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水煤气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脱硫状况

合集下载

脱硫工艺技术对比

脱硫工艺技术对比

脱硫工艺技术对比脱硫工艺技术是指将燃煤电厂或锅炉排放的硫化物进行减排的技术方法。

目前常见的脱硫工艺技术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两种。

下面将对这两种脱硫工艺技术进行对比。

湿法脱硫是一种利用化学反应将SO2转化为硫酸盐的方法。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石灰石石膏法、石灰浆喷雾吸收法和海水脱硫法等。

其中石灰石石膏法是最常用的湿法脱硫技术。

这种方法是将石灰石与SO2气体反应生成硫酸钙,然后再通过过滤的方式分离出硫酸盐。

湿法脱硫技术具有脱硫效率高、操作稳定等优点,但是其缺点是投资大、设备体积大、能耗高。

干法脱硫是一种通过化学吸附或物理吸附的方式将SO2气体去除的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包括活性炭吸附法、电吸附法和干式法等。

其中活性炭吸附法是最常用的干法脱硫技术。

这种方法是将煤炭燃烧产生的SO2经过活性炭吸附,使其转化为硫酸盐。

干法脱硫技术具有投资小、装置简单等优点,但是其缺点是脱硫效率低、处理能力有限。

对比来看,湿法脱硫技术相较于干法脱硫技术在脱硫效率和稳定性上更有优势。

湿法脱硫技术通过化学反应将SO2转化为硫酸盐,脱硫效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干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一般在70%左右。

此外,湿法脱硫技术操作相对稳定,适用范围广,可以适应不同燃煤电厂或锅炉的需求。

然而,湿法脱硫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投资成本高,设备体积大,需要占用较多的空间。

其次是能耗高,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进行操作。

另外,湿法脱硫技术还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干法脱硫技术相较于湿法脱硫技术在投资成本和能耗方面具有优势。

干法脱硫技术投资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投资有限的企业。

同时,干法脱硫技术使用的能源相对较少,节省了能源成本。

然而,干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率相对较低,不能达到湿法脱硫技术的脱硫效果。

此外,干法脱硫技术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差,处理能力有限。

因此,在选择脱硫工艺技术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合适的技术方案。

综上所述,在湿法脱硫技术和干法脱硫技术之间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干法、半干法与湿法脱硫技术的性能比较分析

干法、半干法与湿法脱硫技术的性能比较分析

干法、半干法与湿法脱硫技术的性能比较分析概述:脱硫技术是用于去除燃烧尾气中二氧化硫(SO2)的一种方法。

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是常见的脱硫技术,它们在原理和性能方面有所不同。

本文将比较分析这三种脱硫技术的性能。

干法脱硫:干法脱硫是一种将固体吸附剂喷射到燃烧尾气中,通过吸附和反应去除SO2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固体吸附剂与气相中的SO2发生化学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盐物质。

干法脱硫的优点是工艺简单,适用于高温燃烧尾气,但由于吸附剂的成本较高,脱硫效率相对较低。

半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是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的结合体,在固体吸附剂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水分。

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干法脱硫的脱硫效率低的问题,并能适用于不同尾气温度条件下的脱硫。

半干法脱硫相比于干法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率提高,同时工艺相对简单,但仍存在着固体湿度的控制问题。

湿法脱硫:湿法脱硫是通过喷射液态吸收剂,将燃烧尾气中的SO2吸收起来,形成硫酸盐溶液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较高的脱硫效率,适用于不同的燃烧尾气温度和湿度条件。

湿法脱硫的优点是脱硫效果好,可以将SO2的排放量降至很低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液态吸收剂的消耗和废液处理的问题。

比较分析:在脱硫效率方面,湿法脱硫优于干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

湿法脱硫可以达到90%以上的脱硫效果,而干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则在70%左右。

然而,湿法脱硫的成本相对较高,液态吸收剂的消耗和废液处理需要较大的投入。

在工艺简单性方面,干法脱硫是最简单的方法,其次是半干法脱硫,湿法脱硫的工艺相对复杂。

干法脱硫适用于高温尾气处理,半干法脱硫适用于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处理,湿法脱硫适用于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处理。

结论:根据对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的性能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干法脱硫适用于高温燃烧尾气,工艺简单但脱硫效率相对较低。

- 半干法脱硫兼具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的优点,脱硫效率较高且工艺相对简单。

- 湿法脱硫脱硫效率最高,但成本较高,液态吸收剂消耗和废液处理需要考虑。

半水煤气脱硫系统硫堵浅析

半水煤气脱硫系统硫堵浅析

半水煤气脱硫系统硫堵浅析1. 概述:近年来无烟煤供应紧张,使用高硫煤的厂家较多,半水煤气中硫化氢也不断升高,硫化氢含量高(一般0.5—10g/Nm3 ),若采用干法脱硫,脱硫剂硫容低,使用寿命短,脱硫剂的使用空速均要求较低,一般在300 —700h-1,最大不超过1000h-1,半水煤气脱硫需用的设备多、投资大、占地面积多,更换脱硫剂的劳动强度和费用大,部分脱硫剂对地下水质污染严重,对于能再生的脱硫剂其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干法脱硫一般只适用于进口硫化氢w 120mg/Nm3 的脱硫,因此干法脱硫不是变换气脱硫的最佳方法。

而脱硫通过优良的脱硫塔内件和优质的、高硫容的脱硫液,既能减少系统循环量节约电耗,又能通过大气量、高硫化氢的气体,无堵塔、低阻力、长周期运行、降低成本的良好效果。

但是在半水煤气湿法脱除硫化氢中,由于种种原因仍有一些企业或重或轻地发生硫堵,尤为严重者停车处理,严重地影响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分析其硫堵的常见现象一般有脱硫塔堵、清洗塔堵和再生塔堵及其它因素引起的堵塞;探讨其发生的原因一般有设备存在问题、脱硫剂质量、生产操作管理因素和工艺技术等原因;为防止脱硫系统堵塞,现对影响因素及有关措施进行技术分析探讨,以达到引玉之目的。

2. 半水煤气脱硫的一般工艺流程:2.1 工艺流程:由煤气橱出来的半水煤气经洗气塔降低、除尘后,进入静电除尘器进一步去除煤焦油等杂质,再经风机提压后送入脱硫塔底部气体分布器分布后,气体自下而上和脱硫液逆流接触,经填料吸收硫化氢后从塔顶出来进入脱硫洗涤塔下部,气体自下而上和脱硫洗涤液逆流接触,除去气体中的少量夹带物后进入压缩机一段入口。

从贫液槽出来的脱硫液经贫液泵加压后,送入脱硫塔上部,从上而下和气体逆流接触,在塔底部缓冲后经富液泵加压后送入脱硫再生塔喷射器,在喷射过程中和喷射器带入的空气中的氧分别在喉管和扩散管中反应脱硫液大部份进行再生,并从喷射器底部出来,脱硫液依靠压力的变化,从塔底部自下而上继续和空气中的氧反应进行再生,2.2 脱硫工序的一般设备结构情况:2.2.1 一般脱硫塔的结构:3. 脱硫塔引起的堵塞原因:3.1 对脱硫的基础认识:3.2.1. 脱硫的主要反应过程如下:3.2.1.1. 吸收Na2CO3+H2S=NaHCO3+NaHS3.1 .1 .2.析硫(硫氢化钠与偏钒酸钠反应生产焦钒酸钠,并析出单质硫)2NaHS + 4NaVO3 + H2O = NaV4O9 + 4NaOH + 2S J3.2.1.3. 氧化NaV4O9+ 2TQ + 2 NaOH+H2O=4 NaVO3+THQ(醌态栲胶)酚态栲胶)NaOH+NaHCO3=Na2CO3+H2O3.2.1.4. 再生2 THQ+1/2O2=2TQ+H2O3.1.1.5. 副反应2NaHS+2O2=NaS2O3 +H2O Na2CO3+CO2+H2O=2NaHCO3 Na2CO3+HCN=NaCHS2NaCN+5 O2=Na2SO4+CO2 f +S02 f + N2 f副反应消耗了Na2CO3,降低了溶液脱硫的能力,使溶液的活性下降,因此生产中应严格控制副反应。

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原理

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原理

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原理今天来聊聊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原理。

这事儿还挺有趣的呢。

咱先说说湿法脱硫。

我有一次经过一个工厂,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后来了解到那可能是含硫废气。

你想啊,这些废气里的硫如果就这么排放到空气中,就像把脏东西到处乱扔一样,肯定不行啊。

那湿法脱硫就像是给这些废气洗个澡。

它是利用了一种液体吸收剂,一般是碱性的来和含硫的气体反应。

比如说常见的用石灰水,硫就像调皮捣蛋的小坏蛋,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就如同警察一样,把这些硫的氧化物抓起来生成硫酸钙或者亚硫酸钙。

打个比方来说,这就好比我们在洗衣服的时候,污渍被洗衣液抓住然后从衣服上脱离了一样。

湿法脱硫的好处呢就是效率比较高,可以处理大量的废气。

不过它也有缺点呀,就像你洗碗用太多水会弄得满池子都是一样,湿法脱硫会产生废水,后续处理废水就比较麻烦。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干货来了,干法脱硫呢?干法脱硫就像是用干燥剂吸水似的处理硫。

干法脱硫主要是用固体吸附剂,像活性炭这样的东西。

咱们知道活性炭可以吸附异味吧,它对含硫的气体也有吸附作用。

那些硫就像小昆虫被蜘蛛网给黏住一样,被活性炭吸附在表面。

这里还有一些其他基于化学反应的干法脱硫,利用固体物料中的活性组分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比如用氧化铁来反应变成硫化铁,这就好像铁生锈一样把硫给固定住了。

老实说,我一开始也不明白为啥不能都用一种方法脱硫,后来才知道不同的工业环境、要求等适用不同的脱硫方法。

比如说小型的、对废气处理量少的可能干法脱硫就够用了,又简单又不用考虑废水。

而大型的工厂,要处理大规模的含硫废气,湿法脱硫效率高就能发挥优势了。

进一步延伸思考呀,现在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不管是湿法脱硫还是干法脱硫都在不断改进。

未来会不会有更完美的脱硫方法呢?比如说不用复杂的设备,也不会产生废水废渣的方法。

各位读者朋友你们有没有啥看法呀?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干法脱硫对于低浓度的含硫气体比较合适,而且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也低;湿法脱硫适合高浓度、大规模的含硫气体处理,虽然设备复杂、维护成本高一些,但是效率很高。

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优劣谈

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优劣谈

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优劣谈湿法和干法脱硫是目前2大主要脱硫方法,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干法脱硫与湿法脱硫的区别湿法和干法脱硫是目前2大主要脱硫方法,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一、干法烟气脱硫干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粉状或粒状吸收剂、吸附剂或催化剂来脱除烟气中的SO2。

它的优点是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水、污酸处理问题,能耗低,特别是净化后烟气温度较高,有利于烟囱排气扩散,不会产生“白烟”现象,净化后的烟气不需要二次加热,腐蚀性小;其缺点是脱硫效率较低,设备庞大、投资大、占地面积大,操作技术要求高。

主要的方法有:吸着剂喷射法按所用吸着剂不同分为钙基和钠基工艺,吸着剂可以干态,湿润态或浆液,喷入部位可以为炉膛、省煤器和烟道。

钙硫比为2时,干法工艺的脱硫效率达50%~70%,钙的利用率达50%,这种方法较适合老电厂改造,因为在电厂排烟流程中不需增加任何设备就能到达脱硫目的。

接触氧化法此法与工业制酸法一样,是以硅石为载体,以五氧化二锐或硫酸钾为催化剂,使S02氧化成S03o S03与水汽作用形成硫酸或与氨作用生成(NH4)2S040此法是高温操作,所需费用高,但由于技术上较为成熟,目前国内外对高浓度烟气的治理多采用此法。

电子束辐照法本法的工艺技术简单,它是利用高能电子束的光化学反应,用氨作为吸收剂。

烟气通过辐照反应器,经辐照后,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氢氧基和氧原子,促进烟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形成硫酸和硝酸,继而与添加物氨反应生成硫酸锭、硝酸铁等混合物,作为农用肥料。

二、湿法烟气脱硫湿法烟气脱硫是指应用液体吸收剂(如水或碱性溶液等)洗涤烟气脱除烟气中的SO2。

它的优点是脱硫效率高,设备小、投资省、操作较容易、容易控制以及占地面积小;而缺点是易造成二次污染,存在废水后处理问题,能耗高,特别是洗涤后烟气的温度低,不利于烟囱排气的扩散,易产生“白烟”,需要二次加热,腐蚀严重等。

主要的方法有:石灰石-石膏法该工艺是利用石灰石/石灰石浆液洗涤烟道气,使之与S02反应,生成亚硫酸钙(CaSo3),经分离的亚硫酸钙可以抛弃,也可以通入空气强制氧化和参加一些添加剂,以石膏形式开展回收。

有图有真相,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太详细

有图有真相,干法、半干法、湿法脱硫,太详细

脱硫工艺是用湿法、半湿法还是干法,看完这篇就知道了导读目前烟气脱硫技术种类达几十种,按脱硫过程是否加水和脱硫产物的干湿形态,烟气脱硫分为:湿法、半干法、干法三大类脱硫工艺。

湿法脱硫技术较为成熟,效率高,操作简单。

一、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优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为气液反应,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一般均高于90%,技术成熟,适用面广。

湿法脱硫技术比较成熟,生产运行安全可靠,在众多的脱硫技术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占脱硫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

缺点:生成物是液体或淤渣,较难处理,设备腐蚀性严重,洗涤后烟气需再热,能耗高,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

系统复杂、设备庞大、耗水量大、一次性投资高,一般适用于大型电厂。

分类:常用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间接的石灰石-石膏法、柠檬吸收法等。

技术路线A、石灰石/石灰-石膏法原理:是利用石灰石或石灰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亚硫酸钙,经分离的亚硫酸钙(CaSO3)可以抛弃,也可以氧化为硫酸钙(CaSO4),以石膏形式回收。

是目前世界上技术最成熟、运行状况最稳定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90%以上。

目前传统的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工艺在现在的中国市场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其采用钙基脱硫剂吸收二氧化硫后生成的亚硫酸钙、硫酸钙,由于其溶解度较小,极易在脱硫塔内及管道内形成结垢、堵塞现象。

对比石灰石法脱硫技术,双碱法烟气脱硫技术则克服了石灰石—石灰法容易结垢的缺点。

B 、间接石灰石-石膏法:常见的间接石灰石-石膏法有:钠碱双碱法、碱性硫酸铝法和稀硫酸吸收法等。

原理:钠碱、碱性氧化铝(Al2O3·nH2O)或稀硫酸(H2SO4)吸收SO2,生成的吸收液与石灰石反应而得以再生,并生成石膏。

该法操作简单,二次污染少,无结垢和堵塞问题,脱硫效率高,但是生成的石膏产品质量较差。

C、柠檬吸收法:原理:柠檬酸(H3C6H5O7·H2O)溶液具有较好的缓冲性能,当SO2气体通过柠檬酸盐液体时,烟气中的SO2与水中H发生反应生成H2SO3络合物,SO2吸收率在99%以上。

半水煤气脱硫

半水煤气脱硫

成氨工艺有很大的危害, 常见的有: 对催化剂的危害; 对产品质量的危害; 对碳酸丙烯酯脱碳操作的危害; 对铜洗操作的危害;对金属腐蚀; 对人体的危害。

合成氨厂半水煤气中硫化物的种类较多。

其主要是硫化氢, 约占硫化物总量的90%。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 主要是二硫化碳、羰基硫、硫醇等。

硫化氢分子式为H 2 S, 是无色气体, 有类似腐烂鸡蛋的恶臭味。

性剧毒, 易溶于水, 其水溶液呈酸性, 能与碱生成盐。

可用碱溶液来吸收它以除去气体中的硫化氢。

硫化氢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易被氧化成硫磺和水, 这一性质被广泛的用于脱除硫化氢并副产硫磺的工艺上。

硫化氢还容易与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盐类生产金属硫化物。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H2 S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危害, 同时硫化氢为有毒有害气体, 为了减少生产的损失、保护环境必须除掉H2 S 气体。

脱硫的方法很多, 可分为干法和湿法两大类, 其中湿式氧化法脱硫多用于半水煤气和变换气的一次脱硫, 而干法脱硫多用于变换气脱硫和碳化气的精脱硫。

干法脱硫具有流程短, 设备结构简单, 气体净化度高, 操作平稳的优点。

但此法经常采用固定层反应器, 需要定期更换脱硫剂, 不能连续。

由于受脱硫剂硫容量( 单位质量脱硫剂能脱除硫的最大含量) 的限制, 干法脱硫一般用于含硫量较低的情况。

湿式氧化法脱硫不仅具有吸收速度快,生产强度大等特点,而且具有脱硫过程连续,溶液易再生,副产硫磺等特点,因而被合成氨厂广泛采用;湿式氧化法脱硫的不足之处是不能有效脱除有机硫化物,没有干法脱硫净化度高。

脱硫技术在合成氨厂中常采用湿式氧化法脱硫, 目前中小型合成氨厂常用的湿式氧化脱硫法有: 氨水催化法、栲胶法、改良ADA法、PDS法、M SQ 法, KCA 法, 888法。

1.氨水催化法氨水催化法系采用8~ 25滴度的氨水, 其中加0. 2~ 0. 3 g /L对苯二酚作催化剂, 使溶解于液相的硫化氢氧化为元素硫; 本法有氨损失较大的缺点, 此外, 溶液的硫容量较低, 仅为0. 1~ 0. 15g /L。

合成氨厂半水煤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望

合成氨厂半水煤气脱硫技术现状及展望
氨 水 催 化 法 系 采 用 8~ 5滴 度 的氨 水 , 中加 0 2~ . L 2 其 . 03 对 苯 二 酚作 催 化 剂 , 溶 解 于 液 相 的 硫 化 氢 氧 化 为 元 素 硫 ; 法 使 本 有 氨损 失较 大 的 缺 点 , 外 , 液 的硫 容 量 较 低 , 为 0 1 .5 此 溶 仅 . ~0 1 gL / 。当煤气 中硫化 氢含量 高 时 , 需 的溶液 循环 量较 大 , 所 电耗 也 随 之 增 高 … 。本 法 的 气体 净化 度 可 小 于 5 gm 。 0m /
体, 有类似腐烂鸡 蛋 的恶臭 味。性剧 毒 , 易溶 于水 , 其水 溶 液呈 酸 性 , 与 碱 生 成 盐 。可 用 碱 溶 液 来 吸 收 它 以 除 去 气 体 中 的 硫 能 化氢。硫化氢有很强 的还原能力 , 易被 氧化成 硫磺和 水 , 这一性 质被广泛的用于脱除硫化氢并 副产硫磺 的工艺 上。硫化 氢还容 易 与 金 属 、 属 氧 化 物 或 金 属 的盐 类 生 产 金 属 硫 化 物 。 由 于 在 金 生 产 过 程 中 的 H S会 对 生 产 造 成 很 大 的 危 害 , 时 硫 化 氢 为 有 : 同 毒有 害气体 , 了减 少 生产 的 损失 、 护 环境 必 须 除掉 H S气 为 保
t e KCA r c s n he8 o e s h p o e sa d t 88 pr c s .Th 8 r c s a d oe ta p lc to e a s h e h o o y d s lu ia e 8 8 p o e s h d wie p t n ila p i ai n b c u e t e tc n lg e u f rz — to aay tn to l e v d i o g ni e u f r b tas e v d o g ni e u f r in c t ls o ny r mo e n r a c d s lu u lo r mo e r a c d s lu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水煤气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的脱硫状况
一、湿法脱硫的现状:
净化作业区湿法脱硫是两套脱硫装置,原设计是年产20万吨焦炉气生产合成氨所配套的湿法脱硫,设计脱硫数据是250mg/ m3脱除到10mg/ m3,由于焦炉气供量不足,另上一套年产10万吨半水煤气生产合成氨的配套装置。

下面对1-6月份湿法脱硫岗位主要指标统计:
1、湿法脱硫岗位进出口半水煤气H2S和有机硫统计:
从目前的生产状况来看,湿法脱硫整体运行较好。

目前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原设计富液槽过小,导致溶液留时间过短,再生不好,悬浮硫有所增加。

二、硫回收硫泡沫过滤不好,高温残液增加,使系统复盐有所上升,但未影响湿法脱硫的正常运行。

从湿法脱硫进出口的硫化氢的分析来看,脱出无机硫的效率在99.8%,脱出有机硫的效率为67.1%,因此从总体来说,湿法脱硫的脱硫效率是走在行业前列的,并未影响到干法脱硫。

二、半水煤气干法脱硫的现状
(1)、原设计焦炉气干法系统流程图:
从原设计流程来看,氧化锌主要起精脱硫把关,保护转化、低变触媒的作用。

按原设计满负荷生产氧化锌最少可用1-2年。

由于焦炉气气量不足,公司决定上半水煤气系统,原设计流程有所改动,改动如下:
目前焦炉气干法系统流程图:
目前半水煤气系统流程图:
三、在使用第二槽过程中,我们对氧化锌进行分析数据跟踪,统计如下:
1#氧化锌槽进口H2S和有机硫统计:
1#氧化锌更换时间为2014年1月26日,1月28日投入系统运行,6月15日,因出口总硫达到7.08mg/NM3时,为保证精脱氧化锌的安全运行,将1#氧化锌槽切出。

在运行过程中发生2次氧含量超标导致氧化锌温度超标,(最高温度为590℃),共脱出半水煤气量为:49519829NM3,其中1#氧化锌进口总硫平均为9.2mg/m3(其中有机硫为8.29mg/m3),1#氧化锌装填触媒为30吨,根据厂家提供氧化锌硫容(无机硫为20%--25%,有机硫为2%--3%),1#氧化锌槽可吸无机硫为:30×0.2=6(T),有机硫为:30×0.02=0.6(T);
根据目前实际使用情况,1#氧化锌槽吸无机硫为:50.73kg,吸有机硫为:380.25kg;
四、1#、2#氧化锌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2#氧化锌自2013年8月24日投运,2014年1月6日出口总硫超标,最高达到,于1月13日停车,计划对1#、2#氧化锌脱硫剂进行更换。

2、氧化锌运行时因2次氧含量超标出现热点温度超标,之后下层5点温度持续在500℃左右,但出口温度正常;
3、打开检查后发现1#氧化锌槽内衬局部脱落并有约10mm 的裂纹,2#氧化锌槽内衬整体脱落,耐火球表面有一层黑灰(疑似积碳);
分析原因:1、根据目前氧化锌的使用状况,依照厂家提供的数据,氧化锌在350℃,脱除无机硫的硫熔为20%—25%,在370℃的时候硫熔在28%左右,而氧化锌脱除有机硫的硫熔在2%—3%,氧化锌脱除有机硫的能力仅为无机硫的1/10。

另外氧化锌虽然对CS2、COS有一定的转化脱除功能,但对二甲基硫醚没有脱除功能,从我们的分析数据来看,我们残留的有机硫大多数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硫醚含量在10g/l。

氧化锌对硫醚、噻吩没有脱除功能,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硫醚、噻吩慢慢吸附在氧化锌表面,使氧化锌孔隙率降低,脱硫能力下降,从我们使用完的氧化锌可以看出,中间部分氧化锌还没有被利用,造成氧化锌使用寿命降低。

2、氧化锌运行时出现5、6点出现热点温度,分析发生析碳和燃烧反应,方程式如下;
(1)、析碳反应
2CO C + CO2 △H ° 298 = - 172 . 50 k J / mol (1)
CO + H2 C + H2O △H °298 = - 131 . 47 k J / mol (2)
CH4 C + 2 H2 △H °298 = 76 . 20 k J / mol (3)从热力学看,式(1)、(2)析碳的可能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力增大而增大;式(3)析碳的可能性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由于半水煤气近似干气,故式(1)逆反应除碳的可能性不大。

又因半水煤气中CH4量较少,故在一般情况下,式(3)析碳可忽略,当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时可能出现。

T305脱硫槽在入口温度270℃左右、1.9MPa的干半水煤气条件下,已发生了析碳反应,析碳反应在床层下部进行。

(2)、燃烧反应
当半水煤气中O2含量严重超标时,可能发生C、H2、CO与O2的燃烧反应。

C+O2CO2 △H ° 298 = - 393 . 80 k J / mol (4)
2H2+O22H2O △H ° 298 = - 242 k J / mol (5)
2CO + O22CO2 △H °298 = - 283 . 20 k J / mol (6)
石墨、H2、CO在空气中的最低着火温度分别为:427℃、572℃和609℃。

通常,即使O2含量超标,T305脱硫槽也达不到最低着火点而导致后工序中变炉超温。

故可以认为,T305脱硫槽入口温度控制较高时 ,首先产生了析碳反应,由于空速较小(198h-1)及壁流效应,生成的碳在槽内四周积存;一旦O2含量严重超标 ,碳被氧化生成的热量比气流带走的热量多,热量积累的结果使得碳达到了起燃温度;碳层越厚,O2 含量越高,则燃烧反应速度越快;
温度达到H2、CO等的燃点后,H2、CO 等也参与了燃烧反应。

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超温现象,氧化锌5、6点温度超标,但是出口温度和进口温度几乎一样,打开槽发现在触媒层栅板和热电偶套管表面有析碳现象,氧化锌颗粒中间没有穿透,且出现氧化锌槽内衬大面积脱落等现象。

(3)、氧化锌不是触媒,它只是一种转化性的脱硫剂,而且在我们使用过程中发生析碳反应(在370℃的时候)造成氧化锌飞温。

氧含量每升高0.1%,温度将升高35℃--40℃,从目前氧化锌的生产状况来看,氧化锌不适合半水煤气干法脱硫,只有通过改变脱硫剂或者改变流程来实现硫的脱除。

其次,根据原始设计,氧化锌在焦炉气流程中做精脱功能,只能脱微量的无机硫才能保证它的使用周期。

五、改变目前这种现状的方案
方案一:
利用目前焦炉气流程,对半水煤气进行加氢实验,1)观察半水煤气能不能通过镍钼将目前的有机硫转化,2)镍钼加氢温度能不能控制住,3)如果能够过半水煤气量,就将目前的1#氧化锌改装为镍钼转化催化剂,镍钼加氢脱硫催化剂的作用与钴钼加氢脱硫催化剂相同,也是使有机硫氢解,转变成易于脱除的硫化氢,以便进一步除去,从而达到净化烃类原料的目的。

方案二:T305氧化锌脱硫剂在流程中的工序设置不当
首先,以氧化锌为脱硫剂的流程中,氧化锌脱硫槽通常用于
CO≦3.0%,水/气比(1-1.5)﹕1,温度为200-260℃的低变催化剂之前;其次,对含复杂有机硫的天然气、焦炉气、油田气、炼厂气及轻油 ,通常先将各种有机硫化物经铁钼或钴钼加氢转化催化剂转化为H2 S ,再用氧化锌精脱除,操作温度一般在350~400℃。

因此,原料不同、原料组成不同,则氧化锌催化剂在流程中的位置就不应相同。

T305脱硫槽置于中变炉前含CO30%~35%、H236%~39%的干半水煤气脱硫气氛中,这在同行中既无先例也不妥当。

可以认为流程工序设计不合理。

设想与建议
(1)综合上述,严格控制T305脱硫槽入口温度220~230 ℃, 最高不大于250℃,无论是析碳反应、燃烧反应,还是甲烷化反应,都可受到抑制。

(2)在T305脱硫槽入口管道焊接蒸汽管道备用,当析碳和超温时可用其压制。

据介绍,水/气比为1∶1和200℃下,仍有20%的穿透硫容。

因而,必要时加入水蒸汽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3)为避免燃烧反应和硫容下降 ,应严格控制半水煤气中 O2 含量不大于0.5%。

(4)当T305脱硫槽热点温度大于350℃时,进气减量,大于400℃时,切断气源。

方案三:
将现有半水煤气滤油器的活性炭改变为高效活性炭脱硫剂,进一步降低有机硫,再进一步将1#氧化锌槽改装镍钼转化催化剂,
这样就可以将有机硫转化后用2#氧化锌将无机硫脱除。

方案四:水解法脱除有机硫
水解法脱除有机硫由于操作温度为中低温,可避免强放热的甲烷化副反应发生,是目前国内外脱除煤气中有机硫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

但水解催化剂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和煤气中氧含量的增大而急剧下降,且对COS、CS2水解效果好,对煤气中的噻吩、硫醚、硫醇基本不起作用,这是水解法脱除有机硫的致命缺陷。

丰盛公司净化作业区
2014年7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