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微时尚宾馆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耀微时尚宾馆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耀微时尚宾馆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耀微时尚宾馆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的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制订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高耀威

组员:秦永喜王淑举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员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

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象.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

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安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2013年3月7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新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 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577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新 版) 第一条工区在重大危险源评价后制定,有发生下列事故或事件的风险时,必须制定应急预案: 1.触电、火灾及爆炸; 2.地震、洪水、台风、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施工中挖断水管、热能管道、电缆等市政、铁路设施; 4.铁路营业线施工; 5.坍塌、倒塌、高坠事故; 6.急性作业中毒、食物中毒、泄漏污染事故; 7.水上作业淹溺事故等。 第二条应急预案应覆盖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各阶段的计划,即

预案的启动、应急、救援、事后监测与处置等各阶段。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2.事故可能发生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3.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4.事故报告程序、方式和内容; 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情况; 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具体通信联系方式; 8.相关保障措施; 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 10.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和要求。 第三条根据实际情况,由工区经理组织、工区安全部门牵头,按事故的性质、类型、影响范围、严重后果等分等级地制订相应的预案。为使预案更有针对性和能迅速应用,一般要制订出不同类型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模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王孟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

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 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 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 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 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超市控制传染病传播以及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做好超市控制传染病传播以及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范围 龙源超市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超市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办公室人员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超市发生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超市负责人公司领导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危害健康事故时,店长及员工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超市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超市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超市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龙源超市 2014年 9 月 01 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正版)2019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自201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完整版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一、设置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和其具体职责 (一)设置安全检查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和其具体职责 (二)设置应急工作小组和其具体职责 1、事故收集报送组 职责:负责收集健康危害事故的情况报告,并在事故发生的两小时内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 2、现场抢救组 职责:一旦意外事故发生,迅速组织人力奔赴现场进行抢救处理,防止事态的扩大和蔓延。 二、职责分工 (一)领导小组职责 1、协调医院及其它有关部门的关系,在上级的统一指挥下,使健康危害伤害事故的处置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2、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送情况。 3、负责应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 4、负责处理本本单位的卫生安全工作并及时排险、抢险、疾病的防治、监督。 (二)应急处理工作小组职责 1、工作小组负责发生事故的现场处置。 2、及时将情况进行报告与联系。 三、处置措施 1、健康危害事件发生后,值班人员立即按照程序向单位领导报告。 2、如有人员受伤,立即送往就近医院进行救治。 3、如是意外事故,应尽快组织人员抢救,将受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4、接报后,应急处置小组成员迅速赶到现场控制局面。 5、根据事态严重程度,边处置情况边向上级领导汇报。

6、通知受伤害者的家属。 7、妥善处理事故,安怃好家属。 三、监测与报告 (一)监测: 1、建立健全监测系统,加强对单位、设施设备及周边环境的监测。 2、若发现有不安全的隐患,立即进行现场办公,及时向上报,并作好报告内容的详细记录。 (二)报告时间:事故发生的两小时以内。 四、预防措施 1、加大对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单位全体职工随时绷紧安全工作这根弦。 2、经常对单位环境、设施、进货途径、以及单位的用水、用电等情况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采取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严格食品卫生制度,防止食物中毒。 五、注意事项 1、遇事一定要冷静,果断采取措施。 2、处理群体性事件的原则是:迅速平息、减轻伤亡、保护幼儿、控制事态。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范文最新推荐------------------------------------------------------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安全生产法》,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的应急预案,系指安全生产事故预案。应急预案管理应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监督、指导应急预案的制定、培训、演练和宣传教育等工作,协调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资源和保障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条应急预案必须经制定单位组织论证和审查,并经实施应急预案有关单位认可,由制定单位发布,印送与应急预案实施有关的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2)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可能造成的后果;(3)事故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本文来源:文秘114 http://***4)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5)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6)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伤员救治)资源信息,包括队伍、装备、物资、专家等有关信息的情况;(7)事故报告及应急救援有关的具体通信联系方式;(8)相关的保障措施;(9)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10)应急预案管理的措施和要求。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上一级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政府各部门制定的应急预案应当报送同级人民政府及其安监部门备案。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所 1 / 3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 应急预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为及时调查、处理本部门的突发卫生安全事件,查清事件原因,减少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害,制定突发卫生事件应急预防方案。 一、为防止危害健康的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建立本部门传染 病防治组织和机构,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健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二、积极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积极配合卫生部门 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 三、当公共场所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 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生活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的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2、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3、意外事故所致的:氯气中毒、CO中毒(包括煤气中毒)、CO2中毒、红眼病(指游泳池引起的流行性结膜炎)等中毒事件。

4、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四、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六、卫生突发事件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及时写本单位事件总结报告,并上报有关单位和存档备案。 安康宾馆洗浴部 二00九年二月十九日、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宾馆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 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宾馆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负责人:刘荣信 组员:刘春玉刘毅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

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 案 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应急预案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顾客的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经营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要求,结合本经营场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工作原则 传染病防控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接受上级卫生监督等部门的业务指导,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原则。 二、组织领导 1、成立预防控制传染病传播与健康危害事故应急工作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2、小组职责:定期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消除各种传染性疾病和其他有碍公共场所传染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组织本部门员工搞好室内外的环境卫生,加强对卫生设施的监督管理,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管理任务,明确组织分工和职责,建立健全预防传染病及危害健康事件的各项规章制度。 三、传染病预防

1、利用宣传栏、宣传单、广播等宣传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开办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卫生宣传力度,增加自我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自我保护能力。 2、搞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对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等做到一客一换,一客一消毒。 3、加强卫生检查工作。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及时进行整改。 四、事故报告 当发生以下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时,应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场所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单位负责人及卫生负责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 2、饮用水遭受污染或饮水污染所致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和中毒。 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和皮肤病。 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事件。 五、控制措施 1、发生卫生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停止相应的经营活动,及时抢救中毒人员(事件病人),并负责保护好事故现场。 2、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

产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产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 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产品安全或质量事故,高效组织应急补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事件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降低公司损失。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产品质量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一、目的 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产品安全事故或重大质量问题的补救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产品安全或质量事故,高效组织应急补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质量问题事件的危害,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降低公司损失。 二、适用范围 公司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流通和消费等环节发生意外,导致对产品的安全、质量造成影响或者可能对产品安全、质量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产品安全、质量事故适用于本预案。 三、职责 3.1品保部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并负责应急措施的组织实施; 3.2人力资源部、制造部、物流部、销售部负责应急措施的具体执行和实施。 四、名词术语

4.1一般质量问题:批数量在10箱以内,不会造成人身伤害,且不具有普遍性的质量问题。 4.2较大质量事件:指一批数量大于10箱少于一万箱的质量问题,不会造成人身伤害,但存在明显的质量问题,如沉淀、失光等。 4.3重大质量事件:指被技术监督部门、卫生防疫部门通报或查封的产品,以及有缺陷产品数量超过一万箱的质量事件,或媒体曝光,或其它可能潜在的食品安全危害的事件。 4.4恶性质量事件:批量产品中存在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质量问题,或产品已经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事件。 4.5潜在质量事件:产品的质量、安全危害尚未形成,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转化成较大、重大甚至恶性质量事件的事件。 五、内容 5.1监测系统 5.1.1品保部检验人员、制造部工艺人员以及与工序检验人员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监测和汇报工作; 5.1.2物流部人员负责成品储存和流通过程中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汇报; 5.1.3销售部负责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监测和汇报。 5.2预警系统 品保部、制造部、物流部、销售部应该按照各自的职责要求,加强对安全事件的监测和分析,提高质量意识和隐患意识,及时分析产品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可能的发展趋势,及

最新版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范本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做好××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 : ××单位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 : 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XX市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 综合执法科:2439685 四、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乡镇静,不慌乱,及

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安全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公司成立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协调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预案,按照安全管理委员会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1、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组织—安全管理委员会。 主任:总经理 2、副主任:副总经理二人 成员:各部门经理、综合部后勤安全主管。 主要职责:(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批准人:审核人:拟制人: 日期:日期:日期

(2)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3、安全管理委员会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反应,将现场人员 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部门安全员(部门经理)--公司后勤安全主管—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3)安排现场保护人员负责对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必要时对事故现场拍照,(4)安排就医陪同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专门人员陪同就医,陪同人员与司机(或夜班值班司机)一起带伤者就医,或陪同伤者与到现场救治的120车到医院救治。 (5)事故调查处理 按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执行。 (6)巡视督查 必要时安排保安员牵头,负责事故现场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现场管理秩序,保证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蔓延。 三、预警预防机制 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对可能引发特别重大事故的险情,或者其他灾害、灾难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信息应及时上报。 四、平时应急方案 (一)加强对各部门员工的应急救援和事故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常识的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应急预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公共场所危害健康应急预案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王孟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和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

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 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 验、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 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 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 危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 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1.1应急预案培训 为了确保企业建立快速、有序、有效的应急反应能力,公司必须定期和不定期地对全厂员工进行应急培训。企业员工必须熟悉企业的突发事故类型、风险特性,并掌握正确的应急措施。另外,应采取一定措施进行公众环境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 1.1.1培训内容 1.1.1.1应急指挥部的培训 ①组织制订与更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②应急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③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的调动; ④事故现场的协调工作; ⑤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上报工作; ⑥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⑦应急预案制定、更新与发布。 1.1.1.2应急小组的培训内容 ①应急消防组:各种灭火物资的使用方法、各种物质的灭火方法、地面洗消方法、洗消废水疏导方法。 ②应急抢险组:储罐、管道泄漏处应急堵漏、泄漏化学品的围堵与疏导、故障设备抢修、抢险物资的维护保养。 ③医疗救护组:常规中毒及受伤人员的急救方法。 ④现场xx组:人员疏散方法。

⑤物资保障组:各应急物资的选购、保养方法及应急物资档案制作方法。 ⑥环境监测组:常规环保指标的采样和监测方法、泄漏物及废水等应急处置。 1.1.1.3应急人员的培训内容 ①如何紧急启动报警系统; ②各类化学品泄漏处理措施; ③雨水阀门的关闭与事故应急池的启用; ④火灾爆炸处理措施; ⑤应急器材使用方法; ⑥防护用品佩戴和使用方法; ⑦人员疏散方法; ⑧现场抢救的基本知识。 1.1.1.4公众培训内容 ①潜在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事故及其后果; ②事故报警与通知方法; ③个人防护知识; ④自救和呼救的基本常识; ⑤疏散和撤离的方法。 1.1.2培训方式 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可以采取开培训班、上课等形式,也可以采取车间或其他生产现场演示的方式。对于公众的培训可以采取广播、黑板报和宣传画等方式。培训应对于不同人员进行不同内容的应急培训,并且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公共场所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为了做好××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他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单位负责人任组长 组员:由卫生管理人员及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突发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件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证客人安全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及现场情况。 三、南宁市卫生监督所报告电话 综合执法科:2439685 四、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

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时协助卫生监督员和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和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列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相、照相、勘验,提取与事故有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和整改措施等。 五、保障措施 l、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运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健康状况。 ××单位(盖章) 年月日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制度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1.1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培训、演练、评价、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制度。 1.1.2 法律、行政法规和山西建工(集团)总公司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1.1.3 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遵循“公司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为主的原则。 1.2 术语和定义 施工现场Construction Site 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本制度所称的施工现场,是指在工业和民用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装饰装修、机电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施工活动中,占用的施工场地。包括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材料堆放区。 2 工作主体职责 2.1 公司安全部负责应急救援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并负责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培训和交底、演练、评估、修订及对分公司、项目部、公司其他部门《应急救援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2.2 公司其他部门按照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的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负责本系统、本专业(领域)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工作。 2.3 公司行政管理部负责公司总部机关驻地的消防、自然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工作,并负责与机关驻地各级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和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工作。 2.4 分公司负责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负责

分公司级《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培训和交底、演练、评估、修订及对分公司所辖项目部、分公司其他部门、分公司驻地机关《应急救援预案》的监督管理工作。 2.5 项目部负责施工现场的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评审、公布、传递、宣传、培训和交底、演练、评估、修订等管理工作。 2.6 公司其他机构负责落实本单位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应急救援预案中涉及到的应急职责、应急程序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3 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3.1 公司各级机构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3.2 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3.3 项目部在策划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时,一般情况下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即可,但工程规模较大或工程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建设单位和监理有要求时,必须按要求编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3.4 分公司根据本单位承建工程施工的风险种类、可能发生生产事故的类型,经分析若存在可能发生多种类型的生产事故,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救援预案。 3.5 综合应急救援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分公司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和义务、应急救援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等内容。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程序及内容: 演练时间:2014年5月11日9:00-9:40 演练地点:打砂平台 9:00矿长杜芝伟(兼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所有参加演练人员就位,车辆应急救援演练准备就绪。 9:01按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执行! 9:02下达演练开始的指令 打砂平台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现在开始 二、模拟事故情景 打砂平台噪声2014年5月11日9时05分因噪声超限,发生头痛、耳鸣、惊慌职业危害事故,当班在该工作时的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该工作时带班班长立即向该矿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报告,职业卫生办公室主要负责人接到报告后下达人员撤离无噪声区域,并向职业卫生主要负责人报告,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同时根据《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的管理规定,立即向县安监、公安环保、晴隆县人民医院和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9:07该工作班长立即向职业卫生办公室报告: 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

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救援。 9:09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马上撤离至无噪声区域。 9:10 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向主要负责人报告,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同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指示 9:11 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通知打砂平台工作人员到职业卫生办公室集结。 9:13主要负责人到职业卫生办公室后立即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9:15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发布两道命令: 1、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响应级别为三级。 2、命令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分别向打砂平台工作人员下达救援命令。 9:17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 打砂平台工作人员,我是职业卫生办公室主任杜芝伟,现在打砂平台工作时发生噪声职业危害事故,1名员工出现不程度的头痛、耳鸣、惊慌等症状.请赶快组织抢救。 9:19打砂班组组长沈鑫带领4名队员,应急增援。 9:21主要负责人:杜昌鹏向晴隆县人民医院报告主要负责人杜昌鹏:晴隆县人民医院吗?我碧痕镇牛栏冲三砂石场发生1名员工噪声职业危害事故,症状表现为头痛、耳鸣、惊慌等,我砂石场正将1名人员送至贵医院,请做好接诊准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

公共场所应急预案 为了做好本单位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确保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减轻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造成的损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单位范围内发生的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 二、组织架构与工作职责 (一)组织架构 单位成立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应急处理小组 组长:赵海 组员:各部门负责人 (二)应急处理小组的主要工作职责: 当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应急处理组成员应立即到达现场进行调查处理。负责突发事故的简单应急救助,保护事故现场、做出紧急避险措施、控制现场局势及保护客人等工作,及时向上级负责人与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报告突发事件与现场情况。 三、事故处理 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时,管理人员及员工应镇静、不慌乱、及时了解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发病情况、死亡人数、可能发生原因、已采取措施与发展趋势等内容,并做好详细记录,同

时协助卫生监督员与医疗抢救人员做好事故处理与伤员抢救工作。根据情况主要完成下例任务: 1、暂停导致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作业(点),控制事故现场, 防止事态扩大,尽量把事故降低到最低限度。 2、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助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危害的人 员。 3、协助卫生监督员对事故地点进行现场录像、照相、勘验、 提取与事故相关的证据,并陈述当时现场情况,协助卫生监督员尽快查明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与危害程度。 4、讨论分析事故责任,根据卫生监督机构提出的卫生监督意 见书提出防范事故再次发生应采取的改进措施,对事故责任人追究责任。 5、以书面报告形式向卫生监督机构汇报该次公共场所事故经 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内部处理情况与整改措施等。 四、保障措施 1、在发生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后,要立即启动公共场所危 害健康应急处理预案、领导小组并马上投入工作,做好公共场所危害健康事故的紧急处理工作。 2、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各岗位的协调,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各岗位负责人必须熟悉本预案要求,上岗前做好每日卫生检查记录,了解员工的健康状况。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确保在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高效有序的实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后造成的损失,并在项目部统一领导下做好应急救助工作,维护生产经营稳定,特制定本预案管理制度。 一、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 2、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常态下的队伍建设、完善各种规章制度、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到安全工作警钟长鸣,营造人人重视、个个有责的安全工作氛围。 二、应急机构组成、职责 1、项目部成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本项目的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工作和平时应急准备工作;安监部主管负责处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指导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按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要求协调、检查、督促应急的准备落实情况等。 2、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领

导、指挥和协调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工作,并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助工作。 3、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组成成员如下: 组长:徐高辉副组长:马文凰 成员: 高雅刘磊卢国良巢桥辉陈凯申伟 4、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迅速接受和执行政府主管部门的各项通知,确保政令畅通。 (2)组织实施应急预案,发布各项应急命令、指示、通知等。 (3)确定应急计划,部署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实施事故有关人、物转移救治方案。 (4)及时统计、上报事故及损失。 5、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现场负责人员应迅速反应,及时作出应急处理,将现场人员按如下分工作出应急安排: (1)首先保证人员的及时抢救 在事故发生后,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首先积极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安排现场员工分工处理事故(成立现场事故救援小组):救护人员负责受伤人员的临时护理,自身不具备护理或抢救条件时,须及时拨打120,在专业救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在保证不造成二次伤害的前提下,对受伤人员进行护理。 (2)安排通讯人员,负责事故第一时间按程序报告。报告程序:现场人员—施工队负责人(兼职安全员)—项目部安监部部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紧急情况下可以越级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