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防治措施

降雨条件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滑坡防治措施
降雨 对边 坡稳 定性 的力学 影 响主要 表 现为边 坡 体所 受 静水压 力 、 动水 压力 和扬压 力发 生改 变 , 为了 从力 学 角度较 好刻 画边 坡 破 坏机 理 , 其 变 形 的 不 对 同演 变 阶段进 行 力学分 析 。边坡 力学模 型 如 图 1所

受滑坡 的地 质地 貌条件 、 境条件 等 因素综 合影 响 , 环
治措 施 。对 防灾减 灾技 术实施 具有 一定 借鉴 作用 。
显 著等 特点 , 、 、 灾害频 发 , 崩 滑 流 为公路 的安全运 行
造 成极 大威胁 。 目前 , 内外 学 者对 公 路 边 坡 破 坏 国 机理展 开大量 研 究 , 得 许 多 成果 。滑 坡 的稳 定性 取
l 边 坡 失 稳 力 学机 制
李 晓 鸿
( 重庆 市 交通 规 划勘 察设 计 院 , 庆 4 1 2 ) 重 0 1 1

要 : 出降 雨 条件 下 的 边坡 力 学模 型 , 于 边 坡 受 力 分 析 , 示 静 动 水 压 力 、 压 力 、 土 体 力 学参 数 劣 化 等 诸 提 基 揭 扬 岩
多 因素 共 同作 用使 边 坡 稳 定 性 安 全 系数 降低 , 发 边 坡 失稳 。 提 出截 、 水 处 置 措 施 , 而 达 到 增 加 滑 坡 稳 定性 的 激 排 从
LIX io h n a— o g
( o g i g Co Ch n q n mm u ia i n l n i g S r e n sg n tt t ,Ch n q n 0 1 7, i a n c t s P a nn u v y a d De i n I siu e o o g i g 4 1 4 Ch n )

边坡防治措施及设计

边坡防治措施及设计

边坡防治措施及设计边坡防治是指对山体边坡进行加固和稳定的措施和设计。

边坡的稳定性对于防止山体滑坡、崩塌等灾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边坡防治措施及设计。

1.地质勘察与分析:在边坡防治设计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察和分析,了解边坡及其周边地质情况,确定边坡的稳定性与可行性。

地质勘察包括地质剖面的勘测和地质钻探,以获取有关地质土层和地下水位等信息,以确定边坡的稳定性。

2.边坡表面排水:边坡表面排水是边坡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合理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和泄水渠等结构,将边坡上的地表水快速排除,减少水分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3.边坡加固与防护:根据边坡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和防护措施。

常见的加固和防护措施包括土工格室、岩石锚杆、挡土墙等。

土工格室是一种用于加固边坡的三维墙体结构,能有效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岩石锚杆是将钢筋或钢索固定在岩体中,通过锚杆的作用来增强边坡的稳定性。

4.边坡绿化:边坡绿化是一种美化环境的同时稳定边坡的措施。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来保持土壤的固结和水分的保持,减少土壤侵蚀和边坡滑坡的风险。

常用的边坡绿化植物有牵牛花、金鱼藻等。

5.边坡监测和预警系统:边坡监测和预警系统是用来监测边坡的稳定性和预警可能的灾害的系统,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该系统通常包括地震仪、位移仪、摄像头和遥测设备等,可以实时监测边坡的变化。

综上所述,边坡防治措施及设计是保护山体边坡稳定的重要手段。

通过地质勘察与分析、边坡表面排水、边坡加固与防护、边坡绿化和边坡监测与预警系统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边坡灾害的发生和影响,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实施边坡防治措施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研究,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

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及滑坡防治措施引言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村村通公路”工程的进一步实施,在地形困难路段修建的公路越来越多。

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填、大挖方路段频繁出现,相伴而来出现了较多的路堤边坡失稳,边坡及路堑边坡坍塌等地质灾难现象,给公路建设、运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需要选用合理的方法评价其边坡稳定性,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合理的边坡治理措施进而做到既保证公路运营的安全,又节约投资。

由此看来,稳定性评价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对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和滑坡防治措施进行研究,为二程技术人员在实际工程中选用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防治措施提供参考。

1、公路边坡病害的分类边坡病害可分为以下3类。

1、1滑坡滑坡是路基山坡土体或岩体由于长期受地下水、地表水活动的影响使其结构逐渐失去支撑力,在自重的作用下,整体沿着一定软弱面向下滑动。

滑坡按其引起滑动的力学特性来区分,可分为牵引式和推移式滑坡。

牵引式滑坡是下部先滑动,使上部失去支撑而变形滑动,一般速度较慢,可延续相当长时间,横向张性裂隙发育,表面多呈阶梯状或陡坎状。

推移式滑坡是上部岩土挤压下部岩土体产生变形,滑动速度较快,滑体表面波状起伏,多见于有堆积分布的斜坡地段。

1.2崩塌所谓崩塌是整体岩土块脱离母体,忽然从较陡的斜坡上崩落下来,并顺斜坡猛烈翻转、跳跃,最后堆落在山脚。

其具有突发性,危害较大,与滑坡的区别是崩塌发生急促,破坏体散开,并有倾倒、翻滚现象。

而滑坡体一般总是沿着固定滑动面整体、缓慢地向下滑动。

1.3剥落所谓剥落是指边坡表层受风化,在冲刷和重力作用下,不断沿斜坡滚落。

2边坡稳定性评价依据在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之前,需要搜集工程地质环境资料,这既是选取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依据,也是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基础性资料。

它包括自然地理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地震、水文地质条件等,可以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调查访问及地质勘探获得”。

2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根据2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得出统一结论,确定该边坡的治理措施。

边坡防护与防止滑坡措施

边坡防护与防止滑坡措施

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加强植被保护,如植树造林、种草等,可 以减少滑坡的发生。
04
工程实例分析
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某山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与滑坡防 治工程
工程地点
中国某山区高速公路沿线
工程背景
该高速公路途径地形起伏较大,存 在边坡失稳和滑坡隐患,需要进行 边坡防护和滑坡防治工程。
工程目标
滑坡监测预警技术
监测技术
为了及时发现滑坡迹象,采用多种监测技术手段,如地面倾斜监测、地表位 移监测、地下水位监测等。这些监测技术可以连续、实时地获取边坡的变形 情况,为预防滑坡提供数据支持。
预警系统
根据监测数据,可以建立预警系统,设定临界值,当监测数据超过临界值时 ,预警系统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预警系统可以提高对 滑坡灾害的应对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3
滑坡成因及防治措施
滑坡类型及形成条件
滑坡类型
根据滑坡的物质组成、滑坡面位置、滑坡变形特征等,可以 将滑坡分为多种类型,如堆积层滑坡、残积层滑坡、顺层滑 坡、切层滑坡等。
形成条件
滑坡的形成通常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 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受到外界因 素的影响,如地震、降雨等,可能发生滑坡。
张拉破坏
边坡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发生张拉变形,当变形 达到一定限度时发生破坏。
3
弯曲破坏
边坡在外部荷载作用下发生弯曲变形,当变形 达到一定限度时发生破坏。
02
边坡防护技术
边坡加固技术
锚杆加固
锚杆是一种用于加固岩土体的重 要结构物,通过钻孔、插入锚杆 、灌浆等步骤将松散的岩土体锚 固在稳定岩土层上,提高其稳定 性。

滑坡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措施

滑坡防治措施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一)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具体做法有:防止外围地表水进入滑坡区,可在滑坡边界修截水沟;在滑坡区内,可在坡面修筑排水沟。

在覆盖层上可用浆砌片石或人造植被铺盖,防止地表水下渗。

对于岩质边坡还可用喷混凝土护面或挂钢筋网喷混凝土。

排除地下水的措施很多,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加以选择。

常用的方法有:1,水平钻孔疏干;2,垂直孔排水;3,竖井抽水;4,隧洞疏干;5,支撑盲沟。

(二)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改善边坡岩土体的力学强度,提高其抗滑力,减小滑动力。

常用的措施有:1,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

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

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2,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1,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2,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3,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4,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5,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滑坡的防治要贯彻“及早发现,预防为主;查明情况,综合治理;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结合边坡失稳的因素和滑坡形成的内外部条件,治理滑坡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着手:消除和减轻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滑坡的发生常和水的作用有密切的关系,水的作用,往往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和减轻水对边坡的危害尤其重要,其目的是:降低孔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防止岩土体的软化及溶蚀分解,消除或减小水的冲刷和浪击作用。

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

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

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
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法规和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以下是常见的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
1. 土壤稳定性评估:对于可能发生滑坡的边坡,需要进行土壤稳定性评估,确定其稳定性情况。

评估方法可以包括地质勘察、地下水位监测、土壤力学试验等。

2. 风险评估和管理:对于被评估为滑坡危险的边坡,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限制开发和建设、加强监测、修筑防护结构等。

3. 工程措施:对于被评估为较高风险的边坡,可能需要采取工程措施来稳定边坡。

常见的工程措施包括加固土体、改变坡度和坡面形状、导排地下水、切割边坡等。

4. 监测和预警:对于滑坡危险边坡,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监测手段可以包括地形变形监测、地下水位监测、地震监测等。

当监测到边坡发生变形或存在风险时,需要及时发出预警,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滑坡危险边坡处理的规定可能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的规定需要参考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在进行滑坡危险边坡处理时,应当遵循相关规定,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第 1 页共 1 页。

路基滑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路基滑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路基滑坡的预防及处理措施1、要及时消除来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危害。

地表水和地下水能够对公路工程路基滑坡产生直接影响,过多的水分会对公路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如何消除水对于路基边坡的危害就成为了防治公路路基滑坡现象出现的最关键环节。

(1)做好清除地表水的工作。

排除地表水是公路工程路基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能够有效降低滑坡出现的概率。

对此需要应用一种能够长期使用的有效措施。

例如,可以在滑坡所处范围之外设置截水沟、引泉、滑坡体上的地表水排水沟以及滑坡区的绿化带等方式。

排水工作主要是为了拦截、旁引滑坡区外的地表水或者是将易滑坡区域的雨水及泉水进行排除,使其达到阻止地表水流入滑坡区域内的目的。

(2)做好清除地下水的工作。

相对于将地下水都在某个位置而言,流通是清除地下水最为有效的措施,一般情况下所应用的方式有三种:①支撑盲沟,除了排水还能够起到支撑作用;②设置截水沟,拦截水流或者是将其引流到斜坡区域的外围;③仰斜孔群,通过在水平位置进行钻孔,引出其中的地下水,并将其排除。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设置盲洞、渗管以及垂直钻孔等形式达到清除地下水的目的。

(3)尽可能避免水库及河水的水体对滑坡体坡脚的冲刷。

可以在滑坡体的上游修建能够将主流向对岸进行引流的堤坝,并且可以在滑坡体的前端抛石、铺设石笼以及修建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从而达到稳固滑坡体的目的。

2、调整外形,增设抗滑坡设施。

公路工程一般在防治滑坡的时候,会采取削坡减重的形式来应对坡体存在的“上重下轻”的问题,达到降低滑坡体重心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滑坡体的稳定性。

同时还可以合理增加建筑物进行支撑,缺乏结实有效的建筑物的支撑,滑坡体很容易出现严重的滑坡情况,而通过合理构建支撑工程,能够有效维持坡体的重心平衡状态,帮助其快速稳定。

一般而言,抗滑片石垛、抗滑桩以及抗滑挡板等都属于有效的支撑建筑物。

例如某公路路基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滑坡情况,因为其滑坡的体积较大,并且滑坡下面缺乏有效的支撑,地基自身强度相对较薄弱,所以存在较大的滑体推力,对于此情况必须使用抗滑桩实现对滑坡体滑坡前缘的有效支撑,确保滑坡后不会再出现局部位移或坍塌情况,采取全埋植式结构的抗滑桩。

道路塌方滑坡方案

道路塌方滑坡方案

道路塌方滑坡方案一、方案概述道路塌方滑坡是指由地质变形、地下水位变化、降雨等因素引起的土体滑动现象,给道路交通带来严重威胁。

本文将介绍道路塌方滑坡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案,帮助降低风险、提高应对能力。

二、塌方滑坡预防方案1. 地质调查与监测在道路规划和建设之前,应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情况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对潜在的滑坡隐患区域,应增加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地质变形的趋势,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 水文控制土壤的稳定受降雨及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控制水文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水文控制:•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导入排水管网,避免积水导致土壤松动;•加强排水系统的设计和维护,确保排水通畅,减少水压对土壤的作用;•针对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采取排水井、地下渗水井等技术手段降低地下水位。

3. 地质工程措施针对已经发生滑坡的区域,可以采取以下地质工程措施:•加固边坡,采用植被覆盖、地锚等方式提高土壤的抗滑性;•安装排水管道,降低地下水位,减少水压对土壤的作用;•设置防护屏障,防止滑坡物对道路和车辆的损害;•修建挡土墙,用于抵抗滑坡物的冲击。

三、塌方滑坡应急处理方案1.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塌方滑坡的预警系统,通过地质监测设备的数据实时分析,及时发现滑坡风险,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2. 道路封闭与交通疏导一旦发生道路塌方滑坡,应立即封闭相关路段,避免人员和车辆进入。

同时,组织交通部门进行交通疏导,确保交通畅通。

3. 抢险与修复工作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进行抢险和修复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清理滑坡物,保障道路通行;•加固边坡,防止二次滑坡的发生;•修复道路设施,确保道路可用。

4. 急救与救援如果有人员被困,应及时进行急救与救援工作。

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施救,确保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

四、总结道路塌方滑坡是常见的自然灾害,对交通和人员安全造成巨大影响。

通过地质调查与监测、水文控制以及地质工程措施的预防,可以降低滑坡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