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名词解释复习过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名词解释复习过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名词解释复习过程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名词解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一版

关键术语/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总收入:一年中生产要素在生产商品与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全部收入。

2.普通股:简称股票,代表持有者对公司的所有权。股票是对公司收益和资产的索取

权。

3.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在一年中所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价值。

4.总产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总量。

5.电子金融: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激发出的新的金融产品,并促进金融服务以电子化设

备的方式提供给广大客户。

6.通货膨胀:物价水平的持续上升

7.物价总水平:一个经济社会中商品与服务的平均价格

8.联邦储备体系(美联储):美国的中央银行,负责本国货币政策的实施

9.利率:借款的成本或为借入资金所支付的价格

10.通货膨胀率:物价总水平的增长率

11.资产: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

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12.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出现混乱,伴随着资产价格的暴跌以及众多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

构的破产。

13.货币政策:对货币和利率的管理

14.银行: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15.金融创新:新的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

16.货币理论:该理论将货币数量的变动与货币政策和经济活动与通货膨胀联系起来,展

现了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是如何作用于总产出的。

17.债券:债务证券,它承诺在一个特定时间段中进行定期支付。

18.金融中介:从储蓄者手中吸收资金,并向需要资金的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

19.货币:在商品和服务支付以及债务偿还中被广泛接受的东西。

20.预算赤字: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政府支出超过税收收入的差额。

21.预算盈余: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中税收收入超过政府支出的差额。

22.金融市场: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在这个市场

中,资金从那些拥有闲置货币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23.经济衰退:总产出下降的时期

24.财政政策:有关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决策

25.证券:对发行人未来收入和资产的索取权

26.经济周期:经济总产出的上升和下降运动

27.外汇市场:货币兑换的场所,资金跨国转移的中介市场

28.汇率:用其他国家货币表示的一国货币的价格

29.失业率:可供雇佣的劳动力中未就业的比例

第二章

1.逆向选择:在交易之前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金融市场上是指那些最可能造

成不利(逆向)后果即制造信贷风险的潜在借款人往往是那些最积极寻求贷款并且最可能获取贷款的人)。

2.道德风险:在交易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问题。在金融市场上指借款人可能从事

不利于贷款人的不道德的活动,这些活动加大了贷款无法清偿的概率,因而造成了风险。

3.信息不对称:金融市场上交易一方对另一方缺乏充分的了解,以至于无法做出正确的

决策。这种不对等的状态被称为信息不对称。

4.外国债券:在国外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的债券,如德国的汽车制造商保时捷在美

国金融市场上发行的以美元计价的债券。

5.欧洲债券:国际债券市场上较近期的金融创新,是一种在外国市场上发行但并非以发

行国货币来计价的债券,如在伦敦金融市场发行的美元债券就是一种欧洲美元债券。

6.欧洲货币:欧洲债券的一个变种,指存放在货币发行国之外的银行的外国货币,如欧

洲美元,就是存放在美国以外的外国银行或是美国银行的国外分支机构的美元。

7.货币市场:交易短期债务工具(原始期限通常为1年以下)的金融市场。

8.资产转换(风险分担):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产品的风险在投资者所能

接受的范围之内,金融中介机构用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得的资金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这一风险分担的过程被称为资产转换,投资者的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

9.抵押贷款:是向家庭和企业发放的用于购置房屋、土地或者其他建筑物的贷款,这些

建筑物或土地即为贷款的抵押品。

10.经纪人:投资者的代理人,负责匹配证券的买方和卖方。

11.交易所:即证券的买卖双方(或他们的代理人或经纪人)在一个集中的场所进行交易

的二级市场。

12.抵押支持证券:类似债券的债务工具,它依托于一揽子个人抵押贷款,这些贷款的利

息和本金支付给证券的持有者。

13.资本:可以用来创造财富的财富。

14.联邦基金利率:银行同业间隔夜贷款的利率,可以反映银行贷款市场和货币政策的松

紧情况。

15.场外市场:分处各地的拥有证券存货的交易商随时向与其联系并愿意接受其报价的人

在“柜台”上买卖证券的的二级市场。

16.资本市场:交易长期债务工具(原始期限通常在1年或以上)与股权工具的金融市

场。

17.金融中介机构:在贷款——储蓄者与借款——支出者之间的帮助资金实现在双方之间

的转移的机构。

18.资产组合:收益变动方向不一致的一系列资产。

19.利益冲突:当某人或某公司有多重目标时,其中一些与另一些可能会发生冲突。

20.金融恐慌:金融机构的大范围倒闭

21.一级市场:筹集资金的公司或政府机构将其新发行的股票或债券等证券销售给最初购

买者的金融市场。

22.交易商:按照报价买卖证券从而将买卖双方联结起来。

23.违约:债务工具的发行者不能支付利息或者在债务工具到期时无法偿还本金。

24.投资银行:为企业证券发行提供帮助的金融机构。

25.二级市场:交易已经发行的证券的金融市场,如纽交所、纳斯达克。

26.多样化:包括投资于收益变动方向不一致的一系列资产

27.负债:在本章中,负债是指公司和个人由于出售或发行证券给投资者,而承担的未来

投资者向其行使收入和资产的求偿权。

28.股利:股权工具的持有者可以得到的定期支付

29.流动性:投资者可以更加容易和快捷的出售金融工具以实现筹措资金的目的。

30.储蓄机构:除商业银行之外的存款性金融机构。

31.规模经济: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平摊在每一美元交易上的成本在降低。

32.流动性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使客户的交易变得更加容易的服务。

33.交易成本:在金融交易的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和金钱。

34.范围经济:通过将同一信息源应用于多种金融服务,它们可以降低每种金融服务的信

息成本。

35.股权:承诺持有者按份额享有公司的净收益和资产的工具。

36.期限:距离该项债务工具最终偿还日的时间

37.证券承销:投资公司确保证券能够按照某一价格销售出去,之后再向公众推销这些证

券。

第三章

1.商品货币:由贵金属或其他有价值的商品构成的货币称为商品货币

2.收入:单位时间段内收益的流量

3.通货:纸币和硬币

4.流动性:某一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便利程度和速度

5.智能卡:一种储值卡,它有一个计算机芯片从而能在需要时将所有者银行账户中的货

币以数字现金的形式转入卡中。

6.电子现金:用于在互联网上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电子货币

7.M1:美联储公布的最狭义的货币指标,包括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即通货、活期存款、

支票账户存款与旅行者支票。

8.M2:在M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流动性不及M1的资产,能够签发支票的一些资产以

及其他能以较小成本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资产,包括M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与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份额。

9.价值储藏: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

10.记账单位: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

11.交易媒介:在几乎所有的市场交易中,以通货或支票形式出现的货币都是交易媒介

12.财富:用于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总和

13.货币总量:在一定时间点上由政府和存款机构之外的经济主体所拥有的货币。

14.不兑现纸币:政府将纸币宣布为法定偿还货币而不能转化为硬币或贵金属

第四章

1.现金流: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

流入、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不同的债务工具对持有者的现金偿付。

2.面值:债券到期时偿还的事先规定的最终金额。

3.资本利得率:债券价格相对于最初购买价格的变动。

4.统一公债或永续债券:一种没有到期日,不必偿还本金,永远只需要支付固定息票利

息的永久性债券。

5.固定支付贷款(分期偿还贷款):贷款人向借款人提供一定数量的资金,在约定的若

干年度内,借款人每个期间偿还固定的金额,其中既包括本金也包括利息。

6.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根据预期物价水平的变动作出调整,更准确的反应真实借款成

本。

7.息票债券:到期日之前每年向债券持有人支付固定金额的利息,到期时再偿还事先规

定的最终金额(债券面值)。

8.不变价:按照所能购买的实际产品和服务来计算,即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后的价

格。

9.息票利率:每年支付的息票利息占息票面值的百分比

10.利率风险:利率变动引起资产回报率的风险

11.回报(回报率):持有人的利息收入与有价证券价值变动的总额占购买价格的比例,

即当期收益率和资本利得率之和。

12.当期收益率:年息票利息除以当期价格

13.名义利率: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

14.普通贷款:贷款人向借款人支付一定数量的资金,借款人必须在当期人向贷款人归还

本金并支付一定数量的利息。

15.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按照低于其面值的价格发行,到期时按照面值偿付。

16.现值(现期贴现值):未来收入在今天的价值

17.到期收益率:使债务工具所有未来回报的现值与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

第五章

1. 资产市场方法:指使用存量资产而非流量资产决定资产价格的方法,目前这是经济学家使用的主要方法,原因在于使用流量概念进行正确分析是十分困难的,尤其在通胀的情况下。

2.流动性:资产转化为现金的容易程度和速度。

3.供给曲线:表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当某商品的生产成本、技术水平、相关产品价格、厂商对某商品价格预期不变时,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和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与相应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4. 市场均衡:在给定价格上,当人们愿意购买(需求)的数量与人们愿意出售(供给)的数量相等时的情况。

5. 费雪效应:指通胀率和利率在长期中同比例变化的关系。

6. 风险:事物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决策者得到的收益低于期望收益,甚至遭受损失。

7. 超额供给: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的市场状况。

8. 财富:个人所持有的所有资源,包括所有资产。

9. 机会成本:将一定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10. 超额需求:商品的需求大于供给的市场状况。

11. 投资组合选择理论:投资组合选择理论说明了人们在投资组合中愿意持有某种资产的数量,在假设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该理论认为:资产需求数量与财富规模正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预期回报率正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回报率风险负向相关;资产需求数量与其相对于其他替代性资产的流动性程度正向相关。

12. 需求曲线:表示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当消费者收入、偏好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等情况时,在此商品不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数量与相应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13. 流动性偏好理论:由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偏重短期货币因素分析的货币利率理论。

14. 预期回报率:在生产或投资活动中,一种未来可能获得的平均收益率。

第六章

1.信用评级机构:提供有关违约风险的信息的投资顾问公司,他们根据违约的可能性对

企业债券和市政债券等质量做出评级。

2.垃圾债券:具有较高违约风险的债券。

3.违约: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履行其之前承诺的支付利息或债券到期时偿付面值的义

务。

4.利率的期限结构:指除到期期限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各种有价证券的利

率在某一时点的相互关系。

5.无违约风险债券:一般是国债。

6.收益率曲线:将期限相同但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政策相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接成的

一条曲线。

7.利率的风险结构:期限相同的债券的不同利率的联系,由违约风险、流动性和所得税

政策等因素共同决定的。

8.风险溢价:在到期期限相同的情况下,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债券之间的利

差。

9.反转的收益率曲线:向下倾斜的收益率曲线。

10.预期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等于在其有效期内人们所预期的短期利率的均值。

11.分割市场理论:将到期期限不同的债券市场看做完全独立和相互分割的。

12.期限优先理论:假定投资者对具有某种到期期限的债券有着特别的偏好,即更愿意投

资于这种期限的债券。

13.流动性溢价理论:长期债券的利率应当等于两项之和,第一项是长期债券到期之前预

期短期利率的平均值;第二项是随债券供求状况变化而变化的流动性溢价。

第七章

1.适应性预期:指根据以前的预期误差来修正以后的预期的方式,意味着当以往的数据

发生变化时,预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变化。

2.推广的股利估值模型:单阶段估值模型可以被拓展到任意多个阶段时的情形。在这种

情形下,股票的价值是所有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和。

3.卖空:指预期金融工具价格会下跌之前卖出该种金融工具,再等到其价格降到一定程

度后买进,从而赚取其中买卖差价。

4.套利:市场参与者消除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的过程。

5.戈登增长模型:假定股利增长率不变时计算股票价值的简化模型。

6.股东:持有公司股份或向公司出资的人。

7.行为金融:借助人类学、社会学特别是心理学等其他社会科学领域的概念来理解证券

价格的行为。

8.市场基本面:指在证券市场上,对证券未来的收入现金流产生直接影响的因素。

9.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指从证券价格对信息反映的角度来看待市场有效性的一种理论。

10.泡沫:资产价格上升的幅度远远超过其基础价值的经济学现象。

11.最优预测:经济行为人充分利用其所能掌握的一切历史的和当前的以及预期未来的有

效信息对经济活动做出合理的预测,从而实现自身收益或效用最优化的行为。

12.随机游走:未来价值无法预测的变量的运行方式。

13.未被利用的盈利机会:指在证券市场上,证券的当前价格低于对其未来价格的最优预

测,或者也可以说某证券的回报率高于根据其特征所得到的合理回报率水平的情形。

14.股利:股东对公司投资所获得的报酬或收益。

15.理性预期:该理论认为预期应该是和利用所有可得信息而做出的最优预测相一致,即

充分利用了所有信息之后的最优预测。

16.有效市场假说:理性预期理论在金融市场的一种应用。

17.剩余索取权:股东对于公司资产在满足了所有支付要求后的剩余部分享有索取权。

第八章

1.代理理论:又称“委托-代理理论”,是指分析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经济行为的影响机制问

题的一种理论。

2.净值(权益资本):公司资产(它所拥有的以及别人欠它的)与其负债(他所欠的)

之间的差额,又称股权资本。

3.无担保债务:不设抵押品的债务,如信用卡贷款。

4.激励相容: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动机统一起来。

5.免费搭车者问题:在经济学中,它指某些人或某些团体在不付出任何代价(成本)的

情况下,从别人或社会那里获得好处(收益)的行为。

6.担保债务:抵押债务,设置抵押品的债务。

7.高额核实成本:对公司活动予以监督过程中产生的高昂的时间和货币成本。

8.限制性条款:为规避道德风险,债权人可以在债务合约中加入一些条款,限制债务人

使用资金的范围,并监督债务人,保证债务人严格执行合约。

9.抵押品:用于向贷款人承诺偿还的一种财产,一旦借款人无力归还债务,该财产就被

用来保证支付。

10.委托-代理问题:由于代理人的目标与委托人的目标不一致,加上存在风险和信息不对

称,代理人的行为有可能偏离了委托人的目标,而委托人又难以观察到这种偏离,无法进行有效监督和约束,从而出现代理人损害委托人利益的现象。

11.风险投资公司:有助于缓解由委托-代理问题导致的道德风险的一类金融中介机构。

第九章

1.资产管理:银行经理要通过购买低违约率资产和进行资产多样化组合,将风险保持在

适当的低水平。

2.久期分析:衡量利率风险的一种方式,主要考察银行总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对利率

变动的敏感性。

3.表外业务: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他资

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4.资产转换:银行销售具有某种特征的负债,并利用所得到的资金购买具有不同特征组

合资产的过程。

5.股本乘数:等于资产比上股权资本。

6.法定准备金率:金融当局规定的商业银行提留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7.资产负债表:商业银行最重要的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和资本金(所有者权

益)。

8.超额准备金:指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在货币当局(美联储)规定的必须提取的法

定准备金之外自愿保留的一部分准备金。

9.法定准备金:它是金融当局为了加强监管,维护储户利益,以法律形式规定,要求商

业银行必须保留的部分准备金。

10.资本充足性管理:经理必须确定银行应当保有的资本规模,并获取所需要的资本。它

反映了一个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程度,是衡量一个金融机构承担风险能力的综合指标,是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性和稳健性的一项制度安排。

11.缺口分析:衡量利率风险的一种方式,直接衡量银行利润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缺口

是指利率敏感型资产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差。

12.法定准备金制度:指央行在国家法律授权中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将自己吸收的存款按照

一定比率交存央行。

13.补偿余额:银行发放商业贷款时所要求的抵押品的一种形式,即得到贷款的企业必须

在银行的支票账户中保有最低金额的资金。

14.利率风险:利率变动所引起的银行收益和资产回报变动的风险。

15.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16.信用配给:指借款人愿意支付规定利率,甚至更高利率,贷款人也不愿意发放贷款或

将贷款数额严格控制在贷款申请额度内的现象。

17.负债管理:以低成本获取资金。

18.资产回报率(ROA):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资产的比值,反映平均1美元资产所创造的

利润,可以说明银行的运行效率。

19.信用风险:也叫违约风险,是指银行由于借款人不能或不愿意偿还贷款而遭受损失的

可能性。

20.流动性管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资产来履行银行向储户进行支付的义务。

21.股权回报率(ROE):等于税后净利润与股权资本的比值,用以衡量所有者的投资回

报。

22.存款外流:由于储户提现或要求支付而引起的存款减少。

23.贷款承诺:银行承诺(在未来一个给定的时期)向企业提供给定金额以内的贷款,利

息则与某种市场利率有关,有助于建立长期客户关系,是降低银行甄别和信息收集成本的重要途径。

24.二级准备金: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如短期政府证券。

25.贴现贷款:银行向美联储的借款。

26.贷款出售:表外业务的一种,又称为二次参与贷款,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将某笔贷款部

分或全部现金流出售给第三方,从而将这笔贷款转移到银行资产负债之外,使银行资产具有流动性的一种合约安排。

27.T账户:简化了的资产负债表,主要用于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变动。

28.贴现率:指贴现利息与贴现的票据面额之间的比率。

29.货币中心银行:地处大型金融中心(如纽约、芝加哥、旧金山)的银行,这些银行通

常规模巨大,能够进行全球化的经营,如花旗银行、J.P.摩根大通银行。

30.库存现金:商业银行保存在金库中的现钞和硬币,主要用来应付客户提现和银行本身

的日常零星开支。

第十章

1.银行破产:银行无法向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清偿债务从而导致破产。

2.公允价值记账法:又名“盯市记账法”,基于市价是估计企业资产以及资本真实价值最

好的根据的一种记账法。

3.银行业恐慌:储户缺乏有关银行资产质量信息从而可能导致大规模从银行撤回资金,

造成多家银行倒闭,银行贷款急剧萎缩的情况。

4.金融监管(审慎监管):指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者进行监督,以及评估金融机构经营的

质量,这是减少金融业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的重要方式。

5.监管套利:指银行按照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金要求来安排其资产,所承担的风险却加

大了的一种现象。例如,银行在向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发放贷款的同时,剔除风险较低的资产(如向信用评级非常高的客户发放的贷款)。

6.巴塞尔协议:以风险为基础的资本金要求。

7.压力测试:计算在虚拟的极端场景下的潜在损失与资本补充需求。

8.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解决风险资产和表外业务所引发的问题的国际组织。

9.杠杆比率:资本与银行总资产的比率。

10.“太大不能倒闭“问题:政府为最大的银行中未投保的大债权人的偿付提供担保,因而

即使储户和债权人在名义上并没有自动获取这种担保,他们也不会遭受损失的政策。

11.在险价值:衡量在1%的概率水平下,某一交易组合在未来特定时期内的损失规模。

第十一、十二章

1.自动银行机(ABM):利用与银行网站相连的ATM和电话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机

器。

2.双重银行体系:由联邦政府管理的银行同由各州政府管理的银行并行运作。

3.国民银行:联邦注册银行,由美国财政部下属部门——通货监理署负责监管。

4.发起-分销:指分散的个体,通常是抵押经纪人,即抵押贷款的发起人,把抵押贷款作

为证券的标的资产分销给投资者。

5.自动提款机(ATM):客户可以通过电子化机器取现、存款、转账和查询余额。

6.《埃奇法案》公司:主要从事国际银行业务的特殊的附属公司。

7.证券化:将众多小额的和不具有流动性的金融资产打包在一起,转化为可流通的资本

市场证券的过程。

8.银行持股公司:拥有一家或多家银行的公司,具体指以被控制的一家或几家银行的股

票作为其资产的公司。

9.金融衍生工具:又称金融衍生产品,是从传统的金融工具中衍生而来的新型金融工

具,最基本的形式有金融期权、金融期货、金融互换和远期协议。

10.影子银行体系:银行贷款被通过证券市场的放款所代替,并涉及多家不同的非银行金

融机构,包括投资银行、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保险公司等。

11.金融工程:指开发、设计与实施各种创新性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包括为各种金融问

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12.州银行:美国州政府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商业银行

13.中央银行:负责经济体系中货币和信贷供应量的政府机构。

14.期货合约:根据这一合约,卖方承诺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约定价格向买方提供某种标

准化的商品。

15.次级抵押贷款:向信用记录较差的借款人发放的抵押贷款。

16.社区银行:资产规模较小、主要为经营区域内中小企业和居民家庭服务的地方性小型

商业银行。

17.对冲:利用期货交易来避免或减轻现货所受价格波动风险的交易方式。

18.超地域银行:虽然不处于任何一个货币中心城市,但规模上超越了货币中心银行的银

行持股公司。如位于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美国银行和位于俄亥俄州哥伦布的第一银行。

19.存款利率上限:美联储设置的存款利率限度。

20.国际银行业设施:可以吸收外国居民的定期存款,且不必缴纳法定准备金和接受有关

利息支付的限制;还可以向外国居民发放贷款,但不得向本国居民发放贷款。

21.流动账户:它是银行对支票账户支付利息的金融创新。在每个工作日结束后,企业支

票账户余额中一定金额以上的部分都会被“清除”出该账户,并投资于隔夜证券,从而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重点章节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 学》重点章节 第一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GD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计算 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 1.名词解释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 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总是趋向于做出有利于自生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金融恐慌:由于资金提供者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稳定性产生怀疑, 因而将资金从稳定和不稳定的机构中抽回,导致大量金融机构倒闭。2.金融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 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小于收入而积蓄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至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缺乏资金的人手中。(直接,间接融资) 3.金融市场的结构: 债权股权市场;一级二级市场;交易所、场外市场OTC; 货币市场:小于一年,短期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回购协议,联邦基金等。 资本市场:大于一年,股票,公司债券,抵押贷款,美国政府证券,商业贷款等。 4.金融市场国际化: 外国债券:在外国市场上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的债券。 欧洲债券:在外国市场上发行,但并非以发行国货币来计价的债券。 欧洲货币:存放在本国之外的银行的外国货币。最重要的是欧洲美元。 欧洲美元:存放在美国以外的外国银行或美国银行国外分支机构的美元。 5.金融中介功能(间接融资): 1)降低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服务。 2)分担风险,减少投资者风险。 3)缓解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6.金融中介类型: 1)存款机构:银行,信用社。 2)契约性储蓄机构:保险,养、退休基金。 3)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行。 6.金融体系的监管 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多信息,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性。 1986《Q》废除。(Q:美联储有权利设置银行存款利率上限) 第三章什么是货币 1.货币的功能 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流动性: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成本和速度) 2.货币计量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解析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 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5、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6、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不是本国货币里亚尔,为什么? 因为巴西快速的通货膨胀,国内的货币里亚尔实际上的储藏价值很低,所以人们宁愿持有美元,美元有更好的储藏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用美元支付。 7、为了支付大学学费,你获得一笔1000美元的政府贷款。这笔贷款需要你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不过,你不必现在就开始偿还贷款,而是从两年后你大学毕业时才开始。通常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的1000美元固定支付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为12%,但是为何上述政府贷款的到期收益率一定低于12%? 如果利润率是12%,由于是在毕业两年后而不是现在开始贷款,那么政

米什金_货币金融学_第9版各章学习指导

P ART T WO Overviews of the Textbook Chapters and Teaching Tips

Chapter 1 Why Study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Before embarking on a study of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the student must be convinced that this subject is worth studying. Chapter 1 pursues this goal in two ways. First, it shows the student that money and banking is an exciting field because it focuses on economic phenomena that affect everyday life. Second, using eight figures, this chapter encourages the student to look at data that bear on the central issues in this field. An additional purpose of Chapter 1 i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for the entire book, previewing the topics that will be covered in later chapters, and to indicate how the book will be taught. In teaching this chapter, the most important goal should be to get the student excited about the material. I have found that talking about the data presented in the figures helps achieve this goal. Furthermore, it shows the student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of money and banking has real-world implications that the student should care about. The Web appendix to this chapter reviews concepts regarding the definitions of aggregate output, income, and the price level that the student already has seen in an economic principles course. Since these concepts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t might be worthwhile to have your students read this appendix outside of class to jog their memories. 25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第十版中文版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十版中文版(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第十版修订不大,主要是第九章和第十六章进行了较大变动,特别是第十六章,是本次修订版本的精华,第一稿已经完成,先发一部分上来看看效果。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译者:Amoysea;QQ:910399443) 第16章货币政策的运用 前言 货币政策是否正确对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过渡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通货膨胀,最终降低经济效率,阻碍经济增长。过渡紧缩的货币政策会导致经济衰退,最终造成经济输出下降,失业率上升。过渡紧缩的货币政策还会导致通缩,即物价水平的下降,最典型的莫过于美国的大萧条时期及日本的十年萧条期。正如我们在第9章所探讨的,通缩对经济的破坏尤为严重,在于它会引起金融的不稳定并导致金融危机。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美联储等中央银行用于操作货币政策的工具,我们可以来考虑下中央银行会如何运用货币政策。为了探讨这个话题,在本章中,我们首先探讨了三个货币政策战略,这三个战略的重点都将物价稳定放在了首位,及并以货币政策的长期运行为目标;然后我们分析了各种战术,即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和设置。在分析完战略和战术后,我们就能对美联储过去的货币政策操作行为进行评估,并祈盼这种分析会告诉我们未来的货币政策走向。 货币稳定目标及名义锚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全球范围内的政策制定者们已经日益意识到通货膨胀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及经济成本,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于将维持物价稳定作为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虽然中央银行将物价稳定定义为较低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物价稳定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目标之一。物价稳定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上升的物价水平(通货膨胀)造成经济具有不确定性,而该种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经济发展。比如,当物价总体水平发生变化时,货物及服务物价所传递的信息就难以解读,造成消费者、企业及政府难以做出准确决策,并导致金融体系更加低效。 不仅民意测验表明,公众对通货膨胀怀疑敌意,而且越来越多的实证也表明通货膨胀会导致更低的经济增长率。最极端的物价不稳定例子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如阿根廷、巴西、俄罗斯和津巴布韦在过去的几年中都曾经经历过恶性通货膨胀。经验表明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的破坏性及其严重。 通货膨胀还会增加制定经济计划的难度,比如,在一个通货膨胀的环境下,我们在子女大学教育储蓄的决策时就面临更多的困难。此外,通货膨胀还会导致一个国家社会结构的紧张:比如社会各团体为了跟上物价的上涨水平,就会互相竞争,而这种竞争可能会导致各种冲突的产生。 名义锚的作用 由于物价稳定对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是否成功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名义锚的使用,名义锚是一种名义 变量,比如货币供应的通货膨胀率,名义锚的作用是控制物价水平以实现物价的稳定。通过名义锚将名义变量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通过直接产生较低和稳定的通货膨胀预期,实现物价稳定。名义锚重要性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当货币政策及其不稳定时,它能控制时间-不一致问题。 时间不一致问题 时间不一致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面临的问题。我们经常制定计划,并确信该计划将产生好的结果,但是当明天来临时,我们却常常身不由己,我们会为了短期利益而改变我们的计划。比如,我们制订了一个一年期的减肥计划,但不久后,我们实在控制不住欲望尝试了一个新出品的冰激凌,不久后又尝试了另外一个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6篇 货币理论【圣才出品】

第6篇货币理论 第19章货币数量论、通货膨胀与货币需求 19.1 复习笔记 1.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揭示了在总收入规模既定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该货币需求理论最重要的特点是它认为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1)货币流通速度和交易方程式 ①货币流通速度 费雪考察货币总量M(货币供给)与经济体所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总量P×Y(总支出P×Y也称为经济体的名义总收入或名义GDP)之间的联系,其中P代表价格水平,Y代表总产出(收入)。M和P×Y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货币流通速度表示,即货币周转率,也就是1年当中,1单位货币用来购买经济体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流通速度V可以更精确地定义为总支出P×Y除以货币数量M:V=(P×Y)/M。 ②交易方程式 上述公式两边同时乘以M,就可以得到交易方程式:M×V=P×Y。 该公式表明:货币数量乘以在给定年份中货币被使用的次数必定等于名义收入。但是交易方程式仅仅是一个恒等式,它没有说明当货币供给M变动时,名义收入(P×Y)是否会同向变动:M的增加可能由V的下降所抵消。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由经济中影响个体交易方式的制度决定的。假如人们使用赊

购账户和信用卡来进行交易,那么在购买时通常较少地使用货币,则流通速度上升。相反,如果购买时用现金或支票支付更加方便(两者都是货币),则流通速度会下降。费雪认为,由于经济体中的制度和技术特征只有在较长时间里才会对流通速度产生影响,所以正常情况下,短期内货币流通速度相当稳定。 ③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货币数量论说明了在名义总支出数量既定前提下所持有的货币数量,实际上是一种货币需求理论。交易方程式被改写成:M=PY/V。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M d)。此外,由于货币数量论假定流通速度为常量,我们用常数k代表1/V,将1/V和M分别替换为k和M d,可以将方程式改写成:M d=kPY。公式说明:因为k为常量,所以由既定水平的名义收入PY所支持的交易规模决定了人们的货币需求量M d。因此,费雪的货币数量论表明:货币需求仅仅是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 (2)从交易方程式到货币数量论 费雪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期内相当稳定,因此V=V_,从而将交易方程式转化为货币数量论,该理论认为,名义收入(支出)仅仅取决于货币数量M的变动:P×Y=M×V_。 上面的货币数量论公式说明,当货币数量M翻番时,M×V_也翻番,从而名义收入的价值P×Y也一定翻番。 (3)数量论与物价水平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弹性,所以在正常年份整个经济体生产出来的总产出Y总是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故在短期内也可以认为交易方程式中的Y相当稳定。可以用一个固定值Y_来代替。因此,货币数量论表明,由于V_和Y_都是常量,所以在短期内如果M翻番,P也必须翻番。古典经济学家借助货币数量论来解释物价水平的变动:货币数

西南财大米什金版货币金融学简答及一些知识点(自己总结的-仅供参考)

西南财大米什金版货币金融学简答及一些知识点(自己总结的-仅供参考)

第一章: 1.什么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转移的市场。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述 1.金融市场的种类划分 (1) 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按契约的性质) (2)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在发行和交易中的地位) (3) 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按交易的地点和场所) (4) 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所交易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 2.主要的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有哪些? 货币市场工具:(1)美国国库券(贴现发行)(2)可转让银行定期存单(3)商业票据(4)回购

协议(5)联邦基金 资本市场工具:(1)股票(2)抵押贷款(3)公司债券(4)美国政府债券(5)美国政府机构债券(6)州和地方政府债券 3.金融中介机构的概念和类型 概念:金融中介机构是通过发行负债工具筹集资金,并且通过运用这些资金购买证券或者发放贷款来形成资产的金融机构。 (1)存款机构(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 (2)契约型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退休金) (3)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资银行) 4.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1)在直接融资中,借款人通过将证券卖给贷款人,直接从贷款人那里取得资金;在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居于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帮助实现资金在二者之间的转移。 (2)直接融资的优点:短缺单位可以节约一定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读书笔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本书带给我们的绝不仅是金融学的一些知识和理论,而是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例如,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看似枯燥的理论是如何通过生动的事例得以体现的,可以学习如何方便、高效地找到我们所需要的资料,如何利用工具对五花八门的经济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以及如何培养我们的金融学思维,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认识和剖析我们周围的世界。其次,这本教材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加深了我们对实际金融体系的了解。米什金教授长期供职于美联储,对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了如指掌,在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国金融风情画卷的同时,米什金教授还对金融体系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和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不断上升,米什金教授在最近几版中特别增加了对中国情况的介绍,其中有些内容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却能够启发我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 1、导言 ●金融市场:资金从拥有闲置资金的人手中转移到资金短缺的人手中;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体系是由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共同基金、财务 公司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所有金融机构都受到政府严格监管。 2、金融体系概览 金融市场将资金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家庭、公司和政府那里,引导至因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经济主体那里。 金融中介机构种类有商业银行、契约性储蓄机构如保险公司、养老和退休基金等;投资中介公司如投资银行、财务公司、共同基金等。 3、货币是在商品、劳务支付和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与收入和财富是有区别的。 4、债务市场:利率、利率行为、利率的风险和期限结构—经济中最受关注的变量之一 利率的市场均衡:人们愿意购买债券的数量和人们愿意出售债券的数量相等,此时债券价格成为均衡价格或市场出清价格,对应该价格的利率为均衡利率或市场出清利率。由于存在超额供给和超额需求,市场总是趋于均衡状态。 ●利率的风险结构:违约风险是指债券发行人无法或不愿意履行承诺的利息支 付或本金偿付;无违约风险债券是指国债这种没有违约风险的债券;风险溢价是指有违约风险的债券与无违约风险的债券之间的利差。 ●利率的期限结构:到期期限是影响债券利率的另外一个因素。风险结构相同, 期限不同的债券的收益率连成一条线,即为收益率曲线,三种理论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预期理论、分割市场理论和流动性溢价理论。

货币金融学第9版 米什金 中文答案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米什金第九版 第1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 2。图1,2,3和4的数据表明,实际产出,通货膨胀率和利率都将下降。 4。你可能会更倾向于购买房子或汽车,因为他们的融资成本将下降,或你可能不太容易保存,因为你赚你的储蓄少。 6。号的人借钱来购买房子或汽车,这是事实,更糟糕,因为它花费他们更多的资助他们购买,然而,储户的利益,因为他们可以赚取更高的储蓄利率。 7。银行的基本业务是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 8。他们的人不必为他们的生产使用的人的渠道资金,从而导致更高的经济效益。 9。三个月期国库券利率比其他利率波动更是平均水平。巴阿企业债券的利率平均高于其他利率。 10。较低的价格为一个公司的股份,意味着它可以筹集的资金数额较小,所以在设施和设备投资将下降。11。较高的股票价格上涨意味着消费者的财富,是更高的,他们将更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消费。 12。这使得外国商品更加昂贵,因此,英国消费者将购买较少的外国商品和更多的国内商品。 13。它使英国商品相对美国商品更加昂贵。因此,美国企业会发现它更容易在美国和国外出售他们的货物,并为他们的产品的需求将上升。 14。在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美元的价值低,使得出国旅游相对较昂贵,因此,它是在美国度假的好时机,看到大峡谷。随着美元的价值在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出国旅游变得相对便宜,使它成为一个很好的时间来参观伦敦塔。 15。当美元价值的增加,外国商品相对美国商品变得更便宜,因此,你是更倾向于购买法国制造的牛仔裤比美国制造的牛仔裤。在美国制造的牛仔裤的需求下降,因为强势美元造成伤害美国牛仔裤制造商。另一方面,美国公司进口到美国的牛仔裤现在发现,其产品的需求上升,因此它是更好时,美元强劲。 第2章金融体系概述 1。微软股票的份额是其所有者的资产,因为它赋予雇主微软的收入和资产的份额。份额是微软的责任,因为它是一个由该雇主的份额,其收入和资产的索赔。 2。是的,我应该采取的贷款,因为我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的支付利息$4,500$5,000(90%),但作为一个结果,我将获得一个额外的$10,000,所以我会在比赛之前$5,500。由于拉里的高利贷业务,可以使一些人更好,在这个例子中,放高利贷可能有社会效益。(然而,反对高利贷合法化的论据之一,在于它是频繁的暴力活动。)3。是的,因为金融市场的情况下,意味着资金不能被输送到的人都对他们最有生产力的使用。企业家则无法获得资金设立的企业,这将有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4。主要使用的债务工具,在英国共售出,以英镑计价的外国债券。英国获得,因为他们是作为一个美国人贷款的结果可以赚取更高的利率,而美国人获得,因为他们现在有资本开始赚钱的生意,如铁路。 5。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在二级市场的价格确定的价格在一级市场发行证券的公司接收。此外,二级市场证券更具流动性,从而更容易在主要市场出售。因此,二级市场,如果有的话,比一级市场更为重要。

西南财大米什金版货币金融学简答一些知识点(自己总结的仅供参考)

第一章: 1. 什么是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金融市场是资金由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转移的市场。金融市场履行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从那些由于支出少于收入而积蓄了盈余资金的人那里把资金引导到那些由于支出超过收入而资金短缺的人那里。 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述 1. 金融市场的种类划分 (1)股权市场和债权市场。(按契约的性质) (2)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按在发行和交易中的地位) (3)场内交易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按交易的地点和场所) (4)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按所交易金融工具的期限长短) 2.主要的货币市场工具和资本市场工具有哪些? 货币市场工具:(1)美国国库券(贴现发行)(2)可转让银行定期存单(3)商业票据(4)回购协议(5)联邦基金 资本市场工具:(1)股票(2)抵押贷款(3)公司债券(4)美国政府债券(5)美国政府机构债券(6)州和地方政府债券 3. 金融中介机构的概念和类型概念:金融中介机构是通过发行负债工具筹集资金,并且通过运用这些资金购买证券或者发放贷款来形成资产的金融机构。 (1)存款机构(商业银行,储贷协会,互助储蓄银行,信用社) (2)契约型储蓄机构(保险公司,养老金,退休金) (3)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资银行) 4.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1)在直接融资中,借款人通过将证券卖给贷款人,直接从贷款人那里取得资金;在间接融资中,金融机构居于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帮助实现资金在二者之间的转移。 (2)直接融资的优点:短缺单位可以节约一定的融资成本,盈余单位可以获得较高的资金报酬。 缺点:盈余单位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且负担的风险高;对短缺单位来说,直接融资市场门槛较高。 (3)间接融资的优点或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有助于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交易发生前:逆向选择;交易发生后:道德风险) (4)需要注意的是区别这两种融资不在于是否有金融机构的介入,而在于金融机构是否发挥了信用中介作用。即金融机构是否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同时承担了债权和债务,充当最后放款人的债务人和最后借款人的债权人。 5. 政府对金融市场实施监管的原因 (1)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多的信息 (2)保障金融中介机构的稳健运行 第三章:什么是货币 1. 货币的功能 (1)交易媒介:用于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支付活动 (2)记账单位:减少经济运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价格数量,也能降低交易成本 (3)价值储藏:从获得到消耗收入的过程中对购买力的保存

货币金融学课后标准答案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 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5、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6、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不是本国货币里亚尔,为什么? 因为巴西快速的通货膨胀,国内的货币里亚尔实际上的储藏价值很

米什金 货币金融学 超强复习重点 考研笔记 期末笔记

1,measurement of money M0:流通中的现金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refers to that circulated in nonbank publics, this is the money in the narrowest sense, We use M 0 to denote. Eg: coins, paper money M1: narrow money 狭义货币 currency in circulation and checkable deposits 反应了社会的直接购买支付能力 M2: broad money 广义货币 M 1+Saving deposits 既反映了现实的购买力也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中介目标 2,function definition:(会判断) Measurement of money 价值尺度Medium of exchange 流通手段Medium of payment 支付手段Means of storage 储藏手段World currency 世界货币 3,Gold standard 大致了解 Gold coin standard is the typical example (金铸币本位制) 4,fiat money standard (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Lecture2 money and monetary systems 2011年11月20日0:23

1,components of financial system 看一下定义 2,funds flows 流动的载体、原则、监管 Indirect financing 间接融资: ● 3,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了解) Indirect financing is a means of financing via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which mainly includes commercial banks. Commercial banks, insurance companies, investment funds, etc., are bridges for indirect financing. Theory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focusing on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financial intermediary, the natur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ry,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 between financial markets and intermediaries. Direct financing ● Financing activities between demanders for funds and suppliers of funds are conducted in financial markets directly. It is worth pointing out that direct financing also involve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investment banks, security brokers, and market makers, etc. Financial market theory focusing on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capitals, and asset pricing, etc. Disadvantages of direct financing ● Advantages vs. disadvantages of different financings Expertise requirements Higher risks involved Indirect financing ● Tough requirements for issuers Reduc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act costs Reducing risks by diversifications Transformation of maturities 4,两种结构,大致理解比较bank-based and market-based 市场,伙伴关系相对少,股权分散 银行,贷款,商业往来,合作伙伴,允许交叉持股 直接融资:市场 间接融资:银行 Lecture3 financial system and financial structure 2011年12月9日 15:49

货币金融学第9版-米什金-中文答案

; 货币金融学课后答案 1、假如我今天以5000美元购买一辆汽车,明年我就可以赚取10000额外收入,因为拥有了这辆车,我就可以成为推销员。假如没有人愿意贷款给我,我是否应该从放高利贷者拉利处以90%的利率贷款呢你能否列出高利贷合法的依据 我应该去找高利贷款,因为这样做的结果会更好。我支付的利息是4500(90%×5000),但实际上,我赚了10000美元,所以我最后赚得了5500美元。因为拉利的高利贷会使一些人的结果更好,所以高利贷会产生一些社会效益。(一个反对高利贷的观点认为它常常会造成一种暴利活动)。 2、“在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世界里,不会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这种说法是正确的、错误的还是不确定说明你的理由。 正确。如果没有信息和交易成本,人们相互贷款将无成本无代价进行交易,因此金融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 3、风险分担是如何让金融中介机构和私人投资都从中获益的 风险分担是指金融中介机构所设计和提供的资产品种的风险在投资者所承认的范围之内,之后,金融中介机构将销售这些资产所获取的资产去购买风险大得多的资产。 低交易成本允许金融中介机构以较低的成本进行风险分担,使得它们能够获取风险资产的收益与出售资产的成本间的差额,这也是金融中介机构的利润。 对投资者而言,金融资产被转化为安全性更高的资产,减少了其面临的风险。 4、; 5、在美国,货币是否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储藏的功能为什么在哪一个时期你更愿意持有货币 在美国,货币作为一种价值储藏手段,在20世纪50年代比70年代好。因为50年代比70年代通货膨胀率更低,货币贬值的贬值程度也较低。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水平迅速上升,货币也急速贬值,人们也就不愿意以这种形式来持有财富。因此,人们在物价水平比较稳定的时期更愿意持有货币。 6、为什么有些经济学家将恶性通货膨胀期间的货币称做“烫手的山芋”,在人们手中快速传递 在恶性通货膨胀期间,货币贬值速度非常快,所以人们希望持有货币的时间越短越好,因此此时的货币就像一个烫手的山芋快速的从一个人手里传到另一个人手里。 7、巴西在1994年之前经历快速通货膨胀,很多交易时通过美元进行的,而不是本国货币里亚尔,为什么 … 因为巴西快速的通货膨胀,国内的货币里亚尔实际上的储藏价值很低,所以人们宁愿持有美元,美元有更好的储藏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用美元支付。 8、为了支付大学学费,你获得一笔1000美元的政府贷款。这笔贷款需要你每年支付126美元共25年。不过,你不必现在就开始偿还贷款,而是从两年后你大学毕业时才开始。通常每年支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什么是货币)【圣才出品】

第3章什么是货币 3.1 复习笔记 1.货币的含义 (1)货币(money)是在商品和劳务支付或债务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东西,包括可用于购物的通货(纸币和硬币)、活期存款和其他形式能用于支付的货币。 (2)财富(wealth)是作为价值储藏的各项财产的总和,不仅包括货币,还包括其他各种资产,比如债券、普通股、艺术品、土地、家具、汽车和房产等。 (3)收入(income)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收益的流量,而货币是存量概念,是某一特定时点上的一个确定的金额。 2.货币的功能 货币在任何经济社会中都有三个基本功能: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 (1)交易媒介 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是指货币被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能够极大地减少花费在交换物品和劳务上的时间,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对于任何行使交易媒介功能的商品来说,它必须满足几个条件:①便于标准化,其价值易于确定;②被广泛接受;③易于分割,以方便“找零”;④便于携带;⑤不易变质。 (2)记账单位

货币的记账单位功能是指货币用于衡量经济社会中的价值。 由于货币的记账功能的发挥,需要考虑的价格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经济社会中的交易成本。 (3)价值储藏 价值储藏是一种超越时间的购买力的储藏。利用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将取得收入和支出的时间分离开来。 流动性,即某项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相对难易和快慢程度。 货币是所有资产中流动性最高的,因为它本身就是交易媒介,它不需要转换为任何东西,直接就表现为购买力。其他资产在转化为货币的时候,还涉及到交易成本。货币是最具流动性的资产这一事实,就解释了为什么人们愿意持有货币,尽管它不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取决于物价水平,因为货币价值依赖于价格水平。 3.支付体系的演进 (1)支付体系(payments system)是指经济社会中进行交易的方法。支付制度在不同的时期一直在发展变化,而货币形式也在随之发展变化。支付制度的演变过程如下:商品货币→不兑现纸币→支票→电子支付→电子货币。 (2)电子货币(也称为e货币)是一种电子化存储的货币,它有以下几种形式:借记卡、储值卡、电子现金。 4.货币的计量 货币被定义为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这告诉我们货币通过人们的行为来定义。某种资产能否成为货币取决于人们是否相信在进行支付时它会被他人所接受。

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学霸重点笔记

金融专业考研米什金《货币金融学》学霸重 点笔记 第二十一章IS-LM模型中的货币财政政策 1.导致IS曲线位移的因素 自主性消费支出,政府支出,税收,与利率无关的投资与净出口。 2.导致LM曲线位移的因素 货币供给,货币需求,从货币市场均衡图角度分析给定总产出下利率的变动。如下图:3.政策有效性比较 完全挤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的支出,被利率上升导致的投资及净出口减少完全抵消,无法使产出增加。此时LM曲线是垂直的。 一般性结论:货币需求对利率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相对于财政政策就越有效。 以货币供应量还是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指标? LM曲线更稳定时,货币供应量指标更可取,此时产出波动被控制住更小范围; IS曲线更稳定时,利率指标更可取,此时LM不稳定的唯一后果是货币供应量不稳定性增强,而总产出水平却稳定保持在理想水平。 4.长期耍流氓模型 总产出的自然率水平:自然失业率所对应的产出水平,此时物价水平无上升/下降趋势。 长期货币中性:在长期中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等幅上涨,实际货币余额及利率等 其他所有经济变量保持不变。 长期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效果如下图: 货币政策:长期货币中性。 财政政策:即使LM不是垂直,长期中同样出现完全挤出。 结论:尽管两类政策短期内可以影响总产出水平,长期无效。 5.耍流氓模型与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反映产品与货币市场均衡时,物价水平与总产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推导过程:不同物价下的LM曲线与同一IS交点,对应不同总产出,连成线。 即物价上升,实际余额下降,LM左移,产出下降。见下图 使总需求曲线位移:假定物价水平不变,任何引起LM曲线位移的因素引起AD同向移动。 第二十二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的四个组成部分:消费支出,计划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净出口。 表达式: 推导机制:价格下降,实际货币余额上升,利率下降: 1.计划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 2.汇率贬值,净出口增加,AD增加。 从交易方程MV=PY也可以推导出,给定货币供给下,物价水平与总需求反向变动。 凯将悲观与乐观情绪的更迭称为浮躁情绪,认为这是影响AD与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原因。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版本名词一览表

第一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总收入 总产出 物价总水平 预算赤字 国内生产总值 失业率 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 资产转化 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 欧洲债券 金融恐慌 外国债券 流动性 规模经济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交易成本 第三章:什么是货币? 商品货币 通货 M 1 M 2 不兑现货币 恶性通货膨胀 电子现金 M 3 第四章:理解利率 实际利率 息票债券 指数化债券 息票利率 当期收益率 贴现基础上的收益率 现值 贴现发行债券(零息债券) 资本利得率 到期收益率 第五章:利率行为 机会成本 需求曲线 流动性偏好理论 可贷资金

可贷资金理论 费雪效应 第6章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 翻转的收益率曲线 垃圾债券 流动性溢价理论 期限优先理论 风险溢价 分割市场理论 收益率曲线 利率期限结构 第7章股票市场、理性预期理论与有效市场假定适应性预期 泡沫 有效市场 理性预期 剩余索取权 市场基本面 第8章金融结构的经济学分析 代理理论 啄食顺序假定 债务萎缩 免费搭车问题 激励相容 净值(权益资本) 第9章银行业与金融机构的管理 补偿性余额 贴现贷款 贴现率 久期 超额准备金 缺口分析 表外业务 法定准备金率 资产回报率 股权回报率 二级准备金 库存现金 第10章银行业:结构和竞争 脱媒 双重银行体制 范围经济 金融衍生工具 期货

对冲 证券化 第11章银行监管的经济学分析 杠杆比例 杠杆比例 监管宽容 巴塞尔协议 第12章非银行金融机构 年金 封闭式基金 足额基金 对冲基金 开放式基金 付佣金基金 第13章衍生金融工具 美式期权 套利 看涨期权 货币互换 执行价格 远期合约 利率互换 多头 期权 互换 股票期权 第14章中央银行的结构与联邦储备体系工具独立性 政治经济周期 公开市场操作 目标独立性 第15章多倍存款创造和货币供给过程高能的货币 多倍存款创造 法定存款准备金 准备金 第16章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货币乘数 非借入基础货币 第17章货币政策工具 贴现窗口 防御性公开市场操作 能动性公开市场操作 联邦基金利率

货币金融学米什金版本名词一览表

Chapter 1 Why Study Money, Banking, and Financial Markets? 第一章:为什么要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1.aggregate income 总收入 2.aggregate output 总产出 3.aggregate price level 物价总水平 4.budget deficit 预算赤字 5.GDP 国内生产总值 6.unemployment rate 失业率 Chapter 2 An Overview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 1.asset transformation 资产转化 2.adverse selection 逆向选择 3.asymmetric information 信息不对称 4.Eurobond 欧洲债券 5.financial panic 金融恐慌 6.foreign bonds 外国债券 7.liquid 流动性 8.economic of scale 规模经济 9.primary market 一级市场

10.s econdary market 二级市场 11.t ransaction costs 交易成本 Chapter 3 What Is Money? 第三章:什么是货币?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2892328.html,modity money 商品货币 2.currency 通货 3.M1 4. M2 5. Fiat money 不兑现货币 6. hyperinflation 恶性通货膨胀 7. E-cash 电子现金 8. M 3 Chapter 4 Understanding Interest Rates 第四章:理解利率 1.real interest rate 实际利率 2.coupon bond 息票债券 3.indexed bond 指数化债券 4.coupon rate 息票利率 5.current yield 当期收益率 6.yield on a discount basis 贴现基础上的收益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