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本土化,孰重孰轻

合集下载

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

你如何看待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关系?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两大趋势,它们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影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全球化和本土化的概念解释1. 全球化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之一,它指的是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全球化一体化。

全球化让世界变得更紧密,不同国家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赖变得更加密切。

2. 本土化本土化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文化和自然环境,强调本土文化和本土特色的重要性。

本土化也是一种文化多元化的表现。

二、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1. 相互作用全球化和本土化不是相互对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

全球化是建立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本土化的出现也是对全球化的回应。

2. 共同理念全球化和本土化虽然在表面上相互矛盾,但它们都强调人文因素对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全球化与本土化均为了保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3. 区域性的本土化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本土化可以分为不同的区域性本土化。

区域性本土化是指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了保护自身本位性和文化多元性而出现的本土化现象。

4. 全球统一与本土差异另外一方面,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矛盾也在于全球化的趋势是统一、趋同的,而本土化则强调的是不同的、差异的。

三、总结综上所述,全球化和本土化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关系。

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寻求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的平衡,既要保持各种文化的多元性,又要在经济、政治方面实现共同发展。

本土化 VS.国际化

本土化 VS.国际化

本土化VS.国际化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外企业赶集似地涌入中国,力争本土化,而这时的中国企业却在积极准备着国际化。

对于传统行业而言,无论是跨国企业的本土化还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化,都需要考虑到大量的资金、成本、设备、生产线、渠道、专利等各个层次的问题。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一切看起来似乎没有那么复杂。

在人们眼里,互联网自身就可以贯通全球,需要考虑的只是技术、服务和人才。

然而,一切又不那么简单。

实际上“本土化”和“国际化”说的不过是一件事情,只不过有的人站在门里面,有的人站在门外面,要进来的说“本土化”,要出去的人讲“国际化”。

按理说,Google掌握着美国以及全球的搜索引擎制空权,无论在所谓“本土化”还是“国际化”方面,都应该有充分的发言权;而以百度在中国搜索市场的地位来看,其对“本土化”的理解应该相当深刻。

事实上,无论是“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对于企业而言,都是离开了原有的沃土去耕耘一块新的疆域。

在出发之前,企业家们一定都确信在新领地上能够种出金豆。

然而,尽管大家都是拿了金豆种子来种地,但却有人种出黄豆来。

问题无非是出在两个方面:一是用错了种子;二是用错了方法。

所以,企业们在选择策略的时候,面临两个方向:是改变原来的自己去适应市场?还是坚持自己的风格去引导市场?不管最后的选择是怎样,“本土化”都不是一个概念或者一种经验,原来的成功或许可以借鉴,但只能作为参考,再成功的产品都有可能水土不服。

我们知道,“本土化”不是在别人的地方开一间公司,会说别人的语言,能提供一些当地市场上已经出现的服务那么简单。

Google费尽心力做了一个中文输入法却给自己招了一身的麻烦,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其实,“本土化”是一种思维模式,你不仅要学会用别人的方式去思考问题、用当地人的方式去经营,还要学会去理解当地的市场甚至融入当地的文化。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跨国大公司在中国地区会选择华人来担任高管。

当你的管理团队完全不能理解市场的时候,那向你招手的绝对不会是机会,而是失败。

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

金融服务的全球化与本土化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也逐渐由本地化向全球化转型。

在这个趋势下,金融服务机构面临着两个挑战:其一是如何实现全球网络的建立,其二是如何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实现本土化的服务。

全球化的趋势使得金融服务机构拥有了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他们可以在世界各地开设分支机构,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推动了金融服务机构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的服务。

同时,金融服务机构在向全球化转型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例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能够满足各地客户需求的全球化服务体系。

而在实现全球化的同时,金融服务机构也不能忽视本土化的要求,他们需要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市场需求来调整服务内容和策略,才能真正实现全球网络的建立。

在实现本土化的同时,金融服务机构也需要考虑到全球化的趋势。

例如,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在本地建立实力,并通过全球化网络来扩大业务范围。

此外,金融服务机构还可以通过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来开发符合当地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种方式可以使金融服务机构满足本地客户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全球化的趋势也推动着金融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加剧。

L廓类似于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

在这个时代,金融服务机构需要具备多地区多语种多币种的能力,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而对于一些大型金融服务机构来说,他们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完善且高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稳定运营。

总之,金融服务的全球化和本土化是当前金融行业面临的双重挑战。

金融服务机构需要在建立全球网络和实现本土化服务之间寻找平衡,以适应当今全球化的趋势。

同时,金融服务机构也需要具备多地区多语种多币种的能力,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

对于大型金融服务机构来说,他们还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完善且高效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稳定运营。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正方辩手,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本土化是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根据当地的文化、习俗、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改进,使产品或服务更适合当地的特点。

我认为,本土化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能够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

首先,本土化能够提高产品或服务的适应性。

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等都存在着差异,如果企业仍然采用一刀切的全球化策略,很可能会忽视了这些差异,导致产品或服务在当地市场上难以被接受。

比如,麦当劳在印度推出了咖喱口味的汉堡,就是因为考虑到了当地人对辛香料的喜好,这样的本土化调整使得产品更受欢迎。

其次,本土化能够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市场中,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企业能够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本土化调整,就能够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比如,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在海外市场上取得成功,部分原因就是他们能够灵活地调整产品和服务,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

最后,本土化有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当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当地市场,提供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就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

比如,可口可乐在不同国家推出了不同口味的饮料,就是因为他们深知当地人的口味偏好,这样的本土化举措使得可口可乐成为了全球知名品牌。

综上所述,本土化对于产品或服务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提高适应性、竞争力,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反方辩手,不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我认为,虽然全球化的趋势下,本土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必要的,但过度的本土化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过度的本土化可能会导致产品或服务的标准化程度下降,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统一性。

其次,过度的本土化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因为需要针对不同的市场进行定制化调整,这样的成本很可能会转嫁给消费者。

最后,过度的本土化也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因为过于迎合当地市场的需求,可能会忽视了全球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产品策略比较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产品策略比较

案例二:某国际科技公司
针对全球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影 响力的产品和技术,如操作系统、云 计算服务等。
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研发和技术支持, 实现了产品的全球覆盖和技术领先。
本土化与全球化相结合的策略成功案例
案例一:某国际汽车品牌
通过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和服务网络,实现了产品 的全球覆盖和本土化定制。
案例二:某国际时尚品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针对不同地区的市场,推出符合当地审美和文化的服装和 配饰。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通过与当地设计师和供应商合作,实现了产品的本土化设 计和生产。
全球化产品策略成功案例
案例一:某国际运动品牌 推出全球统一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设计
,强调品牌的一致性和标准化。
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活 动,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本土化产品策略
适用于产品具有特定市场需求,且不同地区 间的需求差异较大的产品。这种策略可以更 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竞 争力。
成本与收益比较
全球化产品策略
通常初始投资较大,但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单位产品的成本会逐渐降低。全球化策略 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实现规 模经济。
本土化产品策略
04
CATALOGUE
案例分析
本土化产品策略成功案例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案例一:某国内手机品牌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针对国内市场,推出了一系列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功能和设 计,如定制UI、本地化应用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在国内市场份额持续增 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全球化产品策略的未来发展趋势
标准化与规模化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辩论辩题是否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正方,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首先,我们需要意识到全球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在这种情况下,本土化不仅是一种追求文化传承的方式,更是一种保护自身文化特色的必要手段。

正如著名学者李泽厚所说,“世界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当受到尊重和保护。

”如果我们不加强本土化,我们的文化将会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没,失去独特性和传统特色。

其次,本土化对于经济发展也是有益的。

以中国为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品、传统医药、传统节日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如果我们不加强本土化,将会导致这些传统产业逐渐式微,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本土化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表现。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

”只有加强本土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提升我们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本土化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要手段,更是一种经济发展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反方,不应该更加具有本土化。

首先,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全球化的浪潮都会席卷而来。

在这种情况下,过度强调本土化只会使我们与世界脱节,错失发展机遇。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全球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应该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而不是逆流而上。

”。

其次,过度强调本土化会导致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本土化,将会导致文化的封闭和僵化,失去了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学习的机会。

最后,过度强调本土化也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合作和交流。

如果我们过分强调本土化,将会导致与国际接轨的困难,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过度强调本土化不仅会使我们与世界脱节,错失发展机遇,还会导致文化保守主义的倾向和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人们认为它已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经济到文化再到政治。

然而,全球化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却受到了质疑,并引起了本土化的强烈反应。

本文将分别探讨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本土化本土化是一种强调地域文化的理念。

它的目的是保护、维护和发展一个地区的文化传承和多样性。

本土化可以体现在各种方面,从饮食和服饰到宗教和文学。

要实现本土化,人们需要对地方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进行深入了解,以此来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二、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国际间经济、政治、文化联系不断加强,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势。

在全球化过程中,资本、技术和人才流动不断加速,国家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与此同时,无论是娱乐、体育还是商业活动等等,全球性的文化活动也不断涌现。

三、本土化和全球化看似相互矛盾,但实际上它们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土化和全球化不仅能够互补,而且还能够相互促进。

首先,全球化对本土化产生着影响。

全球化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物质文化,对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

因此,本土文化必须要有适应全球化的方案,否则就可能被忽略或淘汰。

例如,在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因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而受到了很大挑战。

然而,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传媒和旅游业,这些文化得到了全球的认可和推广。

其次,本土化也能够对全球化产生积极贡献。

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和创意作品以及本土品牌能够走向世界舞台,促使本土商品和文化成为全球品牌和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近年来中国电影和电视剧成为国际市场的热销品,成为了中国创意文化产业的代表。

总之,本土化和全球化可能存在一些冲突,但它们是互补关系。

全球化带来了发展机遇,本土化保护了文化多样性,这两种力量结合在一起,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社会的进步。

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

营销全球标准化和本土化战略选择
•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得跨国公司必须选择合适的战 略,营销全球标准化和本土话的战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必须根据不同行业和产品具体分析。为了使营销全球标 准化和本土化的战略选择更具有实用性,下面用矩阵模 型图,以战略业务单位来探讨战略选择的问题。矩阵模 型图的纵坐标表示营销全球标准化的压力,横坐标表示 营销本土化的压力,根据不同SBU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状 况,将该矩阵模型图划分为A、B、C和D四个区域。 •
全球化案例分析
海尔集团由17年前员工不到800人、亏损147万元 的集体小厂发展的今天拥有员工3万人、销售收入600亿 人民币,产品远销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化企 业:1984年至1991年为名牌战略阶段,培养专门人才打 基础;1992年至1998年为多元化阶段,增强核心竞争力, 变为中国家电第一品牌:1998年开始国际化战略极端, 在全球范围内进海尔产品、品牌和企业文化的扩张,以 冲击世界 500强和创世界化的海尔品牌为目标。张瑞敏 曾在国际商会大会时说:“海尔以致注重于国际化的思 维,当地化的行动,企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全球作为市 场。”用形象化语言来描述,国际化的海尔是世界各地 本土化海尔的集成,即由中国海尔、美国海尔、中东海 尔、欧洲海尔等组成世界的海尔,其最终目标是创世、把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 当做中国经济转型、重组的催化剂、企业要研究掌握型 营销环境,因地制宜,审时度势,灵活运用各种营销手 段 • 2、以卡机创新为基础,走知识发展道路 • 3、培养逆向选择理念和严格的市场调研工作 • 4、按国际市场通行规则从事产品生产和交换 • 5、加速实现生产化系列、品牌化系列、产销网络一体 化、进而实现“三化合一” • 6、根据产品本身的特点,制定出具有适应力的营销策 略 • 7、建立具有适应力的管理体系 • 8、建立具有适应力的营销体系 • 9、全面的人性化服务态度和工作作风 • 10、制定国际市场营销的公关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化与本土化,孰重孰轻
摘要:在当今社会,全球化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就当大家就要
趋于一致的时候,我们该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要怎样保护民族本土
化,怎样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关键词:全球化,本土化
全球化这个词,我想,在现在社会中可以称得上是高频词汇了,经
济的全球化是本,它带动了政治、文化等一系列的全球化。全球化
“并不是专家学者在书斋里危言耸听的杜撰,也不是新闻媒体大肆
炒作出来的话题,它已成为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这样客观存在的全球化中,艺术的全球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
分。马克思曾说过:艺术是远离经济基础的最为特殊的意识形态。
我想,如果垒一座金字塔的话,那么艺术全球化该是塔之顶端了,
它是经济的升华,是政治的升华。既然它是一种升华,就不该追随
着经济以及其他基础部分的步伐,不该为其牵着鼻子走。换句话说,
在全球化语境中,应该善待本国的本土化,挖掘本土化的价值。对
于在全球语境中保护本土化的问题,电影就是个能很好呈现并且发
扬光大的平台。在当今全球化热潮中,本土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电影《海角七号》就将台湾的本土民俗表现得较为完整,并且将其
本土化的事物与世界相融合。从最基础的语言上看,整部影片的主
要人物大多在讲当地的闽南语,有时会夹杂少许的日语,这就一点
就很是本土化。茂伯德月琴就是个很大的亮点,茂伯从未抛下过他
的这个宝,这很能体现当地人对于本土化的保护意识,对于贝斯还
有其他西洋乐器的冲击,即全球化的袭来,当地人对于自己文化的
保卫是中很伟大的表现。还有影片中,当地“代表”对外来人的排
斥,这也从侧面表达了在全球化下,保护本土化是势在必行的。另
外,本土化与全球化冲突着的同时并交融着的状态也在《海角七号》
中被发挥得较为淋漓尽致了。茂伯虽然弹了一辈子的月琴,但是最
后还是成功地加入了乐队;马拉桑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拿下了“代表”
的这个大订单......像这样能够在全球化语境中很好地体现出本
土化的特色的电影着实不是很多,《刮痧》应该也算作一部有着本
土化缩影的影片了。我国著名的文化理论学者王宁曾这样说:“当
即世界的文化运动可以概括为两种方式,其一是随着资本由中心地
带向边缘地带扩展,殖民的文化价值的观念也渗透到这些地区;但
随之出现了第二个方向:及殖民化的边缘文化与主流文化的抗争和
互动,这样便出现了边缘文化渗入到主流文化之主体并消解主流文
化霸权的现象,......文化的全球化进程并不可怕,因为在这一进
程中,全球化不可能不受到另一种势力——文化本土化的抵制。”
我认为应该在这一观点的基础上附加一点,即在保护本土化的同
时,不一定要抵御全部的全球化。电影《刮痧》中就展现了中西文
化的冲突,民族化的东西抵制全球化的进程......但最后还是二者
交融收尾。
对于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我认为,在坚持民族本土化的同时,
可以与外来文化相互交融,达到促进全球化又不失本族文化的效
果。这使我想起另一部与以上两部都有所不同,但又有着异曲同工
之妙的美国电影《老爷车》。整部影片有一个性格十分鲜明的人物
——一位顽固的美国老头,他活这一辈子早已习惯了自己的思想以
及根深蒂固的对于亚洲人的看法和观念,但因为一对苗族姐弟,让
美国老头改变了原先的有点种族主义的旧观念和思想,他开始逐渐
接受外来文化——亚洲文化,影片中他应邀去苗族人家聚会时幸福
地吃特色的美食,还有他与苗族人交谈的片段都体现了其在坚持本
土化的同时也接受着部分的外来文化。
面对全球化的步步逼近,“既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又跟上世界经
济和技术更新的潮流,而不致于强化了科学主义,却弱化了人文意
识。同时也便于一新的科学技术来提升中国美学精神,使积淀着数
千年灿烂文化的东方人文意识更趋现代化,也更易被当代人所接
受。”②简单地说,就是要保护民族本土化,与此同时兼容并蓄,
与全球化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8页
[2]金丹元,柯蓉,《全球化背景下影视艺术、高技术与中国美学之
相融》,《学术 月刊》,2002.6
注释:
① 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28页
② 金丹元,柯蓉,《全球化背景下影视艺术、高技术与中国美学之
相融》,《学术月刊》,20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