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课后学习材料2019年度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课后学习材料2019年度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课后学习材料2019年度

JC01心理学概论单元作业题(2019年11月考生适用)

一、单选题(第1-100小题,每题0.5分,共计50分。)

1.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W?冯特(得分:0.5)

2.“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行为主义心理学(得分:0.5)

3.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行为主义心理学(得分:0.5)

4.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的阶段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思维萌芽(得分:0.5)

5.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 神经系统(得分:0.5)

6.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脑干网状结构(得分:0.5)

7.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分值:0.5]

您的回答:A.下丘脑(得分:0.5)

8.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分值:0.5]

您的回答:D. 顶叶(得分:0.5)

9.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 颞叶(得分:0.5)

10.脑的最古老部位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脑干(得分:0.5)

11.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嗅觉(得分:0.5)

12.支配内脏器官的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植物神经系统(得分:0.5)

13.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分值:0.5]

您的回答:D. 发生变化(得分:0.5)

14.音色主要由声音[声波]的决定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 波形(得分:0.5)

15.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分值:0.5]您的回答:B. 恒常性(得分:0.5)

16.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分值:0.5]

您的回答:D. 联觉(得分:0.5)

17.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的声波是频率[分值:0.5]

您的回答:C. 16~20000赫兹(得分:0.5)

18.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整体性(得分:0.5)

19.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负后像(得分:0.5)

20.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分值:0.5]

您的回答:B.时间知觉(得分:0.5)

21.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锥体细胞(得分:0.5)

22.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分值:0.5]

您的回答:B. 选择性(得分:0.5)

23.对弱光敏感的视觉神经细胞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杆体细胞(得分:0.5)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原因造成的(得分:0.5)

25.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听觉的编码(得分:0.5)

26. 表象可以为想象提供素材,是由于表象具有[分值:0.5]

您的回答:C. 可操作性(得分:0.5)

27.遗忘的进程通常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先快后慢(得分:0.5)

28.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是自然衰退和[分值:0.5]

您的回答:C. 干扰(得分:0.5)

29.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方式和信息储存时间的长短是划分。[分值:0.5]

您的回答:D. 三个记忆系统的标准(得分:0.5)

30.瞬时记忆保存的时间一般在()秒[分值:0.5]

您的回答:A. 1 (得分:0.5)

3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前摄抑制(得分:0.5)

32.短时记忆的容量项目一般为[分值:0.5]

正确答案为:A. 5-9个

33.记忆过程有[分值:0.5]

您的回答:C. 三个基本环节(得分:0.5)

34.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能被意识到的(得分:0.5)

35.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分值:0.5]

您的回答:C. 语义记忆(得分:0.5)

36.保持曲线来源于[分值:0.5]

您的回答:B. 艾宾浩斯(得分:0.5)

37.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感觉属信息的[分值:0.5]

您的回答:A. 输入和登记(得分:0.5)

38.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称为[分值:0.5]

您的回答:B. 定势(得分:0.5)

39.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分值:0.5]

您的回答:A. 言语(得分:0.5)

40.布洛卡中枢即[分值:0.5]

您的回答:C. 运动性言语中枢(得分:0.5)

41.大脑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言语运动中枢(得分:0.5)

42.大脑皮质的颞上回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言语听觉中枢(得分:0.5)

43.威尔尼克中枢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分值:0.5]

您的回答:A. 接受性失语症(得分:0.5)

44.颞上回受到损伤的人可能出现[分值:0.5]

您的回答:A. 接受性失语症(得分:0.5)

45.大脑皮层中角回受到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分值:0.5]

您的回答:A.失读症(得分:0.5)

46.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脑区受到严重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分值:0. 5]

您的回答:A. 失写症(得分:0.5)

47.想象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得分:0.5)

48.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成为[分值:0.5]

您的回答:C. 辐合思维(得分:0.5)

49.“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分值:0.5]

您的回答:D. 理解性(得分:0.5)

50.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即得出“月晕而风”的结论,这表明思维具有[分值:0.5]

正确答案为:C. 间接性

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被称为[分值:0.5]

您的回答:A. 意识(得分:0.5)

52.分心指[分值:0.5]

您的回答:D. 注意分散(得分:0.5)

53.注意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D. 心理状态(得分:0.5)

54.梦出现在[分值:0.5]

您的回答:A. 快速眼动期(得分:0.5)

55.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对象吸引过去的现象,称为[分值:0.5]

您的回答:B.分心(得分:0.5)

56.简单任务下注意的对象范围一般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5~9个(得分:0.5)

57.根据睡眠中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值:0.5]

您的回答:D. 4 (得分:0.5)

58.个体根据任务的要求把注意从一个对象指向并集中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注意[分值:0.5]

您的回答:D. 转移(得分:0.5)

59.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B. 生长性需要

正确答案为:D. 缺失性需要

60.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分值:0.5]

您的回答:B. 诱因(得分:0.5)

61.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实现自我理想的需要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B. 生长性需要(得分:0.5)

62.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称[分值:0.5]

您的回答:A.内驱力(得分:0.5)

63.动机产生的内在条件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需要(得分:0.5)

64.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分值:0.5]

您的回答:A. 心境、激情、应激(得分:0.5)

65.微弱,持久而具有弥漫性特点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分值:0.5]

您的回答:D. 心境(得分:0.5)

66.心理过程包括[分值:0.5]

您的回答:B. 认识、情感和意志(得分:0.5)

67.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功能。[分值:0.5]

您的回答:D. 信号(得分:0.5)

68.有爱就有恨,有喜就有悲,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的特性。[分值:0.5]

您的回答:A.两极对立(得分:0.5)

69.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以把情绪分为()。[分值:0.5]

您的回答:A.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得分:0.5)

70.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分值:0.5]

您的回答:C.应激(得分:0.5)

71.与易受暗示性和武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自觉性(得分:0.5)

72.“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说明对人有影响的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心境(得分:0.5)

73.随波逐流,易受暗示的人,其意志品质缺乏[分值:0.5]

您的回答:A. 自觉性(得分:0.5)

74.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所产生的失语症叫[分值:0.5]

您的回答:C. 失读症(得分:0.5)

7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分值:0.5]

您的回答:D. 反比关系(得分:0.5)

76.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得分:0.5)

77.神经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 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得分:0.5)

78.在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分值:0.5]

您的回答:A. 双趋式冲突(得分:0.5)

79.格式塔心理学主张[分值:0.5]

您的回答:D. 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得分:0.5)

80.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分值:0.5]

正确答案为:A. 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81.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得分:0.5)

82.神经元的是由什么组成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 细胞体、树突和轴突(得分:0.5)

83.自主神经由什么组成的[分值:0.5]

您的回答:B.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得分:0.5)

84.罗杰?斯佩里通过哪项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分值:0.5]

您的回答:A. 割裂脑(得分:0.5)

85.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分值:0.5]

您的回答:B. 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得分:0.5)

86.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分值:0.5]

您的回答:B. 感受性(得分:0.5)

87.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分值:0.5]

您的回答:A. 运动性言语中枢(得分:0.5)

88.听觉的感受器是[分值:0.5]

您的回答:C. 科蒂氏器官(得分:0.5)

89.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分值:0. 5]

您的回答:B. 声音掩蔽(得分:0.5)

90.生理零度是指[分值:0.5]

您的回答:A. 皮肤表面的温度(得分:0.5)

91.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分值:0.5]

您的回答:A. 引不起内脏感觉(得分:0.5)

92.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分值:0.5]

您的回答:B. 感觉后像(得分:0.5)

93.联觉是指[分值:0.5]

您的回答:D.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得分:0.5)94.生物节律给人提供了判断时间的信息,所以,这种节律也可叫[分值:0.5]

您的回答:C. 生物钟(得分:0.5)

95.记忆是[分值:0.5]

您的回答:A.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得分:0.5)

96.一幅图画,把白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分值:0.5]

您的回答:B. 选择性(得分:0.5)

97.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叫[分值:0.5]

您的回答:A. 幻想(得分:0.5)

98.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分值:0.5]

您的回答:B. 注意(得分:0.5)

99.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分值:0. 5]

您的回答:C. 注意的分配(得分:0.5)

100.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分值:0.5]

您的回答:D. 表情(得分:0.5)

二、多选题(第1-50小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值:1]

您的回答:A. 认知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C.

人格可以通过心理过程得到表现┋D. 情感属于心理过程(得分:1)

2.心理过程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意志过程┋B. 认知过程┋D. 情感过程(得分:1)

3.神经元具有下面哪项功能[分值:1]

您的回答:A. 接受刺激┋B. 传递信息(得分:1)

4.脑干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 延脑┋C. 脑桥┋D. 中脑(得分:1)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分值:1]

您的回答:A. 人耳对1000~4000赫兹的声波最敏感┋C.

老年人首先丧失的是对高频声波的听觉(得分:1)

6.关于色盲,正确的说法是[分值:1]

您的回答:A. 色盲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C.

色盲患者一般也能“辨认”颜色┋D. 男性色盲比女性色盲多(得分:1)

7.关于时间知觉,正确的说法是[分值:1]

您的回答:B. 听觉比触觉估计时间准确度高┋C.

生物钟是人们估计时间的重要依据┋D.

个体的情绪状态会影响时间知觉(得分:1)

8.错觉的性质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B.

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D.

只要具备产生错觉的条件,错觉就一定会发生(得分:1)

9.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这是[分值:1]

您的回答:A. 同时对比现象┋C. 彩色对比现象(得分:1)

10.下列说法中不科学的是[分值:1]

您的回答:A. 痛觉反映一个人意志力强弱┋C. 痛觉反映了一个人的灵敏程度┋D. 痛觉比较容易适应(得分:1)

11.由于不同的感觉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错觉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视听错觉┋D.形重错觉(得分:1)

12.人估计时间的依据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B.各种计时工具┋C.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得分:1)

13.声波的特性包括[分值:1]

正确答案为:C. 波形|D. 频率

14.彩色的特性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饱和度┋B. 明度┋D. 色调(得分:1)

15.声音的性质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 音调┋C. 音色(得分:1)

16.听觉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这些主要受声波的振幅、波形和频率等物理学特性影响。下列匹配中错误的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C. 音色-频率┋D. 响度-频率(得分:1)

17.关于痛觉,正确的说法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最难适应的感觉┋D. 具有机体保护的作用(得分:1)

18.遗忘是指[分值:1]

您的回答:B.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的现象┋C.

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的现象(得分:1)

19.长时记忆遗忘的主要原因包括[分值:1]

正确答案为:A. 自然衰退|C. 前摄抑制|D. 倒摄抑制

20.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包括[分值:1]

正确答案为:B. 感觉后象|D. 刺激物的形象

21.记忆是[分值:1]

您的回答:B. 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C.

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得分:1)

22.表象的作用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 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桥梁┋C. 为想象提供素材(得分:1)23.遗忘的主要原因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 信息干扰┋C. 自然衰退(得分:1)

24.思维最主要的特征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间接性┋C. 概括性(得分:1)

25.根据思维的形态所划分的思维的种类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动作思维┋B. 形象思维┋C. 抽象思维(得分:1)

26.关于概念,正确的说法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B.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C.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得分:1)

27.关于概念,正确的说法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个体掌握概念的层次反映其思维发展水平┋B.人工概念是人为制造的概念┋C.概念的内涵越深,外延越窄(得分:1)

28.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因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迁移作用┋B. 原型启发作用┋C. 定势作用(得分:1)

2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D.

言语要借助语言来实现(得分:1)

30.言语的特点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B.

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C. 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得分:1)

31.“一题多解”是要培养学生的[分值:1]

您的回答:B. 求异思维┋C. 发散思维(得分:1)

32.关于定势的描述,正确的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B. 有时会促进问题解决┋C.

有时会干扰问题解决┋D. 是己有的知识和经验

正确答案为:A. 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B. 有时会促进问题解决|C.

有时会干扰问题解决

33.关于意识,正确的说法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是人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B. 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C.

是物质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D. 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得分:1)

34.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分值:1]

您的回答:A.必须其中有非常熟练的┋D.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得分:1)35.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刺激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强度大的刺激┋B. 突然出现的刺激┋D. 新颖的刺激(得分:1)36.注意的特点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指向性┋C. 集中性(得分:1)

37.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C. 动机是人活动的内部动力┋D.

不同的活动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得分:1)

38.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免于恐惧的需要属于[分值:1]

您的回答:C. 安全需要量┋D. 缺失性需要(得分:1)

39.性的需要属于[分值:1]

您的回答:A.自然需要┋B.生物需要(得分:1)

40.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说法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层次越高的需要出现越晚┋C.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得分:1)

41.以下正确的说法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自然需要是由生理的不平衡引起的┋C.交往的需要属于获得性需要┋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得分:1)

42.兴趣的品质包括[分值:1]

正确答案为:A. 倾向性|B. 广阔性|C. 持久性|D. 效能

43.需要[分值:1]

您的回答:A. 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C.

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得分:1)

44.影响动机产生的因素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内驱力┋B. 诱因┋D. 情绪(得分:1)

45.意志的品质有[分值:1]

正确答案为:A.自觉性|C.坚韧性|D.自制性

46.下面活动属于意志行动的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B. 背诵古文┋D. 小学生登山(得分:1)

47.心境的特点包括[分值:1]

您的回答:A. 微弱性┋B. 持久性┋C. 弥散性(得分:1)

48.大脑的外层叫[分值:1]

您的回答:A. 大脑灰质┋C. 大脑皮质┋D. 大脑皮层(得分:1)

49.下列选项中属于无条件反射的是[分值:1]

您的回答:A. 吃东西流口水┋B. 强光照射下瞳孔收缩(得分:1)

50.感觉阈限是一个范围[分值:1]

您的回答:A. 能够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强度叫下限┋C.

能够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强度叫上限┋D.

下限和上限之间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觉的范围(得分:1)

心理学-复习题及复习资料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背景下,对人的活动中的某些条件、活动程序加以控制或改变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3.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简答题:1.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学习和教学因素有哪些? 答: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2.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中学习和教学过程有哪些? 答: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答:(一)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教学心理学兴起 (二)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三)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4.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有何意义? 答: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章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同一性:是有关自我形象的一种组织,它包括有关自我的动机、能力、信念和性格等的一贯经验和概念。 3.关键期:是指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是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技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将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4.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边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7.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8.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制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9.认知风格: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图示: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我们可以把图式看做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图式是认知结构的起点和核心。 简述: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心理学概论模拟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模拟题 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30题。) 1.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 2. 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 3. 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 4.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 5. 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后摄抑制。() 6.只有一定强度的刺激才可引起感受器的反应。() 7.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方式要比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方式效率高得多。() 8. 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9. 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0.伦理道德、科学真理等可以成为信念的内容,但对美的评价不能。() 11. 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 12. 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13. 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 14. 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必不可少的条件。() 15. 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 16. 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 17. “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 18. 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 19. 华生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 20.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21. 准备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 22. 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而是一种迅速完成的过程。() 23. 父母对子女婚姻干涉的程度,与他们之间的相爱程度呈显著负相关。() 24. 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 25. 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 26. 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 27.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 28.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 29.自我发展的问题更多的可以通过团体为形式的辅导小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课程来给学生提供帮助。() 30.自杀事件发生后,往往会出现谣言等失真信息的传播,教师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想有关学生及时公布详细的事实真相,尤其对于中学生。() 二、单选题(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1.5分,40题,共60分) 1. 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A.社会心理学B.实验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 3.()是依靠对自己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研究方法。

(完整版)2019年新版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A.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 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试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 D.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提出条件发射说 2. 个体在3~6岁处于()期。 A.童年 B.幼儿 C.少年 D.青年 3. 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有经验引起相对()。 A.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4. .看到一朵红花,这时的心理活动为()。 A.感觉 B.知觉 C.视觉 D.色觉 5.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 逐步减慢 C.先慢后快 D.逐步加快 6. 思维的主要特征为( ) A.间接性和概括性 B.分析性和概括性 C.间接性和整合性 D.分析性和整合性 7. 意识的()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觉知性 B.能动性 C.目的性 D.社会历史性

8. ()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 A.成就需要 B.交往需要 C.权利需要 D.进食需要 9. ()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自我 10. ()是信息的载体或媒介,即信息通过什么方式、用什么工具从信息源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 A.信息源 B.信息 C.信息渠道 D.接受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人格特征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反映了人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 A.兴趣 B.能力 C.气质 D.性格 E.理想 2.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 A.脑垂体 B.脑 C.面神经 D.脊髓 E.脊神经 3. 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 A.逻辑技能 B.动作技能 C.具体技能 D.抽象技能 E.智力技能 4. 产生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有多种,如:()。 A.纹理梯度

04462设计艺术心理学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2)

《设计艺术心理学》 教材版本:柳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练习题集: 第二章设计艺术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2.距离说 3.实验心理美学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5.感性工学 6.有限理性 二、问题与讨论 1.简要论述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工程学的发展阶段及发生转变的原因。 2.目前国内外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现状如何? 练习题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复习要点及主要概念 1.设计艺术心理学的发展线索: (1)心理美学的思想最早起源于哲学家们的思辨。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迷狂说”,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净化说”,中国古代老子、庄子提出的“虚静说”、“天人合一说”,以及之后出现的“顿悟说”、“意境说”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发表《美学》一书,标志着美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重要的美学论断仍是由哲学及所提出来的,他们的美学理论主要是从认识论的高度通过抽象思辨来探讨“美”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及其规律等问题; (2)心理美学受到科学心理学影响而倾向实证研究之后,成为了现代科学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相比,较重视探索情绪、情感及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感受、体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3)实验心理美学,早期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将心理实验引入到心理美学研究中,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从他开始,心理美学进入实验心理美学的

阶段; (4)20世纪初与实验心理美学同时兴起的重要理论还有“移情说”和“距离说”,也是运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美感和审美体验; (5)20世纪现代心理美学蓬勃发展,精神分析学派对心理美学影响最大,该学派重视无意识,强调无意识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的作用; (6)其后,心理美学主要沿着科学心理美学和实验心理美学的路线前进,并且将新尽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融入其中; (7)此外,与西方的心理美学流派相比较,俄国心理美学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并且对我国影响较大,如“社会历史文化美学”。P20-25 2.距离说:认为审美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谓的“距离产生美”,要摆脱功利的、实用的考虑,用一种纯粹的精神状态来关照对象,才能产生美感;距离过远或过近都无法引起美感。P22 3.实验心理美学:通过心理学实验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P22 4.格雷夫斯的用户心理研究: 师格雷夫斯,1951年出版了《为人民设计》(并开始有意识地将人机工程学理论运用到工业设计中。书中介绍了设计流程、材料、制造、分销以及科学中的艺术等。对于他而言,设计师不仅是将美学原则运用于产品的表面,“诚实的设计工作应从内至外,而非从外至内"。书中的第2章主要介绍了人体测量和人机工程学研究,提出人与人的体形和尺度存在差异;在第4章(测试的重要性)中他提出一种可用性测试以了解设计的产品表现如何。格雷夫斯的测试不同于一般人机工程师的测试,虽然组织严格,但没有严格的测试流程,他只是想看看人们是如何看待他的设计,如何理解其工作模式;或者设计的哪些方面难以理解以便修正。他认为过于正式的测试使人感觉紧张而不可能得到与真实场景类似的结果,而通过询问(焦点小组)可能会获得被误导的答案,因为被试可能会说出你希望的答案,因此测试应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使被试尽可能自然,因此他认为观察法,特别是使用情境下的观察非常重要。 举例:(他还在书中列举了如何设计测试环境,比如他模拟了一一个客机内部舱位,让“乘客”呆10多个小时(这个时间是那时一个远洋飞机通常航行的时间)以检验人在这一空间中的活 动。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中,他利用实例介绍如何在设计中运用人机工程学提高产品使用性,例如针对老年人设计电话时应该考虑到他们难以阅读细小的数字;或者设计飞机场座椅时,应适应不同人身形的需要。除了可用性以外,他还提出设计师应考虑时尚对于设计的影响,一个最有趣的观点就是所谓的“残余造型,即设计师应将“旧”与“新”混合起来,所谓的“新”应是“新的和改进的"。) 虽然格雷夫斯没有在书中明确提出所谓的“设计心理学”,可是书中的许多内容都紧密

(完整版)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论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体育教育教学 2.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 3.体育锻炼 4.体育教育教学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5.身体心理 6.20世纪50年代前和20世纪50年代后 7.“社会促进” 8.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9.实验运动心理学家、教育运动心理学家和临床运动心理学家 10.1965 11.体育心理学 12.1980 13.临床运动心理学和教育运动心理学 14.正常行为和超常行为 15.异常行为 二、单选题 1.C. 2.A. 3.C. 4.D. 5.A. 6.A. 7.D. 8.C. 9.B. 10.B. 11.A. 三、多选题 1. A.B.C.D 2. A.B.D 3.B.D 4.A.C.D 5.A.B.C 6.A.C 7. ABCD 8.B.C.D 9.C.D 10.A.D 11.A.B.C.D 12.A.B.C.D 13.B.C 14.B.C.D 四、匹配题 1.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几个研究领域与所需解决的主要相关问题连在一起。 发展运动心理学 个性运动心理学运动员的心理障碍 教育运动心理学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记忆过程

临床运动心理学随年龄和运动技能变化而发生的心理变化 认知运动心理学锻炼中心理问题 运动损伤心理学运动员的风格和思想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锻炼心理学心理和行为的生理机制 体育社会心理学运动员思考的内容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运动心理生理学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 2.请用连线将下面的年份与体育心理学发展史发生的重大事件连在一起。 1898年Griffith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1967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成立 1987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25年Tripkett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 1969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出来 1985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成立 1965年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 五、判断题 1.√2.×3.√4.√5.√6.×7.× 8.×9.√10.×11.√12.√13.×14.√ 六、简答题 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20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2019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20所院校排名。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01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中央财经大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南开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北大学、河南大学(学硕、专硕)、鲁东大学、 03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河海大学、东南大学(学硕、专硕)、苏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南医学院、 04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闽南师范大学、 06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07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2017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 02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 05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心理学。 06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

2019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新东方在线 Ⅰ.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心理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心理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心理学学科优秀本科毕业生所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内容涵盖心理学导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等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考查内容结构 心理学导论约100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约70分 实验心理学约60分

心理统计与测量约7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 多项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综合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Ⅳ.考查内容 心理学导论 【考查目标】 1.理解和掌握心理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发展趋势。2.能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一、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实验法 3.测验法 4.调查法 5.个案法 (三)主要的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 2.机能主义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名词术语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 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 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 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 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 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 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 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 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1】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学概论

【1】中科院官方题库-心理学概论 【单项选择题】 1.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W?詹姆斯 B. H?艾宾浩斯 C. W?冯特 D. S?弗洛伊德【答案】C 2. “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S和R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持这种观点的学派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构造主义心理学 C. 人本主义心理学 D. 行为主义心理学【答案】D 3. 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是 A. 机能主义心理学 B. 格式塔心理学 C. 行为主义心理学 D. 精神分析学说【答案】C 4. 猴子能认识事物的外部联系,说明它们的心理发展到的阶段是 A. 知觉 B. 思维萌芽 C. 思维 D. 意识【答案】B 5. 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动物的 A. 感受器 B. 神经系统 C. 反射弧 D. 神经细胞【答案】B 6. 调节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是 A. 小脑 B. 脑干网状结构 C. 丘脑 D. 下丘脑【答案】B 7. 调节内脏系统活动的皮层下中枢位于 A. 下丘脑 B. 脑干 C. 上丘脑 D. 小脑【答案】A 8. 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 额叶 B. 颞叶 C. 枕叶 D. 顶叶【答案】D 9. 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A. 额叶 B. 颞叶 C. 枕叶 D. 顶叶【答案】B 10. 脑的最古老部位是 A. 小脑 B. 间脑 C. 大脑 D. 脑干【答案】D 11. 在下列感觉中,未经丘脑中转抵达大脑皮质进行信息处理的是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味觉【答案】C 12. 支配内脏器官的是 A. 植物神经系统 B. 运动神经系统 C. 中间神经系统 D. 感觉神经系统【答案】A 13. 感觉适应指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 A. 降低 B. 提高 C. 不变 D. 发生变化【答案】D 14. 音色主要由声音[声波]的()决定的。 A. 频率 B. 波形 C. 强度 D. 音调【答案】B 15. 白纸在橙色灯照条件下,看起来依然是白色的,这是因为知觉具有 A. 选择性 B. 恒常性 C. 理解性 D. 整体性【答案】B 16. 红色让人感到温暖,这是一种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后像 D. 联觉【答案】D 17. 人类听觉的适宜刺激的声波是频率 A. 200~20000赫兹 B. 1000~4000赫兹 C. 16~20000赫兹 D. 1000~5000赫兹【答案】C 18. 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称为知觉的 A. 恒常性 B. 整体性 C. 选择性 D. 理解性【答案】B 19. 红灯灭后眼睛里出现了蓝绿色的灯影,这是 A. 正后像 B. 互补现象 C. 负后像 D. 彩色对比【答案】C 20. 人脑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 A. 运动知觉 B. 时间知觉 C. 似动知觉 D. 方位知觉【答案】B 21. 位于中央窝上的视神经细胞主要是 A. 双极细胞 B. 边缘细胞 C. 杆体细胞 D. 锥体细胞【答案】D 22. 人们在知觉外部事物的时候,会把一部分物体当做对象, 其他部分当做背景,这表明知觉具有

心理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张旭东版)

心理学综合复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 蓝色字体部分是同学们问得较多的 综合复习与思考题之一 一、填空题 1.心理现象 2.心理现象 3.指向;集中 4.形象记忆;情绪记忆 5.客观事物;需要 6.客观规律 7.内心冲突 8.扩散;集中;相互诱导 9.气质/性格 10.道德感 11.全体学生 12.学生观 二、名词解释 1.创造能力:是指人们根据预定的目的产生出新颖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P171) 2.创造想象:是根据预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P89) 3.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应用创新的方案或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P100) 4.道德感:是一个人对于别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P118) 5.定向反射:是由情景的新异性所引起的一种反射,它为人和动物所共有.(网上) 6.发散思维: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P99) 7.反射:是指有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之下,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回答及反应。(P22) 8.非智力因素:第一层次—广义的非智力因素,由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组成(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第二层次—狭义的非智力因素,由五种基本的心理因素组成(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第三层次—具体的非智力

因素,由十二种具体的心理因素组成(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信心、自尊心、好胜心、顽强性、自制性、独立性)。(P143) 9.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P47) 10.感觉适应:由于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的变化。(P53) 三、单项选择题1—5 DBB C B 6—10 ADABB 四、多项选择题1.ABD 2.CD 3.BCD 4.ABCD 5.ABCD 五、简答题1.画简图说明遗忘的规律. 答: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了遗忘发展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程 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即在识记后的最初时间遗忘得比较快, 以后逐渐缓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P73) 2.简述采取决定阶段的主要环节。 答:采取决定阶段即意志行动的准备阶段,规定行动的方 向和轨道,是在脑中对未来的行动进行酝酿和抉择的过程。它包 括以下几个环节:(1)动机的斗争。动机斗争是对相互对立、彼 此冲突的动机作出评价和选择的过程。(2)目的的确立。行动目 的是顽强不屈的意志行动的前提,行动的目的越明确,行动的意 志就越坚决。(3)方法的选择。方法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方法指导行动,保证目的得以顺利实现。(4)计划的制定。计划 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5)决策的作出, 决策就是对若干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以期优化地达到目 标。(P133) 3.简述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 答:(1)社会要求和个人的创造愿望。在实践活动中,现实生活不断向人们提出创造新事物的要求,当这种要求与个人的创造愿望相结合时,就产生了创造新事物的具体动因,并在其推动下实施创造想象的活动。 (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备。扩大知识范围,增加表象的积累和储备,是创造想象的基础;创造想象是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若没有丰富的表象储备,有关的新事物是创造不出来的。 (3)原型启发。是指人们在创造发明开始前,总是受到一种类似失去或模型的启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联想和积极地思维活动,创造出新事物来。 (4)积极地思维活动。创造思维是与创造想象密切联系着的,它是各种创造活动的前提。 (5)灵感的作用。灵感也叫“顿悟”,是在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极度敏锐的情况下,长期思考着的问题受到某些事物的启发,忽然得解的心理过程。(P90) 4.简述发散思维及其特点。 答: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它指在解决问题时,沿着多方向去探寻方法,从而形成多种正确答案的思维。它的特点:(1)流畅性,指思维的量,对刺激迅速而通顺的反应,即单位时间内发散项目的数量。发散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流畅性越好。(2)变通性,指发散思维的灵活性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即发散醒目的范围和维度。发散范围越广,维度越多、变通性越大。也就是思维活动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因而产生超常的构思,提出不同寻常的新方案。(3)独特性,指发散思维的新奇成分,对刺激不同寻常的反应,即发散项目不为一般人所有。发散的项目越是新奇,与众不同,独特性就越强。发散思维往往产生某些新异、奇特的思维或间接,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发散思维的功能是求异与创新。(P99) 5.简述教师的感染力及其作用。答:教师的感染力就是教师以自己的个性去影响学生所表现的情绪力量。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接受他在课堂或活动中有意传播的东西,而且也会使他们在无意中接受教师个性的影响等。教师的感染力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要求较易于转化为学生的需要。通过教师情绪的感染,是学生体验到愉快、振奋的情绪,会引起他们的模仿或重复进行这类行为或活动。教师利用表扬或批评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绪体验,对行为起巩固、调整和校正的作用。 (2)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情绪学习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情绪评价的学习。 (3)能使学习中的冲突与挫折得到妥善的处理。具有感染力的教师,不仅善于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必要的冲突与挫折,而且还要以自己的自

2019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2019 心理学考研院校排名及院校推荐 1.2019 心理学考研院校全国排名前 20 名院校 目前,心理学考研学术硕士方向,统考依然是一个大趋势,但是也有一大部分比较好的院 校开始自主命题,为了让准备 2019 年考研的同学安心复习,明确自己的目标院校是统考还是 自主命题,跨考考研老师为大家汇总了全国前 20 所院校排名。b5E2RGbCAP 排 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全国各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1 / 15
学校名称 北京师范大学 西南大学 北京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 辽宁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山大学
得 分 100.000 93.099 82.011 75.283 65.390 60.857 57.547 56.635 52.735 51.500 50.618 50.140 48.012 45.867 43.315 43.258 41.947 40.615 38.997 36.410
星 级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4★

01 东北地区自主命题院校 东北师大(学硕和专硕都有) 、吉林大学(学硕和专硕都有) 、沈阳师大 、哈尔滨师范大 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吉林师范大学 02 华北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学硕全英文教材、有专硕)、北京大学(目前没有明确书单) 中央财经大 学(学硕、专硕)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南 开大学(学硕、专硕) 、首都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
DXDiTa9E3d p1EanqFDPw
首都医科大学(新增专硕) 、 河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河北大学 、河南大学(学硕、专 硕) 、鲁东大学 、RTCrpUDGiT 03 江浙地区 南京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河海大学 、东南大学(学硕、专硕) 、苏州大 学 、江苏师范大学 、南京医科大学 、扬州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皖南医学院 、5PCzVD7HxA 04 华南地区 中山大学 、广州大学 、广西师范大学 、厦门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师范大学 、 06 华中地区 湖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学硕、专硕) 、 07 西南地区 重庆师范大学 、四川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 (3)心理学考研院校难度分析 01 浙江大学的强项在于工业心理学等应用取向的心理学专业 2017 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 及优势方向 2017 年考研心理学院校排名及优势方向。jLBHrnAILg 02 北京大学的强项在于认知心理学、实验心理学。 03 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在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与统计 04 首都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它曾经辉煌过,很多现在的博导都曾经在这儿接受过林传 鼎等人的培训。现在则处于上升时期,钱多、设备还可以,学校相当支持,但是除了动机与情 绪这个博士点有特点之外,还没有形成自己更多的特色。xHAQX74J0X 05 吉林大学的社会心理学系的强项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向你展示一个全面的 心理学。 06 南京师范大学的强项则在于理论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史。 西南大学心理学系有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基础心理学和教育发展心理学两个博士点, 此外还有基础心理学、教育发展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硕士点。这里基础心理学的研究特色
2 / 15

2019年积极心理学-模拟考试3答案

一、单选题(共30.00分) 1. A的上个月收入为5000元,这个月变为5500元;B的的上个月收入为10000元,这个月变为8000元。有人认为A的幸福感更高,他可能是从()的角度进行解释的。 A. 易得性启发式 B. 框架效应 C. 参照点效应 D. 再认启发式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2. 下列属于消极的文化心理倾向的是()。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B.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C.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B 正确答案: B 教师评语: -- 3. ()是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A. 社会幸福观 B. 心理幸福感 C. 主观幸福感 D.

道德幸福感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C 正确答案: C 教师评语: -- 4. 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_____提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曾提出:给我一打健康的、没有缺陷的婴儿,在我设定的环境里教养,我保证随机选出任何一个婴儿,无论他的能力、嗜好、倾向、活动、职业、种族等种种因素如何,我都能够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 A. 多拉德 B. 詹姆士 C. 弗洛姆 D. 华生 满分:1.00 分 得分:1.00分 你的答案: D 正确答案: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 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1877 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 B.桑代克 C.华生 D.卡普捷列夫 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 B.教育措施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规律 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 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6.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 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 C.《教育心理大纲》 D.《教育心理统计》 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1

A.19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19 世纪 80 年代 C.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 年 B.1897 年 C.1789 年 D.1798 年 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 世纪 20 年代以前 B.20 世纪 20 年代至 50 年代 C.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廖世承 D.潘菽 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 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教学方法
2
)。

(有答案)第一部分 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部分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C1.狗听到主人唤它的名字就跑过去是( ) A.无条件反射 B.本能的反射 C.第一信号的条件反射 D.第二信号的条件反射 B2.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心理活动,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的学流派是( )。 A.构造主义学派 B.机能主义学派 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 D3.一个人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 )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个性 A4.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铁钦纳 C.詹姆斯 D.罗杰斯 C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说明心理是( )。 A.脑的机能 B.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对客观现实主观能动的反映 D.在实践中发展 D6.脑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 A.12对脑神经 B.脑干、间脑、小脑和大脑 C.脑神经 D.神经元 B7.外周神经系统可分为( )。 A.突感神经和副突感神经 B.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C.脑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D.脊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 A8.对于一般人来说,言语功能占优势的大脑半球是( )。 A.左半球 B.右半球 C.左右半球没有区别 D.有人在左半球,有人在右半球 C9.表达人的心理过程内容的是( ) A.认知过程、情绪和情感过程 B.情绪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C.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D.个性、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 A1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德国学者冯特于(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的。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D1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B13.同看一部电影或同上一堂课,不同的人其感受也不同。这种现象说明人的心理具有( )

高等教育心理学教材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 1、什么是高等教育心理学 就是研究在高等院校这个特定情镜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学科。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 (1)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2)特色是“高”与“专” (3)研究的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 (4)要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 3、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原则和方法 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5)教育性原则 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个案法(5)测量法 4、如何理解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和心理学的关系 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教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则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 5、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

(1)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方面:青年教师必须对教师职业的心理基础理论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心理机能熟练的掌握和运用,这样才能尽快地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而尽快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2)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并且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教学措施的心理学依据,从而能更主动而科学地驾驭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丰富自己的教学艺术,从而全面地提高教学质量。 (3)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目前我国的非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一个深化改革。大胆创新的问题。在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需要在改革中提高。而这些课题的讨论和确定,都离不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参与。此外,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利于提高辩证唯物主义水平,提高大学教师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有利于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书育人,并把教书育人提高到更科学的高度;有利于教师总结工作经验,自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章高校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 1、简述人的心理活动结构。 (1认知过程 1、心理过程:(2)情绪情感过程 (3)意志过程 人的心理(1)心理动力:①动机 ②需要 2、个性③兴趣 ④世界观 (2)心理特征:①气质 ②性格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心理学是研究 3 及其规律的科学。 (1)行为(2)客观现实(3)心理现象(4)抽象思维 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 4 。 (1)客观反映(2)想象(3)记忆(4)主观反映 3、心理现象分为 1 。 (1)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2)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与个性倾向性(4)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4、心理过程包括 3 。 (1)认识过程、行为过程、知觉过程 (2)认识过程、感觉过程、知觉过程 (3)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4)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记忆过程 5、个性心理是通过 4 _ 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认识过程(2)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4)心理过程

6、 1 _ 是理论为主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 3 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2 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 5 _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6 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 4 借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及动物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分支。 (1)普通心理学(2)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 (4)实验心理学(5)生理心理学(6)比较心理学 7、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_1_ 。 (1)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2)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3)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4)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 8、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称为 2 。 (1)横向比较研究(2)纵向跟踪研究 (3)跨文化研究(4)定性研究 9、 3 _ 被誉为近代心理学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