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苏糖主要研究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食品报/2012年/5月/30日/第008版

企业/产品

水苏糖主要研究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201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第43号公告,批准水苏糖行业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即将实施的水苏糖行业标准,明确规定水苏糖产品中水苏糖的含量就是水苏糖这一特定四糖的成分含量,而不包括棉子糖(三糖)、毛蕊花糖(五糖)的含量,即按含量分为P60型、P70型和P80型,对应产品中水苏糖的含量分别大于60%,70%和80%。对产品中其他的糖的含量不做明确规定。

作为水苏糖行业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为推动水苏糖产业健康发展,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联合承德京天食品科技有隈公司在2009年进行了水苏糖的新资源食品行政许可申请。鉴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水苏糖产品采用我国具有悠久食用历史的特色蔬菜为原料,生产工艺用水进行提取、用物理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的安全性,2010年11月11日,卫生部发布2010年第17号公告批准水苏糖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自此,水苏糖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中。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采用先进分离提纯技术生产的高纯度水苏糖(水苏糖含量达到90%以上)受到业界新产品开发应用的青睐。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在世界上首先开发出了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制备新型高纯度超强双歧因子低聚糖——水苏糖。1996年6月,由该院提出的“功能性低聚糖——水苏糖的研究与开发”项目被列为轻工总会重点科研项目。1997年11月,在顺利完成以上项目的基础上,同样由该院提出的“双歧因子低聚糖——水苏糖的生产试验”被国家计委列为国家级重点科技项目,并于1999年10月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999年10月,“年产300吨双歧因子低聚糖-水苏糖工程”项目又通过了国家轻工业设计院的可行性论证。

从2007年8月开始,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承担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高纯水苏糖生物提取与工业色谱分离技术研究”,目前已取得较大进展,他们利用微生物对不同糖类利用的特殊性结合工业色谱分离技术,使最终产品水苏糖含量达到9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低聚糖又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直链或支链的低度聚合糖类。功能性低聚糖指的是不为人体酶解,在小肠中不被吸收的不消化性的低聚糖。具有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抑制有害菌的感染、抑制肠内腐败,调整胃肠道、促进钙质的吸收,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促进肠道蠕动、防止腹泻、增强免疫等众多功能。

国际上,日本、法国、比利时、荷兰是对功能性低聚糖研究开发得最早、技术水平较高、功能性低聚糖产品较多的国家。2003年,日本特定保健用食品市场的销售额达到54亿美元,其中改善胃肠道功能(用低聚糖)的为34.56亿美元,占64%。功能性低聚糖产品包括低聚果糖、低聚麦芽糖、低聚半乳糖、海藻糖、低聚木塘、棉籽糖、大豆低聚糖等几十个产品。我国的低聚糖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九五”期间形成工业规模和商品化。主要品种有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大豆低聚糖、水苏糖等。水苏糖作为一种新型天然功能性低聚糖已在国内多种饮料、食品、保健功能性食品中广泛应用,例如承德露露公司生产的营养智多星、北京盛唐本草公司的排铅口服液、北京东方红航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宇航骨源片等众多产品。

水苏糖是唇形科水苏属植物中天然存在的具有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等多项功能的功能性低聚糖,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以我国特有的传统蔬菜银白条(草石蚕)为原料提取分离得到。有效使用量0.5-3克/天,而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等产品是将淀粉或白糖等原料通过酶工程转化而得到的产物,有效使用量8-15克/天。水苏糖具有天然、绿色、使用量低、无副作用的突出优势,必然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上引领功能性低聚糖等功能性食品配料的发展潮流。

2010年11月11日,卫生部发布2010年第17号公告,批准水苏糖作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自此,水苏糖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的生产加工中。作为市场上唯一从天然植物中分离提取、结构明确(四糖)的功能性低聚糖,其应用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采用先进分离提纯技术生产的高纯度水苏糖(水苏糖含量达到90%以上)更受到业界新产品开发应用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