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巴底亚书纲要解读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地历史(附历史表)

【走进以色列】犹太人的历史(附历史表)(摘自:希尼之声)犹太信仰的历史既悠久又傲人。
这段至今超过三千八百年的犹太历程交织着伟大的发现、无止尽的创造力与辉煌的成就,但也曾有过深沉的绝望、痛苦的灾难与破碎的梦想。
犹太人在享有几个世纪的自由与独立后,被放逐漂流了数千年之久。
不止一次,甚至是超过十次以上,犹太人所得到的接纳、欣赏与尊重到头来都被暴政、压迫与几乎逃不掉的杀戮所破碎。
但犹太人与犹太信仰在历经这一切之后仍得以幸存,并稳定和茁壮下去。
之所以能够这样,是因着他们对上帝的坚定信靠,对实践上帝诚命的委身,对犹太社群所展现的永久信心,以及对未来充满了奔放的希望与信靠。
若想完全了解犹太信仰,必须先对犹太历史做个综览,并了解犹太信仰与实践的历史来龙去脉。
而若要明白并掌握犹太历史的全貌,也有许多值得参考与阅读的好书。
这篇文章所提供的只是一个犹太历史的基本综览,先列出大要的时间点,接着补上附有评注的完整相关事件纪录。
这个简表列了许多对犹太生活造成巨大冲击的重要事件,也提供了一条管道,让我们藉以理解历史背景、哲学与政治环境、时势、不同的民族,以及那些塑造犹太信仰及犹太人的思想。
公元前大约前1800年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亚伯拉罕宣告信仰独一的主上帝;犹太信仰的开始。
大约前1700年希伯来人迁居埃及雅各布的子孙开始长达450年在埃及的寄居。
大约前1250年出埃及摩西带领以色列民脱离埃及为奴之地。
大约前1250年上帝在西乃山赐下启示上帝将十诫颁赐给以色列民。
大约前1200年征服迦南地乔舒亚带领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
大约前1200-1030年士师时期十二支派定居应许之地;一段动荡不安的时期;饱受四境列国的攻击;士师们相继承担领导大任。
前1030年扫罗被膏为王建立君主政体。
前1010年戴维王朝本身既是战士,又是诗人的戴维王定都耶路撒冷,并让该地成为献祭敬拜的中心。
前970年所罗门王朝这位智能又和平的君王为以色列地及其百姓带来了一段太平盛世。
西伯来书第四章逐节解释

西伯来书第四章逐节解释西伯来书第四章是一段关于智慧、知识和理解的讨论。
以下是对该章节的逐节解释:第一节,这节描述了智慧的重要性。
它强调了追求智慧的价值,将智慧视为宝贵的财富。
智慧可以带来长寿、荣耀和丰富的生活。
这节还强调了智慧的源头是神,并鼓励人们寻求智慧。
第二节,这节提到了教导和指导的重要性。
它说服人们要听从智慧的教导,并将其铭记在心中。
通过接受智慧的教导,人们可以遵循正义和公正的道路。
第三节,这节强调了智慧的价值,它比金银还要宝贵。
智慧可以带来富足和荣耀,它是一种无价的财富。
这节还提到了智慧的影响力,它可以为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带来尊荣和荣耀。
第四节,这节描述了智慧和知识的来源。
它说智慧来自神,知识来自他的口中。
这节还强调了寻求智慧和知识的重要性,人们应该努力追求智慧,并在生活中应用它们。
第五节,这节提到了智慧的力量。
智慧可以带来荣耀和尊荣,它可以使人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这节还提到了智慧的影响力,它可以为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带来尊荣和荣耀。
第六节,这节讨论了智慧的保护作用。
它说智慧会保护那些追求正义和公正的人,并防止他们陷入邪恶的诱惑。
智慧是一种保护盾,它可以指引人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第七节,这节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它是生命之源。
智慧可以带来健康和长寿,它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这节还提到了智慧的影响力,它可以为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带来尊荣和荣耀。
第八节,这节描述了智慧的力量。
智慧可以带来尊荣和荣耀,它可以使人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这节还提到了智慧的影响力,它可以为那些拥有智慧的人带来尊荣和荣耀。
第九节,这节再次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
它说智慧是生命之源,它可以带来健康和长寿。
智慧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它可以使人在人群中脱颖而出。
总结,西伯来书第四章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和价值。
它描述了智慧的来源、力量和保护作用。
智慧可以带来荣耀、尊荣、富足和健康。
这章鼓励人们追求智慧,并将其应用于生活中。
以西结书笔记

目录《以西结书》笔记I.先知以西结其人II.历史背景III.本书的统一性IV.《以西结书》的结构和总览V.本书的大纲A.上帝宣告对以色列的惩罚1:1-24:21B.针对各国的预言25:1-32:32C.耶路撒冷陷落前后上帝警告和鼓励的信息。
33:1-39:49D.千禧年时的敬拜。
40-48章《以西结书》笔记I.先知以西结其人公元前597年,以西结和约雅敬一起被掳。
就像十年以前被掳的但以理一样,以西结也是一个敬畏上帝的年轻人。
他谨守摩西的律法,包括各类有关饮食的规条。
他的妻子在被掳期间去世了,但他却被禁止悼念他的妻子。
有些学者试图根据导致他古怪行为的个性来解释他的信息。
蔡尔兹(Childs)说,这种尝试往往无功而返。
以西结在被俘时大约25岁(假定1:1中的三十年是指他的年龄而言),被掳期间他住在迦巴鲁(Kebar)大运河边提勒亚毕(Tel Abib)自己的一间屋子里面(3:15)。
如果迦巴鲁河就是Bab. naru kabari,那他住的地方应是在巴比伦和尼普尔(Nippur)之间。
这样,他就是住在某个犹太人的定居点里,这些定居点是犹太人被从犹太掳到巴比伦后设立的。
II.历史背景以西结有时间记录的信息是从被掳第五年开始的,即公元前592年6月31日(1:1-2);最后一个有时间记录的信息是被掳后27年,即公元前571年4月27日(29:17)。
这样,以西结的事工前后至少持续了二十三年。
他在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毁前后传讲他的信息。
他的信息是针对所有犹太人的,但他也向耶利米曾写信联络的那部分被掳的犹太人,他们一直听从假先知、敬拜偶像。
《以西结书》表明,这些来到巴比伦的犹太百姓的态度并没有多大改变。
III.本书的统一性在二十世纪早期,德莱弗(S. R. Driver)还可以这样说:“没有人会对本书的作者是谁提出疑问。
整本书从头至尾都毫无疑问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而到了1924年,霍尔切尔(G. Holscher)开始提出质疑。
哈该书纲要解读

哈该书纲要解读哈该书的日期比西番雅书至少要晚一个多世纪。
先知西番雅大约是活在耶路撒冷被毁(主前五八六年)的前半个世纪(主前六三六年);而哈该则活在大灾难之后五十多年(主前五三0年以后)。
西番雅预言会有审判,哈该则生活在这审判的后期,那时摆在犹大民众之面前的,完全是另一个历史。
除了知道哈该的日期,我们对他所知甚少。
对于他的父亲,或者家庭背景,我们一无所知。
他被称为先知,是因为他从事宣告神话语的工作。
书中的五个日子,特指先知的事工时期:这些事情发生在主前五二0年八月和十二月之间。
但是如果把哈该的整个先知事工,都限定在这四个月内,那样是错误的。
反而应该说先知在这个短暂时期的生活和事工获得保存下来给后代的人。
我们甚至不知道当时先知年龄多大,也不知他这段短暂工作时间处于他一生人中那个时期。
哈该书的背景先知生活和工作的时期,是以色列人最困难的时期之一。
六十六年以前,也就是主前五八六年,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军队攻破,圣殿也被毁坏。
大部分耶路撒冷的居民被掳到巴比伦;其它逃脱的人,寄居到外邦各国,都,是远离他们的家园。
只有小部分仍留在应许之地;当时没有领导人,虽然生存下去,但没有异象,也没有意志力保持耶路撒冷原有的信仰。
国际形势在主前五三九年开始起变化。
新兴的波斯帝国,在古列王的领导下,打败了巴比伦,变成被掳的犹太人的新主人。
古列王也许早在主前五三八年,就开始让犹太人回国。
这样犹太人经过半世纪以后,开始迁移回到他们自己的祖国,许多人是未见过这土地的(指那些出生在被掳之地的人)。
在主前五三八年和以后的年间回归家园的犹太人,看来曾有小部分有意要重建主前五八六年被毁的圣殿。
但是他们的努力却是徒然的。
他们大多数经过许多劳苦才能在新环境中活下来。
虽然重建圣殿的基址已被清理和作好准备,但是看来很难进行如他们所盼望的重建工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先知哈该就出来工作。
被掳以前的先知们服事的是一个背逆神的民族,现代哈该所面对的却是那些疲乏和对神冷淡的居民。
圣经测试题及答案PPT

圣经测试题及答案PPT1. 圣经中提到的第一位女人是谁?- A. 夏娃- B. 利百加- C. 撒拉- D. 路得- 答案:A. 夏娃2. 圣经中最长的一卷书是哪一本?- A. 诗篇- B. 以赛亚书- C. 创世纪- D. 出埃及记- 答案:B. 以赛亚书3. 圣经中最短的书卷是哪一本?- A. 诗篇- B. 俄巴底亚书- C. 腓利门书- D. 约翰三书- 答案:B. 俄巴底亚书4. 圣经中提到的“智慧的开端”是什么?- A. 敬畏耶和华- B. 爱- C. 谦卑- D. 信靠- 答案:A. 敬畏耶和华5. 圣经中“大卫与歌利亚”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地方?- A. 迦密山- B. 基利波山- C. 以拉谷- D. 摩利亚山- 答案:C. 以拉谷6. 圣经中“五饼二鱼”的奇迹发生在哪里?- A. 加利利海- B. 约旦河- C. 伯赛大- D. 耶路撒冷- 答案:C. 伯赛大7. 圣经中“浪子回头”的比喻是耶稣在哪个场合讲述的? - A. 圣殿- B. 橄榄山- C. 迦百农- D. 耶利哥- 答案:C. 迦百农8. 圣经中“十诫”是由哪位先知在西奈山领受的?- A. 亚伯拉罕- B. 摩西- C. 以利亚- D. 以赛亚- 答案:B. 摩西9. 圣经中“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谁?- A. 彼得- B. 马太- C. 保罗- D. 约翰- 答案:B. 马太10. 圣经中“启示录”的最后一章提到了哪个城市?- A. 耶路撒冷- B. 巴比伦- C. 以马忤斯- D. 新耶路撒冷- 答案:D. 新耶路撒冷请注意,以上内容为示例,实际圣经测试题及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
圣经知识试题及答案高中

圣经知识试题及答案高中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圣经中被称为“智慧书”的是以下哪一部?A. 约伯记B. 箴言C. 传道书D. 雅歌答案:B2. 圣经中最长的一卷书是哪一部?A. 诗篇B. 以赛亚书C. 耶利米书D. 诗篇答案:B3. 圣经中最短的书卷是哪一部?A. 俄巴底亚书B. 腓利门书C. 约翰二书D. 约翰三书答案:A4. 圣经中首次提到“耶稣”这个名字是在哪一卷书中?A. 马太福音B. 路加福音C. 约翰福音D. 马可福音答案:A5. 圣经中“爱是恒久忍耐”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一部?A. 哥林多前书B. 罗马书C. 以弗所书D. 歌罗西书答案:A6. 圣经中“你们要彼此相爱”这句话是谁说的?A. 摩西B. 耶稣C. 保罗D. 彼得答案:B7. 圣经中“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一部?A. 希伯来书B. 雅各书C. 彼得前书D. 约翰一书答案:A8. 圣经中“你们是世上的光”这句话是谁说的?A. 摩西B. 耶稣C. 保罗D. 彼得答案:B9. 圣经中“施比受更为有福”这句话出自以下哪一部?A. 马太福音B. 路加福音C. 使徒行传D. 罗马书答案:B10. 圣经中“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这句话是谁说的?A. 摩西B. 耶稣C. 保罗D. 彼得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圣经中被称为“预言书”的是______。
答案:以赛亚书2. 圣经中“你们要防备假先知”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马太福音3. 圣经中“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雅各书4. 圣经中“你们要常常喜乐”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帖撒罗尼迦前书5. 圣经中“你们要爱惜光阴”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以弗所书6. 圣经中“你们要彼此勉励”这句话出自______。
答案:希伯来书7. 圣经中“你们要谨慎行事”这句话出自______。
依撒意亚先知书45章逐节解释

依撒意亚先知书45章逐节解释依撒意亚先知书45章逐节解释一、引言依撒意亚先知书是圣经中的一卷,由先知依撒意亚所写。
本文将对这本先知书中的第45章逐节进行解释和探讨。
依撒意亚是旧约圣经中最重要的先知之一,他通过神的启示传达了许多信息和预言,对犹太人民的信仰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第45章逐节解释1. 神举起波斯王古列"神如此说:受膏者古列,我所攥右手,使列国降伏在他面前,我也要解开列王的腰带,使城门在他面前敞开,不得关闭;我要在他面前行走,使山崩裂,使陡岭塌陷。
"(依撒意亚45:1)这一节中,神提到了古列,一个波斯王。
神宣布古列会成为他的仆人,用来降伏列国并打开城门。
这个预言实际上成就了,因为后来古列确实统治了波斯帝国,将犹太人从巴比伦流亡中释放出来,并允许他们返回耶路撒冷。
2. 神赐给古列智慧和力量"我要在你前面行,修平崎岖之地,打破铜门,砍断铁闩。
我要把暗中的财宝和隐密的珍宝赐给你,使你知道,知道我耶和华,就是称你名呼你的以色列神。
"(依撒意亚45:2-3)这一节中,神说他会在古列面前修平道路,并赐予他智慧和力量。
这表明神会与古列同在,引导他完成使命。
神还承诺会给古列财富和宝藏,以使古列认识到这一切都是来自于耶和华。
3. 神调动列国,为古列开启宝藏"古列,我为你的缘故,调动北方人来,叫他们从远方而来;为你的缘故,我要召南方人,不可远离;我要对东方人说:不要离开;对西方人说:不要拦阻。
我要使我的百姓以色列,从远方而来。
"(依撒意亚45:6)在这一节中,神宣布他将调动列国来帮助古列,并为古列打开宝藏。
这意味着神会动用各方力量来支持古列的统治,使他能够履行神所赋予的使命。
4. 耶和华是唯一的神"除我以外再没有别神,我是使你坚固的,你虽不认识我,我也给你束腰,使人从日出之地直到日落之处都知道:除我以外,是没有别神的。
我是耶和华,再没有别神。
以赛亚55篇的讲章大纲

以赛亚55篇的讲章大纲以赛亚55篇的讲章大纲《以赛亚书》第55章是耶和华对世人的深情呼唤,通过这一章,神向所有干渴的灵魂发出了救恩的邀请。
本文将从福音邀请的特性、对象、要求、果效以及救恩的普世性等方面,详细剖析这一章的内容。
福音邀请的特性普世性●无差别的呼唤:福音的邀请是向全人类发出的,不分种族、文化或社会地位。
神的爱是普世的,祂愿意所有人都能接受祂的救恩。
无论是富有还是贫穷,强壮还是软弱,神的邀请都是平等的,祂希望每一个灵魂都能在祂的怀抱中找到安息和归属。
丰盛性●丰富的恩典:福音的邀请不仅是简单的呼唤,更是充满了神丰盛的恩典。
神的救恩如同丰盛的筵席,准备好了一切美好的事物,等待着人们来享用。
接受神的邀请,意味着进入一个充满祝福和恩典的生命状态,体验到神所赐的丰盛生命。
恩典性●无偿的礼物:神的救恩是出于恩典的,是无偿赐予的礼物。
人不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功德来获得救恩,因为神已经为我们预备了一切。
只要愿意接受,神的恩典就会临到,带来生命的改变和更新。
人性化●贴近人心的呼唤:神的邀请是人性化的,祂了解人类的软弱和需要。
神以温柔和慈爱的方式呼唤每一个人,祂的话语充满了理解和同情。
通过这种人性化的呼唤,神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祂的爱,并愿意回应祂的邀请。
福音邀请的对象一切干渴的人●心灵的干渴:这里指的是那些心灵空虚、灵魂干渴的人,他们需要神的救恩来滋润和满足。
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在物质上可能并不匮乏,但在精神上却感到极度的空虚和孤独。
神的邀请正是为这些人而发出的,祂提供的救恩能够填补心灵的空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安宁。
没有银钱的人●无需代价的救恩:神的救恩是为那些没有能力支付代价的人预备的。
无论是物质上的贫乏还是精神上的匮乏,神都愿意无偿地赐予救恩。
祂的邀请不需要任何金钱或物质的交换,只需要一颗愿意接受的心。
救恩入门的要求留意听神的话●用心聆听:要得到救恩,首先需要聆听神的话语,理解神的旨意。
聆听不仅仅是听到声音,更是要用心去理解和感受神的教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骨肉同胞,不应相残——俄巴底亚书查经
[背景] 1、俄巴低亚书是旧约最简短的一卷书,只有21节经文。本书写作时间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遭到外敌入侵,国家危急之时,寻求以东帮助不成,反被以东落井下石。 2、[作者]「俄巴低亚」的意思是「耶和华的仆人」。除了名字,我们对他的生平一无所知。在旧约,名叫俄巴低亚的人一共有11个,但是没有一个是这本先知书的作者。他是一个先知,因为他宣告耶和华的话(1,4,8,18节)。 3、[对象] :在小先知书中,有三卷书只针对一个国家,哈巴谷书针对的是迦勒底,那鸿书针对的是亚述,这两国家都是侵略压迫以色列的,本书是针对以东,却是本应成为以色列的朋友和弟兄,但却违背弟兄情谊,手足反目,趁火打劫。 4、俄巴低亚书,在一句简短的引言之后,就直接进入主题内容。按我们所知以东的历史,有几个时期可以与这本先知书联系起来。 5、以东座落于以色列的北部。它的北部靠近死海的东岸,向南延伸至亚拉巴大裂谷。虽然在东面和南面都以沙漠作国界,但是以东却是一个可供人居住的地方。无论在山地,斜谷,和西部内壁的高原边界,都有充足的雨水。适度的雨量使得农作物可正常生长。 6、在主前一千三百年,当希伯来人在巴勒斯坦定居下来后,以东的领土原是属于一些游牧民族的区域。除了农业外,这个小王国借着各种的贸易而繁华。向北,它的公路直通亚拉巴,最后到达约旦河流域并越过大马色。同一条公路向南延伸到亚拉伯和连接海路直达阿克巴海湾。向西横过亚拉伯,有一条公路直通地中海及其港口,最后到达埃及。这样,借着贸易和农业,以东获得了财富。 7、它的城市在受到攻击时,可以借着建造在山上的要塞及时得到保护。现代大多数到约旦的人都熟悉皮特拉城。虽然皮特拉的建筑物大部分是旧约的末期和以后建造的,但是它的位置,曾经是古代以东的首都所在地。 8、远在旧约时期,希伯来人和以东人的关系一直是紧张的。在大卫王时代,以东曾变成以色列的殖民地;虽然他们最终挣脱掉殖民地的地位,但是这个王国从没有与以色列和平共处过(以后和犹大也是如此)。在公元前第五世纪,以东人被另外一个国家逐出他们的国土。许多以东人向西移至亚拉巴,定居在巴勒斯坦的南部──这块领土在公元前第六世纪初期,在犹大亡国以前,曾经是属于犹大的。这本书是希伯来的先知,向以东所说的预言;只有一小部分是指向耶路撒冷和以色列的。俄巴低亚书大概产生在公元前五八七至五八六年,在犹大和耶路撒冷被攻破后的十年间。当犹大沦陷后,以东是趁机掠夺土地,并且不怜悯巴比伦战争和犹大沦亡后所残存的人。正因为以东的行为,引来俄巴低亚的悲哀信息──宣告对以东的审判。
9、这本书是描述一个事件的异象(1节)。以东将来的毁灭,要发生在战争中。它的军事堡垒虽然建筑在山上,但却不能避免仇敌的毁灭。以东人的狂傲,必将在他们被打败的日子里完全粉碎,带着这样忧郁的心情,俄巴低亚开始向以东说预言。 10、以东未来的审判是他们犯罪的直接结果。他们所犯的罪恶(10-14节)概括而言是「向兄弟雅各行强暴」。他们与希伯来人虽然有一点血缘关系,但是却积极地参与毁坏耶路撒冷。和其它的国家一样,以东将落入神未来的审判之中;但以色列人却有不同的前途。被掳的最后将要归回自己的土地,耶和华将再一次做以色列的王。 借着这本先知书,我们看到先知了解到神在人类历史的工作,并且把它表达出来。以东犯了不人道的罪,因此他们将受惩罚。作者陈明他的观点,并不是肤浅的,他亲身经历神在自己国家的审判,也经历他们的首都耶路撒冷毁灭。俄巴低亚也觉察到神的选民复兴的希望;不但如此,先知看到的比这些更多,他还表明了神的国来到时的希望。 2
11、神是不偏待人的;已经审判了祂的百姓的罪恶,因此祂也必审判其它的国家。这本书的神学思想是:神是人类历史的主宰,任何国家的罪恶行为,无论是外来的或者国家本身所行的,都必受神审判。这个题目,虽然是在俄巴低亚时代传讲,也是不受时空限制的真理。在这本书也预吾有一天:「国度就归耶和华了。」(21节)这是永恒信息。 一、对以东的审判与刑罚(1—9节) -------------宣告了双重审判:被藐视和被掠夺 “默示”原文是“俄巴底亚的异象”(Vision of Obadiah)是上帝论到以东的话语。可见,异象和话语(Vision and Word)二者是统一的关系。符合圣经的话语的异象带有清晰、明确、和圣洁的特点。 1.列国要藐视以东,虽然以东因为居住在险要之地,易守难攻。首都sela(意味“岩石”)是一个建造在坚固的石山上的城池,因此狂傲,但上帝要把它拉下来。 2.列国要掠夺以东,虽然以东也是当时商业发达之国。拥有许多财宝。以东人以为这些财宝能成为他们的资本,但是“小偷来,盗贼晚间破门而入,他们只拿走所要的东西;当人采摘葡萄时,他们还会留下少许;但你的仇敌把你洗劫一空”(5节)为什么呢?因为以东虽有坚固保障,财宝无数。“有酒有肉多朋友”却没有国家真正和他相交,相好。他自以为聪明,却被人欺骗,实际为愚拙。这些异象不仅是讲以东,也是向那些住在耶路撒冷和犹大的人讲的。 4、先知所传的道有两个重点: (1)先知「从耶和华那里听见信息」并把这个信息传递给百姓。 (2)有消息传来,说:许多国家准备好向以东发动战争。先知以宣告神的决定开始:狂傲自大的以东,那个自以为有足够能力应付外来威胁的,将被打败。以东人认为他们的国家在敌人的攻打之下能够确保安全。他们的城堡是建造在山上,能够提供非常坚强的自卫力。在第三节,「山穴」事实上是由Sela(照字面是盘石的意思)翻译过来的;而Sela当时是以东的一个要塞(靠近皮特拉(Petra)的这个地方),在以东北部。
5、以东即将来临的毁灭。 以东的智慧人在神的审判中也将毁灭(8节)。提幔人以利法(那位劝告乔布的朋友,被称为以东的提幔人以利法。也许提幔在以东是以学术闻名)的学问不能使之避免神的审判。(提幔,根据传统──创世记卅六章十一节记载,是用以扫孩子的名字命名的城市,曾经被考古学家发掘,证实在以东的领土塔威兰〔Tawilan〕这个地方,在公元前八至六世纪是个相当繁荣的地方)。 (第八节的以扫山是一种诗歌的表达方式,用来与以东对应;按照传统的说法,这山区是以扫的后代居住的地方。)这段经文提醒我们什么? 我们倚靠的是什么?是谁?若是倚靠势力金钱,最后全都成为空虚,若是心高气傲,上帝必定击打审判。
3
二、以东手足相残的罪孽(10—16节) -----------以东的日子和耶和华的日子 以东遭受审判,除了他倚靠的错误之外,更在于他竟然对同胞手足,上帝眷爱的选民以色列,在遭难的时候,不去帮助反而趁人之危。6节经文用了八个“你不当”(You should not)对以东的行径发出了悲愤的指责。 也许在以东人的眼中,没有什么兄弟之情,也不顾及手足遭难,他们所知道的就是利益“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与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是他们的价值观。 这八个“你不当”(12—14)的罪行由浅入深控诉了以东的行为: 1.袖手旁观:你兄弟遭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 2.幸灾乐祸:犹大人被灭的日子,你不当因此欢乐; 3.落井下石: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说狂傲的话。 4.趁人之危:我民遭灾的日子,你不当进他们的城门; 5.冷酷无情: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瞪眼看着他们受苦; 6.趁火打劫:他们遭灾的日子,你不当伸手抢他们的财物。 7.助纣为虐:你不当站在岔路口,剪除他们中间逃脱的; 8.赶尽杀绝:他们遭难的日子,你不当将他们剩下的人交付仇敌。 上帝在第15节告诉我们的原则:你怎样行,上帝也必照样向你行。 我们应当常常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耶稣说过的: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你对你弟兄如何呢?当该隐杀亚伯之后,他说我岂是看守我弟兄的呢?上帝说你在哪里?你弟兄在哪里? 当俄巴底亚书继续向以东说话的时候,这个国家所犯的罪恶就显明出来。按照希伯来人的历史,以东和以色列人原是亲戚;他们是以扫和他的兄弟雅各布的后裔。但是他们一点不像兄弟那样。以东以强暴对待希伯来人;当外邦人蹂躝耶路撒冷的时候,他们静静地观看,这是强暴和无情的行为,并且在两国的关系上行不义。先知回忆起耶路撒冷遭掠夺时的情形(12-14节),提出了8个谴责,证实了以东确实犯了各样的罪。以东的罪恶将有它应得的结果。他们所做的将要反过来做在他们身上;他们行不义,必受不义的回报。 信息的中心是以「日子」这个字描述: 在11至14节中,日子这个词一共享了10次。它是指历史上的一段时间;不是指一日24小时的时间;而是指一个时期(近似一个月)。在这时期内,耶路撒冷城被巴比伦军队毁灭。「犹大遭灾的日子」如何,将变成以东的模样;他们冷眼相看,高兴,并且参与掠夺。俄巴底亚声明:在他们狂欢之后,必有报应等候着。先知又提到另外一个日子,即「耶和华的日子」(15节)。俄巴底亚清楚地指出,在这个日子里的审判将是公平合理的:「你如何待人,人也必照样待你。」用一种双关的语言,先知说:那些在圣山狂欢作恶的人,至终将要在醉酒中崩溃。
三、 以色列的拯救与复兴(17—21节)-----耶和华的国度 在这最后的信息中,先知把重点放在他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将来的命运方面。论到锡安和神的选民,他们的前途与以东的灭亡是紧密相关的。 那个「耶和华的日子」也正是犹大得救赎的日子。锡安山将再一次被称为圣,圣殿中的敬拜将得到恢复;这个国家将拥有回自己的国土。好像收割以后放火烧碎秸一样,犹大的复兴将以以东被火吞灭后出现。这样,以东未来的日子也将是犹大获得释放的日子。就像犹大最近在巴比伦军队的入侵下失败和被毁灭那样,这些情形也要转过来,成为以东被刑罚时的情形。 借着犹大复兴的启示,先知唤起我们注意一个更美的未来,他期望着一个日子的来到,那时所有失去的土地都要重新得回来。19至20节所列出的地名,告诉我们这个国家曾拥有的一切领土,都要得回来。先知在这里向他自己的人民传达,在他们被掳归回以后,神还有更大的应许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