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和分析报告三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现状1.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我国土地幅员辽阔,土地类型多样。
国土面积在世界上居第三位,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除一部分处于寒温带(约占1.2%)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约占26.7%)外,其余土地的水热条件尚比较好。
但是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多、平地少且分布不均匀,山地、丘陵、高原的面积约为633·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为326.3万平方千米,占34%。
以海拔高度计,超过1000米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58%;超过500米的占国土面积的75%。
全球陆地平均海拔高度约800米,而中国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约为1525米。
山地面积如此之大,成为扩展农业用地的巨大障碍。
我国的人均耕地少,人均耕地面积直接关系到主要农产品的占有量。
据统计,我国现有人均耕地和主要农产品,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从历史发展上看,中国人口过多和耕地资源不足,始终是传统社会生产力矛盾的焦点,这个矛盾突出地表现在人口与耕地的比例关系上。
在战国时期,在当时生产力的水平之下,人均12.5亩耕地是维持生计的临界点;到了唐代中国人均耕地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点为17.88亩;而后一直下降,到了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人均耕地已下降至1774年的3.7亩;到1850年人均耕地又降至2.95亩。
1949年,我国人均耕地仅为2.7亩。
50年代中期,我国耕地面积扩大到16.8亿亩,达到历史上的新高峰,而后又下降,与此同时,总人口却迅速增长,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到1987年为1.33亩,为历史上的最低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地力差异较大。
由于气候条件的差别,东南部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属于湿润半湿润地区,其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而生物生产量却占全国的90%,拥有全国95%以上的人口,并且集中了我国90%以上的耕地、林地和产肉量。
而西北部地区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4.6%,年生物生产量还不到全国生物量的10%,生产能力低。
2023修正版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背景介绍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土地利用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国家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政策和规划,本报告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全面、准确的土地利用数据,我们采取了以下调查方法:- 野外实地调查:我们组织调查人员对各地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和测量,了解土地利用的具体类型和面积。
-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收集了各地的土地利用数据,并对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各地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和结构。
调查结果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得出了以下土地利用情况的主要结论:1. 农用地占比最大: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农用地占据了土地利用总面积的大部分比例,这说明农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2. 城市用地扩张迅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用地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城市用地的增长主要通过农用地转化而来,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3. 工业用地规模稳步增长:与城市用地不同,工业用地的增长相对稳定,说明工业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增长是有限度的。
4. 生态用地保护亟待加强:生态用地是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但我们的调查发现,生态用地的保护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加强。
分析与建议基于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分析与建议:1.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由于农用地占比过大,城市用地扩张过快,建议适当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减少农用地面积,降低城市用地扩张的速度,优化土地资源的利用。
2. 加强生态用地保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应加强对生态用地的保护和管理,加大对生态用地的扩张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 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在制定土地利用政策时,应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的考虑,鼓励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用地的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用地面积的同时,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确保粮食供应和农民收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三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篇一一、红柳沟调查区域概况红柳沟调查区域位于榆中盆地北部,夏官营镇东南部,陇海铁路和在建的兰渝客运专线以及万川河从调查区域贯串而过。
由于距离县城比较远,受到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交通比较落后,整个区域内只有一条水泥硬化的村级公路。
红柳沟调查区域地表形态起伏变化较大,从河沟到农田,从荒地到高山,地貌特征比较复杂,整个地区海拔在1700~1780m之间。
调查区域总面积5385359m2,其中耕地面积3383438 m2,设施农用地163985 m2,人口2000人左右,以务农为主。
该区域内宛川河周边一些原本是农田的地方,后因为修建兰渝客运专线的需要,拓为工矿用地。
二、红柳沟调查区域自然状况红柳沟位于E104°12’,N35°56’,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太阳照射紫外线强度大,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
年平均降水量少于300mm,并集中分布在6~9月。
调查区域地表形态起伏变化较大,海拔在1700~1780m之间。
在调查区域内,宛川河沿西北-东南走向贯串其中,由于宛川河补给水量不足,河底已经干涸,地势平躺的地方或开垦成为耕地,或成为车辆行走的道路,或成为工厂的材料堆积地。
河流的左侧地势比较高,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河流的右侧由于地势相对较低,而且比较平躺,农耕比较繁荣,而且居民地基本都分布在这一侧。
在调查区域的东北方向的一小角上是高山的一角,由于地处西北,山上缺水,只有少量的贴地的矮小的抗旱植被生长,山上的其他地方都是裸露的黄土。
三、红柳沟调查区域经济状况调查区域内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的作物有玉米、小麦、菜花、土豆、胡麻、芹菜、蚕豆和毛豆,其中以粮食作物为主,菜花和胡麻种植范围也比较大,其他的作物种植的面积相对比较小。
调查统计表如下:该调查区域内,人们的生活主要来源还是种地,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局限,居民的生产方式很大程度上还是停留在略比自给自足高一点的状态,从统计的情况来看,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占到耕地总面积的67.36%人们的收入相对其他调查区域的人来说还是偏低的。
当前土地利用情况调查报告

02
土地利用现状概述
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根据土地利用的主要功能和特征,将土 地利用类型划分为以下几类
未利用地:包括荒山、荒地、沙漠等, 尚未得到有效利用。
生态用地:包括森林、湿地、水域、自 然保护区等,主要用于生态保护和修复 。
农业生产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 、牧草地等,主要用于农业生产。
城市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用地、 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等,主要 用于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时间特征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建设 用地迅速增加,同时农耕地的减少速 度也相对较快。
空间特征
东部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最为显 著,城市化程度较高,而中西部地区 农耕地面积的减少则较为明显。
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驱动因素
01
02
03
城市化进程
城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 发展,导致建设用地的需 求大幅增加。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
经过调查,发现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农 田、森林、草地、工业用地、城市用地等,呈现 出多样化的特点。
土地利用空间分布不均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城市用地集中在中心区域,农田和草地主要分 布在外围地区。
土地利用变化显著
与历史数据相比,研究区域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显 著变化,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农田和森林面积相 应减少。
展望未来土地利用的趋势和发展
城市化进程继续推动土地利用变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未来城市用地有望进一步扩大,可能会继续占用农田和草地等资 源。
生态保护意识增强,促进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随着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未来土地利用应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生 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3篇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3篇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一、高山村调查区情况1.1调区概况高山村处于四川盆地西北,温江区东北郊区,天香路一段东北侧。
该区域距离城市较近,交通条件便利,区域内部各居民户之间基本靠水泥公路联系。
整个调查区域地形基本没有起伏,主要以平原为主。
1.2调区自然状况高山村处于温江郊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
年均气温16.0℃,平均降雨量865.9毫米,年均日照时数991.1小时,年均风速1.2米/秒。
高山村地表趋于平缓,基本没有起伏。
调区西北侧有一条水渠流过,除此之外,就是穿插在区域内的一些人为开凿的灌溉渠道。
从土地利用方式总体情况上看,调区以各种园地为主,耕地为辅,另外,就是散落的居民宅基地,以及一些正在开发的未利用地。
1.3调区经济状况从调查情况来看,整个区域的居民基本都以种植各种作为景观园林树木为主要经济来源,整个区域的经济条件还是较为良好,居民的收入也还算不错。
1.4调区社会状况整个调区内有高山村、三井村、惠和村三个村落,但主要以三井村为主,其次是惠和村。
调区的西南侧即是天香路一段,交通便利。
区内建有公共卫生站,有公交站,以及一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零售店。
总体上来说,一些基础配套设施还是比较健全。
二、调查组织情况2.1人员组成组长:XX组员:XX2.2工作底图2.3调查所用的土地分类系统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土地分类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表2.4技术路线、方法及流程我们采取由外及内的原则,对调区进行逐次走访,仔细比对卫片,深入调区进行调查。
从调区西南角开始,分两组,一组沿调区边界向东北行进,另一组向东南方向行进,先对调区外围进行调查,再次汇合后,从汇合点进入内部,依次进行调查,一组负责调区上半部分,一组负责调区下半部分,最后在起点汇合(见工作底图)。
三、调查取得的成果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小组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其一是我们大致了解了调查区域的土地情况以及当前土地的利用状况,即以各种园地为主,耕地为辅,以及其他各类用地。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

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要 (3)(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4)(二)调查范围与内容 (5)(三)调查方法与技术路线 (6)二、调查区域概况 (7)(一)地理位置与面积 (8)(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9)(三)自然环境条件 (11)(四)社会经济状况 (11)三、土地利用现状 (12)(一)农用地 (14)(二)建设用地 (15)1. 工业用地 (16)2. 农业用地 (17)3. 城镇建设用地 (18)4. 其他建设用地 (19)(三)未利用地 (20)1. 荒草地 (21)2. 沼泽地 (23)3. 高山草地 (24)4. 湖泊湿地等 (26)四、土地利用特点与问题 (27)(一)土地利用特点 (28)1. 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 (29)2. 土地利用效率不高 (31)3. 土地利用方式单一 (32)(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33)1.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35)2. 土地生态环境恶化 (36)3. 土地利用规划滞后 (38)五、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39)(一)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40)1. 调整耕地面积 (41)2. 合理利用林地草地资源 (42)3. 有序开发未利用地 (43)(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45)1.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46)2. 加强土地整治与复垦 (47)3. 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 (48)(三)推进土地利用方式转变 (50)1. 发展生态农业 (50)2.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51)3. 加强土地市场建设与管理 (52)六、结论与展望 (53)(一)调查结论 (54)(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56)(三)建议与措施 (57)一、内容概要本次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报告旨在从实地调查与数据分析的角度,全面评估目标区域内的土地使用情况。
报告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土地分布与类型:详细介绍了调查区域内各类土地的几何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成区、水域以及其他未利用地等。
城乡土地利用调查报告

城乡土地利用调查报告概述: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城乡土地利用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通过充分调研与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一、背景介绍:城乡土地利用是指城市与乡村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与规划布局。
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土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城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 城市土地利用情况:城市土地利用率较高,大量用于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但城市地区也存在粗放性发展、违法建设和土地空置等问题。
2. 乡村土地利用情况:乡村地区以农业和农村居民点为主,土地利用率较低,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土地面临过度闲置和荒废的挑战。
三、城乡土地利用问题分析:1. 城市土地利用问题:城市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紧张,土地承载能力超载,城市扩张过快导致了土地浪费和环境破坏。
2. 乡村土地利用问题:乡村土地过度集中农业使用,农业土地数量减少,荒废土地增多,农村居民用地权益不清晰。
四、城乡土地利用调控建议:1. 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城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土地利用布局和发展目标,合理引导土地利用。
2. 推进城乡土地整治:加强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推动城乡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土地监管和执法:加强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对违法建设和土地占用的监管与执法力度,严惩违法行为,保护土地资源。
5.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公众的土地利用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推动全社会形成合理用地和保护土地的共识。
五、结论:城乡土地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调控,我们可以实现城乡土地利用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城乡土地利用调查的基本情况和建议措施,希望能对相关部门和人士在城乡土地利用管理方面有所启发,并为未来的城乡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范文目录一、内容描述 (2)(一)调查背景与目的 (3)(二)调查范围与方法 (3)(三)报告编制依据与范围 (5)二、调查区域概况 (6)(一)地理位置与面积 (7)(二)行政区划与人口 (8)(三)自然环境条件 (9)(四)社会经济状况 (10)三、土地利用现状 (11)(一)农用地 (12)(二)建设用地 (13)1. 工业用地 (16)2. 农业建设用地 (17)3. 城镇建设用地 (18)4. 其他建设用地 (19)(三)未利用地 (21)1. 荒草地 (23)2. 沼泽地 (24)四、土地利用特点与问题 (26)(一)土地利用特点 (26)(二)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27)五、土地利用优化建议 (28)(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 (29)(二)推广高效节水农业 (31)(三)促进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32)(四)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宣传 (33)六、结论与展望 (34)(一)调查结论 (36)(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6)(三)建议与措施 (37)一、内容描述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报告旨在详细描述和分析某地区土地利用的基本情况,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布特征、潜在价值和存在的问题,为土地管理和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基于实地调查和遥感技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性、生态环境影响以及经济社会效益。
调查范围和目的:明确报告所覆盖的区域范围,包括地理位置、地理界限、行政归属等信息,以及调查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的目的和意义。
土地利用分类:根据土地利用类型,对本区域内的土地进行详细的分类,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并对每类土地面积进行统计。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分析各土地利用类型在本区域的分布状况,包括面积、分布特点、利用效率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趋势。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对土地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行分析,评价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探讨土地资源在不同类型用途中的成本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内容回顾
实习经验分享
不足之处反思
实习心得体会
1
工作分类
1010010 1010101 0……
图像预处理
室内预判
外页调查
工作内容回顾
2
图 像 预 处 理
1.先使用MapGIS对原始的5幅土地利用现状图进行 数据转换、再对转换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DRG校正、 将校正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输出为TIF格式。 2.再运用ENVI5.1软件对5幅土地利用现状图先进行 裁剪,建立一个裁剪线文件夹保存ann格式数据,再 将5幅土地利用现状图选择对应的每一个ann进行镶 嵌。 3.利用基于地理坐标的遥感影像图对拼接之后的土地 利用现状图进行处理,再利用地形图对周口店遥感影 像图进行校正配准。 4.设置好MapGIS的工作环境,在MapGIS进行自由 分幅、生成自由图幅图框。
工作内容回顾
1
1.图斑比较少,地类调查不够细致,可能有些 整块的林地中间有块耕地我们只在林地外围 看了一下,对于林地里面我们并没有管。 2.时间安排不合理,例如第一天我们去了周口 村和顾册,这两个地方都比较大,顾册现状 地物比较多,我们第一天调查就花了很多时 间,像这种比较大的村不应该都同一天调查。 3.对测距仪操作不熟练,我们组测第一条线状 地物宽度时花了差不多十几分钟,之后测的 几次也花了好几分钟,这种情况在第二天才 有所改善,在测距上面我们花费了不少时间。
不足
1
这次实习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了mapgis和 envi的使用,上学期学的真的已经忘记差不 多了,这次在学长学姐的带领下又学习了一 遍。还有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有了一 个基本的认识,调查工作做的虽然不够认真 细致,但是对基本流程掌握住了。值得一提 的是我们组组员学会了用地图,在此之前基 本路痴。我们通过这次实习加深了同学关系, 组员在一起讨论、画图斑,大家都很团结, 有问题一起解决,团队都彼此协助。我们这 次呆在实习基地,住宿洗澡条件比较艰苦, 食堂饭菜不错,可惜食堂开放时间太短,排 队时间又太长,希望以后来这边实习能够改 善一点,
工作内容回顾
3
室 内 预 判
1.在mapgis转换配准之后的遥感影像图和土地利用 现状图格式,在图形处理的输入编辑中打开土地利用 现状图和遥感影像图,新建三个线文件分别为行政界 线、线状地物和地类界线。 2.参照土地利用现状图绘制行政界线,分两个图层绘 制乡镇界线和村镇界线,参照遥感影像图在不同图层 绘制线状地物和地类界线。 3.根据行政界线标注村名。 4.新建一个点文件图斑,根据遥感影像图和土地利用 现状分类表标注地类码。 5.修改各层文件的线参数和点参数,运用工程裁剪裁 剪掉超出遥感影像图边框的部分,输出外页工作底图。
心得体会
2
每天出野外都艳阳高照,天气也比较炎热, 大家都晒黑了不少,都走了不少路。 不过条件差一点更是能够体现我们地大的校 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总的来说,这次实 习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我们过得很愉快!
步确认每天调查哪些村,第一天调查周口村和顾册,第二 天调查周口店,第三天调查新街、辛庄、龙宝峪和大韩继。 2.每次都是提前一天晚上根据外页工作底图设计调查路线、预 编图斑号,第二天根据路线实地调查,改正错误的地类号,补 充漏掉的图斑和补测漏掉的现状地物,测量超过2米宽的现状地 物。实地调查完成之后在实习基地先在另一张外页工作底图进 行转绘,转绘完成之后再外页手簿上画图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