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DTZY22-Z 型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电能表专用集成电路、永久保存信息的不挥发性存贮器、红外通讯、汉字大画面液晶显示等多项技术。
该表集众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有功、无功双向分时电能计量、分相双向计量、需量计量、功率因数计量、显示和远传实时电压、电流、功率等,并实现用户的预付费功能,又可灵活预置多种功能:超负荷报警和自动断电、缺相报警、缺相情况记录、自动抄表等。
以手持电脑为媒介实现用户与供电部门计算机的信息传输。
本表还具有双RS485接口,方便电力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并采用多种软件、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电表可靠运行,从而适应了电力部门对用户有效及时地现代化科学管理需求。
1.1、性能 1.1.1、电能表的线路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以较大的环境允差为依据,因此可保证整机长期稳定工作。
精度基本不受频率,温度、电压变化影响。
整机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可靠性较其它同类产品有明显提高。
1.1.2、经过严格的安全认证,可通过远程对电能表进行远程拉、合闸控制和时段等参数的设置,进而对用户的用电实施远程管理。
1.1.3、当电源失电后,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可以保证内部数据不丢失,日历,时钟、时段程序控制功能正常运行,来电后自动投入运行。
在电能表端钮盒上设置有光电耦合脉冲输出接口,以便于进行误差测试和数据采集,脉冲输出常数与标牌标志的表常数一致。
1.1.4、电表运行信息可由手持电脑、 RS485 接口两种媒介传输,电力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传输方式。
电能表通讯规约符合DL/T645 。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4 -二、原理与主要技术参数: A 、B、C三相电压、电流信号经专用电能表高速集成电路处理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息后,计算出各相电压、电流、功率、电能,CPU 中央处理器通过SPI 口读取有关数据量,并通过程序处理求出各总电量、费率电量、需量、功率因素等。
电能表修校技能知识复习题+参考答案

电能表修校技能知识复习题+参考答案1、计量用低压电流互感器绝缘电阻测量: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或伏安法(电压表电流表法)测量。
测量时施加的直流电压为()V,偏差不超过±5%。
测量误差不应超过±10%。
A、600B、1000C、500D、2500答案:C2、"从计量法的角度理解"计量"一词的含义,比较准确的说法是()"暂无答案3、电子式电能表的高温试验中,高温是指()±2℃。
A、50B、70C、60D、40答案:B4、在参比电流参比温度和参比频率下,单相智能电能表的电流线路的视在功率消耗不应超过()。
A、3VAB、2VAC、1VAD、4VA答案:C5、对电流二次回路,连接导线截面积应按电流互感器的额定二次负荷计算确定,至少不小于()。
A、2.5mm²B、4mm²C、1.5mm²D、6mm²答案:B6、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方向可用()确定。
A、安培定则B、楞次定律C、右手定则D、左手定则答案:A7、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校验中当调定负荷功率因数cosφ=0.866(感性)时,A、C两元件cosθ值分别为()。
A、0.5(感性)、1.0B、0.866(感性)、1.0C、1.0、0.5(容性)D、1.0、0.5(感性)答案:A8、单相智能表的出厂误差数据应控制在()。
A、1级表误差限值的60%B、1级表误差限值C、2级表误差限值D、2级表误差限值的60%答案:A9、全面质量管理简称()。
A、QCCB、QCC、TQMD、PDP答案:C10、最大值、()和初相角是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A、电压B、角频率C、电流D、功率答案:B11、电流互感器工作时相当于普通变压器()运行状态。
A、都不是B、短路C、带负载D、开路答案:B12、在一般的电流互感器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着()。
A、感性泄漏电流B、激磁电流C、容性泄漏电流D、负荷电流答案:B13、使拇指与四指垂直,则拇指的指向为线圈中心()的方向。
QGDW 1373—2013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功能规范

Q/GDW 373于2009年12月7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电
1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性能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相关设备的制造、检验、使用和验收。
e)居民用户(E类)
用电性质为居民的用户。
f)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F类)
即公用配变上的用于内部考核的计量点。
其它关口计量点的采集数据项、采集间隔、采集方式可参照执行。
采集任务执行质量统计分析
检查采集任务的执行情况,分析采集数据,发现采集任务失败和采集数据异常,记录详细信息。统计数据采集成功率、采集数据完整率。
表1系统功能配置表
序号
项 目
备 注
1
数据采集
实时和当前数据
必备功能
历史日数据
必备功能
历史月数据
必备功能
事件记录
必备功能
2
数据管理
数据合理性检查
必备功能
数据计算、分析
必备功能
数据存储管理
必备功能
3
控制
功率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电量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费率定值控制
必备功能
远方控制
必备功能
4
综合应用
自动抄表管理
配合其它业务应用系统
XXXX-XX-XX发布
XXXX-XX-XX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
目
前
Q/GDW1373—2012《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是根据国家电网公司2012年度企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任务(国家电网科[2012]66号)的安排,对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的修订。
电力采集系统操作手册

电力采集系统操作手册一、系统概述电力采集系统是一种用于自动化采集、处理和监控电力系统数据的系统。
它主要由硬件设备和软件配置组成,能够实现电力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存储和分析,为电力企业的运营和管理提供重要支持。
二、硬件设备2.1 采集终端采集终端是电力采集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负责采集智能电表的数据。
采集终端通常安装在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通过串行通信或网络通信方式与智能电表连接,定期采集智能电表的电量数据。
2.2 集中器集中器是电力采集系统的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汇总、存储和管理采集终端上传的数据。
集中器通常安装在配电房或变电站内,通过光纤、GPRS等通信方式与采集终端连接,接收并处理采集终端上传的电量数据。
2.3 智能电表智能电表是电力采集系统的数据源,负责计量和存储电量数据。
智能电表具有远程通信功能,能够与采集终端进行数据交换,提供实时电量数据。
三、软件配置3.1 采集参数设置在电力采集系统中,需要设置合适的采集参数,包括采集终端的IP地址、端口号、通信协议等。
这些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以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存储与备份集中器收集到的电量数据应存储在数据库中,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同时,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四、数据采集与传输4.1 数据采集方式电力采集系统的数据采集方式主要包括定时采集和触发式采集。
定时采集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而触发式采集则是在智能电表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进行数据采集。
4.2 通信协议电力采集系统应采用统一的通信协议,以确保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稳定性和兼容性。
常见的通信协议包括IEC60870-5-104、DL/T645等。
4.3 数据传输流程数据传输流程包括数据打包、加密、传输和校验等步骤。
在数据打包过程中,应按照通信协议的规定对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在数据加密过程中,应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选择稳定的通信网络和合适的通信方式;在数据校验过程中,应对数据进行校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DTZY22-Z 型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电能表专用集成电路、永久保存信息的不挥发性存贮器、红外通讯、汉字大画面液晶显示等多项技术。
该表集众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有功、无功双向分时电能计量、分相双向计量、需量计量、功率因数计量、显示和远传实时电压、电流、功率等,并实现用户的预付费功能,又可灵活预置多种功能:超负荷报警和自动断电、缺相报警、缺相情况记录、自动抄表等。
以手持电脑为媒介实现用户与供电部门计算机的信息传输。
本表还具有双RS485 接口,方便电力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并采用多种软件、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电表可靠运行,从而适应了电力部门对用户有效及时地现代化科学管理需求。
1.1、性能 1.1.1、电能表的线路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以较大的环境允差为依据,因此可保证整机长期稳定工作。
精度基本不受频率,温度、电压变化影响。
整机体积小,重量轻,密封性能好,可靠性较其它同类产品有明显提高。
1.1.2、经过严格的安全认证,可通过远程对电能表进行远程拉、合闸控制和时段等参数的设置,进而对用户的用电实施远程管理。
1.1.3、当电源失电后,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可以保证内部数据不丢失,日历,时钟、时段程序控制功能正常运行,来电后自动投入运行。
在电能表端钮盒上设置有光电耦合脉冲输出接口,以便于进行误差测试和数据采集,脉冲输出常数与标牌标志的表常数一致。
1.1.4、电表运行信息可由手持电脑、RS485 接口两种媒介传输,电力部门可根据本地区具体情况自行选择一种或多种传输方式。
电能表通讯规约符合DL/T645。
三相四线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4 - 二、原理与主要技术参数:A、B、C 三相电压、电流信号经专用电能表高速集成电路处理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息后,计算出各相电压、电流、功率、电能,CPU 中央处理器通过SPI 口读取有关数据量,并通过程序处理求出各总电量、费率电量、需量、功率因素等。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

目录1.概述 (2)1.1性能 (2)1.2 工作原理: (3)2.技术参数: (3)2.1 规格及技术参数: (3)3.使用说明 (5)3.1液晶显示示意图如下表: (5)3.2 状态指示灯 (5)3.3 数据显示: (5)4.电表功能 (6)4.1 计量功能: (6)4.2 费控功能: (6)4.3 负荷开关: (6)4.5 安全认证加密: (7)4.6 测量及监测: (7)4.7事件记录: (7)4.8 费率、时段功能: (7)4.9 冻结功能 (8)4.10 报警功能 (8)4.11 显示功能 (8)4.12 通讯接口 (10)5. 表外形尺寸图及接线图 (10)5.1外形尺寸图: (10)5.2 接线图 (10)5.3 脉冲输出接线图: (11)6.运输贮存与保证期限 (12)1.概述DDZY22-Z型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电能表专用集成电路、微处理器、永久保存信息的不挥发性存贮器、宽温液晶显示等技术和SMT 工艺设计、制造,是高精度、宽负载、高灵敏、低功耗,供计量额定频率为50/60Hz 的单相电网中的交流有功电能,该表集众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正、反向有功、分时电能计量以及远传实时电压、电流、零线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并可通过远程售电系统实现用户“先买后用”的预付费功能,又可灵活预置多种功能:冻结电量、故障报警、自动断电、开盖记录、自动抄表等功能。
以PC机和掌上电脑为媒介实现用户与供电部门计算机的信息传输。
本表还具有红外、RS485接口,方便电力部门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
并采用多种软件、硬件抗干扰措施,保证电表可靠运行,从而适应了电力部门对用户有效及时地现代化科学管理需求。
供电部门可通过计算机和远程售电管理系统对用户预置购电量,并可设置剩余报警电量、跳闸报警电量、协议透支电量等。
此电能表一表一加密模块,智能表上的所有数据信息均经加密处理,保障了用户的用电利益,同时售电管理系统中存储用户地址、姓名、以及此用户表的出厂表号、表常数等信息,便于用电管理与用电监察。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4.6.2.1数据采集
4.6
终端能按设定的终端抄表日或定时采集时间间隔对电能表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并在主站召测时发送给主站,终端记录的电能表数据,应与所连接的电能表显示的相应数据一致。
4.
终端实时采集位置状态和其它状态信息,发生变位时应记入内存并在最近一次主站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或终端主动上报。
21
总加组有功电能量曲线
终端
22
总加组无功电能量曲线
终端
23
有功功率曲线
终端
24
无功功率曲线
终端
25
总功率因数曲线
终端
26
电压曲线
终端
27
电流曲线
终端
28
正向有功总电能量曲线
终端
29
正向无功总电能量曲线
终端
30
反向有功总电能量曲线
终端
31
反向无功总电能量曲线
终端
32
正向有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电能表
33
正向无功总电能示值曲线
4.6
终端能接收电能表输出的脉冲,并根据电能表脉冲常数Kp(imp/kWh或imp/kvarh)、TV变比KTV、TA变比KTA计算1min平均功率,并记录当日、当月功率最大值和出现时间。
脉冲输入累计误差应不大于1个脉冲。
功率显示至少3位有效位,功率的转换误差在±1%范围内。
4.6
终端可按使用要求选配电压、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交流模拟量采集要求应符合DL/T 698.33-200的4.5.1.4条要求。
4.4.4外形尺寸
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专变智能采集终端型式规范》要求。
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 DT(S)ZY71 DTZY71-Z DT(S)ZY71-G 使用说明书

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DT(S)ZY71/DTZY71-Z/ DT(S)ZY71-G DT(S)ZY71/DTZY71-Z/DT(S)ZY71-G/DTZY71-J型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使用说明书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Jiangsu Linyang Energy Co.,Ltd.1 概述1.1 产品介绍DT(S)ZY71/DTZY71-Z/DT(S)ZY71-G/DTZY71-J型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系列产品适用于三相有功、无功电能计量。
我们对该型号表进行了大量的可靠性冗余设计,较好的符合了目前国内的电网状况。
各项技术指标符合《GB/T 17215.321-2021》、《GB/T 17215.323-2008》、《GB/T 17215.211-2021》、《GB/T 17215.301-2007》、《GB/T 15284-2002》、《DL/T 614-2007》、《DLT 698.45-2017》、Q/GDW10354-2020、Q/GDW10356-2020等国家标准以及行业标准。
DT(S)ZY71/DTZY71-Z/DT(S)ZY71-G/DTZY71-J型系列产品结合了林洋科技在我国电能表行业多年的设计开发及大量的现场运行经验,采用现代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测量技术及高精度计量芯片,数据通信技术以及先进的SMT制造工艺研制而成,是完全按照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定制的一款新型智能电能表。
具有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长寿命、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操作简便、易于实现管理功能的扩展、一表多用等特点。
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电能测量及用电自动化管理领域。
1.2 工作原理电能表工作时,A、B、C三相电压、电流经取样电路分别取样后,送到计量芯片进行处理,CPU将处理过的数据根据需要送至显示部分、通信部分等数据输出单元。
2 规格3 技术指标3.1 功率消耗(参比条件下)每相电压回路:≤1.5W、6VA;每相电流回路:基本电流(小于10A)≤0.2VA,基本电流(大于10A)≤ 0.4V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采集规则一、事件记录采集结构智能电能表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事件分为2种:(1)电能表事件;(2)终端事件。
(一)按采集方式区分电能表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3种:(1)电能表主动上报;(2)终端固定周期采集;(3)主站透抄。
终端事件按采集方式分为2种:(1)主动上报(重要事件);(2)主站召读(一般事件)。
(二)设备功能要求1.电能表功能要求(1)生成电能表事件;(2)按照设置的主动上报模式字进行主动上报;(3)终端和主站召读事件时应答。
2.终端功能要求(1)接收电能表主动上报的事件,透明上报主站;(2)按照设置的参数,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抄到的事件透明上报主站;(3)生成终端事件,将其中的重要事件主动上报主站;(4)主站抄读终端事件时应答;(5)主站透抄电能表事件时应答。
3.主站功能要求(1)接收电能表事件;(2)接收终端事件;(3)透抄电能表事件;(4)抄读终端事件。
二、事件记录分级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根据紧急或重要程度分成4个等级,见表1。
1级:紧急事件。
包括用户有疑似窃电行为发生的事件、对专变用户负荷开关状态的监测事件,以及其他需要第一时间主动上报的事件,采集策略为主动上报方式。
三相智能电能表4项,单相智能电能表3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2项,集中器2项。
2级:重要事件。
包括掉电、参数变更等可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每日采集。
三相智能电能表3项,单相智能电能表2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2项,集中器2项。
3级:较重要事件。
包括失压、时间超差等可能会影响用户可靠用电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每月采集。
三相智能电能表9项,单相智能电能表2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1项,专变采集终端8项,集中器8项。
4级:一般事件。
包括远程或本地对设备进行过命令操作,可根据管理需要进行核查和处理的事件,采集策略为按需采集。
三相智能电能表8项,单相智能电能表4项,单相静止式多费率电能表2项,专变采集终端7项,集中器3项。
表1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事件记录分级表表2 智能电能表事件记录支持情况三、事件记录采集策略(一)1级事件(主动上报)电能表和采集终端在2009版技术标准和2013版技术标准的主动上报功能,实现主动上报的流程和方法不同,见表3。
表3 智能电能表及采集终端主动上报支持情况1.电能表(2009款)(1)非模块电能表终端或主站按照设置的参数,以1小时为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
终端抄到事件后暂存并上报主站,主站确认后终端删除暂存的事件。
注:当时标准虽然对模块表定义了主动上报管脚,但因为DL/T 645没有做事件上报内容的扩展,因此2009款电能表对于紧急事件仅能通过缩短采集周期分析现场用电情况。
(2)模块电能表同非模块电能表。
2.模块电能表(2013款)(1)电能表检测到主动上报事件发生时,模块接口管脚EventOut输出高阻态,通信模块检测到后判断电能表有主动上报事件发生。
(2)若表上模块是载波、微功率无线通信方式,则电能表模块抄读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并发送给终端,终端收到状态字后向电能表发确认命令,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对应状态字事件标识位清零,若主动上报状态字各标识位均为0,EventOut输出低电平。
终端根据状态字事件标识位、事件次数采集电能表相应事件记录上报主站。
(3)若表上模块是GPRS或CDMA模块,则模块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模块收到状态字后向电能表发确认命令,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对应状态字事件标识位清零,若主动上报状态字各标识位均为0,EventOut输出低电平。
模块根据状态字事件标识位、事件次数采集电能表相应事件记录上报主站。
3.非模块电能表(2013款)(1)电能表发生主动上报事件时,其主动上报状态字对应事件标识位发生变化。
(2)当终端抄读电能表数据时,电能表可以通过后续帧方式将主动上报状态字上传给终端;也可以通过终端直接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
(3)终端收到电能表中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向电能表发确认命令,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电能表对应状态字事件标识位清零。
终端根据状态字事件标识位、事件次数采集电能表相应事件记录上报主站。
图1 2013款电能表主动上报事件流程图4.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主动上报给主站。
(二)2级事件1.电能表终端或主站按照设置的参数,以1日为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
终端抄到事件后暂存并上报主站,主站确认后终端删除暂存的事件。
2.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由主站每日抄读。
(三)3级事件1.电能表终端或主站按照设置的参数,以1月为周期抄读电能表事件。
终端抄到事件后暂存并上报主站,主站确认后终端删除暂存的事件。
2.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由主站每月抄读。
(四)4级事件1.电能表电能表生成事件后,主站按需召测相应事件。
2.采集终端采集终端自己生成事件记录后,主站按需召测相应事件。
四、采集终端功能要求采集终端功能要求分为2部分:(1)支撑电能表事件分级上报;(2)实现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
(一)支撑电能表事件分级上报采集终端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将电能表测量点归类,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设置每一类电能表对事件的分级,通过“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设置每一级事件的抄读周期。
采集终端抄读电能表事件时,应按照“电能表数据分级归类参数”、“电能表数据分级参数”和“电能表数据分级周期参数”的设置情况,以设置的周期抄读电能表的对应事件生成次数,计算新增事件次数,按照新增事件次数抄读最近发生的数个事件,进行暂存。
采集终端若收到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应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和新增次数抄读对应的电能表事件,进行暂存。
若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的上报内容没有对应的电能表事件,则统一暂存电能表主动上报状态字。
暂存成功后,按照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再抄读一次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主动上报状态字所有位均置零。
若此时主动上报状态字含有新发生的事件,则按照该主动上报状态字内容继续进行抄读事件暂存、发送状态字复位命令、抄读主动上报状态字确认的流程。
采集终端暂存电能表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将事件生成次数和抄读到的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通过“转发主站直接对电能表的批量抄读数据命令”以同一帧进行主动上报。
主站对主动上报返回确认后,采集终端删除对应的暂存事件(或主动上报状态字)。
(二)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通过以下要求实现:(1)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存储;(2)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召测;(3)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删除。
采集终端在事件分类存储、召测和删除的基础上实现采集终端事件分级,其中主动上报由采集终端发起,固定周期召测和按需召测由主站发起。
主站召测终端事件之后,通过删除命令删除相应的事件,以保证采集终端中存储的非主动上报事件均未受到主站召测。
1. 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存储每发生1个事件,采集终端判断与该事件的事件代码ERC相同的事件个数是否超过15个,若超过了15个,则删除该类事件中的第1个事件,保持事件代码ERC相同的同一类事件总数不超过15个。
相应的计数器按照上述规则自动计算。
2. 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召测当主站查询“终端事件分类数据”时,采集终端应答当前存储的事件分类和每一类事件的个数。
当主站下发“按事件代码ERC请求事件”命令时,采集终端应答相应事件。
3. 采集终端事件分类删除当主站下发“删除指定事件代码ERC下的全部事件”命令时,采集终端删除命令中对应的事件。
五、相关技术要求(一)电能表技术要求新款电能表应实现主动上报模式字、主动上报状态字及新增次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功能。
(二)终端技术要求采集终端应实现电能表事件透明上报、电能表数据分级采集、采集终端事件分级上报功能。
(三)通信协议要求扩展DL/T645-2007,增加主动上报模式字、主动上报状态字及新增次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
扩展Q/GDW1376.1-2013,增加电能表数据分级相关参数、指定事件代码ERC的召测和删除命令、电能表数据批量上报命令。
(四)通信模块要求通信模块应按本文件规定内容传输数据。
(五)主站要求主站应实现采集终端事件的分类召测和分类删除。
主站收到采集终端主动上报电能表数据时应返回确认报文。
(六)流程要求1.在eventout管脚已置位且模块未组网或需要重新组网的情况下,模块组网成功后进行主动上报流程。
2.本地通信模块的从节点与主节点之间应具备重发机制,避免在本地通信信道中丢失事件。
六、技术标准修改建议主动上报模式字注1:0代表此类事件发生不上报,1代表此类事件发生应上报。
主动上报状态字注:0代表未发生此类事件,1代表已发生此类事件。
其中主动上报模式字用于开启、关闭事件主动上报功能,主动上报状态字表示上报事件的发生状态。
主动上报事件新增次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是协议新扩展内容,其中主动上报事件新增次数便于主站采集相应事件记录,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用于主站确认收到电表发来的主动上报状态字。
1.主动上报模式字应用说明(1)电能表应支持的主动上报类型包括:1)电能表故障:控制回路错误、ESAM错误、内卡初始化错误、时钟电池电压低、内部程序错误、存储器故障或损坏、时钟故障;2)操作类事件:开表盖、开端钮盖、恒定磁场干扰、负荷开关误动或拒动、电源异常、电表清零、事件清零等;3)电网异常事件:失压、欠压、过压、失流、过流、过载、功率反向、断相、断流、电压逆相序、电流逆相序、电压不平衡、电流不平衡、需量超限、总功率因数超下限、电流严重不平衡、潮流反向(双向计量除外);4)电能表运行故障:停电抄表电池欠压、透支状态。
(2)当主动上报模式字开启的事件发生时,电能表应在读数据应答报文中把控制码中D5位置1(D5表示有无后续数据帧),告诉主站电能表有主动上报的事件发生。
主站通过查询主动上报状态字,获取具体上报事件。
2.主动上报状态字应用说明(1)只有主动上报模式字开启,主动上报状态字的状态位方可置1。
(2)在主动上报事件发生时将主动上报状态字的对应状态位置1,主站查询后从站不立刻清零主动上报状态字。
(3)主站成功查询主动上报状态字后,发“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给从站,以表示主站确认收到主动上报状态字,从站收到“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命令后,根据复位主动上报状态字中置0的位,清零主动上报状态字中对应的位,确保主动上报状态字中每个置1的位都被主站确认收到后才清零。
(4)主站查询、确认前,如事件已结束,主动上报状态位仍应保持置1状态,直到主站确认后清零。
(5)主站查询、确认前,如事件未结束,主站确认后状态位清零,在该事件结束前,对应主动上报状态位不重复置1。
(6)主动上报状态字表示电表中发生的故障、事件,事件一旦发生,例如电池欠压,发生时主动上报状态字置位,电表掉电,掉电前后电池欠压状态没变,则主动上报状态字不重复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