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远古美学2 《中国美学史》 马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 第一,天下观与远古美学的空间形态。 – 第二,农耕文明对中国远古美学的孕育。 – 第三,器物图案、纹饰的可视性与审美意识的自觉。 – 第四,“器以藏礼”与远古器物的表意功能。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历史发端
A
基于考古资料的判断
B
基于传世文献的判断
C
基于哲学反思的判断
D
基本结论
目录
第一节 远古美学的基本面貌
– 一、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 二、远古美学的演进逻辑 – 三、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历史发端
– 一、基于考古资料的判断 – 二、基于传世文献的判断 – 三、基于哲学反思的判断 – 四、基本结论
目录
第三节 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原始仪式与礼乐文明
二、远古美学Leabharlann Baidu演进逻辑
– 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地区只是中国远古文明的一个区系,但它却最早跨过了文明的门槛, 逐渐在各区域文明中占据主导地位。像距今900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其中出土的骨笛是 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已具备七声音阶。贾湖遗址中刻在龟甲、骨器、石器、陶 器上的契型符号,也已具有原始文字的性质。另像距今8000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 了磨盘、磨棒、镰铲等农业生产工具,意味着中华民族历史上占据主导性的产业类型,在中 原文化区系中最早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形式。
– 就目前学界对中国远古时期审美状况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看,中国审美意识的发端,最早可 以上溯到距今两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时期,其标志就是遗址中出土了钻孔的兽牙、海蚶壳、 小石珠、石坠等人体装饰物。装饰物的出现说明,人的着装不仅是为了满足保暖、遮羞、蔽 体等实用目的,而且有了自我展示、自我表现的审美需要。也就是说,这时已经产生了可以 被史迹确证的审美意识。
– 一、审美空间:经验与想象
– 一、“美”与美的早期内容和意识
– 二、审美时间:景色与四季
– 二、“礼”与美的早期内容和意识
– 三、审美者:自我认知与自我发现 – 三、“乐”与美的早期内容和意识
– 四、天下观的审美生成
– 四、礼乐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 远古美学的基本面貌
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远古美学的演进逻辑
第三节 审美时空格局的形成
一、审美空间:经验与想象
– 自仰韶文化时期至夏商西周,虽然中国历史有传说与正史、原始部落与王朝政治之别,但由 于农耕生产方式一以贯之,所以这一过程具有连续性。所谓的以中原为中心的空间地理观念, 也可视为一个不断形成并最终确立的过程。从文献看,中原民族的这种空间观念主要是以 “四方”标示的。如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这里的“西、东、北、南”,预设了一个占卜者自我环绕的中心,即它是以 自我为中心形成的空间认知和空间结构。
– 但是,就考古史和文献史各自表现出的局限而言,两者的互证对研究远古历史显然又是不够 的。比如,考古学虽然立足于实物考证,但根据有限的文物构建中国远古史的整体框架和演 进规律,其中必然充满了推理和想象成分。就美学史的独特性而言,无论是基于考古的实物 史还是基于文献的圣王史,都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其中,考古器物的造型和纹饰固然 可以反映那一时代的审美意识,但审美意识就其源发性而言,必然早于器物性实践。
– 建立在中原中心论基础上的远古空间观念,总体表现出以下特点:首先,这是一种审美化的 空间认知模式。它把人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认知与主观经验相结合,从而使自然人文化,使人 居世界的外部环境成为审美和文化价值的载体。其次,按照中原文明中心论,虽然远方世界 被设定为远离文明的荒蛮区域,但它同时却以自我为尺度勾勒出了一个在政治、文化诸层面 趋于完美的现实世界。这种对当下生活的肯定,为后世儒家构建尘世的审美乌托邦提供了思 想背景。这是一个充满人道精神的和谐世界,因此也是审美的世界。第三,人对外部世界的 审美评价,总有一对相互矛盾的标准,一是人文,二是自然。在人文方面,远方可能因为文 明处于低阶状态而被视为荒蛮,但也会因其超出经验的范围而变相激起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使其成为审美眺望的对象。夏商周时期的《穆天子传》和《逸周书·太子晋》所体现的超越意 向,意味着“生活在别处”已开始影响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后世,从道家的远方想象到道教 的游仙思想,延续了这一审美活动的超现实路向。
中国美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章 远 古 美 学
– 远古美学,是讲美、美感、艺术如何从中国大地产生,并逐步发展到夏商 西周的礼乐文化阶段的美学。对于这一进程的认识,主要依托于对考古资 料、历史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古文字字义的辨析。远古至夏商西周,是中国 社会早期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发端期,它为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学提供了 源头和基础。
– 现代以来,中国远古美学之所以是可以书写的, 关键在于20世纪以来的一系列考古发现为美的产 生提供了实物证明。与此比较,传世文献以圣王 为中心,为今人提供了远古历史从野蛮向文明逐 步发展的演进逻辑。这种逻辑符合人类的进化规 律,但就其构建方式来讲,却基本上属于后人的 历史想象。这样,如何将考古学的实证性与圣王 谱系提供的历史线索的明晰性结合起来,就成为 研究远古美学的重要课题。
仰韶文化
– 到距今6000年左右,黄河流域进入全面繁荣 的仰韶文化时期。它以华山周边为中心,东 起豫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内蒙古,南抵 江汉。农耕文明建构的人地关系和对泥土属 性的深刻理解,使以泥土为材质的陶器成为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审美表现形式。陶器上形 形色色的几何纹饰和动植物图案,表现出多 样的审美趣味和高超的工艺水平。其中,河 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斧纹彩陶缸,画面 简洁疏朗,生动传神。鹳鸟衔鱼加上一柄石 斧的构图,反映了当时人卓越的审美造型能 力和对物象关系的奇异理解。另外,庙底沟 陶器中最具特色的花卉图案,线形简洁流畅 而富有装饰感,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
– 美学史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它的起点最根本地依托于对美的理论界定。比如,如果美学史被 视为审美意识或审美文化史,它的起点至少可追溯到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如果美学史 被视为美学思想史,那么对中国美学史而言,它的起点则只能放在春秋时期。进而言之,如 果美学被视为艺术哲学,并以艺术的自觉为前提,那么它最恰当的起点可能在魏晋。由此来 看,美学的历史,最根本地决定于从哲学角度对美的定位。美的问题是一个历史问题,但更 是一个哲学问题。
二、审美时间:景色与四季
– 任何一种文明都会有时间观念,但农耕文明对时间审美价值的发现却具有独特性。在中国美 学中,时间意识的诞生与先民对土地生殖能力的体认密切相关。自然或土地的这种生殖力被 赋予了两方面的意义:首先,自然的生殖性即是其生命性。“天地之大德曰生”(《易传·系 辞下》),所谓美的本质,就是自然的生命本质。进而言之,自然生命总是在运动中表现为 过程,并通过大地上的花开花落、草木枯荣实现形象的表征。这样,人对自然物候变化的体 验就成为对自然生命过程的体验,这种体验使中国人发现了时间的审美特性。
远古美学的基本问题
一、远古美学的最初时空
– 中国大地上人类留下的早期遗迹,目前发现的有 距今200万年前安徽繁昌人字洞、河北阳原泥河湾 的石器,有180万年前元谋猿人的居住选址,有两 万年前山顶洞人的仪式和装饰。这一漫长的历史 区间,类似于文献传说中的燧人氏、有巢氏时代。 与后世文明紧密相关的是1万年前原始农业的出现, 并进而形成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两大主要的农业区, 即位于北方的粟作业区和南方的稻作业区。这可 以用伏羲、神农、女娲等文献人物所处的时代来 象征。
– 中国社会早期的空间经验是非客观的。如《庄子·天下》讲:“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 南是也。”天下本无中央,所谓的中央只不过是人以自我为中心形成的空间判断。但是,这 种自然认知的非客观性,却正好铸就了它的诗意或审美特性,所谓的地理也因此成为诗性地 理或审美地理。根据这种建立在中原中心论基础上的天下观,中国社会早期对于周边世界的 审美认知分为两类:一是根据对自身文明的优越感,将周边地区视为荒蛮;二是按照想象的 逻辑,将周边世界视为神的居地,并且越遥远越充满超现实的浪漫和神奇。
– 中国早期诗歌以情志为本体,表现区域向自然、社会、人生的诸多层面蔓延,从而勾画出了 中国人审美或诗意生存的早期轮廓。在空间维度,《诗经》的十五国风、大雅小雅,使国家 的山川风物、草木虫鱼浸润着人的情感,呈现为诗性的图景;在时间维度,《诗经》的周颂、 鲁颂和商颂,以虔敬的历史追怀和历史想象,使历史复活于当下记忆,并使本性虚无的时间 因审美化的填充变得丰盈。作为建构这种诗性时空的主要方式,它以“赋”铺陈事物,激扬 想象,使物之所在成为情之所在;它以“比”建构人与自然的类同关系,使自然成为人之情 志的物化表征;它以“兴”引譬连类,感发志意,将自然体验导向对人生价值的积极肯定。 可以认为,有周一代从情志层面对人的内在丰富性的认知和发现,不但在伦理上的重德之外 别开境界,而且使这个自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国度,从此成为被诗之情志重构的世 界。实然的西周至此也就有了另一副面孔,即被诗情和诗语雅化的美丽面孔。
节 气 图
三、审美者:自我认知与自我发现
– 在中国上古史中,第一个以农耕立国并奠定了此后数千年政治、风教传统的中原王朝是西周。 与殷商游牧、游农或农牧间杂的生产方式不同,西周发展出了中国社会早期最成熟的农业生 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改变了上古时期的人神关系,使殷商时期“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巫觋 文化转变为“自求多福”“唯德是亲”的重德文化,人的主体性被凸显。抒发人内在心志的 诗歌成为这一时期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 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晚期,处于中国历史从打制石器向磨制石器过渡的阶段。 从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器物形制看,仍属打制石器,但已使用了磨光和钻孔技 术。就器物作为生产工具而言,它的表面是否磨光,并不会对其实用功能产生 重要影响,能够影响的只会是器物的手感和好看与否,这个好看就是美。山顶 洞人的石器造型就其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演变的特性不难看出,这个部落不仅通 过装饰品实现对自身的美化,而且也表现出通过美化日常用具来美化生活环境 的意向。也就是说,美作为从实用逐渐向精神升华的价值选择,自此开始对人 的自我评价和生活态度形成影响。而描述美的历史的中国美学史,自此也就有 了最早的萌芽。
龙山文化
– 仰韶文化之后,黄河流域进入到更为高级的龙山 文化时期。它的薄如蛋壳、光亮如漆的黑陶,将 中国远古制陶史发展到了顶峰。同时,原始城市 开始大批出现,如山东章丘城子崖城址、日照尧 王城遗址、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登封王城岗城 址、郾城郝家台城址、辉县孟庄城址等,都显现 出后世中国城市的基本建制形式和功能构成。城 市的出现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已从散布四野的 村落聚居形态,向跨村落的中心区域聚集。城市 对周边地区形成的向心力和吸纳能力,使跨越血 缘、族际、地域的文明共同体得以形成。龙山文 化之后,中国社会之所以在中原地区率先进入国 家形态,并形成夏商周王朝,明显依托于这些早 期城市对周边资源的聚集和权力的投射。
– 从美学的角度看,考古器物是中国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各区域文明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强化象 征。其过程经历了从山顶洞人的装饰品到农业初期的石器、陶器、玉器、岩画,再到新石器 时代各种器物的灿烂出现。其中,在新石器时代,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中心的北方,红山 文化的玉器、富河文化的筒形罐、夏家店文化的筒形鬲等,器型和纹饰均表现出鲜明的地域 特色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大汶口文化的纹饰彩陶、龙山文化的蛋壳黑 陶以及形形色色的玉器和骨器,体现出了比当时中原地区更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价值。以环 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河姆渡文化的干栏式建筑、象牙雕刻,马家滨文化的釜、鼎、豆、壶, 尤其良渚文化琳琅满目的玉璧、玉琮、玉璜、玉钺等,代表了当时玉器制作最杰出的成就。 另外,在以环洞庭湖和四川盆地为中心的中国西南部、以环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 的南方,器具制作的艺术性也不输中原。这表明,在中国社会早期,作为多元文明表现形式 的审美和艺术创造,也是随着各自文明的演进路径,显现出既具共性又具区域个性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