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天球

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

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非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

地理坐标系

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

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

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

天球大圆的两极:地平圈——天顶(Z)、天底(Z’)

子午圈——东点、西点

天赤道——天北极(P)、天南极(P’)

卯酉圈——南点、北点

黄道——黄北极(K)、黄南极(K’)

六时圈——上点(Q)、下点(Q’)

天球大圆的交点:子午圈和地平圈——南点、北点

子午圈和天赤道——上点、下点

子午圈和卯酉圈——天顶、天底

子午圈和六时圈——天北极、天南极

天赤道和地平圈——东点、西点

天赤道和黄道——春分、秋分

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

计算:北极高度=地理纬度=天顶赤纬

恒星时=赤经+时角

地平坐标:E、S、W、N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270°、0°、90°、180°。上点Q、下点Q’方位0°、180°

第一赤道坐标系:E、S、W、N时角18、0、6、12,上点、下点、天顶、天底时角0、12、0、

12。

关键在于记住各坐标系中经度、纬度的计量方法及各坐标系的联系。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三节恒星和星系

概念: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天体。

星座: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

视星等:表示天体亮度的等级。

绝对星等:表示天体光度等级。

双星:有一些恒星是成双成对的,被称为双星。

变星:恒星的光度在短时期内会发生明显的、特别是周期性的变化,这样的恒星为变星。

新星:爆发变星中,亮度在很短时间内(几小时之几天)突然剧增、然后缓慢减弱的恒星叫新星。

超新星:爆发规模特别大的变星叫超新星。

脉冲星:有规律的发出射电脉冲讯号的新型变星成为脉冲星。

银河系星系:密集在银河中的无数恒星,连同散布在天空各方的点点繁星包括我们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

河外星系:所有星系(除银河系外),统称为河外星系。

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光年:光在一年里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

秒差距:天体对于日地距离夹角为1’’时,天体与日的距离。

恒星的自行:恒星的空间速度中的切向速度,是同视向速度相垂直的分量,它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

第四节太阳和太阳系

概念:恒星周年视差:从不同地点观测同一目标,这个目标会有不同的方向,即在它的背景上会有不同的位置。不同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视差。地球公转以一年为周期,恒星的视差位移也以一年为周期,并且被称为周年视差。

天体的地平视差: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地球半径对该天体所张的角,叫做该天体的地平视差。

天体视半径:天体半径(R)对地心所张的角,是天体的视半径。

光球:太阳大气的低层

色球:太阳大气的中层

日冕:太阳大气的外层

太阳风:日冕因高温膨胀,不断抛射到行星际空间的等离子体流。

记忆:太阳能的产生4H→He ,太阳温度的铅直分布(太阳中心最高),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耀斑、光斑、日珥,太阳活动周期,九大行星及其分类,行星绕日公转的三大定律,彗星的结构,九大行星轨道的特点(近圆、共面、同向)

第五节月球和人造地球卫星

概念:同步自转:月球的自转和它绕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和周期,这样的自转称为同步自转。

理解记忆:月地平均距离、月相变化及其原因、月相变化及其出没的时间和方位、朔望月(29.5306日)>恒星月(27.3217日)(59页)

第三章地球的运动

第六节地球的自转

概念:极移: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叫做极移。

地轴的进动:南北天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反应了地轴在宇宙空间中的运动,叫做地轴进动。

岁差:由于交点退行,使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度量的回归年略短于回归年,这样,太阳巡行一周天,有别于季节上的一周岁,其差值约为20分,地轴进动的这种表现,称为岁差。

上中天:

下中天:

真太阳日:因季节而变化的太阳日叫真太阳日(或视太阳日)。

平太阳日:真太阳日的全年平均值,叫平太阳日,即平均太阳日。

恒显星: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上的恒星,叫做恒显星。

恒隐星: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下的恒星,叫做恒隐星。

出没星:周日圈与地平圈相交的恒星,叫做出没星。

理解记忆:恒星日<太阳日<太阴日,地轴进动使二分、二至点西移,真太阳日季节性变化的原因:黄赤交角、地球椭圆轨道,同一时间、同一天体时角差等于经度差,地理纬度=仰极高度,三种

星区的分布规律(两极、赤道、两者之间区域)(74-75页),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水

平运动的偏转)

第七节地球的公转

概念:周年视差位移:当地球轨道半径同星地连线相垂直时,同一恒星的视差位移达到极大值,这个极大值便被称为这个恒星的周年视差。

周年视差椭圆:在南北黄极,恒星周年视差位移的路线与地球轨道相同(近似圆形);在黄道上则称为一条直线。在其他黄纬,恒星周年视差路线均为椭圆,并被称为周年视差椭圆。越接近黄极,扁率越小,越近黄道,扁率越大。

会合运动:从这一次行星合日到下一次行星合日所经历的时间叫做行星的会和周期。

大距:地内行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它同太阳的黄经差被限定在某一限度内,这个限度叫做大距。

方照:地外行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外,它同太阳的黄经差距角为90°时,称为方照

合: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时,两者都处于地球的同一侧,就是行星同太阳会合,叫做行星合日,简称合。

冲:当行星和太阳的黄经相等,两者处于地球的异侧,就是行星冲日,简称冲。

顺行:行星在恒星间自西向东运行,叫做顺行。

逆行:当行星在其轨道上接近地球时,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在天球上转变为向西运动,叫逆行。

理解记忆:地球公转的三个物理证据,黄赤交角(23°26′),黄白交角(5°9′),食年(346.6200日)<回归年(365.2422日)<恒星年(365.2564日)<近点年(365.2596日),地内、地外行星,

日月会合的会合运动,顺行(向东),逆行(向西),逆行最快在下合或冲日。

第四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第八节四季和五带

概念:回归运动: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在周年运动的同时还表现为相对于天赤道的往返运动,称为回归运动。

晨昏圈: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叫做晨昏圈。

极昼:纬线全线是昼弧,昼长达24小时,“夕阳”连着“朝晖”,终日太阳不落,称为极昼。

极夜:纬线全线是夜弧,夜长达24小时,终日不见太阳,称为极夜。

白夜:夏至日,北纬60°的地方,整夜出于民用晨昏蒙影的状态中,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这样高纬度夏季奇特的天象,称为白夜。

晨昏蒙影:即晨光和昏影的合称。

晨光:

昏影:

太阳高度: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

理解、记忆: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例,说明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状况;太

阳高度、白昼长度和季节、五带的关系;以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的移动说明四季的递变,

五带的性质及其划分;以北半球为例,简要叙述四季的形成;为什么说四季递变的直接原

因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太阳热能在地球上的分配)

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H=90°-φ+δ(φ:纬度;φ:太阳赤纬,夏半年为正,冬半年为负)

第九节 历法 理解:历法分类,各类历法如何安排历日,阴阳历 闰月(多一个月),阳历 闰年(多一个大月,多一

天),农历排序,现行公历根据什么确定闰年和平年的日数、大月和小月的日数,现行阳历的主要特点,十二中气 雨水1→大寒12

第十节 时间 概念:时刻:时刻表示时间的迟早或先后。

时段:时段表示时间的久暂或长短。

物理时刻:即时刻本身,是钟表时刻所标示的迟早程度。

钟表时刻:是物理时刻的表达形式。

时差:两个太阳既有快慢(在周年运动中)的不同,它们之间便存在赤经差或时角差,也就是两种太阳时之间的时刻差,被叫做时差。

地方时:按本地经度测定的时刻。

标准时:每一时区使用其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的标准时间。

标准时区:1884年国际经线会议规定,全球按经度分为24个时区,每区各占经度15°。 以本初子午线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零时区,由零时区向东、西各分12区,东、西12区都是半时区,共同使用180°经线的地方时。

日界线:日期变更的地理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

理论时区:国际经度会议所划分的标准时区只作理论性的规定,这样的时区叫做理论时区。 区时:按理论时区确定的标准时,叫做区时/各个时区采用各自中央经线的地方平时,为全区统一的标准时间,这就叫区时。

现实时区:

法定时:按法定的时区确定的标准时,叫做法定时。/

计算:地方恒星时S=α*+t * (α*赤经,t *时角) 若上中天t=0

M E =Mw+?λ 经度差1°差4分

地方视时=恒星时-太阳赤经+12h

地方平时=视时-时差

区时计算、日期进退

第五章 地球和月球

第十一节 日食和月食

概念:影锥:

本影、伪本影、半影:(画图说明)

日全食——

δ φ S

n Z P N

初亏:月轮东缘同日轮西缘相外切,日偏食开始。

食既:月轮东缘同日轮东缘相内切,日全食开始。

食甚:月轮中心与日轮中心最接近的瞬间,叫做食甚。

生光:月轮西缘同日轮西缘相内切,日全食终了。

复圆:月轮西缘同日轮东缘相外切,日偏食终了。

月全食——

初亏:月轮东缘同地本影截面的西缘相外切,月偏食开始。

食既:月轮西缘同地本影截面的西缘相内切,月全食开始。

食甚:月轮中心同地本影截面中心最接近的瞬间,叫做食甚。

生光:月轮东缘同地本影截面的东缘相内切,月全食终了。

复圆:月轮西缘同地本影截面的东缘相外切,月偏食终了。

食分:食甚时,日轮或月轮被“食”的程度,叫做食分。

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食季:有可能发生日月食的一段时间。

沙罗周期(日、月食次数和种类):朔望月、交点月、近点月、食年这四种周期组合成一种共同周期,及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叫做沙罗周期,它的长度是6585.32日。

理解:日食、月食发生过程及其图解,日食:西缘→东缘 月食:东缘→西缘,日、月食发生条件

第十二节

概念:高潮:涨潮和落潮相互更替,涨潮转变为落潮时,水位最高,称为高潮。

低潮:涨潮和落潮相互更替,落潮转变为涨潮时,水位最低,称为低潮。

大潮:在一个周期内,潮差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潮差最大时的潮汐叫做大潮。

小潮:在一个周期内,潮差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潮差最小时的潮汐叫做小潮。

正球体:

扁球体:

潮汐变形:在公转中,地球由正球体变为不很明显的长球体,这种是周期性变形,成为潮汐变形。 引潮力:各地实际所受的太阳引力与地心所受的太阳引力(平均引力)相比较,总存在一个差值,这个差值就是使地球发生潮汐变形的直接原因,因而被称为引潮力。

潮汐摩擦:潮流对海底具有摩擦作用,叫做潮汐摩擦。

理解:大小潮如何形成、潮汐基本周期(太阳为主、太阳干扰、朔望加强、弦月削弱)

第六章 地球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第十三节 地球的形状

概念:大地水准面:把静止海面“延伸”到陆地底下,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封闭曲面,成为大地水准面。

地理纬度:地面法线与地球赤道面的交角,强调从赤道沿本地经线到所在地的一段弧的度数,叫地理纬度。

地心纬度:地球半径与赤道面的交角,强调这段弧对地心所张的球心角,叫地心纬度。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北半球较细、较长,南半球较粗、较短 初亏 复圆 食既之前 食既之前

东 复圆前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doc资料

第一章 复习与思考p6(略) ●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什么是纬度和经度?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 ●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 复习与思考p21~22 ●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 地平圈Z Z’子午圈 E W 天赤道P P’卯酉圈S N 黄道K K’六时圈Q Q’ ●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 子午圈与天赤道Q Q’ 子午圈与卯酉圈Z Z’ 子午圈与六时圈P P’ 天赤道与地平圈 E W 天赤道与黄道? (春分点) ?(秋分点) ●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 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进”,用以度量时间;赤经“与日俱增”(参考书本第15页) ●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 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该点的黄纬黄经等于零。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查天球仪)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西南方半空) ●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逍坐标系合一为一)? 南北极 ●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S=t+α;α=S-t=6h38m-21h50m=-15h12m=8h48m 或α=S-t=6h38m-(-2h10m)=8h48m ●已知某恒星的赤经a=20h38m,当恒星时(S)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 2时39分 S-α=23h17m-20h38m=2时39分。 ●对35°N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田成多大交角?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逍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接读数)。 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时刻:90-τ+ξ=90-35-ξ=31°34′; 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时刻:90-τ-ξ=90-35+ξ=78°26′;(ξ=23°26′) ●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 坐标

地球概论概念_期末复习

........ 地球概论资料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第一节地理坐标 概念: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 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 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 0°经线。 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 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地理坐标系: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标的统一的制度。(赤道是横轴、本初子午线是纵轴、他们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

注意: 大地是一个球体,称为地球。 纬线垂直于地轴,经线通过地轴。 地球环绕中心天体太阳运动,同时绕轴自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南顺北逆)。 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纬度在先,经度在后。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第二节天球坐标 概念: 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天穹呈球形。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天文学用作表示 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日心天球:以太阳中心为球心的天球。 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径的路线。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 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2002级《地球概论》期末测验试题B卷

2002级《地球概论》期末测验试题B卷 一. 1.有关经线和经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本地法垂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的纬度。 B.地理坐标系的原点是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C.地理坐标系的原点是(0°,0°) D.严格地讲,某地北极星的高度即为北半球该地的地理纬度。 2.关于恒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古希腊时代,人们已看到恒星有自行运动。 B.恒星都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发光的天体。 C.个别恒星的质量比地球小。 D.距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半人马坐的α(中名南门二) 3.关于银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银河系是由大量恒星组成的,没有星云。 B.银河系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又圆又扁的圆盘体。 C.由于不同季节我们位于银河系的不同位置,所以看到银河系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D.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中心部分。 4.关于太阳光与太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光到达地球,约需8分钟。 B.太阳的组成物质主要是氢。 C.色球的温度低于太阳核心的温度。 D.太阳的能量产生于其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5.关于月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 B.月面上较明亮的部分为高地。 C.月球上的环行山是火山喷发的产物。 D.月球上无大气,不能传播声音。 6.关于地轴和极移说法正确的是() A.地轴始终指向天体的南北两极。 B.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位置是不变的。 C.极移引起各地纬度的变化,但经度不变。 D.地轴的变化与极移无关。 7.关于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错误的是() A.北半球右偏。 B.南半球右偏。 C.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D.在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为零。

(完整word版)地球概论期末复习试题3

《地球概论》试卷03 一、填空题:(30%) 1.近地小行星有三类,它们是、、。 2.彗星主要由物质组成。一个发育完成的彗星由彗核、和三部分组成。一般公转周期大于的叫长周期彗星。著名的哈雷彗星周期是。 3.天体周日运动的方向。太阳周年运动的方向。 4.地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理论日界线是。实际日界线是。 5.地球绕日公转的证据有、和等。 6.完整的日全食过程的五个环节是①②③④⑤。 7.20世纪60年代天文四大发现:①②③④。8.古代巴比伦人发现的交食周期也叫。黄白交角一般为度。9.UFO指的是 10.太阳系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即:①②③。 二、判断题(10%) 1.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都有顺行和逆行现象。 2.类木行星均有光环和多卫星现象。 3.因极移,导致北极星变迁。 4.赫罗图反映了恒星光度与亮度的变化。 5.所谓星系,就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是构成可观测宇宙的基本成员。 6.太阳周年运动与地球公转方向相同。 7.运用大爆炸宇宙学观点可以解释太阳系的形成。 8.从光谱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大部分天体的信息。 9.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内容活动,明显的标志是黑子、耀斑、太阳风。10.地球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成为辐射带。形状是对称分布的。 三、单项选择题(10%) 1.在地球上纬度愈低的地方: A.出没星的范围愈大 B.恒显星区的范围愈大 C.恒隐星区的范围愈小 D.恒显星区的范围愈小 2.北京时间指的是 A.120oE地方太阴时 B.120oE地方视太阳时 C.120oE地方恒星时 D.120oE地方平太阳时 3.地球上新年元旦最先是从:

A.0゜经线开始的 B.本初子午线开始的 C.国际日期变更线开始的 D.北京时间2002年1月1日0时开始的 4.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雨水所在农历月份是: A.腊月 B.正月 C.三月 D.四月 5.甲地(30゜N,110゜E)位于乙地(30゜N,150゜W的: 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可东可西 6.天体周日运动和地球自转运动方向 A.一致 B.相似 C.相反 D.相同 7、天狼星属于: A.大熊星座 B.天琴星座 C.仙后星座 D.大犬星座 8、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自转方向特殊的是 A.水星和火星 B.天王星和金星 C.类木行星 D.类地行星 9、1997年3月发生的有趣“彗日同辉”现象,其彗星指的是 A.哈雷彗星 B.比拉彗星 C.海尔-波谱彗星 D.百武彗星 10、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目前为 A.约10゜ B.约5゜多 C.小于 5゜ D.23゜26′ 四、绘图、计算、简答题(40%) 1.当纬度为35°N,试作一个天球示意图,标出P,P’;Z,Z’;N,E,S,W;Q,Q’;以及卯酉圈和子午圈。若恒星时为8h25m,列表试求出各点高

地球概论复习汇总

地球概论复习 题型:名词解释、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 知识点 第一:地平视差 天体的视差: 天文上在测定太阳系内较近的天体的距离时, 通常采用地球半径作为基 线。 从天体到基线两端的连线所夹的角, 即地球半径对该天体所张的角, 叫做天体的 视差。当天体位于地平时,其视差最大;这个最大的视差值叫做天体的地平视差。第二:月貌(月球地表结构)

月海:月面上比较阴暗的部分,由反射率比较低的基性岩组成。 月陆:月面上比较明亮的部分是高地,有比较厚的月尘覆盖,反射率高。 环形山:四周凸起中部低凹的环形隆起叫做环形山。现在也叫月坑。 辐射纹:从大环形山向四周辅散的明亮线条。可以穿过山脉、月海延伸数千米。月谷:暗线是深陷的裂谷,有如地球上的沟谷叫做月谷。 第三:潮汐(天文潮汐) 潮汐:地表上由于天体间的引力作用而形成的有规律的海平面涨落现象。 太阴潮:由月球引起的潮汐;太阳潮:有太阳引起的潮汐。太阴潮》太阳潮

潮差:高潮和低潮的水位差。潮差最大时的潮汐叫大潮;潮差最小时的潮汐叫小潮。潮汐隆起:在地球正反垂点的周围形成两个水位特高的区域称为”潮汐隆起” 引潮力: 地球上任意一点所受的引力与地球平均引力之差, 正反垂点最大其他地方逐 渐减小。引潮力的大小与天体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 海洋潮汐的规律性和复杂性: 规律性:①每太阴日两次高潮两次低潮; ②每朔望月两次大潮和小潮; 复杂性:①赤道潮与回归潮;

②二分潮与二至潮; ③近地潮与远地潮; ※ 赤道潮:假定月球的赤纬为零,则两个垂点在赤道上,全球各地在一个太阴日 内都有相等的两次高潮和低潮,潮汐高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对称。这样的潮汐称为赤道潮(分点潮) ※ 日潮不等:由于月球的赤纬不为零,它的两个垂点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以致同一纬度 ( 除赤道外 ) 的

大学地球概论试题

大学地球概论(第三版)试题 10级地科阿奖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的答案只有1个,每小题1分,总分5分) 1.天顶赤纬等于------- A、恒星时 B、太阳日时 C、当地纬度 D、太阴日 2.地内行星的自转周期比地外行星------- A、大 B、小 C、相等 D、不确定 3.下面四幅图中,符合丰子恺的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是------ 4.“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有 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流青衫湿”,诗中描绘的月相是------ A、新月 B、上弦月 C、下弦月 D、满月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内行星的公转周期小于地外行星 B、恒星的温度越高,其光度越大 C、黄道24宫12气 D、太阳日和太阴日都要长于恒星日 二.填空题(本题共40空,每空0.5分,总分20分) 1.沿黄道作周年运动的太阳,分别于()()()和(),依次经过春分点、夏至点、秋分点和东至点,它们分别就是北半球的()()()和() 2.球面坐标系都有一个基本大圆,称为();()就是通过基圆的两级,同时垂直于基圆的所有大圆;通过原点的辅圈叫做() 3.中天恒星的赤经,即为() 4.按照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月的长度有四种,它们是()()()和() 5.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约(),恒星中天时刻逐日提前();太阴日比恒星日长约(),月亮中天时刻逐日推迟约() 6.因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年的长度有四种:()()()和() 7.对于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来说,()和()是两个主要因素 8.历法一般分为三类:()()()

9.日食分为()() 10.岛屿按其成因分为()()和() 11.造成太阳每日赤经差的季节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12.日食的条件:(),月食的条件:()13.海洋潮汐的两个基本周期:()() 三.名词解释(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总分15分)1.纬线 2.太阳常数 3.行星的逆行 4.民用晨昏蒙影 5.大地水准面 四.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总分32分) 1.简述开普勒行星运行三大定律(6分) 2.试写出半昼弧公式,说明昼夜长短的条件(8分) 3.简述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6分) 4.简述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6分) 5.简述标准时制度的内容(6分) 五.画图说明题(本题共两题,总分18分) 1.画出恒星日与太阳日比较示意图,说明两者的不同(10分) 2.画出行星的会合运动示意图,并写出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会合运动的情况(8分) 六.实践操作题(本题只有1题,10分) 1.根据所学知识,写明找到北极星的方法

地球概论概念-期末复习

地球概论资料 第一章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 第一节地理坐标 概念: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 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 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地理坐标系: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标的统一的制度。(赤道是横轴、本初子午线是纵轴、他们的交点为坐标系的原点。) 注意:

大地是一个球体,称为地球。 纬线垂直于地轴,经线通过地轴。 地球环绕中心天体太阳运动,同时绕轴自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南顺北逆)。 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 读取和书写地理坐标时:纬度在先,经度在后。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第二节天球坐标 概念: 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天穹呈球形。 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天文学用作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 日心天球:以太阳中心为球心的天球。 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径的路线。 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地球概论期末题加强版概要

地球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秋分点:黄道对于天赤道的降交点为秋分点 ●春分点:黄道对于天赤道的升交点为春分点 ●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 ●方位:是天体所在的地平经圈相对于午圈的视行路线 ●视星等: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叫做视星等。 ●光度:表示恒星本身的发光强度 ●视半径:天体半径相对于地心张开的角叫做视半径。 ●面积定律:在同样的时间内,行星向径在其轨道平面上扫过的面积相等,叫做面积定律。 ●下弦月:由满月变为新月的过程中,西距太阳90°,先日而出,后半夜见于东方天空的月 相称为下弦月 ●月相变化:月球明暗两部分变化状况则称月相变化。 ●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恒星月:在天球上取一个恒星为定点,并以此为参考点,月球自转360°所用的时间为 恒星月,是月球公转的真正周期。 ●朔望月:从这一次新月(或满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满月)所经历的一段时间,即月相 变化的周期,称为朔望月。 ●恒星日:恒星日是指同一恒星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的周期。 ●太阳日:太阳日就是太阳连续两次在同地中天所需的时间。 ●晨昏蒙影:在日出之前(黎明)和日没以后(黄昏)的一段时间,天空仍然明亮,处于 半光明状态,这段时间既不是真正的白昼,也不是真正的黑夜,是昼夜交替的过渡时期,称为晨昏蒙影。 ●白夜:夏至日,北纬60°的地方,整夜处于民用晨昏蒙影状态中,前一天的黄昏尚未

结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这种高纬度夏季奇特的天象,被称为白夜。 ●正午太阳高度:在一日内,太阳以不同的高度照射地面。从早晨日出到傍晚日落,太阳 高度先是由小变大,然后是由大变小;正午时刻,太阳中天,这时它升的最高,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历法:历法,就是如何方便地协调回归年、朔望月、太阳日这三种时间单位的方法,即 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法定时:许多国家为了自身便利,在制定标准时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理论上的标准 时进行各种调整。这就是法定时 ●食分:在“食甚”时,日轮或月轮被“食”的程度,叫做食分 ●潮汐变形:从全球范围来看,潮汐现象首先是地球的形变现象,在地球公转过程中,由正 球体变成不很明显的长球体的周期性形变,称为潮汐变形 ●引潮力:地心所受太阳引力是全球的平均值,地球上各点受的太阳引力与地心所受太阳 引力之差称为引潮力 二、辨析题 ●地理纬度与地心纬度相差最大的地方应该在赤道。(×)解析:南北纬45° ●月球与太阳的会合运动周期是一个恒星月。(×)解析:朔望月 ●在天空中距太阳90度以外的地方是地内行星。(×)解析:地外行星,地内行星黄经< 90° ●五带是严格按照热量划分的。(×)解析:纬度 ●严格地说地球上的极点白昼与黑夜各有半年的时间。(×)解析:白昼天数比黑夜多5 天 ●中国的二十四气是按照民间习惯划分的。(×)解析:按太阳黄经划分 ●二十四气中单数为节气,双数为中气。节气与中气之间相差约一个月,称为节月。(×) 解析:相邻两个节气间隔时间为1个月,相邻的节气与中气间隔时间为半个月 ●地球自转的某一瞬刻,各地有不同的钟表时刻,因而也有不同的物理时刻。(×) ●同一物理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钟表时刻可以是相同的。(×) ●区时计算上是东加西减,日期进退上是东进西退。(×)解析:西进东退

地球概论试题一答案

《地球概论》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5×4=20分) ⒈太阳系:太阳系是由中心天体太阳及其巨大引力作用下,环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⒉引潮力:在地球上引起潮汐现象的力。它是由于月球(或太阳)对地表各处的引力差异而产生的。 ⒊历法:比“日”更长的时间计量,它是根据天体的周期运动来安排年、月、日的法则。 ⒋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与黄白交点或其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⒌磁偏角:地理子午线与地磁子午线的偏角。 二、选择题(10×3=30分) 三、填表题(30×0.5=15分) ⒈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两极: ⒉填写月相变化过程表:

新月0°同升同落清晨正午黄昏彻夜不见 上弦 90°迟升后落正午黄昏半夜上半夜西天月 满月180°此起彼落黄昏半夜清晨通宵可见 下弦 270°早升先落半夜清晨正午下半夜东天月 四、计算题(4×6=24分) ⒈解:因恒星周年视差与距离成反比,故距离为(秒差距)------(3分) 设恒星视星等为m,绝对星等为M,恒星距离为d, ------(3分) ⒉解:因航行中要自东向西跨越日界线,跨日界线时,加1天,因此航轮到达天津时为11月7日,星期六。 ⒊答: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增大而减小,随高度增大而增大。 设海平面的自转线速度,则 在纬度60°处,自转速度减为 ⒋解:纬度与阳光直射点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根据此原理可知: 北极圈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46°52′,昼长:24h 北极圈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0,昼长:0h

五、简要说明大陆轮廓和大洋的海底地形各有什么特征?(11分) 答:大陆轮廓特征:(5分) ①各大陆形状多是北部较宽,南部狭窄,状如倒三角形; ②较大的岛屿群大多位于大陆东岸; ③大陆东岸不仅岛屿多,且有系列岛弧分布; ④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十分相似,一个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是另一个大陆的凹进部分; ⑤大陆的东西边缘多有隆起的高山,中部有低陷的平原。 大洋的海底地形特征:(6分) ①大洋边缘,有一个海陆之间的过度地带—大陆架。大陆架的深度和坡度都很小,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坡度在0.2%上下,宽度为10千米到1000千米不等。 ②在大陆架向深海的一方,有一个深度不很大而坡度特大的地带—大陆坡,是陆块与洋底的真正界限。 ③大陆架与大陆坡之外是海盆,深度很大而坡度很小,是大洋的主体部分。海盆隆起的部分叫海岭,深陷的部分叫海沟。海岭一般位于大洋中部,世界各大洋的洋底贯穿着一条高大的海岭,彼此首尾相接,叫洋中脊,洋中脊的轴部有断裂谷把洋脊劈开。海沟的位置往往同岛弧邻近,典型的海沟常位于大洋边缘。

2002级《地球概论》期末测验试题A卷

2002级《地球概论》期末测验试题A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经纬线和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有180条纬线和360条经线。 B.经度是一种两面角。 C.严格地讲,某地与地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该地的纬度。D.经线表示东西方向。 2.关于天体和星云等的说法是() A.宇宙间最重要的天体是行星。 B.云星不是天体。 C.星系是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天体系统。 D.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无引力联系。 3.下列一组概念中,有错误的是() A.爆发特别大的变星叫超新星。 B.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恒星。 C.最大的黑洞是宇宙。 D.恒星的发光强度用亮度来表示。 4.关于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在空间上的和时间上都是无限的。 B.星光谱线“红移”的发现说明,现代的宇宙正处于收缩之中。C.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D.提出宇宙大爆炸学说的是爱因斯坦。 5.关于太阳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周期为11年。 B.太阳表面各点的自转周期相同。 C.太阳风以光速吹向太阳系。 D.耀斑出现在光球上。 6.关于月球叙述正确的是() A.在遥远的过去,月球自转比现在快。 B.月面上昼夜温差较小。 C.在月球的白天看不到星星。 D.现在月球不自转。 7.关于地轴进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地轴进动与极移无关。 B.地轴进动可造成北极星的变化。 C.在北半球看来,北天极和北黄极为中心由东向西作圆运动。D.进动与地球的形状、黄赤交角有关,与地球自转无关。 8.关于恒星日、太阳日、太阴日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地球向动公转,太阳日长于恒星日。B.在以上三种日中,太阳日最短。 C.一个太阳日内,地球自转为360°。 D.通常所说的一日为恒星日。 9.某一年为壬午年,其次年是() A.甲子B.癸未C.壬未D.壬申10.2002年元旦为周二,则2003年元旦为()A.周一B.周二C.周三D.周六11.在钱塘江观潮的最佳时间为阴历的()A.初一B.十五C.初七D.十七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第一部分:绪论部分 一、空题:(每空1分) 1、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即研究天 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利用关于天体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2、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卫星、彗 星、流星体(群)、陨星、小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等,所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宇宙。 3、20世纪60年代后天文学中的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 和星际有机分子。 4、地球运动三要素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周期性改变是导致地球冰 期的主要原因。 5、目前已有较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与天文因素有关。 6、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 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人预言的中子星,于196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当时人们叫它脉冲星。在恒星演化上,大质量恒星在其晚期可演化为高密度,强引力场的黑洞。现代观测证实这种强引力场是存在的,有人认为1965年发现的X 射电源--天鹅座X-1就是黑洞。 8、天体系统的规模有大有小,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一颗行星与一颗或多颗卫星所组成的系统,如由地球与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和卫星及小天体等组成的。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它是由大量恒星所组成,我们的太阳所在的星系称为银河系,许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比星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群、星系团。星系群或团再高一级是超星系团,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地球概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周日视运动所确立的时间,称为恒星时。 2. 宇宙:有两方面的含义:哲学上的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无限的宇宙。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科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空间尺度100多亿光年,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3. 回归年: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太阳沿黄道连续二次经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 为回归年。 4. 太阳回归运动:是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内有规律的移动。 5. 朔望月:即月相变化的周期,也就是从朔到望或从望到朔的时间叫朔望 月。 6 .天文单位: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常被用作太阳系范围内计量距离的单位 7. 经度:是一种两面角,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和本初子午线平面的夹角。 纬度:是线面角,是本地法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 8. 历法: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协调它们的关系,制定一定的时间序列法则。 9. 天球:天球就是以观测者为球心,以无限大为半径所描绘出的假想球面。 10. 引潮力:又称“起潮力”,引起地球上潮汐现象的力。来源于月球和太 阳。 11. 秒差距:即周年视差为1〃的恒星的距离,用符号PC表示。 12. 潮汐:午前和午后的一次海水上涨现象。 13.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 14. 太阳日: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线相交的时间间隔。24小时 15. 日食:地球上某些地区有时看到太阳表面全部或部分被遮掩的现象。 16月食:地球上看见满月出现部分或全部月面变暗的现象。 食限:日月食的发生,要求日月相合(或相冲)于黄白交点或附近。这个附近有一定的限度,它就是食限。 17 食季:是有可能发生日月食的一段时间,它同食限相联系。太阳经过食限的这段时间就被叫做食季。 一、主要概念 1、宇宙:有两方面的含义:哲学上的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是无限的宇宙。 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空间上是无边无际的。科学的宇宙是指总星系。空间尺度100多亿光年,起源于150亿年前的大爆炸。 2、经度:是一种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 3、纬度:是一种线面角,即直线同平面的交角。本地发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 4、地平坐标系:就是用来表示天体在天空中的方位和高度及其周日变化。 赤道坐标系分为第一赤道坐标系和第二赤道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也称时角坐标系,用于时间度量。第二赤道坐标系表示天体在天球上相对不变的位置,用于编制星表。

地球概论期末复习试题2

《地球概论》试卷02 一、填空题:(30%) 1.天球上春分点的赤经和赤纬等于。 2.太阳从中心到外可为:、、和。 3.一般长周期彗星大于年,哈雷彗星的周期是。 4.光学望远镜按光路可分①、②、③三种。 5.东、西半球的界线是。理论日界线是。实际日界线。6.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有三种,即、和。 7.地球绕日公转的证据有、和等。 8.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共同点①②③。 9.沙罗周期主要包括的天文周期有①②③④。10.20世纪60年代天文四大发现: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10%) 1.地内行星相对太阳运动有大距的现象。 2.类木行星少卫星。 3.因地轴进动,导致春分点西移。 4.赫罗图反映了恒星光度与亮度的变化。 5.日食发生在黄白交点的望日。 6.太阳周年运动与周日运动方向不同。 7.国际通行的星空区划为四象三垣二十八宿。 8.根据天体光谱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天体的大部分信息。 9.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大气活动,明显的标志是黑子、耀斑、太阳风。 10.地球磁场是个偶级对称的磁场。 三、单项选择题(10%) 1.银河是 A.恒星系 B.旋涡星系。 C.银河系在天球上的投影 D.不规则星系 2.在地球上同一平面,纬度愈高的地方: A.线速度越小 B.线速度越大 C.线速度不变

D.线速度为零 3.北京时间指的是 A.120oW地方平太阳时 B.120oE地方视太阳时 C.中国实行的法定时 D.西八区区时 4.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A.视太阳日 B.恒星日 C.平太阳日 D.太阴日 5. 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春分所在农历月份是:A.腊月 B.正月 C.二月 D.三月 6、甲地(30゜N,80゜E)位于乙地(30゜N,120゜W的: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可东可西 7、北半球从高纬向低纬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 A.向西偏转 B.向东偏转 C.向上偏转 D.向下偏转 8、织女星属于: A.大熊星座 B.天琴星座 C.狮子星座 D.大犬星座 9、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自转方向特殊的有: A.水星 B.天王星 C.木星 D.金星 10、冥王星是个 A.行星 B.彗星 C.矮行星 D.卫星

地球概论期末复习试题1

《地球概论》试卷01 一、填空题:(30%) 1.天球上点的赤经和赤纬等于零。 2.太阳大气从里到外可为三层即:、和。3.近地小行星有三类,它们是①、②、③。4.人类认识宇宙的三个里程碑是①②③。5.小行星大都集中出现在太阳系的星与星轨道之间,当时发现最大的星,现为矮行星。 6.天文学上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天文单位(AU)、和三种。7.地球绕日公转的证据有、和等。 8.太阳系行星运动的共同点①②③。 9.完整的日全食过程的五个环节是①②③④⑤。 10.20世纪60年代天文四大发现:①②③④。 二、判断题(10%) 1.地内行星和地外行星相对太阳运动都有大距的现象。 2.类木行星均有光环。 3.因地轴进动,导致春分点东移。 4.赫罗图反映了变星光度与亮度的变化。 5.日食发生在黄白交点的朔望日。 6.太阳周年运动与周日运动方向相同。 7.国际通行的星空区划为88个星座。 8.根据天体光谱的分析,人类可以得到天体的所有信息。 9.太阳活动就是指太阳大气活动,明显的标志是黑子、光斑、太阳风。 10.地球磁场俘获的带电粒子带,称为范.爱伦辐射带。 三、单项选择题(10%) 1.银河系是 A.银河在天球上的投影 B.圆盘 C.以银河命名的星系,属于旋涡星系。 D.不规则星系 2.在地球上同一平面,纬度愈低的地方: A.线速度越小 B.线速度越大 C.线速度不变 D.线速度为零 3.世界时指的是 A.120oW地方平时 B.120oE地方视时 C.各国实行的法定时

D.零时区的平时 4.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A.视太阳日 B.恒星日 C.平太阳日 D.太阴日 5. 按照我国传统历法的规定,谷雨所在农历月份是: A.腊月 B.二月 C.三月 D.正月 6、甲地(40゜N,90゜E)位于乙地(40゜N,150゜W)的: A.东方 B.西方 C.北方 D.可东可西 7、北半球从低纬向高纬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 A.向西偏转 B.向东偏转 C.向上偏转 D.向下偏转 8、牛郎星属于: A.大熊星座 B.天琴星座 C.天鹰星座 D.大犬星座 9、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没有天然卫星的有: A.水星和金星 B.金星和火星 C.土星与海王星 D.天王星与木星 10、冥王星的卫星是个 A.逆向卫星 B.周期卫星 C.同步卫星 D.不规则卫星 四、绘图、计算、简答题(30%) 1.当纬度为30°N,试作一个天球示意图,标出P、P’、Z、Z’、N、E、S、W、Q、Q’点,以及卯酉圈、子午圈和六时圈的位置。若有一恒星上中天,恒星时为8h35m,列表试求上述出各点的高度、方位、赤纬、时角、赤经。2.绘图并说明月相的成因以及月球出现与中天的大致时刻有何规律? 3.一艘考察于7月16日面南测得视太阳正午高度为65°44′,此刻所收到的北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 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 天球周日运动:在地球上的观测者看来,整个天球像是在围绕着我们旋转。这种运动是地球自转的反映。地球绕地轴由西向东自转。这种运动是人类感官无法直接感觉到的。人们所感觉到的,却是地外的天空,包括全部日月星辰,概无例外地以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向西)和相同的周期(1日)运动。这种视运动被叫做天球周日运动。 周日圈: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天体愈接近天极,其周日圈愈小;离极愈远,周日圈愈大。天体的周日圈,就是它所在的那条经纬圈。 太阳周年运动:太阳以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期(1年),在众星间巡天一周。其视行路线被称为黄道。 天球上的圆和点: 三个基本大圆:地平圈(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大圆,,把天球分为可见和不可见两部分),天赤道(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它分天球为南北两半球),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它就是太阳周期的视行路线); 大圆的极点: 地平圈两极:天顶和天底;天赤道的两极:天北极和天南极;黄道的两极:黄北极和黄南极。 大圆的交点: 天赤道交地平圈:东点和西点。地平圈对于天赤道的两个远距点:南点和北点。天赤道对于地平圈的两个远距点:上点和下点。黄道和天赤道的两个交点是二分店,升交点和降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黄道上的两个远距点为二至点,北至点和南至点为:夏至点和冬至点。天赤道对于黄道的两个远距点尚无正式定名,称为无名点。

天文学上,常用的天球坐标系分为两大类:右旋坐标系和左旋坐标系。前者与天球周日运动(地球自转)相联系,因天球周日运动方向向西(右旋),因此,经度向西度量,有地平坐标系和第一赤道坐标系。后者与太阳周年运动(地球公转相联系),因太阳周年运动方向向东(左旋),因此,精度向东度量,有第二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也必通过南北天极和上点、下点)的平经圈、必要时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子圈(北半圈)和午圈(南半圈)。 卯寅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必要时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卯圈(东半圈)和寅圈(西半圈)。 南点、西点、北点、东点的方位:0°、90°、180°、270°。 上点、西点、下点、东点的时角:0h、6h、12h、18h。 无名圈:通过二分点的黄经圈。 第一赤道坐标系与第二赤道坐标系的联系: 两种坐标系都以天赤道为基圈,因而有共同的纬度(赤纬),但经度不同。第一赤道坐标系以午圈为始圈,其经度(时角)自上点向西度量(右旋系统)。第二赤道系统以春分圈为始圈,其经度(赤经)自春分点向东度量(左旋系统)。所以天体的时角不等于赤经。二者的具体差异,同当时的恒星时有关。 恒星时即春分点的时角,或上点的赤经。 天体赤经与当时的时角之和,就是两坐标系元点的距离,即等于春分点时角或上点赤经,春分点时角被用于表示恒星时。即:对于任意恒星来说,在任意时刻,它的时角与春分点时角之间,总存在一个差值;这个时角差,就是两者的赤经差。又因春分点是赤经度量的起点,所以,这个赤经差就是该恒星赤经本身。于是又有:当恒星中天时,便有任何时刻的恒星时,等于当时中天恒星的赤经(上点赤经)。 天体赤经+天体当时时角=当时恒星时。 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α(中名南门二) 星等:天体亮度等级,m

地球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卷-2012-2013

黄冈师范学院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地球概论考核类型:考试A卷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黄勇奇考试专业:地理科学专业考试班级:地理2012级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是纬度度量的自然起点所在,是地理坐标系的横轴; 是经度度量的人为起始所在,是地理坐标系的纵轴;二者的交点即为地理坐标系的原点。 2. 以地心为球心的天球,叫。以太阳中心为球心的天球, 叫。 3. 天体周日运动行经的路线叫周日圈。天体愈近天极,其周日圈 愈;离极愈远,周日圈愈。(填“大”或“小”) 4.太阳周年运动太阳的运动方向为(填“向东”或“向西”),周 期为。 5. 已知某恒星的周年视差为0.1″,其视星等为0.1等,那么它的距离为 秒差距,它的绝对星等为等。 6. 在天文学上,常用的天球坐标系分两大类:右旋坐标系和左旋坐标系。前者 包括和;后者包括和。 7.在天文学上,天体的亮度和光度都用星等表示:表示天体亮度等级的 叫;表示天体光度等级的叫。 8. 在通常情形下,行星在恒星间自西向东运行,叫。但是,当 行星在其轨道上接近地球的时候,即下合前后的地内行星和冲日前后的地外行星,

在天球上转变为向西运行,叫;经过短暂时间后又恢复顺行。在由顺行转变为逆行,或由逆行转变为顺行的短时间内,行星在恒星间停滞不动,被称为。 9. 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常被用作太阳系范围内计量距离的单位,也叫 做。 10.已知火星的会合周期为780日,那么其公转的恒星周期 为。 11. 月球的自转与它绕地球的公转,有相同的方向(向东)和周期(恒星月)。 这样的自转称为。 12. 按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日的长度有、和 三种,它们是分别以春分点、太阳和月球为参考点。 13. 太阳每日赤经差因季节而变化,以致太阳日长度发生季节变化:每日赤经 A卷【第 1 页共 差愈大,太阳日便愈长;反之,则愈短。这种因季节而变化的太阳日,叫;其全年平均值,叫。作为时间单位的太阳日是。 14. 造成太阳每日赤经差的季节变化,有和两方面原因。 15. 在,只有恒显星和恒隐星,没有出没星; 在,没有恒显星和恒隐星,只有出没星。 16. 由于参考点的不同,天文上的年的长度有、、 和四种,它们分别以恒星、春分点、近日点和黄白交点为度量年长的参考点。 17. 地球上之所以有四季递变和五带区分,其根本原因在于,而 其直接原因则是。 18.昼夜长短主要取决于和两个因 素。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某恒星距天北极为30°,它是否永远位于上海(31°N)的地平之上?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地球和天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 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 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 极。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 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 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 线。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 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本初子午线:通过 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 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纬度(线面 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 的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

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经度(两面 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 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 经度。 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理论上“亦东亦西” ,实际上“非东非 西”。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 球顺时针。 地理坐标系 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 天顶、天底(Z、Z ':地平圈的两极是天

顶和天底。 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 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 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天球大圆的两极:地平圈——天顶( Z)、天底( Z )) 子午圈——东点、西点 天赤道——天北极(P)、天南极(P' 卯酉圈——南点、北点黄道——黄北极( K )、黄南极( K)) 六时圈——上点( Q)、 下点( Q)) 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和地平圈——南 点、北点 子午圈和天赤道—— 上点、下点 子午圈和卯酉圈—— 天顶、天底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

地球概论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复习与思考p6(略) ●什么是纬线和经线?什么是纬度和经度?它们有何区别与联系?为什么纬线是整圆,而经线是半圆? ●为什么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而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怎样理解地面上两点间的东西方向既是理论上的“亦东亦西”,又是实际上的“非东即西”? 复习与思考p21~22 ●何谓天球周日运动和太阳周年运动?为什么会有夜半中星的变化? ●举出下列天球大圈的两极: 地平圈Z Z’子午圈 E W 天赤道P P’卯酉圈S N 黄道K K’六时圈Q Q’ ●举出下列天球大圆的交点: 子午圈与地平圈S N 子午圈与天赤道Q Q’ 子午圈与卯酉圈Z Z’ 子午圈与六时圈P P’ 天赤道与地平圈 E W 天赤道与黄道? (春分点) ?(秋分点) ●为什么时角向西度量,而赤经则要向东度量? 使天体的时角“与时俱进”,用以度量时间;赤经“与日俱增”(参考书本第15页) ●天球上哪一点的赤纬(δ)和赤经(α)等于零?又,该点的黄纬(β)和黄经(λ)是多少? 天球上春分点上的赤纬与赤经等于零。该点的黄纬黄经等于零。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多少?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是多少?(查天球仪) 北天极的黄纬和黄经是66°34′、90°,北黄极的赤纬和赤经分别是在66°34′、18h。 ●某恒星的方位和高度都是45°,问:须在天空的那一部分去寻找?(西南方半空) ●在何地(指纬度)观测,天体的赤纬与高度相等,时角与方位相等(即地平坐标系与第一赤逍坐标系合一为一)? 南北极 ●已知恒星时S=6h38m,某恒星再过2时10分上中天,试求该恒星的赤经。 8时48分。 S=t+α;α=S-t=6h38m-21h50m=-15h12m=8h48m 或α=S-t=6h38m-(-2h10m)=8h48m ●已知某恒星的赤经a=20h38m,当恒星时(S)为23时17分时,该恒星的时角是多少? 2时39分 S-α=23h17m-20h38m=2时39分。 ●对35°N 而言,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的时刻,黄道与地平田成多大交角?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的时刻呢?(先调整天球仪的纬度,然后把春分点移至东[西]方地平,就是使天赤道、黄逍和地平圈同时相交于东[西]点,便可直接读数)。 当春分点刚升起地平时刻:90-τ+ξ=90-35-ξ=31°34′; 当春分点刚沉入地平时刻:90-τ-ξ=90-35+ξ=78°26′;(ξ=23°26′) ●试推算二分二至时太阳的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填下表: 坐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