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电源
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与能量利用

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与能量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热能的技术。
通过交变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这种加热方式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医疗、工业加热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和能量利用。
一、电磁感应加热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加热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当导体穿过磁感线时,磁场和导体之间会产生电场。
根据这个原理,使用交变电流通过线圈产生交变磁场,进而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出电流。
具体而言,电磁感应加热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电源、线圈和加热物体。
电源提供交变电流,线圈将电流转化为交变磁场,并将其传送到加热物体上。
当交变磁场与导体中的电流相交时,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这种感应电流在导体内部自行闭合,形成了环路。
感应电流在导体中流动时,会产生焦耳热,使导体温度升高。
具体而言,感应电流会遇到电阻,导致导体内部电子和离子发生碰撞,产生能量耗散,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来。
二、电磁感应加热的能量利用电磁感应加热的能量利用具有高效率和环保的特点。
相比传统加热方式,如燃气加热和电阻加热,电磁感应加热更加节能,且热效率更高。
首先,电磁感应加热的能量利用率较高。
由于电磁感应加热是直接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不存在能量的传输过程,因此能量利用率较高。
而传统加热方式中,能量需经过能源转化、传输等多个环节,能量损耗较大。
其次,电磁感应加热的热效率较高。
传统加热方式中,常常由于烟气、水汽等热量散失,热效率较低。
而电磁感应加热由于其直接将热能传递给加热物体,避免了热量的散失,因此具有更高的热效率。
再次,电磁感应加热不产生污染物。
相比传统燃烧方式,如燃气加热,电磁感应加热不需要燃料燃烧,不产生烟尘、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质。
这对于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电磁感应加热还具有温度控制方便、加热速度快等优点。
通过控制电流大小和频率,可以实现对加热物体温度的精确控制。
而且由于感应电流的高频特性,加热速度较快,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

----------------------- Page 1-----------------------Athesis submitted toZhengzhouUniversityfor the degree ofMasterThe Design of the High-Frequency InductionHeating Power SupplyBy Zhendong ZhangSupervisor锛歅rof锛嶱ing LiuIntegrated Circuit Engineeringof InformationCollege EngineeringMay 2014----------------------- Page 2-----------------------銏2銏?40鍚?銏?6銏?瀛︿綅璁烘枃鍘熷垱鎬у0鏄?鏈汉閮戦噸澹版槑锛氭墍鍛堜氦鐨勫浣嶈鏂囷紝鏄湰浜哄湪瀵煎笀鐨勬寚瀵间笅锛岀嫭绔嬭繘琛岀爺绌舵墍鍙栧緱鐨勬垚鏋溿€傞櫎鏂囦腑宸茬粡娉ㄦ槑寮曠敤鐨勫唴瀹瑰锛屾湰璁烘枃涓嶅寘鍚换浣曞叾浠栦釜浜?鎴栭泦浣撳凡缁忓彂琛ㄦ垨鎾板啓杩囩殑绉戠爺鎴愭灉銆傚鏈枃鐨勭爺绌朵綔鍑洪噸瑕佽础鐚殑涓汉鍜岄泦浣擄紝鍧囧繁鍦ㄦ枃涓互鏄庣‘鏂瑰紡鏍囨槑銆傛湰澹版槑鐨勬硶寰嬭矗浠荤敱鏈汉鎵挎媴銆?瀛︿綅璁烘枃浣滆€咃細寮犳尟琚? 鏃ユ湡锛?0 c4,骞村瞾鏈坃z7鏃?瀛︿綅璁烘枃浣跨敤鎺堟潈澹版槑鏈汉鍦ㄥ甯堟寚瀵间笅瀹屾垚鐨勮鏂囧強鐩稿叧鐨勮亴鍔′綔鍝侊紝鐭ヨ瘑浜ф潈褰掑睘閮戝窞澶у銆?鏍规嵁閮戝窞澶у鏈夊叧淇濈暀銆佷娇鐢ㄥ浣嶈鏂囩殑瑙勫畾锛屽悓鎰忓鏍′繚鐣欐垨鍚戝浗瀹舵湁鍏抽儴闂ㄦ垨鏈烘瀯閫佷氦璁烘枃鐨勫鍗颁欢鍜岀數瀛愮増锛屽厑璁歌鏂囪鏌ラ槄鍜屽€熼槄锛涙湰浜烘巿鏉冮儜宸?澶у鍙互灏嗘湰瀛︿綅璁烘枃鐨勫叏閮ㄦ垨閮ㄥ垎缂栧叆鏈夊叧鏁版嵁搴撹繘琛屾绱紝鍙互閲囩敤褰卞嵃銆?缂╁嵃鎴栬€呭叾浠栧鍒舵墜娈典繚瀛樿鏂囧拰姹囩紪鏈浣嶈鏂囥€傛湰浜虹鏍″悗鍙戣〃銆佷娇鐢ㄥ浣嶈鏂囨垨涓庤瀛︿綅璁烘枃鐩存帴鐩稿叧鐨勫鏈鏂囨垨鎴愭灉鏃讹紝绗竴缃插悕鍗曚綅浠嶇劧涓洪儜宸炲ぇ瀛︺€備繚瀵嗚鏂囧湪瑙e瘑鍚庡簲閬靛畧姝よ瀹氥€?瀛︿綅璁烘枃浣滆€咃細鎵媖鎼? 褰? 鏃ユ湡锛?0 14骞村瞾鏈?浜嗘棩----------------------- Page 3-----------------------鎽樿鎽樿鏈枃浠ラ珮棰戞劅搴斿姞鐑數婧愪负涓昏鐮旂┒瀵硅薄锛屼粙缁嶄簡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鑳屾櫙鐭?璇嗗拰鍩烘湰鍘熺悊锛岄槓杩颁簡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勫彂灞曡繎鍐点€佹湭鏉ヨ秼鍔垮拰浼樺娍鐗圭偣銆傚垎鏋?瀵规瘮浜嗕覆銆佸苟鑱斾袱绉嶈皭鎸洖璺強鍏跺搴旂殑閫嗗彉鍣ㄦ嫇鎵戠粨鏋勶紝缁撳悎鏈枃鐨勮姹傦紝閫夋嫨涓茶仈璋愭尟閫嗗彉鍣ㄣ€傚垎鏋愪簡涓茶仈璋愭尟閫嗗彉鍣ㄧ殑涓夌宸ヤ綔鐘舵€侊紝纭畾寮辨劅鎬т负瀹為檯宸ヤ綔鐨勬渶浣崇姸鎬併€?鏈枃缁欏嚭浜嗘劅搴斿姞鐑數婧愮殑鏁存満璁捐锛岃绠椾簡涓荤數璺腑鏁存祦妗ャ€佹护娉㈢數瀹广€?鐢垫簮绾胯矾婊ゆ尝鍣ㄣ€佸紑鍏崇鍙婅皭鎸洖璺殑鍙傛暟锛屽苟涓旇璁′簡璐熻浇鍖归厤鍙樺帇鍣ㄣ€佺數娴侀噰鏍蜂簰鎰熷櫒鍜岃緟鍔╃數婧愩€備负浜嗘秷闄ゅ姞鐑繃绋嬩腑璐熻浇鍙傛暟鐨勫彉鍖栧璋愭尟棰戠巼鐨?褰卞搷锛岃璁′簡涓€绉嶅熀浜嶤C4098鐨勯鐜囪窡韪數璺紝閲囩敤妯℃嫙鎺у埗鐢佃矾閰嶅悎SG3525PWM闆嗘垚鐢佃矾锛屾瘮杈冨鏄撳湴瀹炵幇棰戠巼鑷姩璺熻釜銆傝璁′簡鍔熺巼璋冭妭鐢佃矾鎺у埗璐熻浇鍔熺巼銆傝璁′簡椹卞姩鐢佃矾锛屾帶鍒跺姛鐜囧紑鍏崇鐨勫紑閫氫笌鍏虫柇锛岄殧绂讳簡涓荤數璺拰鎺у埗鐢佃矾銆傝繕璁捐浜嗕繚鎶ょ數璺紝淇濊瘉浜嗙數婧愮殑姝e父杩愯銆?鏈枃鏈€鍚庣粰鍑哄悇涓姛鑳芥ā鍧楃殑瀹為獙娉㈠舰鍥撅紝缁撴灉璇佹槑棰戠巼璺熻釜鐢佃矾鍏锋湁杈?绋冲畾鐨勯鐜囪窡韪€ц兘锛屼笖鍦ㄦ弧瓒崇數婧愪腑閫嗗彉閮ㄥ垎宸ヤ綔浜庡急鎰熸€х姸鎬佹柟闈㈣揪鍒扮悊鎯虫晥鏋溿€傛湰璁捐杈惧埌浜嗛鏈熺殑瑕佹眰銆?鍏抽敭璇嶏細鎰熷簲鍔犵儹涓茶仈璋愭尟棰戠巼璺熻釜鍔熺巼璋冭妭椹卞姩鐢佃矾----------------------- Page 4-----------------------AbstractAbstract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thesis is t11e 1l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power supply锛嶧irst of all introduce th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thebasic principleof inductionheating technology and expound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锛宖uture trendsand advantages锛嶢fter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he two resonant circuit and theftinverter topology structure锛宎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锛宻elect the series resonantinverter锛嶢nalyzing the three kinds of working states of the series resonant inverter,choose the weak sensibility for the best practical working state锛?Then present the whole machine design of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upply andfigure out the parameters ofbridge rectifiers锛宖ilter capacitor,power line filter,powerswitchingdevice and resonant circmt in themain circuit and design the loadmatchingtransformer,current transformer and auxiliary power supply锛嶵he load parameterchanges effect on the resonance frequency in the process of heating锛宨n order toeliminate the influence锛宒esign a frequency tracking circuit based on CC4098锛宼hecircuit adopting the analog control circuit with SG3525 PWM integrated circuit 锛宑anCKITy out the frequency automatic tracking easily锛嶥esign the power control circuit tocontrol the load power锛嶥esign the driving circuit which Can not only control thepower switching device on and off,but also insulate the main circuit and the controlcircuit锛嶢lso design the protection circuit锛宼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power锛?Finally present the experimental waveforms of each function module锛嶵heresults show that the frequency tracking circuit has stable frequency trackingand can achieve the ideal effect when the inverter works in weakperformanceemotional state锛嶵herefore this design reaches the expected requirement锛?Key word锛歩nduction heating锛宻eries resonance锛宖requency tracking锛宲ower controldriving circuit----------------------- Page 5-----------------------鐩綍鐩綍鎽樿鈥︹€︹€︹€︹€︹€︹€︹€︹€︹€︹€︹€︹€︹€︹€︹€︹€︹€︹€︹€︹€︹€︹€︹€︹€︹€︹€Abstract鈥︹€︹€︹€︹€︹€︹€︹€︹€︹€︹€︹€︹€︹€︹€︹€︼紟鈥︹€︹€︹€︹€︹€︹€︹€︹€︹€︹€︹€︹€︹€︹€︹€︼紟I][1 缁鈥︹€︹€︹€︹€︹€︹€︹€︹€︹€︹€︹€︹€︹€︹€︹€︹€︹€︹€︹€︹€︹€︹€︹€︹€︹€︹€︹€︹€︹€︹€︹€︹€︼紟锛?1锛? 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鑳屾櫙鐭ヨ瘑鍜屽熀鏈師鐞嗏€︹€︹€︹€︹€︹€︹€︹€︹€︹€︹€︹€︹€︿竴li锛巌锛嶪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鑳屾櫙鐭ヨ瘑鈥︹€︹€︹€︹€︹€︹€︹€︹€︹€︹€︹€︹€︹€︹€︹€︹€︹€︹€︹€︼紟11锛巌锛?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鍩烘湰鍘熺悊鈥︹€︹€︹€︹€︹€︹€︹€︹€︹€︹€︹€︹€︹€︹€︹€︹€︹€︹€︹€︼紟21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勫彂灞曡繎鍐靛拰鏈潵瓒嬪娍鈥︹€︹€︹€︹€︹€︹€︹€︹€︹€︹€︹€︹€︺€?I锛?锛嶪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勫彂灞曡繎鍐碘€︹€︹€︹€︹€︹€︹€︹€︹€︹€︹€︹€︹€︹€︹€︹€︹€︹€︹€︹€︼紟31锛?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勬湭鏉ヨ秼鍔库€︹€︹€︹€︹€︹€︹€︹€︹€︹€︹€︹€︹€︹€︹€︹€︹€︹€︹€︹€︼紟31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勪紭鍔库€︹€︹€︹€︹€︹€︹€︹€︹€︹€︹€︹€︹€︹€︹€︹€︹€︹€︹€︹€︿竴41锛?鏈枃鐨勪富瑕佸伐浣溾€︹€︹€︹€︹€︹€︹€︹€︹€︹€︹€︹€︹€︹€︹€︹€︹€︹€︹€︹€︹€︹€︿竴52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斺€︹€︹€︹€︹€︹€︹€︹€︼紟锛?2锛? 鏁存満缁撴瀯鍙婂悇鍔熻兘鍗曞厓鍒嗘瀽鈥︹€︹€︹€︹€︹€︹€︹€︹€︹€︹€︹€︹€︹€︹€︹€︹€︿竴62锛?璋愭尟鍥炶矾鍒嗘瀽鈥︹€︹€︹€︹€︹€︹€︹€︹€︹€︹€︹€︹€︹€︹€︹€︹€︹€︹€︹€︹€︹€︹€︹€?2锛?锛巌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鈥︹€︹€︹€︹€︹€︹€︹€︹€︹€︹€︹€︹€︹€︹€︹€︹€︹€︹€︹€︹€︹€︹€︹€︹€︼紟72锛?锛?骞惰仈璋愭尟鍥炶矾鈥︹€︹€︹€︹€︹€︹€︹€︹€︹€︹€︹€︹€︹€︹€︹€︹€︹€︹€︹€︹€︹€︹€︹€︹€︼紟92锛?閫嗗彉鍣ㄦ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強姣旇緝鈥︹€︹€︹€︹€︹€︹€︹€︹€︹€︹€︹€︹€︹€︹€︹€︹€?12锛?锛巌涓茶仈璋愭尟閫嗗彉鍣ㄢ€︹€︹€︹€︹€︹€︹€︹€︹€︹€︹€︹€︹€︹€︹€︹€︹€︹€︹€︹€︹€︹€︹€︹€?i2锛?锛?骞惰仈璋愭尟閫嗗彉鍣ㄢ€︹€︹€︹€︹€︹€︹€︹€︹€︹€︹€︹€︹€︹€︹€︹€︹€︹€︹€︹€︹€︹€︹€︹€?22锛?锛? 涓层€佸苟鑱旇皭鎸€嗗彉鍣ㄥ姣斺€︹€︹€︹€︹€︹€︹€︹€︹€︹€︹€︹€︹€︹€︹€︹€︹€︹€︹€︹€?32锛?涓茶仈璋愭尟璋冨姛鏂瑰紡瀵规瘮鈥︹€︹€︹€︹€︹€︹€︹€︹€︹€︹€︹€︹€︹€︹€︹€︹€︹€︹€︼紟152锛? 涓茶仈璋愭尟閫嗗彉鍣ㄥ伐浣滅姸鎬佸垎鏋愨€︹€︹€︹€︹€︹€︹€︹€︹€︹€︹€︹€︹€︹€︹€︹€?72锛?锛?鎰熸€х姸鎬佲€︹€︹€︹€︹€︹€︹€︹€︹€︹€︹€︹€︹€︹€︹€︹€︹€︹€︹€︹€︹€︹€︹€︹€︹€︹€︹€?7----------------------- Page 6-----------------------鐩綍2锛?锛?瀹规€х姸鎬佲€︹€︹€︹€︹€︹€︹€︹€︹€︹€︹€︹€︹€︹€︹€︹€︹€︹€︹€︹€︹€︹€︹€︹€︹€︹€︹€?72锛?锛?绾樆鎬х姸鎬佲€︹€︹€︹€︹€︹€︹€︹€︹€︹€︹€︹€︹€︹€︹€︹€︹€︹€︹€︹€︹€︹€︹€︹€︹€︹€?82锛?鏈珷灏忕粨鈥︹€︹€︹€︹€︹€︹€︹€︹€︹€︹€︹€︹€︹€︹€︹€︹€︹€︹€︹€︹€︹€︹€︹€︹€︼紟锛?83涓荤數璺璁″拰鍙傛暟璁$畻鈥︹€︹€︹€︹€︹€︹€︹€︹€︹€︹€︹€︹€︹€︹€︹€︹€?93锛?涓荤數璺師鐞嗗浘鈥︹€︹€︹€︹€︹€︹€︹€︹€︹€︹€︹€︹€︹€︹€︹€︹€︹€︹€︹€︹€︹€︹€︼紟锛?93锛?鍙傛暟璁$畻鈥︹€︹€︹€︹€︹€︹€︹€︹€︹€︹€︹€︹€︹€︹€︹€︹€︹€︹€︹€︹€︹€︹€︹€︹€?93锛?锛? 鏁存祦妗モ€︹€︹€︹€︹€︹€︹€︹€︹€︹€︹€︹€︹€︹€︹€︹€︹€︹€︹€︹€︹€︹€︹€︹€︹€︹€︹€︹€?93锛?锛?婊ゆ尝鐢靛鈥︹€︹€︹€︹€︹€︹€︹€︹€︹€︹€︹€︹€︹€︹€︹€︹€︹€︹€︹€︹€︹€︹€︹€︹€︹€︹€︼紟203锛?锛?鐢垫簮绾胯矾婊ゆ尝鍣ㄢ€︹€︹€︹€︹€︹€︹€︹€︹€︹€︹€︹€︹€︹€︹€︹€︹€︹€︹€︹€︹€︹€︹€︹€?13锛?锛?鍔熺巼鍣ㄤ欢閫夋嫨鈥︹€︹€︹€︹€︹€︹€︹€︹€︹€︹€︹€︹€︹€︹€︹€︹€︹€︹€︹€︹€︹€︹€︹€︹€?23锛?锛?璋愭尟鍥炶矾鍙傛暟璁$畻鈥︹€︹€︹€︹€︹€︹€︹€︹€︹€︹€︹€︹€︹€︹€︹€︹€︹€︹€︹€︹€︹€︹€?33锛?璐熻浇鍖归厤鍙樺帇鍣ㄧ殑璁捐鈥︹€︹€︹€︹€︹€︹€︹€︹€︹€︹€︹€︹€︹€︹€︹€︹€︹€︹€?33锛?鐢垫祦閲囨牱璁捐鈥︹€︹€︹€︹€︹€︹€︹€︹€︹€︹€︹€︹€︹€︹€︹€︹€︹€︹€︹€︹€︹€︹€︼紟锛?63锛?杈呭姪鐢垫簮璁捐鈥︹€︹€︹€︹€︹€︹€︹€︹€︹€︹€︹€︹€︹€︹€︹€︹€︹€︹€︹€︹€︹€︹€?83锛?鏈珷灏忕粨鈥︹€︹€︹€︹€︹€︹€︹€︹€︹€︹€︹€︹€︹€︹€︹€︹€︹€︹€︹€︹€︹€︹€︹€︹€?94鎺у埗鐢佃矾鐨勮璁♀€︹€︹€︹€︹€︹€︹€︹€︹€︹€︹€︹€︹€︹€︹€︹€︹€︹€︹€︹€?04锛?棰戠巼璺熻釜鐢佃矾鈥︹€︹€︹€︹€︹€︹€︹€︹€︹€︹€︹€︹€︹€︹€︹€︹€︹€︹€︹€︹€︹€︹€?04锛?锛? SG3525鍚屾浠嬬粛鈥︹€︹€︹€︹€︹€︹€︹€︹€︹€︹€︹€︹€︹€︹€︹€︹€︹€︹€︹€︹€︹€︹€︼紟锛?14锛?锛?杩囬浂妫€娴嬧€︹€︹€︹€︹€︹€︹€︹€︹€︹€︹€︹€︹€︹€︹€︹€︹€︹€︹€︹€︹€︹€︹€︹€︹€︹€︹€?24锛?锛? CC4098鑴夊啿鏁村舰鈥︹€︹€︹€︹€︹€︹€︹€︹€︹€︹€︹€︹€︹€︹€︹€︹€︹€︹€︹€︹€︹€︹€︹€?34锛?鍔熺巼璋冭妭鐢佃矾鈥︹€︹€︹€︹€︹€︹€︹€︹€︹€︹€︹€︹€︹€︹€︹€︹€︹€︹€︹€︹€︹€︹€?44锛?椹卞姩鐢佃矾鈥︹€︹€︹€︹€︹€︹€︹€︹€︹€︹€︹€︹€︹€︹€︹€︹€︹€︹€︹€︹€︹€︹€︹€︹€?74锛?淇濇姢鐢佃矾鈥︹€︹€︹€︹€︹€︹€︹€︹€︹€︹€︹€︹€︹€︹€︹€︹€︹€︹€︹€︹€︹€︹€︹€︹€?04锛?锛?杩囧帇涓庢瑺鍘嬩繚鎶も€︹€︹€︹€︹€︹€︹€︹€︹€︹€︹€︹€︹€︹€︹€︹€︹€︹€︹€︹€︹€︹€︹€︹€?04锛?锛?杩囨祦妫€娴嬩繚鎶も€︹€︹€︹€︹€︹€︹€︹€︹€︹€︹€︹€︹€︹€︹€︹€︹€︹€︹€︹€︹€︹€︹€︹€︹€?04锛?鏈珷灏忕粨鈥︹€︹€︹€︹€︹€︹€︹€︹€︹€︹€︹€︹€︹€︹€︹€︹€︹€︹€︹€︹€︹€︹€︹€︹€︼紟415瀹為獙璋冭瘯涓庣粨璁哄垎鏋愨€︹€︹€︹€︹€︹€︹€︹€︹€︹€︹€︹€︹€︹€︹€︹€︹€︹€?2----------------------- Page 7-----------------------鐩綍5锛?涓荤數璺師鐞嗗浘鍜孭CB鍥锯€︹€︹€︹€︹€︹€︹€︹€︹€︹€︹€︹€︹€︹€︹€︹€︹€︹€︹€?25锛?鎺у埗鐢佃矾鍘熺悊鍥惧拰PCB鍥锯€︹€︹€︹€︹€︹€︹€︹€︹€︹€︹€︹€︹€︹€︹€︹€︹€︹€?35锛?瀹為獙缁撴灉瑙傚療鈥︹€︹€︹€︹€︹€︹€︹€︹€︹€︹€︹€︹€︹€︹€︹€︹€︹€︹€︹€︹€︹€︹€?45锛?锛?鍏ㄦˉ閫嗗彉寮€鍏崇璋冭瘯鈥︹€︹€︹€︹€︹€︹€︹€︹€︹€︹€︹€︹€︹€︹€︹€︹€︹€︹€︹€︹€︹€?45锛?锛?鍙樺帇鍣ㄨ皟璇曗€︹€︹€︹€︹€︹€︹€︹€︹€︹€︹€︹€︹€︹€︹€︹€︹€︹€︹€︹€︹€︹€︹€︹€︹€︹€?45锛?锛?璐熻浇鍥炶矾璋冭瘯鈥︹€︹€︹€︹€︹€︹€︹€︹€︹€︹€︹€︹€︹€︹€︹€︹€︹€︹€︹€︹€︹€︹€︹€︹€?55锛?锛?棰戠巼璺熻釜鐢佃矾璋冭瘯鈥︹€︹€︹€︹€︹€︹€︹€︹€︹€︹€︹€︹€︹€︹€︹€︹€︹€︹€︹€︹€︹€︹€?65锛?锛?鍔熺巼璋冭妭鐢佃矾璋冭瘯鈥︹€︹€︹€︹€︹€︹€︹€︹€︹€︹€︹€︹€︹€︹€︹€︹€︹€︹€︹€︹€︹€︹€?75锛?锛?椹卞姩鐢佃矾璋冭瘯鈥︹€︹€︹€︹€︹€︹€︹€︹€︹€︹€︹€︹€︹€︹€︹€︹€︹€︹€︹€︹€︹€︹€︹€︹€?85锛?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璋冭瘯鈥︹€︹€︹€︹€︹€︹€︹€︹€︹€︹€︹€︹€︹€︹€︹€︹€︹€︹€︹€︹€?86鎬荤粨涓庝笉瓒充箣澶勨€︹€︹€︹€︹€︹€︹€︹€︹€︹€︹€︹€︹€︹€︹€︹€︹€︹€︹€︹€?9鍙傝€冩枃鐚€︹€︹€︹€︹€︹€︹€︹€︹€︹€︹€︹€︹€︹€︹€︹€︹€︹€︹€︹€︹€︹€︹€︹€︼綖50涓汉绠€鍘嗏€︹€︹€︹€︹€︹€︹€︹€︹€︹€︹€︹€︹€︹€︹€︹€︹€︹€︹€︹€︹€︹€︹€︹€︿竴52鑷磋阿鈥︹€︹€︹€︹€︹€︹€︹€︹€︹€︹€︹€︹€︹€︹€︹€︹€︹€︹€︹€︹€︹€︹€︹€︹€︹€︹€︹€︹€︹€︹€︺€?3V----------------------- Page 8-----------------------缁1 缁1锛? 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鑳屾櫙鐭ヨ瘑鍜屽熀鏈師鐞?1锛?锛?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鑳屾櫙鐭ヨ瘑鎰熷簲鍔犵儹鈥滃彨1鏄繎浜涘勾鏉ュ叴璧风殑涓€绉嶆柊鍨嬪姞鐑柟寮忥紝浼犵粺鐨勭數闃荤倝涓庣伀鐒扮倝鍔犵儹鏄洿鎺ユ帴瑙﹀姞鐑紝閫氳繃鐑紶瀵煎疄鐜帮紝鑰屾劅搴斿姞鐑槸闈炴帴瑙﹀姞鐑紝鍘熺悊鏄氦鍙樼數娴佸湪鐢垫劅绾垮湀涓骇鐢熸丁娴侊紝璇ユ丁娴佽兘澶熶娇绾垮湀浜х敓鐑噺锛岃繘鑰屽姞鐑噾灞炲伐浠躲€傛劅搴斿姞鐑€熷害蹇€佹晥鐜囬珮銆佹薄鏌撳皬銆佽€楄兘灏戯紝鏄浼犵粺鍔犵儹鏂瑰紡鐨勪竴娆′紵澶у彉闈┿€?鐢变簬鎰熷簲鍔犵儹鍏锋湁浣撶Н灏忋€佸崰鍦板皯銆佹晥鐜囬珮銆佹俯搴﹀彲鎺с€侀€熷害蹇€佸紑鍏虫崯鑰楀皬銆佹槗浜庤嚜鍔ㄥ寲鍜屽嚑涔庢棤鐜姹℃煋鐨勪紭鐐癸紝杩戜簺骞存潵鍙戝睍杩呴€燂紝鍦ㄩ噾灞炵儹澶?鐞嗗伐涓氫腑鏈夌潃骞挎硾鐨勫簲鐢ㄢ垶1锛屼緥濡傜剨鎺ャ€侀噾灞炶〃闈㈡番鐏€侀挗绠″集鏇层€侀摳閫犵啍鐐笺€?閿婚€犳瘺鍧姞鐑瓑绛夈€傚湪鐢靛瓙銆佽交宸ャ€佺煶娌广€佸寲宸ャ€佹満姊板埗閫犮€佸喍閲戠瓑鏂归潰鐨勫簲鐢ㄤ篃棰囪鎴愭晥锛屾劅搴斿姞鐑數婧愮殑甯歌鐢ㄩ€斿琛?锛?鎵€绀猴細琛╥锛?鎰熷簲鍔犵儹甯歌鐢ㄩ€?搴旂敤閮ㄩ棬涓昏鐢ㄩ€?榛戣壊銆佹湁鑹查噾灞炵殑鍐剁偧鍜屼繚(鍗?娓╋紱閲戝睘鏉愭枡鐨勭儹澶勭悊锛?鍐堕噾鍖哄煙鐔旂偧銆佹偓娴啍鐐肩瓑鍒跺彇瓒呯函鏉愭枡锛涢敾閫犮€佹尋鍘嬨€佽涧鍒剁瓑鍨嬫潗鐢熶骇鐨勯€忕儹锛涚剨绠$敓浜х殑鐒婄紳銆?榛戣壊鍜屾湁鑹查噾灞為浂浠剁殑閾搁€犲拰绮惧瘑閾搁€犵殑鐔旂偧锛涘強鍏堕浂浠?鐨勬番鐏紝鐗瑰埆鏄〃闈㈡番鐏互鍙婃番鐏鐨勫洖鐏€侀€€鐏拰姝g伀绛?鏈烘鍒堕€? 鐑鐞嗙殑鍔犵儹锛屽寲瀛︾儹澶勭悊鐨勬劅搴斿姞鐑紱鍘嬪姏鍔犲伐(閿汇€佹尋銆?杞х瓑)鍓嶇殑閫忕儹锛岀壒鍒槸妯¢敾銆佺簿閿荤瓑锛涢拵鐒婏紱瀵圭剨锛涚‖璐?鍚堥噾鐨勭啍鐒婏紱閲戝睘娑傚眰鍙婂叾浠栧満鍚堢殑鍔犵儹鐑樺共锛涚儹瑁呴厤绛夈€?杞诲伐缃愬ご灏佸彛鍔犵儹銆佸悎鎴愮氦缁寸敓浜т腑闂寸儹鍔犵儹绛夈€?鍖栧鍙嶅簲绛夊鍣ㄥ姞鐑€佽緭娌圭閬撶剨鎺ョ紳鐜板満閫€鐏紝杈撴补绠?鐭虫补銆佸寲宸?閬撲繚娓╃瓑銆?鐢靛瓙鐢靛瓙绠$敓浜т腑鐨勭湡绌烘皵鏃剁殑鍔犵儹绛夈€?----------------------- Page 9-----------------------缁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鏃㈠彲浠ュ宸ヤ欢杩涜鏁翠綋鍔犵儹锛屽張鑳藉宸ヤ欢杩涜灞€閮ㄥ姞鐑紱鏃?鍙宸ヤ欢杩涜娣卞眰閫忕儹锛屽張鍙鍏惰〃灞傞泦涓姞鐑紱鏃㈠彲瀵归噾灞炴潗鏂欑洿鎺ュ姞鐑紝鍙堝彲瀵归潪閲戝睘鏉愭枡杩涜闂存帴鍔犵儹銆傛湭鏉ユ湁鈥滅豢鑹插姞鐑€濅箣绉扮殑鎰熷簲鍔犵儹浼氶€愭鍙栦唬浼犵粺鐨勬帴瑙︽€у姞鐑€?1锛?锛?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鍩烘湰鍘熺悊鎰熷簲鍔犵儹涓昏渚濋潬涓や釜鍩烘湰鐗╃悊鐜拌薄锛氭硶鎷夌鐢电鎰熷簲鍜岀劍鑰虫晥搴斻€?(1)鐢电鎰熷簲鍘熺悊鍝?锛氫氦鍙樼數娴佹祦杩囩嚎鍦堬紝鍦ㄧ嚎鍦堝懆鍥翠骇鐢熶氦鍙樼鍦猴紝閲戝睘瀵?浣撳湪璇ヤ氦鍙樼鍦轰腑浜х敓鎰熷簲鐢靛姩鍔匡紝褰撳洖璺棴鍚堟椂锛屽皢浜х敓鎰熷簲鐢垫祦銆傚鍥?锛?鎵€绀猴紝閲戝睘宸ヤ欢鍦ㄤ氦鍙樼鍦轰綔鐢ㄤ笅浜х敓鐨勬劅搴旂數鍔ㄥ娍涓?e锛氫竴鈪e潗(1锛?)df寮忎腑锛?e鈥斺€旀劅搴旂數鍔跨殑鐬椂鍊?鈪b€斺€旂嚎鍦堝対鏁?鑾庘€斺€旀€荤閫?璇ュ伐浠惰嚜韬氨鏄竴涓棴鍚堝洖璺紝浜х敓鐨勬劅搴旂數娴佽绉颁綔娑℃祦锛屽畠鐨勫€间负銆?閲?璧? 銏?)寮忎腑锛?R鈥斺€?鏉愭枡鐨勭瓑鏁堥樆鎶?澧ㄢ€斺€旀潗鏂欑殑绛夋晥鎰熸姉浜ゅ彉纾佸満鎰熷簲绾垮湀鍔犵儹宸ヤ欢鈥濓技鍥?锛?鎰熷簲鍔犵儹鐨勫師鐞嗗浘2----------------------- Page 10-----------------------缁(2)鐒﹁€虫晥搴旂洴3锛氭丁娴佷娇琚姞鐑殑閲戝睘宸ヤ欢鍦ㄦ瀬鐭殑鏃堕棿鍐呬骇鐢熷ぇ閲忕儹閲忥紝鍥?涓烘劅搴旂嚎鍦堜笉涓庡伐浠剁湡姝f帴瑙︼紝鎵€浠ヨ繖绉嶅姞鐑柟寮忎负闈炴帴瑙﹀紡鍔犵儹銆傛娑℃祦鍦?宸ヤ欢涓婁骇鐢熺殑鐑噺涓?Q=0锛?鐢滐紱Rt (1锛?)寮忎腑锛?Q鈥斺€斿伐浠朵腑浜х敓鐨勭儹閲?J锛屸€斺€斿伐浠朵腑娴佽繃鐨勭數娴?灏衡€斺€斿伐浠朵腑鐨勭瓑鏁堢數闃?f鈥斺€斿伐浠朵腑閫氱數鐨勬椂闂?1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勫彂灞曡繎鍐靛拰鏈潵瓒嬪娍1锛?锛? 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勫彂灞曡繎鍐?1831骞存硶鎷夌鍙戠幇浜嗙數纾佹劅搴斿師鐞嗭紝浠?0涓栫邯30骞翠唬寮€濮嬩汉浠紑濮嬭繍鐢ㄦ劅搴斿姞鐑妧鏈紝褰撴椂鐢变簬缂轰箯鐢靛姏鐢靛瓙鍗婂浣撳姛鐜囧櫒浠剁殑鍩虹锛屾劅搴斿姞鐑妧鏈綆涓嬨€佸彂灞曟粸缂撱€?20涓栫邯50骞翠唬锛屾櫠闂哥鐨勫嚭鐜板甫鍔ㄤ簡鎰熷簲鍔犵儹鎶€鏈箖鑷崇數鍔涚數瀛愭妧鏈殑涓€鍦洪潻鍛斤紝鏅堕椄绠′腑棰戞劅搴斿姞鐑妧鏈繁瀹屽叏鍙栦唬浼犵粺璁惧銆?0涓栫邯60骞翠唬锛岄棬鏋?鍏虫柇鏅堕椄绠$殑鍑虹幇鍙堝紩鍙戜簡涓€娆″彉闈╋紝鎻愰珮浜嗗彉棰戠數婧愮殑鍙潬鎬с€?0涓栫邯70骞?浠f湯鍑虹幇鐨勫満鏁堝簲鏅朵綋绠?MOSFET)鍏锋湁鍔ㄤ綔閫熷害蹇€佸伐浣滈鐜囬珮銆佷笉瀛樺湪浜屾鍑荤┛銆佹娓╁害绯绘暟銆佸绠″苟鑱斿潎娴佺殑鐗圭偣锛屽湪楂橀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涓簲鐢ㄩ潪甯稿箍娉涖€?0涓栫邯80骞翠唬鏈嚭鐜扮殑缁濈紭鏍呭弻鏋佹€ф櫠浣撶(IGBT)鍏锋湁寮€鍏冲拰鍏虫柇鐗规€уソ銆?閫熷害蹇€佸閲忓ぇ鐨勭壒鐐癸紝甯哥敤浜庨鐜?0kHz浠ヤ笅鐨勪腑銆佸ぇ鍔熺巼寮€鍏冲彉鎹㈠櫒鐮?銆?鎴戝浗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鍙戝睍涓庡彂杈惧浗瀹剁浉姣旇繕鏄瘮杈冭惤鍚庣殑锛岀浉鍏抽鍩熺殑鐮?绌跺皻鍦ㄨ捣姝ラ樁娈碉紝浣嗘渶杩戝嚑骞存垜鍥芥劅搴斿姞鐑數婧愮殑鍙戝睍闈炲父杩呴€燂紝宸茬粡骞挎硾杩?鐢ㄥ埌鍚勪釜棰嗗煙褰撲腑銆?1锛?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勬湭鏉ヨ秼鍔?鐩墠鎰熷簲鍔犵儹鐨勬湭鏉ヨ秼鍔挎槸澶у姛鐜囧寲銆侀珮棰戠巼鍖栥€佹櫤鑳藉寲闃?銆?3----------------------- Page 11-----------------------缁1锛庡ぇ鍔熺巼鍖?鎻愰珮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勫姛鐜囧閲忓鎰熷簲鍔犵儹鎶€鏈殑鍙戝睍鍜屽簲鐢ㄦ湁寰堝ぇ鐨勪績杩?浣滅敤锛屽伐涓氫腑鎵€闇€鐨勫姛鐜囬€愬勾鎻愰珮锛屽簲璇ラ€氳繃鍚勭閫斿緞鎻愬崌鍔熺巼瀹归噺銆?2锛庨珮棰戠巼鍖?鎰熷簲鍔犵儹搴旂敤棰嗗煙瓒婃潵瓒婂箍娉涳紝浼撮殢鐫€鍔熺巼瀹归噺鐨勬彁鍗囷紝棰戠巼鐨勮姹備篃瓒?鏉ヨ秺楂橈紝涓轰簡鎻愰珮棰戠巼锛屽簲璇ラ€夌敤楂橀鍔熺巼寮€鍏冲櫒浠讹紝閲囩敤杞紑鍏虫妧鏈拰鍊嶉閫嗗彉鐢佃矾銆?3锛庢櫤鑳藉寲鏅鸿兘鍖栨帶鍒惰兘澶熷噺灏戝姵鍔ㄥ姏锛屾彁鍗囨満鍣ㄧ殑绋冲畾鎬э紝鎻愰珮鐢熶骇鏁堢巼锛屽欢闀挎満鍣ㄥ鍛斤紝瀵规劅搴斿姞鐑數婧愭湭鏉ョ殑鍙戝睍鍏锋湁閲嶅ぇ鐨勬剰涔夈€?4锛庨鐜囪窡韪拰璐熻浇闃绘姉鍖归厤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鍦ㄥ姞鐑繃绋嬩腑锛岀敱浜庡姞鐑伐浠舵俯搴﹀強鍐呭閮ㄧ幆澧冪殑涓嶆柇鍙樺寲锛?璐熻浇鐨勫悇涓弬鏁颁篃浼氶殢涔嬪彂鐢熷彉鍖栵紝浠庤€屼娇璋愭尟棰戠巼鍋忕寮€鍏抽鐜囷紝蹇呴』閲囩敤棰戠巼璺熻釜鎶€鏈紝浣垮紑鍏抽鐜囪拷韪皭鎸鐜囷紝褰撲簩鑰呯浉绛夋椂锛岀數鍘嬩笌鐢垫祦鍚岄鍚?鐩革紝鑳藉鑾峰緱鏈€澶х殑杈撳嚭鍔熺巼锛岀數婧愭晥鐜囪揪鍒版渶楂樸€?璐熻浇闃绘姉鍖归厤鏄湪閫嗗彉鐢佃矾涓庤皭鎸礋杞戒箣闂存坊鍔犻珮棰戝彉鍘嬪櫒锛屽畬鎴愯礋杞介樆鎶楀尮閰嶏紝闅旂浜嗚緭鍏ヤ笌杈撳嚭銆?1锛?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勪紭鍔?鎰熷簲鍔犵儹姣斾紶缁熺數闃荤倝銆佺伀鐒扮倝鐩存帴鍔犵儹鎷ユ湁鐜繚銆佸畨鍏ㄣ€佽妭鑳界瓑浼樼偣锛?鍏蜂綋鏉ヨ锛屽畠鐨勪紭鍔裤€傚彥涓昏琛ㄧ幇鍦ㄤ互涓嬪嚑涓柟闈細1锛庢晥鐜囬珮2锛庡姏鏃ョ儹娓╁害楂樸€佹椂闂寸煭锛屽姞鐑€熷害蹇€?3锛庡鏄撳疄鐜版€诲姩鎺у埗4锛庢敼鍠勫拰淇濇姢鐜5锛庡畨鍏ㄥ彲闈?6锛庢搷浣滀娇鐢ㄦ柟渚?7锛庡畨瑁呭満鍦板崰鐢ㄩ潰绉皬8锛庡彲瀵瑰伐浠惰繘琛屽眬閮ㄥ姞鐑?鎬讳箣锛屾劅搴斿姞鐑浉瀵逛簬浼犵粺鍔犵儹鐨勪紭鍔块潪甯告槑鏄撅紝绗﹀悎鎴戝浗鑺傝兘鍑忔帓銆侀噸4----------------------- Page 12-----------------------缁瑙嗙幆淇濈殑瑕佹眰锛屾湭鏉ョ殑鍙戝睍鍓嶆櫙涓€鐗囧厜鏄庛€?1锛?鏈枃鐨勪富瑕佸伐浣?1锛庡姣斿垎鏋愪簡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涓茶仈璋愭尟閫嗗彉鐢佃矾鍜屽苟鑱旇皭鎸€嗗彉鐢佃矾锛屾渶缁堥€?鎷╀簡涓茶仈璋愭尟閫嗗彉鐢佃矾銆?2锛庤绠椾簡涓荤數璺互鍙婃帶鍒剁數璺殑鍙傛暟锛屼互姝ら€夊彇鍏冨櫒浠讹紝骞朵笖璁捐浜嗛珮棰戝彉鍘嬪櫒銆佺數娴侀噰鏍蜂簰鎰熷櫒浠ュ強杈呭姪鐢垫簮銆?3锛庨拡瀵瑰姞鐑繃绋嬩腑璐熻浇璋愭尟棰戠巼鍙樺寲杩欎竴鐜拌薄璁捐浜嗛鐜囪窡韪數璺紝浣垮伐浣?棰戠巼鑷姩璺熻釜璋愭尟棰戠巼銆?4锛庤璁′簡鍔熺巼璋冭妭鐢佃矾銆侀┍鍔ㄧ數璺拰淇濇姢鐢佃矾銆?5锛庡湪绀烘尝鍣ㄤ笂寰楀嚭瀹為獙娉㈠舰锛岄獙璇佷簡瀹為獙缁撴灉銆?5----------------------- Page 13-----------------------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2 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2锛? 鏁存満缁撴瀯鍙婂悇鍔熻兘鍗曞厓鍒嗘瀽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鍦ㄥ疄闄呭伐浣滄椂鑰楄兘澶э紝鏁堢巼浣庯紝宸ヤ綔棰戠巼涓嶉珮锛屼负浜嗚В鍐宠繖浜涢棶棰橈紝璁捐浜嗕竴绉嶈緭鍏ョ數鍘嬩负220韫﹀伐棰戜氦娴佺數锛岃緭鍑虹數鍘嬩负45y锛岃緭鍑哄姛鐜?涓?00鑱屽伐浣滈鐜囦负100kHz锛岄€嗗彉鏁堢巼鍦?0锛呭乏鍙崇殑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鏍锋満瀹屾垚瀵?閲戝睘宸ヤ欢鐨勫姞鐑紝鑳藉瀹炵幇棰戠巼鑷姩璺熻釜涓庡姛鐜囪皟鑺傘€傜數婧愭暣鏈烘鍥惧鍥?锛?鎵€绀猴紝鍚勪釜鍔熻兘鍗曞厓鐨勪綔鐢ㄥ涓嬫墍杩帮細鍥?锛?鐢垫簮鏁存満妗嗗浘1锛庢暣娴佹护娉㈢數璺腑杈撳叆鐨?20鏃洪浜ゆ祦鐢电粡杩囨暣娴佸櫒鍙樹负鍗曚竴鏂瑰悜鐨勮剦鍔?鐢靛帇锛屽啀缁忚繃婊ゆ尝鐢靛鍙樹负绋冲畾鐨勫钩婊戠洿娴佺數鍘嬶紝浣滀负閫嗗彉鍣ㄧ殑杈撳叆鐢靛帇锛屽畬鎴怉C锛廌C鍙樻崲銆?2锛庡叏妗ラ€嗗彉鐢佃矾鐢变袱涓ˉ鑷傜粍鎴愶紝姣忎釜妗ヨ噦鍖呭惈涓や釜寮€鍏崇锛屼竴涓ˉ鑷傜殑涓?绠′笌鍙︿竴涓ˉ鑷傜殑涓嬬鏋勬垚涓€缁勶紝鎬诲叡涓ょ粍銆傞€氬父涓€缁勫紑鍏崇鐨勯┍鍔ㄦ尝褰㈢浉鍚岋紝涓ょ粍娉㈠舰浜掕ˉ锛岄€氳繃鎺у埗姣忕粍寮€鍏崇寮€閫氫笌鍏抽棴鐨勯鐜囷紝鍙互鎺у埗璐熻浇杈撳嚭鐢?鍘嬩笌鐢垫祦鐨勯鐜囥€傞€嗗彉鍣ㄧ殑浣滅敤鏄皢鏁存祦婊ゆ尝鍚庣殑鐩存祦鐢靛帇杞崲涓洪鐜囪緝楂樼殑浜ゆ祦鐢靛帇锛屽畬鎴怐C锛廇C鍙樻崲銆?3锛庨殧绂昏礋杞藉尮閰嶅崟鍏冮噰鐢ㄩ珮棰戝彉鍘嬪櫒锛屽彲浠ヨ皟鏁寸數鍘嬪箙鍊硷紝鍖归厤璐熻浇锛屽悓鏃?闅旂浜嗚緭鍏ヤ笌杈撳嚭锛屾彁楂樼數婧愮殑鍔熺巼鍜屾晥鐜囥€?4锛庤皭鎸洖璺槸閫嗗彉鍣ㄧ殑璐熻浇锛屼富瑕佹湁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涓庡苟鑱旇皭鎸洖璺袱绉嶏紝缁?杩囧姣旓紝鏈枃閫夋嫨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浣滀负璋愭尟鍥炶矾鎷撴墤銆?6----------------------- Page 14-----------------------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5锛庣數娴侀噰鏍峰崟鍏冧娇鐢ㄧ數娴佷簰鎰熷櫒閲囨牱鐢垫祦锛屽皢鐢垫祦淇″彿杞崲鎴愮數鍘嬩俊鍙凤紝閫?缁欓鐜囪窡韪數璺€?6锛庨鐜囪窡韪數璺彁鍙栧嚭鍖归厤缃戠粶鐨勮皭鎸鐜囷紝寰楀埌2鍊嶄簬璋愭尟棰戠巼鐨勭獎鑴夊啿鍚屾淇″彿閫佺粰SG3525鍚屾绔娇鍏朵骇鐢熺殑寮€鍏崇椹卞姩淇″彿锛岃揪鍒伴┍鍔ㄤ俊鍙烽鐜囦笌璋愭尟棰戠巼鐩稿悓鐨勭洰鐨勶紝瀹炵幇棰戠巼璺熻釜鏁堟灉銆?7锛庡姛鐜囪皟鑺傜數璺€氳繃鐢靛帇鍙嶉鏀瑰彉SG3525杈撳嚭PWM娉㈢殑鍗犵┖姣斿ぇ灏忥紝浠庤€?鎺у埗璐熻浇鐨勮緭鍑哄姛鐜囥€?8锛庨┍鍔ㄧ數璺帶鍒跺姛鐜囧紑鍏崇鐨勫紑閫氫笌鍏虫柇锛屽苟涓旈殧绂讳簡涓荤數璺拰鎺у埗鐢佃矾锛?鐩存帴鍐冲畾浜嗗櫒浠跺鍛姐€佺數婧愬伐浣滃彲闈犳€у拰绋冲畾鎬с€?9锛庝繚鎶ょ數璺繚璇佷簡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鐨勬甯歌繍琛岋紝鑳藉鑷姩瑙e喅鍔犵儹杩囩▼涓嚭鐜?鐨勫悇绉嶆晠闅溿€?10锛庤緟鍔╃數婧愭彁渚涢鐜囪窡韪數璺拰椹卞姩鐢佃矾涓墍闇€瑕佺殑鍚勭绋冲畾鐩存祦鐢靛帇銆?2锛?璋愭尟鍥炶矾鍒嗘瀽璋愭尟鍥炶矾鏄劅搴斿姞鐑數婧愪腑闈炲父閲嶈鐨勪竴涓幆鑺傦紝鎸夋棤鍔熻ˉ鍋跨數瀹瑰拰鐢垫劅缁曠粍杩炴帴鏂瑰紡鐨勪笉鍚屼富瑕佸垎涓轰覆鑱旇皭鎸洖璺笌骞惰仈璋愭尟鍥炶矾涓ょn13銆?2锛?锛? 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RLC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濡傚浘2锛?鎵€绀猴紝鍦ㄨ鍥炶矾涓柦鍔犱氦鍙樼數鍘媏=鐡incot锛?鍒欎覆鑱旇皭鎸洖璺殑闃绘姉涓?z=灏?锛岀+鍘?R鍧濈涓€鍘伙紝(2锛?)瀹冪殑妯″€间负1zI=F闈㈣寘 (2锛?)RLC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鐨勭數娴佷负(2锛?) z R+锛?纭€涓€涓?锛屽匠E鐮丒7----------------------- Page 15-----------------------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鐢垫祦鏈€澶у€兼ā鍊间负鍝?鍗? 鐪?)鐢卞紡(2锛?)鍙煡锛屽綋鎰熸姉绛変簬瀹规姉鏃讹紝鍗崇=鍘伙紝锛?浜嗗帀 1 锛屼覆鑱斿洖璺?涓樆鎶楁渶灏忥紝鐢垫祦鏈€澶э紝鐢佃矾鍙戠敓璋愭尟锛孋Oo鍗宠皭鎸棰戠巼銆傚彲姹傚緱鍙戠敓璋愭尟鏃?鐢佃矾鍚勫弬鏁帮細LE CR鍥?锛? RLC涓茶仈璋愭尟鍥炶矾璋愭尟鐢垫祦涓?鍘?椴? (2锛?)鍥烘湁璋愭尟棰戠巼涓?浜?涓? (2锛?)鍝佽川鍥犳暟涓?Q=璀?璧? (2锛?)(2锛?)UR=IqR=E*鐢垫劅涓婄殑鐢靛帇涓?锛?鍘堵凤紡鈥颁笁=姝孤疯路鐡?-锛屾棦(2锛?)8----------------------- Page 16-----------------------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鐢靛涓婄殑鐢靛帇涓?锛?鍘垛€樺幓涓€姝光€樿丹鈥楨m鈥攋OE,锛? (2锛?0)RLC璋愭尟鐢佃矾鐨勫姛鐜囧洜鏁扮敤cosqp琛ㄧず锛屽畠鏄數娴佺殑鏈夊姛鍔熺巼P鍜岃鍦ㄥ姛鐜?s涔嬫瘮锛屼篃灏辨槸鐢佃矾涓瓑鏁堢數闃籖鍜岀數璺腑鐨勬€婚樆鎶椾箣姣?P 灏?(2锛?1)u l鍘禝008濡?i2闆?鐢?2锛?1)鍙煡锛屽綋鍙戠敓璋愭尟鏃讹紝纭€=涓?锛屾鏃禼os濡?1锛屾湁鍔熷姛鐜囩瓑浜?瑙嗗湪鍔熺巼锛屽嵆鐢靛帇涓庣數娴佸悓鐩搞€?2锛?锛?骞惰仈璋愭尟鍥炶矾RLC骞惰仈璋愭尟鍥炶矾濡傚浘2锛?鎵€绀猴紝骞惰仈璋愭尟鍥炶矾鐨勯樆鎶椾负涓€娉b參鈭絁鍓?z锛氳晩(R+joL)x j-鍘?R+jcoL)4锛氳€岃jr01C鈥擱+褰?琛?+鍥?rc涓€锟?浠?CR2+鈭?rC鈥擫锛? (2锛?3)缂?=锛?= 瀛? (2锛?4)瀹為檯鍔犵儹涓紝鐢甸樆鏄緢灏忕殑锛屽洜姝ゅ幓>>涓乪2锛屽垯骞惰仈鐢佃矾鍥烘湁璋愭尟棰戠巼涓?LC 锟?1锛?闈? (2锛?5)9----------------------- Page 17-----------------------鎰熷簲鍔犵儹鐢垫簮鏁存満缁撴瀯鍜屾嫇鎵戠粨鏋勫垎鏋愬姣?鍝佽川鍥犳暟涓?Q=绛?蹇? (2锛?6)E銏?CL R鍘備竴銆乊鈥斻€侊紝銆乺銆? 鍏叓鍏€斺€?鍥?锛? RLC骞惰仈璋愭尟鍥炶矾褰撯垶=coo鏃讹紝鍙戠敓璋愭尟锛屽彲鐭ュ綋瓒冲灏忓彲浠ュ拷鐣ユ椂锛?z锛氬崐锛氭湀+涓р増鑰孡锛歈2灏? (2锛?7)R RC RC璋愭尟鐢垫祦涓?。
感应加热器使用说明书

感应加热器使用说明书感谢您购买我们的感应加热器。
本说明书将向您介绍该产品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并按照指示操作,以确保您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体验。
一、产品概述感应加热器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加热设备,利用感应电流在导体上产生的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为热能。
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工业领域,如炉具、水壶、电磁炉等。
二、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a. 检查产品包装是否完好,确认无损坏情况后,将感应加热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
b. 将加热器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确保插头与插座完全贴合。
2. 操作步骤:a. 打开加热器的电源开关,显示屏将亮起并显示当前的工作状态。
b. 使用加热器提供的控制按钮或触摸屏,调整加热器的工作温度或功率。
按下相应的加热温度或功率按钮,加热器将自动调整相应的参数。
c. 将需要加热的物品并置于加热器的感应区域内,感应加热器会自动检测到物体的存在并开始加热。
d. 等待加热过程完成后,通过控制按钮或触摸屏,将加热器的电源开关关闭,断开与电源的连接。
三、注意事项1. 使用环境:a. 请将加热器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高温、潮湿或者多尘的环境。
b. 请勿将感应加热器置于易燃或易爆的材料附近,以免发生危险。
2. 使用过程中:a. 请勿将手或其他物体伸入加热器的感应区域内,以免造成伤害。
b. 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时,表面温度会升高,请勿直接用手触摸,以免烫伤。
3. 清洁与维护:a. 在清洁加热器之前,请确保已关闭电源开关并拔掉电源插头,防止发生意外。
b. 使用柔软的干布清洁加热器的表面,不要使用酸性、碱性或腐蚀性溶液进行清洁。
c. 请定期检查电源线、插头等连接部分是否损坏,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售后服务。
四、故障排除1. 若感应加热器无法正常工作,请先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连接,插头是否完全插入插座。
2. 如电源连接正常,但感应加热器仍无法启动,请立即停止使用,并联系售后服务。
感应加热器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加热设备。
感应加热工作原理

感应加热工作原理
感应加热
电磁感应加热,或简称感应加热,是加热导体材料比如金属材料的一种方法。
它主要用于金属热加工、热处理、焊接和熔化。
顾名思义,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
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
根据加热对象不同,可以把线圈制作成不同的形状。
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该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来加热。
感应加热工作原理
感应加热是利用电磁感应的方法使被加热的材料的内部产生电流,依靠这些涡流的能量达到加热目的。
感应加热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感应线圈,交流电源和工件。
根据加热对象不同,可以把线圈制作成不同的形状。
线圈和电源相连,电源为线圈提供交变电流,流过线圈的交变电流产生一个通过工件的交变磁场,该磁场使工件产生涡流来加热。
简单来说就是为产生交变的电流,从而产生交变的磁场,再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达到加热的效果。
感应加热示意图。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系统设计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系统设计周美兰;李艳萍;王吉昌【摘要】针对感应加热电源在小型工件的热处理和焊接等工业加工技术方面,存在功率不集中、输出频率较低和工作状态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台1 MHz/5 kW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给出了整流滤波电路、全桥逆变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隔离变压器等的设计过程和相应的硬件电路图.构建了感应加热电源闭环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基于模糊控制算法的移相调功(pulse skip modulation,PSM)和调频调功(pulse frequency modulation,PFM)双闭环控制的有效性.搭建实验平台,完成了信号处理电路检测及光耦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并分析得出误差百分比低于5%,从而验证了硬件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期刊名称】《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20)001【总页数】6页(P50-55)【关键词】感应加热;信号处理;闭环控制【作者】周美兰;李艳萍;王吉昌【作者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86感应加热电源最早使用于金属表面热处理加工,在技术发展成熟之后被广泛引入到焊接领域和各种加热应用中[1-2].目前,感应加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金属熔炼、焊接、热处理、食品及医药等多个行[3-4]其中对于小型工件的热处理和焊接等工业加工技术而言,就需要感应加热电源具有功率更加集中和输出频率更高的特点[5-6],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了先进的数信号处理器TMS320F2812作为控制器,设计了频率f=1 MHz、功率P=5 kW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搭建了实验平台,并测得了实验数据及波形,具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不控整流电路将输入的50 Hz/220 V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压,全桥逆变电路把直流电压逆变为适合感应加热的高频交流电,逆变负载连接二阶RLC串联谐振电路,并使用高频变压器进行阻抗匹配[7-8];信号采集处理电路将电压信号及电流信号的相位和幅值分别进行采集并处理;控制系统采用模糊控制算法的移相调功 (PSM)和调频调功(PFM)双闭环控制[9-10].反馈闭环回路采用DSP (TMS320F2812)控制,通过CAP捕获模块和ADC模块分别采样负载电流电压相位信号和幅值信号,每个采样周期结束后,EV事件管理器PWM实时更新全桥逆变器的四路控制脉冲信号,经隔离驱动后控制MOSFET开关,实现高频感应加热电源智能化控制.2.1 整流滤波电路根据单相全桥不控整流的计算并考虑安全裕量和电网电压的波动后,选择了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的STTH6010H,该整流二极管的IFAV=60A(75 ℃);URRM=1 000 V.电容滤波的单相不可控整流电路设计电容时会根据负载的情况来确定,通常选择电容其中T为交流电源的周期,R为电路等效电阻,通常电网的波动为±20%,则母线电容所承受的峰值电压 V.对于2倍负载谐振频率的交流分量的处理,在一个高频周期内电容两端电压变化在±20%以内,得到电容,电容两端的峰值电压VCb=1.2×373≈450 V.由于不同材质的电容有不同的特点,所以需要多种材质的电容器同时并联工作在直流母线之间.2.2 逆变及驱动电路逆变器最大工作电流的峰值约为42 A,在选择开关器件时,为了保证工作安全一般选取系统中通态最大电流的1.5~2倍作为参考[11].选取型号为IPW65R019C7的功率MOSFET.对于MOSFET的驱动可以理解为对于RC电路的充电过程,这样开通MOSFET所需的功率如下式(1)所示.其中,Vg为驱动电压; f为开关率.驱动芯片选择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公司的UCC27322DGN,它具有±9 A 的驱动能力,平均30 ns的驱动信号延迟,足够胜任驱动MOSFET工作在1 MHz的开关频率.由于本文中感应电源工作频率较高,信号的隔离传送并不适合使用中低速的的光电隔离技术[12],因此选用的ISO722xM系列隔离芯片,该系列芯片采用的是电容隔离技术,具有高可靠性、低电流消耗、高带宽和长使用寿命等优异性能.2.3 负载谐振参数及隔离变压器串联谐振和隔离变压器共同组成了感应加热电源的负载,它们之间的参数相互影响[13-14],首先确定RLC串联谐振等效参数,假设RLC串联谐振品质因数Q=8,根据下面的公式可计算谐振电容Cr=1.5 nF;谐振电感Lr≈16.9 μH.所需参数均取极限值,则 700 V,因此选择49个1.5 nF/1 kV的陶瓷电容7串7并组成谐振电容组.在主电路中隔离变压器的功能一方面是能量的传递、另一方面是起阻抗匹配的作用.由于电源工作频率为1 MHz,所以对磁芯材料要求比较高,磁芯选择Ferroxcube公司3F4材料的环形磁芯,该材料能够在损耗较低的情况下工作在2MHz,并且环形磁芯漏感小制作高频功率变压器十分合适.表1给出了磁芯的部分参数,结合这些参数,计算高频变压器的详细参数.为磁芯体积为13 000 mm3;等效磁路长度为259 mm.利用式(4)计算变压器磁芯使用磁环,并且选择磁通密度Bw为0.05T时,初级线圈所需的匝数Np.将数据代入式(4)计算得出Np≈24.导线截面积其中导线电流密度J为5 A/mm2,将数据代入计算得5.94 mm2,考虑到集肤效应的影响,选用多股线绕制变压器,并使多股导线的截面积不小于计算值.为了保证变压器的安全工作,在导线外侧套用多层绝缘管.2.4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由于细小工件尺寸的影响,低频率的感应加热电源不能胜任.传统感应加热电源采用信号传感器组成的锁相电路,而广泛使用的信号传感器的响应时间都很高,并不适合使用在1 MHz的高频电源中[15].所以本文设计以下电路来采集电压及电流的相位信号,改善了传统感应加热电源功率较低的缺点.图2(a)为电流幅值处理电路,负载内的电流信号经过滤波器处理之后,输入到运放B 和C所构成的精密整流电路,将正弦波处理成低失真的全波正弦信号,再经无源低通滤波器后转换为波动较小的平直电压,被处理后的直流电压的大小与输入正弦电流的幅值正比例相关.利用低速光耦的线性区将得到的直流电压隔离传送给主控芯片的AD0.图2(b)为电流相位处理电路,电流信号滤波处理电路的输入端接功率采样电阻,将负载中的电流量转化为电压信号后,通过滤波电路和过零比较器生成电流相位信号.经隔离芯片后相位信号最后传送到处理器的捕获单元CAP1.图3(a)为电压幅值处理电路,利用光耦的线性区将母线电压的大小隔离传送给主控芯片的AD1.图3(b)为电压相位处理电路,负载两端的电压经过电阻分压后连接比较器正端,比较器负端连接分压电阻来取得一个已知的电压,目的是提高一定的抗干扰能力[16].经过分压后的负载电压与接近地电位的电压进行比较,比较器输出的方波就是负载两端电压的相位信号.相位信号经隔离芯片后最后传送到处理器的捕获单元CAP2.3.1 仿真建模图4给出了感应加热电源的闭环控制仿真模型.其中,相位信号处理模块“Phase Detection”将从逆变器采集回来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利用边沿触发模块来进行相位信号检测,获得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上升沿的时间差;功率信号处理模块“Adjusting Power”用于检测并保存负载内电流峰值的大小.这两个模块的输出量分别作为模糊控制算法“Fuzzy Frequency” 和“Fuzzy Power” 的输入变量.模糊控制器的运算结果输出到PWM生成模块,在MATLAB Function功能模块中编写函数完成PSM和PFM信号的处理和合成,最后输出2路数据,通过非门将数据处理为4路开关信号用来驱动逆变桥.模糊控制规则是模糊控制器设计的核心内容[17-19]].本文中的模糊控制规则统一采用if A and B then C模糊关系词连接,表2给出了“Fuzzy Power”的规则表,表3给出了“Fuzzy Frequency”的规则表.3.2 仿真结果设置系统仿真时间55 μs,仿真后得到负载两端电压和负载内电流的波形如图5所示.在系统启动初期负载中储能原件LC中并无能量,而且调功设定为中等功率,并且系统启动时MOSFET开关频率设定较高使负载初始工作在感性状态,这就造成了PSM和PFM双闭环模糊控制算法输出量峰值的叠加,图5仿真结果中系统初始阶段的过冲就是上述原因造成的[20].在30 μs时调功输入“Command”阶跃信号由中等功率越变为大功率,从仿真结果中可以看出负载内电流迅速增大,并且达到稳定值.图6(a) 、(b)分别为为系统工作在中等功率和大功率稳态时,负载电压和电流的仿真结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的过“零”点与电流的过零点相差极小,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完成了相位的跟踪并且实现了功率的快速调节.感应加热电源的实验平台如图7所示.在此实验平台上进行实验,测取了信号处理电路的波形和光耦的实验数据.4.1 信号处理电路实验图8给出了电流信号处理电路实验示波器波形图,横坐标200 ns/div,其中CH1通道为输入信号50 mV/div;CH2通道为滤波器输出信号500 mV/div;CH3通道为电流相位信号5 V/div;CH4通道为精密整流电路输出信号500 mV/div.从示波器的波形结果来看,输入的信号有较大的干扰尤其是在过零点附近,但是输入信号经过滤波器处理之后,波动信号的能量大幅衰减,同时可以看出精密整流电路的输出波形能够比较完整准确的对输入信号进行整流处理,但是由于信号检波二极管存在的反向恢复时间使得输出的结果与理论理想波形存在一定的差距,尽管如此这对于数据的影响在允许范围之内.4.2 光耦实验表4给出了光耦线性实验数据,其中记录了多次测量的结果数据,对同一组输入测量所得数据结果做平均值处理做为该组实验结果数据.图9(a)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的结果,其中实线为实验数据、虚线为一次多项式拟合曲线,因为低电压时光耦没有工作,所以实验数据并没有从起始状态记录.图9(b)为误差百分比的分析结果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最大误差发生在较低的电压水平,当输入电压升高时,误差没有超出±5%,这足以满足系统的需求.本文设计了一台1MHz/5kW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首先给出了感应加热电源相应的硬件电路设计,然后使用SIMULINK对提出的感应加热电源的控制系统进行了建模,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策略可靠有效,能够完成相位控制功能和调功功能.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测得相应实验波形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高频感应加热电源功率集中、输出频率可达1MHz并且工作状态可靠稳定.【相关文献】[1] 沈庆通. 感应加热技术发展与思考[J]. 热处理,2010,25(5):1-6.[2] 蔡惠,赵荣祥,陈辉明. 倍频式IGBT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 (2):154-155.[3] 姚建红,张艳红,刘继承. 一种新型全桥移相 PWM 零电压零电流变换器[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0,30(1):66-69.[4] 王正仕,楼珍丽,陈辉明. 兆赫级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电路的分析与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26(19):80-85.[5] 李建文,刘教民,王震州,等. 1MHz并联型谐振逆变器锁相环设计与性能分析[J]. 电力电子技术,2010,44(02):72-74.[6] Meilan Zhou, Zeqing Xu, Yanping Li. High frequency induction heating power supply phase tracking system Based on TMS320F2812[C]//In 2013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asurement,Information and Control(ICMIC 2013),Harbin,China,2013:1000-1003. [7] Sarnago H, Lucía O, Mediano A, etal. Class-D/DE dual-mode operation resonant converter for improved efficiency domestic induction heating system[J]. Power Electronics, IEEE Transactions on, 2013,28(3):1274-1285.[8] 刘教民,李建文,王震洲,等. 电流型谐振逆变器负载调频调功方案[J]. 电力电子技术,2010,44(10):81-83.[9] Ahmed N A. High-frequency soft-switching ac conversion circuit with dual-mode PWM/PDM control strategy for high-power IH applications [J].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2011,58(4):1440-1448.[10] 刘畅,黄正兴,陈毅. 双闭环控制感应加热电源设计与仿真分析[J]. 电子器件,2012,35(6):737-740.[11] 赵慧,沈锦飞,杨磊. 新型Buck-Boost变换器在感应加热电源中的应用[J]. 电力电子技术,2012,46(3):12-14.[12] 孙妮娜,任国臣,葛庆卿. 感应加热系统的电源频率跟踪方法[J].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9,(08):41-44.[13] 周美兰,徐泽卿,李艳萍.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相位跟踪系统[J].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14,19(3):84-91.[14] 韩广朋,张奕黄,刘彦忠,等. 高频感应加热电源频率跟踪技术研究[J]. 电源技术,2014,38(1):111-114.[15] 何婷,周松伟,赵前哲. 单逆变桥同步双频感应加热电源的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2013,47(10):84-86.[16] 杨世勇,徐国林. 模糊控制与 PID 控制的对比及其复合控制[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1 (11):21-25.[17] 周伟,程素华. 模糊控制在无位置反馈再生气加热炉上的应用[J]. 电气传动,2012,42(10):59-61.[18] 吕淼,李金刚. 感应加热电源Fuzzy和PI分段复合控制方法[J]. 电气传动,2014,44(3):59-63.[19] 杨青,沈锦飞,陆天华. 倍频式感应加热电源控制系统的研究[J]. 电力电子技术,2010,44(9):91-95.[20] 何海华,郑寿森,祁新梅,等. 基于模糊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的仿真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2012,24(2):398-403.。
IGBT感应加热/钎焊电源的DSP数字化控制系统设计

Di 采J l蚴眦砚绚 . ! P I s I l A 主要用于实现教字虢橱 、 参般采样和恒流拉槲算法imD 采用 E M ls C P 72 .
主要脯干完成艨动死珏时l设蕈。 同 并由此芯片皋完成系纯中其它逻辑控删功媳 通过选种谴计方案.
实现 可l 虚加热电源的戴卒化控制; 虑 并络 缸了相应的软件框 霹。
J u — . IU Jn h n . H 』 G ow Z t i. o g S 】Ho gx I l o g J n- , Ka- n U t fc o l f tr l S in ea d E gn e n . ’ . Unv ri f ce c ni e h oo y 1 o a g4 0 3 C i a S h o o Mae as c c n n i d g He o ies yo i ea t T c n lg ., y n 7l0 , hn 1 i e e nn t S n u
电磁感应加热器

电磁感应加热器编辑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电磁感应加热器(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er):基于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造出的加热控制器。
电磁感应加热来源于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即交变的电流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导致导体发热。
自从发现电流通过导线发生热效应后,世界上便出现了很多从事研究制造电热器的发明家。
1890年,瑞典技术人员发明了第一台感应熔炼炉——开槽式有芯炉;1893年,美国出现了电熨斗雏形;1909年,电灶的出现实现了从电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1916年,美国人发明了闭槽有芯炉,电磁感应技术逐渐进入实用化阶段。
中文名电磁感应加热器外文名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heater 时间1890年来源电磁感应现象目录1 加热原理▪节电原理▪优势2 技术性能3 注意事项4 是否有害加热原理编辑电磁感应加热的原理是感应加热电源产生的交变电流通过感应器(即线圈)产生交变磁场,导磁性物体置于其中切割交变磁力线,从而在物体内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物体内部的原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原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
即是通过把电能转化为磁能,使被加热钢体感应到磁能而发热的一种加热方式。
这种方式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电热片,电热圈等电阻式通过热传导方式加热的效率低下问题。
原理图原理图加热圈加热圈节电原理传统的加热行业,普遍采用是的电阻丝和石英加热方式,而这种传统的加热方式,其热效率比较低,电阻丝和石英主要是靠通电后,自身发热然后再把热量传递到料筒上,从而起到加热物品的效果,这种加热效果的热量利用率最高只有50%左右,另外的50%左右的热量都散发到空气中,所有传统的电阻丝加热方式的电能损失高达50%以上。
而通过电磁感应加热,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使得铁质金属管道自身发热,再加上隔热材质,防止管道热量的散发,热利用率高达95%以上,理论上间节电效果可达到50%以上,但考虑到不同质量的电磁感应加热控制器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不太相同的,以及不同的生产设备和环境,所有电磁加热节能的效果一般至少能够达到30%,最高能够达到70%。
便携式逆变高频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

U 刖 置
电时 的大得 多 。 然 , 变 电流 的频率 越高 , 显 交 工件 的
透 热 厚度 就越 薄 , 电阻 的增 大也就 越多 。 透入深度
感应 加 热 方 法是 利 用 感 应 涡流 的热 效 应来 进 行的, 其基 本原理是 : 当加热 电源的输 出使感 应线 圈 上 通 有一定 频率 交变 的 电流 时 , 于感 应 线 圈 内部 置 的T 件 上会 产 生相 同频 率 的涡流 。 此涡 流 的作用 在 下, 工件 将被 加热 。 涡流 的大小 与金 属 的截 面 大小 、 形状 、 电导 率 、 导率 和透入 深度 等有 关 。 磁 导体 通过 交 变 电流时会 产 生集 肤效应 , 当于导 体 有效 导 电 相 截 面积 的减少 。 而有 效导 电截面 积 的减 少 程度 可用
螋
;
戡
^
裙
机
Ke o d : v r rhg e u n yid c o : i e u n yid c v edn a hn ; e igma h e w lig o e u c y w r s i e e ; i f q e c u t n hg f q e c u t ew ligm c ie w l n c i ; e n w r o re n t hr n i hr n i d n d p s
电 源的可 靠性 ≯ 小电 源体 减轻 电 源质量 , 节约 成 本高频感应 频感 机; 高 应焊 焊机 ; 电源 焊接
。
曩
誊
题
l
中圈f 号 :N 6T 441 分类 , 8 ;G 3. r
“ 文献标识码: A
Ab ta t A cru ei l r o a l iv r rp w r o reu e i r u n yid c d h aigi p it u i sr c : i i d s n pa f p r be n e e o e suc sd i hg f q e c n u e e t s o e o t nt s ct g no a t t n h e n n d i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功率因数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中心议题:传统感应加热电源及改进高功率因数感应加热电源的设计与实现
解决方案:基于DSP的APFC技术引入到传统的感应加热电源
引 言
目前,感应加热电源已广泛用于金属熔炼、透热、焊接、弯管、表面淬火等热加工和热处理行业。
然而传统感应加热电源整流变换一般采用晶闸管相控整流或二极管不控整流方式,为获得较为稳定的
直流电压,整流后往往采用大电容储能兼滤波,导致电网输入侧功率因数非常低,电流畸变,对电网
造成谐波污染;此外,还对周围及自身系统的信号产生严重的电磁干扰,系统效率降低。为了减小谐
波电流、提高功率因数,有必要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
有多种实现APFC的方法,目前常采用APFC控制芯片实现网侧功率因数校正,具有电路简单、控
制方便、成本低的优点。但对于已采用功能强大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作为控制器的感应加热等复杂
电源系统,再使用专用PFC芯片反而会增加系统硬件成本,降低系统的集成度,而且调试不方便,更
不利于系统升级。本文研究在使用DSP控制感应加热电源的基础上,对输入系统采取有源功率因数校
正措施。实验结果表明,引入APFC技术后,网侧输入功率因数趋近于单位功率因数,网侧电流是与
电压同相的标准正弦波,减少了对电网的污染。
传统感应加热电源及改进
传统的感应加热电源的主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四个部分:不控整流、大电容储能滤波、逆变电
路和谐振负载。图中通过不可控整流的方式将交流变为直流,再通过大电容滤波变成比较稳定的直流
电作为逆变电路的供电电源,在逆变侧部分实现系统的逆变输出和功率调节。
整个系统由DSP控制,电压电流检测装置通过检测直流母线的电压值和电流值并变送给DSP,以
实现功率反馈。负载检测包括温度检测和频率跟踪,通过将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变送给DSP,
以实现温度反馈;通过检测负载的谐振电流和电压信号反馈给DSP以实现频率跟踪。在DSP内部对电
压、电流等反馈信号分别 A/D变换、保持,通过数字乘法运算求出实际输出功率与数字给定功率比
较,对偏差进行数字PID控制,可实现电源输出功率的闭环控制和DPLL频率跟踪,故障检测保护电
路对缺水、过热、过压、过流等故障实时监控,由DSP故障处理子程序比较判断后,以中断方式处理
各类故障、并报警显示。
这种传统感应加热电源由于采用大电容无源滤波,造成输入电流畸变,对电网造成谐波污染,输
入功率因数降低,而且不利于节约用电成本。为了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感应加热装置对电网的污染,
必须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由于系统已采用DSP作为主控制器,使用专用PFC芯片反而会增加
系统硬件成本,降低系统的集成度,而且调试不方便,更不利于系统升级,所以本文研究在原有系统
的基础上,利用DSP实现功率因数校正。
在原有主电路的整流和逆变部分加入Boost电路,如图2所示,Boost电路是用来改善网侧电流
波形,提高电源功率因数的DC/DC变换器;在直流母线侧,通过检测Boost电路的输入电压、电感
电流和输出电压,通过DSP的软件控制算法,控制Boost开关管的通断来达到功率因数校正的目的。
基于DSP的APFC实现
图3给出基于DSP-TMS320F2812的APFC控制原理图。TMS320F2812芯片是TI公司推出的32位定点
数字信号处理器,具有强大的控制和信号处理能力,是用于数字电力电子变换与控制的高性价比DSP
芯片。APFC控制原理如下: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即直流母线电压V0经传感器采样、隔离后送入
DSP的ADCIN2口,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与参考数字电压Vref比较,其偏差值送入电压控制器Gv,通
过纠偏控制使V0与Vref相等,Gv采用数字PI控制,有:
电压控制器Gv的输出信号B与Boost变换器的输入电压Vin经隔离、A/D变换后的数字信号A相乘,
乘积作为电感电流Iin的参考信号Iref。电感电流Iin与参考信号Iref比较后,差值送入电流控制
器Gc,Gc也采用数字Pl控制,有:
这样便输出脉宽调制波,经驱动器隔离、放大后驱动开关管高频导通/关断,以实现电感电流
Iin实时跟踪Iref。
实现式(2)和式(4)时,为了防止Uv(n),Uc(n)过大造成系统失控,还必须将他们限定在合适的范围
内。对此,可按以下方法实现离散控制。
电流环同理,当开关管工作在很高的频率时(比如f=100 kHz),电压环调节器Gv的输出基本不
变,所以乘法器输出的Iref基本上是和输入电压成比例的波形,就可实现输入电流对输入电压的实
时跟踪,且保持二者相位相同,使输入功率因数接近于1。
实验研究
根据以上理论,设计一台单相输入220 V、功率4 kW、谐振频率30 kHz的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样机,
并且对加入APFC电路前后的网侧电压、电流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分别如图4,图5所示。图4
为传统感应加热电源网侧的电压、电流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电压虽是正弦波,但由于直流侧中间
储能大电容的存在,致使电流导通角只有90°,网侧电流波形严重畸变,呈一系列断续的尖峰脉冲,
在同等功率条件下,电流的峰值成倍提高、谐波分量加大、电源功率因数降低(cosφ△0.7)。图5
为引入APFC以后的感应加热电源网侧电压、电流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引入APFC技术后,电流波
形与电压波形是同相位的正弦波,感应加热电源有接近于1的输入功率因数和很低的电流总畸变率,
减少了对电网的污染。
结 语
本文将基于DSP的APFC技术引入到传统的感应加热电源中,对输入电源的功率因数进行有源校
正。在传统感应加热电源的基础上,加入了Boost电路,利用DSP的超高速数据采样和信号处理能力,
设计出包含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器的超音频感应加热电源,并对感应加热电源引入APFC前后进
行了对比实验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APFC技术的引入使电源的输入功率因数接近于单位功率因数,减少了谐波对交
流电网的污染,使感应加热电源的功率显著提高。
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 单相桥式电流型(并联谐振式)逆变电路
Fig.14 感应加热电源原理框图
优化驱动脉冲
针对全桥变换电路揭示出当桥臂对管按相同规律通断时,由于对角开关管驱动脉冲传输延时不一
致使得左右桥臂中点对地产生的共模电流不能抵消这一问题,通过对驱动脉冲边沿时刻进行预调整的
方法来抑制共模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