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学科竞赛申请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
西南石油大学首届结构设计竞赛章程
—、宗旨
西南石油大学结构设计竞赛旨在通过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考验,引导大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健全大学教育面向未来的教学体系, 培养新一代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希望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将结构大赛办成我校一项有较大影响力,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竞赛活动,为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省级及国家级大学生结构设讣竞赛选拔人才。
二、题目
承受地震载荷的三层框架结构模型设讣与制作
三、参赛对象
我校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
四、参赛要求
1.组队
要求曲三人组队参赛,每人只允许参加一个参赛队,各队独立设计、制作。2.报名
各参赛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组委会指定地点报名(详见通知),经资格审查合格进行备案后,即可参赛。
3.模型制作材料
本次比赛模型制作材料为桐木和口乳胶,山组委会提供。各参赛队使用的材料仅限于组委会提供的材料。允许选手对所给材料进行加工、组合。如模型中采用的材料违反上述规定,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组委会提供桐木材料的力学性能实验数据以供参考,同时组委会也鼓励选手自行测定材料的力学性能。
4.领取材料
选手在报名网站下载参赛保证书打印并签名后(或以其它方式领取参赛保证
书),凭签名的参赛保证书在规定的地点和时间内(另行通知)领取材料。
5.作品
(1)作品设计要求。
a.作品应遵从“经济、安全、美观、实用”的原则;
b.具有创新精神,注重新的设讣理念和方法;
c.能够充分展现框架建筑结构方面的精神风貌。
d.作品力求贴近实际、结构合理、制作精巧。
(2)每个参赛队只能提交一份作品,且应保证作品完整。
(3)完整的作品包括以下部分:
a.设计方案: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图,主要构件、结点详图及材料表。
b.结构设计计算书:包括计算简图、荷载分析、内力分析、承载能力估
算。
c・三层框架结构模型(实物):要求模型制作符合设计要求并与计算书一
致。如修改模型,要求同时修改计算书。
作品山各参赛队命名。三层框架结构模型名称必须健康向上,突出特点。三层框架结构模型名称经组委会批准后生效。
五、参赛时间及地点
预赛时间:2011年10月8日至10月9日。决赛时间:2011年10月14 B 和10月15日。比赛地点另行通知。
六、加载仪器说明
三层框架模型将被固定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上,该平板在水平面内作周期的往复运动,模拟地震加载。加载周期为1秒,振幅为27mmo该平板上设置四个中心间距为192mm,直径为8mm,深度为10mm的孔洞,用于模型的固定。该平板的平面图详见图lo
不
96->
个
96J
图1加载平板平面图
七、设计制作及加载要求
1.模型的长、宽、高由选手自行设讣。模型应是一个三层楼房的框架,二层、三
层应能分别放置一重物,承受一定的铅垂载荷,并限制该重物的水平移动,重物为一块体,其底面尺寸为76mm乘100mm的矩形。楼房的每一层(1,2,3层)均要有一定的净空间,至少可以从一个侧面放入一个长、宽、高均为120mm 的止方体。三层楼房框架要求简单封顶,但封顶形式不限。制作的模型应能利用施加地震载荷平板卜•的孔洞将模型固定在该平板上。
2.竞赛时,选于首先应将模型固定在施加地鳶载荷的平板上,固定的方式,选
『自行设计,固定用的材料计入模型的重量。
八、比赛过程
1.比赛程序
模型加载实验分两阶段进行,即:
预赛一一模型二层、三层各放置一个由组委会提供、质量为4.5公斤的重物,其底面尺寸为76mm乘100mm的矩形。然后施加地震载荷。模型经
受地震载荷耒损坏者,经评审组审疋排名。取预赛前20名进入决赛;
决赛一一模型二层、三层各放置一个由组委会提供、质量为5.6公斤的重物,其底面尺寸为76mm乘100mm的矩形。然后施加地震载荷。模型经
受地震载荷未损坏者,经评审组审定确定最终排名。
通过预赛后,选手可领取材料重新制作模型。
2.比赛步骤
(1)电子秤称定模型自重;
(2)选手根据施加地震载荷平板的运动方向,将模型固定在该平板上。
(3)组委会用事先准备好的长、宽、高均为120mm的正方形测试模型各层净
空。
(4)在模型二层、三层(选手预先设置好的位置)放置组委会用事先准备好的
重物。
(5)对模型施加地震载荷30秒。
(6)将模型逆时针转动90。后,再施加地震载荷30秒。
3.失效条件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框架结构(模型)失效:
(1)模型无法固定在施加地震载荷的平板上;
(2)放置在模型二层、三层的重物坠落;
(3)评审组认为模型损坏或变形过大;
(4)评审组认为失效的其它情况。
九、注意事项
1.比赛前各参赛队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开始上场比赛后,需在五分钟之内, 将模
型固定在施加地震载荷的平板上。
2.仪器和设备不可避免的有一定的制作误差,请选手谅解并在制作中考虑。
十、奖项设置和评奖办法
1.作品评审标准:
作品的考核可采用百分制,可以由以下儿个方面组成:
1)计算书及设计图10% (共10
分)
2)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10% (共10
分)
3)现场表现5% (共5
分)
4)结构重量50% (共50
分)
5)结构刚度25% (共25
分)评分细则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1)计算书及设计图(共10分)
a.计算内容的完整性共6分
b.图文表达的清晰性、规范性共4分
计算书要求包含:结构选型、结构建模及主要计算参数、载荷分析、节点构
造、模型加工图(含材料表)。
2)结构选型与制作质量(共10分)
a.结构合理性与创新性共6分
b.模型制作美观性共4分
3)现场表现(共5分)
a.赛前陈述共3分
b.赛中答辩共2分
4)承载能力实验(共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