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绘画艺术对现代插画之影响

西方古典绘画艺术对现代插画之影响
西方古典绘画艺术对现代插画之影响

大 众 文 艺

45

摘要:在卡通绘画和CG插画流行的今天。各种创作风格可以说

是百花齐放,绚烂夺目。但是,作为创作者的我们,在深刻认识自己创作风格、方法以及理念的同时,不得不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去问一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这便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纷繁复杂的当代幻想插画艺术寻一个根。于是我找到了一条途径——“西方19世纪以及以前的古典主义,唯美主义的绘画”。究竟这些艺术形式是怎么产生并影响着当代的幻想艺术的,又有哪些画家是直接从这些古老的艺术里吸收养分的。我们在本文里,抛砖引玉,对这一具有传承性的文化现象作出一个试验性质的探讨。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本文中可能涉及的一些关键词。

关键词:(注释)

唯美主义插画(Aesthetic Illustration):唯美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认为“美”才是艺术的本质,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现代插画中,特别是幻想题材的一部分插画,其所具备的唯美主义特征,使之可以称为“唯美主义插画”。

现代插画随着其服务方向的扩展,从单纯的书籍、杂志、报纸到动画、电影、产品包装等等,它的表现题材和绘画内容也有了更丰富的变化。然而对于唯美主义、幻想题材的这一类型插画来说,它的表现虽然不同于传统艺术,但其演变形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时期的绘画形式,包括新古典主义艺术、唯美主义、印象派艺术等等,这些古代艺术在所表现的题材、绘画的技法等方面,都对当代幻想插画家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当今幻想插画的形成,是这些古代艺术不断发展而形成的最终产物。

下面,我们先通过几个方面来比较19世纪古代绘画艺术和现代插画艺术,从而了解一下它们的演变关系。

从“古典主义宗教人文绘画”——“拉斐尔前派与英国惟美主义艺术”——“新艺术风格”——“20世纪初美国插图的黄金时代”——“当代幻想主义写实插画”

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幻想主义艺术发生发展的一些基本的脉络,当然这个变化本身是更加复杂的,远不是一条线可以表现其全貌,但是我们可以从“创作题材”“创作技法”以及“创作内容”这三个方面来看看这种延续和发展的相似性。

绘画题材的相似性演变

19世纪中期,对古典神话人物的描绘一直深受画家的喜爱,这个时代的画家都擅长通过神话故事及传说里面的女性来表现他们对绘画的理解和美的感受。在幻想插画创作中,进行古典神话选材的画家就更是比比皆是了。

丽达与天鹅,就是深受古典画家和插画家所喜欢的一个题材,它讲述了众神之王宙斯醉心于丽达的美丽,并趁她在树林间的河水中沐浴时,化为天鹅来到她身边,使其致孕的故事。从达?芬奇开始,这个故事已经被无数的画家所演绎过,不同的艺术风格,不同的表现形式,生动而丰富地体现了西方绘画艺术演进的轨迹。

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画派最著名的画家弗雷德里克?莱顿,在英国绘画史上享誉极高。他非常热衷于古代神话、圣经的题材,追求恬静、和谐、典雅的样式。其所绘的《侍女》,其创作的内容也是丽达与天鹅。

美国最著名的科幻插画大师鲍里斯?瓦莱约的作品里也充斥着各种神话人物,他使用着被喻为“梦幻照片”的画笔,描绘着那些超写实主义的虚幻角色、生物和逼真的幻境。他也描绘过

《丽达与天鹅》。

鲍里斯所描绘的另一副神话题材作品——《潘多拉》,讲述的是宙斯创造潘多拉来摧毁人类以报复普罗米修斯,并给潘多拉一件施祸于人的礼物。潘多拉打开魔盒,疾病,灾祸,嫉妒,贪婪……来到了人间,而把希望这件唯一美好的礼物关在盒子里。

这个故事在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的作品中也被描绘过。沃特豪斯向来以用鲜明色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而闻名于世。沃特豪斯也描绘过《潘多拉》。

可见,古典神话题材从古至今,一直延续,它为当代的幻想插画家提供了许多的灵感。

而卡通则是传统神话故事与现代思想结合的一种“现代神话”。大量的卡通创作者在原始神话故事的基础上做出大胆的,富于想象力的改动,融合进现代的价值取向,可以说真正做到了一种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卡通作品EVA (新世纪福音战士),它正是凭借其革命性的强烈意识流手法,大量宗教、哲学意象的运用,使得它在日本掀起被称为“社会现象”程度的巨大回响与冲击,并成为日本动画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比如古犹太传说中所提及的莉莉斯(Lilith),圣经中没有明确提及她的来源及本质,只是提及其为夜之魔女。她是在上帝创造亚当后,又为其创造的伴侣。然而莉莉斯与亚当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便离开了亚当,出走到红海边并于恶魔结合,生下恶魔的后代。在EVA的动画中,人类就被设定为莉莉斯之卵——黑之月的后代,使徒就是亚当——白之月的后代作品。作品中的主要矛盾就是亚当的后裔使徒和莉莉斯的后裔人类这两大种族的生存斗争。

还有动画中所出现的朗基努斯之枪(Spear of Longinus)。圣经中对它的记载是: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的这天是十三号(星期五),犹太人要求将他的身体搬离十字架,为了证实耶稣是否真的死了,一名叫做朗基努斯的士兵用一枝长枪刺入他的身体,这正吻合了旧约中的预言,这根枪因为是用来证实耶稣是否有死去和染有耶稣鲜血的关系,便成为宗教的圣物朗基努斯之枪,后世有人称它为命运之枪。而在动画中,长枪是可以贯穿绝对领域的武器,有一把原版,量产机还持有复制版。在EVA原始剧本中被设定为地球上第二文明为了对抗第一文明的生物武器eva而制造的唯一对其有效的武器。

动画中女主角凌波丽曾用朗基奴斯之枪破坏掉鸟天使的A.T.领域,阻止了它的精神攻击。这就是古代传说题材在今天卡通创作中的巧妙运用的一个典型。读者既可以在这样的作品里找到一种可以被理解的文化延续性,又能从中体验出更多的现代思维与多元化的文化取向价值。

绘画技法的相似性演变

绘画技法是很多当代插画家对大师们学习和借鉴的最主要的内容。他们研究古代大师们的绘画过程,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从中学习,并影响着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

麦克斯菲尔德?派黎思是世界公认的20世纪美国最伟大的插画家之一,在20世纪20年代时,几乎每4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家庭在他们的墙上挂着他的画作,可谓是家喻户晓。然而对派黎思创造力的主要影响却是来自于弗雷德里克?莱顿勋爵,包括莱顿传奇式的生活方式和艺术作品。莱顿认为,“在一系列条件中,最主要的应该留给纯艺术质量,而不是给艺术家强加任何形式,并且每一种形式必须服从他正实施着的设计理念。”派黎思

西方古典绘画艺术对现代插画之影响

陈 惟 (川音成都美术学院动画系 四川成都 610000)

理论研究·美术

大 众 文 艺大

46摘要:光效应艺术是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重复或中断,利用

色块的补色关系和结构的连续与并列达到绘画的效果。它是与观者的视觉感知作用紧密联系的一种抽象艺术。它打破了纯绘画艺术和装饰图案艺术之间的界限,给现代艺术设计作出了重大贡献,拓展了艺术设计的表现空间。本文结合实际案例,从四个方面透过光效应艺术探究标志设计的动态化表现手法。

关键字:光效应艺术;表现方法;标志设计;动态化

一、光效应艺术

“OP”(光效应艺术或视幻艺术的简称)这个名称首先是在1964年10月的《时代》杂志上出现的。光效应艺术是利用光学原理,以颜色转移时显现出的波形变化,或以制图仪画出很细的线条,以及人工处理的光色变异,给人造成视觉差错的“光效幻想”。1曾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区及国家的工艺美术和装饰艺术,以及家具设计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与建筑业构建了密切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改变,标志设计的内容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受光效应艺术的影响,标志设计已不再只是追求单一的表现形式和内容,而是利用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重复或中断,利用色块的补色关系和结构的连续与并列达到绘画的效果,利用观众的视觉变化造成光感、动感或空间感等一系列的视幻效果。

为什么要在标志动态化表现的设计中应用光效应艺术的表现手法,笔者认为,这是由标志动态化表现的设计需求所决定的。

二、标志动态化表现的设计需求

1.时代进步的需求

“每一个文明时期也这样创造着其独特的不可能重复的艺术。试图复活过去的艺术原则至多只能导致类似死婴一样的艺术作品产生”“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自己时代的孩子。”2康定斯基在《艺术中的精神》一书中这样写到。因此,时代的发展推动艺术出现新的内容和形式。同样,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用前人的思维去思考,用古老的方式去生活,那样只能被时代所遗弃。而艺术也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用现代的语言、图形、符号、工具来表达当今的思想和生活。

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出现,社会信息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数字化电视、电影、多媒体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不断的挑战着传统的视觉化信息传播形式。时代的变迁呼唤着标志设计的变化,推动了标志设计向动态化视觉形式方向发展,为标志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2.企业发展的需求

标志设计动态化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企业发展决定的。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每个企业都在谋求自身更大的发展,希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企业不能仅仅把产品生产的观念作为企业发展的唯一依靠力量,而要把企业文化的建立当做企

从光效应艺术看标志设计的动态化表现杨 玲 (甘肃省兰州市西北师范大学09级艺术学硕士研究生 甘肃兰州 730070)

赞同莱顿关于任何形式必须使整体设计得以平衡的见解,并将这种思想体现于自己的作品中。

《炽热的六月》是莱顿广受认可的一副画作,画中的女子是一位著名女演员,由他最喜欢的多萝西?迪恩的模特儿担当,之后,这位模特也一直在为莱顿作画中的模特。莱顿这种艺术家别样的生活同样的也吸引了派黎思。

在《睡美人》中,派黎思也同样使用了他的终身伴侣苏珊?卢茵作模特儿,苏珊在画中的姿势与莱顿在《炽热的六月》中的模特儿几近相同。

同样的例子还有美国著名奇幻大师唐纳托,他的作品有着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出色表现以及丰富的画面语言表达能力。他凭借个人强大的构图细节把握能力,使他的画充满了对大气与自然景观的思考,而且他的人物肌肉、骨骼十分切合实际。(然而唐纳托的这些绘画技法是很好的传承自佛兰德斯古典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鲁本斯的绘画具有着巴洛克艺术的壮丽风格,其绘画技巧几近完美,特别是他在肖像绘画里表现了脉搏在热烈地跳动、目光中充满了生命力、富有弹性的皮肤的栩栩如生的人物。

这种技法上的学习与借鉴,无疑为当代幻想插画家们带来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插画的蓬勃发展正是这种绘画传承所出现的结果。

绘画内容的相似性演变

现代插画家,很多在进行创作时,都会吸取和参考19世纪这一年代的绘画优点,如构图,风格、画面内容等等,这样创作的动机是不言而喻的,很直截了当地表现了当代的插画艺术家对于“古代老师”们的一种深深的敬意。相同的,作品中女性人物占了画面大部分的空间,成为画的中心,并且左侧的机器小孩和阳伞,女子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得到了平衡的作用。不仅如此,画面中女性长裙的飘动和褶皱处理都与原作非常的相似。但模仿的同时,画者又融入了自己的特性。

像这种模仿古代绘画作品,学习其画面特点来进行创作的现象,在今天的插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的例子,比如我们在很多插画中可以看到的所谓“穆夏风格”。阿尔丰斯?穆夏是19世纪“新艺术”风格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师,他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拜占庭艺术华美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洛可可艺术的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他用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穆夏风格”的人物形象,正是这种强烈的装饰效果吸引着很多插画家纷纷学习效仿。

这些绘画的模仿使得当代幻想插画家们,在融入了西方古典绘画特点之后,改进自身绘画特点,并不断地进步。

本篇通过对这些相似性的探讨,可以使作为当代幻想艺术创作者的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我们的来源”这个问题。从而使我们在学习,研究,以及创作理解上,能够到更高的层面来审视。使我们回到源头去体验一些本质的东西,毕竟那些已经被消化得差不多的技法和创作理念,是缺乏营养价值的。

参考文献:

[1]劳伦斯?斯?卡特勒与朱迪?艾?戈?卡特勒,《派黎思作品精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出版.

[2]王受之.《美国插画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1日出版.

[3]潘襎.《穆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4]《沃特豪斯》.吉林美术出版社,吉林美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5]杨为渝.《插图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

[6]梁莹,《拉斐尔前派艺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7]佟景韩, 余丁, 鹿镭著.《欧洲19世纪美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理论研究·设计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对比赏析》 ——泼墨仙人和吹笛少年 会计专科1105班万毅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的绘画艺术也在逐步完善,各自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由于中西方的地域环境、文化、历史等等人文环境的不同,因此,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也使的艺术形式和表现的多样化。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本篇论文就是通过分别介绍一幅中西方的代表作品,来认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通过分析和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做到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更好的去发展和弘扬中方文化艺术。 对比作品为梁楷的《泼墨仙人》和马奈的《吹笛少年》 【关键词】梁楷;泼墨仙人;马奈;印象派 【正文】 (1)梁楷——《泼墨仙人》 梁楷是南宋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擅长画人物、鬼神和道教佛教中的神佛,同时亦画山水、花鸟,水平也很高,晚年曾被任命为南宋画院的待诏,并赐佩金带,由于厌恶画院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毅然将金带挂在院中,悄然离职而去。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泼墨仙人》是梁楷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泼墨人物代表性作品。 《泼墨仙人》中的仙人形象,并不象古代壁画中的神佛,头上画着光环,神情庄重玄妙,不可一世,竭力表现出某种崇高感、神秘感。这个形象似乎来之于生活,正如后人题款上写道:“大似高阳一酒徒”,象喝醉的和尚,长襟宽袖上洒满了酒渍,醉意朦胧,漫步街头,自得其乐,有着人间的真实和亲切感。然而,他又绝对不是人间可以寻找到的形象,前额和秃头是那样出奇地高耸宽大;眉眼口鼻又是那样出奇地挤在一堆,似醒未醒,似笑非笑,一脸怪相,似乎有着无限的智慧,看透了宇宙的一切,他袒露胸腹,无拘无束,精神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飞翔。这种极度夸张了的形象,是人,也是神,或者说是人化的神。 在这幅画中,画家梁楷对画中人物以简化和夸张、变形等处理使之“传神”。相比于西方人物画,中国人物画除了在手法上不最求科学真实外,中国作品留下的印象却一时难以找到恰当的现代词汇来概括,这时还是觉得“气韵”二字比较符

中国美术鉴赏

李可染--我最喜欢的画家 “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这是李可染大师的座右铭。 李可染画的“牛”也颇见功力。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后,画牛成为其山水画创作的补充,并逐渐形成风格。他自诉“吾崇其性、爱其形,故不倦写之。”对于线条的理解和追求,也是受了他的老师齐白石的影响,与其画虾的手法颇有些相似,特别喜欢他的《万山红边》这幅画。 山水画 一位国际友人参观故宫绘画馆,看到展子虔《游春图》,他问是什么时代的作品,当有人告诉他是隋朝的、距今已经一千三百多年时,这位国际友显得非常惊讶,他摇着稀疏的头发赞叹说:"不可思议!中国绘画反映生活为什么这样早!"有人以为山水画不能反映生活,这是不对的。中国人很早在自已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想要表现环境中美的事物。古人从表现神,描绘宗教故事到画山水、花鸟,这不能不说是一大进步。 从前看见石涛一张画,题诗一首: 丹井不知处,药灶尚升烟。 何年来石虎,卧听呜弦泉。 刚开始怎么也看不懂,后来有个同学去黄山了,回来拍了好多照片,原来黄山的风景如此壮观。一看实际的黄山的风景便知,在黄山上,石涛是把黄山很多不同景点集中在一处:丹井、药灶、石虎、呜弦泉这许多地方,经过组织加工,画在一个小册页上。"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可以说已经参透山水画创作之奥妙。 意境,既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反映,又是作者自己感情的化身,一笔一划既是客观形象的表现,又是自己感情的抒发。创造一个艺

术品,艺术家不进入境界是不会感动人的。他们自己都没有感动,怎么可能感动别人呢?有些戏剧演员,站在台上一动不动,一句台词没有,但却浑身是戏,因为他们的精气神已经完全进入境界。有一次看京剧《长板坡》,刘备吃了败仗,在当阳道上露宿。当时刘备身边坐着两位夫人,都既没有台词也没有动作。但是我看糜夫人一身都戏,而甘夫人一点戏也没有。糜竺夫人抱着小孩,使人感到在战场上风尘仆仆,精神疲惫。而甘夫人完全走了神,我看到的并不是甘夫人,而是化了妆的演员,这时可想或许是她在想赶紧卸妆后赶快回家买菜、做饭或是接孩子…… 艺术道路 中国艺术有一个最了不起的传统,是讲人品与画品的统一。人品不好,画必然不好。 一个人只求名利,必然作假、讨好、欺骗,必然嫉贤妒能,整天想着压人家,必然有状元思想,总想自己什么都第一。德、智、体、美,德要放在第一位。说实在的,没有一个沽名钓誉的人能得到真正的荣誉的。名誉的评价在人民,在于历史。 屈原写《离骚》,司马迁写《史记》,曹雪芹写《红楼梦》,是为了什么名利吗?居里夫人做科学实验失败了那么多次,最后发现了镭,人家奖给她勋章,她把勋章拿给小孩子玩,很看轻这些东西。 一个人完全没有一点邪念,是不可能的,但一定要克服邪念。庄子讲过一个故事:有个驼背老人,在树林里粘蝉,好像用手拿,一个也跑不掉。庄子问他本领哪里来?老人说,我练出来的。我用一根竿子顶一个球,后来加成两个球,再加成三个球,练来练去,从不间断,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粘蝉时,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蝉翼上,宇宙之大,别的什么都看不见。庄子听了感慨地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中西方绘画艺术赏析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父亲和蒙娜丽莎的微笑 国贸1002 XXX 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美术即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油画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体现着一种新型审美价值——意境审美,而这,其实是古老的传统审美。这听起来就是一个悖论,是油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上存在着的众多的悖论之一。但悖论往往孕含着生机,随着对西方绘画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们更加清晰和准确地发现了自身传统文化的优势。重新认识古典的意境审美,并将之在当今油画创作中进行解读和转换,是油画创新的资源之一,也是油画由走向自主发展的必由道路之一。 在《中外美术鉴赏》这门课中见到了许许多多的世界名画,其中很多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最喜欢的是罗中立的《父亲》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随着对达芬奇了解的深入,对大师创作的背景、时间和境况也有了更多了解。花费了很长时间才完成,它为达芬奇大师的绘画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至今大家还都会被这幅画深深震撼,也被达芬奇大师对绘画的热情和执著追求而感动。 【关键词】中西;绘画;父亲;蒙娜丽莎 【正文】 1 《父亲》 在油画中追求意境,开拓油画审美的本土化的路途中,罗中立的《父亲》堪称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经典之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动。 《父亲》这幅中国油画史上的“名作”,主要从意境审美角度进行分析。绘画的意境由象内之境和象外之境构成。首先,《父亲》的象内之境:人物形象。这是一个农民形象的父亲,画里的“父亲”脸上布满皱纹、额头流淌着汗水,手里端着一个粗瓷大碗,望着前方。对于油画《父亲》,相信观众不会把它当作画家罗中立本人的父亲的肖象来看待。即便知道这个“父亲”的真实身份,观者的欣赏还是不会就这个形象而止,还仍然会产生很多联想和感触。这其实触及到了意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赏析 ——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 内容摘要:中西方艺术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不断演变的同时,既继承先辈留下来的风格,也加入每个时代赋予的新元素。 这篇文章中将中西方艺术中两大体系的主要代表绘画作品进行各个角度的分析和研究,从中找出共性和各自特色为今后的艺术学习研究创作夯实基础。 中西方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既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既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野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示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 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 关键词:绘画的两大体系赏析;中国画;壁画;水彩、水粉画;版画;素描;新画种。 绘画的两大体系: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 油画艺术可以说是世界绘画艺术中最有影响的画种。油画是以油为调和剂调和颜料在经过制作的不吸油的平面上描绘而成的绘画。其特点是颜料色彩丰富鲜艳,能够充分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能够传达物象所处空间的光线、色调和气氛,使描绘对象显得逼真可信,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统称。从广义上说,中国画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各种 类别,但我们所说的中国画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 剂,以墨为主要颜料的一类,又称“水墨画”、“彩 墨画”。中国画表现出变化无穷的线条情趣,以墨 代色则表现了中国画独具特色的丰富的艺术表现 力。

学习中国画的心得与体会

学习中国画的心得与体会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中国文化中的国宝之一。中国画是植根于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多。我也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的好奇与探求心走进于老师的“中国画赏析”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和鼓励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以前接触过小写意,它比较注重用墨,强调画者的个性发挥。因此,写意画的绘画时,可以纵笔挥洒,墨彩飞洋,能够很直接的抒发画者的情感。这次初次解除了工笔画,深深感受到工笔画是一种锻炼人细致和耐心的画法,每一笔线条的气息都要顺畅,都要柔美,有质感,有连贯性。中国画的用线历经上千年的锤炼,,加之毛笔和墨这种特殊的工具,使线本身的表现力变化万千,无比丰富。只有把具有抽象美意趣的线条与造型的形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线的表现力更加自由的变现出来,把主观的情,意象的形,表现的线三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才是中国工笔画追求的境界。 两位老师在教学期间,不厌其烦的为我们讲解,并做示范。短短的几节课时间里,让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其实我们需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国画给我的感受是需要一种平和的心情,欲速则不达,要自己慢慢体会。虽然,这段短暂的学习暂时划上了句号,回想起来感觉很短暂也很留恋。同时,学习的道路还在继续,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中虚心求学,好好学习中国画。学习中国画的兴

趣会一直支持着我,因为我们还在路上。 我最初对国画的认识是,画家寥寥几笔就画出了生动的画面,盛开的牡丹,有神的山水,雀跃的竹林,圣洁的荷花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国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电视、书本、报纸、画展。而这些也只是肤浅的感性认识,但它已经深深吸引了我,我反复寻找着生命的起源,苦苦寻觅着心中的向往。悠悠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它的深远,它的博大,也许是我今生都无法彻底的探索,,即使是这样我也会全心全意地去寻找、去发现、去创作。 其实国画的认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国画传统美的概念是上留天下留地,繁儿透,空儿厚,水墨容情,色泽单纯,一般不超过三四种,这是一种淳朴而有充满无限灵气的自然美。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向往的是一种复杂的美,绚烂多彩的美,既有西方的色彩又有东方的纯朴。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首先我学会了赏析中国画。要赏析它的意境境界,只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画。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有无穷的韵味在其中,这才有诗意。画也要这样,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这叫画意,这就是意境境界。好画一定要有境界,有一种延伸到画外很远的地方的韵味儿。这就是老师常和我们讲的画外吧。还有老师给我们讲从一幅画仿若能看出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我受此启发,觉得看一幅画仿佛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品行。古人说:人品不高,落笔无法。这个说法我也赞同。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气度,画就谈不上有什么意境气韵,如果说一个人注重自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_百度重点

结合中西方绘画作品,比较中西方绘画艺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中国绘画注重表现与写意,即强调感性;而西方绘画注重再现与写实,即强调理性。这就决定了中西方绘画的表现手法不同。中国画不固定在一个立脚点作画,也不受固定视域的局限,而是根据画者的感受和需要,使立脚点移动作画,把见的到的和见不到的景物统统摄入自己的画面,即运用了散点透视法。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它们虽不能准确地再现现实景象,但却气韵生动,能带给人一种意境之美。西方画家则是理智地进行构图,采用科学的透视学和色彩学来表现近大远小焦点透视和色彩的空间变化,形象的立体感很强,逼真肖似,具有典型性。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和西班牙的著名画家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像》等。所以中西方传统绘画让人感觉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给人的感觉不同。中国的山水画充分表现了自然之美,表现的是人格化的自然,能让人融入山水之中,怡情自然。如展子虔的《游春图》是一幅描绘自然景色为主的青绿山水画卷,表现人们春天出游的情景。画家在不大的绢幅上以妥善的经营、细劲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画出了青山叠翠,花木葱茏,波光粼粼的春光佳境,图中山青水秀,水天弥漫,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一艘华丽的高篷游艇随波荡漾。船中三位女子纵目四望,陶醉于明丽的湖光山色,流连忘返。湖边数人或骑马或漫步于山间小道,或袖手仁立岸边,兴致盎然。画家通过对各种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生动描绘,成功地体现了《游春》这一主题。中国花鸟画既形似 又神似,不仅表现了花鸟之美,而且花鸟都被赋予了画家的思想感情,形象生动。《鸡雏待饲图》描绘的是两只卧立各一、茸茸可爱的雏鸡,通过它们张开的小嘴以及向同一方向张望企盼的情态,我们似乎可以听到它们对画外母鸡迫不及待地“叽叽”呼唤,这呼唤可能是它们表达见到母鸡的喜悦之情,也可能是诉说它们饥饿难耐之苦。画中两只雏鸡虽然向同一方向张望,但它们的动态却完全不同,一只是欲立前瞻,一只为侧身回顾,给人以静中寓动之感。这幅画没有任何配景,显得非常单纯,但却笔墨无多意更浓。中国的人物画虽不能明确表现出人的相貌,但人物的动作神情却非常真实。《洛神赋图》是以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为脚本加以

中_美_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大 众 文 艺大 30摘要:自从人类进入数码时代,以文字为主的传播媒介逐步让 位于更为直截了当的视觉媒介,其结果是视觉艺术迅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有着深远历史的视觉艺术形式——插画艺术自然而然在这一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回顾了美国和日本的插画发展历史,对比两国,对中国插画艺术的发展现在予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关键词:美国插画;日本插画;中国插画;建议和措施 一、美国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推动下,美国的插画艺术就出现了第一次繁荣,在当时著名的杂志《名利场》的封面设计上,已经开始引入了彩色的图片和插画。从那时起,美国人就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装饰语言,并逐渐形成了符合本国家和本民族审美需要的艺术风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大发战争横财,文化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艺术设计业开始向市场化转变,转为市场促销设计和广告设计,大众传媒在扩大消费和塑造价值观、审美观上赢得了比以前更多的受众,插画艺术也逐渐成为了沟通大众消费的主要途径和媒介。到了60年代,波普艺术开始兴起,像劳申伯格、罗森奎斯特等艺术家利用商业符号的拼凑方式向权威文化提出了挑战,那些看似高雅和权威的报纸、期刊都成了他们的创作阵地。至70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的插画家,使用现成的图像进行创作和加工,作为波普艺术拼贴画创作的延伸,美术界中的装饰艺术、超现实主义风格、印象派风格,都被他们运用于创作中,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创作局面。 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脑和互联网首先在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中普及,传统的印刷插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插画的设计方式也由书籍、报刊和杂志社向网页设计、动画创作等数码产品中转变,大量使用喷绘、特技合成、纸塑、布塑、AV影像等现代技术手段,逐渐模糊了摄影与手工制作之间的界限,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生命力,扩大了商业消费群体,唤醒和坚持了美国文化的本土意识。 二、日本插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在动漫业产生之前,日本的绘画最先受到我国唐代的的佛教绘画的影响,一些日本画家游历中国,学得了佛教绘画的诸多技法,创作了许多明显带有中国印记的绘画作品,并且称这些作品为“唐绘”。经过长时间的消化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属于日本大和民族自己的绘画艺术,并且在平安时代创作了《源氏物语绘卷》,这是根据日本第一部长篇小说《源氏物语》的故事创作的插画合集,反映了日本作为岛国民族的一种优秀的民族特征。到了桃山江户时代,由于町人阶级的发展,日本又产生了“浮世绘”这种插画形式,它以青楼的的风俗画和新兴的歌舞艺妓为主要表现对象,特别是一个歌舞剧场,常常把“浮世绘”作为海报来直接使用,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甚至家家户户都有收藏,成为日本插画艺术的一朵奇葩。 同样是在二战之后,漫画在日本的社会地位及人们对它的认识在不断变化。日本漫画表现出典型的东方漫画式风格,区别于其它国家动漫插画题材陈旧和内容偏重凸显教育意义的弊病,日本动漫插画则是充满了轻松和时尚的格调。特别得到了我国青少年一代的青睐,也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艺术审美和观念。现今的日本插画范围涉及到视觉设计的各个方面,日本的卡通、动画产生的经济效益给日本带来可观的经济回报。商业插画相对而言是“小制作”,它经常是与其它门类的艺术处于合作的形式。动画往往就是由插画设计者来设计角色,每年都发行全年的插画年鉴。日本还专门成立了集合世界各国插画画家和广告设计师的“国际创造者协会”,并在这个群体中造就出一批大师级的艺术家。 三、对比美、日两国,中国插画艺术的反思和感悟 我国的插画艺术,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国外的插画艺术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一门十分成熟的应用技术,而对比我们,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不仅缺少相应的宣传支持,没有专业化的创作队伍,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民族风格等等。 1.国家、社会和媒体对插画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 在互联网和数码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脱胎于报纸、期刊的插画并没有迅速的适应这种冷落,呈逐渐为人所遗忘的趋势,这与媒体的重视程度是有直接关系的,现阶段,多数人们对商业插画的理解还停留在对文字的补充解释上,认为商业插画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图形处理,这样的认知严重影响了插画在国内的发展。媒体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个新兴的艺术门类,需要大力支持的艺术新品,更没有意识到这种这门艺术的巨大潜力和商业价值。除了媒体的大力支持之外,国家的重视也是决定插画艺术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插画艺术的兴衰与国家和社会对插画的需要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当前这个阶段,插画市场还较为低迷,社会对插画形式、价位的接受程度尚不足,阻碍了插画艺术家对插画事业的坚持和创作的热情。所以国家和媒体应予以正确引导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2.从业人员本身需要对插画有全新的认识 如果我们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商业插画设计影响着更多人的生活、审美,它已是现代生活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设计师认为插画设计受市场、客户、成本、题材和制作的限制,不能随心所欲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实现自己的愿望,难以如画家一样自己去选题,选择观众,选择时间、场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在重重的限制下,创造出自己满意同时又对社会文化发展有贡献的设计,那么我们便不再会把设计的商业性与艺术性视为对立面了。好的商业设计也可能会是好的艺术品。好的商业设计在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推动社会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艺术作品也是被当成严肃的艺术品来看待,从事插画艺术创作一样可以得到应有的尊重。 3.完善人才储备建设 在国内,专门从事商业插画的设计者还比较的少见,一般都是借助一定的平台,将其作为一种附属的设计,从中国插画艺术的现状可以看到,虽然我国政府在美术教育方面一直在完善,相关的投入也不断加大,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我们还要看到与日本、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差距。所以我们需要从中小学教育阶段就加强艺术的审美教育。在高等教育阶段,可以在全国的各大美术院校中,广泛地开设插画专业,努力培养专门的创作人才,还要从理论课程到创作实践,从组织学生参观插画艺术展到亲身接触市场对插图艺术的需求,引导学生自觉地投身于插画艺术,为插画艺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坚持民族化的创作风格 在西方文化大潮的冲击下,艺术的民族文化差异也越来越小。插画的内容必将越来越多样,随着中国插画市场的发展,插画也将越来越职业化,会出现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专门从事插画艺术的创作。当中国插画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一方面是要提倡插画的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同时,也要紧跟世界插画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技术,更多的运用先进的视觉元素,创造出既有我国本土文化韵味,又有当代先进理念的优秀插画作品。 综上所述,今天的插画艺术己经具备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并且己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画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它可以运用独有的艺术表现语言和手法,来反映人们的生活理想,传达人们的审美情感,以现代人的思维和观念,去引导和陶冶人们的心灵。巨大的插画市场需求,已经使世界各国都开始注重对插画人才的教育培养,在市场的推动和国家的引导下,相信中国的插画市场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插画艺术家和优秀的插画作品。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美国插图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余继成.浅析中国插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美术界,2008,(12) [3] 黄可.日本插图艺术[J].上海艺术家,2006,(03). 中、美、日插画艺术发展的比较研究 王 桥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理论研究?美术

心得体会 国画鉴赏心得体会

国画鉴赏心得体会 国画鉴赏心得体会 学习《国画》的心得体会 有幸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国画学习,我很感谢为举办这次《长安区中小学教师国画培训班》付出辛苦的老师,特别是杨主任、张主任、李曼老师,还有学识渊博的刘岚老师。我现谈点心得体会。 我琐碎的说三点: 一、近大远小:同样的物像近处的大远处的小,比如人物、树木、房屋、山峰。国画虽然是散点透视,但是国画也是讲究合情、合理。二、虚实:近实远虚,近处清晰色重、线多、点多,远处清淡、模糊线少、虚,一般远处色淡,但是如果不是分两个层次,而是多个层次,如近、中、远景,有时可以近处色重、清晰,中景色淡,远景色较重但是一定要虚,点和线都要虚要少。学画在基本技法掌握后,一定学布局,学整体,要学会虚实、避让,即是一个局部也要有虚实避让,也就是要有变化,在一些美的笔墨的基础上,要有虚实,多少,避让和变化。局部实大部分虚,画有画眼有重点,重点要实,次要点次之,其它要虚。不能对称要有虚实比对,上下、左右、前后的变化。也就是说首先从整个画面上要有大的虚实,不可零散,不可杂乱的虚实,要气韵贯通。 三、勾、皱、擦、点、染是成熟起来的技法,因此初学者一定从此基础开始学习,这是国画成熟的程式,用笔勾、皱、擦、点用硬笔,且用笔适中,染用软笔,且用笔要大,为了画面连贯不留渍痕,而且有

时为了统一灰度,把淡墨一次调好。忌板、刻、结,用笔不活,手腕不灵,或不清楚笔意或所画的对象,拿不定主意。.不能生硬,荒、率,不好好多练,要沉实,要认真沉静的多练。只有当你把法技法学成熟了以后,在此基础上才能开始创造自已的作品。 xx年4月25日第二篇、关于中国画笔墨学习心得体会 国画鉴赏心得体会 感受中国画的笔墨 学校:南马小学 姓名:李文静 职称:中小学二级 完成日期:xx年4月15日 感受中国画的笔墨 摘要: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构成,它传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神。本文通过我对中国画的学习和理解,从对用笔用墨以及写生感受等方面的认识体会,感受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用笔;用墨;写生感受; 目录 一、概述 (1) 二、通过大师感受笔

如何欣赏西方绘画艺术

如何欣赏西方绘画艺术 对于油画的鉴赏,油画与国画一样,同样讲究构图、布局和画面立意及意境,更重色彩。但画油画的工具不同,是用油彩画在布上,所以色彩和技法比其他画种更丰富、更多的变化手段。油画的层次也很丰富,表现力、立体感和三维空间都特强,真是可以把人带到一个真实的意境之中。 对于油画的鉴赏,油画与国画一样,同样讲究构图、布局和画面立意及意境,更重色彩。油画的颜料色彩是非常丰富的,与中国画比较,色彩更鲜艳,更立体,更丰富,视觉感更强。当然并不是讲一幅画的色彩越多越好,油画在西方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形成了许多的流派,不同的流派的颜色,色彩的使用各不相同,一幅好的油画作品它整体的色彩是非常协调的同时有些色彩是有视觉冲击力的。 油画很强调真实感,表达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了,例如可用刀刮、用笔画、贴麻布、贴报纸,甚至贴金属丝、纤维等等,力图给人视觉冲击力。 油画创作就其题材划分,可分为主题画,风俗画,风景画,人物肖像画与静物画等。但不论何种题材,作品主要是依靠造型与色彩两大要素。也就是说,油画使用的是形,光,色这三大表现手段。 形,也就是形体。这就要求画家首先要具有造型能力,要有深厚的素描功底。没有很好的素描基础,要想画好油画,如同没有地基的高楼,是立不起来的。 光,也就是光效的表现。法国印象派兴起之后,引发了人们对光的研究与表现。画家对光的理解趋于了科学与理性。因而对光影的表现也就更加逼真生动。光与光影是烘托气氛的重要元素。这个道理只要看看戏剧舞台的灯光效果就不难理解了。 油画最重要的元素是色彩。色彩不同于调色板上的颜色。画家从来不会把调色板上的颜色,也就是工厂制造出来的颜料,原封不动地搬上画布的。这些颜色必须经画家精心地加以艺术化的调制,以求得色彩的柔和,逼真,色块与色块之间搭配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调子或色调。一幅油画的颜色不能是

插画艺术赏析论文

插画艺术赏析之 ——唯美写实风格插画浪漫的唯美—Enakei Enakei是韩国着名的插画家。作品以唯美着称,其画风浪漫委婉,时而朦胧忧伤,时而明朗欢快,画面干净、色调柔和,感觉温暖,在韩国极受欢迎。 Enakei的作品分为两大类:jennie和enakei,是以韩国女星闵孝琳为创作原型而创作的一组插画。 作品主要描述名为jennie和enakei两个风格各异女生的生活。jennie 是个可爱唯美的女孩,而enakei是个时尚活泼的女孩,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记述了两个女孩每天的生活,有点小趣味,也有点小想法 韩国插画家Enakei的作品描述了两个风格各异女生的每日生活。作品画面干净、色调柔和,感觉温暖。简单的文字是生活的一些小感想,有点小趣味,也有点小想法。 彩铅水溶后的效果给画面一种柔和的美感。让人从心里感觉到清爽去温和。宁静、可爱、干净、清爽。 黑暗中的唯美——LindaBergkvist LindaBergkvist是一名非常年轻的CG大师,生于1977年,她出生在瑞典,CG的风格充满了童话色彩,神秘、诡异、梦幻。 无论是绘画功底,CG的运用还是充满想象的内容都另人着迷作品细腻但绝对有别于时下流行的韩国唯美的CG,又不同于欧美夸张、浓重的风格不论哪方面都称的上是大师级不管你喜不喜欢或对CG有多少了解认为欣赏她的作品都是种享受 LindaBergkvist1977年出生于瑞典,她的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酷爱绘画和插画艺术,也喜欢观看电影,又很多喜欢的片子,比如:Clockwo rkOrange,CryingGame,TheNameoftheRose,SentoChihironokamikakushi, ArmyofDarkness……,从很小就开始绘画,她在20岁的时候得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块WACOM画板,于是她开始了电脑绘画创作生活。Lind a的绘画风格细腻,她喜欢刻画人物的特写和幻想中的场景。 这位来自瑞典的女画家,Umeå便是她的故乡,据她自己所说,从小便是个喜欢放飞想象力的女孩,喜欢绘画和向同龄的小朋友讲述自己编造的复杂故事。长大后曾经动过献身教育事业的念头,在一段时间里,努力地学习英语和瑞典语。也不知道是她选择了绘画还是她被绘画选中了,总之,她后来意外地得到了一份为当地一家电脑公司制作图片的工作,并

学习美术欣赏的心得体会

学习美术欣赏的心得体会 美术欣赏,顾名思义就是指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是人们在接受美术作品过程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好的过程。学习美术欣赏有助于提高人的艺术素养,陶冶人的情操,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领域,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我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我记得美术欣赏的前两节课欣赏的是齐白石和徐悲鸿的作品,对我印象最深的是齐白石老爷爷的作品。齐白石老爷爷曾经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经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和诗歌。齐爷爷一生作了无数画作,留下了大量诗、书、画、印作品。传世的画作有《墨虾》、《牧牛图》、《蛙声十里出山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传》等;出版的画册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作品就是齐爷爷的《墨虾》。 齐白石老爷爷经过十多年的艺术探索,了解到画家必须能够把握对象活的形貌、质量感、运动方式、环境关系及个性特征,否则画得再似,也形同死物。他画虾就是通过毕生的观察,力求深入表现它们的形神特征。齐老爷爷从小就生活在水塘边,常钓虾玩;青年时期开始着手画虾;大约40岁后临摹过徐渭、李复堂等明清画家画的虾;63岁时他画虾已经非常相似,但还不够“活”,于是就在碗里养了几只长臂虾,放置在画案上,每天都仔细观察,画虾的手法也因此改变,他画的虾也成为他代表性的艺术符号之一。白石爷爷89岁时,他画虾已经出神入化,在简括的笔墨中表现了游弋于水中的群虾。粗壮、浓厚的茨菇,与群虾的透明、轻灵纤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晚年的齐白石画画艺术的成熟。画虾这幅图表现了虾的形态,活泼、灵敏、机警,有生命力。因为他掌握了虾的特征,所以画起来得心应手。虾头上的三笔,有墨色的深浅浓淡,表现出了一种动感。左右一对浓墨眼睛,脑袋中间用一点焦墨,左右二笔淡墨,于是使虾的头部变化多端。硬壳透明,由深到浅。虾的腰部,一笔一节,连续数笔,体现出了虾腰由粗到细。用笔的变化,使虾的腰部呈现各种异态,有直腰游荡的。也有弯腰爬行的。虾的尾部也是三笔,既有弹力,又有透明感。虾的一对前爪,由细而粗,形似钳子,有开有合。虾的触须用数条淡墨线画出。看似容易,实则极难:画得活,则虾之生命自出;画得僵硬了,也就失去了生命。虾须的线条似柔实刚,似断实连,直中有曲,纸上之虾似在水中嬉戏游动,触须也像似动非动。 欣赏画的同时体会到了齐老爷爷作画时的认真与细腻,不得不佩服他的耐心和毅力。也因为这样我觉得自己渐渐的喜欢上了美术欣赏这门课,不但是因为轻松,能欣赏到很多名人的画作,同时可以知道他们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他们作画时的心态,觉得是一种享受。我觉得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中重要的组成方面,是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环节和途径。如果说美术欣赏是创造美术价值的活动,美术作品是美术价值的载体,那么美术欣赏和接受则是实现美术价值的活动,同时又是反作用于美术创作的活动。在本质意义上,美术家精心创造各种美术作品的目的,绝对不是纯粹的个人娱乐行为,而是通过美术欣赏将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认识传达给人们。从而引起人们的认同和共鸣,使作品达到产生一定社会审美效应的目的。所以说没有美术欣赏活动,美术创作和美术产品就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最后完成自己的使命。

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以下是对此次研究中对中西方美术比较的总结 1.中国画讲究"气韵生动",西方绘画主要讲究形的要求. 2.作画方法,中国画讲究"默写"即获取素材之后回房作画,西方讲究写生. 3.观察方法,中国画讲究在游玩中无意中获取素材,而西方讲究刻意的取景. 4.构图,中国画讲究留白,而西方绘画出现留白则视为画面不完整. 5.透视,中国画为散点透视,西方绘画为焦点透视. 6.诗书画印的利用,中国画里诗书画印为一体,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西方绘画没有此论. 7.西方美术以注重实际,光影效果要求严格为主,形似神不似创意抽象留出想想空间为辅; 中国美术以中国画为代表,注重意境,注重人的情感,神似形不似。以画家的意志为转移。 中西方美术的最主要差异就在于透视,这是最根本的,中国绘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在透视上将焦点(一点)透视与散点(多点)透视结合;而西方绘画着重于焦点透视,比较客观科学地体现了物体的外观,真实客观是其特点。

绘画风格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同时整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底蕴也同时反哺给了绘画。举例来说,从建筑上来说,人文,天气和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都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巴洛克风格,每个地方都有些细微的变化。西方人文在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波澜起伏,海纳百川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功不在风格多少,而在于这一风气带动了人们的思想,不段的创新;反观中国古代,由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统治,迫使人们在一定框架中,不对君王,只对青山绿水,千年时间造就了中国画的辉煌,但也限制了中国绘画新时代的发展。当然在明清两代发展起来的工笔绘画,在一定意义上也偏重了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工笔建筑要稍少一些)。 绘画工具的不同也造就了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毛笔,纸张,绘画颜料可谓独树一帜,更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当然整个当时西方社会的工艺水平也是很高的。 总的来说,中国绘画讲究的是意境,画面的构图可以北地之山,南河之水,成竹在胸,山林水楼,人物花鸟,增减不在话下,而西方绘画造型严谨,焦点透视决定了其在构图上有所限制,但也更体现了西方绘画方寸之间的精工细 做,用现今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画在于细细品味,西方画细部则更加耐看。

插画艺术赏析

插画艺术在文化传播中的流行 与现状的研究 潘跃2011/4/4 关键词:插画文化日本欧美影视流行 摘要:插画艺术自古有之,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表达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内涵和文化底蕴。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插画已经变化万千,表达工具和形式上都有了质的飞跃,除了原始的插图、洞穴壁画、版画,发展到至今的包括报纸,书籍,平面广告,卡通贺卡、电子媒体、商业会馆、商品包装、影视演艺海报、企业广告甚至T恤、日记本等等。通过商业文化充斥着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这种无边的插画已经遍布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让我们惊讶的同时又毫无选择的接受并乐此不疲。但是这种流行的插画艺术为什么会流行,它的现状又是怎样一种情况,它对文化传播的意义何在? 目录:一、插画概述 二、插画的巨大市场是其流行的看不见的手 (1)插画的应用范围 (2)插画的流行的隐形原因 三、插画的现状 (1)国际上插画主体现状 (2)插画的形式 (3)插画的分类 (4)插画的绘制方式和方法 四、后序 五、藏考资料 正文: 插画概述 插画艺术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插画在中国被人们俗称为插图。今天通行于国外市场的商业插画包括出版物插图、卡通吉祥物、影视与游戏美术设计和广告插画4种形式。实际在中国,插画已经遍布于平面和电子媒体、商业场馆、公众机构、商品包装、影视演艺海报、企业广告甚至T恤、日记本、贺年片。 对你我看似平凡简单的插画,却是有很大的内涵。从世界最古老的插画洞窟壁画到日本江户时代的民间版画浮世绘,无一不演示着插画的发展。插画最先是在十九世纪初随着报刊、图书的变迁发展起来的。而它真正的黄金时代则是本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从美国开始的,当时刚从美术作品中分离出来的插图明显带有绘画色彩,而从事插图的作者也多半是职业画家,以后又受到抽象表现主义画派的影响,从具象转变为抽象。直到70年代,插画又重新回到了写实风格。 中国早期插画形式中国最早的插画是以版画形式出现的,是随佛教文化的传入,为宣传教义而在经书中用“变相”图解经文。到了宋、金、元时期书籍插画

国画讲座心得体会[工作范文]

国画讲座心得体会 篇一:中国画学习心得体会 中国画作品欣赏学习心得 中国画是植根中华民族土壤中的艺术,但是真正能看懂中国画的人还不是很多。我正是带着一种对中国画的好奇与探求心选择了“中国画作品欣赏与基本技法”这门课。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赏析了许多优秀的中国画作品,还学会了画工笔画,水墨画,写意牡丹等。虽谈不上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有了了解,但也在老师的熏陶下对中国画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体会。我明白了赏析一幅中国画,要赏析它的意境与境界,只有为观者营造出一种意境的作品才是一幅好画。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有无穷的韵味在其中,这才有诗意。画也要这样,含不尽之意于画外,这叫画意,这就是意境境界。古人说“人品不高,落笔无法”。这个说法我也很赞同。比如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气度,画就谈不上有什么意境气韵,如果一个人特别注重自己的气质修养,那么他的笔墨之间一定会少几分浮华,多了几分真美。 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

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 国画在古代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XX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隋唐时期社会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其末流则走向因袭模仿。中国画自19世纪末以后在近百年引入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19世纪以后,在政治、经济中心城市,汇聚了一大批画家,以上海为张大千等人;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画家群,如齐白石,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画家群,如黄君璧等人。 总之,学了这门课,我受益匪浅,既陶冶了情操,又学习了新知识。 篇二:美术讲座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美术讲座心得体会(共2篇)这次美术专家讲座,对于我们非美术专业老师来说, 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学习机会.时间虽短,但感收获颇丰.在讲座中,专家拿出了很多范画,再用

中西方绘画文化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绘画文化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泼墨仙人与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吴涛指导老师李雅娟 【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和对色彩的感受上显然有所不同。中国传统的绘画是以墨调色,与西方绘画以油色烘染出的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有巨大差异,在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等多组矛盾中求得视觉性效果。中国古代画论中认为,墨具有五色:焦浓、重、淡、清等;墨色之中又分为六彩:黑、白、干、湿、浓、淡。中国传统绘画黑白不分,是无阴阳明暗;干湿不备,是无苍翠秀润;浓淡不辨,是无凹凸远近。中国的绘画艺术以直觉的方式来感觉色彩的万千变化,而西方绘画艺术,整体上则是倾向于光学意义上的,更加富于几何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梁楷的《泼墨仙人》和维米尔的《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是东西方绘画中最杰出的肖像性作品之一。梁楷与维米尔的画风在当今的中国画家中影响也愈来愈大。维米尔的《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中人物微妙的神情,是通过精确的写实手法获得的;而《泼墨仙人》中仙人的神采,则是通过夸张、变形和狂放的笔墨来表现的。二者鲜明地体现了中西绘画不同的风格。 【关键词】中西;绘画;艺术;泼墨仙人;站在窗口读信的女人;梁楷;维米尔 【正文】 (1)梁楷——《泼墨仙人》 梁楷是南宋画坛上独树一帜的大画家,擅长画人物、鬼神和道教佛教中的神佛,同时亦画山水、花鸟,水平也很高,晚年曾被任命为南宋画院的待诏,并赐佩金带,由于厌恶画院中的种种清规戒律,毅然将金带挂在院中,悄然离职而去。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也生动地体现在作品中。《泼墨仙人》是梁楷的代表作,

也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泼墨人物代表性作品。 《泼墨仙人》中的仙人形象,并不象古代壁画中的神佛,头上画着光环,神情庄重玄妙,不可一世,竭力表现出某种崇高感、神秘感。这个形象似乎来之于生活,正如后人题款上写道:“大似高阳一酒徒”,象喝醉的和尚,长襟宽袖上洒满了酒渍,醉意朦胧,漫步街头,自得其乐,有着人间的真实和亲切感。然而,他又绝对不是人间可以寻找到的形象,前额和秃头是那样出奇地高耸宽大;眉眼口鼻又是那样出奇地挤在 一堆,似醒未醒,似笑非 笑,一脸怪相,似乎有着 无限的智慧,看透了宇宙 的一切,他袒露胸腹,无 拘无束,精神在自由自在 的天地中飞翔。这种极度 夸张了的形象,是人,也 是神,或者说是人化的神。 《泼墨仙人》是典型 的大写意。中国画的人物 画,由于形象要求严格, 在表现上远不如花鸟、山 水自由,因而在笔墨上也 难以允许有更多的随意性 和偶然效果,如用泼墨, 便很容易失去形似,浸渍 为一片墨污。所以古代画 家很少用泼墨画人物。但 梁楷为了充分表现画中仙 人的自由狂放和自己豪放

从文化差异浅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从文化差异浅谈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不同 中西方美术由遥远的原古时期发展到现在的文明时代,由古延伸至今其形成演变到逐渐完善,可谓此涨彼伏、异彩纷呈。无论是中国美术抑或是西方美术,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创造。只是由于东西方文化传统、哲学观念的差异,我们会发现两者在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中的共鸣与差异,同时促进双方之间的了解与融合。 一、中西方审美意识的比较 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由于文化环境、审美倾向的异同,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中国美术在表现与再现、抒怀与求真关系中,强调主观情感的抒发,使人在融入自然的同时感受到心灵的愉悦,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西方艺术相对强调客观地再现,以求真求实的理性精神,偏重于强调对象客体的方向。中国绘画是由笔墨营造气氛,重视传神与意境,追求神情意趣的氛围。它一方面要求形与神的结合、情与景的互映,另一方面还要求创作者以中国哲学所独具的智慧和心灵、以笔墨艺术独有的语言形式表现出一种“境生象外”的审美境界。然而西方人眼中的人与物皆是宇宙的本体,人与物的关系是并列关系,人只能站在与自然一定距离之外,借助眼睛等主观能动因素去理解把握自然之美。因此,西方绘画尤其是西方古典艺术,则是真实自然的再现和模拟,是对自然的真实表现。这种主观把握情感、再现自然的把握性与中国古代哲学那种人与自然统一、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的世界观是有很大差异的。 然而无论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多少差异,但人类对于“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的探究永远是一致的。东方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人对自然的眷恋,实现了主观意志与客观规范的统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西方以“摹仿说”为代表的古典主义强调客观再现的真实性,实现了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统一,其理性主义精神点燃了人类生命的光芒,体现出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二者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完善了古典艺术美学的和谐理想,使人类的心灵得到了慰藉,这是东西方艺术重要的契合点,也是中西方哲学观在艺术领域的反映。 二、中西方绘画题材与表现方式 中国的文人画家尤为重视书法与绘画之间非同寻常的关系,他们把握了书法艺术的精髓,说到底中国的艺术其实就是线的艺术,是对线的不断追求变化的艺术。历朝历代的画家都自觉遵循着前人积淀下来的经验,尊重传统,因此致使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