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第三节邓小平理论第四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五节科学发展观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1938年10月,毛泽东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1939年10月,毛泽东提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实践相结合。
1942年经过党的延安整风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就成为了全党的共识。
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了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内在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第一次飞跃毛泽东思想遵义会议→党的七大→开国大典※第二次飞跃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科学体系,它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这三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割裂的,它们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它的主要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发展的;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发展的;是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过程中不断发展的。
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意义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是根据欧洲情况,针对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经验,由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总结出来的。
中国革命的条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分析的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极为不同,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必须紧密结合时代条件和中国的国情,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不仅仅是理论活动的过程,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进程,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这是三代中央领导和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虽然形成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但都贯穿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思想体系。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
56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3)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业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C D D A B B D C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A C ABC A A B C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C AD B B B B A C D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A DBCD C D B C C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B D B A AC B B B B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B B A D BCD A D D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A A C AB B AC C二、简答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它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马克思主义还必须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来表达。
2、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
(3)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理论体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2分)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2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2分)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道路进行创造与发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它是针对中国特定历史条件和现实问题的,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体现了中国特色与中国智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邓小平同志提出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党领导一切的基本原则,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行动指南。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国情、历史条件和实际问题,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时代特征以及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而形成的一套具有鲜明特点的理论体系。
1.1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离不开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实践经验。
无论是农村合作化运动、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还是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正是通过对实践的总结和反思而形成的。
1.2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同时充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的和谐发展、以德治国等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的追求共同点相契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资源。
1.3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固守成规,而是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不断进行科学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使之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情况和任务,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了一系列重要内容,如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PPT课件

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基础,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突出的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这一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第二,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所得出的一系列新结论即基本 理论。其中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 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处于核心地 位,构成了邓小平理论体系的基石。
(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
第一,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第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以及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 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历史根据。
第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 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现实依据。
第四,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 的成果,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 的理论基础。
文化 民族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基本路线
政治经济学
发发 展展 道阶 路段 论论
根发外政战领祖 本展部治略导国 任动条保步依统 务力件证骤靠一 论论论论论论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

个 中心 、 两个 基本 点 ” 的党 的 基本路 线 , 确定 了建
设有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的六 条具 有长远 意义 的指导 方针 和“ 富强 、 民主 、 明 ” 现 代化 目标 , 定 了经 文 的 制
想 , 为党 的理论 建设 和政 治生 活 的主题 , 为 团结 成 成 全党 和全 国人 民克 服 困难 、 设 社 会 主 义 的伟 大 精 建
大 会标 志着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 理论开 始形 成 。 19 92年 1 0月 召 开 的党 的十 四大 , 总结 了 十一
届 三 中全会 以来 1 的实践 经 验 , 定社 会主 义 市 4年 确 场经 济体制 为我 国经 济体 制 改 革 的 目标 , 出用 邓 提 小平建 设有 中国特 色 的社 会 主 义 理论 武 装 全 党 , 并 将建 设有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理论 写人 党 章。大 会报 告 把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 会 主义理 论主 要 内容概 括为
神力 量 。邓 小 平 的 这次 讲 话 , 志 着 中 国特 色社 会 标 主义 理论 主题 正式 提 出 。
2 中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理 论 的初 步 形 成 。1 8 . 97
九 个方 面 , 包括社 会 主 义 的 发展 道 路 、 展 阶段 、 发 根
本 任务 、 展动力 , 会 主义 建 设 的外 部 条 件 、 治 发 社 政
渐形成 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 的理论贡献不仅是明确提出 了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理 论 , 还在 于明确提 出 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 系在马克思 主义和社 会主义 发展史上 具有极 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50年代中期一直自觉贯彻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 义思想路线,但在毛泽东生前并未提出“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概念。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才 由邓小平提了出来,明确规定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 实事求是,并对这条思想路线的内容作了规定,指 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就是实事求是思想 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这反映了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的关系。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实事求是,这既 是针对毛泽东晚年背离实事求是的错误,也是新时 期改革开放的需要。这一明确规定,起到了党内立 法的作用,对于共产党员特别是对于党的领导干部 来说,能否自觉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是一个党 性的考验。 第二,邓小平提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 是,主要是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强调要“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左”的思想的人受“本 本主义”的思想影响较深,他们习惯于用书本来裁 剪现实,用马列的理论来规定当前的实践。在邓小 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之初,某些人对改革不理解,他 们按习惯搬出一百多年前的马恩的某个具体观点、 某个具体结论来评述改革,如果某项改革实践与马 恩的理论观点不合,那就是“反马克思主义”。按 照这条“本本主义”的思想路线,我们的实践就会 被完全束缚,改革开放就会无从谈起。事实上,我 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已经远远超出了马恩 当时的设想。客观地说,马恩在一百多年前自由资 本主义发展的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在立场 和方法论上是科学的,但是在当时提出的某些理论 观点,有些是对的,有的基本对,有的不完全对, 有的至今还没有被证实。一百多年后,我们有自己 的实践经验,成功的和失败的;国际环境也大大不 一样了,特别是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实践的 失败。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今天 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马恩书本里说的对的,有指 导意义的,要尊重,但不能盲目照搬。不能要求我 们的实践都必须从马列的“本本”出发;相反,马 列关于社会主义的一切理论和观点,都得由社会主 义的实践来检验。邓小平关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 义精髓的概括,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结合实 际,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坚持实事求是这一科学的思想路线。这样说,并不 是不要去研究马恩书中的重要结论和观点,而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名词解释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6.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7.社会主义改革:8.对外开放:9.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10.科教兴国: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11.人才强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源流2010.03.12 15:51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作者:秦刚字号:【大中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接续形成和共同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同时赋予马克思主义以特色鲜明的当代中国内容。
认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把握其形成和发展的源流、脉络,有助于我们坚定思想信仰和提高行动自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的社会进步问题,先后完成了两次成功结合,实现了两个历史性飞跃,解决了两大历史性任务。
第一次飞跃,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从理论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从实践上指导中华民族获得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第二次飞跃,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从理论上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引领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和中国人民达到小康。
中国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内忧外患和半个多世纪的自立崛起,所完成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转折,蕴涵着极为深刻的真理。
归结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实际和人民实践相结合,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成的历史链条和逻辑演绎,说明两次飞跃是一个分阶段的完整过程。
两次飞跃各自经历深刻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过程,不仅决定了本身的成就,也为下次飞跃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而第一次飞跃能否真正实现向第二次飞跃的过渡,同样取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深度和广度,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适时国情的正确结合。
第一次飞跃始自上个世纪20年代之前。
当时,马克思主义已经传入中国,中国无产阶级作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随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并且与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发展识记: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时间同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在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的过程中,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理论成果领会: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3马克思主义中古勾画,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任命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毛泽东西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心得历史条件下金hi不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二:毛泽东思想识记: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资助三个方面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领会: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和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他长期知道我们的思想和行动)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贡献:(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6)党的建设理论。
应用:毛泽东思想指导的意义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识记: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的三大基本问题中国特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紧围绕设备那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么建设党,实现什么养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展开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总体上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力市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等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旗帜问题至关重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