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文章利用单项污染指数衡量各区域内每种重金属元素对各监测点的污染程度,由尼梅罗算法得到8种重金属元素对各区域的污染程度;用因子分析法得到各种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原因;由重金属元素的传播特征利用优化方法确定了污染源位置。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尼梅罗算法因子分析法1 引言在以经济建设为一切工作重心的今天,工业化进程突飞猛进的同时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很难在生物循环过程中分解,当重金属在土壤中累积量超过土壤本身的承受能力时,不仅会影响土壤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还会通过植物的吸收、富集,并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体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
目前,关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以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题为背景,就某城区As、Cd、Cr、Cu、Hg、Ni、Pb、Zn八种主要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状况展开研究。
考虑到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所以按照功能,将城区划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
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标点检测取样的办法获得各重金属的浓度数据,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办法。
具体做法是先由尼梅罗算法确定各区域的污染程度,同时利用因子分析法寻求污染原因,而后依据重金属的传播特征进行回溯,这样即可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2 各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对于重金属对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涉及多种元素,可用单项污染指数来衡量某一监测点某种元素对该点的污染程度,并用综合污染指数来衡量这八种重金属元素对该点的综合污染程度。
研究过程中,监测取样的方法获得的只是各金属在某一监测点的浓度,而通过这些数据很难直接评价污染程度,所以可选取一个统一的标准,将这些元素的浓度进行转化。
将各金属元素浓度背景值的上限作为标准,以浓度值在背景上限值中所占的比重作为污染程度。
可定义单项污染指数为:参照国家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对土壤质量等级给出的标准,就能得到重金属元素对各功能区的污染程度。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一 、问题重述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工业、城市污染的加剧和农用化学物质种类、数量的增加以及人类随着经济和社会及科学的发展逐渐向原始生态环境的扩进,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
目前,全世界各类重金属的排放量居高不下,其中Ni 的排放量大约100万吨、Mn 的排放量约在1500万吨、Pb 大约500万吨、Cu 约340万吨、Hg 大约在1.5万吨。
另据我国农业部进行的全国污灌区调查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的特点,并可经水、植物等介质最终影响人类的健康,总体上治理和恢复的难度较大。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针对题目提出的几个问题,就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讨论:(1) 应用点模式空间分析概念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这里不仅考虑每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还考虑了不同区域中8中不同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从而结合不同的视角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2) 重金属污染源主要来自随着大气沉降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随污水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随固体废弃物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和随农用物资进入土壤的重金属4个主要方面,本文结合主成分分析,给出该城区主要的污染源以及不同类型区域的污染源,进而结合实际讨论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3) 针对现有数据的分布特征,包括该城区8种重金属空间分布和不同类型区域的重金属空间分布,建立数学规划模型,讨论了重金属扩散的中心位置和扩散方向,确定了污染源的位置;(4) 讨论了模型的优缺点,并分析了各类重金属污染对地质变化的前瞻性后果预测,具体给出了不同重金属对于环境污染的危害程度,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针对预测结果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的可能性规划方案。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随着近代工农业的发展,重金属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中,由于其不会被生物降解、迁移性小,很难从土壤中去除,容易在土壤中积累。
重金属污染物往往具有很强的生物毒性,当重金属积累超出土壤的承受能力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有毒物质可能会突然活化,导致严重的环境危害,因而土壤重金属污染有“化学定时炸弹”的说法。
另一方面,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可通过摄取、吸入、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危害人体康。
1 .问题重述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
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
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
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附件1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2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3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现要求你们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2.问题分析问题一首先要求得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此问题主要是利用附录中所给的数据,研究给定采集点处的重金属含量。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壤受到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威胁问题日益凸显。
城市表层土壤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对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金属在城市表层土壤中的来源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生活垃圾填埋和农药施用等活动。
这些活动导致了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逐渐积累,从而引发了土壤污染问题。
三、常见的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种城市表层土壤中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种包括铅(Pb)、镉(Cd)、铬(Cr)、汞(Hg)等。
这些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需要引起重视。
四、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长期暴露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会导致慢性中毒,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儿童和孕妇更容易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引起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损伤。
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土壤中的重金属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破坏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重金属还会进一步污染地下水,威胁周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五、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方法1.采样方法–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并采用土壤钻孔或其它方法获取土壤样品。
2.实验分析–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进行检测和分析,包括原子吸收光谱等技术手段。
3.数据处理–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得出城市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情况。
六、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建议1.减少污染源–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加强交通管理,从源头减少重金属排放。
2.土壤修复–利用植物吸收、土壤修复技术等手段,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和改良。
3.加强监测–定期对城市表层土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重金属污染问题。
结论城市表层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
因此,开展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环境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城市地区表层土壤中存在着超出安全标准的重金属元素。
这些重金属元素包括镉(Cd)、铬(Cr)、铜(Cu)、汞(Hg)、铅(Pb)和锌(Zn)等。
分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需要进行以下步骤:
1. 采样:在城市不同区域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按照一定的网格密度进行采样。
采样深度一般为0-20厘米。
2. 样品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样品分割、筛分、干燥等预处理步骤,以获得均匀的土壤样品。
3. 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如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等对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4. 数据分析:将测定得到的重金属元素含量与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5. 风险评估:根据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结合土壤用途和人体暴露途径,进行风险评估,评估不同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潜在风险。
6. 污染防治: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土壤修复、农田污染控制、废弃物管理等,降低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搜集大量的样品和数据,并结合多种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估,以准确评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和潜在风险。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 的污染 问题 , 2 1 以 0 1年全 国大学生数模竞赛 A题的数据
为 材料 。其 研究 内容 是 根 据 采用 点 的数 据 分 析 8 种 主要 重金 属元 素在 该 城 市 的 空 间 分 布 , 市 不 城 同区域 重金 属 的浓 度 和污 染 程 度 , 个 区 域 污 染 各
到 了中度 污染 , 甚至严 重污染 的程 度 。
4 重金属污染程度 的单 因子指数模型
要 确定城 市 不 同 区域 的 重金 属 污 染 程 度 , 首 先必 须 得到各 个采 用点 每 种重 金 属元 素 的污 染 程
5 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综合模型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只能分别反映各个重金属
21 02年第 1 期
新疆化工
5
城 市 表 层 土壤 重 金 属 污染 状况 分 析 水
陈柯 柴 中林 李 佳琦 李晨
( 中国计量学院 理学院 。 杭州 。1 1 ) 3 ̄ 8
摘
要 : 究 了某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 的污染问题。首先利用采样点的数据以及 曲面插值的方法得到主 研 要 重金属元素的城市空间分布 图。接 着利用单 因子指数法对各城 区土壤 中每一种重金属元素的
x t
图 1 汞元素浓度的城市分布
市的工业生 产产生的。在有污染源 的区域 , 由于
从图1 可知, 汞浓度在城市的分布差别很大 , 有的地方浓度很高 , 的地方很低 。其 中高浓度 有
6
新疆化工
21 02年第 1期
主要 分 布在 城 区 内的 工 业 区 和 主 干道 路 区 , 围 范 较小 ; 活 区和 公 园绿 地 区的 言
随着我国经济 的发展 、 工业化进程 的加快 和
2011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

综合因子响应公式为:
R ( r )/n
n为 r 1 的重金属元素个数
单因子污染指数 区域
1
Hg
As Cd Cr Cu Ni Pb Zn
综合 响应 因子
2.66
污染 评价
中度 污染
0.74
1.23
1.23
2.74
1.66
0.49
6.65
2.43
2
1.01
2.02
0.72
8.66
17.35
F
Pb 7.65 3 1.18 2.05 1.96
Zn 3.43 4.03 1.06 3.52 2.24
综合因子响应模型
:
单因子污染指数公式为:
r ( C C ) / C a e d b a c k b a c k
C
C
a e d 为重金属的测定值(选取区域采样点平均值);
b a c k 为重金属的背景值
山区基本没有污染; 生活区和公园绿地区轻度污染; 工业区和主干道路区污染比较严重。
问题二
城区不同功能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差异,而土地利用方式 的差异实际上是人类活动方式、活动强度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 会影响到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
• 污染原因 工业区 :工业企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 主干道路区 :汽车尾气和轮胎磨损 生活区 :生活垃圾 公园绿地区 :化肥灌溉及花草养护
0.61
2.00
3.03
5.68
严重 污染
3
0.12
0.17
0.26
0.31
0.17
0.26
0.18
0.06
0.00
没有 污染
4
0.59
2011年数学建模A题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附所有图件的Matlab源代码)

A题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通过建立地区三维地形图与各种元素丰度分布等值线图,结合地形、元素传播特征、风向,利用数学方法综合确定污染源的位置,并对各类污染作简要的分析。
对于问题一,利用Matlab,做出地形图与各元素等值线图,确定各分布。
在通过几何平局法,确定总体重金属污染情况。
对于问题二,基于问题一,可知汽车尾气、工业“三废”、生活垃圾共同造成重金属污染。
对于问题三,由于各元素传播特征不同,传播能力弱的,其元素丰度高处就为污染源。
例如Cr Cd。
传播能力强者,由有相似分布者,可联合分析,认为其为同一污染源排出。
如As、Hg、Zn。
关键词:污染物分布 Matlab 等值线一. 问题重述通过GPS记录了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坐标,给出了不同功能区土壤表层0—10cm的8种主要重金属的含量,并给出了此城区的不同重金属的背景值,均值,标准偏差。
现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二 .问题分析(1)问题一属于统计归纳的数学问题。
通过数学方法进行图像拟合,从中发现规律,找到图中污染集中分布区域。
之后,再把八种元素综合考虑,试图确定不同地区的污染程度。
(2)对于问题二,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结合各种重金属污染的传播特点,综合确定污染原因。
(3)问题三,对于不易传播的元素,可认为其元素丰度最高值处为污染源,对于其他元素,应通过其污染物散落范围综合求解得出。
(4)问题四,可在获知风向、水流方向的因素的情况下,综合利用微分方程求解污染源。
三、模型假设(1)假设As、Hg、Zn由同一污染源排放。
(2)对于第一问,忽略高程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摘要: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是研究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影响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某城区表层土壤八种主要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
基于统计方法运用surfer绘图软件和spss分析软件分别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八种重金属元素在该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运用地质累积指数法,结合空间分布图,分析出工业区和交通区的重金属为强度污染,生活区和公园绿地区为中度污染,山区无污染;基于比较分析法确定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汽车轮胎磨损及人类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大量各种重金属直接扩散到周围环境中;运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变量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重金属污染物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实现以较少几个因子来反映传播特征规律,确定重金属的污染源;最后对所建模型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并运用指数平滑法优化城市地质环境演变模式的研究方案。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地质累积指数污染源因子分析法指数平滑法一、问题重述1.1基本信息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
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
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附件1)。
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附件2)。
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附件3)。
1.2需要解决的问题(1) 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 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 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4) 分析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二、模型假设1.假设各采样点严格属于某一类区;2.假设附件中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且具有一般性;3.假设背景值采样点没有受到任何人为因素的影响,完全属于自然区;4.假设在采样前该城区没有发生重金属泄漏事故;5.不考虑除人类活动以外的因素对该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三、符号说明符号说明Cs样品元素S的浓度Bs样品S对应的背景值K 系数N 样本个数P 每个样本含有的变量个数lij原变量在各主成分上的载荷X 1-X8As等8种元素Z 1--Z5主要因子变量四、名词解释背景值:通常以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土壤中某元素的平均含量作为背景值,以便与污染区土壤中同一元素的平均含量进行对比,超过背景值即属土壤污染。
地质累积指数(lgeo):通常称为Muller指数,不仅考虑了自然地质过程造成的背景值的影响,而且也充分注意了人为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
该指数不仅反映了重金属分布的自然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判别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区分人为因素影响的重要参数。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指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许多指标或因素之间的联系,以较少几个因子来反映原资料大部分信息的统计学分析方法。
指数平滑法:指在移动平均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法。
它是通过计算指数平滑值,配合一定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现象的未来进行预测。
其原理是任一期的指数平滑值都是本期实际观察值与前一期指数平滑值的加权平均。
五、问题分析问题一,对题目及所给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专业的地理信息绘图软件surfer 直接导入数据绘制出8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图。
再结合地质累积指数法,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问题二,应先分离各区域的数据,得到不同区域的8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利用分析法比较同一元素在不同功能区的地质累积指数,来得出每种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问题三,影响重金属污染物传播的因素很多,其相应的处理方法也很多,在不同条件下很难用单一的理论确定其污染源的位置,而因子分析能够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许多变量之间的关系。
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
问题四,结合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分析其优缺点;增加相应的变量参数,建立新的模型,使新模型能更好地适应城市地质环境演变模式的研究。
六、模型建立及求解6.1问题一的求解6.1.1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运用surfer软件直接通过数据导入生成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地区的空间分布图。
功能区重金属元素采样点分布图和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采用surfer绘制。
功能区重金属元素采样点分布图见图1。
8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图见图2-图9(图3-图9见附录)[1]。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比较其他7种元素,As的分布没有出现明显的富集,Cu、Zn、Hg含量在工业区与交通区土壤中明显高于其他区域,Cd、Pb、Ni主要富集在工业地区,Cr主要富集在生活区跟交通区。
图1功能区重金属元素采样点分布图图2 As 元素空间分布图6.1.2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 6.1.2.1评价方法考虑到人为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我们采用地质累积指数(lgeo )来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
地质累积指数(lgeo )通常称为Muller 指数,不仅考虑了自然地质过程对背景值造成的影响,而且也充分注意了人为活动对重金属污染的影响,因此,该指数不仅反映了重金属分布的自然变化特征,而且可以判别人为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区分人为因素影响的重要参数。
Muller 指数法表达式为:2lg log [/()]s s eo C K B =⨯(1)式中Cs 是样品元素S 的浓度;Bs 是样品S 对应的背景值;K 为样本差异可能会引起背景值的变动而取的系数(一般取值为1.5,这里取1.5),用来表征沉积特征、岩石地质及其他影响[2]。
6.1.2.2评价和分级标准Muller 地质累积指数分级标准见表1,城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平均浓度见表2,土壤元素背景值见表3。
表1 Muller 地质累积指数分级标准地质累积指数lego 分级 污染程度5<lego ≤10 6 极严重污染 4<lego ≤5 5 强—极严重污染 3<lego ≤4 4 强污染 2<lego ≤3 3 中等—强污染 1<lego ≤2 2 中等污染 0<lego ≤1 1 轻度—中等污染 lego ≤0 0 无污染表2 城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平均浓度功能区 As (μg/g) Cd (ng/g) Cr (μg/g) Cu (μg/g) Hg (ng/g) Ni (μg/g) Pb (μg/g) Zn(μg/g)生活区 6.27 289.96 69.02 49.40 93.04 18.34 69.11 237.01 工业区 7.25 393.11 53.41 127.54 642.36 19.81 93.04 277.93 山区4.04152.32 38.96 17.3240.9615.4536.5673.29交通区 5.71 360.01 58.05 62.21 446.82 17.62 63.53 242.85 公园绿地区 6.26280.54 43.6430.19 114.99 15.2960.71 154.24表3 土壤元素背景值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元素平均值标准偏差范围As (μg/g) 3.6 0.9 1.8~5.4Cd (ng/g) 130 30 70~190Cr (μg/g)31 9 13~49Cu (μg/g)13.2 3.6 6.0~20.4Hg (ng/g) 35 8 19~51Ni (μg/g)12.3 3.8 4.7~19.9Pb (μg/g)31 6 19~43Zn (μg/g)69 14 41~976.1.2.3评价结果将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平均浓度值及土壤元素背景平均值代入Mul1er地质累积指数计算公式,得到如下结果,详见表4。
表4城市不同功能区表层土壤重金属Mul1er指数评价功能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交通区公园绿地As lgeo 0.22 0.43 -0.42 0.08 0.21 分级 1 1 0 1 1 Cd lgeo 0.57 1.01 -0.36 0.88 0.52 分级 1 2 0 1 1 Cr lgeo 0.57 0.20 -0.26 0.32 -0.09 分级 1 1 0 1 0 Cu lgeo 1.32 2.69 -0.19 1.65 0.61 分级 2 3 0 2 1 Hg lgeo 0.83 3.61 -0.36 3.09 1.13 分级 1 4 0 4 2 Ni lgeo -0.01 0.10 -0.26 -0.07 -0.27 分级0 1 0 0 0 Pb lgeo 0.57 1.00 -0.35 0.45 0.38 分级 1 1 0 1 1 Zn lgeo 1.20 1.43 -0.50 1.23 0.58 分级 2 2 0 2 1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由上述数据表格可知:生活区内Ni元素属于“无污染”,As、Cd、Cr、Hg、Pb元素属于“轻度-中等污染”,Cu、Zn元素属于“中等污染”。
工业区内As、Cr、Ni、Pb元素属于“轻度-中等污染”,Cd、Zn元素属于“中等污染”, Cu元素属于“中等-强污染”,Hg元素属于“强污染”。
山区内8种元素均属于“无污染”。
交通区内Ni元素属于“无污染”,As、Cd、Cr、Pb元素属于“轻度-中等污染”,Cu、Zn元素属于“中等污染”,Hg元素属于“强污染”。
公园绿地区内Cr、Ni元素属于“无污染”,As、Cd、Hg、Pb、Cu、Zn元素属于“轻度-中等污染”6.2分析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As在五个功能区地质累积指数lego:工业区(0.43)>生活区(0.22)>公园绿地区(0.21)>交通区(0.08)>山区(-0.42)。
As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区以及人类活动密集的生活区、公园绿地区。
工业废物、人类生活的垃圾等是As污染的主要原因。
Cd在五个功能区地质累积指数lego:工业区(1.01)>交通区(0.88)>生活区(0.57)>公园绿地区(0.52)>山区(-0.36)。
Cd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区和交通区。
工业废物、汽车尾气等是Cd污染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