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章】常见氧化铝晶型结构及其应用

合集下载

氧化铝结构

氧化铝结构

氧化铝结构氧化铝是一种很有用的金属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航空、航天、电气和电子等行业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一种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有独特的结构特征。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氧化铝结构特征。

氧化铝结构由三种不同形式的晶体具有高度按照正交正方体排列,细致分为不同类型晶体。

它们是α,β和γ的氧化铝。

α氧化铝晶体是结构最简单的形式之一,最常用的形式。

它的晶胞参数接近于正方形,晶胞边长为4.14,对称性为tetrahedral。

β氧化铝的晶胞参数与α氧化铝相同,但其结构变得更加复杂,其单位晶胞为rectangular。

γ氧化铝的晶胞参数最大,达到21.1,同时结构也比其他两个形式复杂得多。

氧化铝晶体表面具有由六角形氧化铝构成的环状立方相,其中氧原子以3:1的比例平衡存在,氧原子之间存在强烈的亲和力。

氧化铝晶体还具有强烈的介电性能,其介电常数接近6.0,介电强度接近2.9 x 10-6 N/m2。

此外,氧化铝晶体表面具有由氧原子、铝原子与氢原子构成的空间结构。

氢原子以H2O形式存在,当两个氧原子靠近时,它们会靠拢形成H2O结构,形成氢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氢原子通过氧化铝的正交正方体晶体结构形成空间结构,这就是氧化铝的晶体结构特征。

在热处理过程中,氧化铝可以形成多种不同的相,例如α、β、γ、δ和ε等。

这些相之间存在温度和温度变化趋势的协同性,即某一种温度梯度对应某一种相的结构。

按照温度的变化,氧化铝的晶体结构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当温度升高时,晶胞结构会变大,弹性就会增大。

总之,氧化铝晶体结构具有多种特征,其中包括按照正交正方体排列,由α、β和γ类型晶体组成,具有强烈空间结构,介电性能和温度变化对其结构影响的特点。

氧化铝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在航空、航天、电气和电子等行业有广泛的用途,将继续受到广泛关注。

氧化铝种类

氧化铝种类

氧化铝种类氧化铝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具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氧化铝种类及其特点和应用。

1. α-氧化铝α-氧化铝是一种高纯度的氧化铝,具有良好的晶体结构和高热稳定性。

它通常以白色粉末的形式存在,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和绝缘性能。

α-氧化铝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高温陶瓷、耐火材料等领域,如电容器、绝缘子、瓷砖等。

2. β-氧化铝β-氧化铝是一种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氧化铝,因其微米级的颗粒大小和多孔性结构而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吸附剂等领域。

β-氧化铝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容积,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表面和吸附空间,因此在催化剂制备和废气处理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3. γ-氧化铝γ-氧化铝是一种具有高度活性和较大孔隙的氧化铝,常以无定形粉末的形式存在。

γ-氧化铝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广泛应用于吸附剂、催化剂和催化载体等领域。

在吸附剂中,γ-氧化铝可用于气体和液体的吸附和分离;在催化剂中,γ-氧化铝可用作载体,提供活性金属的分散和稳定性。

4. δ-氧化铝δ-氧化铝是一种中间相态的氧化铝,具有介于α-氧化铝和γ-氧化铝之间的晶体结构和性质。

它通常以胶状或凝胶状的形式存在,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

δ-氧化铝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催化活性,可用于催化剂的制备、催化反应和吸附分离等方面。

5. 高纯氧化铝高纯氧化铝是指纯度超过99.99%的氧化铝,具有极低的杂质含量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

高纯氧化铝常用于集成电路制备和高温陶瓷制备等高科技领域,如半导体材料、人工蓝宝石晶体、高压钠灯等。

高纯氧化铝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原料和工艺条件,以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氧化铝具有多种不同的种类和用途,每种种类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了解和掌握这些氧化铝种类的特性和用途,对于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氧化铝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展和深化,为人类的生活和工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α氧化铝与β氧化铝晶型结构

α氧化铝与β氧化铝晶型结构

α氧化铝与β氧化铝晶型结构
α氧化铝与β氧化铝是两种常见的氧化铝晶型结构,它们在物
理和化学性质上有很大的区别。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这两种晶型的特点
及区别。

第一步,α氧化铝的晶型结构
α氧化铝是一种典型的六方晶型结构,在晶体中由六边形的基元组成,呈现为分层结构。

其中,每一层的原子间距和原子序为同一的
状况下,上下相邻两层的原子排列方式不一样。

具体来说,α氧化铝中,上下两层原子的堆积方式由A-B-A-B...叠层组成,其中A与B分
别表示相对位置不同的原子。

第二步,β氧化铝的晶型结构
β氧化铝是一种四方晶型结构,在晶体中由体心立方晶格组成,呈现无序堆积的结构。

每个晶胞包含两个氧离子和两个铝离子,氧离
子与铝离子无规律地分布在晶体中。

第三步,α, β氧化铝的不同点
尽管α,β氧化铝的晶型结构不同,但它们在化学和物理性质上
的区别并不大。

具体来说,由于α氧化铝中原子的排布相对有序,它
比β氧化铝更为稳定,抗腐蚀性能更好;而β氧化铝的不规则堆积
结构使得其特殊的性质更为突出,例如在电性质和光电导性质等方面
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此外,在结构上,α氧化铝的硬度比β氧化铝高,且比β氧化铝难于改变晶型结构。

总体来看,α氧化铝与β氧化铝晶型结构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虽然它们的基础性质相同,但具体应用中必须根据具体需求进行选择。

同时,进一步研究氧化铝晶型结构有助于开发出性能更为优异的材料
和广泛的应用场景,这对未来的材料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氧化铝,听名字就知道是由铝和氧组成的东西,咱平常说的铝土矿就含有这个化合物。

它在很多领域都有身影,比如做耐火材料、磨料,甚至是航空航天的超硬材料。

说到氧化铝的晶体结构,这玩意儿也不简单,虽然它看上去和大多数固体物质差不多,给人一种硬邦邦的感觉,实际上它的内部可是有着相当复杂的安排。

咱们可以想象,氧化铝的分子就像一群在舞池中跳舞的小伙伴。

每个铝原子(Al)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而每个氧原子(O)则围绕着它,组成一个有规律的结构。

就像是铝和氧两种元素在晶体中像是紧密配合的舞伴,谁也不敢多站一步。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就是“刚刚好”,它们形成了一个叫做“六方晶系”的格局。

你可能觉得“六方晶系”这个词听着有点专业,实际上它描述的就是一个六边形的“蜂巢”结构。

这种结构特别稳定,想想看,每个氧原子就像是六边形的顶点,而铝原子则恰好站在它们之间。

再详细点说,氧化铝的晶体是由一个大氧原子围绕着几个小铝原子按一定方式排布的。

这些铝原子被氧原子牢牢“抓住”,它们的排列有着相当高的对称性。

每个氧原子和铝原子之间的距离也保持在一个非常精确的位置,不然就会让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打折扣。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了,氧化铝不仅硬,还特别耐高温,因为它的内部结构非常坚固,没有松动的地方。

除了六方晶系,氧化铝的晶体结构还涉及到所谓的“面心立方”(FCC)结构,尤其是高温下的氧化铝。

面心立方的结构里,原子排得像是一个个“魔方”,看起来也非常整齐有序,给人一种“美感”。

如果你把这个结构放大看,就会发现,氧化铝的晶体在微观层面上是层层叠叠的,这样的层级结构也让它有了耐磨的能力。

就像是金属铝和氧化物之间的完美配合,不同的晶体结构给氧化铝带来了不同的性质。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电导率很低。

大多数金属晶体因为它们内部有自由的电子,所以可以导电,但氧化铝的这种“蜂巢”式结构把电子束缚住了,导致它几乎不导电。

这也是为什么氧化铝可以被用来做电子元件的绝缘材料,它的晶体结构就好像给自己穿上了一层“保护衣”,能阻止电流的流动。

氧化铝原料:氧化铝的2种晶型

氧化铝原料:氧化铝的2种晶型

蓝宝石原料:氧化铝的2种晶型蓝宝石原料纯净的氧化铝是白色无定形粉末,俗称矾土,密度3.9-4.0g/cm3,熔点2050℃、沸点2980℃,不溶于水,氧化铝主要有α型和γ型两种变体,工业上可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土矿(Al2O3·H2O和Al2O3·3H2O)是铝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矿物,将其粉碎后用高温氢氧化钠溶液浸渍,获得铝酸钠溶液;过滤去掉残渣,将滤液降温并加入氢氧化铝晶体,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溶液会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沉淀;将沉淀分离出来洗净,再在950-1200℃的温度下煅烧,就得到α型氧化铝粉末,母液可循环利用.此法由奥地利科学家拜耳(K.J.Bayer)在1888年发明,时至今日仍是工业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人称“拜耳法”.在α型氧化铝的晶格中,氧离子为六方紧密堆积,Al3+对称地分布在氧离子围成的八面体配位中心,晶格能很大,故熔点、沸点很高.α型氧化铝不溶于水和酸,工业上也称铝氧,是制金属铝的基本原料;也用于制各种耐火砖、耐火坩埚、耐火管、耐高温实验仪器;还可作研磨剂、阻燃剂、填充料等;高纯的α型氧化铝还是生产人造刚玉、人造红宝石和蓝宝石的原料;还用于生产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板基.γ型氧化铝是氢氧化铝在140-150℃的低温环境下脱水制得,工业上也叫活性氧化铝、铝胶.其结构中氧离子近似为立方面心紧密堆积,Al3+不规则地分布在由氧离子围成的八面体和四面体空隙之中.γ型氧化铝不溶于水,能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将它加热至1200℃就全部转化为α型氧化铝.γ型氧化铝是一种多孔性物质,每克的内表面积高达数百平方米,活性高吸附能力强.工业品常为无色或微带粉红的圆柱型颗粒,耐压性好.在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中是常用的吸附剂、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在工业上是变压器油、透平油的脱酸剂,还用于色层分析;在实验室是中性强干燥剂,其干燥能力不亚于五氧化二磷,使用后在175℃以下加热6-8h还能再生重复使用.目前世界上用拜耳法生产的氧化铝要占到总产量的90%以上,氧化铝大部分用于制金属铝,用作其它用途的不到10%.6.自然界天然存在的α型氧化铝晶体叫做刚玉,常因含有不同的杂质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刚玉一般呈带蓝或带黄的灰色,有玻璃或金刚光泽,密度在3.9-4.1g/cm3,硬度8.8,仅次于金刚石和碳化硅,能耐高温.含有铁的氧化物的刚玉砂叫金刚砂,呈暗灰色、暗黑色,常作研磨材料,用于制各种研磨纸、砂轮、研磨石,也用于加工光学仪器和某些金属制品因天然刚玉产量供不应求,工业上常将纯α型氧化铝粉末在高温电炉中烧结制成人造刚玉,也称电熔刚玉.它能耐1800℃以上的高温,是制造高级特殊耐火材料的原料,有高温下机械强度大,抗热震性好,抗侵蚀性强,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制火箭发动机燃烧室内衬、喷咀,雷达天线保护罩,原子能反应堆材料,高级高频绝缘陶瓷,冶炼纯金属和合金的坩埚,高温发热原件,热电偶保护管,各种高温炉的炉衬等.人造刚玉还用于制精密仪表轴承和金属丝的拉丝具.我国自1958年起就能产生人造刚玉了.7.氧化铝,化学符号:Al2O3、分子量102,纯净氧化铝是白色无定形粉末,俗称矾土,密度3.9-4.0g/cm3,熔点2050℃、沸点2980℃,不溶于水,为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有四种同素异构体β-氧化铝δ-氧化铝v-氧化铝a-氧化铝,主要有α型和γ型两种变体,工业上可从铝土矿中提取。

【精品文章】简析片状氧化铝的应用及其制备工艺

【精品文章】简析片状氧化铝的应用及其制备工艺

简析片状氧化铝的应用及其制备工艺
氧化铝有多种不同的类型,常规的氧化铝与其他金属氧化物一样,本身的硬度大,熔点高,机械强度好,且耐腐蚀抗氧化。

片状氧化铝还因其独特的片状结构和晶体形状,从而具备了微米粉体和纳米材料的双重特性。

它属于α-Al2O3,具有明显的鳞状结构特征和较大的径厚比。

 目前,片状氧化铝晶粒的径向尺度一般为5-50 μm,厚度一般在100-500 nm之间,晶型发育良好的微粒还表现出规则的六角形貌。

 示例:片状氧化铝的微观形貌
 一、片状氧化铝的性质与应用
 1、磨料抛光液
 对于材料加工行业来说,无论是材料的抛光,还是电子产品的精细打磨,都离不开磨料。

 氧化铝又称为刚玉,摩氏硬度9,具有很大的硬度,十分适合当研磨材料。

而片状氧化铝相对于常规的纳米氧化铝,其平整光滑的片形表面对于被磨对象(如半导体硅晶片,智能手机外壳等等)来说不易划伤,产品的合格品率可因此提高10%至15%。

所以,片状氧化铝已经成为了高精密微电子行业,宝石加工业和金属陶瓷行业的新宠。

 图1:片状氧化铝可用于手机金属外壳抛光
 2、珠光颜料
 目前使用最多的珠光颜料常用天然云母薄片造出。

但天然云母薄片常含有有色杂质离子,分离较为困难,且其过厚的边缘会使珠光颜料易发生散射现象,对其视觉效果造成不良的影响。

氧化铝晶相

氧化铝晶相

氧化铝晶相氧化铝晶相是指由氧化铝组成的晶体结构。

氧化铝是一种化学式为Al2O3的无机化合物,由铝和氧元素组成。

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热性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陶瓷、电子器件、磨料和催化剂等领域。

氧化铝晶相的晶体结构是由氧化铝分子通过离子键连接而成的。

在氧化铝晶相中,每个铝离子(Al3+)周围都被六个氧离子(O2-)包围着,形成了一种六配位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氧化铝晶相具有高硬度和高熔点的特性。

氧化铝晶相的晶体结构还可以分为不同的形态,包括α-Al2O3、γ-Al2O3和δ-Al2O3等。

其中,α-Al2O3是最常见的晶相,具有六方晶系。

它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稳定性较好。

γ-Al2O3是一种高温相,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孔隙度,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和吸附材料。

δ-Al2O3是一种稀有的晶相,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高的导电性。

氧化铝晶相的性质与其晶体结构密切相关。

由于氧化铝晶相的结构稳定性和高硬度,使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同时,氧化铝晶相还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能,可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和绝缘材料。

此外,氧化铝晶相的高表面积和孔隙度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吸附材料和催化剂。

氧化铝晶相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热分解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

热分解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通过将铝盐类化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分解,形成氧化铝晶相。

溶胶-凝胶法则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低温制备方法,通过溶胶的凝胶和热处理过程形成氧化铝晶相。

在应用方面,氧化铝晶相具有广泛的用途。

在陶瓷领域,氧化铝晶相常用于制造高温陶瓷材料,如电子陶瓷、结构陶瓷和磨料陶瓷等。

在电子器件方面,氧化铝晶相可用于制造电容器、电阻器和绝缘层等。

在催化剂领域,氧化铝晶相常用作载体材料,用于负载金属催化剂,如负载铂、钯、铜等。

氧化铝晶相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多种形态和优异的性能。

通过研究氧化铝晶相的结构和性质,可以为其在陶瓷、电子器件、催化剂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推动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氧化铝晶体空间结构

氧化铝晶体空间结构

氧化铝晶体空间结构
氧化铝晶体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电子器件、陶瓷材料、催化剂等。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与其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氧化铝晶体的空间结构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铝的晶体结构主要有三种形式,α-Al2O3、β-Al2O3和γ-Al2O3。

其中,α-Al2O3是最常见的形式,具有六方最密堆积结构。

在该结构中,氧原子形成六方最密堆积的六角形密堆层,而铝原子则占据其中的一半六角形密堆层的空隙位置,形成六方最密堆积的结构。

这种结构使得氧化铝晶体具有较高的硬度和热稳定性,适用于高温和高压环境下的应用。

β-Al2O3是一种由八面体和四面体氧原子构成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密度和硬度,因此在陶瓷和磨料材料中有重要应用。

γ-Al2O3则是一种非晶态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因此在催化剂和吸附材料中具有重要应用。

总之,氧化铝晶体的空间结构对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影响。

深入研究氧化铝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于拓展其应用领域,提高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氧化铝晶型结构及其应用
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可制备不同晶型的氧化铝产品。不同晶型的氧化铝
物化性质各有差异,应用有所不同,本文将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常见氧化
铝晶型结构及其特点。
 1、α-Al2O3
 α-Al2O3属三方晶系,在铝的氧化物中是最稳定的相,具有熔点高、硬
度大、耐磨性好、机械强度高、电绝缘性好、耐腐蚀等性能,是制造纯铝
系列陶瓷、磨料、磨具及耐火材料的理想原料。
 刚玉坩埚及刚玉研磨球
 绝缘电子陶瓷
 2、β-Al2O3
 β-Al2O3并非氧化铝的异构体,而是一种铝酸盐。通式为M2O·x
Al2O3,M为一价阳离子,也可被二价或三价阳离子置换。β-Al2O3属六方
晶系,具有密度大、气孔率低、机械强度高、耐热冲击性能好、离子导电
率高、粒度分布均匀且细、晶界阻力小等特点。
 它可用作钠硫(Na/S)蓄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薄膜陶瓷隔板,既作为离子导
电体,又具有隔离钠阴极和多硫钠阳极的双重作用;还可用于室温电池,
钠热敏元件,制作玻璃、耐火材料和陶瓷的原料等。
 硫钠电池结构简图及充放电示意图
 工作原理:钠硫电池是当前开发的一种高能蓄电池,该电池以固体电解
质β -Al2O3(Na+离子导体,β氧化铝族有两种晶体结构)为电解质隔膜,
熔融硫(熔点119℃)和钠(熔点98℃)分别作阴阳极,固体电解质将两个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