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上课用)5

合集下载

五大平衡常数PPT课件

五大平衡常数PPT课件

信息② 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
信息③ 根据反应的焓变分析
信息④ 据盐类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分析
信息⑤
由“越弱越水解”可知,A溶液的碱性比B溶液的碱性 弱,pHA<pHB。要使pHA=pHB,则应使pHA增大或
【尝试解答】(1)由题可知K1=
c
c2
C NlN,OO2K 2=
c2,ClNO c2 NO cCl2
2.5×10-2mol;转化的n(NO)=7.5×10-3mol·L-1·min-1×2 L×
10 min=0.15 mol,则NO的转化率α1=00.1.25mmool×l 100%=75%;
反应(Ⅱ)是一个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恒压 条件下进行,需不断缩小体积,相当于加压,有利于平衡右移,故平 衡时NO的转化率增大,即α2>α1;因为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2不变; 反应(Ⅱ)的ΔH<0,升温会使平衡左移,K2减小;

【典题剖析】抽丝剥茧 溯本求源
关键信息
信息分析与迁移
信息①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可知,酸性: HCOOH>H2CO3>HHCOC3N>
信息② 利用“相对强的酸能制取相对弱的酸”原理分析
信息③ 弱酸的强弱程度不同,中和碱的能力也不相同 信息④ 根据电荷守恒和水解程度大小进行分析
【尝试解答】根据电离平衡常数,HCN的电离程度介于H2CO3的一级电 离和二级电离之间,因此A中反应错误,应为CN-+H2O+CO2 HCN+ HCO。3 H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H2CO3的一级电离,因此B正确。等pH的 HCOOH和HCN,HCN溶液的浓度大,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 后者消耗NaOH的量大,C正确。在HCOONa和NaCN溶液中分别存在电荷 守恒:c(Na+)+c(H+)=c(HCOO-)+c(OH-),c(Na+)+c(H+)=c(CN-) +c(OH-)。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NaCN水解程度大,溶液中

《2.2.2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参考课件

《2.2.2  化学平衡(第2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参考课件

始浓度/(mol·L-1 )
0.01
变化浓度/(mol·L-1 ) 0.0075
某时刻浓度/(mol·
L-1 ) 0.0025
0.0375
0.0075
0.03
0
0.0075
0.0075
0
0.0075
0.0075
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将此刻各物质的浓度,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计算
c(CO2) • c(H2)
对于可逆反应: m A(g) + n B(g)
p C(g) + q D(g)
任意时刻的浓度商
是否平衡或平衡移动的方向,可用该时刻浓度商Q 与K
比较大小来判断。
在同一温度下:
Q = K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Q < K ,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 K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已知800℃时,化学反应CO(g) + H2O(g) ⇌CO2(g)+ H2(g) K = 1
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O的浓度为0.005 mol·L-1 。
(2)在上述温度下,CO的量不变,将气态H2O的投料改为0.3 mol,达到平衡时,
CO的浓度为多少?CO的转化率为多少?
【解】设达到平衡状态时CO浓度的变化量为x mol·L-1
CO(g) + H2O(g)
起始浓度/(mol·L-1 ) 0.01
2.6
(1)k的表达式为:

(2)该反应为 吸热 反应(“吸热”或“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 BC)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
C.v(H2)正=v(H2O)逆
D.c(CO2)=c(CO)

第6章 化学平衡常数[PPT]

第6章 化学平衡常数[PPT]
第6 章 化学平衡常数
Chapter 6 Chemical equilibrium constant
我们已经从热力学的角度讨论了反应的自发, 即反应进行的方向,如果某反应朝某一个方向 可进行,该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如何,就是化 学平衡的问题,具体说:
电离平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淀溶解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 配位离解平衡 化学热力学中 的几大平衡
二、化学平衡的基本特征The characteristic and meaning of chemical equilibrium 1、只有体系在封闭恒温条件下进行的可逆反应才能建立化 学平衡,这是建立化学平衡的前提presupposition
2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 ( 推动力相等 ) 是平衡建立的条件 condition(但反应仍在进行,是动态平衡)。
In the equilibrium state,[i] — 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 notice:推动力 f + = f - , or υ+=υcondition:T、P等外界因素不变
0
正 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O(∩_∩)O~ 6
注意:以前用符号“ ”表示反应的可逆性reversibility (forward and reverse reaction)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O(∩_∩)O~
4
一般来说,任何反应都有一定的可逆性(热力学上假定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可逆的),但是不同的化学反应可 逆性程度差别很大,比如: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 镂 豆丁网友友情分享O(∩_∩)O~
1
6-1 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PPT课件

化学反应标准平衡常数PPT课件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溶度积K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 Ksp越大,其溶解度越大。
平衡常数的表示方法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表达式即为等于沉淀溶解平衡时,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例如 Ksp(AgCl)=[Ag+][Cl-]。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任意温度下的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01
根据公式 ΔG°=-RTlnKsp,可以计算出任意温度下的
Ksp。
非标准状态下的平衡常数计算
02
需要考虑离子强度、活度系数等因素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注意事项
03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将离子浓度换算为标准浓度,且
要考虑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平衡常数的单位与换算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单位
一般为 mol/L 或者 mol^2/L^2 等,具体取决于化学方程式的形 式。
换算方法
可以通过公式进行换算,例如将 mol/L 换算为 mol/kg 时,需要 用到密度和摩尔质量等参数。
注意事项
在换算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换算公式的正确性。同时,也 要注意不同温度下平衡常数的换算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生成和溶解这两个相反的过程它们相互斗争的结果,一方面要通过改变条件使 Qc 向 Ksp 转化;另一方面根据转化的结果判断沉淀是生成还是溶解:若 Qc<Ksp,则不会
有沉淀生成;若 Qc>Ksp,则会有沉淀析出;若 Qc=Ksp,则处于平衡状态。
02
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标准状态下平衡常数的计算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
溶度积K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能力。当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sp越大, 其溶解度越大。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大学化学《无机化学-化学平衡常数》课件


在可逆反应中,为了尽可能利用某一反应物,
经常用过量的另一种物质和它作用。
❖ 不断将生成物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则平衡 将不断向生成产物的方向移动。
6.4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 等温下,增大总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方
向移动;减压,则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加的方向移 动。如:

673K时反应:N2(g)+3H2(g)2NH3(g)
这就是化学反应等温式。用该式可以求出 rGm , 以做为 非标准态下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判据。
<0
自发反应
rGm
=0
可逆途径,平衡态
当体系处于平衡时 > 0
非自发

rGm = 0 , 同时 Q = K
故化学反应等温式 rGm = rGm + RTlnQ 变为
0 = rGm + RTln K
即 rGm = - RTln K
第6章 化学平衡常数
主要内容:本章应该掌握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和平 衡常数表达式;理解和区分标准平衡常数和经验平 衡常数;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掌握化学平衡 移动原理。
重难点: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
6.1化学平衡状态
6.1.1化学平衡 正逆反应速度相等时体系所处的状态称为化学平
T2 T1 T1T2
体系放热时rH为负值,吸热时为正值。K1、K2分别 为温度T1、T2时的平衡常数,R是气体常数。
这一公式极为重要,它将两个重要的热力学数据 rGm 和 K 联系起来。
将 rGm = - RTlnK 代入化学等温式,得
rGm = - RTlnK + RTlnQ即Βιβλιοθήκη Q rGm RT ln K

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公开课课件PPT

人教版《化学平衡常数》公开课课件PPT

(1)4NO (g)+2NaCl(s) 困自,信你 是是成人功类的艺第术一2的秘源诀泉,你将伟大的灵感赐予诗2 人。
的平衡常数K= K 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1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2NaNO3(s)+2NO(g)+Cl2(g) (用K1、K2表示)。
K 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
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 请分析计算所得数据,寻找其2、判别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Q K,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A]a[B]b


第2节 化学反应的限度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温故知新】 化学平衡 1、试写出 2SO2(g)+O2(g)
2SO3(g)平衡常数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CO+H O(g) CO +H 有经志典始 励知志蓬短莱句近(二2,) 无为总觉咫尺远。 温度T的关系 与其当一辈子乌鸦,莫如当一次鹰。
22
△H<0。其化学平衡常数K与
人无志向,和迷途的盲人一样。
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既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60s时段,反应速率v ( N 2 O 4 ) 为0.0010mol·L-1·s-1; 列式计算反应在100℃的平衡常数为 0.36mol·L—。1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完成资料相应习题 2、Q不等于K时,化学平衡如何移动? 3、化学平衡常数是如何受温度影响的 ?
2NO2(g)+NaCl(s) NaNO3(s)+ClNO(g) K1 ①
②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O2]·[H2]=[CO]·[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PPT课件

A)% c0 ( A)
A初始的物质的量
100%
n始 n平 100% n始
例题1: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mol混合物 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c(H2)=0.0080mol/L,求:
(1)反应的平衡常数
(2)其它条件不变,充入的H2(g)和I2(g)各0.2mol,求达 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4)多重平衡规则:若干方程式相加(减),则总反应 的平衡常数等于分步平衡常数之乘积(商)
例如: 2NO(g) + O2(g)
2NO2(g) K1
2NO2(g)
N2O4 (g)
K2
2NO(g) +O2(g)
N2O4 (g) K 3
K 3 = K1 K2
(5)同一化学反应,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倒数
2SO2+O2
2SO3
已 知 C(SO2) 始 =0.4mol/L , C(O2) 始 =1mol/L 经 测 定 该反应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9,试判断,
(1)当SO2转化率为50%时,该反应是否达到 平衡状态,若未达到,向哪个方向进行?
(2)达平衡状态时, SO2的转化率应为多少?
在427℃时的平衡常数是9.4。如果反应开始时, 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浓度都是0.01mol/L,计算 一氧化碳在此反应条件下的转化率。
2.某温度下:2NO2
N2O4 , K = 1.0
以2 mol/L NO2为起始浓度建立平衡。求平衡时 c(NO2); 当压缩体积至原来一半时,再求c (NO2)
3. 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
例3: 已知CO(g) + H2O(g)

平衡常数及应用课件

平衡常数及应用课件
)计算得到。
反应物和产物浓度的幂次方应对 应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
数。
K值的含义:K值越大,生成物 浓度越大,反应物浓度越小,反 应进行的方向越有利于生成物。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对于一些不能直接进行理论计算的反 应,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定各物质浓度 的变化值,并计算平衡常数。
通过热力学数据计算
平衡常数的符号与单位
平衡常数的符号为K或K',单位与反 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系数有关。
根据反应方程式的计量系数,平衡常 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它们都代表 同一可逆反应在相同温度下的平衡常 数。
平衡常数的意义与作用
01
02
03
04
平衡常数可以表示反应进行的 程度和反应能力,是判断化学
平衡状态的重要依据。
了解不同配离子的稳定性,可以指导配合物 的合成和分离提纯。
预测配合物的性质
配位常数可以用来预测配合物的溶解度、颜 色、还原性等性质。
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配位常数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 用,如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溶度积常数只与沉淀物的本性和温度 有关,而与沉淀物浓度无关。
溶度积常数用Ksp表示,它的大小反 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能 力。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
溶度积常数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实验测定的溶解度数据计算,或通过已知物质的相关 性质进行计算。
对于同一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可以根据其化学式或离子系数计算其溶度积常数。
平衡常数及应用课件
• 平衡常数概述 •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 平衡常数的应用 • 酸碱平衡常数 •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 • 配位化合物平衡常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理解:平衡转化率
用平衡常数来表示反应的限度有时不够直观,常用
平衡转化率α来表示反应限度。
对于可逆反应: mA(g)+nB (g)
pC(g)+qD(g)
反应物A的平衡转化率(该条件最大转化率)可表示:
(A)%A的初A的 始初 浓 A的 始 度平 浓衡 度浓 10度 % 0
c0(A)c平(A)10% 0
1/2N2 (g) + 3/2 H2 (g) NH3 (g) K2 = 3.87 10 2
K1 K2 , K1 = K22
5.引入平衡常数K的意义
(1)平衡常数K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由K随温度
的变化可推断正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 若正反应
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K 增大;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
化学平衡常数
哲语共勉
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 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 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 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
首先,让我们以氢气和碘蒸气的反应为例,分析 课本29页表中的数据,然后得出结论。
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出平衡时 c2(HI) 的值,
并分析其中规律。
c(H2) ·c(I2)
(A)% c0(A A)初始的 A初物 始质 的 A的 的 物 平 量 质 衡的 物量 质 10的 % 0 量
n始n平10% 0 n始
(1)已知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求平衡常数和平 衡转化率
例题1:在某温度下,将H2(g)和I2(g)各0.1mol混合物 充入10L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 [H2]=0.0080mol/L,求: (1)反应的平衡常数
K=c(CO2)
CO2(g)+H2(g)CO(g)+H2O(l)
K=c(CO)/[c(CO2) ·c(H2)]
2)同一化学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式 来表示,每个化学方程式都有自己的平衡常 数关系式及相应的平衡常数。
例 N2 (g) + 3 H2 (g) 2NH3 (g) K1 = 1.60 10 5
(2)其它条件不变,充入的H2(g)和I2(g)各0.2mol,求达 平衡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
注:温度一定时,对于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虽然 一定,但不同的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不同。不能 脱离具体的反应物谈平衡转化率。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2)知平衡常数和初始浓度求平衡浓度及转化率。
例题2:在2L的容器中充入 1mol CO和 1mol H2O(g),发
高温度,K 减小;

例如:不同温度时,反应:H2(g)+I2(g) 的浓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2HI(g),
温度 平衡常数
623K 66 .9
698K 54.4
763K 45.9
通过改变温度,平衡常数大小的变化趋势可以判 断上可逆反应的正方向是放热反应.
5.引入平衡常数K的意义
(2)平衡常数K值的大小,可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 K 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
cm(A)·cn(B)
3.平衡常数的单位 ∵浓度的单位为mol·L-1 ∴K的单位为(mol·L-1)n;
当浓度的单位为 mol·L-1,称标准平衡常数, 标准平衡常数不写单位。
4.书写平衡常数关系式的规则
1)如果反应中有固体和纯液体参加,它们的 浓度不应写在平衡关系式中,因为它们的浓 度是固定不变的,化学平衡关系式中只包括 气态物质和溶液中各溶质的浓度。 如:CaCO3(s)CaO(s)+CO2(g)
生反应:CO(g)+H2O(g)
CO2(g)+H2(g) 800℃时反
应达平衡,若k=1.求:
(1)CO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
(2)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 的是1mol CO和 2mol H2O(g), CO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3)若温度不变,上容器中充入 的是2mol CO和 4mol H2O(g), CO和H2O(g),的平衡浓度和转化率是多少。
(4)若温度不变,要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在题干 的条件下还要充入 H2O(g) 物质的量为多少。
(3)已知平衡转化率和初始浓度求平衡常数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
c 2(HI)
(1)温度不变时,c(H2) ·c(I2)
为常数用K表示,K =48.74;
(2)常数K与反应的起始浓度大小无关;
(3)常数K与正向建立还是逆向建立平衡无关即与平衡建立 的过程无关。
一、化学平衡常数(符号为K)
其它平衡体系的数据进行分析,都有类似的关系。
对于反应: mA + nB
化率越大;K 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反 应物的转化率越小。
(3)反应的平衡常数与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一般来说, 反应的平衡常数K≥105,认为正反应进行得较完全; K ≤10-5则认为这个反应的正反应很难进行(逆反应较 完全)。
5.引入平衡常数K的意义
(4)在某温度下,某时刻反应是否达平衡,可用该时刻 产物的浓度幂的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即浓度商 Q与K比较大小来判断。
pC + qD
cp(C) ·cq (D)
K= cm(A) ·cn (B)
1、定义: 在一定温度时,当一个可
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平衡浓度 的幂之积与反应物平衡浓度的幂之积的比 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称为化学平衡常 数简称平衡常数。
2.数学表达式: 对于反应: mA+nB
pC+qD
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K = cp(C)·cq(D)
对于可逆反应: mA(g)+nB (g)
pC(g)+qD(g)
QC
cp(C)cq(D) cm(A)cn(B)
QC
cp(C)cq(D) cm(A)cn(B)
QC > kc,正 逆 未达平衡,逆向进行。
QC = kc, 正 逆 达平衡,平衡不移动。
QC < kc, 正 逆 未达平衡,正向移动。
二、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
对于反应: aA + bB
cC + dD
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关系,在计算中注意。
(1)反应物:平衡浓度=初始浓度-转化浓度; 反应物A: c平(A)=c0(A) - △c(A)
(2)生成物:平衡浓度=初始浓度+转化浓度 生成物D: c平(D) = c0(D) +△c(D)
(3)各物质的转化浓度之比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它们在化学方程式 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c(A):△c(D)=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