋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布置? 3.轴承座两侧联接螺栓应如何布置,支承螺栓的凸台高度及空间尺寸应如何确定? 4.铸造成型的箱体最小壁厚是多少?如何减轻其重量及表面加工面积? 5.箱盖上为什么要设置铭牌?其目的是什么?铭牌中有什么内容? 二、拆卸观察孔盖 1.观察孔起什么作用?应布置在什么位置及设计多大才是适宜的? 2.观察孔盖上为什么要设计通气孔?孔的位置应如何确定? 三、拆卸箱盖 1.在用扳手拧紧或松开螺栓螺母时扳手至少要旋转多少度才能松紧螺母,这与螺栓中心到外箱壁间距离有何关系?设计时距离应如何确定? 2.起盖螺钉的作用是什么?与普通螺钉结构有什么不同? 3.如果在箱体、箱盖上不设计定位销钉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什么?四、观察减速器内部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布置。 1.箱体与箱盖接触面为什么没有密封垫?是如何解决密封?箱体的分箱面上的沟槽有何作用? 2.润滑油剂是如何导入轴承内进行润滑?如果采用脂剂应如何防止箱内飞溅的油剂及齿轮啮合区挤压出的热油剂冲刷轴承润滑脂?两种情况的导油槽及回油槽应如何设计? 3.轴承在轴承座上的安放位置离箱体内壁有多大距离,在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时距离应如何确定? 4.设计时齿轮与箱体内壁最近距离的尺寸应如何确定? 5.齿侧隙的作用是什么? 6.结构设计中如何防止和调整零件间相互干涉? 7.在减速器设计时采用不同轴承应如何考虑调整工作间隙装置? 8.设计时应如何考虑对轴的热膨胀进行自行调节? 五、从箱体中取出各传动轴部件 1.大齿轮上为什么要设计工艺孔?其目的是什么? 2.轴上零件是如何实现周向和轴向定位、固定? 3.各级传动轴为什么要设计成阶梯轴,不设计成光轴?设计阶梯轴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4.采用直齿圆柱齿轮或斜齿圆柱齿时,各有什么特点?其轴承在选择时应考虑什么问题? 5.计数各齿轮齿数,计算各级齿轮的传动比。高、低各级传动比是是如何分配的? ,L值的大小会影响什么?设计时6.大齿轮的齿顶(下部)与内壁底部距离L=H-1/2d a 应根据什么来确定L值? 7.箱体内油标(油尺)、油塞的结构及布置在设计时应注意什么?油塞的密封如何处理?

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三、实验内容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蜗轮轮毂)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蜗轮外圆)与箱内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4、观察了解蜗杆减速器厢体侧面(蜗轮轴向)宽度与蜗杆的轴承盖外圆之间的关系。为提高蜗杆轴的刚度,仔细观察蜗杆轴的结构特点;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 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④如何减轻厢体的重量和减少厢体的加工面积? ⑤减速器的附件如吊钩、定位销钉、启盖螺钉油标、油塞、观察孔和通气等各起何作用?其结构如何?应如何合理布置? (2)、用扳手拆下观察孔盖板,考虑观察孔位置是否妥当,大小是否合适。

(3)、拆卸厢盖 (a)、用扳手拆下轴承端盖的紧固螺钉。 (b)、用扳手或套筒扳手拆卸上、下厢体之间的连接螺栓;拆下定位销钉。将螺钉、螺栓、垫圈、螺母和销钉等放在塑料盘中,以免丢失。然后拧动启盖螺钉卸下厢盖。 (c)、仔细观察厢体内各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 ①对轴向游隙可调的轴承应如何进行调整?轴的热膨胀如何进行补偿? ②轴承是如何进行润滑的?如厢座的结合面上有油沟,则厢盖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结构才能使厢盖上的油进入油沟?油沟有几种加工方法?加工方法不同时,油沟的形状有何不同? ③为了使润滑油经油沟后进入轴承,轴承盖的结构应如何设计?在何种条件下滚动轴承的内侧要用挡油环或封油环?其作用原理、构造和安装位置如何? (d)、测量实验内容之3所列的有关尺寸,并记录于表。 (e)、卸下轴承盖;将轴和轴上零件随轴一起从箱座取出,按合理的顺序拆卸轴上零件。 2、装配 按原样将减速器装配好。装配时按先内部后外部的合理顺序进行;装配轴套和滚动轴承时,应注意方向;应注意滚动轴承的合理拆装方法。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才能合上箱盖。装配上、下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前应先安装好定位销钉。 五、注意事项 1、实验前必须预习实习指导书,初步了解有关减速器装配图。 2、文明拆装、切忌盲目。拆卸前要仔细观察零部件的结构及位置,考虑好合理的拆装顺序,拆下的零部件要妥善安放好,避免丢失和损坏。禁止用铁器直接打击加工表面和配合表面。 3、注意安全,轻拿轻放。爱护工具和设备,操作要认真,特别要注意手脚安全。 4、认真完成实验报告。 六、拆装实验报告 2、测绘减速器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A4),并标注相关尺寸; 3、写出减速器各部件的名称、位置和用途,润滑和密封方式,轴系部件的调整方法; 4、画出齿轮轴的受力、剪力、弯矩和扭矩简图; 5、对拆装的减速器,指出那些地方不合理并提出改进意见。

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

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减速器的基本结构,了解减速器的用途、特点、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了解减速器中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和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二、实验设备及工具 1、实验用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2、工具:游标卡尺、钢板尺、扳手、螺丝刀等。 三、实验要求 1、阅读《机械设计基础》教材中“减速器”一章的内容。 2、携带纸、笔。 3、完成实验报告。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同时转动输入轴和输出轴,体验“减速增矩”的感觉。 2、用扳手旋开箱盖上的螺钉,打开减速器的上盖,详细分析各部分结构。 (1)箱体结构:窥视孔,透气孔,油面指示器,放油塞,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和结构,定位销孔位置,螺钉凸台位置(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吊耳和吊钩的形式,铸造工艺特性点(如分型面、底面及壁厚等)以及减速器箱体的加工方法。 (2)轴及轴系零件的结构:分析传动零件所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向机体基础传递的过程,分析轴上零件的轴向和周向定位的方法,分析由于轴的热胀冷缩时轴承预紧力的调节方法。分析传动零件的结构、材料、毛坯种类。 (3)润滑与密封结构:分析齿轮与轴承的调整方法,润滑方法,加油方式;放油塞和油面指示器的位置和结构。 3、利用测量工具,测量减速器各主要部分参数与尺寸。 (1)测出各齿轮的齿数,求出各级传动比及总传动比。 (2)测出中心距,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齿轮的模数。 (3)测量各齿轮的齿宽,算出齿宽系数;观察并考虑大、小齿轮的齿宽是否相同。 (4)齿轮与箱壁间的间距,滚动轴承型号,键槽宽度等。 4、确定装配顺序,仔细装配复原。 5、测量减速器箱体主要结构尺寸,并记录实测数据。 五、思考题 1、箱盖和箱座联结的凸缘为什么在轴承两侧比其它地方高? 2、箱盖上设有吊环(或吊耳),为什么箱座上还设有吊钩? 3、联接螺钉处均做成凸台或沉孔平面,为什么? 4、中间轴上两斜齿轮的倾斜方向应否相同,为什么? 5、减速器中哪些地方在安装时需要调整?用什么方法调整?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步骤 1.拔出减速器箱体两端的定位销。 2.拧下轴承端盖上的螺栓,取下轴承端盖及调整垫片。 3.拧下上下箱体连接螺栓及轴承旁零件螺栓。 4.取下上箱盖。 5.测量齿轮端面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分别测量输出端大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箱体底面的距离,输入端小齿轮外圆至箱体内壁的距离并记录。 6.逐级取下输入轴上的轴承、齿轮等,观察轴的结构、测量阶梯轴的各段直径、测量阶梯轴不同直径处的长度。 7.目测与测量输入轴上各轴承的内、外径,各轴承的宽度,与安装轴承处的阶梯轴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8.估算并测量输入轴上各齿轮的齿数、外圆直径、齿宽。测量齿轮轮毂宽度和轴承宽度,与安装齿轮处的长度和安装轴承处的长度进行尺寸比较。 9.画出输入轴的结构图。 10.重复上述6~9步骤,依次完成中间轴和输出轴的测量及绘图。 11.测量轴的安装尺寸,熟悉轴承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方法(包括与之相关的轴承端盖结构、调整垫片、挡油环结构)。 12.观察减速器辅助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13.目测与测量各种螺栓及螺钉,如地脚螺栓、轴承旁连接螺栓、上下箱体连接螺栓、轴承盖连接螺栓、窥视孔盖连接螺栓、起盖螺钉、吊环螺钉的直径。 14.测量箱体有关尺寸,包括两轴承孔间中心距、中心高、上下箱体壁厚、地脚凸缘厚度与宽度、上下箱体连接凸缘厚度与宽度、轴承旁凸台宽度与高度、筋板厚度等。 15.将所测内容及尺寸填入表格中。 16.拆卸、测量完毕,将所拆零件依次装回。 17.经指导教师检查为装配良好、工具齐全后,方可离开现场。 二、注意事项 (1)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 (2)实验过程中,要边操作边记录。 (3)拆装过程中不准用锤子和其他工具打击任何零件。拆装过程中要相互配合与关照、做到轻拿轻放,以免砸伤手脚。 (4)拆卸完成后,应按拆卸的逆顺序照原样装好。注意装配工艺及零件的正确位置,不要错装、漏装零件。若发现缺少零件不能按原样复原的,应及时向老师报告,由指导教师指导安装。 三、测量的数据 (1)输入轴数据与结构简图 (2)中间轴数据与结构简图

实验三、减速器拆装实验

实验三、减速器拆装试验 1.实验目的 (1)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了解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功能及设计布局。 (2)通过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了解其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配)要求及润滑与密封等要求,分析了解各种附件的功能。 (3)通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的拆装与分析,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方式、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及其间隙调整方法、密封装置等。 (4)通过对不同类型减速器的分析比较,加深对机械零、部件结构设计的感性认识,为机械零、部件设计打下基础。 2.实验设备和工具 (1)展开式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拆装模型,分流式两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拆装模型。 (2)观察、比较用减速器WD130蜗杆减速器、NGW31摆线针轮减速器、JZQ250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3)活动扳手、手锤、钢直尺、游标卡尺。 3.减速器的类型与结构 减速器是一种由封闭在箱体内的齿轮、蜗杆蜗轮等传动零件组成的传动装置,装在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用来改变轴的转速和转矩,以适应工作机的需要。由于减速器结构紧凑、 传动效率高、使用维护方便,因而在工业中应用广泛。 减速器常见类型有以下三种:圆柱齿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和蜗杆减速器,分别见图5-l a、b、c所示。 a)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b)锥齿轮减速器c)下置式蜗杆减速器 图5-1 减速器的类型 在圆柱齿轮减速器中,按齿轮传动级数可分为单级、两级和多级。蜗杆减速器又可分为蜗杆上置式和蜗杆下置式。 两级和两级以上的减速器的传动布置形式有展开式、分流式和同轴式三种形式,分别见图5-2a、b、c所示。展开式用于载荷平稳的场合,分流式用于变载荷的场合,同轴式用于原动机与工作机同轴的特殊的工作场合。 减速器的结构随其类型和要求的不同而异,一般由齿轮、轴、轴承、箱体和附件等组成。实图5-3为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结构图。

AOC193P液晶显示器拆解

比CRT更简单 ——AOC 193P液晶显示器拆解 今年配机,很多朋友都选择了液晶显示器,主流17英寸液晶显示器价格已降至2300元左右,成为了配机主流。但业内不少人士认为,19英寸液晶显示器将是明后年的主流产品,现在不少消费者也持币观望,等待着它的价格降至一个合理的水平。本周,迪迪就亲自为大家拆解分析一款目前主流的19英寸液晶显示器——冠捷193P。 AOC 193P是冠捷公司发布不久的一款中档19英寸液晶显示器,市价2899元。从性能上看,AOC 193P和三星930B在同一档次上,都属于中档19英寸显示器,而且都具备DVI/VGA接口,功能比较齐全。而从价格上看,193P 和三星入门级19 英寸LCD显示器913V价格相当。 一、外观设计 从外观上看,AOC 193P比较简洁明快,底部空间较大,适合于桌面相对紧张的用户。所有的调节按钮都在边框右侧,13mm超窄边框、双轴多功能底座都是其主要卖点。它的双轴设计使得液晶屏高度和垂直视角都可以自由调节,这一点非常人性化,适合大屏幕液晶用户(图1、2)。 小知识:可视角度 可视角度是指用户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清晰地观察屏幕上所有内容的角度。由于提供液晶显示的光源经折射和反射后输出时已有一定的方向性,超出这一范围观看就会产生色彩失真现象。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包括水平可视角度和垂直可视角度两个指标,水平可视角度表示以显示器的垂直法线(即显示器正中间的垂直假想线)为准,在垂直于法线左方或右方一定角度的位置上仍然能够正常看见显示图像,这个角度范围就是液晶显示器的水平可视角度;同样如果以水平法线为准,上下的可视角度就称为垂直可视角度。一般而言,可视角度是以对比度变化为参照标准的。当观察角度加大时,该位置看到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会下降,而当角度加大到一定程度,对比度下降到10∶1时,这个角度就是该液晶显示器的最大可视角。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液晶显示器的可视角度都是左右对称的,但上下就不一定对称了,常常是上下角度小于左右角度。 二、拆机实战 首先,我们需要拆除AOC 193P的支架,这一步很简单,直接旋下支架背后的4颗螺丝即可(图3、4)。 这时,可以清楚地看见机器背后的3个接口——电源、DVI和VGA(图5)。 小知识:DVI接口

减速器拆装实验解读

实验二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减速器结构,熟悉装配和拆卸方法。 2. 通过拆装,掌握轴和轴承部件的结构。 3. 了解减速器各个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和作用。 二、实验设备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见图2-1,同心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见图2-2,锥齿轮减速器,见图2-3,一级蜗轮减速器,见图2-4。 图2-1 展开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图2-2 同心式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图2-3 锥齿轮减速器图2-4 一级蜗轮减速器 三、测量工具 游标卡尺;内卡尺;活搬手或呆搬手一套;300mm钢板尺;外径千分尺(0~25mm);铜锤或铅锤;铅丝;颜料。 四、实验内容 1. 测量各种螺栓直径:地脚螺栓d f,轴承旁联接螺栓d1;上下箱体凸缘联接螺检d2;轴承端盖螺 钉d3;窥视孔螺钉d4;起盖螺钉d5;吊环螺钉d6。 2. 测量箱体有关尺寸:中心距;中心高;上下箱体壁厚;地脚凸缘厚;上下箱体凸缘宽度和厚度、 轴承旁凸台宽度和高度、筋板厚度;齿轮(蜗轮)端面与箱体内壁距离;大齿轮顶圆(蜗轮外缘)与箱体内壁的距离;轴承端盖外径。 3. 观察轴承部件的安装、拆卸、定位、调整对结构的要求,并且绘制轴承部件结果草图(轴承部 件包括轴、轴承、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密封圈、挡油板等)。 4. 了解减速器附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附件包括通气器、观察孔盖、油塞、油标指 示器、吊钩和吊环、启盖螺钉、定位销、挡油板和刮油板等。

五、实验步骤 1. 拧下轴承端盖的螺钉,取下轴承端盖和调整垫片。 2. 拧下上、下箱体联接螺栓及轴承旁螺栓,取出定位销,利用启盖螺钉打开箱体上盖。 3. 分析轴承部件的结构,并绘出结构草图来。了解如何实现轴承部件的安装、固定与调整。 4. 放上装好的轴承部件,测量大齿轮顶圆至下箱体内底的深度;齿轮(蜗轮)端面的顶圆与箱体 间的距离。 5. 测量各种螺钉和箱体的有关尺寸,填入表1中。 6. 观察各附件的位置、结构及用途。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 姓名:吴奇班级:徐工机械112 学号:1132205340 减速器的主体结构 减速器为二级减速装置。箱体采用剖分式,便于安装和加工。箱体和底座用螺栓连接成一体,每个轴承底座都有凸台的设计目的是增强轴承轴的刚性。 拆卸时发现小齿轮和轴为一体,大齿轮为组合式,轴的两端用轴承支持。 上箱体的外形用四个筋板和两个起吊孔分别起到增加箱体刚度的作用,箱体上有观察孔此孔可以观察到齿轮的啮合情况 并可以通过此孔向箱体内加 润滑油。在上面有通气孔, 通气孔可调节由于高速运转 生热膨胀造成内外压强差。 在底座前方有油面指示器, 可方便的查看箱体内润滑油 的高度。在油面指示器的下 方有放油螺栓可以排放污油 和清洗液。 在箱体和底座上成对角的方向有两个定位销,在装配是起到定位作用。

减速器的装配 一,减速器与轴的安装(以输出轴为例) 1,选取轴,齿轮和A型关键。 2,用砂纸去除零件表面的毛刺及锐边。 3,测量键和轴上键槽的尺寸并进行适当的尺寸精度修配,要求键和轴上键槽的两侧面为过盈配合。 4,修配键槽的圆头便于安装。 5,将A型平键用虎钳夹入槽内要求键的底面要和键槽的底面接触,安装时要用铜片保护键的表面。 6,用锤子加上垫片将轴压入设计的位置。 二,对轴齿轮进行检测 1,将安装好的输出轴齿轮部件放在V型架上使轴和平板平行 2,把圆柱规放在轮齿中间,将百分表触头抵在圆柱规上此时有一值,然后转动齿轮每隔3~4个齿重复测量,径向圆跳动误差即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3,若跳动值大于允许值要进行修配然后重复测量,直到误差在允许变动范围内为止。 1,将齿轮部件放在V形架上调整轴和平板平行 2,将百分表抵在端面上,旋转一周百分表可测得最大值和最小值,它们之差即为端面圆跳动误差。 3,若圆跳动误差值大于允许变动误差值要进行修配,然后重复测量步骤直到值误差在允许变动值范围内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