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粉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常见的橘子树病虫害和防治方法

常见的橘子树病虫害和防治方法引言橘子作为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受到了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病虫害的侵袭会严重影响橘子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及时有效地防治橘子树病虫害是保证橘子产量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橘子树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以帮助果农更好地保护橘子树。
1. 黄龙病病害特点黄龙病是橘子树叶片黄化、干枯的一种病害。
感染橘子树后,树叶会逐渐转黄并落叶,导致橘子长势衰弱,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树木死亡。
防治方法•良好的管理和栽培:合理施肥、保证适宜的灌溉和排水、保持树冠通风通气是预防黄龙病的基本措施。
•及时发现和处理病树:对于感染黄龙病的树木,及时剪除病枝病叶,并彻底清理树冠和树下的病源,避免病原菌的进一步传播。
•防治药剂的使用:可根据农业部门的建议使用适量的防治药剂,如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进行喷雾防治。
2. 橘黄龙卷叶蛾病虫害特点橘黄龙卷叶蛾是一种以橘子树为寄主的害虫,幼虫在橘子树叶片上取食,导致橘子树叶片呈卷曲状态,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进而影响橘子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机械防治:可手工采摘受害树叶上的幼虫,或使用软刷子轻轻刷去幼虫和卵。
同时,及时清除树冠底部的落叶和果实,减少幼虫的滋生环境。
•生物防治:可使用天敌进行控制,如细小石蜻蜓、细小远志蜂等。
这些天敌会主动寻找和捕食橘黄龙卷叶蛾的幼虫和卵。
•化学防治:可选用低毒、高效、残留期短的农药,如25%氧乐果悬浮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3. 灰飞虱病虫害特点灰飞虱是常见的橘子树害虫之一,它以橘子树叶片为食,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逐渐枯黄、凋落,影响橘子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可利用天敌进行控制,如瓢虫、食蚜蝇、蚂蚁等。
这些天敌会主动捕食灰飞虱的成虫、若虫和卵,帮助控制其数量。
•农艺措施:定期修剪树冠,保持通风良好,减少灰飞虱的滋生环境。
同时,适度疏果,减少果实间的接触,避免虫害蔓延。
•化学防治:可选择安全、高效、低残留的农药,如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喷雾防治。
柑橘蓟马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介绍

柑橘蓟马的危害及防治方法介绍柑橘蓟马是各类柑橘中都时常发生的虫害之一,在脐橙和柠檬上发生频率更是高到离谱,一不留神就会直接让植株的产量及果实品质下降良多,让果农平白遭受巨大损失。
那么今天,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柑橘蓟马的危害和它的防治方法,让大家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柑橘蓟马的危害有哪些?柑橘蓟马对柑橘的各个部位都有危害,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1、危害新梢当柑橘长出新梢后遭到蓟马的危害,新梢会直接在幼芽阶段发黄枯萎,没有任何长出来的希望。
2、危害枝条柑橘蓟马感染到柑橘的枝条后,枝条的外表皮会部分变成黄褐色,形成一条条毫无规则的疤痕,且疤痕处摸起来粗糙无比,全不似普通枝条那般光滑。
3、危害叶片柑橘蓟马危害到叶片的时候,叶片的表皮会变成灰褐色,中心会凹陷下去,边缘则会明显鼓起来。
而且,当虫害加重时,叶片还会变得扭曲萎缩,直接影响了植株的光合作用和座果率。
4、危害果实当柑橘蓟马进一步感染到果实的时候,果实的外表皮会出现灰白色的条状疤纹,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外观,不过幸运的是因为有着果皮的保护,它的里层的果肉却无甚危害,由此可以看出,柑橘蓟马对植株的危害主要还是在枝梢和叶片上,因为它会决定了植株的长势,对后期结果率的提高和果实的发育有着密切关联,倒是对果实的危害并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会稍微影响它的美观,降低它的商品性而已。
柑橘蓟马如何防治?了解完柑橘蓟马的危害后,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柑橘蓟马该如何进行防治吧!1、冬季清园杀虫因为柑橘蓟马的卵是藏在秋梢的新叶中过冬,等到来年3月份的时候再逐渐变为幼虫的。
因此,要想有效防治柑橘蓟马,就要在它过冬期间剪枝清园,破坏它的生长环境,然后喷洒一些内吸性杀虫剂来灭杀掉虫卵。
2、花期用药在柑橘花朵开放和花朵落下大半这两个时期要尤为注意防治好柑橘蓟马,因为这两个时期直接关系到果实的产量和后期的品质如何,也是蓟马最容易发病的时期。
具体可使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哒螨灵等。
3、保护新芽新梢因为柑橘蓟马经常危害植株新长出的芽梢,因此需要用吡虫啉等药剂灌根处理来让其传导到芽梢处,给它增添一层保护,保证植株能茁壮生长。
《柑橘常见病虫害》课件

柑橘病虫害的传播途径
自然传播
介体传播
通过风、雨、昆虫等自然媒介传播, 如蚜虫、粉虱等昆虫传播病毒病。
通过病健株接触传播,如溃疡病等。
人为传播
通过苗木、接穗等带病材料传播,或 通过农事操作、水源等污染传播。
柑橘病虫害对果园的影响
01
02
03
04
产量损失
病虫害会导致柑橘树势衰弱, 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进
04
柑橘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01
02
03
04
农业防治是通过合理的农业管 理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柑橘病虫
害的方法。
选择健康种苗,避免从病区引 种。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 土壤肥力和通透性,促进柑橘 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能力。
适时修剪,去除病枝、病叶, 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减少病菌
滋生和传播。
生物防治
详细描述
黄龙病是一种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主要通过柑橘木虱等昆虫传播。 感染黄龙病的柑橘叶片出现黄化现象,果实品质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整株死亡。
炭疽病
总结词
真菌病害,引起柑橘叶片和果实上出 现褐色斑点。
详细描述
炭疽病是一种真菌病害,主要侵染柑 橘叶片和果实。病斑呈褐色,圆形或 椭圆形,有时有轮纹。在高温高湿的 环境下容易发生,导致叶片枯死和果 实腐烂。
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在病虫害发生初 期及时用药。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 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科学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配制合 适的浓度和用量,避免过量使用或滥 用农药。
05
柑橘病虫害防治案例分析
某果园黄龙病防治案例
总结词
科学防治、综合施策
详细描述
柑橘蚧壳虫防治方法

柑橘蚧壳虫防治方法柑橘蚧壳虫是柑橘树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们以柑橘树的汁液为食,严重影响柑橘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护柑橘树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些防治方法来控制柑橘蚧壳虫的繁殖和危害。
及时清除柑橘树上的蚧壳虫。
蚧壳虫通常在柑橘树的皮肤上形成稀疏的白色躯干,它们会随着柑橘树的生长而不断繁殖。
我们可以用手或刷子轻轻擦拭柑橘树的皮肤,将蚧壳虫清除掉。
这项工作最好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因为这个时间段蚧壳虫活动较多,清除效果更好。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
柑橘蚧壳虫的天敌有很多,比如瓢虫、小蜂等。
我们可以引进这些天敌放在柑橘树上,让它们帮助我们消灭蚧壳虫。
另外,某些微生物对蚧壳虫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比如杀蚧壳虫菌、拮抗细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通过喷洒或喂食的方式使用,有效降低蚧壳虫的数量。
合理施肥也是控制柑橘蚧壳虫的重要方法之一。
柑橘树缺乏养分时会变得虚弱,容易受到蚧壳虫的侵害。
因此,我们要根据柑橘树的需要进行科学施肥,确保柑橘树的健康生长。
在施肥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避免过量施肥,以免导致肥料残留,对柑橘树产生负面影响。
使用化学药剂也可以控制柑橘蚧壳虫的繁殖。
在使用化学药剂之前,我们要了解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安全使用。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选择具有昆虫杀虫作用的药剂,并按照药剂的说明进行使用。
在喷洒药剂时,要注意避开柑橘树的果实和叶片,以免对柑橘树产生不良影响。
定期检查柑橘树的健康状况。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柑橘蚧壳虫的存在和危害程度,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检查时,我们要仔细观察柑橘树的叶片、枝干和果实,寻找蚧壳虫的踪迹。
同时,还要注意观察柑橘树的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控制柑橘蚧壳虫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清除蚧壳虫、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合理施肥、使用化学药剂和定期检查等。
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或者结合多种方法进行防治,以保护柑橘树的健康生长。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柑橘树的管理,提高树的抗病虫能力,减少蚧壳虫的危害。
柑橘类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

第2期(总第374期)2021年2月No.2 FEB文章编号:1673-887X(2021)02-0152-02柑橘类果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分析黄霞(玉林师范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537000)摘要柑橘类果树主要有柑桔、脐橙、蜜桔、蜜柚、冰糖橙及其他柚类等,是我国南方的重要经济、作物,也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部分之一。
柑橘类果树在种植过程中,加强对其病虫害的防治,能够有效预防和及时解决病虫害,从而保证柑橘类果树的质量和产量,保护果农的经济利益。
因此,文章对柑橘类果树常见的病虫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柑橘类果树;病害;虫害;防治技术中图分类号S436.6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673-887X.2021.02.072Analysis of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ology of Citrus Fruit Tree Diseases and PestsHuang Xia(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537000,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China)Abstract:Citrus fruit trees mainly include citrus,navel orange,cantaloupe,pomelo,crystal orange and other pomelos,which are im‐portant economic crops in south China and now are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Citrus fruit trees have freque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the process of planting.Therefore,strengthening the analysis of pest control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solve th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 time,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citrus fruit trees and protec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of fruit farmers.Therefo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citrus fruit tree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ntegrated pest control technology.Key words:citrus fruit trees,disease,insect pests,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柑橘类果树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作为其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防治效果将直接影响柑橘类果树的产量、果品质量以及后期果实的出售。
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柑桔大实蝇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钻入柑桔果实内损害果肉,严重影响柑桔的品质和产量。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柑桔大实蝇防治方法:
1. 采用物理措施:定期巡查柑桔树,将受害果实及时摘除并销毁,避免幼虫孵化和传播。
2. 使用黄板诱捕:在柑桔树周围悬挂黄色的粘板,黄色能吸引柑桔大实蝇,一旦触碰将被粘住。
定期更换黄板,以维持效果。
3. 集中浇水:柑桔大实蝇在湿润环境下生存和繁殖较困难,因此可通过集中浇水来降低虫害发生率。
4. 使用催熟剂:在柑桔树上喷洒催熟剂,如乙烯或氧化乙烯,可以加快果实成熟,减少柑桔大实蝇危害。
5. 接种天敌:柑桔大实蝇的天敌包括瓢虫、寄生蜂等,可采取人工或自然方式引入这些天敌来控制柑桔大实蝇数量。
6. 农药喷洒:在柑桔大实蝇孵化高峰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和防护。
7. 温度控制:柑桔大实蝇对温度敏感,适宜生存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可以通过合理的栽培管理来调控温度,减少柑桔大实蝇危害。
每个地区和情况可能有所不同,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防治方法,并配合合理的管理措施,全面防治柑桔大实蝇的危害。
脐橙的主要病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摘要脐橙的病害防治,应积极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注意改善生态环境,搞好生物防治的同时,注重田间实地观察,适时防治,用准农药,增强药效。
为害脐橙的主要病害有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柑橘裂皮等。
这些是目前影响脐橙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病害,分析了脐橙病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根据关键物候期进行脐橙一般病害防治的措施,以促进脐橙病害的科学防治。
关键词:脐橙病虫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绪论赣州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土壤肥沃,属典型亚热带丘陵山区湿润季风气候,具有种植柑桔特别是脐橙的优越气候和土壤条件,是我国橙类适宜区和柑桔优势带。
所产脐橙果大皮薄,橙红鲜艳,外形美观,肉质脆嫩,清香爽口,营养丰富,品质上乘。
赣州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脐橙以来,大力实施“兴果富民”、“建设世界著名脐橙主产区”、“培植超百亿元产业集群”等战略,强势推进产业建设,果业产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
历经30多年的发展,果业产业已从一个单纯的种植业发展成为一个集生产、贮运、保鲜、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为赣州最有特色、最有优势、最有希望和最具潜力、最具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
研究脐橙病虫害的主要目的就是尽最大可能使脐橙优质丰产,而脐橙栽培的重要意义在于:1.脐橙长寿丰产,经济效益佳;2.营养丰富,色香味兼优;3.全身是宝,可综合利用;4品种兼优,能季产年销。
而阻碍脐橙质优丰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品系良莠不齐、平均产量低、高质量的少,所以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本文介绍脐橙的几种常见病虫害以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
1 几种常见的病害1.1 柑橘溃疡病柑橘溃疡病,为国际植物检疫对象。
该病害在我国个柑橘产区普遍分布。
为害柑橘新梢和未成熟果实。
叶片受害,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色针头大小的油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到叶片正反两面,病斑隆起、圆形、不栓化、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中心凹陷,如对着光亮看,病斑呈黄色或黄绿色晕环,仅靠晕环处常有褐色的釉光边缘。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

柑橘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2009-3—31 8:08:291、虫害(1)橘全爪螨(柑橘红蜘蛛):是目前我国柑橘上普遍发生的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主要为害柑桔叶片、枝梢和果实。
被害叶、果严重时变灰白色,失去光泽,直至枯黄而脱落。
4~6月和9~11月为发生高峰期.a。
春季清园:剪除枯枝、病虫枝,清除果园杂草。
萌芽前可选用0。
8—1.0波美度石硫合剂、松碱合剂8—12倍液或20%灭蚧可湿性粉剂40-50倍液。
b。
萌芽至花期:可选用0。
3~0.5波美度石硫合剂、5%噻螨酮乳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10%苯螨特乳油1500~2000倍液或5 0%三硫磷1200~1500倍液等。
c.其他季节:可选用三唑锡、苯丁锡1500~1800倍液,5%尼索朗2000倍液,10%螨死净1000~1500倍液,20%速螨酮3000~4000倍液,73%克螨特1500~2500倍液,50%溴螨脂1500~2000倍液等。
d。
保护天敌,合理用药,实施保健栽培,保护和利用食螨瓢虫、捕食螨、食螨蓟马、草蛉、虫生藻菌等天敌.(2)锈壁虱:我国柑橘产区均有分布,是严重害虫之一.主要以幼、若螨群集在柑桔的枝、叶、果上为害,被害果皮或叶片背面变成黑褐色,7~9月是其发生和为害盛期.a.防治适期:5月中旬至10月。
b。
农业防治:高温干旱季节,灌水抗旱;增施有机质腐熟肥,改善果园生态条件,增强树体的抗虫能力;冬季清园,剪除枯病枝、残弱枝,树干刷石灰水一次,以消灭越冬虫源。
c.化学防治:选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0。
3~0。
4度,每月喷1~2次(高温烈日天气浓度适当偏低些),喷药量不宜过大,以免发生药害;50%三环锡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65%代森辛600~800倍液,30%速灭威600倍液,50%乙硫磷1000~1500倍液。
(3)潜叶蛾:我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发生。
以幼虫潜入嫩叶、嫩枝和幼果的表皮下为害.1年发生9~15代,以蛹和老熟幼虫在晚秋梢和冬梢嫩叶表皮下越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柑桔粉虱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摘要:柑桔粉虱在我县发生越来越严重,果农普遍反映防治十分困难,这给果树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2008~2011年,在县农牧业局的安排下,经过近几年的观察和实践,摸清了该虫的发生规律,总结出了防治柑桔粉虱必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准确测报抓住关键期进行化学防治”的综合治理措施。
关键词:柑桔粉虱;特征;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6661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来,柑桔粉虱在我县复兴镇卫星村、八股井村等地的柑桔生产区发生十分普遍,危害十分严重,农户用药防治效果也很差,成为我县柑桔生产上难以控制的害虫。
这使现有果农遭受严重的损失,并影响新发展柑桔生产区桔农生产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减少生产损失,现将该虫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1形态特征和危害症状
柑桔粉虱,又叫白粉虱。
成虫体和翅上均有白色蜡粉覆盖,肉眼看上去为白色昆虫而得名白粉虱。
该虫除危害柑桔外,还危害柿、女贞、栀子、丁香等植物。
11形态特征
该虫系小型昆虫。
成虫:体长09~12mm,黄色,被有白色蜡粉。
翅半透明,亦敷有白色蜡粉。
卵:椭圆形,长02mm,宽009mm,淡黄色,卵壳平滑,以卵柄着生于叶上。
若虫:初孵
时,虫体不足1mm,体扁平而薄,略显透明,椭圆形。
蛹:蛹壳略近椭圆形,羽化前蛹壳呈黄绿色,可以透见虫体;羽化后的蛹壳呈白色,透明。
12危害症状
主要以各代幼虫危害春、夏、秋梢嫩叶。
以幼虫在嫩叶背面吸食,导致叶变形、脱落,枝短小、纤细、干枯。
同时诱发煤烟病,使叶片覆盖一层黑霉,影响光合作用,造成树势衰弱,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下降。
2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
柑桔粉虱在仪陇一般1年发生3代,第1代成虫高峰期为4月上旬~4月中旬,第2代成虫高峰期为6月上旬~6月中旬,第3
代成虫高峰为8月上旬~8月中旬。
成虫产卵前期3天,卵期第1代15天,其余各代10~12天。
以3龄幼虫和蛹在秋梢叶背越冬,第2年4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成虫在树冠内幼嫩的枝叶上活动,3天后将卵产于叶片背面。
每雌成虫平均产卵约120粒左右。
幼虫孵化后作短距离爬行,不久以口器插入叶组织内取食,幼虫全在叶片背面吸食,一叶可达数十至数百头。
各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就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期。
柑桔粉虱第1代幼虫发生较为整齐一致,其余各代世代相互重叠,虫态不一,难以防治。
因此,柑桔粉虱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就是全年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
第1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因年份和地域不同而发生改变,因此,农户要注意田间观察,以确定最佳用花时间。
3柑桔粉虱大量发生的主要原因
31用药不当伤害了柑桔粉虱天敌,使其失去了自然控制
柑桔粉虱的天敌很多,如粉虱座壳孢菌、各种寄生蜂和捕食性天敌等。
尤其是粉虱座壳孢菌和寄生蜂控制效果最好。
一些果农对粉虱座壳孢菌并不认识,有些人甚至作为有害的蚧壳虫(红园蚧)用药加以防治。
有益菌类和有益的寄生或捕食性昆虫对许多广谱性杀虫、杀菌剂敏感,如目前生产上广泛使用的毒死蜱、溴氰菊酯和铜制剂等,均对他们伤害大。
经常使用这些广谱性药剂或不当用药,会使柑桔粉虱失去自然控制,从而引起大量发生。
32栽培管理措施不当,为害虫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生态环境为了取得早期丰产,目前柑桔园普遍推广密植栽培,采用2m×3m的规格进行栽植,直到树长到封行后也不间伐、修剪,果园排灌沟渠也不完善,造成果园严重郁闭、湿度大、通风透光差,为柑桔粉虱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殖的条件。
33果农缺乏防治该虫的基本知识,防治时期和部位不准确331该虫是小型昆虫,虫体很小,卵和幼虫肉眼难以看到,而且幼虫颜色与叶片颜色相近,果农很难发现,技术人员也需借助放大镜进行观察判断,给果农进行药剂防治增加了难度。
332该虫处于荫蔽多湿的树冠中下部且位于叶片背面危害,农户喷药防治往往注重叶片正面和上面而忽略了叶片背面和中下部的叶片背面,从而造成漏喷、防治效果差。
4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措施
通过铲除果园边其它寄主植物;合理密植,封行后要注意修剪控制树冠,防止郁闭;冬季剪除果树内膛的密弱枝、交叉枝,夏季对徒长细弱枝、荫蔽枝、零星夏档进行修剪,降低害虫基数并可改善喷药条件,提高化防效果;种植绿肥,保留果园良性杂草,提高粉虱座壳孢菌的寄生率。
42生物防治措施
保护利用天敌,为有益的寄生性和捕食性生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采用选择性用药、释放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昆虫、悬挂带有粉虱座壳孢菌的柑桔树枝、保留果园良性杂草、种植绿肥等方式来抑制粉虱的大量发生。
43药物防治
431做好田间观察测报,准确确定用药期
适宜用药时间在各代幼虫发生盛期。
由于幼虫果农不易观察到,而白色成虫的发生容易发现。
因此生产上多在成虫大量发生后的15~20天后及时用药防治,严重时7~10天后再用药1次。
432防治策略
第1代发生整齐,是全年防治的重点。
433抓好统一用药工作
用药时间要统一,要抓好连片统防统治。
434施药技术
要求喷射要周到均匀,特别是树冠中下部和叶片背面。
药液量
一定要用足,要喷湿整个叶背。
435农药品种
应严格按照无公害防治的要求,田间不用高毒和对天敌毒性高的农药。
以下农药可供选择:05%果圣水剂800~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倍液、25%阿克泰3 000~4 000倍液、3%啶虫脒1 000~1 500倍液、25%扑虱灵10 000~2 000倍液等。
作者简介:陈国昌(1966-),男,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农牧业局,农艺师,主要从事果树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