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草地资源

合集下载

青海省草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青海省草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第2 2 卷 第2 期
2 0 1 3年 6月
青 海
草 业
Vo 1 . 2 2. No. 2
Q I N G H A I P R A T A C U L T U R E
J u n . 2 01 3
文章 编 号 : 1 0 0 8—1 4 4 5 ( 2 0 1 3 ) 0 2— 0 0 1 5— 0 5
战。
经 济在 全省 国民经济 中 占居举 足 轻 重 的地 位 。改 革 开放 以来 , 特别是 党 的 十一届 三 中全 会 以后 , 青
海 畜牧 业得 到 了快速 发展 。随着 国家 西 部 大开 发
1 草 地 保 护 建 设 主 要 工作 及 取 得 的成 效
进 入新 世纪 , 随着 国 家西 部 大 开 发 战 略 的深 入 开展 , 青海 省草 原 生 态 保 护 建 设 的 投 资及 规 模
青 海是 我 国 四大 牧 区 之一 , 也 是 全 国重要 的 生态 功能 区 。草 地辽 阔 , 畜 牧 业历 史 悠久 , 畜 牧 业
展特色畜牧业经济 , 促进经济与资源 、 资源与环境 协 调发 展 , 推 动 社会 文 明进 步 , 是 一个 亟待 研究 解 决的新课题 , 也是对我们草原科技事业 的严峻挑
1 6 1 1 2万元 , 建成 人 工 饲 草 料 基 地 1 . 3 x 1 0 h m ,
草原 补 播 1 . 8 2×1 0 h m , 围栏 封 育 草 原 1 2 . 6 2× 1 0 h m , 鼠害 防治 2 1 0 . 2 4×1 0 h m 。三 是 实 施 了
原 防火 工程 1 9处 , 通 过第 一年 大 规模 防 治 , 第二 、 三 年连 续 扫 残 对 三 江源 5 8 6 . 6 7×1 0 h m 鼠 害危

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与分类系统

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与分类系统

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与分类系统辛有俊;吴阿迪;辛玉春【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2(021)002【摘要】对天然草地进行类型划分,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草地资源。

在草地分类过程中,主要包括草地分类单位及标准的确定和同一分类单位中不同草地类型的区分归类。

目前,青海省草地资源调查采用的分类系统和划分标准,是按照【1988】农{牧草}字104号部颁标准,即《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的划分标准和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制定,在编制过程中紧密结合青海省天然草地的实际,同时还参考了《1:100万中国草地资源图草地类型图例系统》,最终形成了青海省草地分类系统。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utilization of grassland resources classify the natural grassland types. The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includes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unit and the standard of identification and the same taxonomic units in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to categorize. At present,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the grassland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in Qinghai according to [ 1988 ] standard, namely " Chinese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and Chinese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combination with the natural grassland of Qinghai and reference to the " 1 : 100 million map of { grass } 104 system ". In rangeland resources grassland type legend system in China ", and formed grassl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Qinghai province.【总页数】6页(P57-61,68)【作者】辛有俊;吴阿迪;辛玉春【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3【相关文献】1.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及气候分区 [J], 张国胜;伏洋;杨琼;刘宝康;李甫2.基于PCA方法以牧草营养成分评判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类型质量初探 [J], 张东杰3.基于PCA方法以牧草营养成分评判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类型质量初探 [J], 张东杰4.青海省天然草地类型、特点及发展利用 [J], 范青慈5.基于PCA方法以牧草营养成分评判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类型质量初探 [J], 张东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青海省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

青海省牧草种质资源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

青 海 省地 处 青 藏 高 原 , 内地 引 进 的 牧 草 品 种 多 从 数 在 高海 拔地 区不 能 生 长 繁 衍 , 态 建设 和 人 工 草 地 生 建 设 用 种 问题 只能 靠 自己解 决 。牧草 种 质资 源 是筛 选 优 良牧 草 和 培 育 牧 草 新 品 种 不 可 缺 少 的 遗 传 物 质 基 础 。随着 草地 科 学 和 畜 牧 业 生 产 的迅 速 发 展 , 们 对 人
占牧草 总 数 6 0 . %。
麦 ( staL. Sv t n n 、 永 久 0 1青 永 久 4 3 A.ai . oi i )青 v eU o 0、 7、 L N Y Y等 燕 麦 品 种 , 引 种 了无 芒 雀 麦 、 打 旺 、 E A、T 还 沙 聚 合草 、 串叶 松香 草 、 用蚕 豆 等 优 良牧草 品种 。 饲 12 2 优 良牧 草 品 种 的驯 化 选 育 从 野 生 牧 草 中筛 .. 选 培育 的草种 有 冷地 早熟 禾 ( o y p i ) 星 星草 、 P ac mohl 、 r a 中华 羊 茅 、 羊 茅 ( rba 、 穗 披 碱 草 、 芒 老 芒 紫 F.ur) 垂 短 麦 、 毛 鹅 观 草 、 顿 大 麦 草 、 鲜 碱 茅 ( uc ea 糙 布 朝 P ci l nl ci ng s )草地 早 熟禾 ( o rt s )波 伐 早 熟禾 hn g i 、 a  ̄n s Papa ni 、 e s ( o op a ou ) 扁 杆 早 熟 禾 ( o rt s a . P a p ohg r m 、 P a pa ni vt e s ac a 、 桴 羊 茅 ( k iv ) 青 海 鹅 观 草 ( ne ) 毛 p F. il i 、 ro i R. kkn ra 、 芒 草 ( r os u r ) 优 良牧 草 。这 oooi ) 落 c Oy pi m no 等 z s i 些 品 种在 生产 上 发挥 了很 大 的作用 。 先 后选 育 出 多叶 老 芒麦 、 同德 巴滩 杂 种 苜 蓿 和 巴 滩燕 麦 1 、 号 、 号 2 3号 、 4号 、 5号 、 海早 熟 燕 麦 等 品 青 种 。这 些 品 种 的共 同特 点 : 寒 、 耐 耐旱 、 熟 、 产 、 早 高 优 质, 适宜 高 寒 牧 区栽 培 。但 这 些 品 种 多 年 没 有 进 行 提

青海柴达木盆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

青海柴达木盆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

青海柴达木盆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辛玉春;张继军;李晓明【摘要】草地资源是柴达木盆地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面积占盆地内土地资源的35.78%.柴达木盆地区的草地资源有以下特点:盆地内以荒漠类草地为主,四周山地草地类型又具有明显的高原地带性特征.受地下水位等影响,又具有隐域性的非地带性分布特征.盆地内天然草地类型呈现出向心形环状分布特点.盆地是全省荒漠类草地和低地草甸类草地的集中分布区.由于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区域内草地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6(025)002【总页数】5页(P40-44)【关键词】柴达木地区;天然草地;分布特征【作者】辛玉春;张继军;李晓明【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山东日照276800;青海海西州草原站,青海德令哈8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3调查研究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北部,范围涉及青海省海西州的格尔木市(不含唐古拉山镇)、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天峻县和大柴旦、冷湖、茫崖3个行委工委地区。

盆地北靠阿尔金山、祁连山,南依昆仑山。

地理坐标为北纬35°01′~39°19′,东经90°07′~99°46′之间,呈北西西—南东东方向延伸,东西长850km,南北宽350~450km,面积25.30×104km2,占青海省国土面积的36.32%。

柴达木盆地区是个封闭的高原构造盆地,地貌类型多样,有冰川冻土地貌、干燥剥蚀山地貌、流水地貌、风成地貌、湖积地貌等[4],不同的地貌和气候特征孕育了独特的植被及其地理分布特征。

柴达木盆地区的草地资源不同于青海高原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地域分布规律和特征。

草地资源是柴达木盆地区牧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草地畜牧业的物质基础,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研究和分析该地区草地资源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特点及其存在问题

目录摘要 (2)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 (2)2、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及利用现状..................................2-4 2.1青海省土地资源特点.. (2)2.1.1土地面积大、类型多样、垂直分布明显 (2)2.1.2利用受限的土地面积大且后备土地不足 (3)2.1.3草原面积广、适宜农林土地少、分布相对较集中 (3)2.1.4生态环境脆弱、开发治理难度大 (3)2.1.5宜农、牧、林地评价 (3)2.2青海省土地资源利用现状......................................3-43、青海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所存在的问题...............................4-6 3.1土地利用不规范,沙漠化严重..................................4-5 3.2快速发展,土地资源需求量增加,供需矛盾日益...................5-63.3还林(草)和基础设施建设给耕地保护带带来的影响 (6)4、解决方案——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6)4.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保护,提高集约种植水平 (6)4.2正确处理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的关系 (6)参考文献 (6)摘要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土地类型的划分,以及土地资源特点和利用现状的探讨,进一步说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范围、利用方式与利用结构等,既受自然条件和自然生态规律的制约,同时又受到社会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规律的支配,并且探究解决对策,从而实现青海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特点;利用现状;制约因素;解决方案【正文】1、青海省土地类型划分青海省全省共13个一级类型(土地类),75个二级类型(土地型):1、河湖滩地及湿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茶卡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和海晏盆地的湖滩周围和河滨低地,土质主要为湖积物和冲击物;2、平地,分布于柴达木盆地、青海湖盆地、共和盆地、门源盆地和东部的山间盆地;3、绿洲地,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也有少量分布;4、平缓地集中分布于湟水、黄河流域,柴达木盆地东部、青海湖盆地和共和盆地;5、台地位于青海东部河湟谷地海拔2500m以下台地,柴达木盆地东部海拔2800-3250m为荒漠土或干荒漠土台地,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东部海拔3300m以上为高寒草甸台地;6、河谷沟谷地,根据内部差异,划分为杂草草甸河谷沟谷地、荒漠草原灰钙土河谷沟谷地、干草原栗钙土河谷沟谷地、草甸草原黑钙土、荒漠草原棕钙土河谷沟谷地、干旱荒漠河谷沟谷地、高寒草原河谷沟谷地、高寒草甸河谷沟谷地、高寒荒漠草原河谷沟谷地共9个地型;7、沙漠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和青海湖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祁连山地西部局部地区,主要有固定沙漠、半固定沙漠、流动沙漠3个土地型;8、戈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前山倾斜平原,气候极端干旱、地下水位深、蒸发量极大;9、低山丘陵地,除青南高原、祁连山地高寒高山地外,其他地区均有分布;10、中山地,分布于山体中部,其植被、土壤类型随着降雨量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分布;11、山原分布于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的高原面上,年均温0摄氏度以下;12、高山地,分布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地山体上部,其土壤发育年轻、土层薄、粗滑性强、有机质含量少;13、极高山地,分布于高大山体顶部,雪线为其分布下限。

青海天然草地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

青海天然草地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

青海天然草地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李旭谦【期刊名称】《《青海草业》》【年(卷),期】2019(028)004【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草地; 植物; 饲用; 营养成分【作者】李旭谦【作者单位】青海省草原总站青海西宁8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12.8根据最新调查资料,青海省有草地总面积4212.72×104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4191.72×104hm2,草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

青海省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广袤丰富的草地资源,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草地植物丰富多样,是各类牲畜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青海天然草地植物中优良的饲用植物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居多。

具有适口性良好、耐牧性强、营养价值高的特点。

本文就禾本科、莎草科和豆科等家畜喜食的优良饲用植物及营养成分作一简要叙述。

1 禾本科饲用植物据资料统计,青海天然草地上,禾本科植物常见种类约43属,127种。

其中,绝大部分植物都是牲畜喜食的优良牧草,其发育的地理环境多为草原类天然草地类型。

1.1 针茅属(Stipa L.)植物作为饲用植物的针茅属植物种类主要有:异针茅(Stipa aliena)、长芒草(S.bungeana)、短花针茅(S. Breviflora)、大针茅(S. grandis)、沙生针茅(S.glareosa)、紫花针茅(S. purpurea)、西北针茅(S. krylovii)、戈壁针茅(S.gobica)等。

其中的大部分种类属于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类草地的建群种和优势种。

该属中的多数植物种类返青早、蛋白质含量和产量适中,耐牧性强,为牲畜喜食;其缺点是在植株结实期,颖果具芒针,在此期放牧,容易刺伤牲畜。

因此,在放牧利用时,要避开针茅属植物的结实期间再放牧。

据分析,针茅属植物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6.16%~9.58%之间,粗脂肪含量为1.68%~2.01%,粗纤维含量为29.63%~34.02%,无氮浸出物含量为44.47%~47.53%,适口性为中等,是青海天然草地上的中等牧草。

青海省天然草地营养类型

青海省天然草地营养类型
单位 : %
注: 本数据 由中科 院西北 高原生物研究所分析测试 中心 、 青海省兽药饲料监察所分析提供
2 9
青海草业
2 1 年 01
第 2 卷 0
第 4期
4 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 青海天然草地主要 营养类 型为氮碳型草地面积最大 , 其次是氮碳 一 灰分型
草 地 。两营养 型草 地面 积为 30 .0×1 m , 92 6 0h 占 全省 天然 草地 总面积 的 9 .0 , 3 1% 构成 了青海 天然
杂类草型 , 垂穗披碱草 ( l u nt s 型和亚菊 Ey s u n) m a
Aa i s . 型 计 ap 占分 析 样 本 的 经统计 , 按草地型为基本单位 的草群营养类 (jn p ) , 8个 草 地 型 , 青海天然草地 以氮碳型 型共有 5个 类别 , 即氮 型 ( N型 ) 地 , 赖草 (e- 1.5 草 有 Ly 90 %。从总体分析看 ,
其次是碳氮型草地 , 两种营养类型的草 m s aiu) 和华 扁 穗 草 ( lmu ioo pe 草地最多, e l s型 c n By ss cm r— s n s 81 s 、 淞)苔草( a x p. 2 C r p ) 个草地型 , es 占分析样本 的 地 占分析总样本的 8 .%。 . 47 % ; .6 灰分 一氮 型 ( A—N型 ) 地 , 木本 猪 毛 32 以草地类为基本单元的营养类型 草 有 青海天然草地共划分为 9个草地类。若以草 菜 (asl artnieB ne) , 爪 爪 ( aii Sl a bo o s ug 型 盐 o a d Kl . d
况及其饲料供给特点 , 满足放牧家畜的营养需要。
1 草地营养类型的划分方法

青海省草地的生物多样性

青海省草地的生物多样性
随 着人 口 的 迅速 增 长. 类 经 薪 活 动 不 断 加 剧 , 为人 类 人 作 生 存 最为 重 要 的 基础 的 生 物 多 样 性 受 到 了 严重 威 胁 无法 再 现 的 基 因 、 种 和 生 态 系 统 正 以 人类 历 史 上 前所 束 有 的 速 度 消 物 失 j 保 护 生 物 多 样性 己 成 为 垒 世 界 关 注 的 焦 点 。 就 草地 而 。 上 各 水 平 多 样 性 的 重 要 来 源 。 遗 传 变 异 、 活 史 特 点 、 群 动 生 种 态 及 其 遗 传 结 构等 决定 或 影 响 着 一 十 物 种 和 其 它 物 种 及 其 环 境 相 互 作 用 的 方式 , 一 个 物 种 对 人为 干扰 进 行 成 功 反 应 的 决 是 定 因素 。 种 内 的遗 传变 异 也 决 定 其 进 化 的潜 势 。青 海 高 原 独 特 的地 理 环 境 和气 候特 点及 其 巨大 的 分 异性 孕 育 了 众多 的 动 、
2 பைடு நூலகம்物 多样性 的重 要性
14 9 3年 Fse i r提 出物 种 多 样 性 的 概 念 后 , 古 卫 仅 限 于 h 其 生 物学 、 态 学和 生 物 地 理 学 范 畴 。然 而 近 3 生 0年 来 , 物 多 样 生 性 概念 中所 包 含 的 重要 意义 己涵 盖 了人 类 生 活 的 各 个方 面 . 并 己 成为 人 类 生 存最 为 重 要 的 基 础 。 其 重 要 性 可 从 以 下 4个
加和 近 1 0年全球气 候异常变化的 双重影响. 导致各 类生态系
统 结 构 改 变 , 流 和 物 流 失 调 . 统 退 化 , 观 破 坏 , 个 生 态 能 系 景 整 环 境 逆 行 演 替 的 趋 势力 日剧 , 们 甚 至 仅 凭 直 观就 能感 觉 到 这 人 些 变 化 。 因 此 , 生 物 多 样 性 的认 识 、 究 、 护和 持 续 利 用 工 对 研 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草地资源
(一)天然草场的总量与特征
1.天然草场的总量
青海省是中国五大牧区之一。

全省有天然草场3,645万公顷。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16O万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86.7%。

冬春草场面积为1,586.37万公顷,夏秋草场面积为1,574.6万公顷,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 49.92%和 5O. O8%。

青海省的天然草场面积占全国草场面积的十分之一,居全国第4位。

按照全国统一分类系统,青海省草场分为9个类,7个亚类,28个草场组,173个草场型。

常见的植物有1,616种,其中有饲用价值的1,184种。

全省草场平均每公顷产鲜草2,533.2公斤,总产量为796亿公斤,平均O.9公顷草场养1只羊。

2.天然草场的特征
(1)草场类型以高寒草甸为主体。

全省天然草场面积大,分布广,所处自然条件差异显著。

因此,草场类型丰富多样。

有山地干草原、高寒干草原、山地草甸,也有高寒草甸,山地、平原、荒漠、高寒荒漠,潮湿的沼泽化草甸,湿润的灌丛、疏林等。

高寒草甸面积为2,400万公顷,占全省草地面积的65. O6%,构成了我省草场的主体。

(2)豆科牧草比重小,莎草、禾草占优势。

豆科牧草蛋白含量高,是优良牧草。

全省豆科牧草约64种,仅占草地植物种数的4.6%。

主要有黄芪、棘豆、锦鸡儿等,大部分有毒、有刺。

可食豆科的牧草大多植株低矮或匍匐生长,牲畜难以采食,利用率低。

莎草科、禾本科
牧草适合青海省寒冷的气候条件,生长发育良好。

据统计,全省173个草场型中,以莎、禾草为优势种或在草本层中占优势的草场型有111个,占草场型总数的64.16%。

草场面积为3,3O0万公顷,占全省草场面积的90.03%。

(3)牧草营养丰富,具有“三高、一低”(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含量高,粗纤维含量低)的特点。

据分析,禾本科牧草粗蛋白质含量10.86%(干物质,下同),莎草科、豆科、菊科、蓼科、蔷薇科牧草粗蛋白质含量都在13%以上;粗脂肪含量除了蓼科1.98%外,其他各科都在2%以上;无氮浸出物除了藜科39.62%外,其他各科都在4O%以上;粗纤维含量均在35%以下。

(4)草群低矮,草场耐牧性强。

天然草场的牧草因受低温,强辐射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普遍低矮。

除了少数牧草如披碱草、芨芨草等稍高外,绝的大部分牧草都在2O厘米~3O厘米之间。

占全省草场面积31%的高山嵩草,高度仅2厘米~5厘米,草群低矮,难以打草贮存。

在天然草地中,以莎草科牧草为优势种的草地,牧草根系发达,交错盘结,形成10厘米~20厘米厚的草皮层,草皮富有弹性.耐践踏,是理想的放牧地。

(5)草场生产力地区差异大。

青海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有明显的差异。

草场类型、牧草高度、覆盖度等也不相同;草场生产力高低悬殊。

黄南州平均亩产鲜草301.08公斤,居全省各地之首。

海西州平均亩产鲜草91.45公斤,单位面积产量最低。

从草场型以垂穗披碱草草场型产量最高,平均亩产鲜草438.39公斤。

波伐早熟禾十线叶
嵩草草场型产量最低,平均亩产鲜草27.27公斤,前者是后者的16倍。

(二)天然草场的类型与分布
1.主要类型
天然草场主要类型有高寒干草原类、山地干草原类、高寒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平原荒漠类、高寒草甸类(高山草甸亚类、沼泽化草甸亚类、高寒灌丛草甸亚类、高寒疏林草甸亚类、山地草甸类、平原草甸类、附带草地类)。

2.主要类型分布
(1)高寒干草原类草场。

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西部和北部,在昆仑山内部山地和祁连山西段高山带亦有少量分布。

海拔约3,400米~4,5OO米。

常见于滩地、宽谷、高原湖盆外缘、古冰碛台地、洪积一冲积扇、河流高阶地、剥蚀高原面及干旱山地。

(2)山地干草原类草场。

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地、共和盆地、青海湖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东部的宽谷、阶地、滩地、低山丘陵、干旱阳坡及坡麓地带,海拔1,8OO米~3,5OO米。

(3)高寒荒漠类草场。

仅见于祁连山西段的高山带和哈拉湖周围的山地滩地上,海拔3,80O米~4,300米。

(4)山地荒漠类草场。

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南部的昆仑山前山带的山坡上,海拔3,1OO米~3,9OO米,黄河、湟水谷地海拔1,9OO米~2,300米的干旱山坡上也有少量分布。

(5)平原荒漠类草场。

与甘肃、新疆的荒漠相接,同属地带性的植被类型。

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山前冲积一洪积平原、山麓的洪积倾斜平原上,海拔2,600米~3,100米。

(6)高寒草甸类草场。

是青海省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类草场。

该类草场下分高山草甸亚类、沼泽草甸亚类、灌丛草甸亚类和疏林草甸亚类、山地草甸类、平原草甸类和附带草地类。

①高山草甸亚类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祁连山山地和环青海湖地区海拔3,200米~4,7O0(4.800米)的山地阳坡,阴坡、圆顶山、滩地和河谷高阶地上。

②3,2O0米~4.8OO米之间。

③高寒灌从草甸亚类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东北部、东部和南部的山地阳坡和局部阳坡,海拔3,2OO米~4,800米。

④高寒疏林草甸亚类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南部山地,北起祁连山东段,沿东部边缘向南,经西倾山、阿尼玛卿山到唐古拉山东段,呈孤形分布在高山峡谷地区。

另外,在柴达木东部也有小片分布,海拔在2,000米~4,100米之间。

⑤山地草甸类主要分布在青海东部中山带阳坡坡麓、阴坡、河谷及海西地区的低暖河谷阶地上,海拔2,000米~3,500米。

⑥平原草甸类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的冲积平原和洪积平原上,海拔2,7OO米~3,400米。

⑦附带草地类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湟水,黄河、隆务河等河谷,海拔1,800米~3,20O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