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

最新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
最新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图中n的值为10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1=2+n+1,n=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

故选B。

3.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

A.质子数B.电子数

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二者只是发生电子的得失,所以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含氧原子个数都没有变化。故选B.

考点:基本概念和原理

4.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

n n

()

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方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字表示元素名称,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详解】

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故A错误;

B、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气态非金属元素名称

有“气”字头。故B正确;

C、左上方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加中子

数。16-8=8,故C正确;

D、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D正确。

故选A。

6.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用符号表示为N

B.等质量的三种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碳

C.三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不同

D.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X<O

【答案】C

【解析】

A、7号元素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正确;

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实际质量是

成正比,由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关系是氧>氮>碳,真实质量也是这一关系,故等质量的

三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碳>氮>氧,正确;C、三种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都是2个电子层,错误;D、质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由小到大依次为C

7.如图所示是甲、乙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粒子是阳离子B.乙粒子是原子

C.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甲粒子的化学性质比乙粒子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8,属于原子.故A说法不正确;

B、乙粒子的质子数是8,核外电子数是10,属于阴离子.故B说法不正确;

C、由于甲、乙的核内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属于同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反应中已得到两个电子,乙粒子是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阴离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C.

8.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有3个电子层

B.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12

C.镁为金属元素

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是24.31g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1、表示元素的原子序数,2、表示元素符号,3、表示元素名称,4、表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2,质子数也为12,所以原子结构示意图有3个电子层,正确,B、该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是12=核外电子数是12,正确,C、镁带“金”字旁,所以属于金属元素,正确,D、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31,而实际质量很小,错误,故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

9.科学家已研究出高能微粒N5+,则N5+的结构可能是( )

A.N5+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B.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C.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D.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5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高能微粒N5+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属阳离子,选项A错误;

B、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B错误;

C、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C正确;

D、一个氮原子有7个质子,那么N5+中含有35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说明失去了一个电子,那么有34个电子,选项D错误。故选C。

10.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

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

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故选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海绵能吸水,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C.符号“Cu”既能表示该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种物质

D.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答案】C

【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

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

D、因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而Na和Na+的化学性质不同,说明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错误

故选C

12.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点睛∶分子基本性质⑴分子质量非常小、分子的体积很小。⑵、分子并不是静止不动的,它总是在不断的运动。⑶、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⑷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酸碱盐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13.目前世界上最精确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g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知,A.x的值为∶38-2-8-8-2=18.故A错误。B.锶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故C错误。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D正确。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14.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

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答案】B

【解析】

某粒子2

X 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核内有16个质子。A、属于16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该离子核外8个电子,性质稳定,故B正确;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16+16=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最外层8个电子属于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再获得或失去电子。

15.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原子是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错误;

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错误;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铁是由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正确;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错误。

故选C。

16.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

B.硅原子核内中子数可能为14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4,相对分子质量约等于28,则中子数=28﹣14=1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7.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为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为该层上的电子数。原子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时,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当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时,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成为阴离子;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电子数为2,或者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

【详解】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正确;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都是8,错误;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正确;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正确。故选B。

18.下列化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并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侯德榜 D.门捷列夫

【答案】D

【解析】

A、道尔顿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先发现了电子,提出了原子论.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测定了空气的组成.C. 侯德榜发明了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以及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 D.门捷列夫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选D

19.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诗句中说到在远远的地方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是因为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飘入到作者鼻孔中的原因.说明了分子中不断地运动.故选B

20.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

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故选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012-2013学年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测试

2012-2013学年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2分 ×15=30分 1、【 2012·潍坊】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 .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差 2、【 2012·泰安】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能够再分 B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D .原子的体积及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是由电子决定 3、【 2012·宿迁】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 ,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中子数为 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 . 1 B.2 C. 3 D.4 4、【 2012·盐城】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质子数为 25,相对原子质量为 55,则锰原子的电子数为 A . 25 B. 30 C. 55 D. 80 5、【 2012·北京】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6、下图是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 、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了所有的电子 B 、一个氯原子如果得到一个电子就变成不稳定结构 C 、氯化钠是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静电作用亲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的物质。 D 、生成的氯化钠多出了一个电子 7.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安装了近 2万块钛(Ti 金属板。已知 Ti 原子核内有 22个质子,则下列有关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Ti 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 . Ti 4+的阳离子核外有 18个电子 C . Ti 原子核外有 22个电子 D . TiO 2中含有氧分子 8.下列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 , 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 . O B . Cu C . N D . Cl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大全)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大全)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号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错误;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117,正确; D、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正确。故选B。 【点睛】 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 3.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 确的是() 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 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元素B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数目减少了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同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可能含有分子,选项错误; B、化学变化就是原子重新 组合的构成,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选项正确;C、不同的液体混合后体积减小是 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不同的分子大小不同,分子相互穿插形成的,与分子的数目无关, 选项错误;D、不同的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选 项错误,故选B。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依据 n n () A.不同种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B.碳、氮、氧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 C.氧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8 D.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经典.docx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精选经典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 价 C.图中 n 的值为 10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 C 【解析】 【详解】 A、由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 个电子而形成带 1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 价,故选项说法正确。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11= 2+n+1, n=8,故选项说法错误。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 钠元素位于第 3 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睛】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 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2.科学家用钙原子轰击铕原子,合成117 号元素 (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钙和铕都属于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7 D.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

【答案】 B 【解析】 【详解】 A、根据钙和铕元素的汉语名称的偏旁为金字旁可知,都属于金属元素,正确; B、由上图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4,单位不是克,错误; C、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117,正确; D、由上图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7,正确。故选B。 【点睛】 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 3.近日,我国企业成功研发圆珠笔笔头用新型不锈钢材料,标志着笔头用材料的国产化、自 主化进程迈出了关键一步。笔头不锈钢材料中含有碳、铁、钨等元素。如图是其元素的 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元素只能形成二种单质 B.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C.一个钨原子的质量为183. 84g D.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同一 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据题中的图示,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 A、根据同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物质,金刚石,石墨,活性炭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 故 A 错误。 B、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列为:氧硅铝铁钙,在金属元素中含量最 多的是铝,故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 1”,能常不写。故错误。 D、由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碳、铁、钨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在原子中原子序 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所以碳、铁、钨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依次增加。故正确。 故选 D 点睛:原子序数=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化学】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习题及答案解析及解析 一、选择题 1.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生长的功能.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硒属于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 C.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固态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有3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没有单位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2.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 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 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故选D。 3.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B.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检测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B.水是由2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3.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 B.2 C.3 D.4 4.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5. 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6.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Mg2+—镁离子 B.Ca+2——钙离子 C.2H——2个氢元素 D.O ——2个氧原子 2 7、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8、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w()w w.xk b1. c om A.②③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表示两种元素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离子D.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9.根据右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10.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同 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1.在化学反应2H 2+O 2 2H 2 O中的最小微粒是: A、H 2O B、O 2 C、H 2 D、H和O 12..依据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D.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1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以及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分别是() A. Fe O N B. Al N O C. Na O N D. Al O N 1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代表该物质的是() A. N 2 B. O C.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梳理及经典练习(超详细)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4.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 B.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C.氧属于非金属元素 D.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 【答案】B 【解析】 A、由原子结构中质子数=电子数可知,8=x+6,x=2,正确; B、由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电子数为6>4,故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错误; C、由汉字氧带“气字头”,不带“金字旁”可知,氧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D、由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最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00,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是解题关键。 5.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如图是四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1

最新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大盘点1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硼是作物生长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硼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硼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g B.属于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D.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答案】C 【解析】 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省略不写,不能带g,故错误; B、硼的汉字结构含有石字旁,故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由图可知,硼原子的原子序数是5,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故核电荷数是5,故正确; D、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故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故错误。故选C。 2.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 故选B。 3.2017年5月我国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右图是其中一种元素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的原子序数115表示其核内有115个中子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 D.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镆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4.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巩固自己 所学的知识点呢?小编建议大家多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题,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 总结,希望大家学习愉快! 1.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微小粒子构成。 2.核电荷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名称是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 4.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g B.1/12g C.12 D.1.6610-27kg 5.据报道,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中子数为------------------------------( ) A.175 B.114 C.61 D.289 6.某全麦饼干部分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表中的铁、镁、锌、钙是指-----( ) 营养成分铁镁锌钙 含量(mg/100g)4.5~590~1003~4280~300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非金属

7.下列试剂瓶标签上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 8.目前市场上的补钙药剂很多,右图是某品牌补钙药品的部分说明书。如果按用量服用,则每天补充钙元素的质量为-----------------------------------------( ) A.0.5g B.1g C.1.25g D.0.25g 9.写出下列符号或符号的意义: 钠离子_________;②铝离子 ________;③Fe2+__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⑦碳酸根离子______; ⑧2N__________________;⑨3H2O________________;⑩4O H-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写出下来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 ①氧化铝__________;②氧化铁___________;③氧化亚铁 ___________;④氧化汞_________; ⑤碳酸钠__________;⑥盐酸___________;⑦硫酸 ___________;⑧碳酸___________; ⑨石灰石__________;⑩石灰水___________;⑾硝酸铵 ____________。 1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________________,决定元素化学性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

姓名 得分 、选择题(细心选一选)(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4分,共48分.) 1、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 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 D. 分子质量大 原子质量小 2、 F 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空气 B.二氧化碳 C.氧化汞 D. 高锰酸钾 3、201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 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 间的空缺。 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 ?中子数 B ?质子数 C ?电子数 D 中子数和质子数 广西柳州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但镉是人类的朋友,如制造“镍-镉”充电电池。 () 4. 今年1 月, 镉(Cc )的原子序数为48,相对原子质量是1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镉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C.镉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8 5. 日常生活中见到的 A.分子 B 6.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加碘食盐"、 ?原子 () B ?中子数 II B D 高钙牛奶 C ?镉原子的质量为112g ?镉原子的中子数为48 "中的"碘、钙"应理解为( D ?离子 ) ?兀素 最外层电子数 D ?质子数 7.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硅 B ?铝 根据图3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硫属于金属元素 B.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 C.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 07 g D.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下列微粒 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下列符号可以表示 2个氢原子的是( A . 2rf B ? 2H C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8. 9. 10. B. 2 8 6 丿 丿 原子是最小粒子 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 解释中错误的 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含知识点总结和测试题及答案)第四单元_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梳理] 考点1 原子的构成 ⒈构成原子的粒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⒉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2 相对原子质量 ⒈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 ⒉表达式:Ar=其他原子的质量/(碳-12的质量×1/12)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⒊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考点3 元素 ⒈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⒉元素的种类决定于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 ⒊地壳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非金属元素)是氧,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⒋生物细胞中含量列前四位的元素:氧、碳、氢、氮。 考点4 元素符号 ⒈元素符号:用元素的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元素。 ⒉书写: ⑴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如:H、O、S、C、P等。 ⑵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即“一大二小”),如:Ca、Na、Mg、Zn等。 ⒊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⑴表示一种元素;⑵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 ①表示氢元素 H 2H:表示二个氢原子 ②表示一个氢原子注意:元素不讲个数,2H不能说成二个氢元素。 考点5 物质组成、构成的描述 ⒈物质由元素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⒉物质由粒子(分子、原子、离子)构成。例如: 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⑵金是由金原子构成的⑶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⒊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经典

物质构成的奥秘易错题经典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上瓶充满空气,下瓶充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发生反应),抽出玻璃片,瓶口对紧放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瓶内气体颜色趋于一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说明不断运动 B.当两瓶中气体颜色不再变化时,微粒停止运动 C.实验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 D.实验后,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 A. 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空气中的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运动,最后两瓶中的气体颜色趋于一致,故A说法正确; B. 微粒始终在不断运动,故B说法错误; C. 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变化前后二氧化氮分子的性质和个数都不变,故C说法正确。 D. 实验后,二氧化氮占的空间变大,二氧化氮分子间的间隙变大,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B.C.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核内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A不符合题意;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属于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 C、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阴离子,故C符合题意; D、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属于阳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 故选B。 4.下面各种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A.蒸馏水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A、蒸馏水由水分子构成,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C、空气是混合物,由氮分子、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构成,故含有氧分子,正确,D、氮气由氮分子构成,故选C 考点:物质的微观构成 5.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2H B.2H+C.H2O D.2H2 【答案】D 【解析】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2H2.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6.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右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不能由此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试题(三)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50分。) 1.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 相同的物理性质 B.不同的性质 C. 相同的化学性质 D.不同的化学性质 2.“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这句广告词说明了()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A. 分子重新组合 B.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 C. 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 D.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 4.下列物质中,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一组物质是( ) A. 氢气、氧气、氯气 B.硫、铁、氖气 C.水、氩气、铁 D.空气、氮气、木炭 5.在室温时,将1g葡萄糖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配成水溶液。则在此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下列哪种性质会发生改变( ) A. 分子的大小 B. 分子的总数目 C. 分子间的间隔 D. 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6.从分子角度看,水的蒸发和水结成冰块的实质都是() A.分子运动速度的改变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减小 D.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7.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气分子和氢气分子 B.水分子 C.氢离子 D.氢原子和氧原子 8. 王芳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 油渍。”王芳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大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9.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A. 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 C. 中子数 D. 核电荷数 10.市场上销售的食盐种类有加钙盐、加碘盐,这里的“钙”、“碘”指的是( ) A. 分子 B.元素 C.单质 D. 原子 )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11. 下图是钠与氯气(Cl 2 A. 每个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Na+ B. 每个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 C.Na+和 Cl-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

初中化学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doc

初中化学中考备考一线名师易错题点睛系列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师版)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9题) 1.极少数青少年有吸烟的恶习,香烟的主要成份很复杂,经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强致癌物质和有害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化学式为 C10H14N2)、焦油、一氧化碳等,下列说法没有错误的是() A.吸烟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B.尼古丁由碳、氢、氮3个元素组成 C.尼古丁分子中共有26个原子D.尼古丁中C:H:N相对质量比=10:14:2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2.下图形象地表示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 “”,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4:1:3 B、3:1:2 C、4:1:2 D、3:1:3 【答案】【解析】比较反应前后两幅示意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分子数为3(1个A分子未参加反应),参加反应的Y分子数为1,生成C的分子数为2。化学方程式为3A+B=2C。答案:B。 【易错题点睛】由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反应前A分子的个数是4个,B分子的个数是1个;反应后A分子剩余1个并生成2个C分子。所以实际反应的A分子是3个,因此该反应为3A + 2B = 2C,即化学方程式评卷人得分

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没反应的分子不能计算在内,可以将反应前后相同的分子划掉。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 B.相同元素的原子原子核一定相同 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 D.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化 【答案】【解析】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属于同一种元素,比如水分子和氖原子质子数都为10,不能说这样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所以A错;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比如氕、氘、氚,故B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D错。 【易错题点睛】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可以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相同;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有选项C正确。 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 4.2003年5月,深圳发生举国震惊的特大投毒案。犯罪分子使用的是一种名叫“毒鼠强”的剧毒鼠药(化学式为C4H8O4N4S2)。下列有关“毒鼠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一种氧化物 B. “毒鼠强”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4个氮原子和2个硫原子构成 C. 碳、氢、氧、氮、硫元素的质量比为2︰4︰2︰2︰1 D.含硫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6.67% 【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 5.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巨大的化合物。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的氨基酸之一,下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化学式为C3H7O2N B、在构成α-丙氨酸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C、分子中C、O的原子个数比为3∶2 D、α-丙氨酸属于氧化物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精析)

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题复习(精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图中x=34(x=2+8+18+6=34) B、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原子的电子层数四等于周期数四)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即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 D、该元素原子易得电子形成阴离子(该元素原子易得两个电子形成阴离子) 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D) A、磷元素:Pt (P) B、钾离子:K2+(K+) C、高锰酸钾:K2MnO4(KMnO4) D、5个氮原子:5N 二、填空题 3、(1)、用化学用语填空:

氢元素H; 2个氢分子2H 2; (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氢离子H + ; (在表示该离子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碳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H +12CO 3。(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老陈醋“是山西特产,其中含有3%-5%的醋酸,醋酸也称乙酸,化学式为CH 3COOH ,CH 3COOH 表示的意义有: ①、醋酸; ②、CH 3COOH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40%。( ) 4、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表达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1)、铝元素Al ; (2)、2个碳酸根离子2CO 32﹣。(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3)、铵根离子NH 4+; (4)、H 3PO 4中磷元素的化合价H 3P +5O 4.(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5、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铜原子3Cu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32 g B.32 C.5.314×10-26-kg D.32 kg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钙 3.[2019湖北武汉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4.已知氧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元素与氧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

B. C. D. 5.下列粒子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属于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 A. B. C. D. 6.截至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居世界第一位。铕(Eu)是一种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铕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铕的原子序数是63 C.铕原子中的质子数为63 D.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52.0 7.在化学知识抢答赛活动中,老师拿出一张卡片,标有“Cu”,要求学生说出其含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C. D. 8.[2020江苏南京十校期中联考]从如图所示的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微粒①带一个单位正电荷;微粒②表示原子 B.它们所属的元素位于第二周期 C.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D.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9.下面是4位同学对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B.

C. D. 10.如图所示,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清水和红墨水,使其有较明显的分界面,将其中1支试管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到浸在热水中的试管里的两种液体分界面模糊得更快。该对比实验主要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A.体积小、质量小 B.在不断运动 C.相互之间有间隔 D.随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加快 11.[2019四川成都中考]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0周年。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原子的质子数 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D.原子的中子数 12.根据如图所示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教案

教学设计表

教学反思: [课前预想:]1.复习课如何上?怎么上?让学生通过复习有新的收获,而不是炒陈菜,把原来的知识再过一遍。 2.复习课内容如何精?复习环节如何安排,直抵学生学习的灵魂:学习的困惑?如何互动,让学生有所获? 3.复习课容量大,如何利用云技术来帮助实现课堂的有效和高效? [课后反思:] 课后进行了专家、同行评课,现摘录部分如下: 专家点评:

本节课给今后教学5—10年的课堂走向进行了展示,进行了呈现。云技术教学及微课的制作及使用已经在深度思考,已经在作前期的探索,并总结方法。授课方式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与常规复习有很大区别。为复习课给了一个很好的模板,为青年教师树立 榜样,利用现代技术,及时展示,及时反馈。云技术计算机技术,不仅是辅导、建筑知识体系,提升能力,更是教育改革的前台,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勾勒了化学教育的思想(文本转化为图形),展示了技术教学的经验,引领了锦江教育的变革(传统教育—技术教育的紧跟者—信息教育的引领者)。 同行点评: 优点:①与常规复习有很大区别。为复习课给了一个很好的模板,为青年教师树立了榜样,利用现代技术,及时展示,及时反馈。 ②单元树梳理(出彩)提出困惑,讲学生想听的,讲学生需要听的,调动了学生情绪 ③课前准备充分。知识树,微课、超链接充分。 ④微课在课堂上的展示,激励了青年老师热血沸腾,要赶紧充电。学生制作微课,学生讲问题细化,注重细节。错题(把作业链在知识树上,相关知识点评),回到知识树,旁批,归纳方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不足及改进方向 ①技术融合了,但不能被它捆绑,课堂生成的不能忽略。有些问题可课下思考,利用微课,去查阅满足学生个体需要。 ②纸制媒介与电子媒介的无缝接合,化学专业术语,考核规范表达,规范书写,用平板书面表达,有一定影响,但考试时纸笔作答问题,每节课教会学生方法、思维,计算机能力, ③学科素养能力,学科态度、思维、方法要随时贯穿其中,例1(结构与性质思想(结构上差异);例2 概念复习(对比思想)老师还要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 附:课堂练习: ( )1.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 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B.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九年级化学上册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本单元内容是初中化学“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本单元教材共分为原子的构成、元素、离子、化学式与化合价四个课题,它们包括原子结构模型、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离子、化学式、化合价、相对分子质量及有关计算等内容。本单元既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理论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感性知识也不充分,这就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故在教学时教师要多结合实际进行教学,方便学生理解、接受。 课题1分子和原子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重点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难点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烧杯(大小各5只)、试管、酒精灯、品红、浓氨水、酚酞溶液、酒精、水等。 一、导入新课 投影四幅Flash动画画面 1.小明站在阳台上想: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路过花店时,小丸子对小英子说:我闻到了花香,你闻到了吗? 3.冲糖水时,小刚感到迷惑,把白砂糖放入开水中,为什么糖不见了,而杯中的水却有了甜味? 4.小强指着马路问爸爸:马路为什么要隔成许多小泥块,块与块之间的间隔冬天和夏天为何不一样宽? 以上四种现象在生活中司空见惯,我相信我们一起学完分子和原子的知识以后,你一定会解释以上现象。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 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 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 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子序数中文名称元素符号 113鉨Nh 115镆Mc 117Ts 118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 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 4.从下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答案】A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