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
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构想

我国 “ 十五” 规划 中已将信 息网络建设 和信息资源开发
利用指定为 国家信息 化建设的两个 任务 , 2 1 , 到 0 0年 建立健 全相 当规模的先进的国家和地 区信息化体 系。2 0 04年 7月 , 国务 院办公厅转发科 技部 、发展 改革 委 、财政 部 、教育部 ( 04 2 1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 台建设纲要 》, 出在我 ( 0 - 0 0年 2 提 国建成 与跻身科技大 国相适 应 的资源 丰富 、 布局合 理 、 技术 先进 、 功能完备 、 运行高效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 目标。
,
c n t ci n a g t n c n e t , o e ai n o s u t tr e a d o tn s r o p r t me h n s o c a im
,
hs ti a e p p r
e p o e te c n t ci n o ce t c d c me tt n h rn lt r o n u r v n e I i l e rn o e l i g te x lr d h o s u r t f s in i o u n ai s a i g p af m f Ga s P o i c t s o i f o o a b u p t fr r ai n h i z am f s in i c d c me tt n s a i g o r v n e wi e b s e , a p cfc s h me wa u o w r i o ce t o u n a i h r f p o i c — d ; e i s s e i c e s p t r a d i f o n d i f
o n u Pr v n e f Ga s o i c
文献共享平台

文献共享平台共享平台简介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brary, 简称NSTL)是经国务院领导批准,于2000年6月12日成立的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科技信息资源服务机构。
中心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化工信息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馆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文献馆组成。
2000年12月26日开通的中心网络服务系统,是中心对外服务的重要窗口,依托丰富的资源面向全国用户提供网络化、集成化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
系统根据用户需求变化,不断进行优化升级,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公益性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平台。
中心在全国各地已经建成了8个镜像站和33个服务站,构成了辐射全国的网络化的科技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推动了全国范围的科技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提升了地方科技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更全面、更高效率地发挥了国家科技文献信息战略保障的整体功效。
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 &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
CALIS的宗旨是,在教育部的领导下,把国家的投资、现代图书馆理念、先进的技术手段、高校丰富的文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建设以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为核心的教育文献联合保障体系,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以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服务。
CALIS管理中心设在北京大学,下设文理、工程、农学、医学四个全国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华东北、华东南、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七个地区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一个东北地区国防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式析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

21 0 0年 第 1期
l 百家论坛
试析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
和爱超 ,张 涌
(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 究院 。云南 昆明 6 0 5 ) 5 0 1 摘 要 : 文章通过对云南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现状和平台建设运行情况的分析 ,针对我省存在缺乏对科技文献信 息资源宏观认识 , 缺乏战略发展理念等 7个 问题 , 提出 了建立全省跨系统科 技文 献资源共建共享 的管理机制 , 构建 资源共享的服务平 台, 增加资金投入。创新服务机制 , 将科技信息资源建设纳入政府 的基础设施建设 的建议 。
用 方便 、 行 稳定 , 信 息 资 源 采 集 、 工 、 合 、 享 和 服 务 于 运 集 加 整 共
体 , 有 自用 的 信 息 资 源 采 集 系 统 和 数 据 加 工 系统 , 建 了 拥 构
开 放 的一 站 式 的 网络 服 务 平 台 , 供 原 文 检 索 和 在 线 传 递 等 基 提
关键词 : 科技文献 ;信息资源 中图分类号 :G2 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4 16 (0 0 0 — 0 3 0 10 — 18 2 1 )1 0 9 - 3
1 云 南 省科 技 文 献 信 息 资源 现 状 云 南 省 科 技 情 报 研 究 院是 面 向 全 省 开 展 科 技 文 献 服 务 的
自 20 0Biblioteka 2年 以来 ,我 院 文 献 中 心 自主 研 究 开 发 了云 南 省 专
家数据库 、 中国 ( 南 ) 云 一东 盟 自 由 贸 易 区 科 技 经 济 数 据 库 、 云 南省 科 技 图书 文 献 信 息 公 用 平 台 、 云 南 省 科 技 文 献 中 心 网 、 全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研究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服务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研究对于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升学术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平台建设的必要性、特点和功能、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平台建设的必要性1.1 提高服务效率: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存在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需要亲自前往图书馆借阅图书,而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极大地提高借阅和查询效率,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获取到所需资料。
1.2 优化资源利用:高校图书馆拥有大量的图书、期刊、文献等学术资源,通过数字化服务平台将这些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和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
1.3 支持远程教学:数字化服务平台可以用于支持远程教学,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远程阅读、查询和交流,有效地支持学习和教学的进行。
二、平台特点与功能2.1 多媒体资源支持:数字化服务平台应该提供多种多样的媒体资源,包括电子图书、学术期刊、学位论文、音视频资料等,满足用户不同形式和需求的信息获取。
2.2 数据库搜索与检索:平台应提供强大的搜索和检索功能,使用户能够方便地查找到所需的资源。
搜索引擎的精确性和响应速度决定了平台的用户体验。
2.3 个性化推荐与书单分享:通过用户的搜索和阅读记录,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并允许用户将自己的阅读书单与他人分享,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2.4 线上学术交流平台:数字化服务平台还应提供学术交流功能,例如学术论坛、在线研讨会等,方便用户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三、案例分析以中国的知网为例,知网是国内最大的数字化服务平台之一,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服务。
用户可以通过知网在线阅读、下载学术文献、查询期刊论文等,实现便捷的学术研究。
知网平台还提供了个性化的推荐功能,根据用户的兴趣和需求给出相关的学术文献推荐,帮助用户更好地进行学术研究。
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三篇

科技平台建设情况报告三篇篇一:XX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报告现将XX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20XX-20XX 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总体设计1.制定地方平台建设总体方案和管理办法20XX年12月,科技部等部委颁发了《20XX~20XX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国办发[20XX]55号),我厅结合我省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实际需要,与省发展与改革、财政、教育、技术质量监督等有关部门一起,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联合发布了《20XX-20XX年XX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总体方案》。
20XX年,我厅调整了科技基础设施的功能定位,把我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内容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增加了以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为主要任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修订《XX省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经费管理和运行管理,将公共平台分为提供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为主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和提供公共技术服务为主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两种类型,并根据组建方式将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分为综合性平台和单一性平台,综合性平台指由多家单位共建或具有多个功能性子平台的公共服务平台,单一性平台指依托单一单位建设、仅具有单一性服务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2.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突出制度创新,统筹规划,以共享机制建设为核心,以现有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主线,以持续增强XX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按照“整合、集成、共享、提升”的基本思路,立足XX的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重点建设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重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
基本原则:统筹规划、整合集成、创新制度、共建共享。
发展目标:到20XX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装备先进、功能完善、运转高效、资源共享的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为我省科技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及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有效的科技基础保障和条件支撑。
陕西省科技文献资源平台服务情况的分析

截至 2 0 0 8年 1 , 由表 1 出 ,陕 西省 科技 文 献 资源 平 台注 册用 户 2月 看 共 3 8 个 ( 中N T 4 4 ,S SL 5 1个 ) 95 其 SL 3 6 个 N T 2 ,交费 用户 共 8 7 ( 中 8个 其 N T 4 SL 7 9个 , N T 3 个 ) S S L 18 ,网站访 问量 共 7 34 次 ( 中 N T 18 1 0 56 其 SL 6 0 9 次 ,SS L 9 65 次 ) NT 25 ,文 献检 索量 共 4 2 5 3 ( 中 N T 18 2 265 次 其 SL 4 8 7 1次 , S SL 3 22 次 ) 向社会进 行 原文传 递共 2 6 4 页 ( 中 NT 4 26 页 , NT 90 , 819 其 SL 2 9 4 SSL393页) N T 6 0 。可 以看 出 N T S L的服务 情况 从各 个 方面 都高 过于 S S L NT , 这是 由于 S SL的文 献 以中文 期刊 为主 ,省 高校 的学位 论文 及特 色 资源 ( NT 例 如西 北农林 科 技大 学的干 旱半 干旱 地区 主要 经济林 、西 安理 工大 学 的黄河 水 文文 献 )为补 充 ,而 N T 在 资源 上 明显 比S S L 为丰 富 ,它不 仅包 含 了中 SL NT 更 外文 期刊 、会议 与学 位文 献 ,还 包 含 了中外 文标准 、专 利文 献 以及 国外科 技 报告 文献 ,更 为突 出的 是 N T 新增 了 “ 查代借 ”服务 ,一 些未 收录 到平 台 SL 代 的文献 用户 可 以通 过该模 块 进行 原文 索 取服 务 。 3原文 传递 情况 统 计 由于 2 0 年 9 N T 系 统升级 导致 系统 数据 丢 失,故 未列 入统 计范 围 , 05 月 SL 表 2 SS L 20 年 6 为 NT 从 04 月至 20 年 1 月 的原文传 递 数据 ,按 月累 积计 算 , 08 2 表 4NT SL用户 职业 统计 表
现代科技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文献调整工作实践与体会

还订购了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其中,数字化 期刊群包含 了 40 50多种期刊 ,绝大部分是 进入科 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 的核 心期 刊 ,以刊为单位 上 网,尊重读者的阅读习惯 ,数字化期刊群已经形成
献品种已经转变成数字化形式收藏 ,如国内外专利
说 明书光 盘 、 中文 科技 期刊 数据 库镜 像 站等 。通 过
除 了长期滞 留在书架上使用频率底 、流通量低的期
刊 和 大 类 ,例 如 :地 质 类 ( ) P 、航 空 、航 天 类
以上几方面的综合平衡和订购策略调整 ,使有限的
文献经 费基本 上 能够保 证重 点 文献 资源 的订 购 ,使 馆藏科 技 文 献 收 藏 量 达 到 基 本 的稳 定 ,并 突 出 特
例如 :订购了维普资讯公司推出的中文科技期 刊数据库 ( 全文版) 。该数据库是我 国 目前 收录期
刊较全 、覆 盖学科 范 围较广 、实 用性 强 的综合 性 中
文期刊数据库 ,具有强大的检索和全文 阅览功能。
该数 据 库 收 录 了 18 至 今 的 9O 99年 OO余 种 中文 期
( )等 ,这几类 期刊专业性较强 ,来查 阅的读者 V
又少 ,又 如计 算 机类 (]) 1 ,由于计 算 机 技术 更新 P 快 ,这类 期 刊类似 的刊物较 多 ,出版周 期短 ,刊 物 中有 的内容 也有所 雷 同 ,并 且会 随着 时 间的推移 而 过 时 ,查 阅读者也 不 多 , 以相 应大 幅 度地减 少 了 所 这 些类 刊物 的订 购 。另外 ,对 出版不 合规 范 、不适
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科技管理研究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2019年第5期2019No.5 doi:10.3969/j.issn」000-7695.2019.05.026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现状周宏虹1,伍诗瑜2(1.r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33;2.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6)摘要:在调研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有关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国家级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的信息资源内容和信息资源利用方式,同时调查29个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共李平台的建设现状,从信息资源质量、信息资源描述标准、“信息孤岛”现象三方面探讨省级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发展和科技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
关键词:科技信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中图分类号:G203;G3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7695(2019)05-0174-05 Status Quo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haring Platform for Science and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 ChinaZhou Honghong1,Wu Shiyu2(1.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Center,Guangzhou510033,China;2.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evant policies on the sharing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tent and utilization mode of the national platform for shar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ormation resources(China Sci-tech Resource Sharing Network);At the same time,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29provincial sci—tech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s is investigated,and the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provincial sci-tech information resource sharing platform are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the quality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the description standard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the phenomenon of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s.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platform and open sharing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sources;sharing platform科技信息资源的共享将有利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则是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技文献资源与服务平台建设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1-8-12 信息来源: 山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姜常梅 蔡馨燕 李瑞兰
一、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程 科技进步成为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科技基础条件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科技文献资源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条件,是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对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等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开发、利用的程度与速度,是决定国家或地区科技能力强弱、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2002年7月,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旨在促进科技进步、科技创新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筹建工作,正如同经济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性一样,平台是增强我国科技总体实力、实现我国自主创新战略必不可少的基本保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这是国家第一次就平台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和支持政策。《纲要》突出了“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的指导方针,对平台建设的建设任务、组织保障都提出了若干纲领性意见,明确提出了搭建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网络科技环境平台等“六大共享平台”。按照《纲要》的要求,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二十多个部门和有关地方,加强统筹规划,科学部署,采取增量资金带动存量资金,共建共享等多种机制,整合1000多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相关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推进平台建设,为一些重要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提供了有效支撑。 2005年7月,为贯彻落实《纲要》精神,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十一五”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凝练出了“六大共享平台”24个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并在平台建设组织领导、经费投入、监督管理、共享服务等重要环节提出了若干重要措施。“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充分运用现代技术,通过制度创新,为科技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以促进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对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促进全社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科技文献共享平台是六大平台之一,自提出至今,初步形成了涵盖全国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网络,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提供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二、科技文献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科技文献是一种重要的科技基础资源,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科技文献资源建设和服务都发生质的变化。在信息业发达的国家,以整合,共享和服务为目标的大型文献资源系统越来越多。 科技文献平台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条件保障,实现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性和意义如下: 1、有利于有效整合分散的科技文献资源,减少文献资源的重复购置,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对进一步提高我省科技文献资源保障能力,战略意义十分明显。 2、有利于科技文献资源结构和品种的调整。通过对专业性与综合性、水平分布与垂直分布、一般文献与特种文献、基础文献与辅助文献等方面的调整措施,实现科技文献资源结构和品种的合理配置。 3、有利于扩大科技文献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通过实施分工协作、集中采购等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加工成本,扩大科技文献资源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 4、有利于增强科技文献服务能力。通过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专用网络、联合开展文献加工和在线委托等手段,提高各成员单位的科技文献利用率,丰富科技文献服务内容,增强科技文献服务能力。 三、国家及有关省市科技文献平台建设情况 (一)国家科技文献中心 为了促进国家层面上的科技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科技部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为基础,于2002年建立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 中心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农科院图书馆、中国医科院图书馆、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为核心,吸收了30多个部委的文献情报单位参加。 中心实行理事会制,理事会由上述7家核心单位、科技部、财政部有关司和科学家组成,理事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下设工作小组,如统一采购小组等。中心的职能是统一规划制定成员单位科技文献资源建设的方案;统一采购各成员单位的科技文献,特别是国外科技文献;对采购的科技文献按一定的标准统一加工;将加工好科技文献统一上网。中心对统一采购、统一加工、统一上网的科技文献予以一定的补贴。网上对外服务的外文科技期刊已达15500多种,占全国外文期刊总量的2/3以上,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知识和技术保障。 (二)部分省市科技文献平台建设情况 根据国家顶层设计和思路以及地方实际情况,各省市均出台了平台建设方案,并适时开通了科技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下介绍上海市、甘肃省、安徽省、贵州省、浙江省、江苏省和陕西省的科技文献平台建设情况。 2004年7月14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这是我国第一个启动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它的建成不仅优化上海本地的创新环境,而且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科技资源的集成、共享和利用,从而达到提升整个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目的,并最终服务全国。平台框架包括十大系统,科技文献服务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集成了上海市各图书情报单位、专利标准文献机构的馆藏科技文献资源。到目前为止,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已拥有了上海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图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华东理工大学图书馆、东华大学图书馆等等28家加盟服务单位。能够为各行业、各领域的用户提供文献检索、专利检索、科技查新、参考咨询等公众服务,以及网络原文传递、检索代理、馆际互借等个性化服务。 甘肃省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已于2005年底开通运行,是以甘肃省科技图书馆为主,联合省内其他主要科技文献信息机构,实现对全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进行系统整合和优化建设,链接和集成国内外其他文献信息系统,组织资源与服务的共建共享,建立有效支持全省科研创新活动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与服务的网络化共享平台。平台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文数据库检索及发布系统、异构数字资源统一检索系统软件,上网数据库已达110个,组建了由16家单位参加的“甘肃省科技文献共享平台建设联盟”,实现了与国家图书文献中心、中科院资源环境中心、兰州大学、省图书馆等主要文献单位的光纤对接和互联互通,科技人员足不出户即可上网查阅各种文献资料。 2005年11月13日,由安徽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持申报的“安徽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方案”通过了安徽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专家论证,标志着安徽省科技文献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正式启动。 贵州省科技文献共享服务平台年初已完成建设工作,投入试运行。平台在贵州省科技厅的直接指导下,由贵州大学组建项目工作组,积极开展平台系统的研发和建设工作。平台充分利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对贵州省现有科技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利用,建立了一个涵盖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教育学、专利、标准等学科及领域的科技文献资源库及资源访问渠道,具备了向全省范围提供科技文献服务的能力。平台投入应用后,将提高贵州省科技文献资源保障能力、可获得能力,促进全省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全面协调发展。 2006年4月3日,随着浙江省副省长茅临生点击浙江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网站,浙江省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实验动物公共服务“三大平台”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杭州镜像站全面开通。浙江省首批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包括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和实验动物公共服务三个平台。其中,科技文献共建共享平台首批成员单位由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省科技信息研究院等省内10家主要科技图书文献信息机构组成。通过资源整合,科技文献资源总量占全省的80%以上,通过与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杭州镜像站的组合,该平台可以满足全省95%以上的科技文献需求。 2006年4月12日,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开通并对外服务。据介绍,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公共服务平台,集成和开发了江苏省科技、教育、文化三大系统10家单位的主要优质文献信息资源,目前可提供服务的各种电子文献资源总量已达8000G。包括中文科技期刊10000种、外文期刊15000种、中外会议资料30万篇、学位论文40万篇、中外专利文献1800万件、中外标准30万件、国内外科技报告30万件、中国重要报纸全文350万篇等文献信息资源。 平台同时开通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南京镜像站。 陕西省已制定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科技基础平台建设规划,到2010年建成五大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最大限度地盘活全省现有的科技存量资源。这五大共享平台分别是: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实验动物共享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另外,天津,湖南,广东等省市也先后制订和启动平台建设。各省市前期投入多在2000万元左右。 四、山东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现状及平台建设的保障措施 “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