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的美学思考
论桥梁中的美学

具有共 性。准则可 以用来作 为参考 , 但并不是照搬 。比如说古 典美学 中对 黄金分割线 的严格定义放在 三维图形中就很不合
等 其 他 原 因 决定 的。 设计 桥梁 也 是 如 此 , 能把 桥 不
能和美两种毫无因果关系的因素等 同起来。
2美在 于 装 饰
一 .
概 述
早在原始社会 , 人类的祖先便 会使用树木 、 树藤等 天然材 料作为跨越沟堑 , 流的工具。这就是桥梁的雏形 。到 了奴隶 河 制社会 , 古罗马帝国开始使用石料和木材建设拱桥。随着社会 制度、 材料工艺、 基础学科理论等多方面 的发展 , 到如今 , 桥梁
Mac sVt vu ru iu i r s曾 在 《 筑 十 书 》中指 出 “ 何 建 筑 都 应 当 建 任 安全 、 用 、 实 美观 ”。由此 可 以看 出 美学 在 建 筑 的 重要 地 位 。因 而 , 任 何 一座 成 功 的 桥 梁 必 须 是 安全 、 用 、 济 、 观 的 ” “ 实 经 美
计 。这种观点使设计师们陷入一种误区 , 即建设桥梁 的目的是
为 了通 行 需 要 , 为了满 足 这 个 目的 桥梁 就 要 设计 的安 全 、 济 , 经
只要桥梁的造型符合 了体现 安全 、 经济 的要求就体现 了美的概
念 。这 种 思 想 从 出发 点 开 始 就 存 在 一 种 逻 辑 上 的混 乱 , 全 、 安 经 济 和 美是 属 于 并 列 关 系而 不 是 从 属 关 系 。举 个 简单 的例 子 就 可 以说 明这 个 问题 。 比如 人 穿衣 服 ,不 能 因 为 这件 衣 服 结 实 , 宜就 代表 它 好 看 , 便 衣服 漂不 漂 亮 是 由 它 的款 式 、 着 对 象 穿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
斜拉桥是一种特殊的桥梁设计,其特点是主要承重结构由斜拉索来支撑。
斜拉桥的美学赏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线条简洁流畅:斜拉桥的设计注重线条的简洁性和流畅性。
斜拉索在桥梁上呈现出一种优美的曲线,与桥面和桥塔的结构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动感十足的造型。
整个桥梁呈现出线条简单而流畅的美感。
2. 结构稳定坚固:斜拉桥的斜拉索是通过对桥塔的牢固支撑来承载桥面上的荷载。
这种结构使得斜拉桥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能够跨越较长的距离。
这种简洁而坚固的结构造型给人一种宏伟和稳定的美感。
3. 光影效果丰富:由于斜拉桥的结构特点,桥面上会出现复杂的光影效果。
阳光透过斜拉索的空隙,在桥面上形成迷人的光影变化。
这种光影效果给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感觉,增加了桥梁的美学价值。
4. 全景视觉体验:斜拉桥常常位于风景优美的地区,比如河流、湖泊或海洋旁边。
从斜拉桥上眺望,可以欣赏到壮丽的自然景色。
斜拉桥的设计考虑到了游览者的观景需求,在桥面上设置了观景平台或观景窗,使人们能够全方位地欣赏周围的美景。
总的来说,斜拉桥以其简洁流畅的线条、稳定坚固的结构、丰富多样的光影效果和壮丽的全景视觉体验,展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它不仅是一种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城市景观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剖析近年来,桥梁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品和城市地标。
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桥梁的形式美、结构美和材料美三个方面对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要求进行深入剖析。
一、形式美形式美是桥梁设计中最直观、最容易感知的美学要求。
桥梁的形式应该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融入自然或城市景观中。
首先是桥梁的曲线美。
弯曲的桥梁线条更能吸引人的眼球,给人以柔和、流畅的美感,例如伦敦塔桥的悬臂和拱形结构。
曲线设计还可以增加桥梁的稳定性和抗风能力,优化桥梁的结构性能。
其次是桥梁的比例美。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跨度、长度和高度等要素合理确定桥梁的比例关系,不宜过度庞大或细小,保持桥梁整体的和谐美感。
最后是桥梁的色彩美。
选用适宜的涂料和颜色,使桥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例如,黄石大桥的金黄色与周围的山水相得益彰,打造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二、结构美结构美是桥梁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美学要求。
桥梁的结构应该合理、稳定,并展示出美感。
首先是桥梁的稳定性。
桥梁作为载重交通工具,其结构设计必须保证足够的稳定性。
合理的桥梁结构设计能够承受预期负载并抵抗外来力,使桥梁长时间保持稳定。
例如,钢拱桥的结构设计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具有优雅的外观。
其次是桥梁的流畅性。
桥梁设计中,流线型结构能够减小空气阻力,降低风压对桥梁的影响,并增加桥梁的美感,例如苏通大桥无锚段斜拉桥结构的非线性外形。
最后是桥梁的透明感。
通过使用透明材料和开放式结构设计,可以营造出桥梁轻盈透明的美感。
例如,水立方钢结构体育馆外立面的通风网络结构给人一种空灵的美感。
三、材料美材料美是桥梁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美学要求。
合适的材料选择能够提升桥梁的美感,并保证桥梁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首先是桥梁的材质选择。
桥梁的主要材质通常包括钢、混凝土、木材等。
设计师应根据桥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质,使桥梁的结构性能、外观和寿命得到平衡。
例如,赛尔福大桥的钢结构使其具有高强度和轻盈的外观。
对武汉未来桥梁设计的美学思考

建筑 之始 ,本无 所谓 一定 形式。 《 易经 ・ 系辞 ・ 下
说 : “ 古 穴 居 而 野 处 , 后 世 圣 人 易 之 以 宫 室 , 上 栋 下 上
宇 , 以待风 雨 , 盖取 诸 大壮 。 ”意 即远古 的建 筑只 求 实
用、坚 固而已。 桥梁属于 建筑 ,亦当如 是观。 随着社会 的 进步 、经 济的发展 ,桥梁 被赋予 了明显 的时代精神 和审 美
更是 如此。而又 与桥梁 有着特 殊联系 的武汉来 说,尤其 应 寸
该在 “ 愈美 丽”、 “ 更美观”上做文童。
2桥 梁 对 于 武 汉 的重 要意 义 .
流经 武汉市 的长江之 上, 由上 游至下 游现己建起军 山 长江 大桥 、白沙洲 长江大桥 、武汉长 江大桥 、武汉 长江二
湖北大地 河流纵横 ,浩浩长 江 自西 向东横贯 全境 ,汤 汤汉水 由西北趋 东南汇 入长江 ,更有其 他大小 河流4 0 多 00 条遍布其 上。江 汉之间有 古代著名 的泽薮 云梦泽 ,后因 淤 塞分割形成 星 罗棋 布的近 干个湖泊 。 自古 以来 ,生长在这 块 土地上的人们就处在 一个多水的环境里。 清 代 历 史学 家章 学 诚 曾 叉 此 特 点有 一个 很 精 当 的 表 寸 述 : “ 北 地连 七 部 ,襟 带江 汉 , 号称 泽 国 , 民居多 濒 湖
特征 ,反 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 民族特色。 法国作家 雨呆认 为 : “ 类没有任 何一种重 要的思想 人
它 ,才能求得 生存和 发展 ,因而, 自古以来 ,生活在这块
土地 上的人 们,对江 河湖泊 的敬畏和 热爱是虔 诚的 ,对桥
梁 的 需 求 和 呼 唤是 迫切 的。
不被建筑 艺术写在 石头上 。”确实 如此 :看暮色渐 起、雁 塔孤寂 ,忆接待瀛 海来客 、聚集 万国衣 冠的古都 ;见晓 月
浅谈城市桥梁造型美学

城布 薄析5 防珙
线 条 , 人感 到 眼花 和不 舒适 , 以主 梁梁 肋宜 做宽 使 所 些。 给乘 车人 以“ ” 板 的感 觉 。从这 个 角度 上讲 , 主梁
26 月应 具有 足 够 的 截 面 尺 寸 。心 理 安 全 感
所需 的栏杆 截 面尺 寸 , 般 比强 度 和 刚 度 所要 求 的 一
维普资讯
26 月 期 0 年3 第2 0
城啼 析5 珙 ’ 觞 童
浅谈城市桥梁 造型美学
何 光 宝
( 县 城 乡规 划 设 计 院 , 北 十堰 郧 湖 420 ) 4 5 0
摘
要: 城市桥梁造型美学是城市 的景观特色 , 也是 城市道 路交通安 全的重 要影 响因素 。文 中就城市桥 梁组成研
.
在城 市桥 梁 建设 中 , 空腹 式拱 桥也 被广 泛采 用 , 与 实体式 梁桥 比较 , 是偏 心受 压构件 , 面上 的应 拱 截
力分 布较 为均 匀 。拱桥 可就 地取 材 , 省 大景钢 材 , 节
()墩 柱 的横 向尺 寸 宜 小 于 或 等 于 主梁 高 , 3 特
别 当主梁翼 缘板 悬臂 较 长 时 , 柱 横 向 尺寸 更 应小 墩
收 疆 日期 :0 6 1 — 9 20 —21
于主 梁高 。 目前 建成 的诸 多城 市立交 桥采 用 的薄 壁
墩柱 , 具有较 好 的动态 视 觉效果 和优 美 的造 型 。
3 横 向 立 面 处 理
横 向立 面 处 理 , 桥 梁设 计 中 容 易 忽 视 的 一 是
项 , 别 是 立 交 桥 的 立 面 处 理 , 应 注 重 视 觉 效 特 更
截 面 尺寸 大 , 别是 高速 道 路 上 的桥 梁 和 具 有 明显 特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

桥的美学与艺术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在桥梁建筑领域,桥的美学与艺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桥梁不仅是连接两个地点的工程结构,更是城市景观中的艺术品和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在设计与欣赏桥梁时,我们需要关注桥的美学特点,以及其所体现的艺术价值。
一、桥梁的美学特点桥梁作为一种工程结构,其美学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线条的优美一座优秀的桥梁应该具备流畅而优美的线条。
线条的设计不仅要满足结构上的要求,还要考虑到桥梁所处环境的审美需求。
有些桥梁的线条柔和曲折,给人以温柔柔美的感觉;而有些桥梁的线条则强烈而刚硬,给人以力量与稳定感。
线条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结构上的需求,更是为了营造出桥梁独特的美感。
2. 材质的选择桥梁的材质选择也对其美学特点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一座用石材建造的古桥与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现代桥梁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不同的材质可以带来不同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不同的美的享受。
3. 融入周围环境桥梁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一座能够与自然景观、城市街道、建筑物等相协调的桥梁,将给人一种和谐和愉悦的感觉。
设计师们通过精心的规划和布局,使得桥梁不仅是一座实用的交通工具,更是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二、桥梁建筑的设计与欣赏1. 设计阶段在桥梁建筑的设计阶段,设计师们需要考虑桥梁的功能性、结构性以及美学特点。
设计者首先要确定桥梁的用途和功能需求,例如是承载车辆还是行人,是穿越江河还是跨越高山。
接下来,设计师需要进行结构设计,确保桥梁在承受荷载的同时保持稳定。
最后,设计师需要注重桥梁的美学设计,包括线条、材质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等方面。
2. 桥梁的欣赏与桥梁建筑的设计相对应,桥梁的欣赏需要我们从艺术的角度去看待。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桥的线条美感、材质质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来获得美的体验。
此外,在欣赏桥梁时还可以关注其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探索背后的故事与人文价值。
三、桥梁的艺术价值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仅仅是一种工程结构,更是艺术的产物。
美学视角下城市景观桥梁设计

美学视角下城市景观桥梁设计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桥梁的景观功能,使得城市景观桥梁的建设发展需求越来越大。
本文从桥梁美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景观桥梁的设计原则,从桥梁造型、桥梁色彩、桥梁灯光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城市景观桥梁的设计要点和方法。
关键词:景观桥梁;桥梁美学;造型设计1.引言随着现代城市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设计理念的不断推出,桥梁对于城市来讲不仅仅是城市连接、跨越障碍的单一建筑,更是可以作为城市的大型标志性建筑物。
在设计上不仅要满足基础的交通功能和工程科学,也要融合桥梁的周边环境和地区的文化背景等因素,创造更好的休闲观赏环境。
将技术、美学、文化等有机整合到城市桥梁当中,达到更高的视觉效果以及审美价值,使居民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享受。
故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在美学视角下的城市景观桥梁设计。
2.城市景观桥梁的概念在现代城市视角来看,城市中的桥梁首先要担负起交通以及承载功能,而景观桥梁是在满足结构力学的实用基础上,桥梁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景观价值,充分融入当地的地理特色以及人文背景,必要时可以作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使桥梁既可成为景观中的主体建筑也可以成为景观环境中的载体建筑,在承担着基础交通功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桥梁。
能够给予当地居民以及游客更好的观感体验。
由此可以出,景观桥梁在此基础上形态上的体现来源于美学的设计,从桥梁自身和周边环境出发,具备象征性和观赏性。
因此与其他城市桥梁相比,城市景观桥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形式美,桥梁造型符合美学法则(二)协调美,形式功能与环境相整合(三)文化美,体现城市特色人文元素3.城市景观桥梁设计原则3.1实用性原则桥梁的实用性就是必须确保桥梁最基本的跨越、交通的功能,这是桥梁设计的初衷。
桥梁建设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工程,也是与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要建筑。
可以优化或作为城市中的重要节点,提升居民以及游客的观感和体验。
因此,要将桥梁工程与桥梁美学紧密结合,在保证桥梁的基础交通功能和安全需要的前提下,打造桥梁景观。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考虑桥梁,作为连接两地的重要建筑结构,不仅承载着交通运输的实用功能,还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城市和自然景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现代桥梁设计中,美学考虑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它不仅仅关乎桥梁的外观,更涉及到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文化内涵的体现以及人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感受。
一座成功的现代桥梁设计,首先要在形式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线条的流畅与简洁是关键之一。
简洁的线条能够展现出桥梁的力度和稳定性,同时又不失优雅。
例如,斜拉桥的拉索与桥身形成的优美弧线,或者悬索桥主缆与吊杆构成的几何图形,都给人一种简洁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
此外,比例的协调也至关重要。
桥梁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桥塔的高度与桥身的长度、桥面的宽度与桥跨的跨度等,都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权衡,以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美观。
色彩在桥梁美学中也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恰当的色彩选择可以增强桥梁的视觉冲击力和识别度。
在城市环境中,一些桥梁会采用明亮而活泼的色彩,与周边的建筑和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其存在;而在自然景观中,桥梁的色彩则往往会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色调,如灰色、绿色等,以达到融入自然的效果。
比如,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桥梁,若采用与山水相近的色彩,会让桥梁仿佛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而不是突兀的存在。
除了形式和色彩,材质的运用也是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重要方面。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光泽,能够为桥梁带来独特的外观效果。
钢材的冷峻与坚韧、混凝土的质朴与厚重、玻璃的通透与轻盈等,都可以根据桥梁的设计理念和环境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
同时,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也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高强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其在桥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创造出更加新颖和独特的造型。
现代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还需要充分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桥梁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的山川、河流、城市建筑等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景观。
在设计时,要尊重和呼应周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的美学思考——项海帆教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节选)(项海帆教授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国著名的桥梁、结构与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
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1年当选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副主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能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本讲演以20世纪中的国际最美梁评选、香港特别行政区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中的美学评估、以及作者本人心中的十座中国最美桥梁等为内容,介绍了作者对桥梁的初步美学思考,以能促进国内桥梁界在新世纪中对桥梁美学的重视。
“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
远古的人类为了狩猎、运输、迁移就需要修建原始的桥梁。
今天,桥梁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有责任在设计中重视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是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内大部分大桥进行了抗风研究和风洞试验,1/100的全桥模型展示了大桥的风貌,也引起了我们对大桥美学价值的评论: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的?我想首先谈一下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归纳起来的桥梁美学法则是:多样和统一,协调与和谐,以及比例、对称和韵律。
另外还有八纲:即刚柔、动静、阴阳、虚实的矛盾和统一。
我的理解是,设计要有新意,不要抄袭雷同,要同中有异。
要和环境协调,结构要求比例匀称,没有画蛇添足的多余装饰,有动感和韵律美。
德国著名的莱翁哈特教授在他的桥梁美学名著中说:“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
我想,正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简短的主题不断展开和变奏,既相似又不同,但却十分和谐;既复杂变化,又有序统一,在不雷同和不杂乱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
日本著名桥梁学者伊藤学教授在他的《桥梁造型》一书中说道:“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优美而受人喜爱的桥梁往往是各种文学作品的题材。
国外对桥梁设计也强调“3E”,即功效(Efficiency)、经济(Economy)和优美Eleg ance)三要素,这和我国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一致的。
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设计中对桥梁的美学要求不够高,缺少建筑师的参与和进行各种比例的多方案比较,留下了不少遗憾。
许多缆索承重桥梁的桥塔缺少美学处理,给人以笨拙、呆板和粗糙的感觉。
和国外相比,我们的领导决策层和工程界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不高。
我在多次桥架设计评审会上曾呼吁重视和建筑师的合作。
强调结构的美学设计,但收效甚微。
如果不从体制上和法规上进行改革,中国桥梁因设计仓促上马和施工层层分包所造成的质量问题(其中也包括美学质量)将会严重阻碍我们前进的步伐。
中国大桥的跨度再大,数量再多,如果质量不好,也很难得到国际同行的尊敬。
国际最美的梁评选介绍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最后一期英国《桥梁设计与工程杂志》(B ridge Design and Engineering)向世界30位著名的桥梁工程师、建筑师和学者,其中包括美国的林同琰和邓文中,德国的Schlaich,法国的Virlogeux,瑞士的Menn和英国的Fi rth,Flint和Head等,征集对20世纪最美丽的桥梁的意见。
虽然二十世纪建成的桥有成千上万,但最后仅有15座桥被提名,得票最多的前三名为:1.瑞士工程师R.Maillart于1930年设计的Salginatobel桥。
这是一座跨谷的镰刀型上承式拱桥。
建筑师们说:“在桥上漫步是一种真正的精神上的享受。
你和高山、白云、蓝天那么接近,它构成了阿尔卑斯山的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该桥所有部分都恰到好处,无可挑剔,”“这是真正的艺术和桥梁结合的精品”。
2.瑞士工程师O.Ammann设计的美国旧金山的金门大桥(1937)名列第二。
“它造型优美,比例协调,是桥梁工程的一颗明珠,以致于本世纪的设计师们已无法超越了。
”3.法国工程师J.Muller设计的Brotonne桥(1974)位居第三。
“尽管世界上有那么多美丽的斜拉桥,但这座跨度仅320米的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以其简洁、明快、协调的造型透杖嵯嗉玫姆绶兜玫搅艘恢碌脑奚汀!币韵乱来问牵?4.德国Kirchleim跨线桥,J.Schlaich设计,1993,“梁体的流线型外形和弯矩图相似,给人以力度感。
”5.法国Orly桥,S.Fregssinet设计,1958,“它那细致和优美的曲线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6.土耳其博思波罗斯海峡一桥,F.Fox设计,1973,“这座由英国人设计的欧亚大桥是一座难忘的结构物。
”7.瑞士Sunniberg桥,C.Menn设计,1997,“是一道优美的彩虹,桥梁建筑的精品。
”8.法国Normandie桥,M.Virlogeux设计,1994,“一座和当地景观完美协调的斜拉桥。
”9.日本多多罗桥,本四桥梁工团,1998,“20世纪最大缍刃崩 牛 哂卸 缴衩氐拿栏小!?10.德国Severins桥,G.Lohmer设计,1959,“最早的独塔斜拉桥,造型简洁优美,和科隆大教堂遥相辉映。
”值得一提的还有以下五座桥:11.香弁【徘牛琂.Schlaich设计,1998,“混合结构的杰作,艺术和技术的统一。
”12.瑞士Ganter桥,C.Menn设计,1980,“一件真正的艺术品,一种创新的体系。
”13.澳大利亚悉尼港湾桥,F.Fox设计,1932,“一座能征服视觉,从任何角度都能带来美感的拱桥。
”14.德国Fehmarnsund桥,1963,“优美的提篮式拱和交*的斜吊杆给人以空间稳定感。
”15.丹麦大海带桥,COWI,1997,“虽然不是20世纪最大跨度的悬索桥,但独特的桥塔和锚碇设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以上15座美丽的桥梁中计有:悬索桥三座:金门大桥、博思波罗斯海峡一桥、大海带桥。
斜拉桥五座:Brotonne桥、Normandie桥、多多罗桥、Severins桥、汀九桥。
拱桥三座:Salgonatobel桥、悉尼桥、Fehmarnsund桥。
梁桥(板拉桥)四座:Kirchleim桥、Or ly桥、Sunniberg桥、Ganter桥。
从设计人的国籍看:瑞士4座,德国4座,法国3座,英国2座,日本1座和丹麦1座。
由此可反映出各国对桥梁美学的贡献和艺术素养。
香港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介绍1999年,香港政府为主跨超千米的昂船洲大桥举行了桥梁设计竞赛。
我应邀作为评委参加了这一活动。
共有16家国际知名的集团(每个集团都有几家公司联合)参与了竞赛。
共提交了27个桥型方案。
技术评定委员会和美学评定委员会分别进行打分。
有五个方案进入了第二志喝。
通过更详细的评比,最后决出了前三名获奖者。
技术评定委员会通过的前12名方案中依次为:#15A塔斜拉桥#24倒丫型塔斜拉桥#18“天人合一”斜拉桥#1螺旋形塔顶A塔斜拉桥#4圆形独柱分离双箱斜拉桥#11单索面悬索桥#27人字型塔分离箱斜拉桥#12开塔柱斜拉桥#2分*索斜拉桥#14花瓶型塔斜拉桥#7无风撑双柱斜拉桥#22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一些技术上不可行的方案,如帆式、起重机式和怪异的塔型,受力不利的弯角型和斜塔以及只适合小跨人行桥的体系都遭到了淘汰。
12个方案提交给美学评定委员会进行讨论,入围的五个方案都是斜拉桥。
它们是:#18,#1,#4,#2和#7。
技术评定委员会惊异地发现,原排名一、二的两个技术上最成熟稳妥的A塔和倒丫形塔被否决了,据说美学评定委员会的建筑师们不喜欢已建成桥梁的类似造型。
#2和#7虽然是结构上有缺点需要改进的方案,但被认为美学上有创意而入围。
经过第二轮的评审,在五个入围方案中评出了三个获奖方案。
技术评定委员会的结果依次是:#18,#4,#7。
技术评定委员会一致认为:对于超千米的斜拉桥,#18的A形塔仍然是受力最合理和有稳定感的方案。
然而,最终揭晓的综合结果是:#4,#18,#7。
#4独柱分离流线形双箱的方案以其新颖的结构造型获得了美学评定委员会的高分。
尽管从技术角度看,它并不是最合理的,而且造价也可能是最贵的。
从以上关于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的评审过程中可以看到,桥梁的美学价值已成为国际桥梁竞赛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会超过技术指标。
因为建造桥梁不仅是为了解决交通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环境的要求和艺术享受。
我心目中的十座中国最美桥梁看到国际上对20世纪最美丽的桥梁的评选后,很自然地想到在中国众多的桥梁中,哪些是最美丽的?如果要评选中国当代美丽桥梁的十佳,根据我对桥梁美学标准的理解,以下十座桥梁已在我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
悬索桥二座:1.江阴长江大桥中交公规院/江苏省交通设计院/同济大学2.香港青马大桥香港万隆公司(MottConnell)斜拉桥四座:3.上海南浦大桥上海市政工程设计院/同济大学4.汕头 石大桥大桥局设计院5.青洲闽江大桥大桥局设计院6.杭州钱江三桥同济大学拱桥二座:7.万县长江大桥四川省交通设计院8.广丫髻沙大桥铁?部专业设计院梁桥二座:9.南京长江大桥大啪稚杓圃?0.福州乌龙江大桥福建省交通设计院对于美学评价,完全是见仁见智。
我对自己参与设计的大桥有一点偏爱,这也是难免的。
各人评选的结果也会完全不同。
然而,相对于许多外形粗笨和不匀称的桥,结构受力不合理的桥,过于刚性,过于稳定的浪费,以及多余的装饰,以上十座桥梁的确给我一种合理、匀称和欢愉的感觉。
我衷心希望年轻的桥梁工程师要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要和建筑师紧密合作,重视桥梁的美学设计。
使每一座桥梁成为美化环境,给人民带来欢愉的艺术品。
我也建议中国桥梁学会能举办美丽桥梁的评选活动。
以促进工程界和各级领导对桥梁美学的重视,使中国的大桥成为世人称道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