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

(一)观光休闲农业的概念

现代旅游者追求“生态”与“个性”的需求多样化,促使现代旅游业的经营触角不断向未知领域延伸。伴随着近年来全球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传统农业正成为倍受旅游业关注的一个新兴领域,于是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观光休闲农业应运而生。观光休闲农业是不同于传统农业的一种新型农游交叉产业,其最早发源于20世纪6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郊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城市化的扩张,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周边也出现了这一现象。但是到目前为止,学界尚未形成对于这一概念的统一称谓,在国外的文献中,指代观光休闲农业的词还有“观光农业”、“旅游农业”、“观赏农业”、“旅游生态农业”、“田园旅游”等,而相关的概念又涉及到“乡村旅游”、“农村旅游”、“农业旅游”等。但是多数国家均运用“观光农业”这一词汇来表达这些词汇的共有内容,即以上词汇所表达的内涵都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产品生产、艺术加工及其价值和游客动手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型农业艺术。

综合各方面学者关于观光农业概念的内容可见,这些词汇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观光农业是一种人工的设计系统,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文化体系,这一体系满足人类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即农业生产和农业观光;

第二,观光农业的核心产品是与农业、农村、农民这一“三农资源”密切结合的旅游产品形态;

第三,观光农业具有浓厚的大自然意趣和现代化农业艺术两种属性或者是二者的结合。

为了强调和体现农业的休闲、娱乐、旅游功能,本调查报告统一将这些词汇称为“观光休闲农业”,即观光休闲农业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业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及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使旅游者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艺术及生态农业的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为了对观光休闲农业市场整体进行统一研究,本文所指称的概念包含一切与农业、郊区民俗等为内容的观光旅游行为的内容。因此,广义上讲,这种旅游活动还包括各种发生于农村地区的以农业生产为背景和题材的民事活动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活动,是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享用而开辟的可吸引游客前来观、尝、娱、劳、购、休等内容的农业。具体而言,“观”是指观光、游览;“尝”是指品尝绿色食品;“娱”是指农业、农村、农俗娱乐项目;“劳”指务农学艺、体验农村劳动生产和农民风俗;“购”指对农村土特产品的购买;“休”是指在农村进行休闲、度假。可见,就本质而言,观光休闲农业是一项文化性很强和大自然意趣很浓的产业,是拓展传统农业内涵和实现农业高效生产的一种非传统途径,它体现了“农游合一”的基本特点和发展动向。

(二)观光休闲农业的特点

传统农业以直接服务于人类的第一物质生活需要为目的,是稳定国民经济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支柱产业。除了传统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粮、菜、果、肉、蛋、奶及木材、日用品等物质产品的基本属性外,观光休闲农业的最大特点是向居民提供的旅游、休闲功能。二者在产业目的、管理形式、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就观光休闲农业的属性分析,其休闲功能主要表现如下五点特性:

观赏娱乐性:其功能主要产生于它的意趣,如让生活在城市离开惯常居住地到农村休闲度假的人了解他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农副产品是怎样生产和加工制造的;体验千姿百态的绿色植物的形、色、味等多种美感;认识遗传、嫁接、整形等多种手段对各类植物组合的作用等农业生产的情趣。

游客参与性:就是让游客融入进农业生产习作中,体验其技艺、乐趣,增进农业知识。其中根据参与的主体和活动的内容与主题又可以分为:无偿型参与、有偿型参与、品尝型参与、夏令营式参与、娱乐型参与、健身型参与等多种形式。

市场局限性: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不了解、不熟悉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的城市游客服务的,而不是为农民服务的,其客源市场主要局限在城市居民。因此,项目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市场开拓定点和定时的休闲服务项目,以发挥最大的市场促销效益。

文化性:观光休闲农业所涉及的动植物和人文意义的民风民俗等节事活动,都具有丰富的历史、经济、科学、精神、民俗、文学等文化内涵,这些素材和有形无形的物质载体是策划、配置观光休闲农业游览项目的资料库,只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要素更多的文化内容,充分展示这些要素的内涵,就会增强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吸引力,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季节性: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依赖自然环境的程度日益弱化,但是气候、季节等自然条件仍然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农业生产的进程,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土地面积巨大的国家,不同区域城市周边的农业生产条件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依托农业资源展开的观光休闲农业也表现出强烈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

(三)观光休闲农业的基本内涵

根据观光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其特点可以总结观光休闲农业的基本内涵:①观光休闲农业属于一种生态旅游。其发展与规划设计应该是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依据。娱乐、住宿、餐饮等人文景观应该融入自然景观,而不应该作为独立的一部分;②观光休闲农业的基本功能和基础是农业,离开了农业或者将农业作为景区的点缀而大搞人文设施,都会偏离观光休闲农业真正的内涵;③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交融的特殊景观,具有有别于传统农业和传统旅游的独特特征;④观光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是远离大自然而又渴望亲近自然的城市居民。

(四)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结构体系

按照第一产业的属性划分,广义的农业可以划分为农、林、牧、副、渔五种亚类,按照这种产业内涵的划分方式,观光休闲农业产业也可以进行进一步划分为以下五种产业类型:第一,观光休闲种植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它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开发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作物品种园地,或者利用现代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科技成果。

第二,观光休闲林业:指具有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林地、果园、绿色造型公园等。森林具有多种旅游休闲功能和观光价值,主要表现在供游客野营、探险、避暑、科考和森林浴疗上。

第三,观光休闲牧业:指具有观光性质的牧场、养殖场,给游人提供参与牧业生活的风情和乐趣,同时提供相应的附加农产品。如今年发展起来的奶牛场、牧马厂等。

第四,观光休闲渔业:指利用滩涂、湖面、水库、池塘等水体,开展具有观光、参与功能的旅游项目,如参观捕鱼、驾驶老式渔船、学习织网、品尝水鲜、参与捕捞等活动。

第五,观光休闲副业:包括与农业相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及其加工制作过程,都可作为观光副业项目进行开发。

图1.1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结构

实际上,这种观光休闲农业产业结构的划分只是一种粗浅的线条勾勒,真正对城市居民具有吸引力的休闲农业产品往往是以上产品的一种有机结合,而这种结合又建立在对农业生产地的文化特色、自然挑件和农业生产的技术条件的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因此观光休闲农业产品可以用图1.1加以诠释。即农村的文化背景作为农业观光休闲产品的灵魂、自然生产条件作为农业观光休闲产品的养分、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作为农业观光休闲产品的催化剂、而以上五种产业和民风民俗等作为农业观光休闲产品的物质载体或者表现形式。

(五)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阶段模式

根据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成熟经验,一般而言,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和旅游项目,首先缘起于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大多为非主城区的城市郊区)。实际上,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阶段是与该阶段特定的经济基础相对应的,开发式的观光休闲农业项目,最有可能的是在旅游业具有相当基础的、具有相当强度出游力的大中城市周边出现。而其发展主题、项目主导者以及面向的市场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性。在发展过程上,按着这些内容的差异性可将具体的旅游项目描述为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表1.1,引自舒伯阳)。

表1.1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阶段模式

二、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进程与意义

(一)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

观光休闲农业是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的必然产物。观光休闲农业发轫于20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北京市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适应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郊区观光休闲农业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进入21世纪,观光休闲农业成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六种农业”之一,是都市农业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划分,北京市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自发发展时期(1994年前)。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旅游区出现了向游人开放的观光桃园,游客购票入园后可自行采摘、品尝鲜桃,在游览结束时,桃园会赠送游客一袋自己采摘的桃子,这种观光形式深受游客欢迎。1988年,大兴县举办了第一届“西瓜节”,开展了“瓜乡一日游”,通过选瓜、品瓜、评瓜活动,为游客提供了参与性活动,在吸引游客的同时,瓜农也因此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由于利益驱动,其他类型的果园也相继对外开放,观光果品涉及梨、苹果、李子、杏、红果、板栗、樱桃等多个品种。九十年代初,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旅游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旅游者开始涉足郊区农村旅游。郊区很多渔场开辟了钓鱼区,有的还建起了垂钓宫,专门开展钓鱼活动;森林公园进行了基础设施配套,正式对外开放;部分村庄整修了闲置的民居,用于接待来农村观光、休闲的游客,民俗观光、乡土旅游有了较快发展。

郊区农村观光、学生体验农村生活和农家乐等活动,成为当时北京郊区农村旅游的主要形式,也正是现在意义上的观光休闲农业的萌芽阶段。从当时郊区农村旅游活动的内容、形式和功能来看,主要以参观学习和配合主题教育活动为主,旅游者多以单位组织为主,几乎没有个体或旅游团队参与。旅游消费者与旅游经营者的契约关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当时农村旅游活动,特别是农家乐是以配合政治思想教育活动的开展而发展起来的,注重的是社会效益,因而在规模、人数覆盖范围上非常有限,而且,活动内容单一、特色不鲜明。

第二阶段,政府引导成长时期(1995年-2002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的内容、形式和旅游文化内涵的追求更高,因而促进了旅游市场的延伸和新的旅游内容和形式的不断推陈出新。随着一批批新的宾馆饭店和旅游区(点)在郊区崛起,郊区旅游接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旅游容量得到扩张。特别是以韩村河、留民营、爨底下、大营等为代表的、以民俗为主题的郊区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打破了延续多年的以八达岭、十三陵等景区观光项目为主的郊区旅游市场格局。新兴的、极具亲和力的郊区民俗旅游户、民俗旅游村,以吃农家饭、品尝特色美食、住农家院、鉴赏古建民居、体验传统生活习俗、采摘果品菜蔬、垂钓、射猎、购买土特产等丰富的民俗旅游活动为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并带给旅游者劳动与收获的乐趣,回归自然的身心愉悦。观光休闲农业独有的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互动性强的特点,使旅游者潜在的、对旅游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追求得到了充分张扬。

这个阶段,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民俗旅游专业村与旅游区(点)互为依托,民俗旅游活动与景区观光活动互相带动,成为郊区民俗旅游新的特点,并按照不同地区旅游资源特点和旅游者的不同需求,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户、民俗旅游专业村逐步形成了食宿接待型、采摘观光型、特色餐饮型、休闲度假型和生态健身型等多种特色形式。市民到郊区农村旅游的人数逐年递增,旅游者在郊区停留的时间越来越长,过夜人次越来越多,综合消费迅速增长。

以民俗旅游接待户、民俗旅游专业村为形象代表的北京郊区观光休闲农业,无论从内容、形式还是功能、效果,与发展初期相比,发生了质的飞跃。这标志着北京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个全新的旅游概念、作为一个全新的旅游产业已基本形成。

第三阶段,规范管理启动时期(2003至今)。

国家实行节日长假制度以后,国内各主要常规旅游线路出现过热现象。北京观光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颖的休闲度假方式,作为理性旅游消费的最佳选择,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旅游者所推崇。特别是北京经历了“非典”疫情的严峻考验以来,自然、生态、健康、休闲的旅游理念深入人心,并很快转化为强劲的旅游动力,市民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人数呈直线攀升趋势。“非典”疫情刚刚结束,郊区观光休闲农业旅游活动就出现了井喷式爆发。平谷北寨红杏采摘节,一个村一天接待旅游车辆一千多部;昌平、延庆民俗旅游村户全部客满,周末去旅游,需提前一周预定;门头沟、海淀出现游客在路旁郊野野营的现象。近两年,在黄金周或周末,部分区县民俗旅游接待村户常出现游人爆满的情况。观光休闲农业巨大的旅游市场需求,强烈刺激了郊区民俗旅游规模的急速扩张,民俗旅游村(户)数量迅猛增加,并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广大郊区农村。

观光农业规模与效益的迅速扩大,使观光休闲农业迎来了第一个发展高峰期,因而也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从2003年开始进入了规范管理的时期。2003年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和市旅游局制定了民俗旅游村和民俗旅游接待户标准,开展了首批市级民俗旅游村和民俗旅游接待户的评定工作;2004年初为促进观光休闲农业行业的规范发展成立了全国首家“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制定了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的标准,8月配合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开展了首批的评定工作;11月又开展了第二批市级民俗旅游村和民俗旅游接待户的评定工作。

截至到2004年底,全市郊区11个区县共有观光休闲农业项目近2000个(其中市级观光农业示范园30个,其分布参见图1.2),年接待游客超过40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接近30亿元;郊区有316个村开展了民俗旅游接待工作,占郊区3685个行政村的8.5%,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村70个(其分布参见图1.3),占现有民俗旅游村的22.2%;民俗旅游接待户已发展到13819户,其中市级民俗旅游接待户5537户,占现有民俗旅游接待户的30.2%,2004年郊区民俗旅游接待游客3.98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7.57亿元。

(二)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特点

1.郊区观光农业发展速度快,势头猛,规模大,分布广,效益显著。项目数量由1996年的119个发展到2003年的1942个,接待人数由1996年的300万人次增加到2003年的398

2.7万人次,综合收入由1996年的

3.2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27.0亿元据统计,2002年,郊区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投资额为7.58亿元,带来的经济效益却有22.7亿元。“221行动计划”提供的数据显示,1999-2002年,三年间郊区对观光休闲农业项目的资金投入量总的增长率高达328.75%,远远高于种植业的7.86%、养殖业的43.26%、加工业的12

4.36%。说明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商机无限,利润空间诱人。

2.经过十年来的发展,郊区已构筑出“城市-郊区-乡村-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框架,形成了“观光、休闲、参与、体验”的特色,出现了从农民自发组织起来开展农家乐等旅游活动到各种农业园区的建设把农业与观光、休闲活动相结合,从农业旅游经营单位等客上门到主动促销宣传,从无序经营到通过政府整合、有组织地宣传推介等许多令人振奋的变化。

3.纵看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体现了领导重视,政府推动、专家支持,规划先行、政策驱动,社会动员的思路与做法。

4.然而,她毕竟是个新兴产业,从项目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和消费引导等方面的水平来看,郊区观光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

(三)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意义

目前,在我国发达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带,观光休闲农业已搞得红红火火。这种火爆其实是依赖于深广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厚积薄发,并且今后仍将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

郊区农业要重点建设都市型现代农业,因此可以说在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拥有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而且可以预料的是她必将也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发展前景。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的意义突出表现在:

第一,观光休闲农业是一种具有生态性的绿色产业,郊区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充当北京市都市区的藩篱和绿化隔离带,对于防止城市无限制地扩张和摊大饼式连成一片,改善

城市环境,作为北京都市的肺和绿色景观,防治城市污染,营造宁静、清新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为北京、天津等城市居民提供游憩、交流的场所,使得二元文化相互交融。增加了旅游者的心理需求。观光休闲农业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已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今天,已拥有了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却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熙攘的城市,忙碌的身影,林立的高楼大厦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于是“生态热”、“休闲热”成为都市人的追求和渴望,而与此强烈对照的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一望无垠的大地、纯朴的农民、清新的绿色食品则构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另外,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与农村的千丝万缕的血缘联系,加之过去“上山下乡”的历史经历,寻根的潜意识驱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时机与方式,于是旅行社的“当一天农民”、“插队落户”等项目一经推出,即产生了强烈反响。

第二,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生产和消费的有机结合,形成一种“农游合一”的新型交叉高效产业,使农业产生旅游附加值,使旅游业开拓广阔的资源利用渠道。旅游业和农业互相渗透,促进和补充。高效益的观光休闲农业,为我国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是我国的国策。观光休闲农业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把发展的思路拓展到关注人—地—人和谐共存的更广阔的背景之中,这也正好契合了长期以来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愿望。可以预见,基于“天时、地利、人和”的新型观光休闲农业,将成为我国传统农业向高精尖、高附加值深度开发转移的农业现代化主流方向之一。开展民俗旅游的村大多比较偏远,经济条件、自然条件较差,农民收入低。开展观光休闲农业旅游以后,受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村容村貌变得整洁了,村风民俗变得文明了,农民的精力和心思都用在发展旅游挣钱上,大家比着致富,矛盾少了,实现了社会稳定。几年来,随着郊区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市、区、镇、村逐步加大了对山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开展旅游的镇和民俗旅游专业村,对水、电、路、通讯的投入积极性非常高。一部分农民将从事民俗接待的收入用于改造餐饮、住宿和卫生设施,为扩大接待能力和提高服务档次创造条件。

第三,观光休闲农业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即民俗旅游发展,使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上访村转变为专业村。麻峪房子村发展民俗旅游之前,是远近闻名的穷困村、上访村,村民怨气大,社情不稳定,发展民俗旅游之后,村民生活富裕起来,心气顺了,精力集中到了民俗旅游致富上来,甩掉了上访村的帽子;怀柔镇官地村民俗旅游户单淑芝,在开展民俗旅游接待活动中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国农村“双学双比”女能手,并获得北京市京郊民俗旅游第一女强人的称号,在优秀个人各种荣誉的刺激下,郊区农民生产和生活的积极性被带动起来,对全体农村居民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同时,可以陶冶生活情趣,给游人提供学习农业生产技艺、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和体验农家生活气息的空间。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改革开放,增强旅游关联带动作用。尤其是在转移剩余劳动力,安排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近两年,昌平通过发展民俗旅游,转移剩余劳动力、安排就业1500人,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第四,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结构,优化农林经济组织,开拓农业和土地利用新型模式和领域。在分流和输导区域旅游流,使部分游客走进农业这一广阔的旅游界面,以减轻北京作为旅游中心城市内部观光型景点的压力,开辟农业休闲市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郊区民俗旅游已成为部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郊区特别是山区农民主要从事种植业生产,种植结构单一,生产的农产品商品化率低,没有竞争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随着观光休闲农业市场的兴起与进一步开拓,农民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种植结构,生产的目的性强,效果好。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意义与可行性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意义与可行性 休闲观光农业是以三农为背景,为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和消费的需要,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条件,提供观赏、种植、采摘、垂钓、游乐、餐饮、度假、教育等体验性的休闲活动。从目前全国的发展形势来看,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以呈良好态势。休闲观光农业的经营地点可在农村也可在都市,最大的特点是重在体验农事,休闲观光农业是可以提供休憩和体验农村生活乐趣的平台,对于经济发展和历史传承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石家庄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现实意义 1.是发展农村经济工作的需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是当地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可以对当地经济起到明显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工作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战略任务,休闲观光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手段,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2010年制定的《石家庄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指导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城乡互动、产业融合的要求建设休闲观光农业,规划建设一批集度假、餐饮、观赏、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特色休闲农庄,融现代农业、乡土风情、娱乐休闲、文化教育和农事体验为一体,实现农业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

2.是满足市民多层次需求的需要。石家庄的常住人口加上大量的流动人口,构成了石家庄休闲观光农业的消费群体。每个群体都有各自的体验需求。第一,中小学生成长教育的需要。观光农业具有教育实践的作用,园区借助夏令营、春游和中华传统节日的契机,为中小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农业生产服务,使其得到切身体验。第二,地道的城市人群体验“农家乐”的乐趣。休闲观光农业为长期居住在城市、没有参加过农业劳作的人们提供参与农业劳动的机会和空间,向其传授相关农业知识,通过亲身体验农业劳作得到乐趣。第三,满足后来搬到城里的人们的怀旧情怀。很多石家庄人出生于农村、在农村长大,后来搬到城市生活,他们对农村、农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希望有机会回到阔别已久的农村重新体验生活,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对农村有所了解。第四,向往大自然的“银发族”。针对银发老人渴望心灵安宁,体验春耕秋收的特点,休闲观光农业面向高龄化人群通过土地划片租种,为其提供适当的耕种的场地。第五,满足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根据城市特殊人群的需要开设一些对于他们有意思的项目,例如,针对正在热恋的年轻人为他们开辟种植“爱情树”场地;针对准婚族开办见证“同甘苦”的场所;针对已婚人士为他们准备“结婚纪念”的各种活动;针对喜爱运动的中青年群体开辟狩猎场、捕鱼场等;针对下岗工人为其提供承包经营的土地等。 3.是传承石家庄历史文化的需要。石家庄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策研究 伍什家镇人民政府 休闲农业是利用自然生态、田园景观,结合农业经营、农村文化、农家生活,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体验“三农”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休闲农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来势,具备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应县委信息科关于“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信息约稿的要求,现对伍什家镇休闲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伍什家镇基本情况及休闲农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伍什家镇位于县城东北部15公里处,全镇占地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万亩,其中水浇地8万亩;旱地面积6.5万亩;林地5.28万亩;草地面积2.3万亩,荒地面积11.75万亩。全镇辖15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总户数7228户,总人口16704人。粮食种植面积达8万亩,西瓜、小杂粮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2.5万亩,饲草料种植面积0.8万亩。镇党委、政府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各项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城镇建设初具规模,交通便利。“呼-铺高速公路”、“呼-城铁路”贯穿全境,“村村通水泥路”逐年增加,全镇公路通畅率达100%。“呼-城铁路”复线及呼-准-鄂高速铁路即将完工,新引进两大高效农牧业光伏发电项目。投资3.88亿元的国电蒙鑫4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已于2013年12月份并网发电,日发电18万度。山路集团光

伏发电项目已经完成了展厅建设、项目区前期建设工程及光伏小镇区示范户分布式上网发电,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12月份并网发电,日发电量22.4万度,为光伏产业落户伍什家镇做好了示范。 伍什家镇休闲农业起步较晚,目前初具规模。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建设“幸福、宜居、美丽托克托”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休闲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截至现在,伍什家镇大黑河流域的小井壕、新河等村已发展集休闲垂钓、养殖于一体的淡水养鱼塘达4处,涉及淡水养殖的水域面积达2000余亩。所养殖的鲫鱼满足供应县城及周边各村村民所需,平均年销售鲜鱼4万斤,年销售收入60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另外,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什拉壕村昊葉温棚蔬菜基地占地面积1080亩,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太阳能日光温棚290个。其中:145个大棚的葡萄预计今年秋季可以上市,135个大棚于今年3-5月份实施“活树搬家”方式移栽葡萄苗60000株。目前10个大棚种植时令蔬菜,主要品种有角瓜、黄瓜、韭菜、西红柿、香瓜等。后续建设完成后,昊葉温棚蔬菜基地与西部各村的淡水养鱼塘将逐步形成以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以及钓鱼休闲为主的休闲农业基地。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特别是假日经济的产生和成熟,加速了休闲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新型产业。在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各类投资主体经营休闲农业的热情将迅速升温,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壮大。届时形成的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塘等,让游客入内观赏、采摘、垂钓、餐饮,尽享农家田园乐趣。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一)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一) 观光农业旅游正在兴起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一)、现状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二)前景1、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观光农业既然属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考察整个旅游行业1994年以来的数据资料:年份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入境旅游人数(万人)4365.444638.655112.755758.796347.847279.558344.39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73.2387.33102.00120.74126.02140.99162.24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次)5.246.296.406.446.957.197.44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23.511375.701638.382112.702391.182831.923175.54 旅游业保持了稳定而高速的增长。若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从1994年以来的有关数据也表明,城镇居民旅游人次和旅游支出都是逐年递增,尤其近年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又有大幅增长。由于观光农业的客源主要为国内城市居民,因此可以预测,对观光农业的需求也将保持一个旺盛的态势。2、农业观光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之一。今年我国将分别启动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扶贫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争取在“十五”期间形成三区联动、滚动发展的旅游产品新格局。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主要是利用富集的景观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通过政府引导,资金支持,市场推荐的方式,建设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精品项目和示范项目。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重在开发适应现代旅游需求的高水平生态旅游产品,培育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续产品。

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现状 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农业观光园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属于农业生产的一种体制创新,是由生态农业、园林绿化与生态旅游很自然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类独具特色的科技示范园。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日趋强大的产业,且被誉之为“无烟工业”和“朝阳产业”。旅游在我国人民中的普及无疑是顺应社会的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从事户外活动,这就使得农业旅游园区有着充足的客源保证。 二、市场容量 目前全国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2万多家,其中A级旅游景区6042家(5A级153家),有星级饭店13556家(五星级758家),旅行社24944 家,全国游客满意度指数达到“满意”水平。2012年中国在线预订市场交易规模预计将达 1729.7亿元,较2011年的1037.4亿元增长61.3%;在线旅游OTA市场营收规模将达90.5亿元,相比10年同比增长33.9%。休闲农业惠及农民,融通城乡,是亿万农民创造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十二五”初年,全国农家乐已超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人数超过6亿人次,

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2012年,我国休闲农业经营收入达到1550.6亿元。 三、整合功效测评 观光农业园实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以及人们消费方式的创新,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模式,也是我国现代农业中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特色产业。观光农业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农业景观与设施为手段,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功能为目的。观光农业既不同于单纯的农业,也不同于单纯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生产、优化生态环境、生活体验和提升社会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显着特点。观光农业一方面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丰富了传统旅游业的内容;另一方面,观光农业以旅游经营为手段。使农业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功能的多元化。它赋予了农业、旅游业新的文化内涵,符合现代生态旅游的主题要求。 四、发展优势 1观光农业投入少、收益高。观光农业项目可以就地取材,建设费用相对较小,而且由于项目的分期投资和开发,使得启动资金较小。另一方面,观光农业项目建设周期较短,能迅速产生经济效益,包括农业收入和旅游收入,而两者的结合使得其效益优于传统农业。例如: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中国现代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浅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假日里有限的公园和风景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休闲和旅游的需求。人们迫切需要寻求新的休闲、旅游空间,加上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发展需要,许多城市纷纷利用城市郊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建设城郊型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用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 一、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概念 随着都市居民休闲观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都市农业资源开始与旅游资源进行更为广泛的“联姻”,国外有关都市旅游的研究更加系统化,形成了大都市旅游圈的地域模式理论,如美国学者Gunn提出了都市旅游的理论模型,他以城市的核心都市区为空间上的旅游中心,其外围用四个环形带来区分不同带,研究都市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结构布局与开发模式状区域的旅游功能和特点,并对四个旅游带的功能及旅游吸引物和旅游设施、旅游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作了探索。 在国内,有关都市休闲农业旅游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8年,吴必虎教授首次提出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即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认为ReBAM是指发生于大城市郊区,主要为城市居民光顾的游憩设施、场所和公共空间,特定情况下还包括位于城郊的外来旅游者经常光顾的各级旅游目的地,一起形成的环大都市游憩活动频发地带。2003年,周晓芳等提出了“都市农业旅游”概念,即“都市农业生产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而发展的农业旅游模式,即是将都市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以都市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等来吸引游客实现现代的新型旅游方式”。 “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虽是个宽泛而笼统的概念,但这一概念的核心包括了三个要素,一是“都市(或城市)”,二是“创意农业(不是笼统的乡村)”,三是“旅游”。因此,从供给上说“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实际属于“都市旅游”的范畴,是都市旅游发展的地域空间向外扩散到郊区、周边县域与“三农”资源相结合开发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从需求上说,又属于“乡村旅游”的范畴,是都市居民对自然生态、乡村风光等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以都市郊区及周边县域具有浓厚乡村风情、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等为旅游目的地的新型旅游活动。 二、都市休闲创意农业旅游类型与客源细分 (一)按结构分,都市休闲农业大体可以分为: 1. 休闲种植业即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现代化种植业旅游。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具有较高价值的农作物品种园地,或利用现代化农业栽培手段,向游客展示农业最新成果。 2. 休闲林业指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人工林场、天然林场、林果园、绿色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方案4.doc

休闲观光农业规划方案4 生态农业发展实践由于市场推动和服务体系的规范化,有机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的发展在生态农业中是最迅速的,其资料也相对较为丰富。因此,这里仍以有机农业为代表,对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美国的有机农业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当时的有机农业还只是在零星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试种摸索,而现在己经发展到有机农场的规模化生产。 至今,有机农业一直是美国农业各领域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美国最大的农户组织是有机农产品促进协会,在册的有58个认证机构。据USDA经济研究局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1995 年约有5000户获认证的有机产品农户,耕种面积达36.9万hm2; 1997年共有49个州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经过有机认证的土地面积达54万hm2,其中有机农作物和有机牧草及草场的面积分别占63.1%和36.9%;和小宗蔬菜类作物的有机种植面积达到了其种植总面积的1/3以上从有机畜牧业生产来看,有机肉类和家禽的生产要滞后于有机农作物的生产,经过有机认证的肉牛、猪和羊的数量分别下降了35%, 65%和42%,而经过有机认证的奶牛和蛋鸡数量却分别增长了3.69倍和10.23倍。有机奶牛生产主要集中在纽约、威斯康星和明尼苏达三个州,加利福尼亚、纽约和弗吉尼亚 州是有机家禽的主要产区欧洲各国有机农业迅速发展,有机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据有关机构研究结果表明,1986-1996年间欧洲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己从12万hm2增至120万hm2,年平均增长率达25%以

上。1999年欧洲有机种植面积达297万hm2,比1998年增加46.2%,其中英国增长率高达41.7%、意大利增长率为34%。瑞典、芬兰、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丹麦、比利时和法国,其有机农业种植面积增长率均在50-150%之间。2000年,欧洲主要国家有机 农业种植面积己达370万hm2,有机农场2000年己有近10万家。 据Kathleen Delate资料,20世纪末德国的有机农场占全部农场的2,意大利达到2,澳大利亚10%。以德国为首的欧洲联盟12国的部长们2001年5月签署了“哥本哈根宣言”,提出和呼吁制订一项促进有机农业发展的行动计划,德国部长Renate Kuenasl表示将在10 年之中使德国的有机农业达到农业总量 的1}5[156-158] o 据国际贸易中心 2002年2月调查,全世界有机管理用地己达到1700万hm2, 各大洲有机管理的面积分布大体是大洋洲44.2,欧洲24.8,拉丁美洲21.7,北美7. 7,亚洲0. 6,非洲0.4。面积最多的几个国家依次是澳大利亚770万hm2,阿根廷280万hm2,意大利100万hm2,美国90万hm2,巴西80万hm2,德国54万hm2, 英国52万hm2。有机农业用地占农业用地面积比例较高的国家有列支敦士登18},瑞士9},奥地利8.6,意大利6.8,芬兰6.7,丹麦6.2,瑞典5.2,捷克3.9 %,英国德国、意大利、奥地利和瑞典有机农业种植面积扩展迅速, 上述4国的种植面积占1996年欧盟有机农业种植总面积的近3/4,欧盟北部国

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方案

贵州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方案 园区名称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 申报单位播州区人民政府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编制 二0一六年九月二十日

1、实施方案提要 1.1 规划名称 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 1.2 实施单位 播州区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 1.3 建设地点 播州区南白镇 1.4 实施期限 实施期限为三年,2016年1月—2019年1月 1.5 总体目标 播州区花香龙泉农业科技示范园将立足于生态农业开发,以创造优美的自然环境、生产优质的绿色农产品、培养新农村创新创业人才为宗旨,充分发挥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地方特色显著的优势,形成“一园、两区、三基地”的空间布局。依托原生态自然环境资源及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带动新农村创新创业,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最终建成融科学研究、产业化生产、科普教育、休闲观光、农村创新创业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多效益的科技示范园,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1.6 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 1.6.1主要建设内容 园区总体布局为“一园、两区、三基地”:

“一园”即一个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园(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综合服务区,农业星创天地); “两区”即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特色特种果蔬育苗区; “三基地”即猕猴桃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山杨梅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及体验基地。 1.6.2园区建设规模 园区占地面积285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示范区4500亩。 “核心区”包括:(1)农村科技创新创业园,占地800亩,其中现代农业科技研发中心100亩,综合服务区400亩,农业星创天地300亩;(2)现代与传统农耕文化展示体验区,占地400亩;(3)特色特种果蔬育苗区300亩。 “示范区”包括:猕猴桃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山杨梅种植示范及体验基地各2000亩,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及体验基地各500亩。 “辐射区”包括:乡村农家乐、果蔬种植等产业,辐射带动22500亩。 1.7资金筹措 资金筹措采用市场化、公司化运作,资金筹措来源于招商引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园区以自筹资金为主要来源,同时积极申请各级财政资金。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模板

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以浙江省武义县为例 摘要: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较晚, 但发展速快、规模大。浙江省武义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 特别是近年来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结合共同发展, 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本文经过分析武义乡村旅游现状、特征, 深入揭示了武义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为武义旅游开发、规划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观光农业; 农家乐; 武义县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Tak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Gaoyuan Luo (Zhejiang V 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Hangzhou, 310053) Abstract: Rural tourism began to take shape in China relatively late, but develops fast on a large scale. Wuyi County, in Zhejiang Province, is

rich in resources for rural tourism. Especially, the combination of eco-tourism and rural tourism has brought great economic benefits and social benefi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tourism in Wuyi and then thoroughly reveal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rural tourism in Wuyi County. Moreover, the author put forth many suggestions to the exploring and planning of Wuyi tourism for reference.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agritourism; rural grand time; Wuyi County 观光农业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的交叉型产业。它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 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 观光农业的基本属性是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及农事活动等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它风景区欣赏不到的大自然的浓厚意趣和现代化的新兴农业艺术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十旅游业”性质的农业生产经营形态,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扩大乡村游乐功能,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与繁荣农村经济的目的。[1] 乡村旅游, 就是以乡村地域及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

干部网络学院-----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下)100分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下)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 题点击勾选框进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 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 重新进入系统考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 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 确认无未答题后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 答案。 一、单选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特色小镇发展的推广阶段是()。 A.2014年-2015年 B.2015年-2016年 C.2016年至今 D.2003年 2. 根据本讲,特色小镇的发展阶段不包括()。 A.探索阶段 B.计划阶段 C.成型阶段 D.酝酿阶段 二、多选 ( 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 1. “田园综合体”建设的五大核心要素包括()。

A.景观吸引 B.居民生活 C.服务配套 D.农业生产 三、判断 ( 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 1. 田园农业游面对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 正确 错误 2. 科普观光园针对的对象是农业工作者,中、小学生。 正确 错误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休闲旅游胜地(下) 王琪延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十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我讲一下,我国乡村旅游的十大问题。简单讲一下,我们国家现在现存的有哪些问题。 第一,规模小,应该讲我们大多数地方还处于个体户状态,都是规模很小,包括在北京,也一样,你不要以为就是挺好,北京有些地方也都是零散的个体户,这种形式也非常普遍,规模小。 第二,档次低。实际上这包括不仅仅吃,也包括住的,床,那个桌子,椅子,非常非常简陋。我有一次去怀柔,我去帮助,应该讲北京市政府让我们帮助它提升一下,这么一个咨询活动,我去的时候,我就问他们,我说为什么你们的小桌这么小啊?他说桌子大了之后,他会在屋里呆的比较久,其实他不希望你在屋里呆着,这样消磨他的产品,消磨他的床啊,椅子,你看想的这么小气,这个就说明我们的档次很低。其实北京是这样的,我们全国各地,应该讲江浙一带做的比较好,其他地方,多数地方都做的不够好。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农业观光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1.4项目综合评价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项目的由来 2.2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及其意义 2.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2.2.2项目建设的意义 第三章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3.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3.2项目规划原则 3.3项目建设内容 第四章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4.1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方案总体描述 5.2结论 5.3建议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 项目建设单位:XXXXX科技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XXX 注册资本:XXX万元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XXXXXXXXXXX 成立日期:XXXXXXXXXXXXX 1.3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期限、建设内容 一、建设地点: 生态园座落于青龙湖镇北刘庄村,地势平坦,资源丰富二、建设规模: 生态园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产品优质高产,生态园聘请农业专家为技术指导,将畜禽的养殖与销售,果树、蔬菜的种植,以及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为200亩。 三、建设期限: 建设期为2年 四、建设内容:

1、前期计划重点建设基础设施: (1)按功能规划为服务区、景观区、种植区、养殖区、活动区等,并进行具体分区; (2)兴建小型现代化的养殖中心; (3)修建工作人员办公区、宿舍及小规模接待区; (4)修建沼气池,满足生态园照明、动力等需要; (5)建设滴灌系统,发展果树种植和间种农作物; (6)修建小型会议中心; 2、后期计划: (1)兴建集餐饮、棋牌、垂钓、休闲、游乐、园林绿化和乡村情调于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园区。 休闲园规划结构为:休闲别墅区、水果采摘区、观光植物区、观景品茗区。 (2)运用现代化市场营销手段,积极发展观光采摘业。 3、建立绿色产品生产基地。 进行山地资源综合开发,建立以立体种植和立体养殖为主的高效生态科技示范园,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消费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生产质优价高的无公害畜禽肉类和蔬菜粮食等是今后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任务。为了确保生态园建设前期的资金周转及维持经营,在真正走向市场化道路之前,生态园的前期产出全部由集团内部消化。 4、建设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

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挖掘农耕文化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农耕文化是植生于原始生产生活,依托地域特色、历史传承、种养习惯、饮食行为等人文因素,以不同形式传承发展而来的历史文化遗产,其精华浓缩并传承了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是农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和积累起来的智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等现象,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局势愈演愈烈,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因此,人们愈来愈重视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生态与文明的和谐发展,开始追求和盼望回归自然和返璞归真,体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发展都市农庄、生态园区、农业种植景观和农业工程景观等,将农耕文明与农业休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农家乐、渔家乐、农家饭、采摘游等体验式农业休闲度假活动,大力发展集休闲、观光、体验、生产、购物于一体的、农耕文化多样性、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相融合的休闲农业。 1芜湖市挖掘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的现状与特色芜湖市地处安徽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个山水相伴、风景迤逦的滨江山水园林城市。农村地域面积占78%,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物种繁多、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为农业特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多年来,芜湖市在实施《芜湖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以自然生态和农耕文化为依托,以文化创意为手段的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产业集群发展正在形成,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支撑

的文化创意深加工农产品建设悄然兴起,以休闲农业为动议的“一村一品”块状特色经济发展逐渐起步。随着都市型现代农业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使植生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农耕文化的创意因素也在不断增加,文化品味得到日益提升,涌现出一批休闲农业的好典型。如大浦体验农耕、丫山花海石林、陶辛水韵观光、绿荣农家园林、香枫生态农庄、五洲生态庄园、海平休闲山庄、怡龙景观山庄、鱼钩沟休闲庄园、缪庄生态水乡、格林美葡提采摘、锡铂徽派山庄、红红火火农庄、楠溪生态山庄、怡香生态农庄、龙窝假日湖滨、格里原始森林、同福食粥文化、溜溜果园文化、马仁佛教文化等。 1.1以突出立意新、特色明、个性鲜的特点,建设休闲农业体验园以特有的山水风光为依托,以赏花、观叶、采果等休闲旅游项目为引线,进行农事体验活动,坚持“绿色、科技、休闲、参与”的基本发展思路,传承农耕文化,实现生产、生态、文化、科教、旅游、载体等多功能并举。芜湖海平生态休闲山庄是一家集餐饮、宾馆、会务、采摘、垂钓、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服务企业,也是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五星级农家乐。山庄风光迤逦,有占地面积 2 000m2的徽派餐饮部,古典风格沿湖垂钓长廊500m盘山总长1 500m的赏景林道,沿林道休憩茅草凉亭多个,绿化和假山堆砌面积10 000m2,苗木、花卉生产基地和桃园、竹园散布园区内,游客可沿着餐饮长廊顺着拉索桥至垂钓台垂钓,品茶,就餐,划船,为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山水休闲娱乐环境。 1.2以当地习俗和人文景观为基点,集旅游文化、休闲观光与特色农业于一体我市在特色农业发展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创意元素,把农耕文化与旅游产业等结合起来,利用地区性民俗文化禀赋和历史传承,以融文化、民俗、民乐、民趣、休闲、生产、餐饮、体验、购物等为一体的形式,积极筹办多种文化创意型节庆活动。例如鸠江区官陡门民俗文

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策划书

1、项目背景介 绍 ......................................................................................................... .. (3) 1.1红树林的概 念 ......................................................................................................... (3) 1.2海口演丰东寨港红树 林 (3) 1.3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的休闲农 业 (4) 2、项目规划背景分 析 ......................................................................................................... (4) 2.1自然环 境 ......................................................................................................... .. (4) 2.2文化环 境 ......................................................................................................... .. (5)

2.3生态效 益 ......................................................................................................... .. (5) 2.4经济环 境 ......................................................................................................... .. (5) 2.5社会环 境 ......................................................................................................... .. (6) 3、项目定 位 ......................................................................................................... .. (6) 3.1顾客分 析 ......................................................................................................... .. (6) 3.1.1收 入: ..................................................................................................... .. (6)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

浅谈旅游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旅游正在兴起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人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观光农业是把观光旅游与农业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旅游活动,它的形式和类型很多。根据德、法、美、日、荷兰等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实践,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有5种:(l)观光农园: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人内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乐趣。这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2)农业公园:即按 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3) 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台湾的自然生态教室等;(4)森林公园;(5)民俗观光村。我国观光 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一)、现状 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观光旅游在大中城市迅速 兴起。据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一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项目在7个以上。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 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目前我国观光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 和广州等大城市的近郊,其中以珠江三角洲地区最为发达。在广东,果园观光旅游最早出现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目前广东已有80多个观光果园,每年接待旅游者400多万人,旅游收入10多亿。在北京、上海、江苏和广东等地的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还出现了引进国际先进现代农业设施的农业观光园,展示电脑自动控制温度、湿度、施肥、无土栽培和新特农产品种,成了农业科普旅游基地。如上海旅游新区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北京的锦绣大地农业观光园、苏州的大地园、无锡的大浮观光农业园和珠海农业科技基地。(二)前景 1、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为观光农业旅游提供了充足的客源。观光农业既然属 于旅游业,其发展与旅游业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我们考察整个旅游行业1994年以 来的数据资料: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入境旅游人数(万 人) 4365.44 4638.65 5112.75 5758.79 6347.84 7279.55 8344.39 旅游外汇收入(亿美 元) 73.23 87.33 102.00 120.74 126.02 140.99 162.24 国内旅游总人次(亿人 次) 5.24 6.29 6.40 6.44 6.95 7.19 7.44 国内旅游收入(亿 元) 1023.51 1375.70 1638.38 2112.70 2391.18 2831.92 3175.54 旅游业保持了稳定而高 速的增长。若进一步观察,可发现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增长速度不同。从1994年到2000年,旅游外汇收入增长了122%,年均增长14.2%;国内旅游收入增长了210%, 年均增长20.8%。国内旅游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入境旅游,但到2000年为止,旅游外汇收 入与国内旅游收入之比仅为1∶2.5,国内旅游仍有很大发展空间。鉴于观光农业的特性, 对其需求主要来自国内游客,因此客源有充分保证。从1994年以来的有关数据也表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观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2009-12-22 12:29:53|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大中小订阅 来源:中科地景规划设计网海峡两岸休闲农业规划设计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c76131450.html,/ ) 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观光休闲农业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组织形式。到2004年底,我国有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4000多个,各类观光休闲农园更是不计其数。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形势喜人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却普遍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现状堪忧,缺乏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规划单位和成果内容五花八门,缺乏具有雄厚国际背景的规划公司。另一方面,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缺乏系统的景观规划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园区景观建设杂乱无章,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常常让游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鉴于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在北京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实践,对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逐步形成从实践--理论研究--实践的发展过程,以期能使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更加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及发展概述 1.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概念 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观光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观光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的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2.国内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1)国外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发展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